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河南省濮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辨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研学旅行作为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有效教育途径,有助于同学们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加深对自然、社会、文化的理解,提升同学们与它们的亲近感。这表明研学旅行( )
A.会影响中学生的正常课堂学习
B.是中学生学会学习的最佳途径
C.是中学生走向社会的唯一途径
D.是中学生走进社会生活的表现
2.从古代的“同窗”“同砚”“同年”“同门”到今天的同学、学友、校友,这些社会关系的确立都是基于( )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邻里关系
3.以下是八年级小强同学假期的几个生活片段,其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A.就电动车充电问题向小区提出建议
B.在风景区树木上刻下励志语
C.遵从父母的要求参加奥数辅导课程
D.网络聊天时对网友恶语相向
4.周末,小明8:00起床看新闻后打开手机查看班级优化大师,收到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作业真不少。9:30—12:00做作业。在做作业的过程中,碰到一些难题,就打开微信,向成绩好的同学视频求助。12:30,用手机通过美团点了个午饭。小明的生活让我们感受到( )
①网络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丰富
②互联网为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
③网络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④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5.最近,小亮在许多公共场所都遇到过一些人进行的扫码送礼品活动,如果你是小亮,正确做法是( )
A.应当立即扫码
B.上前阻止他们
C.不要轻易扫码
D.可推荐给好友
6.阅读下列图片。作为青少年应该( )
①学会理性辨别,提高媒介素养
②恪守道德底线,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
③学会信息节食,拒绝使用网络
④学习相关法规,参与网络的管理工作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7.政府工作只有在法治轨道上开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民;企业只有依法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才能保障社会经济生活有序进行;社会成员只有遵纪守法,才能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这说明了( )
A.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理想化状态
B.日常生活中遵纪守法就不需要社会秩序
C.社会生活本身是有序的,无需维护秩序
D.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需要人人担责
8.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属于非强制手段的是( )
A.道德与法治
B.道德与风俗
C.道德与纪律
D.法律与风俗
9.真正的自由都要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不受约束的自由是极其危险的。每个人在自觉接受“他律”的同时,还必须要学会“自律”。这说明( )
①行使自由需要受到一定的约束
②他律需要自觉,自律需要强制
③跟他律相比我们要更重视自律
④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10.小成是个热心的人,对朋友全心全意。朋友小单每每遇到困难,小成总是替他做决定。开始小单还心存感激,久而久之,小单觉得小成多管闲事。这是因为小成不懂得( )
A.关心对方
B.尊重对方
C.宽容对方
D.共同决定
11.下面漫画启示我们做文明有礼的人应该做到( )
①恭敬谦逊,用语文明
②关注细节,从小事做起
③以我为主,随心所欲
④举止得体,行为文明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12.诗人海涅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下列古语和海涅强调的意思一致的是( )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敬人者,人恒敬之
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A.③④B.①③C.①②D.②④
13.下面是小朋同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你认为值得你称赞和学习的是( )
A.早上为了赶时间上学,连续闯红灯
B.经常和网络好友相约交流学习心得
C.与同学发生矛盾,他找好朋友一起去殴打同学
D.为让生病的妈妈开心,考试带小抄取得好成绩
14.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
A.讲诚信
B.守规则
C.不违法
D.不犯罪
15.下图中结构示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6.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给我们划清了是非的界限,标识了生活中的“雷区”,这部法律是( )
A.教育法
B.民法典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17.中学生小刚晚上独自在家做作业,突然发现一个小偷正在翻窗入室。小刚灵机一动,大喊一声:“爸爸,你该去公安局上班了!”小偷闻声而逃。这一举动说明他( )
A.既敢于又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B.没有履行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义务
C.胆小怯懦,不能勇敢地面对违法犯罪
D.凡事依赖别人,不能自主的处理问题
二、材料分析题
18.在我们成长的历程中,同学和朋友是我们重要的陪伴者和见证者。和他们交往中充满了快乐,也会有摩擦,我们应该智慧化解冲突。
阅读上述两位同学的言语,结合所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如果请你来做劝导工作,你将对梓欣和韵秀分别怎么说来化解她们的矛盾。
19.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尊法守法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学习了《做守法的公民》内容之后,同学们对法律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加深对法律的认识,提高守法、用法的自觉性,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准备开展一次主题班会教育活动,邀请你参加。
(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定一个主题。
(2)请你说明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3)与法同行,争做守法好公民。针对下列情景,请你向同学们提出合理化建议。
①居家上网,_______________。
②外出旅行,__________________。
③和邻里发生矛盾,___________________。
三、辨析题
20.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王老师要求同学们开展研究性学习,小明搜集到了以下图片。
请你对上面图片中的行为进行评析。
21.小丁同学在上网时看到两条消息:不要再用有颜色的陶瓷餐具了,因为它们在加热的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有害物质;有肾结石的人只要喝可乐结石就能被溶解……后经查找,这是当事人为博流量编造的假消息。对此小丁同学认为:网络发展迅速,信息鱼目混珠,难以分辨,容易上当受骗,还是远离的好。
结合材料,联系所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请你对小丁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走进社会生活,
A,研学旅行不会影响中学生的正常课堂学习,故A选项错误;
B,研学旅行是中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但不是最佳途径,故B选项错误;
C,研学旅行是中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故C选项错误;
D,研学旅行是中学生走进社会生活的表现,故D选项正确。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
C:依据教材知识,以人们广泛的社会分工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称为业缘关系,如同学、同事等。题干中,“同窗”“同砚”“同年”“同门”、同学、学友、校友等社会关系的确立都是基于业缘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
ABD:血缘关系是指以血统或生理联系为基础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如家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地缘关系是指直接建立在人们空间与地理位置关系基础上的社会关系,如同乡、邻居等。题干未涉及血缘关系、地缘关系、邻里关系等,故AB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3.答案:A
