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考前检测小卷(三) 期中测试小卷(北京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417579/0-173217797096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考前检测小卷(三) 期中测试小卷(北京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417579/0-173217797098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考前检测小卷(三) 期中测试小卷(北京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6417579/0-173217797102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考前检测小卷(三) 期中测试小卷(北京版)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考前检测小卷(三) 期中测试小卷(北京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名句名篇默写,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基础知识综合
初一年级开展“说说我和语文的故事”主题学习活动。请你阅读晓语同学的发言(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学习语文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书中的内容会左右我的情绪。阅读《秋天的怀念》,我会为史铁生不知道那就是他与母亲永远的 ① (决 诀)别而伤怀;阅读《再塑生命的人》时,我会为海伦·凯勒将截然不同的“杯”和“水”混为一谈而着急:阅读《散步》时,我会为作者一家人顺利解决了家庭内部的分 ② (歧 岐)而欣喜。
书中的内容还会引发我的好奇心。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很想知道:按住脊梁就可以喷出烟雾的斑蝥究竟是个什么模样?识破机关的老和尚如何得到那能吸人脑髓的飞蜈蚣?寿镜吾老先生作为渊博的宿儒到底有多大的学问?
我在语文学习中积累了许多好词好句,比如“一年之计在于春”,比如“吹面不寒杨柳风”。我还会将从书中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学《春》和《济南的冬天》,我在写作时也会试着写上一两个比喻、拟人句,为自己的文章增添文采。学《〈论语〉十二章》,我会将古人的学习方法,运用到自己学习中去。学《陈太丘与友期行》,我会试着用谦辞和敬辞去表达。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我会用里面的诗句“ ③ , ④ ”表达对朋友的惦念。
同学们,原来语文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一起学习语文,享受语文生活带来的乐趣吧!
1.结合语境,在发言稿横线①②处填入的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决 ②歧B.①决 ②岐
C.①诀 ②歧D.①诀 ②岐
2.给发言稿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模样(mó) 脑髓(suí)B.模样(mú) 脑髓(suǐ)
C.模样(mú) 脑髓(suí)D.模样(mó) 脑髓(suǐ)
3.发言稿中提到的《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是 国作家海伦·凯勒。
4.下面词语中“宿”的意思,与“宿儒”中“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宿舍B.星宿C.宿将D.整宿
5.下列句子均出自《十二章》,其中没有涉及学习方法的一项是( )
A.温故而知新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C.学而时习之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对下列句子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朱自清《春》)
理解:“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桃花开过杏花开,杏花开过梨花开,百花依次开放的景象。
B.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朱自清《春》)
理解:“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草丛中的片片野花迎着阳光,灿烂绽放的景象。
