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备战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 诗歌鉴赏练习(江苏专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备战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 诗歌鉴赏练习(江苏专用)01
    备战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 诗歌鉴赏练习(江苏专用)02
    备战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 诗歌鉴赏练习(江苏专用)03
    还剩3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备战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 诗歌鉴赏练习(江苏专用)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 诗歌鉴赏练习(江苏专用),共34页。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四大考点:词句手法情感意象)
    【经典基础题】
    一、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赏析首联中“深”字的表达效果。
    2.“移情说”是德国美学家费肖尔提出的美学概念:“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意识活动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加诸对象,使对象具有一定的情感和审美色彩。”请结合本诗颔联谈谈你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题目。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3.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的意思。
    4.赏析“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三、阅读古诗,完成各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5.这首词上片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色图卷。“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而“_________”、“_________”两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
    6.请赏析“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一句中“谩”字在诗中的作用。
    四、阅读古诗,完成各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蒿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7.本诗中最能体现诗人隐居生活心境的一个词是( )
    8.联系诗人的生活背景,说说你对“真意”的理解。
    二、课外阅读
    9.阅读李煜的词《清平乐》,完成小题。
    清平乐 李煜①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②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注】①公元971年秋,李煜派弟弟李从善去宋朝进贡,被扣留在汴京。公元974年李煜请求宋太祖让李从善回国,未获允许。李煜常常想念他而痛哭流泪。②砌:台阶。
    (1)下列对词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上片首句,“别”和“柔肠断”直抒胸臆、毫无遮拦地道出郁抑于心的离愁别恨。
    B.“砌下落梅如雪乱”一个“乱”字,一语双关,既指台阶下落梅多且乱,又指诗人此时心乱如麻。
    C.“拂了一身还满”指把满身的落梅拂去了又落了满身,突出了落梅如雪的美丽和诗人赏梅时的轻松愉悦。
    D.“雁来”两句化用“大雁传书”的典故,把思念具体化。写出作者盼信,并希望能在梦中见到亲人。
    (2)李煜《虞美人》中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诗句,请从本词中找出异曲同工的词句,并赏析其妙处。
    10.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松江独宿
    【唐】刘长卿
    洞庭初下叶,孤客不胜愁。
    明月天涯夜,青山江上秋。
    一官成白首,万里寄沧洲①。
    久被浮名系,能无愧海鸥。
    【注】①沧洲:古时常用以称隐士的居处。
    (1)首联点明了诗人“独宿”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2)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田家乐
    【清】汪绎
    短篱矮屋板桥西,十亩桑阴接稻畦。
    满眼儿孙满檐日,饭香时节午鸡啼。
    (1)诗歌第二句中的“接”字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
    (2)诗歌后两句是从哪几个感官角度写的?表达了田家主人怎样的心境?
    12.请阅读诗歌,完成题目。
    渡浙江问舟中人①
    唐·孟浩然
    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注:①浙江:即钱塘江。
    (1)这首诗的前两句叙述了什么时候的什么事情?
    (2)请赏析第三句“时时”一词的妙处。
    1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早归
    (唐•元稹)
    春静晓风微,凌晨带酒归。远山笼宿雾,高树影朝晖。
    饮马鱼惊水,穿花露滴衣。娇莺似相恼,含啭傍人飞。
    (1)赏析“远山笼宿雾,高树影朝晖”一句中“笼”的妙处。
    (2)下面是一个短视频的脚本,请你根据这首诗的后四句补全表格内容。
    14.古诗阅读,回答小题。
    雨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请你描绘画线句所展现的画面。
    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_________(ǒu),春船载_________(qǐ)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1)正确书写汉字。
    ①菱_________(ǒu) ②_________(qǐ)罗
    (2)请你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文字中划波浪线的句子。
    (3)作者抒发了下面哪种感情
    A.不得志的郁闷
    B.对家乡的思念
    C.对友人的送别
    16.李强发现很多历史名人都深爱着南通,比如他读到南通名医陈实功的一首诗:
    山后闲步
    陈实功①
    游山不问径,历险自攀跻。
    憩足坐危石,探奇走曲溪。
    鸟声村落外,树影夕阳西。
    席地共长啸,烟霞满袖携。
    【注释】①陈实功,明代著名外科医学家。诗中提到的山,是南通城外长江之滨的五山,这是陈实功常去采药的地方。
    (1)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2)结合尾联,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7.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完成问题。
    青玉案•姑苏台上乌啼曙
    王国维
    姑苏台上乌啼曙,剩霸业,今如许。醉后不堪仍吊古。月中杨柳,水边楼阁,犹自教歌舞。
    野花开遍真娘墓,绝代红颜委朝露。算是人生赢得处。千秋诗料,一抔黄土,十里寒螿①语。
    【注释】①寒螀(jiāng):寒蝉。
    (1)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写“月中杨柳,水边楼阁,犹自教歌舞”。
    (2)王国维主张“词人观物须用诗人之眼,不可用政治家之眼”,以他的角度,鉴赏这首诗的下阕。
    (3)根据你的认识,姑苏台在以前与诗人写诗之后有什么变化?
    【优选提升题】
    一、课外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新年作
    唐·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①独潸然②。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已似长沙傅④,从今又几年。
    【注释】①天畔:天边,指诗人被贬之地潘州南巴,今广东茂名。②潸然:流泪的样子。③客:诗人自指。④长沙傅:指贾谊。曾受谗被贬为长沙王太傅,这里借以自比。
    18.首联中的“独”引起李泽外公的共鸣,请你赏析“独”字在诗中的妙处。
    19.结合全诗,请说出尾联寄寓了诗人哪些情感。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①这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
    20.下列句中的“望”字,与诗中“望”字情感相近的一项是( )
    A.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王绩《野望》)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C.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D.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21.江城五月,恰逢初夏,当然无梅,可是耳闻笛声吹寒,不觉眼前便有梅花漫天飘飞。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狄宗亨
    【唐】王昌龄
    秋在水清山暮蝉,
    洛阳树色鸣皋烟。
    送君归去愁不尽,
    又惜空度凉风天。
    22.请简析本诗首句的作用。
    23.联系全诗,简要概括诗中表达了哪些“愁”?
