北京市房山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房山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运用,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共10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运用(共14分)
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写作热情,引导同学们理解写作与生活的关系,班级准备开展以“热爱写作·学会观察”为主题的校园观察日记征集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准备】
学习委员查阅资料后撰写了一份《观察指南》供大家参考,请你和同学一起帮他对文稿进行完善。
观察指南
观察是打开写作大门的钥匙。如何进行观察呢?首先,要确定观察对象,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去观察和记录。观察对象可以是自然界中的景物,如高邈的云宵、澄清的湖水、娇媚的花朵;也可以是我们身边的人物或场景,如谈笑风生的师生、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等。其次,利用“五感”——看、听、闻、尝、触,观察并感受细节。让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气味、滋味、质地等等,在自己的脑海里留下十分深刻。最后,描绘观察所得,记录情感体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语文观察日记与生物观察记录不同,它注重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恰当地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可以令人产生身历其境之感。
学习委员请你确认文段中加点词语是否有错别字。你根据词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因为表达的是“极高的天空”的意思,所以“云宵”中有错别字。
B. 因为表达的是“柔嫩、美丽、可爱”的意思,所以“娇媚”中有错别字。
C. 因为表达的是“谈话时高兴而有风趣”的意思,所以“谈笑风生”中有错别字。
D. 因为表达的是“亲身到过某个境地”的意思,所以“身历其境”中有错别字。
有同学发现画线句的表达存在问题,请你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同学想知道文稿题目中“指南”一词的含义。你根据文段内容判断,下列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观察的依据B.观察的准则C.观察的方法D.观察的方向
【参考答案】
A
让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气味、滋味、质地等等,在自己的脑海里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C
【日记交流】
经过持续一个月的观察,同学们纷纷完成了自己的观察日记。你们小组选出了一篇优秀日记准备在班级分享,请你参与小组成员的讨论。
在初中的校园里,我最喜欢的就是教室旁边的白杨树。它十分独特。你看,它披着带有星点与水纹的外衣,静静地站在那里,显得那样的端庄。它的枝叶葱茏而繁茂。①那厚实的叶片,就像一个个张开的大手掌。②阳光也放弃与它们争抢,总是懒懒地卧在那些阔大的掌心里,于是树下就有了一片阴凉。霜降时节,叶片们贮蓄了整个秋季的能量,变得灿烂而金黄。③秋风一起,它们就化作一只只蝴蝶,快乐地追逐着风儿和阳光。它还特别包容。④不管是鸟儿的嬉闹,还是虫儿的打扰,它都永远敞开着怀抱,不急不恼,不声不响。这就是我喜欢的白杨树!它陪我淋过初秋的雨,吹过深秋的风,如今,我更期待看到它初雪中的模样。
几名同学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产生了分歧,请你作出判断,在正确的读音上画“√”。(2分)
贮蓄(chǔ zhù)模样(mú mó)
下面是小组同学对文段中几个句子所用修辞方法及效果的分析,其中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①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写出了叶片厚实、阔大的特点,蕴含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 ②句运用了比拟和比喻的修辞,写出了阳光被叶片遮挡形成阴凉的样子,侧面表现了白杨树的繁茂。
C. ③句运用了比喻和比拟的修辞,写出了树叶在风中纷纷飘落的样子,蕴含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D. ④句运用了比拟的修辞,赋予白杨树以人的动作行为及性格,表现了它坚强的特点。
【参考答案】
4、zhù mú
5、D
6、C
【活动总结】
在活动的总结阶段,一位同学准备以PPT的形式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活动感悟。下面是PPT最后一页的文字,请你帮他检查和完善。
