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2第6章+选择性必修1第1章~第3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023年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运城博物馆考察并了解了运城有关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早期历史发展等的情况。其中博物馆内展示的“世纪曙猿”化石,距今约4500万年,已能看到高等灵长类动物的许多特征。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世纪曙猿”化石的发现能够说明灵长类动物与人类具有共同的祖先
B. 对“世纪曙猿”化石进行研究,能够分析出其体型大小和运动方式等
C. 化石、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等证据在生物进化研究中互为补充、相互印证
D. 化石是保存在地壳中的古地质年代的动植物遗体,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答案】D
【分析】化石是指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可以通过化石确定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种类及其形态、结构、行为等特征,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详解】A、对“世纪曙猿”化石的研究发现灵长类动物的形态、结构等与人类相似,说明两者具有共同的祖先,A正确;
B、化石是指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对“世纪曙猿”化石进行研究,能够分析出其体型大小和运动方式等,B正确;
C、化石、比较解破学和胚胎学等证据从不同方面对生物进化进行研究,它们起到了互为补充、相互印证的作用,C正确;
D、化石包括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壳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生活遗迹等,是研究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D错误。
故选D。
2. 物种的研究者对能表达黄色荧光蛋白的大肠杆菌进行了定向的演化培养,并在不同的演化压力下对其加以筛选。其中,S表示的是强自然选择,W表示的是弱自然选择,而N则是不做自然选择。黄色荧光蛋白频率与演化压力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对照组是N组,该实验的自变量为黄色荧光蛋白频率
B. 实验组黄色荧光蛋白频率大小不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 强自然选择的条件下对黄色荧光蛋白基因频率的影响更大
D. 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基因型,进而改变生物的基因频率
【答案】C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的产生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详解】A、对照组是N组,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演化压力(自然选择强度),因变量是黄色荧光蛋白频率,A错误;
B、实验组黄色荧光蛋白频率大小不同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错误;
C、据图分析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强自然选择的条件下对黄色荧光蛋白基因频率的影响更大,C正确;
D、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表型,D错误。
故选C。
3. “收割理论”中提到: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下列关于“收割理论”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收割理论”认为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B. “收割理论”不能说明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存在协同进化
C. “收割理论”认为一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会占绝对优势
D. 无机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生物进化,但生物进化不影响无机环境
【答案】A
【详解】AC、“收割理论”是指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A正确,C错误;
B、“收割理论”能说明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在相互选择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即它们之间存在协同进化,B错误;
D、共同进化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进化的过程,即生物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是相互影响的,D错误。
故选A。
4. 如图为某种动物在一段时间内d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其中在某一时间段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Q年时环境发生变化,使种群出现了地理隔离
B. 环境变化有利于隐性性状个体的生长,显性性状最终消失
C. 在R~T年之间d基因频率未发生变化,说明该种群可能处于稳定状态
D. 在第P年,DD与dd的基因型频率相等,都是0.25
【答案】C
【分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在Q年时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说明环境发生变化,但无法确定该种群是否出现了地理隔离,A错误;
B、分析图可知,Q~R年之间该种群的d基因频率逐渐上升,说明环境变化有利于隐性性状个体生长,但最终d基因频率维持在0.9,D基因频率为0.1,显性个体并未完全消失,B错误;
