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第1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第2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烟台市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倍,直径约为地球的1,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格利泽667C是由一颗温度比太阳低很多的红矮星和六颗行星组成的恒星系。格利泽667Cc是其中的一颗行星,距离红矮星大约1170万千米,约为水星到太阳距离的五分之一,质量约为地球的4.4倍,直径约为地球的1.8倍,表面平均温度约为4℃,公转周期约为28.2天,与地球的相似指数高达85%,被天文学家认为是宜居行星。完成下面小题。
    1. 日地距离比格利泽667Cc与其中心天体的距离( )
    A. 小 B. 大 C. 相近 D. 无法比较
    2. 格利泽667Cc为宜居行星的主要依据是( )
    A. 宇宙环境稳定 B. 公转周期较短 C. 有液态水存在 D. 有较厚大气层
    【答案】1. B 2. C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材料“格利泽667Cc是其中的一颗行星,距离红矮星大约1170万千米,约为水星到太阳距离的五分之一”,而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比水星远,故日地距离比格利泽667Cc与其中心天体(红矮星)的距离大,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格利泽667Cc表面平均温度约为4℃,温度方面可以保证液态水的存在,与地球的相似指数高达85%,因此被认为是宜居行星,C正确;格利泽667Cc围绕一颗温度比太阳低很多的红矮星运动,宇宙环境不一定稳定,A错误;格利泽667Ce的公转周期只有28.2天,公转周期较地球短,但不是影响行星表面平均温度的主要因素,B错误;格利泽667Cc质量约为地球的4.4倍,可能有较厚的大气层,但大气层厚度要适中,过厚的大气层会影响光照和温度,D错误。故选C。
    问山东莱阳是一座位于胶东半岛的小城,这里是世界发现恐龙化石最早的地区之一。下图为莱阳恐龙化石挖掘现场图,据此完成题。
    3. 通过研究化石,可以( )
    ①确定地球的年龄②还原地貌形成过程③了解地球生命历史④推测古地理环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4. 地球演化历程中,恐龙繁盛的年代( )
    A. 蕨类植物出现 B. 落基山脉隆起 C. 裸子植物兴盛 D. 联合古陆形成
    【答案】3. B 4. C
    【解析】
    【3题详解】
    化石是古生物遗体形成的,通过研究化石可以确定生命产生之后的地球历史,无法确定地球的年龄,①错误,③正确。化石无法还原古代地貌的形成过程,②错误。通过研究化石可以推测化石形成时期的古地理环境特点,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题详解】
    恐龙繁盛的地质年代为中生代,裸子植物兴盛,C正确;蕨类植物出现在古生代,A错误;落基山脉隆起在新生代的造山运动,B错误;联合古陆形成于晚古生代,D错误,故选C。
    “十二使徒岩”是2000万年以来,来自大洋的风暴和大风卷起巨浪,不断侵蚀相对松软的石灰岩悬崖而形成,位于某国东海岸。目前,原来的“十二使徒”只余下七个。下图为“十二使徒岩”景观和“十二使徒岩”形成过程图。完成下面小题。
    5. 结合材料推测“十二使徒岩”形成过程是( )
    A. 海蚀洞穴——海蚀拱桥——拱桥倒塌
    B. 海蚀拱桥——海蚀洞穴——拱桥倒塌
    C. 拱桥倒塌——海蚀洞穴——海蚀拱桥
    D. 海蚀洞穴——拱桥倒塌——海蚀崖
    6. 原来的“十二使徒岩”现在只余下七个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与海水发生化学反应溶解石柱 B. 强烈的海风吹倒石柱
    C. 海浪侵蚀石柱根基倒塌并破碎 D. 海平面上涨淹没石柱
    【答案】5. A 6. C
    【解析】
    【5题详解】
    结合所学海岸地貌知识可知,松软石灰岩的悬崖被海浪侵蚀,先形成海蚀洞穴;海蚀洞穴不断被侵蚀变大,形成海蚀拱桥;海蚀拱桥在外力作用下进一步被侵蚀,拱桥倒塌,使海岸岩体从陆地分离出去,最终形成“十二使徒岩”,故选A。
    【6题详解】
    读图可知,石柱数量减少的原因是由于海浪长期侵蚀石柱,石柱的根基不断变细,不稳固,导致石柱倒塌并破碎,C正确;海水对石灰岩石柱有一定的溶蚀作用,但不会使石灰岩石完全溶解,A错误;材料中说目前,原来的“十二使徒”只余下七个,说明过程是缓慢进行的,不是强烈的海风吹倒的,B错误;如果是海平面上涨淹没的石柱,那么十二个岩柱都应该被淹没,D错误。故选C。
    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中国地震预警网成功预警此次地震,开通了地震预警功能的许多手机用户及时收到了地震预警信息。下图为地震波与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 ①圈层 B. ②圈层 C. ③圈层 D. ④圈层
    8. 地震预警的原理主要是利用( )
    ①地震波比电磁波传播速度快
    ②地震波横波比纵波传播速度慢
    ③地震波比电磁波传播速度慢
    ④地震波横波比纵波传播速度快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7. A 8. C
    【解析】
    【7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甘肃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陆地地壳的平均厚度为39-41km左右,因此,震源处于地壳之中。图中,①层为地壳,A正确;②层为地幔,B错误;③层为外地核,C错误;④层为内地核,D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运用手机接收地震预警信息是基于地震波横波比纵波传播速度慢,破坏性大的横波来临前有一定的时间差,同时,电磁波比地震波传播速度快的多,足以利用这一时间差进行大范围预报,①④错误,②③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我国有燃放孔明灯的习俗,以寄托人们美好的愿望。下图为某地等压线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如果在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燃放孔明灯,其中水平移动速度最快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10. 小明在图中乙地燃放孔明灯,升空时孔明灯的移动方向是( )