    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行香子
    [宋]晁补之
    前岁栽桃,今岁成蹊①。更黄鹂、久住相知。微行②清露,细履斜晖。对林中侣,闲中我,醉中谁。
    何妨到老,常闲常醉,任功名、生事俱非。衰颜难强,拙语多迟。但酒同行,月同坐同嬉。
    [注释]①蹊:小路。②微行:小径。
    2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开篇写“栽桃”“成蹊”,可见园中桃树之繁盛,包含着作者的喜悦和成就感。
    B.“微行清露,细履斜晖”两句排列了四个意象,给人一种跳跃的美感,巧妙而别致。
    C.下阕中的“何妨到老”三句紧承上阕,写出了作者不愿意“常闲常醉”,一直到老。
    D.这首词音律和谐、语言清丽,将写景、抒情、明理三者自然地融为一体,言简意深。
    25.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五、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府①
    【唐】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②寒,独宿江城蜡炬残。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③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④。
    【注】①府:幕府。古代将军的府署,杜甫当时在严武幕府中。②井梧:梧桐。③伶俜(pīng):流离失所。④“强移”句:用《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意。强移:勉强移就。一枝安:指他在幕府中任参谋一职。
    26.清代方东树评价该诗的颔联“景中有情,万古奇警。”请自选角度进行赏析。
    27.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前两联写“独宿”之景,情含景中;后两联抒发“独宿”之情,以情驭景。
    B.第一句“清秋幕府井梧寒”,未写“独宿”而先写“独宿”的氛围和感受,意在笔先,起势峻耸。
    C.“风尘荏苒”,指战乱延续的时间很长。诗人时常想回到故乡洛阳,却由于“风尘荏苒”,连故乡的音信都得不到。
    D.尾联表明自己这次作严武幕府参谋,终于可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了。一个“安”字,道出诗人内心的安定与安闲。
    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题青泥寺壁
    [南宋]岳飞
    雄气堂堂黄斗牛①,誓将直节报君仇岱
    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②万户侯婚
    [注]①贯斗牛:形容胆气极盛,直冲云霄。②登坛:升登坛场。这里指拜将封侯得高官。
    2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9.朗诵这首诗时,如果配上合适的背景音乐,最合适的配乐风格是( )
    A.柔和舒缓B.激昂震撼C.悲壮低沉
    七、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客中九日①
    【明】王翃
    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
    黄花②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注释】①客中九日:指寄寓他乡过重阳节。②黄花:指菊花。
    30.这首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通过“细雨”、“_________”、“_________”、“黄花”等景物,渲染了_________的氛围。
    31.诗歌的第三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八、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①,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注释】①卷帘人:站在窗口卷帘子的侍女。
    32.请将词人和侍女之间的对话补充完整。
    词人问卷帘人:_________? 卷帘人回答:_________。
    33.请说说“绿肥红瘦”的含义以及作者表达的情感。
    九、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采桑子
    [宋]晏殊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34.如何朗读“时光只解催人老”?请从重音处理、情感把握方面提出朗读建议。
    35.词中“好梦频惊”的“频”如何理解?词人“好梦频惊”的原因有哪些?
    十、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①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②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释:①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②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36.词的上阕两句“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语言很有特色,请赏析加点的两个词。
    37.小文觉得这首词里的“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和《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请说明理由。
    十一、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田家元日①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②,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③,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④,共说此年丰。
    【注】①元日:农历正月初一。②斗:指北斗星。回北:指北斗星的斗柄从指向北方转而指向东方。古人认为北斗星斗柄指北,天下皆冬,指东,天下皆春。③强仕:强仕之年,即四十岁。④占气候:根据自然气候推测一年收成的好坏。
    38.本诗用语平白自然,而意境自生。请以颈联为例,想象并描绘其中的画面。
    39.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十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业师山房①期丁大不至
    【唐】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②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注释】①山房:山中的屋舍。②之子:指丁大,作者友人。
    40.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颔联的画面。
    41.《百家诗选》中,尾联的“孤”字作“携”字,你喜欢哪个版本?请结合全诗说说理由。
    十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夜纪怀
    宋·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①浮太清②。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
    还思散关③路,炬火驿前迎④。
    【注】①明河:银河。②太清:指天空。③散关:即大散关。指诗人曾经出征战斗过的地方。④炬火驿前迎:举着火把到驿馆前迎接。
    42.颔联中的写景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43.《秋夜纪怀》的尾联和《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中的“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有相似之处,请结合诗句从抒情方式和表达情感两方面进行分析。
    十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卜算子·片片蝶衣轻
    (南宋)刘克庄①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选自《后村长短句》,广陵书社2016年版)
    [注] ①刘克庄:世家出身,才高八斗,为人刚正,直言不讳。曾为批判不正之风,作《落梅》一诗,被免职累废十年之久,其后仕宦生涯中屡用屡废,历尽坎坷和挫折。
    44.词人为何先说天公“不惜花”,又说其“惜花”?
    45.这首词以“花”喻人,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二、对比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46.这两首诗都描写了古代的战争,请你带同学们探究两首诗歌在内容与情感上的共同点。
    47.诗人用词精妙,如“黑云压城城欲摧”中的“压”与“摧”,“晓战随金鼓”的“随”。请你选择一句进行赏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①,影入平羌江水流②。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注】①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②影:月光的影子。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48.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呈现的画面。
    49.本诗与《渡荆门送别》都是李白出四川时的作品,两首诗的情感有什么共同点?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各题。
    丹阳送韦参军
    (唐)严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舟次丹阳驿
    (明)高启
    沽酒来寻水驿门,邻船灯火语黄昏。
    今朝始觉离乡远,身在丹阳郭外村。
    50.两首诗的时间是基本一致的,从“_________”与“_________”两词分别可以看出。
    51.两首诗都提到丹阳,但诗人们在此地经历的事件却不同,前首是写_________,后首是写_________。
    52.结合诗句分析两首诗的情感。
    四、阅读两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宋)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采桑子
    欧阳修(宋)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53.两首词的结尾都写了水鸟惊飞,结合内容说说各有什么作用。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秋兴八首①(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②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③,白帝城高急暮砧④。
    【注】①《秋兴八首》是杜甫晚年为逃避战乱而寄居夔州时的代表作品。②塞上:指巫山。③催刀尺:指赶裁冬衣。④急暮砧(zhēn):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