在本次活动中,我学会了多种观察方法。观察植物时,我采用了定点观察法。有时,为了捕捉观察对象的独特之处,我常常会全神贯注地盯着它,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对于身边的人和事,我采用了跟踪观察法,这让我对于身边的人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对于事情的来龙去脉也了然于心。正是通过无微不至的观察与随时记录,我积累了丰富的作文素材。现在,面对作文题目时,我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搜索枯肠了。______。
你检查了文段中成语的使用情况。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全神贯注B.来龙去脉C.无微不至D.搜索枯肠
他想在文段的结尾处添加内容,突出写观察日记的重要性。请你用上“观察”“坚持”“基础”3个词写一句话,将文段横线处补充完整。(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6、C
7、 在活动中,我们要学会多种观察方法,并坚持在生活中应用,为我们积累优秀的作文素材,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古诗文阅读(共16分)
(一)默写。(共4分)
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0.5分)
古诗中有不少描写秋天景象的诗句,你能想到的连续两句是: ① , ② 。(1分)
《〈论语〉十二章》在学习方面给我们很多启发,请根据提示完成下面表格。(2.5分)
【参考答案】
8、海日生残夜
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不舍昼夜
(二)阅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成11-12题。(共5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本诗起笔借“ ① ”“ ② ”个典型景物,渲染了 ③ 的氛围。第二句由写景转入言事,正扣题面“闻王昌龄左迁龙标”的字样。(3分)
本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与张继《枫桥夜泊》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都是借月抒情,请说说两位作者分别借“月”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杨花 子规 凄凉
李白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借助夜空的明月传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情谊深挚。
张继《枫桥夜泊》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借景抒情,借助月亮、霜、江枫、渔火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13-15题。(共7分)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宾客诣①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②,俱委而窃听。炊忘著草③,饭落釜④中。太丘问:“炊何不馏⑤?”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箄,饭今成糜⑥。”太丘曰:“尔颇有所识⑦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⑧,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选自《世说新语·夙惠》)
——————————
注释:①诣:拜见。②进火:烧火。③算:蒸食物用的竹屉。④釜:锅。⑤馏:把米放在水里煮开,再滤出蒸熟。⑥糜:比较稠的粥。⑦识:指收获的知识。⑧更相易夺:互相改正补充。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2分)
A. 陈太丘与友期行客与太丘论议
B. 过中不至饭落釜中
C. 尊君在不尔颇有所识不
D. 相委而去俱委而窃听
文言文因其笔法简洁的特点,往往会有所省略。请根据上下文,为下面两句的( )处选择省略的内容。(共2分)
(1)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A.陈寔 B.家君 C.尊君
(2)( )炊忘著算,饭落釜中。
A.元方 B.元方与季方 C.客与太丘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3分)
两个语段为我们展现了元方这一人物的不同特点:【甲】文中的“ ① ”(用原文回答)体现了他的方正;【乙】文中,从对父亲“炊何不馏”这一责问的回答,可以看出他的 ② ;而从“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又可以看出他的 ③ 。
【参考答案】
B
(1)A (2)B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诚实 (3) 学习认真 记忆力强
【译文】
有客人在陈太丘(陈寔)家留宿,太丘让元方(陈纪)季方(陈谌)兄弟二人做饭。兄弟二人正在烧火,听见太丘和客人在谈论,都停下来偷听。做饭时忘了放箅子,米都落进锅里。太丘问:为什么没蒸饭呢?元方季方跪在地上说:您和客人谈话,我们俩都在偷听,结果忘了放箅子,饭都成了粥了。太丘说:你们还记得我们说了什么吗?兄弟回答道:大概还记得。于是兄弟二人跪在地上一块儿叙说,互相补充,太丘和客人说的话一点都没有遗漏。太丘说:既然这样,喝粥就行了,何必吃饭呢?
