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沉淀溶解平衡讲义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432325/0-173243829124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沉淀溶解平衡讲义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432325/0-173243829128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沉淀溶解平衡讲义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6432325/0-173243829130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 -沉淀溶解平衡讲义
展开1.(2024高三上·福建福州·期末)氯化银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将足量分别加入下列溶液中,最大的是,
A.盐酸B.溶液
C.溶液D.溶液
2.(2024·四川南充·一模)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所得到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A.AB.BC.CD.D
3.(2024高三上·浙江金华·期末)某小组模拟成垢—除垢过程,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已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①中将溶液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可以形成沉淀
B.饱和溶液中存在:
C.溶液中存在:
D.用饱和溶液浸泡固体,生成的反应趋势较大
4.(2024高三下·黑龙江哈尔滨·开学考试)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A.AB.BC.CD.D
5.(2024高三上·浙江杭州·期末)草酸(H2C2O4)是二元弱酸。某小组做如下两组实验:
实验I:向20mL0.1ml·L-1NaHC2O4溶液中滴加0.1ml·L-1NaOH溶液。
实验II:向20mL0.1ml·L-1NaHC2O4溶液中滴加0.1ml·L-1CaCl2溶液。
已知:H2C2O4的电离常数Ka1=5.4×10-2,Ka2=5.4×10-5,Ksp(CaC2O4)=2.4×10-9,溶液混合后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HC2O4溶液中存在:c(H+)+c(H2C2O4)=c(OH-)+c()
B.实验I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指示反应终点
C.实验I中V(NaOH)=10mL时,存在c()
6.(2024·云南昆明·三模)室温下,两种难溶盐AgCl(白色)、Ag2CrO4(砖红色)的离子浓度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其中p(Cl-)=-lgc(Cl-)、p(CrO)=-lgc(CrO)、p(Ag+)=-lgc(Ag+),lg2=0.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sp(Ag2CrO4)=4×10-10
B.向A点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硝酸银固体,变小
C.向等浓度的NaCl和Na2CrO4混合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
D.B点条件下既能生成白色沉淀,也能生成砖红色沉淀
7.(2024高三下·重庆·阶段练习)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亚硫酸盐的性质。已知:Ka1(H2SO3)=1.54×10−2、Ka2(H2SO3)=1.02×10−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1得到的溶液中:c()+c()+c(H+)>c(OH-)
B.实验2得到的溶液中:2c()+c()>c(Na+)
C.实验3得到的溶液中:c(H+)+c(Na+)
8.(2024高三上·山东淄博·期末)常温下,和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线Ⅰ表示的变化情况
B.a点,
C.b点条件下既可生成沉淀,也可生成沉淀
D.的平衡常数
9.(2024高三上·湖南邵阳·期末)下列方案设计或现象和结论均完全正确的是
A.AB.BC.CD.D
10.(2024高三上·浙江·开学考试)某温度下,和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图中表示或)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
B.a点时,和均生成沉淀
C.b点时,有,则
D.当用溶液滴定浓度约为的溶液时,可用作指示剂(为红色沉淀)
11.(2024高三上·陕西渭南·期末)是一种二元弱酸。常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钠盐溶液的性质。
实验1:测得溶液的约为5.5。
实验2:向酸性溶液中滴加过量溶液,溶液紫红色褪去。
实验3:向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溶液,溶液变浑浊。