    54.下面诗句与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流露的心境最接近的一项是( )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B.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C.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D.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55.请描述《秋兴八首》(其一)颔联所写的景象。
    56.两首诗歌都写到“菊”这一意象,抒发的情感各不相同,请结合诗句分析。
    画面特写
    画面声音
    预期表达的效果
    颈联
    A
    “扑通”的水声
    C
    尾联
    黄莺绕着诗人边飞边叫
    B
    表现作者早晨经过树林的愉悦之情。
    参考答案
    【经典基础题】
    1.“深”是茂盛的意思,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草木繁密而荒芜、人们离散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2.这一美学概念意为将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其他对象上,使这一对象也具有一定的情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花、鸟因感时恨别而落泪、惊心,运用拟人的写法,赋予花、鸟以人的情感,诗人将自己对国家衰败的伤感转移到花、鸟上,移情于物,使花、鸟似乎都伤感了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衰败、人们流离失所的忧虑之情。
    【解析】1.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城春草木深”的意思是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深”在句中为茂密、茂盛的意思。联系上句“国破山河在”可知,此时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作者将国都的残破、百姓的离散与草木的茂密形成了对比,为全诗渲染了一片荒凉凄惨的气氛。诗人写今日景物,实为抒发人去物非的历史感,将感情寄寓于物,表现了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感。
    2.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根据题干“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意识活动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加诸对象,使对象具有一定的情感和审美色彩”可知,“移情说”在诗歌中体现为借景生情,移情于物的手法。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无情而有泪,鸟无恨而惊心,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感时”、“恨别”都浓聚着杜甫因时伤怀,苦闷沉痛的忧愁。这两句的含意可以这样理解:我感于战败的时局,看到花开而潸然泪下;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人内心痛苦,遇到乐景,反而引发更多的痛苦。诗人痛感国破家亡的苦恨,越是美好的景象,越会增添内心的伤痛。颔联通过景物描写,将花与鸟拟人化,借景生情,移情于物。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
    3.我回报天帝路途还很漫长,现在已是黄昏却还未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 4.比喻(用典),把自己比成大鹏,乘万里风高飞远举,叫风不要停止,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表示了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对现实的不满,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解析】3.本题考查理解词句的意思。作答时注意用自己的话来分析。
    例如:我还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才能达到理想的境界,但奈何岁月易老,如今的我已不再年轻,即使我学诗能写出令人惊奇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
    4.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的意思是: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一叶轻舟,直送往蓬莱三仙岛。词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自己”比成“大鹏”,她要象大鹏那样乘万里风高飞远举,离开那浑浊的社会。叫风不要停止地吹着,把她的轻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过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表达了作者有远大的理想,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厌弃和不满之情。同时“九万里风”出自《庄子•逍遥游》,用典,体现作者有大鹏高飞之志。“蓬舟”像蓬草那样飞旋轻快的小舟。“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个神山,为神仙所居,这一系列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尽管有才华,有理想,有抱负,但在现实社会中根本得不到实现和施展,找不到出路,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不满。
    5.转舞 6.“谩”,空,徒然。①“学诗谩有惊人句”的意思是,我学习写诗,空有惊人的诗才,又有何用呢?言外之意②第一层是自己空有才华,作为一名弱女子能有什么作为呢,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感慨;③第二层是正值战乱,国难当头,诗词文章又有何用?表达了词人对现实的不满。④同时,此句的感叹引出下阕词人对理想的仙境生活的想象。(任意答出2点即可。)
    【解析】5.考查词句赏析。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意为: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转动,像无数的船只在舞动风帆。
    词一开头,便展现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已极壮丽,其中又准确地嵌入了几个动词,则绘景如活,动态俨然。“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所谓“星河欲转 ”,是写词人从颠簸的船舱中仰望天空,天上的银河似乎在转动一般。“千帆舞”,则写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舟船在风浪中飞舞前进。船摇帆舞,星河欲转,既富于生活的真实感,也具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基调。
    6.考查词句赏析。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意为:我回报天帝路途还很漫长,现在已是黄昏却还未到达。即使我学诗能写出惊人的句子,又有什么用呢?
    这是是词人在天帝面前倾诉自己空有才华而遭逢不幸,奋力挣扎的苦闷。著一“谩”字,流露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自己空有才华,然而这种才华于国势的危亡又有什么用呢?词人在现实中知音难遇,欲诉无门,唯有通过这种幻想的形式,才能尽情地抒发胸中那种怀才不遇的抑郁之情。引出后句的回答“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词人通过“天帝”和“三山”这两个形象,将自己美好的梦想表达了出来,渴望有好的帝王和好的居所,渴望有人的关心和社会的温暖,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
    7.“心远”或“悠然” 8.“真意”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远离世俗的纷扰,对恬淡闲适的田园生活的追求。(或表明作者厌恶世俗和官场的污浊风气、名利纠纷,归隐田园,希望在田园的悠然和闲适中保持高洁的品行。)
    【解析】7.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心远地自偏”,只要内心能远远地摆脱世俗的束缚,那么即使处于喧闹的环境里,也如同居于僻静之地。句中的“心远”是远离官场,远离尘俗,超凡脱俗,表示了作者对官场的无奈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悠然见南山”指悠然地见到南山,写出了人的闲逸而自在,是陶渊明对于现在在山水田园中生活的惬意写照。因此句中可填入:“心远”或“悠然”。
    8.本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把握。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句意: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所谓“忘言”,实是说恬美安闲的田园生活才是自己真正的人生,而这种人生的乐趣,只能意会,不可言传,也无需叙说。诗人远离官场尘嚣,过着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感受到平平淡淡才是真,这种悠闲的生活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活。这充分体现了诗人安贫乐贱、励志守节的高尚品德。
    9.(1)C
    (2)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运用比喻,把“离恨”比作“春草”,把“离恨”形象化(化无形的离恨为有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离恨的无边无际和难以消除。
    【详解】(1)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C.从“拂了一身还满”的“拂”字,可见主人公有克制思念的想法,但一个“满”字,却把主人公那种无奈之苦、企盼之情、思念之深刻画得至真至实。所以“突出了落梅如雪的美丽和诗人赏梅时的轻松愉悦”的赏析错误;
    故选C。
    (2)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意思是:人生啊人生,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悲愁么?“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显示出愁思如春水的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意思是:离别的愁绪正像春天的野草,越行越远它越是繁生。运用比喻,把“离恨”比作“春草”,把“离恨”形象化,结合“更行更远还生”,可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离恨的无边无际和难以消除;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都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容愁绪,有异曲同工之妙。
    10.(1) 地点,时间(或季节)孤客
    (2)对虚名的淡泊,对被声名所累的无奈,对自由的向往。
    【详解】(1)考查诗句赏析。
    首联“洞庭初下叶,孤客不胜愁”大意为:洞庭湖畔初秋时节落叶刚刚开始凋零,远在他乡的旅客难以抑制内心的愁绪。首联中的“洞庭”点明了地点,洞庭湖。“初下叶”,叶子刚刚飘落,点明了季节,初秋。“孤客”,孤身一人,客居异乡。点明了诗人的身份。
    (2)考查赏析作者感情。
    尾联大意为:我很久以来一直被世间浮名所牵绊,面对着自由自在的海鸥,又怎能不羞愧呢?