三、名著阅读(共5分)
在《朝花夕拾》中,鲁迅记录了自己生命中出现的一些人物。这些人有的在生活上给予他帮助,有的带给他情感的慰藉,有的对他精神的成长产生过影响。请从这些人物中任选一位,为其写一则简介。要求写出他(她)与鲁迅的关系,他(她)的个性特点及与之相关的情节。(1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阿长也叫长妈妈,粗俗、没有文化、却又有自己朴实,真诚,善良的一面,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她踩死过鲁迅喜爱的隐鼠,但是她又拥有着一副热心肠。她观察到鲁迅非常想要拥有《山海经》,还送给了他一本。
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的一位老师,鲁迅极为尊敬他。他虽然外表上有些不修边幅,但是治学严谨,没有民族歧视。他很关心鲁迅的学业,经常帮助鲁迅指导笔记的修改。鲁迅从这位老师的身上不仅仅是学习到了知识,更是学习到了老师的高尚品质。
四、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了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班级开展了“探秘中轴线,图文大闯关”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17-19题。(共7分)
材料一【甲】
北京中轴线,位于北京老城中心,全长7.8公里,是全世界现存最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建筑群。它北起 ① ,向南经过万宁桥、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 ② 、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至南端永定门,太庙和社稷坛、天坛和先农坛分列中轴线东西两侧,共计15处遗产点。这些遗产点形成了前后起伏、左右均衡对称的景观韵律与壮美秩序,是中国传统都城中轴线发展至成熟阶段的典范之作。
材料二【乙】
北京中轴线始建于元,成型、丰富于明清,发展、传承于近现代,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城市发展中均得到尊重与延续,展现出持久的生命力。钟鼓楼及周边的街区,其肌理与历史功能形成于13世纪元大都时期并延续至今,为元明清三代北京中轴线位置与走向的延续提供了历史见证;景山、故宫、端门、天安门、外金水桥、正阳门,都是15世纪明朝迁都北京时建设的结果;再向南至永定门,其规划格局与主要建筑群形成于16世纪中叶。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中的其他建筑为20世纪50至70年代建设,但其规划格局依然延续了北京中轴线居中对称的景观形态。
材料三【丙】
北京中轴线承载着中华文明“致中和”的精神追求。“中”表达的是不偏不倚,“和”追求的是均衡有序。从选址看,中轴线坚持择中而居的原则,雄踞京城正中的位置,犹如一条城市脊梁,承担起都城的躯干。从布局看,中轴线两边的建筑,不仅左右对称,而且各个建筑单元有高有低,错落有致,极富中正平衡之美。从各建筑的建造命名看,也处处彰显着“致中和”的理念。如故宫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都用“和”字来命名。
根据【图1】所示,在材料一的空白处分别填入相应的遗产点名称。(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和【图1】所示,下列对北京中轴线的建设顺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核心段——北段——南段B.核心段——南段——北段
C.北段——核心段——南段D.南段——核心断——北段
请为每则材料选择一个恰当的小标题,【甲】【乙】【丙】处依次是 ① 、 ② 、 ③ 。(3分)
独特的文化内涵B.壮美的空间秩序C.持久的生命力
【参考答案】
17.(1)钟鼓楼 (2)正阳门
18. C
19. (1)B (2)C (3)A
(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20-21题。(共8分)
语段一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甲】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节选自朱自清的《春》)
语段二
推开天窗,倏忽落起雨来,泼响一片黛瓦,敲得瓦楞清响。我伸出脑袋,嗅嗅闻闻,空气中是淡淡的土腥味。惊蛰一过,在雨的召唤下,地上、地下的生命在层层叠叠的瓦隙间蠢蠢欲动。春雨细密,探出纤纤素手抚弄着屋宇上成排的黑键,轻轻地奏,沉沉地弹,徐徐地叩。苍茫的屋顶,从淅淅沥沥的迷离情调渐变到滂滂沱沱的淋漓恣肆。【乙】这雨,“卜落卜落”弹动屋瓦,飞溅起珠玉,使瓦上生出烟花。纷纷扰扰的击响与滑音罗织成网,铿铿锵锵敲打在屋宇上,从一片瓦吟到万片瓦啸,由远及近,就像古老的琴弦,即兴演奏起只属于中国的原始音律,一直从惊蛰响到清明。雨水沿着“鱼鳞”汇聚成溪,顺斜尖潺潺而下,给所有的屋檐挂上水晶帘幕……
(取材于申功晶的文章)
同样是写春雨,语段一以全景式的镜头选取了雨中的屋顶、雨中的植物、 ① 等进行描写,语段二则以特写式的镜头描绘了 ② 的景象。两位作者笔下的春雨不乏相似之处,如都具有 ③ 等特点。(4分)
