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资料课件+练习+知识点
高中地理中图中华地图版必修第一册主题6 常见的气象灾害练习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中华地图版必修第一册主题6 常见的气象灾害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知识整理,系统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知识整理
概念
成因
时空特点
有利影响
台风
影响
不利影响
常见的气象灾害
防灾减灾措施
气候
水系
自然原因
洪水
地形
人为原因
成因
雨涝
洪涝
防灾减灾措施
二、系统题目
(一)2019年8月,台风“利奇马”在浙江温岭市登陆并向北缓慢移动,浙江、上海、江苏、山东等地都出现了强降雨,多地日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下图为台风“利奇马”移动轨迹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台风“利奇马”在浙江省温岭市登陆时,上海市的主导风向可能是( )
A. 西北风 B. 西南风 C. 东南风D. 东北风
2.“利奇马”到达山东时减弱为热带风暴,但当地多个县市日降水量仍突破历史极值,其原因不可能的是( )
A. 台风滞留时间长B. 受高大山脉阻挡
C. 台风携带大量水汽 D. 受北方冷空气影响
(二)2019年8月10日凌晨,超强台风“利奇马”在浙江温岭登陆,给当地人们带来巨大生命财产损失。下图为台风“利奇马”移动路径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根据自然灾害的成因与发生过程划分,台风灾害属于( )
A. 地质灾害 B. 气象灾害
C. 海洋灾害 D. 生物灾害
4.下列有关台风“利奇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形成台风“利奇马”的天气系统是热带高压
B. 登陆前应整体搬迁,全面撤离沿海地区
C. 登陆后“利奇马”强度将加强
D. 登陆后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三)2018年9月16日下午,第22号强台风“山竹”在广东登陆,如图为“山竹”48小时路径概率预报图。
5.关于台风的危害正确的是( )
A. 台风中心风力可达12级以上,可掀翻巨轮
B. 台风会带来暴雨可缓解沿线的洪涝灾害
C. 台风登陆会携带风暴潮给沿岸设施带来巨大破坏
D. 台风登陆后破坏力逐渐增强,影响范围扩大
(四)形成于热带洋面的台风,登陆时伴随狂风、暴雨、风暴潮,是一种破坏力很强的天气现象。如图为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平均生成和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1981-2010年)统计图。
6.预防台风灾害的主要措施有( )
①加强监测和预报②沿海渔船及时回港避风③及时转移低洼地区居民
④出行建议乘坐飞机⑤农田夜间防御霜冻
A. ①②③B. ③④⑤C. ①②④D. ②③⑤
7.下列关于台风造成损失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夏季台风给沿海带来丰沛降水B. 秋季台风使南方水稻受到冻害
C. 大风翻江倒海,吸引鱼群聚集D. 巨浪摧毁沿岸设施、掀翻渔船
8.据图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我国大陆全年均会受到台风影响B. 夏季生成个数多,登陆个数多
C. 台风在春夏秋季节均会登陆D. 夏秋季是防范台风的重点时段
(五)利用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地气象站某月18~21日气象观测部分记录
材料二:天气系统示意图
9.材料一所统计的数据表明当地受到________天气系统的影响,该天气系统的示意图对应材料二中四幅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该天气系统过境时,通常带来________等天气现象,我国冬季的________(气象灾害)就与此天气系统有关。
10.材料二中,甲、乙两地都被________(填冷或暖)气团控制,其中B图的乙城市位于天气系统过境________(填“前”或“后”);长江流域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与材料二中的________(填字母)天气系统有关。
11.2014年7月18日至19日,超强台风“威马逊”先后在中国海南、广东、广西三省区三次登陆,多地遭受重创。最大风力达17级的“威马逊”是1973年以来登陆华南沿海最强的台风。造成该现象的天气系统示意图是材料二中四幅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威尔逊”在近地面气流运动状况为下图中的________(填数字)。
(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央气象台2013年9月24日消息,今年第20号台风“帕布”的中心9月24日08时位于日本东京以南大约109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3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70百帕。预计,“帕布”将以每小时10~15公里的速度向北偏西转东北方向移动,强度先维持,后缓慢减
弱。未来,“帕布”对我国无影响。材料二气象卫星拍摄的卫星图片。
12.和材料一吻合的天气系统是_____(卫星图片1或卫星图片2)所示天气现象。获取卫星图片所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
13.“帕布”主要形成于________________海域,其移动方向为________。该天气系统除了自身带来的灾害外,还会诱发________________等地质灾害。
14.说明两种天气现象在我国的分布规律和出现季节。
15.结合实际,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减少台风造成的损失。
(七)2019年7月28日9时至29日15时,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普降暴雨,强降雨致甘洛县部分区域发生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交通、通讯、电力中断。如图为“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