    前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久被声名所累的无奈之意。在作者看来,那些世间的浮名,实在是自己的羁绊,让自己不能向海鸥一样自由自在。
    后一句作者实写海鸥,暗写自己,自己面对着海鸥而羞愧,是因为海鸥远比自己要自由,从而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11.(1)“接”是“连接”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桑田与稻田连成一片、长势喜人(茂盛)、丰收在望的景象。
    (2)后两句从视觉、听觉、嗅觉的角度来写。表现了田家主人内心的闲适和心满意足的欢乐心情。
    【详解】(1)考查词句赏析。
    本诗第二句意为:小院的附近有十亩桑阴连接着稻田。“接”是连接的意思。桑田与稻田连接在一起,“接”用得自然贴切,表明此处养蚕业和种植业都很发达。呈现在作者眼前的是一幅庄稼长势喜人,丰收在望的农家景象,既富有生活气息,又可以看出作者对农家生活的关心。
    (2)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满眼儿孙满檐日,饭香时节午鸡啼”意思是:安居乐业加上子孙满堂,更有阳光普照、天气晴好。到了晌午时节,那锅里的米饭飘溢出诱人的香味,传来几声午鸡的啼声。“满眼儿孙满檐日”是视觉角度的描写,“饭香”是嗅觉角度的描写,“鸡啼”是听觉角度的描写,以五官感受,形象地丰富了“田家乐”的内容。从诗中可以看到一个坐在庭院中闲望的老农,表现了田家主人内心的闲适和心满意足的欢乐心情。
    12.(1)趁钱塘江退湖、江面平静无风的时候,与友人同船渡江。
    (2)时时,常常,每时每刻的意思。生动地写出了诗人不时探头向天边眺望的情形,表现了诗人对越中山川美景的向往之情。
    【详解】(1)本题考查诗句内容的理解。
    诗歌前两句“潮落江平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的意思是:潮落后江面平静还没有起风,乘一只小船与您相从。据此可知,时候:钱塘江退湖、江面平静无风;事件:与友人同船渡江。
    (2)本题考查词句的赏析。
    结合诗歌第三句“时时引领望天末”的意思是不时地探头向天边眺望,其中“时时”的意思是常常,表明诗人的动作,写出了彼岸已经隐隐约约可以看见的一带青山,激起世人的好奇与猜测,侧面表现出越中山川的美丽,境界悠远,引人入胜,表现出诗人对越中山川的美景的渴慕之情。
    13.(1)“笼”,笼罩或萦绕之意,写出远山在晨雾萦绕之中若隐若现的朦胧之美。
    (2)A.因饮马而惊动水中的鱼和穿过花丛时露水沾湿了衣服;
    B.娇莺的鸣叫;
    C.写出清晨归来路上的静谧美好。
    【详解】(1)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远山笼宿雾,高树影朝晖”句意为:远处山峰笼罩着还未散尽的夜雾,晨光映照下,树影投射在地面上,明暗交错。“笼”有“笼罩、萦绕”的意思,在这里形容远山上的夜雾,而这是诗人“早归”所见之景,体现了远山在雾气萦绕时若隐若现的朦胧美感,很有意境。
    (2)本题考查对诗句赏析及运用。
    颈联“饮马鱼惊水,穿花露滴衣”句意:饮马时惊动了水中的鱼,穿过花丛时露水沾湿了衣服。据此可知,颈联的画面特写里的元素有:饮马、鱼、花丛、露水、衣物,通过这些景象的描绘,营造了清晨归来路上的静谧氛围,美好而恬静。
    尾联“娇莺似相恼,含啭傍人飞”句意:黄莺好像埋怨有人来而恼怒,围绕着人不断地鸣叫。“含啭”从听觉的角度表现莺啼声婉转动听,故尾联的画面声音为娇莺的鸣叫。
    14.示例:雨前,春天刚刚降临,尚未完全开放,花事已了,枝条是上只剩下满树绿叶了,写出诗人赏花不成的失望。
    【详解】本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的能力。解答时,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此题不能直译诗句,要有适当的想象,语言要优美。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意思是下雨之前鲜花初开可以看到花蕊,下雨之后绿叶中间再也不见鲜花。这是对比的手法,把“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进行对比,表现了作者面对满园落红残春产生的叹惜之情。根据这两句诗的意思适当添加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即可用生动的语言再现诗中画面。
    示例:就在这场雨之前,春天刚刚降临,花才吐出骨朵儿,含苞待放。谁知一场雨后,只剩下一片绿叶了!
    15.(1) 藕绮
    (2)姑苏城中屋宇相连,没有什么空地;即使在河汊上,也架满了小桥。
    (3)C
    【详解】(1)菱藕:读音líng ǒu,菱角和莲藕;
    绮罗:读音qǐ luó,华贵的丝织品或丝绸衣服。
    (2)本题考查句子的描绘。要想描绘此句话,要知道“古宫”指的是姑苏城中屋宇,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来进行描绘即可。
    示例:苏州城内房屋鳞次栉比,没有多少空闲的地方;水网不满大街小巷,小桥很多。
    (3)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的理解。由“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指你到姑苏时将会看到,那儿的人家房屋都临河建造。“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指遥想远方的你,当月夜未眠之时,听到江上的渔歌声,定会触动你的思乡之情。这首送别诗通过想象描绘了吴地秀美的风光,毫无离别时的伤感情绪,笔致新颖可喜,仅在结尾处轻轻点出送别之意。故选C。
    16.(1)动听的鸟鸣在村落外传来,树的影子随着夕阳向西边延展。
    (2)尾联“共长啸”“满袖携”写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快乐,表达出诗人对山后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
    【详解】(1)本题考查对诗句画面的描绘。解答此题需要结合诗句的意思作答,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和联想,运用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即可。
    示例:坐在石头上,我侧耳倾听,从远处的村落外传来了鸟儿清脆的歌声,起身向周围的树林望去,树的影子在夕阳的照射下被拉得很长很长。
    (2)本题考查诗人的情感。
    结合诗歌的尾联“席地共长啸,烟霞满袖携”的意思是坐在地上放声长啸,烟霞美景尽藏袖里。“共长啸”“满袖携”写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表达出诗人轻松自在的心情和能够悠闲地欣赏善后美景的愉悦之情。
    17.(1)皎洁的月色下,杨柳依依,随风舞动,水边的楼台阁榭内,灯红酒绿,旁边就是那些学习歌舞的女子。
    (2)诗中描写真娘虽沦落风尘,其墓上却开遍野花,赢得了许多诗人为之吟诗,洒下同情之泪。“千秋诗料,一抷黄土”,这就是“通古今而观之”的诗人之眼里的又一个“人间”。
    (3)从古典变为纵情声色的歌舞场。
    【详解】(1)本题考查描绘词中展现的画面。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主要景物,在原句翻译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加入合理形象再现画面。还可以适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使改写的文字更加生动形象。这句话的意思是:月色下的杨柳,水边的楼台阁榭,还有那些学习歌舞的女孩子们。画面示例:月光明净洁白,杨柳随风舞动。近岸水边,楼台阁榭林立,灯红酒绿不绝,许多学习歌舞的女子在翩翩起舞。
    (2)本题考查词句的赏析。
    王国维主张“词人观物须用诗人之眼,不可用政治家之眼”。从上阕“醉后不堪仍吊古”。可知,吴王阖闾的霸业也仅留下一座荒废的姑苏台。反之看唐代名妓真娘墓,却赢得了骚人墨客的同情。“野花开遍真娘墓,绝代红颜委朝露”,写风尘女子真娘墓上开满野花,象征红颜如朝露般易逝;“算是人生赢得处”写真娘虽沦落风尘,却赢得了多少骚人墨客为之吟诗,表达了对真娘的同情;“千秋诗料,一抷黄土”,埋葬真娘的一把黄土,却成了千秋诗人的诗词材料,这是诗人眼里的又一个“人间”。
    (3)本题考查诗词内容的理解。
    从“姑苏台上乌啼曙,剩霸业,今如许”可知,想当年阖闾不爱红妆爱武将,以姑苏台为练兵场。从“水边楼阁,犹自教歌舞”可知,而今姑苏台成了纵情声色的歌舞场。
    【优选提升题】
    18.独,独自 适逢新年,而诗人却远在异乡,他独立天边不禁热泪横流,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悲伤。19.(1)被贬异乡的孤独;(2)对时光流逝的感伤;(3)对像贾谊一样受谗遭贬的悲愤;(4)对未来能否像贾谊一样受贬后重获召用的期待的茫然;(5)对家乡的思念。(答到任意三点即可。)
    【解析】18.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独”的意思在独自,新年已至,自己与亲人们相隔千里,思乡之心,自然更切。每逢佳节倍思亲,独处异乡,又逢新年,诗人怎能不黯然神伤,老泪纵横呢?“独”字不仅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伤感之情,也奠定了全诗孤苦悲凄的情感基调。