实验4:向溶液中滴加少量等浓度溶液,无明显现象。
若忽略溶液混合时的体积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依据实验1推测:溶液中
B.依据实验2推测:溶液具有还原性
C.依据实验3推测:
D.依据实验4推测:反应后溶液中存在
12.(2024高三上·陕西渭南·期末)室温下,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A.AB.BC.CD.D
13.(2024高三上·陕西西安·期末)时,,。若溶液中某离子浓度小于,可视为该离子已沉淀完全,则在该温度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以比溶解度更小
B.若误饮 的溶液,会引起 中毒
C.向同浓度的 和 的混合液中滴加溶液,先析出
D.在将 固体溶于水所得的饱和溶液中,
二、非选择题
14.(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磷酸亚铁锂()锂离子电池具有寿命长和高安全性的优点,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从废旧的磷酸亚铁锂电池中提取锂、铁等金属材料意义重大。下图是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材料(主要成分为LiFePO4,含少量炭黑,有机物和Al等杂质)回收工艺流程:
沉锂过程中,向100mL的溶液中加入10.6g Na2CO3固体,Li+是否沉淀完全(),请列式计算说明 。
15.(2024高三上·江西景德镇·期末)含氯化合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请完成下列有关问题:
(1)亚氯酸钠()是一种漂白织物的漂白剂,具有较强的氧化性。亚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其水溶液显碱性的原因为 ,其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2)亚氯酸钠在碱性溶液中稳定,在酸性溶液中生成和氯元素的另一种稳定离子,写出亚氯酸钠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是一种新型安全多功能型杀菌剂,其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为通入中可得,其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4)一定条件下,与硫酸酸化的草酸()溶液反应可制备,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溶液可以用来检验水溶液中的或。若向悬浊液中加入溶液,可把转化为,已知达到平衡时,,已知,则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不写单位)
16.(2024高三上·福建福州·期末)C元素是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含C元素的酸也有多种,其中氢氰酸(HCN)就是其中一种比较特殊的酸。氢氰酸有剧毒,25℃时,该酸的电离常数为Ka=6.2×10-10。
(1)HCN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2)25℃时KCN溶液中CN-的水解常数Kh== (保留一位小数)。
(3)0.2ml•L-1的KOH溶液与0.4ml•L-1的HCN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恢复到25℃,混合溶液pH=a。此溶液中c(K+) c(HCN)(填“>”、“<”或“=”),c(CN-)-c(HCN)= (用符号“a”代入表达式写出计算结果),c(CN-)+c(HCN)= (要求精确计算)。已知T℃时,Ksp(CuCN)=1×10-20,Ksp(Cu2S)=2×10-48,则T℃下,2CuCN(s)+S2-(aq)Cu2S(s)+2CN-(aq),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 。
17.(2024高三上·四川广安·阶段练习)按题目要求填空
(1)CH3COONa和CH3COOH的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则该溶液呈 性。(填“酸”“碱”或“中”)
(2)常温下,0.1ml·L-1NH4Cl溶液呈 性,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常温时,部分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CH3COOH、H2CO3、HClO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②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离子方程式为
(4)AlCl3溶液蒸干并灼烧的产物是
(5)已知,常温下Ksp[Cu(OH)2]=2.0×10-20,Cu2++4NH3[Cu(NH3)4]2+,K=1.0×1013。
向硫酸铜溶液中逐渐加入浓氨水,先产生蓝色沉淀,后沉淀溶解得到[Cu(NH3)4]2+,且沉淀开始溶解时pH=10。则产生蓝色沉淀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沉淀溶解时,= 。
18.(2024高三上·江苏连云港·期中)含镉()废水是危害严重的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含镉废水常采用化学沉淀法。常温下,、、、、、。
(1)沉淀效果最佳的试剂是 (填编号)。
a.CaO
b.
c.