C、在R~T年之间d基因频率未发生变化,说明此时种群未发生进化,则该种群可能处于稳定状态,C正确;
D、若DD=dd=20%,Dd=60%,D、d基因频率也为0.5,D错误。
故选C。
5. 某实验小组在学习完内环境的稳态后,进行了“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中实验材料的类型属于自变量,pH的变化属于因变量
B. 肝匀浆与缓冲液能维持pH相对稳定的原理相同
C. 每组实验都进行自身前后对照,重复实验可增加实验信度
D. 向肝匀浆中加入大量HCl溶液后,仍能维持pH的相对稳定
【答案】D
【分析】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也叫缓冲对,如NaHCO3/H2CO3,其作用是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而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详解】A、实验材料的类型是自变量,pH的变化属于因变量,A正确;
B、肝匀浆与缓冲液都是通过缓冲对来实现pH的相对稳定,B正确;
C、实验中除了空白对照外还有自身的前后对照,为减小实验误差,需要做重复实验,C正确;
D、肝匀浆中存在缓冲对,但其维持pH的稳定是有一定限度的,加入大量的HCl溶液后不一定能维持pH的相对稳定,D错误。
故选D。
6.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通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维持在37℃后不再变化
B. 稳态的维持依赖于人体多种器官、系统的协调合作
C. 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成分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D. 严重腹泻后补充淡盐水即可恢复内环境各成分的含量
【答案】B
【分析】内环境的稳态是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实质:内环境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详解】A、通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维持在37℃左右,并非恒定不变,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A错误;
B、内环境的稳态是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即稳态的维持依赖于人体多种器官、系统的协调合作,B正确;
C、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在一定范围内,C错误;
D、严重腹泻,机体会散失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补充淡盐水只能维持水盐平衡,但不能恢复各成分含量,D错误。
故选B。
7. 如图为某同学绘制的人体内各液体成分之间的关系,字母表示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A、C之间是双向箭头,则一定是淋巴液和血浆
B. 若B所处管道的一端为盲端,则B为淋巴液
C. 细胞甲中的液体属于细胞内液,包括液泡中的液体
D. 若细胞甲为组织细胞,则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不包括A
【答案】B
【分析】人体内的液体都叫体液,可以分成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叫做内环境,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浆、淋巴液。
【详解】A、若A、C之间为双向箭头,则一定是血浆和组织液,A错误;
B、若B所处管道的一端为盲端,则为毛细淋巴管,则B为淋巴液,B正确;
C、细胞甲中的液体称为细胞内液,但液泡是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不可能存在于细胞甲中,C错误;
D、若细胞甲为组织细胞,则A为组织液,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A(组织液)和血浆,D错误。
故选B。
8. 关于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其功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自主神经系统属于外周神经系统,只包含传出神经
B. 脑干能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控制生物节律
C. 脊神经主要分布在躯干和四肢,数量多于脑神经
D. 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使血管收缩,瞳孔扩张
【答案】B
【详解】A、自主神经系统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属于外周神经系统,只包含传出神经,A正确;
B、协调运动、维持身体平衡与小脑有关,控制生物节律是下丘脑的功能,B错误;
C、脊神经主要分布在躯干和四肢,脊神经有31对,其数量多于脑神经,C正确;
D、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使血管收缩,瞳孔扩张,副交感神经兴奋,所起的作用与交感神经往往是相反的,D正确。
故选B。
9. 如图1为在反射弧某区域进行的实验,图中Ⅰ、Ⅱ为电表。图2为在图1上P点给予适宜刺激后,电表测得的电位变化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1所示的字母中,代表神经递质的是A
B. 图2中ac段的形成是由于Na+内流引起的,此时N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C. 若升高细胞外液中Na+的浓度,图2中的c点将上移
D. 若将S处电极移至膜外,在S点右侧给予适宜刺激后电表Ⅱ测得的电位变化如图3所示
【答案】B
【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详解】A、A能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特异性结合,分析突触结构可知A表示的为神经递质,A正确;
B、图2中ac段形成是由于Na+内流引起的,此时Na+由膜外高浓度一侧流向膜内低浓度一侧,跨膜的方式是协助扩散,B错误;