    19.此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思想情感的把握。
    尾联的意思是:我已和长沙傅一样遭遇,这样日子须到何时才休?这里运用了贾谊的典故,贾谊有济国之志而为权贵谗毁,流放为长沙王太傅。诗人借这个典故暗指自己被贬,抒发与贾谊“同是天涯论落人”的孤独、悲愤之情;诗人担心滞此难返,产生“从今又几年”的忧虑,表达了对前途的茫然;诗人引颈遥望长安,归期无望,又已年老,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0.D 21.想象(借景抒情、虚实相生),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色虽美却给人凛然生寒之感,这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借想象中梅花纷纷飘落的景象烘托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解析】20.本题考查感情理解。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意思是:被贬谪的人要远去长沙,日日西望长安方向也看不见家。结合注释“这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可知,“望”字表达了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以及思乡之情。
    A.“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意思是: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眺,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方。“望”字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意思是: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只因为如今我身在最高层。“望”字写出了登高望得远,对前途充满信心;
    C.“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望”字写出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D.“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向东望着故乡路途那么漫长,热泪洒满了两袖,湿漉漉的没有干。“望”字写出了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
    故选D。
    21.本题考查诗句赏析。
    三、四两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意思是: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在这五月的江城好似见到纷落的梅花。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使诗人仿佛看到了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可见运用了想象(借景抒情、虚实相生)的手法;因为梅花是寒冬开放的,景色虽美却给人凛然生寒之感,这是诗人冷落心情的写照。结合“西望长安不见家”可知,借想象中梅花纷纷飘落的景象烘托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22.交代送别时间与季节;通过环境描写,衬托离情别绪(奠定感伤的基调)。 23.与友人依依不舍的情感(离愁别绪);对友人漂泊无依的牵挂;空有眼前美景而无人陪伴欣赏的孤苦。
    【解析】22.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和作用分析。
    “秋在水清山暮蝉”,意思是秋天表现在水清山老和蝉的鸣叫声中。“秋在”“暮”字可以看出送行的时间是秋天的傍晚。“水清”,说明天晴气爽,“暮蝉”,黄昏的时候还有蝉在鸣叫。首句交代送别时间与季节,同时通过环境描写,衬托出离情别绪,为全诗奠定感伤的感情基调。
    23.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诗歌大意:秋天表现在水清山老和蝉的鸣叫声中,洛阳的枫林如火鸣皋山上烟云笼罩。送你离开这里我充满了不尽的忧愁,只我一人度过这凉风习习的天气又多么令人惋惜。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诗的后两句直抒情怀:“愁不尽”说明两人情谊非同一般,以“愁”字表现诗人对狄宗亨的感情之深和依依不舍的情感;后句侧重点是“空度”,他说,你走了我很惋惜无人与我做伴,只能白白度过这个凉风飒飒、气候宜人的秋天。表达出空有眼前美景而无人陪伴欣赏的孤苦。这两句语意浅近,而诗人与狄宗亨的深厚情谊却表现得十分深刻,即所谓“意近而旨远”,透漏出对友人漂泊无依的牵挂之情。
    24.C 25.表达了作者忘却功名是非,悠闲自得、豁达乐观的心境。
    【解析】2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C.“何妨”译为“不妨(表示可以这样做)”,以反问的语气,表达作者希望“常闲常醉”一直到老,不在乎功名、世事变化;“不愿意‘常闲常醉’,一直到老”有误;
    故选C。
    25.本题考查作者情感。
    上片描绘了山林中清幽雅致的景致,悠闲自在的生活,下片“何妨到老,常闲常醉,任功名、生事俱非”,写诗人想“常闲常醉”一直到老,不在乎功名、世事变化,可见诗人不喜功名利禄,渴望归隐山林,悠闲自得、豁达乐观的心境。
    26.手法:听觉、视觉相结合,拟人,反问,反衬,借景抒情效果:写出长夜角声悲凉;月色无限美好,但无人共赏的情景。(意对即可)情感:诗人独宿幕府时孤单寂寞、忧虑国事、沉郁悲凉的复杂心情。 27.D
    【解析】26.本题考查赏析诗句。
    “永夜角声悲自语”的意思是:长夜里号角声悲壮似在自语。作者是把“号角”当作人来写,赋予号角以人的情感,这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该句通过描写角声在悲切地自言自语来反衬四周环境的清冷寂静,从而突出诗人内心的孤独、苦闷和悲凉;“中天月色好谁看”的意思是:天空中的月色虽好谁与我共赏。作者通过“谁看”一词,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引出下文“音书绝”美好的月色无人一起欣赏,更显诗人的孤独。这两句诗听觉和视觉相结合,刻画出一个看月听角、独宿不寐的人物形象,借月景恰切地表现了无人共语、沉郁悲抑的复杂心情,表达了作者悲凉深沉的情感,流露了怀才不遇的心绪。
    27.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
    D.“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的意思是:我已忍受十年的飘零生活,把家安在这里不过勉强栖身。诗人用“强移”二字,表明他并不愿意来占这幕府中的“一枝”,而是严武拉来的,用一个“安”字,不过是诗人自我解嘲。诗人一夜徘徊徬徨、辗转反侧,心中并不安宁;选项“诗人内心的安定与安闲”表述错误;
    故选D。
    28.表达了诗人满腔英雄之气,忠心报君的思想;无视官场功名利禄,杀敌爱国的深情。 29.B
    【解析】28.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情感把握。
    诗歌大意:我的杀敌之气直冲霄汉,发誓用坚贞的气节为君王报仇。斩除金人迎回君王的车驾,不图谋拜将封侯、高官厚禄。
    《题青泥市寺壁》是宋代抗金名将岳飞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题于青泥市(今江西新干县境)萧寺壁间。该诗描写了作者报效祖国,御侮杀敌的志向。诗中质朴无华,直抒胸臆,气势健举,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坚强意志,和他只为报国血耻,不图拜将封侯的爱国主义精神。
    29.考查诗歌内容理解。从诗歌的情感、内容、风格方面进行分析。
    公元1133年(高宗绍兴三年),岳飞题此诗于青泥市(今江西新干县境)萧寺壁间。此时,抗金局势一派大好,但以秦桧为首的投降派正加紧与金议和。诗中表达了收复失地、洗雪靖康之耻的坚定信念,展示了作者高洁的人格和节操。这首诗却豪气流贯,激昂壮烈,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感染力,所以应配激昂慷慨的乐曲。
    故选B。
    30.夕阳寒塘凄凉(凄冷、萧条等) 31.运用拟人手法,赋予黄花(菊花)以人的情感,(或从黄花的视角看关山客),委婉、含蓄、形象地表达出诗人离乡在外的孤寂之情。
    【解析】30.本题考查诗歌意象的理解。
    根据注释可知,客中九日:指寄寓他乡过重阳节。根据诗句“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夕阳到来,细雨成阴依然不断地下着,湖边的飞阁倒映在寒塘内)”这两句诗歌中的“细雨”“夕阳”“飞阁”“寒塘”,这些景物给晚秋的景物笼罩上一层寒意,细雨成阴,飞阁寒塘,黄花迎风飘扬。凄清的秋景,孤独的异乡人,面对自由自在开放的野花,心中的苦愁又有谁知啊。加之下文“黄花应笑关山客(黄花也在笑这位关山客)”,在家人团聚齐登高的重阳日却独自在异乡登高,让诗人触景生情,引发重阳思乡之情。