    A. 向东 B. 向北 C. 向南 D. 向西
    【答案】9. D 10. B
    【解析】
    【9题详解】
    孔明灯水平方向移动速度取决于水平风速,水平风速主要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在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就越大,反之则越小。读图可知,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丁地的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速最大,受风速影响,孔明灯水平方向移动速度最快,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乙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与等压线垂直)大致由东南指向西北,材料信息表明图示地区位于我国,我国地处北半球,因此受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等共同作用下,水平气流在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的基础上向右偏转一个锐角,形成偏南风,受其影响,孔明灯有可能向北飞行,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下图为烟台市2024年1月12-15日天气预报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从大气受热过程角度分析,直接影响烟台这几天近地面气温高低变化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2. 与前三日相比,15日烟台昼夜温差最小,主要原因是( )
    A. ②增强③增强 B. ②减弱④减弱
    C. ①减弱④增强 D. ①增强③减弱
    13. 入冬后,寒潮经常来袭,为了减轻低温冻害影响,下列措施有效的是( )
    ①覆盖地膜,提高地温②点草烟熏,增强大气逆辐射
    ③建塑料大棚,加强保温效果④架设黑色尼龙网,增强吸热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11. C 12. C 13. A
    【解析】
    【11题详解】
    地面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地面辐射,它是大气直接的热源,由图可知,图中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大气反射,③为地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题详解】
    15日昼夜温差最小的主要原因是当日为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故①太阳辐射减弱,白天气温较低;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增强,即④大气逆辐射增强,导致夜晚气温较高,因此昼夜温差最小,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为了有效的防止冻害,可采取下列措施,如覆盖地膜,提高地温,①正确;点草烟熏,增强大气逆辐射,②正确;建塑料大棚,加强保温效果,③正确;架设黑色尼龙网,可减少太阳辐射对地面的增温效果,不利于防冻,④错误,①②③正确。故选A。
    白鲸集中分布于北冰洋地区,它们会成群地季节性迁徙。每年5月底开始,鲸群带着“幼子”随洋流(图中虚线所示)向圣劳伦斯湾聚集。下图为圣劳伦斯湾附近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据完成下面小题。
    14. 每年5月底开始,白鲸开始向圣劳伦斯湾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
    A. 水质优良,利于繁殖 B. 浮游生物多,饵料丰富
    C. 水温升高,利于生存 D. 海冰融化,水中氧气足
    15. 图中虚线所示洋流对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的影响有( )
    ①密度升高②水温升高③盐度降低④海冰减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14. B 15. C
    【解析】
    【14题详解】
    该地位于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的交汇处,浮游生物多,饵料丰富,为鲸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吸引白鲸来觅食,B正确;从材料“鲸群带着"幼子"随洋流向圣劳伦斯湾聚集"说明向圣劳伦斯湾集聚不是为了繁殖,A错误;白鲸集中分布于北冰洋地区,说明它是冷水性鱼,C错误;5月底开始北冰洋地区的海冰同样融化,D错误。故选B。
    【15题详解】
    图中虚线所示洋流由高较纬向较低纬流,水温比流经海区低,为寒流,会导致圣劳伦斯湾表层海水密度升高,水温降低,盐度降低、海冰增多,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C。
    北极雪绒花,它顶着的白白的绒球是自己的种子长出的毛。下图为北极雪绒花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北极雪绒花白白的绒球最主要的作用是( )
    A. 保护种子减少冻害 B. 吸引昆虫传播花粉
    C. 扩大种子传播距离 D. 减少叶面水分蒸腾
    17. 关于北极雪绒花生长习性的推测,合理的是( )
