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澄迈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海南省澄迈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文件包含海南省澄迈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pdf、地理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解析】1.由材料与图可知,1994年7月17日,苏梅克一列维九号彗星与木星相撞。彗星与木星均位于太阳系,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木星的体积和质量最大,引力非常强大,能够吸引周围的小质量天体,使它们被拉入木星的大气层中,因此被天体撞击的几率最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地月系:地球与月球构成的地月系,地球是中心天体。太阳系:包括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等,太阳系总质量中太阳占99.86%。银河系:包含约1000亿颗恒星,直径约10万光年。总星系:目前人类能够观测到的宇宙部分,半径约为150亿光年。
3.A 4.B
【解析】3.由于太阳辐射中的可见光主要由太阳大气光球层发出,因此日常观测到的太阳明亮表面为光球层,在该层出现的太阳活动为太阳黑子,A正确;色球层、日冕层只有在日全食时或用特制的望远镜、日冕仪等才能看到,BCD错误。故选A。
4.日全食时,明亮的光球层被遮挡,则能看到发出较少可见光的色球层和日冕层;色球层的太阳活动是耀斑,日冕层的太阳活动主要是日冕物质抛射。耀斑爆发、太阳风增强时,太阳活动剧烈,太阳释放的高能带电粒子和强烈的射电会干扰电离层,从而影响地球上主要依靠电离层传播的无线电短波通讯,B正确;不会使得地球表面温度升高、光照增强,A错误;黑子等太阳活动时会影响地球上的气候,有可能导致极端灾害性天气增多,但不会导致地震灾害频发,C错误;极光主要出现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吉林位于中纬度地区,因此吉林长春的夜空不会经常出现绚丽极光,D错误。故选B。
【点睛】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太阳活动主要有黑子、耀斑、日冕物质抛射,其中黑子分布在光球层,耀斑分布在色球层,日冕物质抛射分布在日冕层。
5.C 6.B
【解析】5.读图可知,甲时代出现的动物有三叶虫、脊椎动物、两栖动物,因此甲代表的地质年代为古生代;乙时代是恐龙的时代,因此乙时代是中生代,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乙的末期出现哺乳动物,而不是哺乳动物灭绝,A错误;中生代末期恐龙灭绝,B正确;中生代是裸子植物繁盛的时代,C错误;蕨类植物繁盛在古生代,D错误。故选B。
【点睛】生命演化:太古宙—从无生命到有生命。元古宙——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原核到真核。古生代:早期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中期鱼类; 后期两栖类。 中后期:蕨类繁盛,出现了万木参天、郁郁葱葱的景象。中生代:爬行动物(恐龙)、始祖鸟;裸子植物(银杏,松衫,苏铁)。 新生代:哺乳动物和人类;被子植物。
【答案】7.C 8.C
【解析】7.莫霍界面距离陆地地表平均深度约33Km,以人类目前的技术尚不能通过钻探获取其位置,也不能通过海底地貌确定其深度,海底潜水更是不能到达莫霍界面处,人类目前确定莫霍界面的深度主要是依据地震波在地下传播速度的变化来判断的,C正确,ABD错误。
8.根据图中等值线可知,①处等深线数值范围是(30,32),①处莫霍界面深度较大,但根据莫霍界面深度难以判断海底地形,A错误;图示区域海平面是相同的,B错误;②处等深线数值范围是(36,38),③处等深线数值范围是(28,30),③处较②处莫霍界面深度浅,说明③处大洋地壳较薄,C正确,由莫霍界面的深度不能判断海水的深度,D错误。故选C。
【点睛】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
【答案】9.C 10.D
【解析】9.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中,①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是被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③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④是地面辐射,⑤是大气逆辐射。10月4日为晴天,5日和6日为阴雨天。阴雨天时,云层较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被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增强,②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减弱,地面升温慢,地面辐射④减弱,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所以最高气温较低,C正确,①(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变,⑤(大气逆辐射)增强,ABD错误。故选C。