    31.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意思是黄花也在笑这位关山客,每年九月九登高都是在异乡。“黄花应笑”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黄花以人的情感,“笑”字运用非常巧妙,以黄花(指菊花)的视角来看这位关山客,反映了作者一种无可奈何的远涉关山离乡在外的孤独寂寞的心情,但他表面上显得稍为轻松而不沉重,表达情意显得委婉而含蓄。
    32.小院的海棠如何了?海棠花还是跟之前一样。 33.以“绿肥”形容叶之繁茂,“红瘦”形容花之凋零。表达了对春花的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解析】32.本题考查理解诗意。
    这首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充分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对春天的热爱,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侍女的回答“却道海棠依旧”意思是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结合侍女的回答,可知词人应是问“经过一夜的风雨,小院的海棠如何了?”。
    33.本题考查理解词意和作者情感。
    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分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正是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正是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表达了对春花的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34.重读“催人老”一词,因为它能够从情感上表达作者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35.“频”是“屡次”“多次”“一次次”的意思。
    ①因时光的流逝而惊梦,②因容颜的易老而惊梦。③因离别的痛苦而惊梦。④因无尽的思念而惊梦。⑤因西风的骤起而惊梦。⑥因月色的惨白而惊梦。⑦因高楼的雁叫而惊梦。
    【解析】34.本题考查朗通技巧。
    “时光只解催人老”意思是时光就那样,它只懂得催人老。“时光只解催人老”这是每一个珍惜时光的人同样都有的感受。看似平常,细想起来,所谓“时光”,到底是怎么回事,它除了每时每刻催人老去,还有别的什么意义表达作者对时光易逝的感慨。词人一入手就端出“催人老”这个问题逼到人们眼前,逼着人们不能不点头承认: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实。重读“催人老”一词,就能把读者的感情有力地调动起来了。
    据此回答即可。
    35.本题考查理解概括诗词内容。
    “好梦频惊”的意思是几次次从梦里把人吹醒。“频”可以理解为“屡次”“多次”“一次次”。要分析“好梦频惊”的原因,就要理解诗词大意,“时光只解催人老”,是讲时光已逝,容颜衰老;“长恨离亭”是的“恨”离别之情;“昨夜西风急”的“急”是西风骤起,“淡月胧明”是月色暗淡,“高楼雁一声”是高楼的雁叫,这些都是梦惊醒的原因。
    据此回答即可。
    36.运用叠词,富有韵律美。“时时”写出白鸟之多,翻飞之迅疾;“细细”写出红蕖香气之细腻绵长。 37.“殷勤”句写昨夜天公殷勤地降下一场微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自己享受一日的清凉;“惊起”句以孤鸿在黑夜中受到惊吓频频回头来写自己无人理解的幽恨;两首词都表达了苏轼被贬谪闲居黄州时的无奈、孤独、落寞。
    【解析】36.本题考查词语赏析。
    本题已给出赏析角度:语言很有特色,请赏析加点的两个词。
    “时时”“细细”属于叠词,运用叠词使语句福有韵律;联系“林断山明竹隐墙”意思是: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耸立的高山。近处竹林围绕的屋舍边;“时时”形容白色小鸟在竹林池塘边幽静环境中不时飞过的灵动之态,动作迅即之姿;联系“乱蝉衰草小池塘”意思是:有长满衰草的小池塘,蝉鸣缭乱;“细细”用看到的阳光照射池水景象形容衰草池塘中的荷花散发香气,将嗅觉转化为视觉,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写出荷花香气弥漫之细腻。
    37.本题考查情感主旨。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句意:昨天夜里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使得又词人度过了一天凉爽的日子。天公饶有情意似的,昨天夜里三更时分下了一场好雨,又使得词人度过了一天凉爽的日子。“殷勤”二字,运用拟人手法,说天公殷勤送来凉雨,却含有自嘲的酸辛,隐藏着词人的感慨。“又得浮生一日凉”中“凉”,双关,既指天气凉爽,又指生活无聊;“浮生”,是说人生飘忽不定,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哲学。“又”字,分量很重,对揭示主题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表现词人得过且过、日复一日地消磨岁月的消极情绪。刻画了一个抑郁不得志的隐者形象。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意思是:突然惊起又回过头来,心有遗憾却无人知情。结合词作的背景分析,绍圣元年,宋哲宗亲政,启用新党,新党掌控政局,苏轼所在的旧党又一次遭到了大规模贬谪,这一次苏轼以讥刺先朝罪名,被贬为惠州安置。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这是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人孤独的时候,总会四顾,回头的寻觅,找到的是更多的孤独,“有恨无人省”,有谁能理解自己孤独的心呢?小人当道,世无知音,空有才华却得不到重用,孤苦难耐,无人理解,情何以堪?诗句表达了苏轼被贬谪闲居黄州时的无奈、孤独、落寞。
    38.白天,在田间,诗人和农父一起扶犁耕作;傍晚,在路上,诗人荷锄伴牧童一道缓步回归村庄。 39.对田园生活的喜爱、赞美;对农事(或农民生活)的关心;对丰年的期盼;隐居躬耕的不甘(4选3,其它言之有理也可)
    【解析】38.本题考查描述诗歌画面。作答时,需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结合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再现画面即可。不要求统一答案。
    示例:白天,靠近在种满桑树的田野里,诗人与农父并肩在田野里劳作;傍晚,诗人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回到村庄。
    39.本题考查对作者情感的把握。此类题目的答题方法如下:先要通读全诗,从全诗中找到可以表现出作者感情的词,如果没有找到,就分析诗词中的画面,看这画面中是否蕴含着作者的感情。当然还要注意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个人遭遇。
    诗的首联写斗转星移,岁月不居,昨晚除夕还是寒冷的隆冬,今朝大年初一起来就已经是和煦的春天。颔联写诗人已进入四十岁的壮年时期,本应出仕,大有作为,但未曾得到一官半职,虽然如此,他对农事还是非常重视,非常关心。
    颈联展示的是一幅典型的田园牧歌图。白天。在田间,诗人和农父一起扶犁耕作;傍晚,在路上,诗人荷锄伴牧童一道回归村庄。在与老农牧童恬淡的耕作中享受到五谷丰登的乐趣,田园风光的美好,田园生活的快乐,感受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赞美。
    尾联扣题,明确点题,写田家元日之际凭借占卜纷纷预言今年是一个丰收年,表达对丰年的期盼。
    中间两联叙写了自已的隐居生活内容,其中隐隐透露了作者不甘隐居躬耕的心情,说明他的鹿门隐居只是为了取得清高的声望,以便得到引荐,达到入仕的目的,“无禄”一词恰是诗人不甘心的宣言。可据此作答。
    40.示例:月光倾泻松间,静静的夜晚平添些许凉意;清风与流泉相和,在耳畔奏鸣。 41.示例一:我喜欢用“孤”字。①天已渐黑,群山昏暝,樵人归尽,烟鸟栖定,给人幽寂清冷之感。②待友不至,诗人内心急切、惆怅,“孤”能贴合诗人的心情。③用“孤”修饰琴,更添孤清之感。
    示例二:我喜欢用“携”字。①夕阳西下,群山昏暗,月出松林,风吹清泉,写出了环境的清幽。②丁大一直未至,在美好的夜色中,诗人携琴等待朋友到来,“携”字更切合诗人恬淡、宁静的心境。
    【解析】40.本题考查描绘诗中画面,开放类试题,尊重诗句原意,描写生动形象即可。这两句诗意为:月光照进松林夜晚渐生凉意,风声泉声共鸣分外清晰。
    示例:皎洁的月光如水一样洒向松林,给凄清的大地又添了几分凉意。萧瑟的风声与潺潺的泉水声融为一体,相互和鸣,如果一首美妙的音乐在耳边奏响。
    41.本题考查词句赏析。开放类试题,结合诗句内容与“孤”或“携”字的表达效果,以及作者的感情拟写即可。
    示例一:我喜欢用“孤”字。天已见黑,待友不至,诗人内心急切、惆怅,所以用“孤”字更切合诗人的心境。以“孤”写琴,明写琴,实写人,更添孤清之感。
    示例二:我喜欢用“携”字。虽然丁大一直未到,但夜色中的幽泉、松月、清风都如此美好,诗人带着一张琴等待朋友的到来,“携”字更切合诗人恬淡宁静的心境。