C.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老舍《济南的冬天》)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济南城及山水拟成人,体现了济南冬天的温晴。
D.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老舍《济南的冬天》)
理解: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山尖”是山的最高部位,它和蓝天相接,“银边”写出了山与天相接的色彩。
7.发言稿中提到古人交流时使用的谦辞和敬辞。请你对以下谦辞和敬辞进行分类。(只写序号)
①令尊 ②久仰 ③家君 ④见谅
⑤高见 ⑥愚兄 ⑦赐教 ⑧拙作
A敬辞类: B谦辞类:
8.结合语境,在发言稿横线③④处补写合适的诗句。
答:
二、名句名篇默写
9.按要求默写古诗文(第(1)—(4)小题必答,第(5)小题从①②③④中选择两处作答)。
(1)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
(3) ,于我如浮云。(《论语》)
(4)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5)快乐的来源有很多,《论语》中就多次提到“乐”。不仅有“① , ”的交友之乐,“② , ”的兴趣之乐,还有孔子所称道的甘于贫困恶劣的环境,把追求圣贤之道作为自己快乐源泉的“一箪食,一瓢饮,③ , ,回也不改其乐”和“饭疏食,饮水,④ , ”中的安贫之乐。
三、诗歌鉴赏
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______(yàn)洛阳边。
10.诗歌的首联叙事,“① ”“行舟”点明诗人离乡远游,暗含旅途奔波之意:颈联既写景又点明时令的特点,让人感慨时序匆匆交替的同时,也给人以② 的力量。
11.一位同学在默写尾联时,不知横线处应写作“燕”还是“雁”。请你根据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参考下面的材料,帮助这位同学判断一下此处应写作哪个字,并简要说明理由。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韦庄《章台夜思》)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杜甫《绝句》)
此处应写作“ ”字。理由是 。
12.在诗人笔下,鸟儿经常化作传情达意的使者。请你写出一句与“鸟”有关的诗句: 。(本试卷中出现的诗句除外。),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3.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与人期行 如期而至 翘首期盼 期在日中
B.不约而同 尊君在不 不辞而别 不法分子
C.相委而去 挥之不去 去后乃至 扬长而去
D.三顾茅庐 顾此失彼 入门不顾 顾全大局
14.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甲】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翻译: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找借口自己先走了。
理解:陈太丘的朋友言而无信,失了约,还不知自省,反而怒骂别人。
【乙】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翻译:您和我父亲约定在正午时分。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
理解:陈元方据理抗辩,让父亲的友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15.阅读下文,思考:下文与《陈太丘与友期行》共同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呢?请结合两文中范式和友人各自的表现,进行具体分析。
范式,字巨卿,少游太学①,为诸生②,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③焉。”乃共克④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⑤母,请设馔⑥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⑦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⑧。”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后汉书·范式列传》)
【注】①太学:古代的大学。②诸生:指学生。③孺子:这里指元伯的母亲。④克:约定。⑤白:告诉。⑥馔:饭食⑦审:确实。⑧乖违;做事不合情理。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冬日香山》,回答问题。
冬日香山
梁衡
①要不是有公务,谁会在这天寒地冻的时节来香山呢?可话又说回来,要不是恰在这时来,香山性格的那一面,我又哪能知道呢?
