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数学【基础知识篇】核心知识背记手册
展开这是一份2025高考数学【基础知识篇】核心知识背记手册,共33页。
目录
TOC \ "1-1" \h \u
\l "_Tc18296" 基础知识背记01 集合 PAGEREF _Tc18296 \h 1
\l "_Tc19387" 基础知识背记02 常用逻辑用语 PAGEREF _Tc19387 \h 2
\l "_Tc27183" 基础知识背记03 复数 PAGEREF _Tc27183 \h 2
\l "_Tc9294" 基础知识背记04 平面向量 PAGEREF _Tc9294 \h 3
\l "_Tc12268" 基础知识背记05 基本不等式 PAGEREF _Tc12268 \h 4
\l "_Tc12238" 基础知识背记06 三角函数与诱导公式、三角恒等变换 PAGEREF _Tc12238 \h 4
\l "_Tc5608" 基础知识背记07 三角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PAGEREF _Tc5608 \h 6
\l "_Tc2187" 基础知识背记08 解三角形 PAGEREF _Tc2187 \h 7
\l "_Tc32576" 基础知识背记09 函数的基本性质 PAGEREF _Tc32576 \h 9
\l "_Tc14069" 基础知识背记10 指数对数幂函数 PAGEREF _Tc14069 \h 11
\l "_Tc25927" 基础知识背记11 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 PAGEREF _Tc25927 \h 13
\l "_Tc7987" 基础知识背记12 导数 PAGEREF _Tc7987 \h 14
\l "_Tc4922" 基础知识背记13 数列 PAGEREF _Tc4922 \h 15
\l "_Tc16497" 基础知识背记14 立体几何 PAGEREF _Tc16497 \h 16
\l "_Tc4311" 基础知识背记15 直线与圆 PAGEREF _Tc4311 \h 22
\l "_Tc31667" 基础知识背记16 圆锥曲线 PAGEREF _Tc31667 \h 25
\l "_Tc14949" 基础知识背记17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 PAGEREF _Tc14949 \h 29
\l "_Tc1582" 基础知识背记18 概率统计 PAGEREF _Tc1582 \h 31
基础知识背记01 集合
1. 集合有个元素,子集有个,真子集有个,非空真子集个数为个.
2. ,
3.
基础知识背记02 常用逻辑用语
1.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对于若则类型中,为条件,为结论
若充分性成立,若必要性成立
若,,则是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若,,则是的充分非必要条件(充分不必要条件)
若,,则是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
若,,则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全称量词命题与存在量词命题
全称量词:(任意,所有,全部),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称量词命题
存在量词::(存在一个,存在两个,存在一些),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叫做存在量词命题
3.全称量词命题和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
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
全称量词命题:,,否定为:,
存在量词命题的否定
存在量词命题:,,否定为:,
基础知识背记03 复数
1.虚数单位:,规定
2.虚数单位的周期
3.复数的代数形式:Z=,叫实部,叫虚部
4.复数的分类
5.复数相等:若
6.共轭复数:若两个复数的实部相等,而虚部是互为相反数时,这两个复数叫互为共轭复数;,
7.复数的几何意义:复数复平面内的点
8.复数的模:, 则 ;
基础知识背记04 平面向量
1.向量的运算
(1)两点间的向量坐标公式:
,,终点坐标始点坐标
(2)向量的加减法
,,
(3)向量的数乘运算
,则:
(4)向量的模
,则的模
(5)相反向量
已知,则;已知
(6)单位向量
(7)向量的数量积
(8)向量的夹角
(9)向量的投影
(10)向量的平行关系
(11)向量的垂直关系
(12)向量模的运算
基础知识背记05 基本不等式
1.,,(积定和最小)
2.,,(和定积最大)
3.,,
4.推广公式:
基础知识背记06 三角函数与诱导公式、三角恒等变换
1.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2.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平方关系:
商数关系:
3. 正弦的和差公式
,
4. 余弦的和差公式
,
5. 正切的和差公式
,
6. 正弦的倍角公式
7. 余弦的倍角公式
升幂公式:,
降幂公式:,
8. 正切的倍角公式
9. 推导公式
10. 辅助角公式
,,其中,
基础知识背记07 三角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1.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三角函数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正弦型函数、余弦型函数性质
,
振幅,决定函数的值域,值域为
决定函数的周期,
叫做相位,其中叫做初相
(2)正切型函数性质
的周期公式为:
3.三角函数的伸缩平移变换
(1)伸缩变换(,是伸缩量)
振幅,决定函数的值域,值域为;
若↗,纵坐标伸长;若↘,纵坐标缩短;与纵坐标的伸缩变换成正比
决定函数的周期,
若↗,↘,横坐标缩短;若↘,↗,横坐标伸长;与横坐标的伸缩变换成反比
(2)平移变换(,是平移量)
平移法则:左右,上下
基础知识背记08 解三角形
1.正弦定理
(1)基本公式:
(其中为外接圆的半径)
(2)变形
①
②
③
④
(3)应用:边角互化
①
②
③
或(舍)
2.三角形中三个内角的关系
,,
3.余弦定理
(1)边的余弦定理
,,
(2)角的余弦定理
,,
(3)应用1.求值,求角
①在中,已知,求
,
②在中,已知,求
,
(4)应用2.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设为最大边,则为最大角
