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河北省邢台市邢台部分高中高三(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邢台市邢台部分高中高三(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生鲜农产品主要包括蔬菜、水果、花卉、肉、蛋、奶及水产品等,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下图示意生鲜农产品从产地到走上百姓餐桌过程中,“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物流流程。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大物流时代的到来,生鲜电商“最后一公里”所蕴含的商业价值越来越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生鲜农产品( )
①易腐易损②季节性特征明显③保质期长④对时效性要求较低
A. ①②B. ①④
C. ②③D. ③④
2. 生鲜农产品实现“最先一公里”的关键是( )
A 按契约种养B. 清洗分级包装
C. 按订单采摘D. 产地仓预冷
3. 为了提升“最后一公里”的商业价值,生鲜电商企业宜把门店布局在( )
A. 仓储区B. 小区周边
C. 批发市场D. 商业中心
【答案】1. A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生鲜农产品是指从农田和农业生产者那里获得的新鲜、未经过加工的农产品。它们是农业产业链的起始端,是人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生鲜农产品包括各类蔬菜、水果、禽畜肉类、水产品、谷物和豆类等。生鲜农产品易腐易损、季节性特征明显,保质期短,对时效性要求较高,①②正确,③④错误。A正确。故选A。
【2题详解】
读图可知,从产地到产地仓,移动制冷设备是保障农产品品质的关键,移动制冷设备是产地仓对农产品进行分级、包装和清洗、预冷的重要设施,生鲜农产品实现“最先一公里”的关键是产地仓预冷,D正确。按契约种养、清洗分级包装、按订单采摘生鲜农产品不是实现“最先一公里”的关键,ABC错误。故选D。
【3题详解】
设置门店是为了方便消费者自提,小区是消费者的主要分布区,因此为了提升“最后一公里”的商业价值,生鲜电商企业宜把门店布局在小区周边,B正确。仓储区、批发市场、商业中心不是消费者最长时间分布的区域,ACD错误。故选B。
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中,我国企业市场份额已达64.5%,而2015年其市场份额仅为16%。不到10年,我国动力电池企业完成了从弱到强的发展。2022年12月,我国某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位于德国图林根州的首个海外工厂如期实现量产。下图示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在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初期,吸引企业进入动力电池领域的主导因素最可能是( )
A. 政策B. 原料
C. 劳动力D. 技术
5.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技术含量最高的是( )
A. 下游整车制造B. 中游制造
C. 材料D. 矿产资源
6. 我国某动力电池生产企业首个海外工厂建于德国,主要是因为该国( )
A. 土地成本低B. 对外交通便利
C. 科技人才多D. 产业基础较好
【答案】4. B 5. C 6. D
【解析】
【4题详解】
据图可知,动力电池产业首先要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在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初期,吸引企业进入动力电池领域的主导因素最可能是原料,B正确。政策是保证因素,不是主导因素,A错误。动力电池生产需要较高的技术,在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初期,劳动力素质较低,技术水平较低,这不是主导因素,C错误。在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初期,技术不具有优势,D错误。故选B。
【5题详解】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技术含量最高的是材料(涉及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这是动力电池产业的核心,C正确。下游整车制造基本就是整车组装,技术含量不是最高,A错误。中游制造是动力电池组装、电机等,技术含量不如材料,B错误。矿产资源在初期的重要性突出,但开采的技术含量不高,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德国具有世界著名的传统工业区,工业基础雄厚,适合建设动力电池生产企业首个海外工厂,D正确。德国土地成本高,A错误。对外交通便利不是德国的特色优势,B错误。德国科技人才多,但是其成本高,不适合建设动力电池生产企业首个海外工厂,C错误。故选D。
白水运动是指在激流卷起白浪的江河中漂流,亦称为激流运动。横断山区拥有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白水运动资源,是世界白水运动爱好者们心中无可替代的天堂。近十几年来,横断山区适宜白水运动的河段不断减少。下图示意横断山区范围(阴影部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横断山区拥有我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白水运动资源,关键在于( )
A 位置优越,开发早B. 水量大,水流平缓