(2)若采用生石灰处理含镉废水最佳pH为11,此时溶液中 。
(3)若加入替代实现沉淀转化。
①写出碳酸钙处理的离子方程式: 。
②工业常选用的主要原因是 。
③若反应前溶液中的为0.05,反应后溶液中为0.5,则原溶液中的去除率为 。
(4)若通入气体使其饱和[],调节溶液的pH沉淀。欲使沉淀的溶液中达到国家Ⅱ类地表水质量控制标准(即),计算沉淀时应控制溶液的最低pH为多少?(写出详细计算过程)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某无色溶液中通入过量的气体,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B
向浓度均为的和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溶液,先出现淡黄色沉淀
C
在溶液中加入一小块,金属溶解,并生成大量固体
该固体为
D
将浓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体变黑膨胀
浓硫酸只表现脱水性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有色鲜花放入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
有色鲜花褪色
干燥氯气具有漂白性
B
向含的工业废水中通入气体
首先有黑色沉淀产生
C
向补血口服液中滴加酸性溶液
橙色褪去
补血口服液中一定有
D
用一定浓度磷酸吸收氨气制备干粉灭火剂(控制),选择酚酞做指示剂
无色变浅红
若无传感器,可选择指示剂法制备
实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
1
向10mL0.1ml/LNaOH溶液中通入11.2mL(标准状况)SO2,测得pH约为9
2
向10mL0.1ml/LNaOH溶液中通入SO2至溶液pH=6
3
向10mL0.1ml/LNaOH溶液中通入22.4mL(标准状况)SO2,测得pH约为3
4
取实验3所得溶液1mL,加入1mL0.01ml/L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比较CH3COONa与NaClO酸性
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室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
NaClO溶液pH较大,则酸性:CH3COOH>HClO
B
探究侯氏制碱法
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二氧化碳至饱和后,再通入过量氨气
溶液变浑浊,析出NaHCO3
C
比较AgCl、AgI的Ksp大小
向5mL0.1ml/LAgNO3溶液中先加入4滴0.1ml/LNaCl溶液,再加入4滴0.1ml/LKI溶液
若先产生白色沉淀,后变为黄色沉淀,则AgI的Ksp较小
D
探究Na2SO3是否变质
取少量待测样品溶于蒸馏水,加入足量稀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
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样品已经变质
选项
实验方案
探究目的
A
向溶液中先滴加4滴溶液,再滴加4滴溶液,观察生成沉淀的颜色
B
用注射器收集一定体积气体,连接色度传感器,通过抽拉活塞改变气体体积,记录体系中气体颜色变化
探究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C
向溶有的溶液中加入溶液,观察生成沉淀的情况
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D
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溶液,观察气泡产生的情况
探究的与的大小
化学式
电离平衡常数
参考答案:
1.B
【详解】A.盐酸中;
B.溶液中;
C.溶液中;
D.溶液中;
则最大的是B,故选B。
2.B
【详解】A.某无色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钡离子、银离子、钙离子等,故A错误;
B.浓度相同,Ksp小的先沉淀,由操作和现象可知,故B正确;
C.钠与硫酸镁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硫酸钠、氢气,不能置换出Mg,故C错误;
D.浓硫酸使蔗糖脱水后,C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可知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故D错误。
答案选B。
3.B
【分析】氯化钙与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钙,硫酸钙与碳酸钠反应转化为碳酸钙,碳酸钙被醋酸溶解,据此回答。
【详解】A.步骤①中将0.01ml / LCaCl2溶液和0.01ml / LNa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2.5<Ksp (CaSO4),不可形成沉淀,A错误;
B.饱和CaCO3溶液中存在,会发生水解,所以,B正确;
C.Na2CO3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失去的氢离子和得到的氢离子数目相等,则:,所以,C错误;