4.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基础知识背记09 函数的基本性质
1.定义域
①分式函数定义域:
②偶次根式函数的定义域:
③次幂型函数的定义域:
④对数函数的定义域:
⑤正切函数的定义域:
2.单调性
(1)单调性的运算
①增函数(↗)增函数(↗)增函数↗
②减函数(↘)减函数(↘)减函数↘
③为↗,则为↘,为↘
④增函数(↗)减函数(↘)增函数↗
⑤减函数(↘)增函数(↗)减函数↘
⑥增函数(↗)减函数(↘)未知(导数)
(2)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3.奇偶性
①具有奇偶性的函数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大前提)
②奇偶性的定义:
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偶函数:,图象关于轴对称
③奇偶性的四则运算
4.周期性(差为常数有周期)
①若,则的周期为:
②若,则的周期为:
③若,则的周期为:(周期扩倍问题)
④若,则的周期为:(周期扩倍问题)
5.对称性(和为常数有对称轴)
轴对称
①若,则的对称轴为
②若,则的对称轴为
点对称
①若,则的对称中心为
②若,则的对称中心为
6.周期性对称性综合问题
①若,,其中,则的周期为:
②若,,其中,则的周期为:
③若,,其中,则的周期为:
7.奇偶性对称性综合问题
①已知为偶函数,为奇函数,则的周期为:
②已知为奇函数,为偶函数,则的周期为:
基础知识背记10 指数对数幂函数
1.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2.指数和对数的互化公式
3.对数的性质与运算法则
(1)两个基本对数:
①,②
(2)对数恒等式:
①,②
(3)幂的对数:
①:
②:
③:
(4)积的对数:
(5)商的对数:
4.换底公式:
;
推广1:对数的倒数式
推广2:
5.对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6.幂函数
恒过定点
(1)幂函数的单调性
(2)幂函数的奇偶性
基础知识背记11 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
1. 函数的零点
对于函数,我们把的实数叫做函数的零点
2. 函数的零点与方程的根和图象与轴交点的关系
函数的零点就是方程的实数解,也就是函数的图象与轴交点的横坐标
方程的实数解
函数的零点
函数的图象与轴有交点
3. 零点存在性定理
如果函数在区间的图象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且有,那么函数在区间至少有一个零点,即存在,使得,这个也是方程的解
基础知识背记12 导数
1.八大常用函数的求导公式
(1)(为常数)
(2),例:,,,
(3)
(4)
(5)
(6)
(7)
(8)
2.导数的四则运算
(1)和的导数:
(2)差的导数:
(3)积的导数:(前导后不导前不导后导)
(4)商的导数:,
3.复合函数的求导公式
函数中,设(内函数),则(外函数)
4.导数的几何意义
(1)导数的几何意义
导数的几何意义是曲线在点处切线的斜率
(2)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直线的点斜式方程:已知直线过点,斜率为,则直线的点斜式方程为:
5.导函数与原函数的关系
单调递增
单调递减
6.极值
(1)极值的定义
在处先↗后↘,在处取得极大值
在处先↘后↗,在处取得极小值
(2)极值与导数的关系
是极值点
是极值点,即:是为极值点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基础知识背记13 数列
1.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或
2.等差中项:若,,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则,其中叫做,的等差中项
3.若,为等差数列,则,仍为等差数列
4.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或
5.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中,,(为奇数)
6.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7.等比中项:若,,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则,其中叫做,的等比中项
8.若,为等比数列,则,仍为等比数列
9.等比数列前项和公式:
10.已知与的关系
11. 分组求和
若为等差数列,为等比数列,则可用分组求和
12. 裂项相消求和
基础知识背记14 立体几何
1.平面初等几何基础
(1)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2)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3)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5)菱形的面积公式:(,为菱形的对角线)
(6)梯形的面积公式:(为上底,为下底,为高)
(7)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2.立体几何基础公式
(1)所有椎体体积公式:
(2)所有柱体体积公式:
(3)球体体积公式:
(4)球体表面积公式:
(5)圆柱:
(6)圆锥:
3.平面图形的判定定理
(1)高中常用的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
①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②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菱形的判定定理
①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③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正方形的判定定理
①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②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4)矩形的判定定理
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4.平面图形的对角线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
5.常见立体几何的定义、性质及其关系
(1)棱柱:棱柱的上下底面是全等的平行图形,侧面是平行四边形(即侧棱平行且相等)