请结合文意,分别分析【甲】【乙】两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雨中的人 春雨 细密 时间长
【甲】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笼”字有笼罩、聚拢的含义。通过拟人的手法,赋予屋顶人的动作,形象生动地写出雨雾弥漫在屋顶的样子,突出了雨雾的朦胧美和画面感,表达了作者对雨雾的喜爱和赞美。
【乙】这雨,“卜落卜落”弹动屋瓦,飞溅起珠玉,使瓦上生出烟花。
使用“弹”“溅”等动词,用拟人的手法,赋予了春雨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滴落在瓦片上,雨珠弹跳的样子,突出了春雨淋漓恣肆、活力四射的情趣,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22-24题。(共10分)
①站台是个洒泪的地方,至少对我和家人来说是如此。仿佛在站台的某个地方藏着一根看不见的针,只要我们一到站台上,这根神秘的针就不知不觉地刺破我们的泪囊,使我们的眼泪像大雨天房檐上的雨水一样哗哗地流下来。
②起初几次离家来京,我都是在儿子睡觉时或者在儿子去邻居家玩耍时悄悄走的。虽然事后儿子免不了会哭一两场,甚至睡梦中还哭着要爸爸,但我已经顺利地离开了家。
③去年夏天的一个晚上则不同,儿子既不睡觉,也不去邻居家玩,而是寸步不离地跟着我。他好像知道我晚上要走。他是怎么知道的无关紧要,关键是他小小的心灵怎样承受这件事,或者说他打算怎样阻止这件事。这是一件他不愿看到的事,又是一件注定要发生的事,同时还是一件他自感无力阻止的事。但,他要阻止,他不能让他亲爱的爸爸远行。他像传说中的英雄一样,单人独骑守住关隘——房门,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概。他的脊背紧紧抵着房门,说:“我不让你走!”神情那么严肃,语气那么坚决!他自己承担了一项多么艰巨的任务啊!我的心情既焦急又伤感。站在儿子的角度想一想,我的眼泪就涌出来了。我抱住儿子,把脸埋在他的肩膀上,让他的衣服吸去我的泪水。只有让眼泪流一流,我才能说出话来。
④我给四岁的儿子讲道理,讲远行的意义。我不知道他是否听懂了,但我清楚他理解了我的行为,或者说他明白了我的远行是不可更改的。也许他认识到他继续阻止会使大家都陷入伤感之中,也许他不想让我也那么痛苦。离别的确是痛苦的,每次都是如此。儿子答应放我走,我答应让他到车站去送我。
⑤侄儿专门开车来送我,妻子和儿子坐上车送我到车站。晚上十点多的火车,到车站停车场时大约九点半,乘客还没开始进站。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车位把车停住,下车就站在车边等待。
⑥天下起了小雨,细细的雨丝从苍茫的天上织下来,织出更伤感的气氛。我让他们回去,因为下雨了。儿子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搂着我的脖子不肯放手,一定要看着我进站。我们站在小雨中。这是夏天很少见的温柔的小雨,也许小雨只是个序曲,大雨还在后边呢。【甲】黑沉沉的天空压得很低,好像是直接压在我们的心头上。
⑦开始进站了。在车站大厅,我蹲下来,再次拥抱儿子。我将儿子紧紧抱在怀里,我们的脸贴在一起。小雨把我们的脸都弄得潮乎乎、凉丝丝的。我感到一大滴雨落下来,落在我脸上,滚烫滚烫的。然后是一股温热的小泉,像虫子一样在我脸上拱,仿佛是在选择道路。我拍拍儿子的脊背,把他抱起来,交给他妈妈,他依偎在妈妈怀里哭着。
⑧我拎起行李,加入进站的人群中。我不敢回头,但我能感觉到他们在队列外与我平行着往前移动。到了进站口,我忍不住回头,发现他们就站在不远处,眼泪顿时冲撞着眼眶。我朝他们挥手。【乙】在这个嘈杂的场所,儿子的哭声像一面旗帜在人群上空飘扬。
⑨“爸爸——”这喊声久久回荡在我耳畔,即使隔着辽阔的空间和久远的岁月。
(作者赵大河,文章有删改)
文章记述了去年夏天发生在父子之间的一件小事,其中多次写到流泪,读来令人感动。请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结构图补充完整。(4分)
仿照下面示例,从文中画线句中任选一句,从重音的角度完成朗读设计。(2分)
原文:我将儿子紧紧抱在怀里,我们的脸贴在一起。
朗读设计:“紧紧”和“贴”应该重读,体现父子间的依依不舍之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同学建议用“依依离别意,浓浓父子情”作为文章的题目,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明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2、家中 儿子的眼泪在眼眶中打转
车站大厅 “我”回头,发现他们在不远处,眼泪顿时冲撞着眼眶
23、【甲】黑沉沉的天空压得很低,好像是直接压在我们的心头上。
甲,“低”和“压”都要重读,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令人压印的气氛,也衬托父亲和儿子面临分别时心里的难受,表现出父子间依依不舍的情感。
我同意用“依依离别意,浓浓父子情”作为文章的题目。
这个题目,概括了文章内容,文章讲述的是父子在车站离别的事情。
这个题目,揭示了文章的中心主旨——体现了文章深厚的父子感情。
这个题目,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赞美了父子之情。
这个题目,是文章的线索,贯穿了全文。
这个题目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