C. 河流众多,落差大D. 河面较宽,水质好
8. 推测横断山区适宜白水运动的河段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A. 水利资源的开发B. 沿岸大力推进城市化
C. 大力发展旅游业D. 上游发展了灌溉农业
【答案】7. C 8. A
【解析】
【7题详解】
白水运动是指在激流卷起白浪的江河中漂流,横断山区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交界处,这里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C正确,B错误,我国白水运动开发时间较晚,A错误;水质不是关键影响因素,排除D。故选C。
【8题详解】
横断山区水能资源丰富,而水利资源的开发,导致大量大坝修建,使得许多险滩被淹没,河流流速减缓,激流卷起的白浪景观减少,因此适宜“白水运动”的河段减少,A正确。沿岸大力推进城市化、大力发展旅游业不会导致河流流速减缓,横断山区上游并不适宜发展灌溉农业,BCD错误。故选A。
2023年4月17日,浙江省迎来大范围高温天气,杭州主城区最高气温达到35.1℃.打破4月最高气温纪录,其中丽水市云和县最高气温达38.2℃,冲破全省4月历史最高气温纪录。下图示意该日杭州日出日落时间及某时刻气温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图示时刻,杭州主城区物影朝向( )
A. 西北方B. 西南方
C. 东北方D. 东南方
10. 对于杭州市民而言,与图示昼夜长短状况最接近的日期是( )
A. 2月22日B. 6月21日
C. 8月25日D. 10月20日
11. 该日浙江省多地出现高温天气,最可能是因为该省( )
A. 受高压脊控制B. 夏季风偏弱
C. 大气逆辐射强D. 蒸发量较大
【答案】9. C 10. C 11. A
【解析】
【9题详解】
据图中日出日落时间、及此时刻太阳的位置可知,此时刻接近日落,太阳大致位于西南方,杭州主城区物影朝向东北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图示昼夜长短状况是2023年4月17日的昼夜长短状况,与图示昼夜长短状况最接近的日期应该是太阳直射点纬度和4月17日基本相同的那天,4月17日距离6月22日差2个月5天,则与图示昼夜长短状况最接近的日期应该是6月22日之后2个月5天,8月25日最接近,C正确,D错误。故选C。
【11题详解】
该日浙江省多地出现高温天气,最可能是因为该省受高压脊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出现伏旱天气,降水少,太阳辐射强,导致高温出现,A正确。夏季风偏弱并不一定出现高温,B错误。大气逆辐射强,一般云量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弱,气温应该不高,C错误。高温导致蒸发量大,而不是蒸发量大导致高温,D错误。故选A。
渤海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水浅,受局地海一气相互作用影响较大。下图示意河北省渤海沿岸四个海洋监测站月平均表层海水盐度季节变化,下表示意这四个海洋监测站多年平均表层水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据图可推知,河北省渤海沿岸海域表层海水盐度( )
A. 全年变化均较为和缓B. 曹妃甸站均高于秦皇岛站
C. 唐山三岛站变幅最小D. 整体上冬季较高、夏季较低
13. 与其他三个海洋监测站相比,黄骅站多年平均表层水温最高,但月平均表层海水盐度最低。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
A. 海域相对开阔B. 蒸发量小
C. 淡水汇入量大D. 降水量大
【答案】12. D 13. C
【解析】
【12题详解】
由折线图信息可知,唐山三岛站、黄骅站表层海水盐度变化明显,A错;11月-12月曹妃甸站的表层海水盐度低于秦皇岛站,B错;由图可以看出,曹妃甸站盐度变化曲线和缓,变幅最小,C错;结合图示信息,四海洋监测站整体的盐度夏季低于冬季,D对。综上,本题选D。
【13题详解】
由材料及图示信息可知,黄骅站的表层平均水温最高,蒸发量应比较大,B错;四站同位于渤海,均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差异小,故不是由降水量引起的盐度差异,D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渤海整体较为封闭,不利于与外界进行水体交换,A错;淡水汇入能够对海水盐度起到稀释作用,故黄骅站盐度最低的原因是有多条河流注入海洋,稀释海水盐度,使盐度降低,C对。综上,本题选C。
美国西部的科罗拉多高原是全球中生代红层(是丹霞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集中连片分布区,其中,Zin国家公园是该高原红层的典型代表。Zin国家公园整体上为高原—深切峡谷景观,公园内地质构造较稳定,褶皱和断层较少。下图示意Zin国家公园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Zin国家公园的主要岩石( )
A. 致密坚硬B. 发育有层理结构
C. 存在气孔D. 与板岩岩性一致
15. 形成Zin国家公园高原—深切峡谷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风力侵蚀B. 流水下切侵蚀
C. 流水沉积D. 岩石冻融风化
16. 若当地地壳和气候条件保持稳定,则Zin国家公园高原—深切峡谷景观未来( )
①地势升高②地势下降③起伏变大④起伏变小
A. ①③B. ①④
C. ②③D. ②④
【答案】14. B 15. B 16. D
【解析】
【14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红层是丹霞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组成红层的岩石具有层理构造,属于沉积岩,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B正确;致密坚硬的为花岗岩(侵入型岩浆岩),A错误;存在气孔的为喷出型岩浆岩,C错误;板岩为变质岩,D错误。故选B。