10.阴雨天云层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②(被云层反射的太阳辐射)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地面升温慢,地面辐射④减弱,白天气温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⑤增强,保温作用好,使得地面降温慢。所以昼夜温差较小,D正确,②增强、④减弱是白天气温低的原因,不能解释昼夜温差小的原因,A错误,①(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相差不大,BC错误。故选D。
【点睛】地面吸收穿过大气层的太阳辐射后升温,同时又持续向外释放能量,形成地面辐射。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对流层大气因为水汽、尘埃和云等较多,能吸收相当数量的地面辐射。
【答案】11.D 12.D
【解析】11.读图可知,白天“穿堂风”由林木茂密一侧,穿过建筑物吹向石质地面的庭院,所以该民居设计考虑的“穿堂风”是大气热力环流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石质地面白天升温快,而植被升温较慢,能够增加房屋前后温差,使房屋前后气压差异增大,有助于增强穿堂风风力,D正确,B错误;地面的平整度对穿堂风的影响相对较小,A错误;石质地面夜晚降温快,便于纳凉,但这不是石质地面在增强“穿堂风”中的主要作用,C错误。故选D。
12.现代民居建筑若想利用穿堂风,就必须为屋前屋后预留风的通道,由于在空气流通的两侧大气温度不同,气压差异导致空气快速流动,又由于建筑物等阻挡,间隙、门窗、走廊等提供流通通道使大气快速通过便于穿堂风形成,D正确;利用卫生间做进风口会带来污染,不利于人体健康;“穿堂风”与房屋朝向、墙面长度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
【点睛】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热的地方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冷处收缩下沉。于是上空相同高度处,热地方单位面积空气柱重量(即气压)大,冷地方高空气压小,高空形成热—冷的气流。热处气流流失后,整个空气柱减轻,地面形成低压,冷处则形成高压,近地面形成冷—热的气流。加上上升、下沉气流,构成了热力环流。热力环流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较为广泛,例如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等都是热力环流的具体体现。
【答案】13.D 14.A
【解析】13.根据高度和气温垂直变化判断,图中a层为对流层,b层为平流层。对流层(a)气温向上递减,容易产生对流运动,而平流层(b)气温向上递增,不易产生对流运动,A错误,B错误;平流层(b)中水汽和尘埃极少,不易产生对流,因此很难成云致雨,天气现象稳定,C错误;与对流层(a)相比,平流层(b)中臭氧含量大得多,臭氧能够强烈吸收紫外线,D正确。故选D。
14.对流层上界高度随对流运动强弱而变化,不同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不同,使得对流运动强弱不同,因此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千米,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千米,在高纬度地区平均为8~9千米,一架飞机一直保持在12千米的高度飞行,在赤道地区位于对流层,在中纬度地区位于对流层与平流层交界,在高纬地区位于平流层,因此这架飞机是从对流层飞往平流层,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人们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将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对流层(0-12千米)、平流层(12-50千米)和高层大气(50千米以上至大气上界,其中50-85千米层次气温向上递减,85千米以上气温向上递增)。 (1)对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适合飞机飞行。 (3)高层大气的特点:气体稀薄,具有电离层,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大多数人造天体也在此层运行。
15.B
15.太空的环境具有高辐射、微重力(失重)、高真空、高洁净、极端温度的特点。舱外实验提供了一部分在地球上难以达到的环境条件,便于观察实验的变化规律与发展,A、C、D正确,不符合题;超重力不是太空环境的特点,B错误。故选B。
【点睛】太空环境具有以下特点:高真空、微重力、极端温度、高辐射、低压环境、无氧环境等。
【答案】16.A 17.B
【解析】16.在地面覆盖地膜能够阻挡地面的长波辐射向外辐散,A正确;覆盖地膜后地膜内的大气含量没有增加,不能起到增强大气逆辐射的效果,B错误;太阳辐射总量没有因为覆盖地膜发生变化,C错误;是否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要看地膜的颜色,如果地膜是透明的,不能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A。
