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无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Ti 48 Cr 52,1g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命题人: 常宏 审核人: 安德成 得分:______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Ti 48 Cr 52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古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原理为,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离子反应D.氧化还原反应
2、古医典富载化学知识,下述之物见其氧化性者为( )
A.石硫黄:“能化……银、铜、铁,奇物”B.石灰:“以水沃之,即热蒸而解”
C.金:“虽被火亦未熟”D.石钟乳:“色黄,以苦酒(醋)洗刷则白”
3、进行实验时应重视实验安全,在完成“钠与水的反应”的探究实验中,不需要标注的图标是( )
4、分别将下列各组三种物质的水溶液混合,发生了化学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是( )
A.、、B.、、
C.、、D、、
5、同温同压下,下列关于氢气和氧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等体积的氢气和氧气所含的分子数相等
②氢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和氧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几乎是相等的
③氢分子与氧分子大小相同
④氢分子和氧分子本身的大小对于气体体积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④D.②③
6、下列常见的物质与其有效成分的化学式、用途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7、某同学在化学晚会上为大家现场作了一幅《镜湖灯影》的景色画:他在白纸上用干净的毛笔蘸取甲溶液“画上”一串灯影,再用另一支毛笔蘸取乙溶液在灯影周围“画上”一片湖水,将白纸挂在墙上,待晾干后,用装有丙溶液的喷雾器向白纸上喷洒。结果出现了“蓝色的湖面上倒映着红色的灯影”的画面。该同学所用的甲、乙、丙三种溶液可能是下列选项中的( )
8、室温下,在下列溶液中,最大的是( )
A.溶液B.溶液
C.溶液D.溶液
9、已知氯酸钠与盐酸反应产生氯气:在该反应中未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氯元素的质量比是( )
A.B.C.D.
10、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和的混合气,含有的原子数为
B.标准状况下,中含有氢原子数为
C.含的盐酸和足量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
D.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
1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B.具有强还原性,可用于和反应制备
C.钠的密度较小,可用于制作高压钠灯
D.有导电性,可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
12、安全意识对我们的生产生活非常重要,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钠着火时,不能用大量水扑灭,可以用干燥的沙土盖灭
B.不慎将强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用稀溶液冲洗
C.中学实验室可以将未用完的钠、钾等易燃物放回原试剂瓶
D.氯气是有剧毒的气体,当野外出现少量泄漏时,应迅速脱离该环境,并逆风跑向地势较高处
13、某溶液中含有大量的下列离子:、、和离子,经测定、、和离子的个数之比为,则M离子可能是下列中的( )
A.B.C.D.
14、下列水溶液中的各组离子因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B.、、、
C.、、、D.、、、
1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稀硫酸滴在铜片上:
B.将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
C.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
D.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
16、下列“解释或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不对应的是( )
17、现有溶液和稀盐酸。①将溶液逐滴滴入稀盐酸中;②将稀盐酸逐滴滴入溶液中。两操作的现象及结果(标准状况下)( )
A.现象相同,所得气体的体积相等B.现象相同,所得气体的体积不等
C.现象不同,所得气体的体积相等D.现象不同,所得气体的体积不等
18、在酸性条件下,黄铁矿催化氧化的离子方程式为。实现该反应的物质间转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反应I的离子方程式为
B.反应II的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C.反应III的离子方程式为
D.在酸性条件下,黄铁矿催化氧化中NO可能具有催化作用
19.事实上,许多非金属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反应,且反应极有规律。如:,,据此,你认为下列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B.
C.D.