(2)斜棱柱:侧棱与底面不垂直的棱柱
(3)直棱柱:侧棱垂直于底面的棱柱
(4)正棱柱:底面是正多边形的直棱柱
(5)平行六面体:底面是平行四边形的四棱柱是平行六面体,即:平行六面体的六个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6.四个公理与一个定理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
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7.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8.长方体(正方体、正四棱柱)的体对角线的公式
(1)已知长宽高求体对角线:
(2)已知三条面对角线求体对角线:
9.球体问题
(1)球体体积公式:,球体表面积公式:
(2)正方体、长方体、正四棱锥的外接球问题(类型Ⅰ)
球心体心,直径体对角线
已知长宽高,,求体对角线,公式为:
,
(3)直棱柱的外接球问题(类型Ⅱ)
,其中为直棱柱的高,为底面外接圆半径(可用正弦定理求解)
(4)墙角问题可转化为类型Ⅰ
(5)侧棱底面问题可转化为类型Ⅱ
10.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1)线线平行
①三角形、四边形中位线,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
③内错角、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平面外一直线与平面内一直线平行,则线面平行
(3)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若线面平行,经过直线的平面与该平面相交,则直线与交线平行
(4)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5)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性质定理1:两平面互相平行,一个平面内任意一条直线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性质定理2:两平面互相平行,一平面与两平面相交,则交线互相平行
11.空间中的垂直关系
(1)线线垂直
①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三线合一证线线垂直
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线线垂直
③菱形、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2)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3)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4)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5)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12.异面直线所成角
=
(其中()为异面直线所成角,分别表示异面直线的方向向量)
13.线面角
直线与平面所成角,(为平面的法向量).
14.二面角的平面角
(,为平面,的法向量).
15.点到平面的距离
(为平面的法向量,是经过面的一条斜线,).
基础知识背记15 直线与圆
1.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
2.中点坐标公式
,,为的中点,则:
3.三角形重心坐标公式
4.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的定义及其关系
(1)斜率:表示直线的变化快慢的程度;,直线递增,,直线递减,
(2)倾斜角:直线向上的部分与轴正方向的夹角,范围为
(3)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
5.两点间的斜率公式
,,
6.直线的斜截式方程
,其中为斜率,为轴上的截距
7.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已知点,直线的斜率,则直线方程为:
8.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9.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平行的条件
①斜截式方程:,,
②一般式方程:,,
(2)重合的条件
①斜截式方程:,,
②一般式方程:
,,
(3)垂直的条件
①斜截式方程:,,
②一般式方程:
,,
10.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点,直线,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11.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
,,
12.圆的标准方程
,其中圆心坐标为,半径为
13.圆的一般方程
()
配方可得:,
圆心坐标为,半径为
14.表示圆的充要条件:
15.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已知点,圆的方程为:
若,点在圆内
若,点在圆上
若,点在圆外
16.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圆
代数关系,其中为联立方程根的个数,
几何关系,其中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17.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
18.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设圆的半径为,设圆的半径为,两圆的圆心距为
若,两圆外离,若,两圆外切,若,两圆内切
若,两圆相交,若,两圆内含,若,同心圆
两圆外离,公切线的条数为4条;两圆外切,公切线的条数为3条;
两圆相交,公切线的条数为2条;两圆内切,公切线的条数为1条;
两圆内含,公切线的条数为0条;
19.弦长公式
设,,
则
或:
20.圆上一点到圆外一点的距离的最值
21.圆上一点到圆上一点的距离的最值
22.圆上一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值
23.过圆内一点的最长弦和最短弦
最长弦:直径;最短弦:垂直于直径
基础知识背记16 圆锥曲线
1.椭圆的定义
2.数学表达式
3.椭圆的标准方程
焦点在轴上的标准方程?
椭圆标准方程为:
焦点在轴上的标准方程?