D.根据Ksp(CaSO4) > Ksp(CaCO3 ),所以CaSO4转化为CaCO3反应趋势更大,D错误;
故选B。
4.D
【详解】A.氯气没有漂白性。鲜花褪色是氯气与鲜花中的水反应生成次氯酸具有漂白性,结论错误,A不符合题意;
B.硫化银、硫化铅阴阳离子组成比例不同,不能通过生成物的先后来判断溶度积的大小,B不符合题意;
C.亚铁离子、氯离子均能被酸性重铬酸钾氧化,使重铬酸钾褪色,不能说明口服液中一定含有亚铁离子,C不符合题意;
D.溶液pH值正好处于酚酞变色范围,若无传感器,可选择指示剂法制备,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C
【详解】A.NaHC2O4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等式:c(H+)+c(Na+) =c(OH-)+2c()+c(),存在物料守恒等式为:c(Na+) =c()+c()+c(),两个等式合并可得c(H+)+c(H2C2O4)=c(OH-)+c();故A正确;
B.往20mL0.1ml⋅L-1NaHC2O4溶液中滴加0.1ml⋅L-1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草酸钠溶液,草酸钠水解溶液显碱性,选择酚酞溶液指示反应终点,故B正确;
C.实验Ⅰ中V(NaOH)=10mL时,得到等浓度的NaHC2O4和Na2C2O4,计算HC2水解平衡常数Kh===≈1.85×10-13<Ka2=5.4×10-5,的水解常数Kh==≈1.85×10-10,溶液显酸性,存在c()>c();故C错误;
D.往20mL0.10ml⋅L-1NaHC2O4溶液中滴加0.10ml⋅L-1CaCl2溶液,Q大于Ksp,则生成草酸和草酸钙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a2+=CaC2O4↓+H2C2O4,故D正确。
答案选C。
6.C
【分析】存在溶解平衡为Ag2CrO4(s)⇌2Ag+(aq)+CrO(aq)、AgCl(s)⇌Ag+(aq)+Cl-(aq),p(Cl-)=-lgc(Cl-)、p(CrO)=-lgc(CrO)、p(Ag+)=-lgc(Ag+),根据曲线特点,实线的横坐标起点和纵坐标起点的值一样,则表示AgCl;虚线表示Ag2CrO4;
【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虚线表示Ag2CrO4,由坐标值可知,当p(Ag+)=0时,p(CrO)=11.4,即此时c(CrO)=10-11.4ml/L,Ksp(Ag2CrO4)=c2(Ag+) c(CrO)=10-11.4=4×10-12,故A错误;
B.A点混合溶液加入硝酸银固体,=,c(Ag+)增大,而不变,故增大,故B错误;
C.因为实线表示AgCl,虚线表示Ag2CrO4。当纵坐标为0时,即c(Cl-)=c(CrO)=1ml/L时,由横坐标可知,c(Ag+)=10-9.6ml/L时,Cl-开始沉淀,即AgCl先沉淀,即先得到白色沉淀,故C正确;
D.因为实线表示AgCl;虚线表示Ag2CrO4;由题干可知,坐标值越大表示相关离子浓度越小,所以B点对于AgCl是过饱和状态,会生成AgCl沉淀;B点对于示Ag2CrO4是未饱和状态,不会生成Ag2CrO4沉淀,故D错误。
答案选C。
7.C
【详解】A.10mL0.1ml/L(0.001ml)NaOH溶液与标准状况下11.2mL(0.0005ml)SO2发生反应:,溶液溶质为Na2SO3,由质子守恒得:,水解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水解为主,第二步水解程度很小,则,所以,A正确;
B.实验2得到的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室温下pH=6,溶液呈酸性,即,则,B正确;
C.10mL0.1ml/L(0.001ml)NaOH溶液与标准状况下22.4mL(0.001ml)SO2发生反应:,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由溶液pH约为3可知,溶液呈酸性,则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即,所以,C错误;
D.实验3所得溶液中,则,混合后,,产生BaSO3白色沉淀,则,即,D正确;
故选C。
8.D
【详解】A.根据,可得:,同理可得:,结合数学函数关系,可知斜率较大的为,则线Ⅰ表示,线Ⅱ表示,故A错误;
B.a点表示相等时,= ,而,,,故B错误;
C.b点条件下、,既不能生成沉淀,也不能生成沉淀,故C错误;
D.的平衡常数,结合图中坐标可得,,则K= ,故D正确;
故选:D。
9.D
【详解】A.NaClO溶液不能用pH试纸测定pH,且没有控制NaClO溶液和CH3COONa溶液同物质的量浓度,根据二者pH大小无法判定对应酸的酸性强弱(控变错误),A错误;
B.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而CO2再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且在碱性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故应该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至饱和,再通入过量二氧化碳,B错误;
C.本实验中AgNO3溶液过量,不能确定存在AgCl向AgI转化的过程,故无法比较AgCl与AgI的Ksp的相对大小,C错误;