C、若升高细胞外液中Na+的浓度,膜内外Na+的浓度差将增大,产生动作电位时内流的Na+增多,图2中的c点将上移,C正确;
D、若将S处电极移至膜外,并在S点右侧给予适宜刺激,则兴奋可以从S处传递到R处,兴奋先后到达电流表两侧,所以电表Ⅱ指针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测得的电位变化将如图3所示,D正确。
故选B。
10. 关于人脑的功能,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语言、学习、记忆、情绪是人脑的高级功能,其中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B. 若某人大脑皮层语言中枢H区受损,则其看不懂文字
C. 短时记忆经过反复运用、强化就能够转化为长时记忆
D. 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答案】B
【详解】A、语言、学习、记忆、情绪都是人脑的高级功能,其中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学习、记忆、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高级功能,A正确;
B、此人大脑皮层语言中枢Ⅴ区受损,则其看不懂文字,若大脑皮层语言中枢H区受损,则其听不懂讲话,B错误;
C、感觉性记忆和第一级记忆属于短时记忆,若对第一级记忆反复运用、强化就很容易转化为第二级记忆,第二级记忆属于长时记忆,有些信息经过长年累月地运用则不易遗忘,就储存在第三级记忆中,成为永久记忆,C正确;
D、长时记忆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短时记忆可能与神经元之间的即时信息交流有关,尤其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区域有关,D正确。
故选B。
11. 某科学家用蛙的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做了如下实验:电刺激1处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3×10-3s,电刺激2处至肌肉发生收缩,测得所需时间为2×10-3s,两刺激点离肌肉中心距离分别为13cm和10cm。随后给予某种药物后,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此坐骨神经一腓肠肌的接头处属于特殊的突触
B. 电刺激只能使该神经元兴奋,不能使其发生抑制
C. 坐骨神经传导神经冲动的速度大约是22m/s
D. 该药物可能阻断了突触后膜上受体与神经递质的结合
【答案】C
【分析】分析图示:该图为蛙的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坐骨神经属于传出神经,腓肠肌属于效应器的一部分,则神经一腓肠肌的接头处可以看做是突触,该标本可用于测量出坐骨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根据题意和图示给出的时间以及距离,坐骨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13-10)cm÷(3×10-3-2×10-3)=3000cm/s=30m/s。
【详解】A、识图分析可知,图中坐骨神经属于传出神经,腓肠肌属于效应器的一部分,则神经一腓肠肌的接头处可以看做是突触,属于特殊的突触,A正确;
B、电刺激可以使坐骨神经形成神经冲动,因此电刺激只能使该神经元兴奋,电刺激不是神经递质传递的信号,因此不能使其发生抑制,B正确;
C、根据题意和图示给出的时间以及距离,坐骨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13-10)cm÷(3×10-3-2×10-3)=3000cm/s=30m/s,C错误;
D、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可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如果给予某种药物后,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则该药物最可能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可能阻断了突触后膜上受体与神经递质的结合,D正确。
故选C。
12. 可卡因既是一种兴奋剂,也是一种毒品,它会干扰神经系统的功能,产生幻觉,导致心脏和免疫功能异常等。其作用机理是影响大脑中与愉悦传递有关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利用神经递质多巴胺来传递愉悦感。如图是多巴胺和可卡因的作用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多巴胺的释放与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无关
B. 由图推测,可卡因进入人体后会促进多巴胺回收
C. 可卡因会直接导致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
D. 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卡因的人突然停药可能会出现抑郁、失眠、厌食,疲惫等症状
【答案】D
【详解】A、多巴胺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胞吐与膜的流动性具有密切的关系,A错误;
B、从图中可以看出,可卡因作用于突触前膜,通过抑制多巴胺的回收,使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增多,从而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B错误;
C、可卡因导致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增多,突触后膜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神经递质中,机体会通过减少突触后膜上受体的数量进行反馈调节,故可卡因会间接导致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C错误;
D、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卡因的人突触后膜上多巴胺受体已经减少,突然停药后可能会出现抑郁、失眠、厌食,疲惫等症状,D正确。
故选D。
13. 5-羟色胺(5-HT)是一种能使人产生愉悦情绪的神经递质,由脑的中缝核部位合成并分泌,抑郁症患者突触间隙中的5- HT含量明显减少。miR-16是一种微小的非编码RNA,SERT是一种在突触前膜回收5-HT 的蛋白质。研究者测定了抑郁症模型鼠和对照组中缝核处 miR-16与 SERT的含量并将二者的关系绘制如图。下列推测很可能成立的是( )