这个标题,角度新颖,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五、写作(4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1)亲爱的同学们,大家进入初中校园、开启中学生活已经两个多月了。这段时间里,你是否经历过成功或失败?你是否体验过感动或心酸?你是否有了新的发现与收获?请以“升入初中后的一件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2)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四时景物美不胜收。你最喜欢家乡的哪个季节?请从春夏秋冬中任选一个季节,将“我爱家乡的____”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5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参考答案
1 、A
2、让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气味、滋味、质地等等,在自己的脑海里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C
zhù mú
D
C
7、 在活动中,我们要学会多种观察方法,并坚持在生活中应用,为我们积累优秀的作文素材,打下良好的基础。
8、海日生残夜
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1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不舍昼夜
杨花 子规 凄凉悲伤
12、
李白诗“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借助夜空的明月传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情谊深挚。
张继《枫桥夜泊》中“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借景抒情,借助月亮、霜、江枫、渔火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13、B
14、A B
15、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诚实; 聪明;
16、【示例一】阿长也叫长妈妈,粗俗、没有文化、却又有自己朴实,真诚,善良的一面,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她踩死过鲁迅喜爱的隐鼠,但是她又拥有着一副热心肠。她观察到鲁迅非常想要拥有《山海经》,还送给了他一本。
【示例二】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的一位老师,鲁迅极为尊敬他。他虽然外表上有些不修边幅,但是治学严谨,没有民族歧视。他很关心鲁迅的学业,经常帮助鲁迅指导笔记的修改。鲁迅从这位老师的身上不仅仅是学习到了知识,更是学习到了老师的高尚品质。
17、钟鼓楼 正阳门
18、C
19、B C A
20、 雨中的人物 雨中 细密 下雨时间长
【甲】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笼”字有笼罩、聚拢的含义。通过拟人的手法,赋予屋顶人的动作,形象生动地写出雨雾弥漫在屋顶的样子,突出了雨雾的朦胧美和画面感,表达了作者对雨雾的喜爱和赞美。
【乙】这雨,“卜落卜落”弹动屋瓦,飞溅起珠玉,使瓦上生出烟花。
使用“弹”“溅”等动词,用拟人的手法,赋予了春雨人的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雨滴落在瓦片上,雨珠弹跳的样子,突出了春雨淋漓恣肆、活力四射的情趣,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
22、家中 儿子的眼泪在眼眶中打转
车站大厅 “我”回头,发现他们在不远处,眼泪顿时冲撞着眼眶
23、【甲】黑沉沉的天空压得很低,好像是直接压在我们的心头上。
甲,“低”和“压”都要重读,环境描写渲染了一种令人压印的气氛,也衬托父亲和儿子面临分别时心里的难受,表现出父子间依依不舍的情感。
24、我同意用“依依离别意,浓浓父子情”作为文章的题目。
这个题目,概括了文章内容,文章讲述的是父子在车站离别的事情。
这个题目,揭示了文章的中心主旨——体现了文章深厚的父子感情。
这个题目,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赞美了父子之情。
这个题目,是文章的线索,贯穿了全文。
这个题目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
这个标题,角度新颖,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学习之道
课文原句
读书与思考要有机结合
① , ② 。
学习兴趣很重要
③ , ④ 。
要珍惜时间
逝者如斯夫, ⑤ 。
▲100 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房山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运用,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运用,古诗文阅读,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