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同步教案
语文一年级下册树和喜鹊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这是一份语文一年级下册树和喜鹊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导入,教学过程,教学总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1、认识“窝、孤”等9个生字和子字旁、倒八2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只、种、乐”的字音;会写“单、居”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一”的变调。
学习重点: 认识“窝、孤”等9个生字和子字旁、倒八2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只、种、乐”的字音;会写“单、居”等6个字。
学习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一”的变调。
教学过程:
课题: 树和喜鹊 (第2课时)
设计: 审核: 执教: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
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从前、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一”的变调。感受语言的美,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学习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一”的变调。感受语言的美,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学习难点: 用“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知道“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过程: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
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喜鹊和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学生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就能享受快乐的生活。本课语言优美,因此教学重点应该以诵读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据此,教学设计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悟其意、品其味、抒其情。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进行说的训练。
备 注
(需要标注的其他内容)
一、教学导入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2、揭题:刚才这个动听的故事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新课文《树和喜鹊》。板书课题:6、树和喜鹊3、结合图片介绍喜鹊。
二、教学过程
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1. 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1、学生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读准。
2、反复读课文,重点识记不认识的字。
第二步:互学要求
3、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1)用“我来当小老师”“介绍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让学生互帮互学。
着重强调:“邻”是前鼻音;“静”是后鼻音。(2)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认读有困难的生字。(3)认识多音字并指导组词.(4)认识部首“孑”。
第三步:展学要求
(5)出示课后“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
①开火车读。②指名读。③齐读。④像“安安静静”这样的词语谁还能说几个?(高高兴兴、快快乐乐) ⑤出示AABB式的词语,指导学生朗读积累。
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这一环节给了学生充分的自读课文的时间,使学生能够通顺、流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当“小老师”来互帮互学生字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积极识字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第二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2. 引导质疑,畅谈感受
学法指导
展学要求
1、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2、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说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主问题2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这一环节就是通过学会提问,来培养低年级学生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第三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3. 指导书写,巩固生字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1、重点指导“招”“快”“呼”。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
第二步:互学要求
3、师范写,生书空笔顺。
4、观察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自己书写。
(1)班内交流书写时发现的应注意的问题。
(2)教师根据书写情况具体指导。
主问题3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给学生自主识字、写字的机会,并在合作交流中互帮互学,教师适时查缺补漏,指导方法。
三、教学总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树和喜鹊的世界里,学习了很多生字,下节课我们再来继续学习课文!
四、板书设计
树和喜鹊
(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
课文用生动的语句和细腻的语言描写了喜鹊和树由孤单到快乐的生活经历。告诉学生有了邻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戏,就能享受快乐的生活。本课语言优美,因此教学重点应该以诵读为主要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据此,教学设计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悟其意、品其味、抒其情。在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表达,进行说的训练。
备 注
(需要标注的其他内容)
一、教学导入
1、复习词语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6课(齐读课题)开火车读词语,看谁声音最响亮!
安安静静 叽叽喳喳(你能说几个AABB式的词语吗)
2、回顾课文内容,你能用上这些词语来说说树和喜鹊的故事吗?
二、教学过程
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1. 树和喜鹊为什么从前很孤单,后来又很快乐呢?
学法指导
第一步:自学要求
1、打开书,认真读一遍课文,看看谁能先找到答案!如果找到了答案就把小手高高举起!
第二步:互学要求
2、汇报交流,引导想象画面说话,朗读感悟。
(1)看图想象说话,感受孤单
①出示图片 ②指导感情朗读,读出孤单的感受
第三步:展学要求
(2)想象有邻居的画面,进行说话练习 ①师:那么怎么让树和喜鹊快乐起来呢?想个好办法!
生:给他找几个伙伴,在他旁边些树。
生:也给喜鹊找更多的喜鹊和他一起玩。
②师引导想象说话
主问题1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在本环节里,让学生在文字里驻足、细品,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内涵,还在无声中告诉学生“抓住关键句阅读”这种基本有效的读书方法。
第二学程:
学习任务
主问题2. 展开想象说话,感受快乐,感情朗读
学法指导
展学要求
小喜鹊们有了这么多伙伴,他们会一起干什么?
A、一起玩 一起找食物,一起唱歌跳舞,还互相帮助,这种感觉就叫快乐!(大屏出示快乐!),来,美美的读一读这个词语。
B、快乐的感觉还可以说成AABB式词语——快快乐乐高高兴兴开开心心,
那让我们开开心心地带着动作和表情去读一读课文吧!谁来读第3、4段(指读相机指导朗读好个别句子)然后再指读第五自然段!(其余生配合做动作)齐读最后一段。
师:看来有了伙伴的你们都变成了是一棵棵快乐的树,一只只快乐的喜鹊!
现在,你能说说树和喜鹊为什么从前很孤单,后来很快乐吗?
从前,因为(),所以树和喜鹊都很孤单。
后来,因为(),所以树和喜鹊都很快乐!
主问题2设计意图(主要从“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两个角度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这一环节就是通过学会提问,来培养低年级学生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三、教学总结
刚才,我们一起走进了树和喜鹊的世界里,感受到了他们没有伙伴师的孤单和有了伙伴后的快乐!下面同桌两个人合作,带着动作和表情从头到尾把这个故事读一遍,再去感受一下他们刚开始的孤单和后来的快乐吧!
四、板书设计
树和喜鹊
孤单 没有朋友
快乐 有了朋友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 25 树和喜鹊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授,结束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6 树和喜鹊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揭示课题,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对比朗读,感受“快乐”,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6 树和喜鹊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初读课文,复习生字,品读课文,感悟情感,二自然段,六自然段,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