A. 模型鼠的中缝核内miR-16含量低于正常鼠,而SERT含量高于正常鼠
B. 控制5-HT受体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也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C. SERT可通过降低突触间隙中5-HT的含量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D. miR-16可能是通过结合SERT基因从而促进SERT基因的表达
【答案】ABC
【分析】抑郁症的模型组小鼠可分析出抑郁症患者产生情绪低落等抑郁行为的分子机制是中缝核miR-16含量下降导致SERT表达量上升,从而使5-HT的摄取量增加,造成突触间隙中5-HT含量下降,导致情绪低落等抑郁行为。
【详解】A、对比两图形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可以看出模型鼠的中缝核内miR -16 含量低于正常鼠,而 SERT含量高于正常鼠,A正确;
B、5-HT 受体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会导致 5-HT 不能发挥作用,进而可导致抑郁症的发生,B正确;
C、SERT 是一种在突触前膜回收 5-HT 的蛋白质,可通过降低突触间中 5- HT 的含量导致抑郁症的发生,C正确;
D、SERT 基因中碱基已经进行了配对,一般不能再和 RNA 配对,miR - 16 最可能通过结合 SERT 基因的 mRNA 抑制 SERT基因的表达,D错误。
故选ABC。
14. 肾上腺素的化学本质是氨基酸衍生物,可用于支气管痉挛所致的严重呼吸困难、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等疾病,还可用于心肺复苏。下列关于肾上腺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利用肾上腺素治疗疾病时可通过静脉注射,也可通过口服治疗
B. 肾上腺素由肾上腺皮质细胞分泌的过程需要能量
C. 肾上腺素在机体内含量较少,但具有重要作用
D. 肾上腺素能用于心肺复苏与其可以提高机体应激能力有关
【答案】B
【分析】神经元分泌的肾上腺素能引发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即肾上腺素是兴奋性递质。肾上腺髓质也能分泌肾上腺素,所以肾上腺素既能发挥激素的作用也能发挥神经递质的作用,既能参与神经调节也能参与体液调节。
【详解】A、肾上腺素的化学本质是氨基酸衍生物,可通过静脉注射,也可以通过口服进行治疗,A正确;
B、肾上腺素的化学本质是氨基酸衍生物,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以胞吐方式分泌,B错误;
C、肾上腺素作为一种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征,其在机体内含量较少,但具有重要作用,C正确;
D、肾上腺素能用于心肺复苏与其可以提高机体应激能力有关,即该激素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D正确。
故选B。
15. 如图表示不同人进食后体内胰岛素浓度及血糖浓度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1中B可能患糖尿病,患病原因是胰岛B细胞受损
B. 正常人进食后体内血糖浓度变化对应图2中的b曲线
C.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相抗衡,共同维持机体血糖平衡
D. 进食后30分钟血糖浓度上升是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作用的结果
【答案】D
【分析】题图分析:图1表示进食后胰岛素含量变化曲线,由于进食后由于消化吸收,血糖含量升高,则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A曲线表示正常人,B表示糖尿病患者;图2是血糖随时间的变化情况,a血糖浓度较高,c血糖浓度较低。
【详解】A、图1中曲线B胰岛素含量低,是糖尿病患者,患病原因是胰岛B细胞受损,A正确;
B、正常人的血糖浓度范围在3.9~6.1mml/L,正常人进食后体内血糖浓度变化对应图2中的b曲线,B正确;
C、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相抗衡,共同维持机体血糖平衡,C正确;
D、进食后30分钟血糖浓度上升是机体对食物消化吸收的结果,D错误。
故选D。
16. 性激素的分泌存在如图所示的调节机制,甲~丙表示内分泌腺,a~c表示相关激素。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乙、丙分别表示下丘脑、垂体和性腺
B. 研究激素c的功能,可切除丙再注射或饲喂激素c
C. 激素b是促性腺激素,激素c作用的靶器官只有甲和乙
D. 长期服用雄激素类药物可导致雄性动物的器官丙萎缩,分泌功能下降
【答案】C
【分析】分析题图,甲分泌的激素作用于乙,乙分泌的激素作用于丙,该途径是分级调节;丙分泌的激素可作用甲和乙,属于反馈调节。
【详解】A、分析图形信息可知,图中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故甲是下丘脑,乙是垂体,丙是性腺,A正确;
B、由于性激素的本质是脂质,研究性激素的功能,可采用切除丙再注射或饲喂激素c的方法,B正确;
C、激素b是促性腺激素,激素c(性激素)作用的靶器官和靶细胞除了器官甲和乙外还有生殖器官,C错误;
D、长期服用雄激素类药物可导致器官丙(睾丸)萎缩,分泌功能下降,D正确。
故选C。
17. 下列关于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坐过山车时人体处于紧张状态下只有神经调节参与稳态的维持
B. 体液调节过程有化学物质参与而神经调节过程中无化学物质参与
C. 人体通过毛细血管的收缩和舒张调节体温的过程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D. 体液调节的范围相对于神经调节更局限,但体液调节作用时间更长
【答案】C
【详解】A、坐过山车时人体处于紧张状态下既需要神经调节,也需要激素调节维持内环境的稳态,A错误;
B、体液调节是指激素等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需要化学物质的参与,神经调节过程中也有化学物质——神经递质的参与,B错误;
C、人体通过毛细血管的收缩和舒张调节体温的过程是神经调节的结果,即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或热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毛细血管的收缩和舒张,C正确;