②开三天会,就住在公园内的别墅里。偌大个公园为我们独享,也是一种满足。早晨一爬起来我便去逛山。这里我春天时来过,是花的世界;夏天时来过,是浓阴的世界;秋天时来过,是红叶的世界。而这三季都游客满山——说到底是人的世界。形形色色的服装,南腔北调的话音,这一切将山路林间都塞满了。现在可好,无花,无叶,无红,无绿,更没有多少人,好一座空落落的香山,好一个清净的世界。
③过去来时,路边是夹道的丁香,厚绿的圆形叶片,白的或紫色的小花;现在只剩下灰褐色的劲枝,枝头挑着些已弹去种籽的空壳。过去来时,山坡上是些层层片片的灌木,扑闪着自己霜红的叶片,如一团团的火苗,在秋风中翻腾;现在远望灰蒙蒙的一片,其身其形和石和土几乎融在一起,很难觅到它的音容。过去来时,林间树下是厚厚的绿草,绒绒地由山脚铺到山顶;现在它们或枯萎在石缝间,或被风扫卷着聚缠在树根下。如果说秋是水落石出,__________。在山下一望山顶的鬼见愁,黑森森的石崖,蜿蜒的石路,历历在目。连路边的巨石也都像是突然奔来眼前,过去从未相见似的。可以想见,当秋气初收、冬雪欲降之时,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的柔枝软叶。【甲】它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视大千,静静地享受安宁。我现在就正步入这个虚静世界。苏轼在夜深人静时去游承天寺,感觉到寺之明静如处积水之中,我今于冬日游香山,神清气朗如在真空。
④与春夏相比,这山上不变的是松柏。一出别墅的后门就有十几株两抱之粗的苍松直通天穹。树干粗粗壮壮,溜光挺直,直到树梢尽头才伸出几根虬劲的枝,枝上挂着束束松针,该怎样绿还是怎样绿。这时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走到松枝间却寂然不动了。我徘徊于树下又斜倚在石上,看着这红日绿松,心中__________如在涅槃,觉得胸若虚谷,头悬明镜,人山一体。此时我只感到山的巍峨与松的伟岸,冬日香山就只剩下这两样东西了。苍松之外,还有一些新松,栽在路旁,冒出油绿的针叶,好像全然不知外面的季节。与松做伴的还有柏树与翠竹。柏树或矗立路旁,或伸出于石岩,森森然,与松呼应。翠竹则在房檐下山脚旁,挺着秀气的枝,伸出绿绿的叶,远远地做一些铺垫。你看它们身下那些形容萎缩的衰草败枝,你看它们头上的红日蓝天,你看那被山风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石板路,你就会明白松树的骄傲。它不因风寒而笼袖缩脖,不因人少而自卑自惭。我奇怪人们的好奇心那么强,可怎么没有想到在秋敛冬凝之后再来香山看看松柏的形象。
⑤当我登上山顶时回望远处烟霭茫茫,亭台隐隐,脚下山石奔突,松柏连理,无花无草,一色灰褐。【乙】好一幅天然焦墨山水图。焦墨笔法者舍色而用墨,不要掩饰只留本质。你看这山,它借着季节相助舍掉了丁香的香味,芳草的倩影,枫树的火红,还有游客的捧场。只留下这长青的松柏来做自己的山魂。山路寂寂,阒然①无人。我边走边想比较着几次来香山的收获。春天来时我看她的妩媚,夏天来时我看她的丰腴,秋天来时我看她的绰约②,冬天来时却有幸窥见她的骨气。她在回顾与思考之后,毅然收起了那些过眼繁花,只留下这铮铮铁骨与浩浩正气。靠着这骨这气,来年她会有更好的花叶,更浓的芳香。
⑥香山,这个神清气朗的冬日。
(原文有删改)
【注】①阒然(qù rán):形容寂静无声的样子。②绰约(chuò yuē):形容女子姿态柔美的样子。
16.根据语境,在第③④段横线处依次填入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冬则是草木去而山石显了 躁动不安
B.冬则是草木去而山石显了 澄静安闲
C.冬则是草木荣而山石隐了 澄静安闲
D.冬则是草木荣而山石隐了 躁动不安
17.作者在文中大量运用了对比手法。文章第③段把 所见香山景象对比,凸显了冬日香山草木凋零的状况。第④段写香山的松柏时,与“它们身下那些形容萎缩的衰草败枝”对比,是为了 。
18.请从文中【甲】【乙】两处画线语句中任选一处,品析语句的表达效果。
我选【 】
19.结合全文看,第①段中“香山的性格那一面”指的是什么?香山春天、夏天、秋天的共同特点又是什么?
好感
朱鸿
①常听老人说,人生喜忧参半,但我的人生却因收藏“好感”而时时充满快乐。
②多年前,我乘公交车,没有零钱买票,遂把一百元人民币呈给售票员。售票员皱眉,不高兴。当然不高兴,因为我只有两站路,而且找钱几乎会用尽她所有的零钱。售票员的不高兴让我紧张,恐她退我一百元,请我下车。正在焦虑之时,我邻座一位先生伸手递给售票员一元钱,说:“我两站,他也两站,一元钱就不用找了。”售票员转阴为晴,退了我的钱。我也顿然轻松,一种温馨遍体融化,好像春天的阳光照耀着我。我谢了邻座的先生,下车告别之际又谢谢他。他四十岁的样子,湖北仙桃人,在西安工作,住丈八路潘家庄。好感不期而得,我收藏了。
③还有一次,我匆匆上课,出了小区才发现因为换衣服忘了带钱,但如果返回取钱,我就会迟到。我呼住一辆三轮车司机让我上车。我站着未动,对他说:“我坐过你的车。”司机说:“好像坐过。”“我今天还要坐你的车。”“没有问题,请上来吧。”我说:“今天我忘了带钱,你能不能拉我?”司机一愣,然后微笑着对我说:“忘了带钱也拉你,请上来吧。”我说:“谢谢你!我肯定会付你钱的。”于是坐了他的车,嘱他拉我至长安路。到站我又谢谢他,就跨桥进校上课了。