D.Na2SO3容易变质为Na2SO4,取少量待测样品溶于蒸馏水,加入足量稀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即样品已经变质,D正确;
故答案为:D。
10.D
【分析】 ,为型,而为型,溶度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根据横坐标和纵坐标的比值关系可知,Y表示与的变化关系,则X表示与的变化关系,由沉淀溶解平衡曲线Y上的点(1.7,5)可得到的溶度积,由沉淀溶解平衡曲线X上的点(4.8,5)可得到AgCl的溶度积,据此作答。
【详解】A.由分析可知,X、Y表示的是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A错误;
B.a点在溶解度曲线上方,离子浓度更小,该条件下不能生成沉淀,也不能生成AgCl沉淀,B错误;
C.溶度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C错误;
D.、分别为白色、砖红色固体,用滴定含的溶液时,可以滴加少量溶液作指示剂,D正确;
故答案选D。
11.D
【详解】A.溶液的约为5.5,则其电离大于水解,故,A正确;
B.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溶液紫红色褪去,说明高锰酸钾和草酸氢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溶液具有还原性,B正确;
C.向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等浓度溶液,溶液变浑浊,则,C正确;
D.溶液中滴加少量等浓度溶液,加入了钠离子,由物料守恒可知,,D错误;
故选D。
12.A
【详解】A.向溶液中先滴加4滴溶液,此时银离子过量,再滴加4滴溶液,生成淡黄色的碘化银,不能说明是氯化银转化生成碘化银,故无法比较两者的,故A错误;
B.,当往外抽拉注射器时,体积变大,浓度变小,红棕色变浅,颜色逐渐加深,由于压强减小,平衡逆向移动,说明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系数和增大的方向移动,故B正确;
C.溶有的溶液为酸性,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当加入溶液,硝酸根在酸性条件下将+4价的二氧化硫氧化为+6价硫酸根离子,可观察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说明硝酸根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故C正确;
D.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溶液,观察气泡产生的,说明醋酸酸性强于碳酸,故的大于的,故D正确。
答案为:A。
13.B
【详解】A.BaCO3与BaSO4组成形式相似,且Ksp(BaCO3)> Ksp(BaSO4),故BaSO4比BaCO3溶解度更小,A正确;
B.若误饮c(Ba2+)=1×10-5ml/L的溶液,钡离子浓度很小,故不会引起钡离子中毒,B错误;
C.向同浓度的和 混合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由于BaCO3与BaSO4组成形式相似,且Ksp(BaCO3)> Ksp(BaSO4),故BaSO4开始沉淀时所需Ba2+浓度更小,BaSO4先析出,C正确;
D.在将BaSO4固体溶于水所得的饱和溶液中,Q=Ksp,则,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14.,故没有沉淀完全
【详解】沉锂过程中,向100mL的溶液中加入10.6g Na2CO3固体即0.1ml Na2CO3,,其中,则,故没有沉淀完全。
15.(1) 亚氯酸钠水解显碱性或
(2)
(3)2∶1
(4)
(5)
【详解】(1)亚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亚氯酸为弱酸,故亚氯酸钠溶液中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因为水解后溶液呈碱性,其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c(OH-)>c(H+);
(2)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降规律,另一种含氯的稳定离子,是Cl-,根据原子守恒及得失电子守恒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ClO2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1, SO2→S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2,由得失电子守恒可得氧化剂与还原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4)H2C2O4→2CO2中碳元素化合价升高2, KClO3→ClO2中氯元素化合价降低1,由得失电子守恒可得其离子方程式:;
(5)===,可得==。
16.(1)HCNH++CN-
(2)1.6×10-5
(3) ˂ 2(10-a-10a-14) 0.2ml•L-1 5×107
【详解】(1)HCN是弱酸,HCNH++CN-;