17.夏季时地温较高,不需要保持或增加地温,AD错误;地膜不能降低地温,C错误;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能够自下而上反射太阳辐射至苹果树底部和苹果底部,能够增加光效,提高光合效率,使苹果着色均匀,B正确。综上所述,本题选B。
【点睛】农业中地膜的一般作用:①保温(针对农作物生长期气温较低,以春播为主的地区);②保湿(针对降水量小,蒸发量大的地区);③保土(针对我国降水较少,风力作用较强的地区)。 ④抑制杂草生长(多为黑色地膜,有效削弱光照,杂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⑤反射阳光,使果品上色更均匀(多为白色地膜,铺于果树下部,反射阳光,使得果品着色更加均匀)。
18.A 19.C
【解析】18.读左图,根据等压线的分布,黄海地区东南方气压高于西北方,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即东南指向西北,在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北半球向右偏转为偏南风,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9. 读右图,20时图中M处等压线和甲地均为东南风,其中M处由于等压线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且风从海洋吹来,摩擦力较小,因此风更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风速大小与等压线疏密程度有关,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答案】20.C 21.A 22.D
【解析】20.结合所学知识,台风属于大气运动形式之一,因此受台风“摩羯”直接影响的地球外部圈层为大气圈,间接影响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等,C正确,排除ABD。故选C。
21.结合所学知识,各个圈层互相渗透,A正确;大气圈是厚度最大的圈层,排除B;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氧气和氮气,排除C;生物圈占据大气圈底部,排除D。故选A。
22.此次台风造成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大范围降水,并引发多地洪涝,主要体现了大气圈与水圈的相互影响,D正确。没有体现大气圈与岩石圈的相互影响、水圈与生物圈的相互影响、生物圈与岩石圈的相互影响,ABC错误。故选D。
【点睛】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外部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另外,岩石圈表示软流层以上的部分,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属于地球内部圈层向外部圈层过渡的一个特殊圈层。
【答案】23.C 24.D
【解析】23.由图可知,图示时刻盛行谷风,白天,山坡接受太阳光热较多,空气增温较多;而山谷上空,与山坡同高度上的空气因离地面较远,获得地面辐射较少,气温低,在山谷下沉,而山坡上的暖空气不断上升,并在上层从山坡流向谷地,导致下层大气由谷底吹向山坡,形成谷风,C正确,A错误;城市升温快、郊区升温慢,城市气温一般高于郊区,BD错误。故选C。
2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风风向一直是由郊区吹向城市。夜晚盛行山风,山风风向与城市风风向一致,城市风与山风叠加,风速增大;白天,盛行谷风,谷风风向与城市风风向相反,使城市风风速减小,D正确,B错误;城市风白天、夜晚风速的变化,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大;城市的热量主要来源于人为热排放,AC错误。故选D。
【点睛】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城市热岛效应、山谷风、海陆风是常见的热力环流。
【答案】25.D 26.B
【解析】25.根据材料“通常,水汽受蒸发作用由地表升至空中。而在特殊情况下,水汽凝结会向地表或土壤输送,此现象被称为逆湿现象”可知,在夏季,湖区绿洲是一个冷源和水汽源,从热力环流角度可知风在近地面是从绿洲吹向荒漠,绿洲的水汽带向绿洲边缘的荒漠,使其最容易出现下湿上干的逆湿现象,D正确;绿洲中心、湖区中心和沙漠边缘的绿洲空气非水平运动,大气层上下水汽存在交流,不会出现逆湿,ABC错误。故选D。
26.背景风的强弱会影响热力环流的形成。弱背景风有利于形成热力环流,使得绿洲的水汽进入沙漠,形成逆湿;且晴朗的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弱,地面降温快,利于水汽凝结,从而有利于逆湿的形成。所以易形成逆湿现象的是时段是晴朗微风的夜晚,B正确;白天、有风、多云天气都不利于逆湿的形成,ACD错误。故选B。
【点睛】逆湿,就是下湿上干的大气层结。“逆湿”形成是平流作用的结果,沙漠戈壁边界层内较小的风速,弱不稳定层结及存在的下沉气流都有利于其近地层内逆湿的形成。逆湿出现在沙漠和绿洲交界附近,主要出现在临近绿洲的沙漠上。逆湿和绿洲下游沙漠边缘较充沛的水汽有利于绿洲边缘沙生植物的生长。
【答案】27.B 28.B