椭圆标准方程为:
4.椭圆中,,的基本关系
5.椭圆的几何性质
6.双曲线的定义
7.数学表达式:
8.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焦点在轴上的标准方程? 焦点在轴上的标准方程?
标准方程为: 标准方程为:
9.双曲线中,,的基本关系
10.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11.抛物线的定义
平面上一动点到定点的距离与到定直线: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
12.图形
13.数学表达式
14.标准方程的推导
设,由定义可知:,等式两边同时平方得:
15.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及其几何性质
16.通径
通径长:,半通径长:
17.焦半径(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的距离)
基础知识背记17 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
1.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
.
2.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
.
3.排列数公式
==.(,∈N*,且).注:规定.
4.组合数公式
===(∈N*,,且).
5.排列数与组合数的关系
.
6.单条件排列
以下各条的大前提是从个元素中取个元素的排列.
(1)“在位”与“不在位”
①某(特)元必在某位有种;
②某(特)元不在某位有(补集思想)(着眼位置)(着眼元素)种.
(2)紧贴与插空(即相邻与不相邻)
①定位紧贴:个元在固定位的排列有种.
②浮动紧贴:个元素的全排列把k个元排在一起的排法有种.注:此类问题常用捆绑法;
③插空:两组元素分别有k、h个(),把它们合在一起来作全排列,k个的一组互不能挨近的所有排列数有种.
(3)两组元素各相同的插空
个大球个小球排成一列,小球必分开,问有多少种排法?
当时,无解;当时,有种排法.
(4)两组相同元素的排列:两组元素有m个和n个,各组元素分别相同的排列数为.
7.分配问题
(1)(平均分组有归属问题)将相异的、个物件等分给个人,各得件,其分配方法数共有.
(2)(平均分组无归属问题)将相异的·个物体等分为无记号或无顺序的堆,其分配方法数共有
.
8.二项式定理 ;
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
.
基础知识背记18 概率统计
1. 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2. 互斥事件A,B分别发生的概率的和P(A+B)=P(A)+P(B).
3. 个互斥事件分别发生的概率的和P(A1+A2+…+An)=P(A1)+P(A2)+…+P(An).
4. 独立事件A,B同时发生的概率P(A·B)= P(A)·P(B).
5. 个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P(A1· A2·…· An)=P(A1)· P(A2)·…· P(An).
6.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某事件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
7.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两个性质
(1);
(2).
8. 数学期望
9. 数学期望的性质
(1).
(2)若~,则.
(3) 若服从几何分布,且,则.
10. 方差
11. 标准差=.
12.方差的性质
(1);
(2)若~,则.
(3) 若服从几何分布,且,则.
13.方差与期望的关系
.
14.正态分布密度函数
,式中的实数μ,(>0)是参数,分别表示个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差.
15.对于,取值小于x的概率
.
.
16.条件概率
P(B|A)与P(A|B)易混淆为等同
前者是在A发生的条件下B发生的概率,后者是在B发生的条件下A发生的概率.
17.条件概率的三种求法
18.全概率公式
一般地,设A1,A2,…,An是一组两两互斥的事件,A1∪A2∪…∪An=Ω,且P(Ai)>0,i=1,2,…,n,则对任意的事件B⊆Ω,BΩ=B(A1+A2+…+An)=BA1+BA2+…+BAn,有P(B)=
,此公式为全概率公式.
(1)计算条件概率除了应用公式P(B|A)=eq \f(P(AB),P(A))外,还可以利用缩减公式法,即P(B|A)=eq \f(n(AB),n(A)),其中n(A)为事件A包含的样本点数,n(AB)为事件AB包含的样本点数.
(2)全概率公式为概率论中的重要公式,它将对一个复杂事件A的概率的求解问题,转化为了在不同情况下发生的简单事件的概率的求和问题.
19.贝叶斯公式
一般地,设是一组两两互斥的事件,有且,则对任意的事件有
20.数字样本特征
(1)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2)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为奇数个,中位数为中间数;若为偶数个,中位数为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3)平均数:,反映样本的平均水平
(4)方差:
反映样本的波动程度,稳定程度和离散程度;
越大,样本波动越大,越不稳定;越小,样本波动越小,越稳定;
(5)标准差:,标准差等于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数学意义和方差一样
(6)极差:等于样本的最大值最小值
21.求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的步骤:
(1)理解X的意义,写出X可能取得全部值;
(2)求X取每个值的概率;
(3)写出X的分布列;
(4)根据分布列的性质对结果进行检验.
还可判断随机变量满足常见分布列:两点分布,二项分布,超几何分布,正态分布.