    42.运用以声衬静,以“虫鸣”来衬托秋夜的寂静,营造了凄清氛围,为后文诗人回忆与感想作铺垫。 43.抒情方式: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直接抒情)
    表达的情感:都抒发诗人的爱国情怀。尾联写诗人虽然秋夜病卧,但仍然壮心不已,念念不忘当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抱有重返战场,报效国家的志向与愿望。而“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
    【解析】42.本题考查词句的赏析。
    “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的意思:微风穿过树林,叶子悄然落下,露水沾湿秋草,百虫鸣叫。运用以声衬静,以“百虫鸣”来衬托秋夜的寂静,“风吹一叶下”“露水”沾湿了秋草,营造了凄清氛围,由“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可知,这里为后文诗人在半醒半睡之中写自己的回忆与感想作铺垫。
    43.本题考查诗歌的对比阅读,要求从从抒情方式和表达情感两方面进行分析。
    《秋夜纪怀》尾联写的是诗人依然想着当年大散关的路,举着火把到驿馆前地迎接。从诗人还想着当年在大散关的战斗生活,由此看出他还想重返战场、报效国家。故尾联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虽身染重病,但依然不忘昔年在前线大散关的战斗生活,还想有朝一日可以重返战场,为国效力。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这是作者提出的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表现了作者渴望早日恢复中原,还于旧都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是对朝廷苟安旦夕,不图恢复的愤慨和抗议。风悲、景悲、人悲,不禁潸然泪下。作者要倩悲风吹泪到扬州去,扬州是抗金的前线重镇,国防要地,这表现了词人对前线战事的关切。
    据此回答即可。
    44.上阕“道是天公不惜花”是名抑实扬,下阕“道是天公果惜花”是名扬实抑,前后对比形成欲抑先扬的效果,突出天公对花的不惜。
    45.花朵纤巧可爱却被风雨无情摧残,就像作者满腹才华,一心为国却被屡遭贬谪,体现了他怀才不遇的悲伤、凄苦。
    【解析】44.本题考查文意理解。
    联系“片片蝶衣轻”可知,海棠片片花瓣儿宛如蝴蝶轻盈的翅膀,表现出海棠花姿致轻盈。联系“点点猩红小”可知,“点点”与“小”表现了海棠花体形的小。“猩红”表现了海棠花猩红如染,那么鲜艳娇美。这两句写出了海棠花的“百种千般巧”。“道是天公不惜花”,名抑实扬,表面说“不惜花”,实际上表达的是天公把花省得“百种千般巧”,实际上是“惜花”。
    下片写花被“雨洗风吹了”的惋惜之情。词人并没有直说,而是先用“道是天公果惜花”句衬起,然后再说出花事被“雨洗风吹了”的可悲现实,这里是名扬实抑,表面说天公“果惜花”,实际上却在璀璨花,是“不惜花”。前后对比形成欲抑先扬的效果,突出天公对花的不惜。
    45.考查赏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上片极写花的可爱,为下片写花被雨打风吹去作铺垫。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这里,“繁”“少”对写,“朝”“暮”对提,不仅见花事变化之遽,亦且见词人对花事的关心。从中我们可以想见“爱花成癖”的词人对海棠花的怜爱之情。联系写作背景可知,刘克庄世家出身,才高八斗,为人刚正,直言不讳。曾为批判不正之风,作《落梅》一诗,被免职累废十年之久,其后仕宦生涯中屡用屡废,历尽坎坷和挫折。这首词借海棠为风雨所摧,隐晦地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屡遭奸邪迫害的愤懑愁苦之情。作者之所以有此遭遇,也是因为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统治者不识人才,迫害璀璨人才造成的。
    46.这两首诗都写出了军情紧急,战场环境的恶劣,结尾都表现了甘愿赴身疆场,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 47.示例:“黑云压城城欲摧”意思是敌人大兵压境,如同黑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压”和“摧”二字,形象地写出了敌军的人马众多,来势凶猛和守城将士的处境艰难,表现了战争紧张的气氛。
    【解析】46.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与情感的比较。
    《雁门太守行》是唐代诗人李贺运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此诗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奇异的画面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万变的战争风云。首句写景又写事,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第二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第三句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最后一句引用典故写出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
    《塞下曲》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这首诗借用唐代流行的乐府题目而写时事与心声,其主题是要求平定边患。全诗以乐观高亢的基调和雄浑壮美的意境反映了盛唐的精神风貌,描绘了守边将士在沙场上征战的艰苦生活,歌颂了他们忠心报国的英勇精神。诗中有对战斗场景的描述,也有对闺中柔情的抒写,内容丰富,意境浑成,格调昂扬,豪气充溢,表现了诗人高尚的爱国情操。
    两首是都营造了军情紧急的氛围,也将战争的残酷表现出来;同时表达了将士们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据此分析提炼概括即可。
    47.本题考查诗歌炼字。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意思是敌兵滚滚而来,犹如黑云翻卷,城墙仿佛将要坍塌;我军严阵以待,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用“黑云”作为比喻,写敌人来势凶猛,再以“压”这个动词来加强“写敌人来势凶猛”的势态。一个“摧”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意思是白天在金鼓声中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战斗,晚上枕着马鞍睡觉。“晓战随金鼓”写了白天随金鼓之声作战,“随”字,写出士卒的令行禁止,行动迅速,表现了人人奋勇的情景,也表现了军情的紧急。
    据此作答即可。
    48.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淡淡的秋月悄然悬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面上,如一块碧玉,晶莹可爱。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 49.表现诗人的豪迈和依依惜别之情。
    【解析】48.考查描绘诗中画面。
    答题时首先理解诗句的大意,然后结合全诗的内容,同时要在把握诗歌主旨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诗意化。
    示例:高峻的峨眉山前,半轮淡淡的秋月悄然悬挂在山头,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面上,如一块碧玉晶莹可爱,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前行。
    49.考查比较阅读。
    《峨眉山月歌》除“峨眉山月”以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连用五个地名,精巧地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
    《渡荆门送别》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作者用一个“随”字把“山”与“野”联结在一起,用“入”字把“江”与“荒”联结在一起。“随”字描绘出山脉的走向与趋势,富有流动感和空间感,仿佛一幅图画在面前徐徐展开。随着山脉的走向越来越低,最终没入大地,平原也愈加广阔,诗人的视野也更加开阔,而“尽”字则道出了山脉消失,平原呈现时,诗人眼前豁然开朗的喜悦感觉。“入”字则带着强烈的楔入感,描绘出了长江冲击荒原的力量,也激发着作者的豪情。作者内心的激昂奋进,也随着水流奔向遥远的天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故乡水拟人化,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所以两诗都表现了作者豪迈的情怀和依依惜别之情。