【解析】27.根据材料可知,雨幡洞云是云层的一种,云层分布在水汽和尘埃较多、垂直运动明显的对流层,故雨幡洞云位于大气垂直分层中的对流层,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8.雨幡洞云现象发生于对流层,对流层的最主要、最直接热量来源是地面辐射,雨幡洞云的云层温度较低说明距离热量来源较远,故判断距离地面较远,B正确;太阳不是对流层大气热量的直接热源,A错误;臭氧层分布于平流层,电离层分布于高层大气,雨幡洞云发生于对流层,CD错误。故选B。
【点睛】大气垂直分层自地面向上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对流层集中了大部分的水汽和杂质,以对流运动为主,天气变化复杂;水凝固成冰的一个必要条件是:必须有凝结核。它可以是微小的冰晶,可以是水中的悬浮物,可以是器皿的壁。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液态水可以较长时间保持在冰点以下而不结冰。如果这时突然有凝结核闯入,则结冰异常迅速。
【答案】29.B 30.A
【解析】29.要读懂图中数值的含义,通过数值能够判断出气压的高低,判断出风向,判断出风力的大小。要判断南昌的风向,可根据南昌附近的等压线分布状况来分析。但图中给出的是地面与高空的气压差分布情况,因此需要根据气压差推断出地面气压分布形势。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近地面高压处地面与高空的气压差大,近地面低压处地面与高空的气压差小。因此根据图中等气压差等值线分布情况可知,武汉位于近地面低压中心附近,过南昌做垂直于等压线的线,由高压指向低压中心,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南昌的风向为偏南风,故B正确,ACD错,本题选B。
30.根据等气压差等值线分布情况,重庆位于近地面的高压中心附近,盛行下沉气流,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雾霾持续时间较长,武汉位于低压中心附近,盛行上升气流,污染物能迅速扩散,雾霾持续时间短。上海等压线稀疏,说明风力较小,雾霾持续时间较长; 长沙等压线较密集,风力较大,雾霾持续时间较短,故A正确,BCD错,本题选A。
【点睛】判断风向首先明确高低气压;其次确定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据南、北半球画出偏向风。判断风力(风速)大小(1)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2)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综合题:
31.(1)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2分);密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2分);以对流运动为主(2分)。
(2)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2分)。电离层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可以反射无线电波(2分)。
32.【答案】(1)如下图所示:
(4分)
纬度高,冬季湖区气温低,湖面封冻,湖泊周围陆地被冰雪覆盖(2分),
湖泊与陆地之间温差较小(2分);湖陆之间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弱(2分)。
【答案】(1)由四周向中部递减(2分);西部多,东部少(2分)。
人口较多,对能源需求量大(2分);附近常规能源相对不足(2分);可利用现成输电网等基础设施(2分)。
34.(每空一分)
【答案】(1)A
(2) 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横 纵 A波传播速度慢,在2900千米深度附近消失,B波传播速度快
(3) 莫霍 从西北向东南(自西向东)递减
(4) E 固态 横波能够通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海南省文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文件包含海南省文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段考地理试题docx、高一地理段考答案24-25第一学期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南坪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文件包含重庆市南坪中学校2024-2025学年度高一地理期中考试卷pdf、重庆市南坪中学校2024-2025学年上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地理答题卡pdf、重庆市南坪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半期地理简要答案pdf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海南省文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段考地理试题,文件包含海南省文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段考地理试题docx、高一地理段考答案24-25第一学期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