    A.根系发达而深长 B. 叶片小不耐寒
    C. 叶面具有蜡质层 D. 生长周期较短
    【答案】16.A 17. D
    【解析】
    【16题详解】
    材料“它顶着的白白的绒球是自己的种子长出的毛”,说明北极棉花白白的绒球是为保护种子的安全,结合北极地区地处高纬,气候寒冷,生存的植物极易发生冻害,A正确;绒球作用是像蒲公英一样靠风力播撒种子的,吸引昆虫授粉的是花朵,B错误;对于严寒的北极地区,植物首要的目标是成活生存,因此绒球虽然可以扩大种子的传播距离,但不是最主要的作用,C错误;北极气候寒冷,叶面水分蒸腾本就少,D错误。故选A。
    【17题详解】
    北极棉花属于草本植物,根系一般较浅,由于北极地区冻土广布,不利于根系向土壤深处发育,A错误;北极棉花叶面细小,可以耐寒,B错误;蜡质层一般是植物耐旱,减少叶面水分的蒸腾,北极气候寒冷,叶面水分蒸腾少,C错误;北极地区气候寒冷,生长周期较短,故选D。
    我国某中学到野外开展研学活动,收集植被和土壤标本。研学过程中发现当地森林呈深绿色,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丰富,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完成下面小题。
    18. 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
    A. 秦岭山区 B. 大兴安岭 C. 四川盆地 D. 西双版纳
    19. 该地区土壤( )
    A. 质地疏松,腐殖质含量高
    B. 水分较少,氧气偏多
    C. 淋溶作用强,土壤贫瘠
    D. 土层深厚,呈紫色
    【答案】18. D 19. C
    【解析】
    【18题详解】
    由材料信息可知,材料中描述的森林植被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丰富,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属于热带雨林植被特征。故最可能位于西双版纳,D正确;秦岭山区、大兴安岭、四川盆地均无热带雨林分布,ABC错误。故选D。
    【19题详解】
    结合上题可知,该地区植被为雨林,应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土壤水分多,淋溶作用强,腐殖质含量低,土壤贫瘠,AB错误,C正确;热带雨林气候区土壤呈红色,D错误。故选C。
    雅丹地貌是发育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沉积岩或沉积物上的风蚀地貌。左下图示意新疆罗布泊地区雅丹地貌分布,右下图示意在①观测点看到的雅丹地貌空间形态及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20. 推测该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
    A. 西北风 B. 西南风 C. 东南风 D. 东北风
    21. 图中①、②、③三个观测点开始发育雅丹地貌的先后顺序是( )
    A. ①③② B. ②①③ C. ③①② D. ③②①
    【答案】20. D 21. C
    【解析】
    【20题详解】
    雅丹地貌通常是指干旱地区的湖积平原和冲积平原,经风化、流水冲蚀和风蚀作用形成的土墩和沟槽。表现为与盛行风向平行的长条形土墩、凹地沟槽间隔分布的地貌组合,并且沟槽、垄脊走向与当地的盛行风向一致,读图可知,罗布泊地区长条形土墩呈东北至西南走向延伸;雅丹单体受风力侵蚀形成,迎风坡遭受风力侵蚀,坡度陡,背风坡缓,即雅丹单体最高点靠近迎风侧;图中显示雅丹单体最高点靠近东北侧,说明该区域主要盛行东北风,故选D。
    【2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雅丹地貌是发育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沉积岩或沉积物上的风蚀地貌。罗布泊当地沉积物主要是由西侧的塔里木河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的,由图可看出,罗布泊最大范围能够覆盖③观测点,后来由于塔里木河来水减少,导致罗布泊面积逐渐变小,向西萎缩。③观测点最先出露地表受到风蚀,然后是①观测点,而②观测点离缩小的罗布泊最近,最后出露接受风蚀,形成雅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宁夏南部山区干旱少雨,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1998年宁夏开始实施生态移民,将居民迁移到北部吴忠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导致宁夏南部山区“苦瘠甲天下”,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低的根本原因是( )
    A. 光热条件较差 B. 水资源不足 C. 土壤肥力低下 D. 交通不便
    23. 实现宁夏南部山区移民到北部吴忠市的决定性因素是( )
    A. 政策 B. 经济 C. 通信 D. 文化
    【答案】22. B 23. A
    【解析】
    【2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宁夏南部山区干旱少雨,交通不便,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可该地水资源短缺,故制约宁夏南部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水资源,B正确;西北光照充足,A错误;土壤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较小,C错误;交通不是环境承载力低的主要因素,D错误,故选B。
    【23题详解】
    宁夏南部移民到北部的主要原因是南部山区水资源缺乏,资源环境承载力差,但最终实现生态移民需要宁夏当地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因此实现宁夏南部到北部吴忠市红寺堡开发区生态移民的决定性因素是政策,而不是经济、通信和文化,A正确 ;BCD错误;故选A。
