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明确概念的方法表格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明确概念的方法表格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梳理框架,逐个击破,背诵识记,习题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班级
教学日期
课题名称
4.2明确概念的方法
课型
新授课
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知道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理解任何概念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
教材分析
第二框题承接第一框题内容,在了解概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强调任何概念都是内涵与外延的统一,准确表达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就要把握明确概念的方法,学会用定义和划分的方式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遵循正确的逻辑规则。
学情分析
从知识经验看,高二的学生目前已系统学过《哲学与文化》,掌握辩证法知识,能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同时通过对逻辑学的学习,对概念有了基本的认知,为本节课学习做了知识铺垫。
从心智与能力看,高二学生接近成年,思维比较活跃,善于联想,但是由于生活经验较少,知识迁移能力较弱,思维不开阔,需要教师引导。
学生知识理解层次浅,识不能真正从学科意义上来理解,或理解不到位。对知识的迁移能力久缺。有些学生对于模块与模块之间的知识,或由模块内知识延伸的知识没有清楚的认识。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在努力夯实一些重要概念、讲清一些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多举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思考,突出趣味性,寓教于乐,是我们中和本学科的形式性、抽象性,增强学生信心、提高其学习积极性的一个手段。
根据身边事例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明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方法。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通过分析概念,提高思维能力;学会比较分析的方法,增强政治认同。
科学精神
通过思维训练,进一步理解概念这种逻辑思维形式,培育自觉遵循逻辑思维规则的科学精神。
公共参与
正确运用概念,全面认识事物,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参与社会实践。
教学重点
定义的含义、目的、构成和方法,下一个正确定义的要求;划分的含义、方法、构成,作出正确划分的要求。
教学难点
下一个正确定义的要求;作出正确划分的要求。
教学策略
知识整合、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文本
板书设计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备注
一、梳理框架
展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
预习新课
学生自主思维,对本框知识有个整体认知。
二、逐个击破
三、背诵识记
四、习题练习
通过课本研究与分享,谈谈对概念的含义的认识
通过课本探究与分享理解明确外延的方法的知识
设置有针对性的、新颖的练习题,指导学生练习。
学生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通过预习,了解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一、概念的含义
1、定义:
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2、定义的结构与方法
构成结构:被定义项 定义联项 定义项
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种差+属概念
①这里属概念是指被定义项的属概念;
②种差: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被定义项”与其他同属的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
③“种差”和“属概念”相加构成定义项,用定义联项将被定义项和定义项联结起来,就构成定义。
3、下一个正确定义的要求:
(1)应该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
(2)应该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 :
①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 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②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③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否定形式只是说明被定义项不是什么,而没有揭示它究竟是什么。违反这一逻辑规则,就会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
④定义不能用比喻。否则,就会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二、明确外延的方法
(1)含义:
划分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2)方法:
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几个小类。小类是大类的种,大类是小类的属。划分就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的逻辑方法。
(3)构成:由母项和子项两部分构成
2、作出正确的划分的要求
(1)必须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
(2)要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
①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
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②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 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③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
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3、正确把握概念
①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准确地把握概念,既要弄清概念的内涵,又要分清概念的外延。
②认识对象是变化发展的,反映认识对象的概念也会发生变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能固定不变。
③同时,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也会越来越深刻和精确。
辨识判断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在这一定义中( )
①“法”是被定义项,“是”是定义联项
②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③“法”与“社会规范”是种属关系
④“社会规范”表明了法的本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在这一定义中,“法”是被定义项,“是”是定义联项,“法”与“社会规范”是种属关系,①③正确;在这一定义中,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全同,没有犯“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②错误;“社会规范”是属概念,种差才能表明法的本质,④错误。
(2023·海南选择考)在学习了明确概念的方法后,小风运用划分的方法列举了以下四个例子,其中正确的是( )
A.邮件分为电子邮件和非电子邮件
B.桌子分为圆桌、书桌、木桌
C.农田里有黄瓜、茄子和粮食作物
D.班干部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
[解析] 划分由母项和子项两部分构成,在“邮件分为电子邮件和非电子邮件”中,“邮件”为划分的母项,“电子邮件”和“非电子邮件”是划分的子项,“邮件是否具有电子属性”是划分的标准,正确运用了划分的方法,A正确。“圆桌”表述的是桌子的形状,“书桌”表述的是桌子的用途,“木桌”表述的是桌子的材料,划分标准不一,不符合划分的方法,B排除。黄瓜、茄子属于蔬菜,蔬菜与粮食作物是同一级关系,把黄瓜、茄子和粮食作物并列在一起是不正确的,C排除。选票应分为赞成票、反对票和弃权票三种,“赞成票”和“反对票”的外延之和小于“选票”的外延,D排除。
1.限时练习,核对答案
2.订正错题后分组讨论,形成集体意见,派代表讲解错题
3.整理错题集,形成错题题库。
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理解概念的含义的相关知识。
通过具体的事例,掌握明确外延的方法的相关知识
通过习题练习,掌握重点、难点,理清易错点,为后续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表格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梳理框架,逐个击破,背诵识记,习题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表格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梳理框架,逐个击破,背诵识记,习题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逻辑”的多种含义表格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梳理框架,逐个击破,背诵识记,习题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