(1)已知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直接利用期望和方差公式直接求解;
(2)已知随机变量的期望、方差,求的期望与方差,利用期望和方差的性质(,)进行计算;
(3)若能分析出所给的随机变量服从常用的分布(如:两点分布、二项分布等),可直接利用常用分布列的期望和方差公式进行计算,若~,则,.
23. 求解概率最大问题的关键是能够通过构造出不等关系,结合组合数公式求解结果
24. 线性回归分析解题方法:
(1)计算的值;(2)计算回归系数;(3)写出回归直线方程.
线性回归直线方程为:,,
其中为样本中心,回归直线必过该点
(4)线性相关系数(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关系的强弱)
,正相关;,负相关
25.独立性检验解题方法:
(1)依题意完成列联表;(2)用公式求解;(3)对比观测值即可得到所求结论的可能性
独立性检验计算公式:函
数
性
质
图象
定义域
值域
最值
当时,;当
时,.
当时,
;当
时,.
既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
周期性
奇偶性
奇函数
偶函数
奇函数
单调性
在
上是增函数;
在
上是减函数.
在上是增函数;
在上是减函数.
在
上是增函数.
对称性
对称中心
对称轴
对称中心
对称轴
对称中心
无对称轴
钝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a>1
0图
像
定义域
R
值域
(0,+∞)
性质
(1)过定点(0,1)
(2)当x>0时,y>1; x<0时,0
(3)在(-,+)上是增函数
(3)在(-,+)上是减函数
图象
性质
(1)定义域:(0,+)
(2)值域:R
(3)当x=1时,y=0即过定点(1,0)
(4)当时,;
当时,
(4)当时,;
当时,
(5)在(0,+)上为增函数
(5)在(0,+)上为减函数
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点在直线上
点不在直线上
点与面的位置关系
点在平面上
点不在平面上
线与线的位置关系
平行,
相交,
,异面
线与面的位置关系
面与面的位置关系
平行,
相交,
与重合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判定定理1: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则面面平行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判定定理2:一个平面内有两条相交直线分别于另一个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平行,则面面平行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判定定理:一直线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垂直,则线面垂直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性质定理1:一直线与平面垂直,则这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性质定理2: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有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则两个平面垂直
(或: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面面垂直)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性质定理:两平面垂直,其中一个平面内有一条直线与交线垂直,则这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不存在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轴上
焦点在轴上
图形
标准方程
范围
顶点坐标
,
,
,
,
长轴
长轴长,长半轴长
短轴
短轴长,短半轴长
焦点
,
,
焦距
焦距,半焦距
对称性
对称轴为坐标轴,对称中心为
离心率
离心率对椭圆的影响
越大,椭圆越扁
越小,椭圆越圆
,圆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轴上
焦点在轴上
图形
标准方程
范围
顶点坐标
,
,
,
,
实轴
实轴长,实半轴长
虚轴
虚轴长,虚半轴长
焦点
,
,
焦距
焦距,半焦距
对称性
对称轴为坐标轴,对称中心为
渐近线方程
离心率
离心率对双曲线的影响
越大,双曲线开口越阔
越小,双曲线开口越窄
焦点位置
轴正半轴
轴负半轴
轴正半轴
轴负半轴
图形
标准方程
焦点坐标
准线方程
条件概率的定义
条件概率的性质
已知B发生的条件下,A发生的概率,称为B发生时A发生的条件概率,记为P(A|B).
当P(B)>0时,我们有P(A|B)=eq \f(PA∩B,PB).(其中,A∩B也可以记成AB)
类似地,当P(A)>0时,A发生时B发生的条件概率为P(B|A)=eq \f(PAB,PA)
(1)0≤P(B|A)≤1,
(2)如果B和C是两个互斥事件,则P(B∪C|A)=P(B|A)+P(C|A)
定义法
先求P(A)和P(AB),再由P(B|A)=eq \f(PAB,PA)求P(B|A)
基本事件法
借助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先求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数n(A),再求事件AB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n(AB),得P(B|A)=eq \f(nAB,nA)
缩样法
缩小样本空间的方法,就是去掉第一次抽到的情况,只研究剩下的情况,用古典概型求解,它能化繁为简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4年上海高中数学核心知识点汇总手册,共26页。
这是一份2024年数学高分突破第3章 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公式、定理、结论图表)-高考数学必背知识手册(新教材)12,共13页。
这是一份2024年数学高分突破第5章 三角函数(公式、定理、结论图表)-高考数学必背知识手册16,共6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