16.在易发生上述灾害的地区修建道路时,设计者应注意( )
A. 驱散乌云,减少暴雨洪水的发生
B. 大量开挖坡脚,增加道路宽度
C. 发射卫星及时检测危害,进行卫星导航
D. 加固路基,植树种草护坡
(八)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发生概率增大。局部地区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是区域性陆地升降与海平面升降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左图为黄浦江部分江段示意图,下右图为上海市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示意图。
17.黄浦江沿岸地区易受内涝威胁,主要因( )
①降雨较多,蒸发量小 ②河网密度小,河道较狭窄
③地势低平,流速缓慢 ④受台风影响,易发生暴雨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18.不考虑防汛标准提高,造成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 河流淤积加剧,河岸高度升高B. 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
C. 陆地构造抬升,河床高度升高D. 相对海平面升高,地下水位升高
(九)读“海河流域局部图”,完成问题。
19.海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 )
①夏季暴雨集中 ②城市化水平高
③地势低平 ④春季台风频繁
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
20.要解决海河流域洪涝灾害,需要采取的措施有( )
①修建水库 ②加固沿海大堤 ③人工降水 ④修建入海新河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十)江苏省里下河地区总面积1.35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米。其东面的通榆运河比里下河地区高1~2米,北面的黄河故道比里下河地区高5米,南面是新通扬运河和沿江高沙地,西面是高耸的京杭运河大堤,因此里下河地区易发洪涝灾害。下图示意里下河地区位置和河网分布。
21.提出里下河地区防治洪涝灾害的措施。
(十一)如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22.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
23.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十二)读我国主要气象气候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24.从图中信息看,我国各种气象气候灾害中分布最为广泛的是_________。
25.华南地区是我国受暴雨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地区,华南地区受暴雨灾害影响严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减轻上述气象灾害损失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
1、D 2、B
3、B 4、D
5、C
6、A 7、D 8、A
9.冷锋,A,大风、降温、雨雪,寒潮、沙尘暴、霜冻、雪灾等
10.冷,前;D 11.C,③
12.卫星图片1,RS或遥感
13.西北太平洋 西或西北 滑坡、泥石流
14.台风天气主要出现在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多发;沙尘暴主要出现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冬春季节。
15.做好预报,积极应对,通知海上作业船只进港避风,船民上岸;加固建筑物;关闭门窗等;提前防范,减少损失。
16、D
17、 D
18、B
19、B
20、B
21、开挖入海新河,改造河网,分散水流;建设水利枢纽工程,洪涝期间排水;修筑蓄洪工程(水库),加强湖泊对洪水的调节能力;退耕还湖;加强预报监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22、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
23、 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B地: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
24、暴雨
25、地处南部沿海,受夏季风影响的时间长,雨季长,降水量大;台风影响时间长,强度大。
26、加强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植树造林;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建立统一的减灾防灾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的防灾抢险指挥管理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加强防灾减灾的科学研究等
日期
18日
19日
20日
21日
平均气温(℃)
2
-1
-2
-4
气压(百帕)
1002
1004
1006
1008
天气状况
晴转多云
阴转小雨夹雪
小雪渐止转阴到多云
多云转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中华地图版必修第一册主题12 常见的地质灾害同步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图题,综合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中华地图版必修第一册主题11 土壤与植被课后测评,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正误判断题,单项选择题,连线题,合作探究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第一册主题10 主要地貌类型随堂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正误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合作探究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