④之后有数月我没有碰到这个司机,遂觉亏欠。从明德门至长安路一程五元,然而这司机就是靠一程五元的累积维持生计的。夏天的黄昏,我在路上走着,忽见他驾着三轮车迎面驶来,赶紧喊他。他停下来,等我上车。我说:“我一直在寻你。”他说:“寻我?干什么?”我说:“春天我坐你的车到长安路,没有付钱,今天付给你。”我掏出五十元,当作付他十倍的车钱,并说:“谢谢你,你那天没有拒绝我。不要找了!”他诧异地说:“不行,不行!”我说:“行,行!”就走了。这种好感来而往之,是循环的,我也收藏了。
⑤三十年来,我总会想起一位陌生的兄长,并久享他所赠我的好感。那是1984年,我刚刚从大学毕业。我想吃一顿羊肉泡馍,便进馆子排队买票。不料一步一步挪到柜台,才知道钱不够。难免羞愧,便打算抽身放弃。这时候有一个青年越过两人,挤到柜台前说:“我给他补够。”就数了九毛钱给了服务员。我心里滚烫,并以目光致谢,他声色平静地回应了我,悄然返回自己的位置,继续排队。我注意到他旁边站着的女朋友,一直向他微笑。这是一个敦实的小伙子,肤色略黑,充盈着一种可以信赖的英气。他所赠的好感我已经收藏了多年,早就增值了。
⑥陌生兄长的赠予在我心中悄然生根。一次,适逢一个妇女刷卡乘车,她连刷三次也未反应,又没有两元的零钱可以投箱,司机便转方向盘准备把车开向路边,喊她下车。当此之际,我想起了多年前为我补够钱让我吃了一顿羊肉泡馍的那位陌生的兄长……于是我走过去,替她刷了卡,那一刻我对自己很是满意,因为我将好感赠予了别人。
⑦从此以后,在公交车上,但凡碰到老者或残疾者,我便会给他们让座;在路上,碰到匍匐在地的乞丐,我也会给他盒子里放一点零钱;在街上,碰到弱者受欺,我更会仗义为弱势而辩……这些经历让我明白好感可以任凭创造,可以常有。它会净世暖心,会养性滋仁。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20.阅读选文②~⑥节,以“好感”为关键词概括主要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21.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文中划横线的语句
(1)陌生兄长的赠予在我心中悄然生根。(从重点字词的角度)
(2)从此以后,在公交车上,但凡碰到老者或残疾者,我便会给他们让座;在路上,碰到匍匐在地的乞丐,我也会给他盒子里放一点零钱;在街上,碰到弱者受欺,我更会仗义为弱势而辩……(从修辞的角度)
22.朗读中注意字词重音的把握,有利于更好地表达情感,请为第⑤节划波浪线句子做朗读重音设计,并说说你的理由。
23.有人认为文章的标题改为“爱的传递”更合适,也有人认为“好感”更准确,你认为哪一个标题更好,说说你的理由。
六、名著阅读
《西游记》阅读展示课在即,你所在的小组对书中个性突出的人物很感兴趣,决定以“西游人物面面观”为主题进行展示。
24.小组设计了《西游记》取经团队的人物角色卡片,请你将卡片补充完整。
25.请你任选一张人物卡片,结合《西游记》具体情节,介绍该人物的优缺点。
七、作文
26.步入初中以来,我们可能会产生很多不适,面对很多阻碍。当我们不够自信时,当我们不够勇敢时,当我们需要沟通、理解时,我们都需要突破自我,才能获得生命的欢愉和快慰。
请以“突破自我”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不少于600字,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段落
②
③-④
⑤
⑥
主要内容
A
B
“我”买羊肉泡馍钱不够,陌生兄长主动帮“我”补足了钱。我收藏了他赠送的好感三十年之久。
C
人物:孙悟空
外貌:尖嘴缩腮,金睛火眼;毛脸雷公嘴。
武器:
人物:
外貌:黑脸短毛,长喙大耳,獠牙锋利。
武器:九齿钉耙
人物:沙悟净
外貌: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
武器:降妖真宝杖
人物:
外貌:丰姿英伟,相貌轩昂,眉清目秀。
武器:无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考前检测小卷(二)(附答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小卷(浙江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名句名篇默写,名著阅读,五小时,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前检测小卷(二)(附答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小卷(北京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名句名篇默写,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名著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前检测小卷(二)(附答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小卷(浙江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综合,名著阅读,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