D、体液调节的范围相对于神经调节更广泛,D错误。
故选C。
18. 如图是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示意图,在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下,水分子被重吸收回血液。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抗利尿激素由垂体分泌,经体液运输至全身各处
B. 水分子进入肾小管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不唯一
C. 结构①是抗利尿激素受体,人体所有细胞膜上都含有
D.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时才会促进图中囊泡与细胞膜结合
【答案】B
【分析】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加,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减少。
【详解】A、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A错误;
B、水分子进入肾小管细胞可以借助水通道蛋白,是协助扩散,也可以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肾小管细胞,B正确;
C、结构①是抗利尿激素受体,存在于在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上,如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细胞,C错误;
D、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从而促进图中囊泡与细胞膜结合,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4分。
19. 一种名叫“中地雀”的鸟主要以吃种子为生,它用喙把种子咬啐。生态学家曾对某个岛上中地雀种群的进化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如图所示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中地雀种群中包含多种基因型的个体,共同维持着种群的基因库,一个种群的基因库是指______。
(2)种子的数量(种子多度)会随着植物的枯萎和死亡而猛然下降。剩下的种子通常是最硬的,很难咬碎,在种子产量高的时期,中地雀都不去吃它,然而在种子匮乏时,中地雀没有了选择余地,只能尝试着把坚硬的种子咬碎。中地雀的数量从1975年的大约1400只减少到了1977年的大约200只。据图分析,引起这段时间中地雀种群数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______。
(3)种子的平均硬度随着干旱程度和软种子的消耗而增加,喙较大的中地雀因具有较大的咬力能咬碎更大的种子,因而能更好地生存下去,这是中地雀和为其提供食物的植物______的结果。在1976和1978年间,存活的中地雀喙的平均大小_______(填“增加”“降低”或“不变”),推测该类中地雀后代数量比例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从自然选择和进化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4)假定控制中地雀喙大小的基因用R、r表示,R控制大喙,r控制小喙,从种群遗传水平分析,在1976~1978年间,中地雀种群中R、r基因频率发生的变化分别是________。
(5)研究表明,到1983年气候极湿润时,小种子的产量丰富,而喙较小的中地雀取食小种子的效率更高,能更好地生存,产生的后代也比喙较大的中地雀多。由此推测,这种条件下,中地雀种群的喙平均大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由此说明生物的适应性是由________决定的。
【答案】(1)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2)种子多度(数量)下降,种子硬度整体呈上升趋势(或食物减少)
(3)①. 协同进化 ②. 增加 ③. 上升 ④. 中地雀种群中存在喙大小程度不同的个体,当只剩下硬度大的种子时,只有喙大的中地雀能取食这些种子,从而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并得以有机会繁衍后代
(4)R基因频率变大,r基因频率变小
(5)①. 喙的平均大小会降低 ②. 环境条件##自然选择
【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1)内容:过度繁殖、生 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2)联系:①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手段和动力,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和基础,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②变异一般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小问1详解】
一个种群的基因库是指的是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小问2详解】
分析题图可知,1975到1977年间种子多度(数量)下降,种子硬度整体呈上升趋势,所以中地雀因为食物不足而导致数量下降。
【小问3详解】
种子的平均硬度随着干旱程度和软种子的消耗而增加,喙较大的中地雀因具有较大的咬力能咬碎更大的种子,因而能更好地生存下去,这是中地雀和为其提供食物的植物协同进化的结果;据图分析,在1976和1978年间,喙大小指数逐渐上升,说明存活的中地雀喙的平均大小逐渐增加;中地雀种群中存在喙大小程度不同的个体,当只剩下硬度大的种子时,只有喙大的中地雀能取食这些种子,从而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并得以有机会繁衍后代,所以该类中地雀后代数量比例将上升。
【小问4详解】
由③可知,在1976~1978年间喙大的中地雀的数量将逐渐增加,喙小的中地雀的数量将逐渐减少,因此RR和Rr基因型的个体数量将增多,而rr基因型的个体数量将减少,所以R基因频率将会变大,r基因频率将会变小。
【小问5详解】