15题详解】
根据该公园的地理位置可知,Zin国家公园整体上为高原—深切峡谷景观,地势高,气候较为干旱,降水少,河流较少,但河流落差大,流水下切侵蚀作用明显,B正确;风力侵蚀作用并不会形成深切峡谷,A错误;流水沉积作用不明显,C错误;该地区地势高,气候较为干旱,降水较少,气温较高,冻融作用不明,D错误。故选B。
【16题详解】
若当地的地壳和气候条件均保持稳定,则公园主要受外力作用,外力作用主要是削高补低,使地表趋于平缓,则Zin国家公园高原—深切峡谷景观未来平均海拔下降,地势趋于平缓。所以②④正确;①③错误。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及应用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数据显示,从2013年起,我国连续八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指用于生产过程与环境的机器人)消费国。近年来,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期,其中,长三角城市群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增长速度最快,发展水平最高。下图示意我国主要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分布。
(1)说明我国连续八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的原因。
(2)指出我国主要工业机器人产业园的空间分布特点。
(3)简析长三角城市群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增长速度最快的原因。
【答案】(1)中国拥有全球工厂的称号,工业产品市场需求量大;中国政策的支持;产业升级,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中国经济发展较快,经济实力增强;中国人才增加,工人素质提高。
(2)工业机器人产业园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区域分布不平衡;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较为集中;多分布在省会城市附近。
(3)科研院校集中、人才较多;工业基础较好;市场需求量大;经济发展速度快;对外联系方便。
【解析】
【小问1详解】
我国连续八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的原因是促进国内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国拥有全球工厂的称号,生产了大量畅销全球的工业产品,但至今中国工业的总体水平仍然较为偏向低端,出口业的主力仍然是食品、服装、中低端电子和中低端科研工程装备等产品,它们的产品附加值较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产业的提升。中国要促进国内产业升级,通过对国内制造业实施智能化自动化改进,利用先进的工业机器人和大量传感器代替工人的低端重复劳动,不仅可以提升产品制造质量,还能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中国还在促进国内中高端制造业发展。发展工业机器人有中国政策的支持;中国经济发展较快,经济实力增强,有条件发展工业机器人;中国人才增加,工人素质提高,可以操控机器人作业。
【小问2详解】
据图分析可知,工业机器人产业园明显的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区域分布变现为不平衡状态;其中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较为集中,分散的产业园多分布在省会城市附近。
【小问3详解】
长三角城市群工业机器人产业集群属于高技术产业,需要技术支持。长三角地区科研院校集中、人才较多,科研力量强;长三角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较好,协作条件好;长三角对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量大;长三角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条件好,消费能力强;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极中山站坐落于东南极拉斯曼丘陵、普里兹湾东南沿岸,是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第二个常年科考站。中山站天气恶劣,多大风天气,年平均大风日数达159天,地面风受南极大陆冷高压和绕极低压带(环绕南极大陆的低压带)控制。图1示意中山站地理位置及等高线分布(单位:m),图2示意中山站四季定时(10分钟)风速日变化。
(1)简析中山站年平均大风日数多的主要原因。
(2)描述中山站夏季定时风速的日变化特点,并从大气环流角度说明该站夏季平均风速最小的成因。
(3)分析中山站冬季定时风速日变化不明显的原因。
【答案】(1)位于南极大陆冷高压和绕极低压带之间,常年受由冷高压指向低压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南极大陆气温低,冷高压势力强,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南极大陆多冰雪覆盖,摩擦力小,风力大;南极大陆冷高压的气流顺地势下滑,在重力作用下,风力加快。
(2)夏季气温较高,大陆冷高压势力较弱,水平气压梯度较小;绕极低压带平均位置偏北,距离南极大陆高压更远;夏季气温较高,普里兹湾海面以及拉斯曼丘陵部分冰雪消融,下垫面性质较为复杂,摩擦力增大,风力减弱。