解析:
4.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网络的作用。
③④:题干中小明通过网络学习、交友、点餐等,说明了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故①③④正确;
②:材料未涉及互联网为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故排除②;
故本题选B。
5.答案:C
解析: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
①②:题干表述了国家开展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切实保护了广大网民的切身利益,这也启示青少年应该学会理性辨别,提高媒介素养,恪守道德底线,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故①②符合题意;
③:拒绝使用网络是否定网络积极作用的表现,故③说法错误;
④:参与网络管理工作,这不是从青少年的角度阐述的,故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7.答案:D
解析:
8.答案:B
解析:
9.答案:A
解析:
10.答案:B
解析:
11.答案:D
解析:
12.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诚信的正确认识。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的是尊重他人的表现,题文中语句体现的是诚信,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敬人者,人恒敬之体现的是尊重他人的作用题文中语句体现的是诚信,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体现了诚信的重要性;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体现了诚信的要求,故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3.答案:B
解析:
1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法不可违。
ABCD: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故C说法正确;AB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刑罚的种类、违法行为的类别、刑法的种类、行政制裁的分类。
①:根据所学可知,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①说法正确;
②:根据所学可知,诉讼包括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②说法正确;
③:根据所学可知,违法行为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其中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③错误;
④:根据所学可知,行政制裁分为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B。
1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预防犯罪的要求。
D:依据教材知识,预防犯罪需要杜绝不良行为。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作了明确的规定,给我们划清了是非的界限,标示了生活中的“雷区”,故D符合题意;
A:教育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教育领域的基本法律,对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故A不符合题意;
B: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民法典,故B不符合题意;
C:未成年人保护法,作为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综合性法律,对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未成年人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未成年人保护的责任主体等作出明确规定,故C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7.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A:小刚在遇到违法犯罪行为时,能运用自己的智慧,机智灵活地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制止了违法犯罪行为,减少了不必要的伤亡。这说明他借智慧进行自救,既敢于又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A说法符合题意;
B:小刚履行了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义务,B说法错误;
C:题文中小刚做到了机智灵活的与犯罪分子作斗争,而不是胆小怯懦,C说法错误;
D:小刚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能够自主的表现,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8.答案:梓欣,默写应该讲诚信,不能抄同学的答案。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讲诚信才能收获大家的信任。你可以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背书方法,提前做好准备。韵秀,梓欣想要默写作弊是错的,但你也应该尊重她,不能说她笨。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梓欣确实遇到了学习上的困难。你可以教她背诵的方法,帮助她克服困难。
解析:
19.答案:(1)“学法用法,做遵纪守法的公民”“让我们与法律同行”“法不可违”“加强自我防范,预防违法犯罪”等等。
(2)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明确告诉我们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让人们懂得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是评价人们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法律可以惩恶扬善、维护正义,维护社会秩序;是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武器等等。
(3)恪守道德、遵守网络规则和法律;不信谣,不传谣;语言文明;不沉溺网络;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等等自觉遵守规则;不大声喧哗;排队不拥挤;景区不乱刻乱画;爱护公共财物;尊重他人;以礼待人等等协商解决矛盾;拨打110;诉诸法律,进行诉讼等等
解析:
20.答案:图片中的活动是我们了解社会的多样途径;通过这些活动,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这些行为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这些行为让我们对社会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这些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利于我们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这些行为是亲社会的行为;亲社会的行为需要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等等。
解析:
21.答案:小丁的观点是错误的。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不仅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而且创造了人类生活的新空间。世界因互联网而更加精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加丰富多样,互联网为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社会民主政治的进步;网络信息有时也良莠不齐,甚至出现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这些信息歪曲事实,误导大众,会造成恶劣的影响;我们应提升安全防范意识,学会辨别网络信息,让网络谣言止于智者,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任、传播正能量的网络参与者。
解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濮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辨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濮阳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辨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濮阳市范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文件包含河南省濮阳市范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试卷pdf、河南省濮阳市范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