由题可知,到1983年气候极湿润时,小种子的产量丰富,喙较小的中地雀数量将会增多,而喙较大的中地雀的数量将会减少,所以中地雀种群的喙平均大小将会降低;据分析,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中地雀喙的平均大小也随之发生变化,说明生物的适应性是由环境条件决定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0. 如图1表示某同学手指受到针刺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的模式图,图2是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手指受到针刺产生痛觉的中枢在_____。如果是该同学不小心手碰到了 带刺的东西,他的手会不由自主地缩回来。在此过程中,兴奋在④处的传导是_____(填“单向”或“双向”)的,在③处传递的方向是____(填“向左”或“向右”),后者出现 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
(2)为探究某物质X为抑制性神经递质还是兴奋性神经递质,利用图2所示结构和装置、含有物质X的生理盐水等进行实验。请写出实验思路及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
实验思路:_______;
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______。
【答案】(1)①. 大脑皮层 ②. 单向 ③. 向左 ④.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2)①. 用适量含有物质X的生理盐水处理图2突触位置,观察指针偏转情况 ②. 若指针向右偏转则物质X为兴奋性递质,若指针向左偏转幅度增大,则物质X为抑制性递质
【分析】动作电位的形成Na+内流的结果,Na+的浓度差决定了动作电位的峰值,内外浓度差越大,峰值越大。静息电位的强度与K+的浓度差有关,K+的浓度差越大,静息电位的绝对值越大。负离子如氯离子的内流会形成抑制作用,导致膜内负电荷增多。
【小问1详解】
感觉的中枢在大脑皮层,即产生痛觉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缩手反射需要三个神经元的参与,神经元之间具有突触结构,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故在整个的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到也是单向的。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根据图示分析,右侧是传入神经,故在③突触处的传递方向是向左。
【小问2详解】
兴奋性递质可以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膜两侧电位变为外负内正,指针会发生向右偏转;而抑制性递质会导致突触后膜负离子内流,进而出现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指针偏左更多;故实验思路为在图2的突触处施加适量的含有物质X的生理盐水,观察指针偏转情况;预期实验现象和结论为:若指针向右偏转则物质X是兴奋性递质,若指针向左偏转幅度增大,则X为抑制性递质。
21. 化验单中的FT3和FT4是甲状腺激素的两种存在形式,均具有生物活性。某病人查阅资料了解到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大致过程如图所示,且甲状腺激素合成后以胶质的形式存在于甲状腺的滤泡腔内,储备量可保证机体50~120天左右的需求。在TSH的作用下,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胶质的甲状腺激素,在细胞内被加工后变成T3、T4后进入血液,即为FT3、FT4。下表是某人甲状腺功能三项化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医生看过化验单给出的诊断是该病人患有甲亢,依据是___;该患者体内细胞代谢速率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不患病时细胞代谢的速率。
(2)据图分析,临床上治疗甲亢可以用药物抑制___活性从而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且治疗甲亢时周期相对较长,根据题干推测原因是___。甲亢患者在饮食上需注意___。
(3)研究人员欲通过实验验证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选用了若干只健康且生理状况一致的小鼠、一定浓度的甲状腺激素、生理盐水等作为实验材料。请写出该研究人员的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思路:___;
预测实验结果:___。
【答案】(1)①. FT3和FT4含量远高于正常值,TSH的含量低 ②. 大于
(2)①.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 ②. 甲状腺滤泡腔内储存着大量胶质甲状腺激素,必须等其消耗完才能起效果 ③. 减少含碘食物的摄入
(3)①. 实验思路:将若干只健康且生理状况一致的小鼠分为两组,(分别检测小鼠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激素的水平),然后向一组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另一组注射等量的甲状腺激素,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测两组小鼠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合理即可)②. 预测实验结果:注射甲状腺激素组小鼠与注射生理盐水组小鼠相比,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但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下降(或注射生理盐水组小鼠两次激素水平相似,注射甲状腺激素组小鼠注射后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但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下降)
【小问1详解】
依据题干“化验单中的FT3和FT4是甲状腺激素的两种存在形式,均具有生物活性”,结合化验单表格中的FT3和FT4含量远高于正常值,TSH的含量低,诊断该病人患有甲亢(甲状腺激素过多);甲状腺激素的功能: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该患者体内细胞代谢速率大于其不患病时细胞代谢的速率。
【小问2详解】