(3)冬季南极大陆白昼时间短,太阳辐射强度很小,地表白天升温不明显,冷高压势力昼夜差异小;冬季普里兹湾海面以及拉斯曼丘陵绝大部分地区多为冰雪,下垫面受太阳辐射升温比较平衡,昼夜变化小。
【解析】
【小问1详解】
中山站年均大风日数多,且风力强,风力可从大尺度的大气环流考虑,也可从小尺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形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由图可知,南极中山站所在的普里兹湾位于70°S附近,位于南极大陆冷高压和绕极低压带之间,常年受由冷高压指向低压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且由于南极大陆气温低,冷高压势力强,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南极大陆多冰雪覆盖,摩擦力小,风力大;南极大陆中部地势高,沿海地势较低,来自南极大陆冷高压的气流顺地势下滑,在重力作用下,风力加快;故中山站年平均大风日数多,且风力大。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中山站夏季定时风速整体较小,但日较差大。风速主要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的影响。南半球夏季即1月份,南极大陆夏季气温较高,大陆冷高压势力较弱,高、低压间的水平气压梯度较小;绕极低压带平均位置偏北,距离南极大陆高压更远;加之夏季气温较高,普里兹湾海面以及拉斯曼丘陵部分冰雪消融,下垫面性质较为复杂,摩擦力增大,风力减弱;因此中山站夏季平均风速相对最小。
【小问3详解】
阅读风速折线图可知,中山站冬季风速较大,日变化不明显,风速较为稳定,集中在7-8米每秒。风速主要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的影响。南极大陆冬季,在极圈内存在极夜现象,中山站纬度较高,白昼时间短,光照时间短,太阳辐射强度很小,使得地表升温不明显;冬季气温较低, 普里兹湾海面以及拉斯曼丘陵绝大部分被冰雪覆盖,下垫面单一,多为冰雪,下垫面受太阳辐射升温比较平衡,下垫面区域差异小,昼夜变化小, 因此冬季风速日变化不明显。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春季,源自蒙古国南部的沙尘,随气流南下,笼罩我国至少17个省(区、市),多个省(区、市)PM2.5严重超标。统计数据显示,近十多年来,蒙古国土壤荒漠化和沙漠化日益严重,戈壁地带一年中发生的沙尘暴次数较20世纪60年代增加了4倍。下图示意蒙古国地理位置。
(1)推测春季蒙古国南部沙尘暴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
(2)说明蒙古国土壤荒漠化和沙漠化日益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
(3)请你为减轻蒙古国沙尘暴危害、改善该国大气环境质量,提出可行性建议。
【答案】(1)气温回升,蒸发旺盛,表土解冻,降水稀少;戈壁荒漠面积大,植被稀疏;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带来的强风;高原地形平坦开阔。
(2)人口快速增加,过度放牧,不合理的采矿,快速城镇化导致大量植被砍伐,表土裸露,草原退化。
(3)恢复植被,减少载畜量;矿区回填,恢复草原生态;加强宣传,提升环保意识;建造防护林体系、草方格;调整牧业、矿业产业结构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蒙古国纬度高,冬季表土冻结,材料显示时间发生在3月份,气温回升,表土解冻,土壤疏松干燥,容易起沙,提供了沙源条件;降水稀少,表土干燥,容易起沙;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多大风天气,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南部有大片戈壁荒漠,植被覆盖率低;蒙古地形图显示高原地形平坦开阔,无阻挡,风速快,利于沙尘暴的形成。
【小问2详解】
人类生产活动等因素对沙尘暴的形成也很重要。如人为破坏植被、工矿交通建设、大规模施工等对地表的破坏,为沙尘暴发生发展提供了细沙和尘土。人口膨胀导致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森林、过度开垦土地、过度放牧是沙尘暴频发的主要原因,由于城市化加剧,工程建设形成大量粉尘,也能造成沙尘暴天气。因为人口的快速增长导致过度放牧、采矿、森林植被砍伐等,导致植被退化,表土裸露,土壤表层失去保护,为风沙活动创造条件。
【小问3详解】
沙尘暴的治理可从产生问题的原因中找到对应的措施。一是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在本次沙尘暴中,可以看出中国推进多年的“防沙治沙工程”以及“三北防护林工程”都取得一定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沙尘情况。二是政府规定合理的载畜量。三是开发新能源。四是合理用水,发展节水农业。五是工矿建设要注意恢复植被。生物措施:恢复植被,减少载畜量;建造防护林体系、草方格;工程措施:矿区回填,恢复草原生态;宣传教育措施:加强宣传,提升环保意识;经济措施:调整牧业、矿业产业结构等。
站名
多年平均表层水温(℃)
秦皇岛站
13.2
唐山三岛站
13.8
曹妃甸站
13.4
黄骅站
14.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三(上)12月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三(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地理][二模]2024届河北省邢台市部分高三试题(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