    50.日晚黄昏 51.在丹阳送别友人远行停留丹阳 52.《丹阳送韦参军》“秋、望、寒鸦、悠悠”等词语表达对友人的不舍,《舟次丹阳驿》“离乡远”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解析】5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丹阳送韦参军》中“日晚江南望江北”意思是:天色已晚我还站在江头遥望江北。《舟次丹阳驿》中“邻船灯火语黄昏”句意是:黄昏时分,船停泊下来,靠近的几只船点起了灯火,人们谈论着一天的见闻。可见,两首诗句中“日晚”和“黄昏”表明了时间。
    5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标题“丹阳送韦参军”意思是:在丹阳送别韦参军。诗句“丹阳郭里送行舟”,首句“丹阳郭里”交待了送行地点在丹阳的外城边,“行舟”表明友人将从水路离去。可见,这首诗是诗人在丹阳送别友人。
    标题“舟次丹阳驿”意思是:船停靠在丹阳驿站。诗句“今朝始觉离乡远”意思是“今天才觉得远离了家乡。可见,本诗叙述的是诗人乘船远离家乡在丹阳停留的事。
    52.本题考查诗歌情感。
    《丹阳送韦参军》:诗的前两句是写送行,首句“丹阳郭里”交待了送行地点在丹阳的外城边,“行舟”表明友人从水路离去。诗中“一别心知两地秋”,“秋”字,表面上写时令,实际上却是表达人的情绪。诗的后两句诗中“望”字传出思念之神态,忧思绵绵,“日晚”则暗示思念时间之久,见出友情之深。“寒鸦飞尽水悠悠”一句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表达作者的悠悠情思,给人以孤独、寂静、空虚的感触。
    《舟次丹阳驿》:前两句描绘了诗人停船沽酒归来所见的景象;后两句中“离乡远”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身在丹阳郭外村”,表达了远离家乡的孤独寂寞之情。
    “水鸟惊飞”写出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表现了作者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惊起沙禽掠岸飞”写海漪微动惊动沙准上的水鸟,使之掠过湖岸飞去。以动衬静,烘托出西湖幽静的画面。描写出了西湖优美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陶醉自然胜景,流连于风景之情的喜悦之情。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惊起一滩鸥鹭”的意思是划船声惊起了一群鸥鹭,说明此时船行非常快,反映人物内心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故而“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把词人酒醉而徜徉在自然中的美好情态表现了出来。所以《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的“水鸟惊飞”表现了作者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惊起沙禽掠岸飞”意思是:被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飞翔。以动衬静,用惊飞的鸟儿来烘托西湖愈显幽静的画面。以景结情,水鸟的飞翔不但增添了词作的情趣,而目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审美想象空间,同时,更表现出词人追求如同水鸟一样的自由自在,陶醉自然胜景之中,流连于风景之内的闲情逸致的生活态度。
    54.C
    55.巫峡里面波浪翻滚,直冲上天,上空的乌云则像是要压到地面上来似的,天地一片阴沉。
    56.《饮酒》中借“菊”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乡村淳朴生活的热爱,体现了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自然真切。《秋兴八首》中“丛菊两开他日泪”深沉含蓄,耐人寻味,“两开”二字,实乃双关,既指菊开两度,又指泪流两回,足见诗人羁留夔州心情的凄伤,又以“孤舟系岸”比喻对故园的挂念之情。
    【详解】54.本题考查诗歌情感。
    《饮酒》(其五)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为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世俗烦恼后的感受。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表现了诗人热爱田园生活的真情和高洁人格。
    A.“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意思是: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此诗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这两句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鼓舞力量;
    B.“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意思是:半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月影倒映在青衣江澄澈的水面上,仿佛在随着江水流动。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而且暗示出秋叶行船之事;
    C.“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此句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构成了全诗优美、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D.“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的意思是: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此句写诗人登黄鹤楼所见,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引发了诗人的乡愁。
    故选C。
    55.本题考查诗歌画面的描述,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运用想象和联想手法,加上优美的语言把画面描述出来即可。
    示例:巫峡中的江水波涛汹涌,波浪滔天;塞上的风云阴沉密布,仿佛和地面贴近,一片阴沉。
    56.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写诗人之所为与所见,诗人所见的“菊”,是风骨凌霜、傲然挺立的托寓之物,为诗人内心情致的物象。诗人所为乃是在自己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于一俯一仰间见其高洁的情致。“悠然”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见”居心于有意无意之间的一瞥,反射出诗人超脱冥邈,神逸方外,醉心自然的悠闲心情。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此时情味,何其深永!诗人写隐居生活的惬意,表现对世俗的排斥,表达了诗人向往宁静的生活,远离世俗的喧嚣的情感。
    《秋兴八首》中“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意思是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丛菊两开他日泪”“两开”二字,实乃双关,既指菊开两度,又指泪流两回,见丛菊而流泪,去年如此,今年又如此,足见羁留夔州心情的凄伤。“故园心”,实即思念长安之心。“系”字亦双关词语:孤舟停泊,舟系于岸;心念长安,系于故园。从云安到夔州苦苦挣扎了两年,孤舟不发,见丛菊再开,不禁再度流泪,心总牵挂着故园。
    相关试卷

    备战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9 作文练习(江苏专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9 作文练习(江苏专用),共66页。

    备战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8 名著阅读练习(江苏专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8 名著阅读练习(江苏专用),共14页。

    备战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 非连续文本练习(江苏专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7 非连续文本练习(江苏专用),共71页。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备战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4 诗歌鉴赏练习(江苏专用)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