    区域人口迁移通常经历“单核心”向“多核心”演化的过程。下图示意我国长三角部分时期人口迁移的空间演化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24. 与多核心阶段相比,单核心阶段人口迁移的特点是( )
    A. 人口迁移的频次更低 B. 人口迁移的规模更大
    C. 以小城镇间流动为主 D. 人口迁移的通道较多
    25. 在多核心阶段,若次级城市吸引力增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
    ①疏导核心城市的人口压力②缓解核心城市老龄化程度
    ③降低次级城市的行政级别④增加次级城市劳动力供给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24. A 25. C
    【解析】
    【24题详解】
    由我国长三角部分时期人口迁移的空间演化过程示意图可知,与多核心阶段相比,单核心阶段人口迁移的通道较少,D错误;多核心阶段的出现次一级引力范围,说明在多核心阶段,由于受到次级城市的吸引,人口迁移除了向核心城市迁移外,还向次级城市迁移,与主要向核心城市迁移的单核心阶段相比,多核心阶段迁移的范围、规模更大,B错误;在单核心阶段,人口迁移小城镇向核心城市的迁移为主,C错误;在单核心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虽然人口迁移的迁移强度较大,但人口迁移的规模小、迁移通道较少,使得人口迁移的频次小于迁移通道多、规模大的多核心阶段,A正确。故选A。
    【25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在多核心阶段,若次级城市吸引力增强,使得人口向次级城市迁移,减少了人口向核心城市迁移的数量,这有效疏导了核心城市的人口压力,①正确;核心城市青壮年人口迁移至次级城市,可能加剧核心城市的老龄化程度,②错误;根据所学知识,人口的迁移方向的改变不会影响核心城市的行政级别,③错误;人口向次级城市迁移的过程中会增加次级城市劳动力供给,④正确。综上所述,C项正确,ABD错误,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博斯腾湖面积1646平方千米,该区域湖陆风显著。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当地时间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下图为“博斯腾湖周边等高线地形图”。
    (1)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冬季当地时间15时湖陆间的气流运动方向,并简述此时近地面风的形成原因。
    (2)从热力环流角度,说明夜晚天山可以增强博斯腾湖北侧陆风的原因。
    (3)站在图中甲、乙、丙三地,能看到博斯腾湖全貌的是____地。
    【答案】(1)绘图
    白天太阳辐射导致陆地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形成上升气流,形成低压;湖泊因为湖水比热容较大,大气升温慢,形成高压,近地面空气由湖面流向陆地。
    (2)夜晚陆地近地面相对湖面降温快,形成高压,湖面形成低压,形成陆风;夜晚天山海拔高,温度下降快,形成山风,山风汇合陆风会导致陆风增强。
    (3)乙
    【解析】
    【小问1详解】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当地时间11时~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说明在冬天13-14时左右陆风转湖风,因此博斯腾湖冬季当地时间15时应吹湖风。白天陆地升温快,湖泊升温慢,陆地气温高于湖泊,陆地气流受热上升形成低气压,湖泊因遇冷气流下沉形成高气压,近地面空气由湖泊流向陆地。如图:

    【小问2详解】
    夜晚陆地降温快,湖泊降温慢,陆地气温低于湖泊,湖泊气流受热上升形成低气压,陆地因遇冷气流下沉形成高气压,近地面空气由陆地流向湖泊,形成陆风;夜晚天山海拔高,温度下降快,盛行下沉气流,气流顺着山坡向下流动,形成山风,山风汇合陆风会导致陆风增强。
    【小问3详解】
    乙处海拔高于博斯腾湖,且由乙处往博斯腾湖方向,等高线先较密集,后较稀疏,为凹形坡,可看到博斯腾湖全貌;甲处往东眺望时,遇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脊阻挡,无法看到博斯腾湖全貌;丙处往西南眺望时,遇南-北走向的山脊阻挡,无法看到博斯腾湖全貌。
    27.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A→C→D→E环节所体现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图中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____(填字母)。
    (2)如果图中植被破坏严重,将对水循环环节产生哪些影响。
    (3)“一滴水借助水循环,可以汇入大海的波涛,可以化为高山的彩虹,可以变为地面的积雪,融化后深入地下,可以被植物的根系吸收。”这一段话参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____。
    【答案】(1)海陆间大循环 C
    (2)当植被遭到破坏,植物蒸腾会减少;地表径流增多;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
    (3)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A是蒸发,C是水汽输送,D是降水,E是地表径流,图中A→C→D→E环节所体现的水循环类型是海陆间循环,图中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C(水汽输送),水汽在东南风的影响下输送到陆地,为陆地带来降水。
    【小问2详解】
    植物蒸腾来自植被,当植被遭到破坏,植物蒸腾会减少;同时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地表径流增多,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