分析题图可知,甲状腺激素的合成有两个途径:氨基酸合成甲状腺球蛋白进一步合成甲状腺激素;碘离子在甲状腺过氧化物酶的作用下合成甲状腺激素,故临床上治疗甲亢可以用药物抑制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性从而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依据题干,治疗甲亢时周期相对较长,推测其原因是甲状腺滤泡腔内储存着大量胶质甲状腺激素,必须等其消耗完才能起效果。甲亢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而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必需要碘,故在饮食上需注意减少含碘食物的摄入。
【小问3详解】
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下丘脑分泌细胞所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刺激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和对照原则,研究人员欲通过实验验证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存在负反馈调节,故实验需要控制小鼠的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一组甲状腺激素过量,一组甲状腺激素含量正常,故实验思路为:将若干只健康且生理状况一致的小鼠分为两组,(分别检测小鼠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激素的水平),然后向一组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另一组注射等量的甲状腺激素,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测两组小鼠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激素的水平。预测实验结果:注射甲状腺激素组小鼠与注射生理盐水组小鼠相比,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但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下降(或注射生理盐水组小鼠两次激素水平相似,注射甲状腺激素组小鼠注射后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但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下降)。
22. 已知药物A可以作用于下丘脑调控体温。现获得药物A的结构类似物M,为探究M的作用,将A、M分别用生理盐水溶解后,用发热家兔模型进行了以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家兔体内散热量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产热量,温度感受器分布在家兔的______中,在寒冷环境中,家兔体内维持体温相对稳定的具体途径有______(答两点)。
(2)药物A能作用于下丘脑调控体温的原因是______;表中①为______;由该实验得出的结论为______。
(3)若想要判断M是否与药物A一样作用于下丘脑来调控体温,应再设计一组实验,其处理方式为______,若结果为______,则说明药物M通过作用于下丘脑来调控体温的。
【答案】(1)①. 等于 ②. 皮肤和内脏器官 ③. 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肌肉和肝等产热增多
(2)①. 下丘脑中含有体温调节中枢 ②. A溶液(含有药物A的生理盐水)③. M和A都具有解热(退热)作用
(3)①. 损毁下丘脑的发热家兔模型+M溶液 ②. 发热
【分析】代谢产热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在安静状态下,人体主要通过肝、脑等器官的活动提供热量;运动时,骨骼肌成为主要的产热器官。而皮肤是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皮肤散热主要通过辐射(如以红外线等形式将热量传到外界)、传导(机体热量直接传给同它接触的物体)、对流(通过气体来交换热量)以及蒸发(如汗液的蒸发)的方式进行。体温调节是通过调节上述器官的产热和散热实现的。
由表格中信息可知,甲组为空白对照,发热家兔模型会出现发热的症状;丙组是加了等量生理盐水溶解的M溶液,也出现退热现象,说明M具有解热作用。
【小问1详解】
正常家兔体温相对恒定,体内散热量等于产热量,温度感受器分布在家兔的皮肤和内脏器官中,在寒冷环境中,家兔一方面通过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液分泌减少等来减少散热,另一方面通过骨骼肌战栗、肝及其他组织细胞代谢活动增强来增加产热,就这样,机体在寒冷环境中实现产热和散热的平衡,体温维持正常。
【小问2详解】
下丘脑中含有体温调节中枢,所以药物A能作用于下丘脑调控体温;乙组实验结果是退热,药物A能作用于下丘脑调控体温,因此乙组应该是发热家兔模型+A溶液。分析三组结果,该实验得出的结论为M和A都具有解热(退热)作用。
【小问3详解】
要探究M是否通过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来调控体温,再设计一组丁组,实验需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与丙组相比,丁组的处理是损毁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发热家兔模型+M溶液,若结果为发热,则说明药物M通过作用于下丘脑来调控体温的。
项目名称
结果
参考范围
促甲状腺激素(TSH)
<0.005
0.27~4.2μIU/mL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33.52
2.8~7.1pml/L
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
62.54
12~22pml/L
分组
处理方式
结果
甲
发热家兔模型+生理盐水
发热
乙
发热家兔模型+①
退热
丙
发热家兔模型+M溶液
退热
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0页。
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高考一模生物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高考一模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