(2)25℃时,该酸的电离常数为Ka=6.2×10-10,KCN溶液中CN-的水解常数等于水的离子积除以其电离常数,即K h=1.6×10-5;
(3)0.2ml•L-1的KOH溶液与0.4ml•L-1的HCN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得到等浓度的KCN与HCN混合溶液,其浓度都为0.1ml•L-1,又因为Kh>Ka,则溶液中CN-的水解程度大于HCN的电离程度,则混合溶液中c(K+)和c(HCN)浓度大小关系是c(K+)˂c(HCN);
两种溶液混合后溶液为等浓度的KCN与HCN混合溶液,其浓度都为0.1ml•L-1,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可知,c(K+)+ c(H+)=c(CN-)+c(OH-),2c(K+)=c(CN-)+c(HCN),两者结合可知,2c(H+)-2c(OH-)=c(CN-)+c(HCN),且pH=a,则c(H+)=10-a,c(OH-)=10a-14,c(CN-)+c(HCN)= 2(10-a-10a-14);根据物料守恒可知,2c(K+)=c(CN-)+c(HCN)=0.2ml•L-1;
K=。
17.(1)中
(2) 酸 NH+H2ONH3·H2O+H+
(3) CH3COOH>H2CO3>HClO ClO-+CO2+H2O=HClO+HCO
(4)Al2O3
(5) Cu2++2NH3·H2O=Cu(OH)2↓+2NH 20
【详解】(1)根据电荷守恒,,当,则,则溶液呈中性;
故答案为:中;
(2)NH4Cl发生水解,,溶液显酸性;
故答案为:酸;;
(3)①平衡常数越大,酸的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则酸性:CH3COOH>H2CO3>HClO;
故答案为:CH3COOH>H2CO3>HClO;
②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CO2,生成HClO、NaHCO3,;
故答案为:;
(4),加热,平衡正向进行,HCl挥发,;
故答案为:Al2O3;
(5)铜离子与氨水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生成的氢氧化铜与氨水生成氢氧化四氨合铜,,总反应,,;
故答案为:;20。
18.(1)c
(2)
(3) 原料易得且经济便宜 98%
(4)1.1。
当c(Cd2+)达到国家II类地表水质量控制标准c(Cd2+)≤10-7.4ml·L-1时,c(S2-)==10-18.7ml·L-1,又,即,解得c(H+)=10-1.1ml·L-1,pH=1.1,则沉淀时最低pH=1.1。
【详解】(1)加入CaO可以使Cd2+沉淀为Cd(OH)2,加入碳酸钠使Cd2+沉淀为CdCO3,加入硫化钠使Cd2+沉淀为CdS,其中CdS的Ksp最小,沉淀最完全,故选c。
(2)常温下,pH=11时,c(OH-)=10-3ml/L,根据Ksp[Cd(OH)2]= 3.2×10−14,c(Cd2+)==3.2×10−8ml⋅L−1。
(3)①碳酸钙与Cd2+反应生成碳酸镉和钙离子,离子方程式为。②碳酸钙碳酸钠相比,原料易得且便宜。③的平衡常数K===,反应后溶液中c(Ca2+)=0.5ml/L,则c(Cd2+)=10-3ml/L,Cd2+的去除率为=98%。
(4)当c(Cd2+)达到国家II类地表水质量控制标准c(Cd2+)≤10-7.4ml·L-1时,c(S2-)==10-18.7ml·L-1,又,即,解得c(H+)=10-1.1ml·L-1,pH=1.1,则沉淀时最低pH=1.1。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B
B
D
C
C
C
D
D
D
题号
11
12
13
答案
D
A
B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新高考版) 第9章 第58讲 沉淀溶解平衡图像的分析: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新高考版) 第9章 第58讲 沉淀溶解平衡图像的分析,文件包含第9章第58讲沉淀溶解平衡图像的分析docx、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新高考版第9章第58讲沉淀溶解平衡图像的分析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新高考版) 第9章 第57讲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新高考版) 第9章 第57讲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文件包含第9章第57讲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docx、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新高考版第9章第57讲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5讲 沉淀溶解平衡-新高二化学暑假衔接讲义(人教版): 这是一份第15讲 沉淀溶解平衡-新高二化学暑假衔接讲义(人教版),文件包含第15讲沉淀溶解平衡-教师版新高二化学暑假衔接人教版docx、第15讲沉淀溶解平衡-学生版新高二化学暑假衔接人教版docx等2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