    【小问3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汇入大海的波涛为水圈,化为高山的彩虹为大气圈,融化后深入地下为岩石圈,被植物的根系吸收为生物圈,题中说明水循环联系的圈层有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28. 读我国西部贺兰山边缘局部地区沉积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参与P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形式。
    (2)分析图示西部地区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
    (3)说明图示地区曲流河的形成过程。
    【答案】(1)流水侵蚀、流水搬运、流水沉积。
    (2)该区域的西侧山区坡度大,断层发育,岩石破碎;夏季多暴雨,易诱发滑坡、泥石流。
    (3)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形坡度较缓(河床坡度减小);河流向下的侵蚀作用减弱,水流以侧向侵蚀为主;河流不断地侵蚀河岸、扩展河床,河道变得弯曲,弯曲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形成曲流。
    【解析】
    【小问1详解】
    从图中看P位于出山口,且呈扇形,地貌类型为冲积扇;其形成过程为,河流域流经山区时,因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河流携带大量泥沙;在河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展宽,流速减慢;河流携带的泥沙沉积形成扇状堆积体,形成冲积扇。其所受的外力作用是上游的流水侵蚀,侵蚀的泥沙被流水搬运至出山口,然后堆积形成。主要外力作用形式包括流水侵蚀、流水搬运、流水沉积。
    【小问2详解】
    图示西部地区滑坡、泥石流灾害多发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地形崎岖、坡度大,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以及地壳活跃,断层发育,岩体破碎等,使该地区具有集中的降水和丰富的碎屑物,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该地区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
    【小问3详解】
    图示地区曲流河的形成过程包括河流流经平坦地区时的侧蚀作用增强、河流凹岸侵蚀和凸岸堆积形成河曲、河曲发育逐渐形成曲流河等几个阶段。具体来说,河流在流经平坦地区时,由于地势较低,水流速度减缓,泥沙容易沉积,形成平坦的地形,使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不断加强。随着河流的侧蚀作用不断增强,由于河岸不断受到河流的侧蚀作用,河床展宽,并且河流的弯曲度逐渐增大,最终形成曲流河。
    2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澳大利亚面积769.2万平方千米,人口2639万(2023年7月),是一个文化多元、积极吸纳移民的发达国家。目前,澳大利亚人口平均每天增加一千余人,其中60%来自海外移民。下图为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示意图。
    (1)指出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特点。
    (2)简要说明海外移民大量迁入澳大利亚的主要原因。
    【答案】(1)人口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沿海地区,其他地区人口稀疏。
    (2)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医疗和教育条件好;优惠的移民政策;地域辽阔,人口合理容量较大,吸引大量海外人口迁入。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图可知 ,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东南和西南部沿海地区,其他地区人口稀少。这是因为东南沿海地区是澳大利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吸引了大量移民前来定居;而且该国东南部和西南部气候条件相对优越,适合人类居住,故人口相对较多。而其他地区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经济落后等因素,人口分布相对稀少。
    【小问2详解】
    海外移民大量迁入澳大利亚的主要原因包括经济、环境、文化和政策等方面。首先,澳大利亚是一个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拥有大量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水平,这吸引了大量海外移民前来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其次,澳大利亚的医疗和教育条件好,社会福利好,这也是吸引海外移民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域辽阔,人口合理容量较大,吸引大量海外人口迁入,这为移民提供了更好的融入机会。最后,澳大利亚政府采取积极的移民政策,鼓励海外移民,为移民提供了便利条件,这也是吸引海外移民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关试卷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威海市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威海市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下图与K岛气候特征一致是, 棕榈种植生产时需要注意防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高一(上)期末考试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6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