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资料课件+练习+知识点
高中中图中华地图版主题7 自然界的水循环课后作业题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中图中华地图版主题7 自然界的水循环课后作业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水圈定义,水循环的动力,水循环的类型,水循环由多个环节组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水圈构成
1.水圈定义:地球上的各种 共同组成的一个 而 的圈层。
2.水圈的构成:________、陆地水、大气水。其中,__________是主体,陆地淡水的主体是_________。
水循环过程
1.概念:指自然界的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动力: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水循环的类型:
4.在城市中,由于城市不透水地面比重增加,水循环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环节减弱,__________环节增强,易发城市内涝。
5.目前人类活动影响较多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_______,如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工程调节水资源的___________分布,进而缓解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_________”:把地球上的水圈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四大圈层联系起来,同时又使各种水体相互转化,成为一个连续统一的动态系统;
“_________”:调节地球个圈层之间的能量,对全球的_________和_______进行再分配,并影响干湿、冷暖等气候要素的变化和组合。
“_________”: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
“_________”:是地球表面物质迁移的强大动力和主要载体。
水循环还可以________和________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水圈中储量最多的水体和淡水的主体分别是( )
A.海洋水和淡水湖泊水 B.大气水和地下淡水C. 海洋水和冰川 D.海洋水和陆地水
2.关于水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上的水呈固态和液态分布 B.水圈是一个连续规则的圈层
C.水圈是一个不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D.水圈是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3.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水循环类型是( )
A.海上内循环 B.陆地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D.生物水循环
4.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共有的环节是( )
A.蒸腾 B.降水 C.地表径流 D.下渗
5.若右图表示海陆间循环的模式,则最能代表台风登陆我国的环节是
A.①
B.②
C.③
D.④
6.下列地理现象,参与陆地内循环的是( )
A.黄河下游山东境内初冬和初春的凌汛
B.夏季,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冰雪融水汇入塔里木河
C.南极大陆边缘的冰川断裂成漂浮在海洋上的冰山
D.夏秋季节,台风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登陆
7.在水循环环节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
A.水汽输送 B.地表径流 C.大气降水 D.海洋水的蒸发
8.“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诗句对应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 )
A.蒸发、地表径流 B.地表径流、水汽输送
C.蒸发、地下径流 D.水汽输送、地表径流
9.南水北调工程改变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
A.降水 B.地表径流 C.水汽输送 D.地下径流
10.水循环由多个环节组成。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水汽输送”环节的是( )
A.长江东流 B.海水倒灌 C.台风登陆 D.黄河凌汛
11.下列活动,对水循环地表径流环节产生直接影响的是( )
A.南水北调B.人工降雨 C.抽取地下水D.植树种草
12.右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沙漠地区利用
‘日光蒸馏法’取水示意图” 。该方法可以
模拟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有( )
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大气降水④地下径流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13.下图为“利用雨水的房屋设计效果图”。图中雨水收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降水 B.径流 C.蒸发 D.水汽输送
14.“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渗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这一段话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 )
①水圈②岩石圈③生物圈④大气圈
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有关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塑造地形地貌 ②促进海陆间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③使地球上各种水体不断更新 ④促进全球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趋于平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如右图表示海陆间循环,则塑造地表形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7.“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防水”。上海建设“海绵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
A.退耕恢复湿地 B.铺设防渗路面 C.完善排水系统 D.增加绿地面积
18.用地理学的观点解释诗句“奔流到海不复回”,正确的是( )
A.此诗科学地反映了热力环流原理 B.此诗未能科学地揭示水循环规律
C.此诗能揭示对流雨的形成原理 D.此诗说明水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
19.“雨水银行”是上海市正在应用的一项技术,即在雨季过滤储蓄雨水,在非雨季将净化后的雨水重新用于林地浇灌。在雨季过滤储蓄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
A.水汽输送 B.降水 C.植物蒸腾 D.下渗
20.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有( )
①提高陆地水的比例 ②使内陆地表径流总量增加
③更新陆地水资源 ④调节地球各圈层的能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综合题
读“水循环部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1.图示水循环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c代表的环节为__________、d为_________。
22.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为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23.a为水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下列能实现该环节的地理事物是( )
A.我国冬季的西北风 B.长江 C.人工降雨 D.登陆上海的台风
24.如果这个地区的植被遭到破坏,湖泊面积缩小,可能对该地区的气候造成什么影响?试运用水循环原理解释。
25.下图为“该城市地面硬化前后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能反映该城市地面硬化后的气温曲线、河流流量曲线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部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下面为城市水循环示意图。
材料二:某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水循环数据比较表(单位:m)。
26.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名称。
a b c d
27.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城市中易发生内涝的地区,并说明原因。
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为缓解内涝,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方案。请任选图中一项方案,从水循环角度说明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理实践
关注“城市水环境公众参与”公众号,选择你所在的一个街区,进行河流黑臭水体检测。这学期至少完成一次黑臭水体举报。
知识梳理
水圈构成
1.水圈定义: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共同组成的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
2.水圈的构成: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其中,海洋水是主体,陆地淡水的主体是冰川。
水循环过程
1.概念: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动力:太阳辐射和重力。
3.水循环的类型:
4.在城市中,由于城市不透水地面比重增加,水循环中蒸发、植物蒸腾、下渗等环节减弱,地表径流环节增强,易发城市内涝。
5.目前人类活动影响较多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如通过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工程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进而缓解水资源的短缺问题。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纽带”:把地球上的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大圈层联系起来,同时又使各种水体相互转化,成为一个连续统一的动态系统;
“调节器”:调节地球个圈层之间的能量,对全球的水分和热量进行再分配,并影响干湿、冷暖等气候要素的变化和组合。
“雕塑家”: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形态。
“传送带”:是地球表面物质迁移的强大动力和主要载体。
水循环还可以补充和更新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C 2、D 3、C 4、B 5、B 6、B 7、B 8、B 9、B 10、C
A 12、D 13、B 14、D 15、A 16、D 17、D 18、B 19、D 20、C
21、海陆间循环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22、c 23、D
24、降水减少;
植被和湖泊减少,该地区植物蒸腾作用和蒸发减少,导致大气中水汽含量减少,该地区降水减少。
25、乙 丁
26、a 地表径流 b 下渗 c 地下径流 d 蒸发
27、地区:___城市中心区_____________
原因:据材料二中数据可以得出,城市中心区降水多;
但由于城市化使城区内硬化路面增多,下渗量少;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多,超过了排水能力,形成内涝。
28、透水路面:加强下渗,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
植草沟:在河道或沟渠边建造植草沟能增加坡度的粗糙度,截留、减缓地表径流,增加下渗量
雨水花园:增加植被覆盖率,减少裸地和硬化地面,增加下渗;存蓄雨水,减少降水过程中的地表径流
下沉式绿地:利用开放空间承接和贮存雨水,减少地表径流,增加下渗量和地下径流量。
示意图
水循环类型
主要环节
年平均降水量
转化为径流的总降水量
转化为地表径流的降水量
转化为地下径流的降水量
年平均蒸发量
城市中心区
675
405
337
68
270
郊外平原区
644.5
267
96
171
377.5
示意图
水循环类型
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海上内循环
主要环节
蒸发、植物蒸腾、降水
降水、蒸发、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
蒸发、降水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中华地图版必修第一册主题12 常见的地质灾害同步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图题,综合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中华地图版必修第一册主题11 土壤与植被课后测评,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正误判断题,单项选择题,连线题,合作探究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第一册主题10 主要地貌类型随堂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正误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合作探究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