20、为除去粗盐水中含有的杂质、和,得到精制食盐水,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沉淀是
B.溶液中微粒主要有:、、、、
C.试剂1既可以是也可以是
D.加入试剂2的目的是除去、、
21、利用粗(含有杂质和)制取纯的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酸浸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主要为复分解反应
B.操作用到的主要仪器有:铁架台、蒸发皿、玻璃棒、烧杯
C.氧化过程主要目的是使氧化为以提高产品产率
D.整个过程中可以循环使用
22、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如下实验:
(1)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色。
(2)另取少量溶液逐滴滴加盐酸至过量,无气体放出,再加入溶液后,没有沉淀生成。
(3)另取少量溶液用硝酸酸化后,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为、、
B.原溶液中肯定没有的离子为、
C.原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为、
D.原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为、、
23、某溶液仅由、、、、、、中的若干种离子组成,取适量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根据以上实验判断,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气体1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
B.白色沉淀2中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C.原溶液中一定存在和
D.滤液2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一定会产生白色沉淀
2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滴加酚酞,酚酞先变红后褪色。某小组欲探究其原因,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实验①取反应后的溶液加入二氧化锰,立即产生大量气体;实验②③中的溶液与①生成的溶液浓度相同,实验②③中红色均不褪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需要作催化剂
B.实验②③可证明使酚酞褪色的不是氢氧化钠和氧气
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能生成了具有漂白性的
D.等反应①溶液无气泡产生,取上层清液,再滴加酚酞,溶液可能变红
25、下列实验操作、现象、结论(或解释)均正确的是( )
26、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和混合物中质量分数的是( )
A.取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克
B.取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克固体
C.取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克
D.取克混合物与足量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克固体
27、一定温度和压强下,30L某种气态纯净物中含有个分子,这些分子由个原子组成,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温度和压强可能是标准状况
B.标准状况下该纯净物若为气态,其体积约是
C.每个该气体分子含有2个原子
D.若在该条件下为气态,则在该条件下的体积也为
28、已知:。某干燥粉末可能由、、、和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将此粉末与足量盐酸反应有气体逸出。通过足量的溶液后体积减少(同温、同压下测定)。若将原粉末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也有气体放出,且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原粉末的质量。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粉末中一定有、、
B.粉末中一定不含有和
C.粉末中一定不含有和
D.粉末中一定含有和
29、在恒温密闭容器中,某种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液态化合物和一定量的氧气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均为气体)的体积是,密度是。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标准状况下,参加反应的体积为
B.的摩尔质量为
C.元素符号为
D.在相同条件下测得反应后气压明显减小
30、如图所示,向密闭容器内可移动活塞的两边分别充入、和的混合气体(已知体积占整个容器体积的1/5),将和的混合气体点燃引爆。活塞先左弹,恢复室温后,活塞右滑并停留于容器的中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活塞左右两边气体原子数之比为
B.活塞移动情况说明、燃烧放热,且该反应气体分子数减少
C.反应后恢复到室温,活塞左右两边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
D.原来和的体积之比可能为或
二、填空题(共4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1、(10分)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其中含有80多种元素,一些常见元素以相对较为稳定离子形态存在,这其中主要有、、、、、、等离子,根据海水中这7种常见离子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物质分类的方法,用上述7种离子能组成易溶于水的含氧酸的正盐有______种。
(2)海水中能提取出金属钠,3.45gNa与足量的氧气反应生成时转移的电子数约为______;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与许多还原性物质反应,请写出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与过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检验存在方法是______,实验时为了观察现象应有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海水中存在的钾元素、镁元素是农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重要营养元素。已知某种土壤营养液中,用、、来配制该营养液,则这三种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
32、(11分)
I.如图是一种“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该技术可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
回答下列问题:
(1)“纳米药物分子运输车”的外壳属于有机物。
:酒精、蔗糖、醋酸这三种有机物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
(2)从元素组成的角度分析,和可归为同一类物质,其类别属于化合物中的______。
(3)纳米级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磁性材料。
①溶于稀盐酸生成、______和。
②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和氢气,反应中每生成转移______ml电子。
II.配制的溶液用于洗涤器物。
(5)配制时,用托盘天平称取的质量为______。
某操作步骤如左侧框图所示:
该操作应放在如右图所示的______(填序号)操作之间。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
A.称量固体的时间不宜过长
B.待烧杯中溶液冷却至室温才进行转移
C.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会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
D.容量瓶可存放配好的溶液
33、(15分)物质类别和核心元素的价态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两个重要认识视角。图为钠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NaH常用作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NaH与水反应生成一种强碱和可燃性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
(2)将一小块①投入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填序号)。
①浮于液面上; ②熔化成小球; ③发出嘶嘶的响声,放出气体;
④有蓝色沉淀产生; ⑤析出大量红色固体。
发生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安全气囊的气体发生剂可由金属钠生产。某汽车安全气囊内含、和等物质。当汽车发生较严重的碰撞时,引发分解,从而为气囊充气,产生的立即与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某实验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探究(尾气处理装置已略去)。
已知:常温下,能使一些化合物中的金属离子被还原。例如:,反应生成黑色的金属钯,此反应也可用来检测微量的存在。
(a)装置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实验时,先打开①中活塞,缓慢滴加稀盐酸,当______时,再用酒精灯火焰加热④中的钠。
(c)假设气体足量,在实验过程中分别产生以下两种不同情况,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i.若装置⑥中溶液无明显变化,装置④中生成两种固体物质,取少量固体生成物与盐酸反应后,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并有黑色固体剩余,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ii.若装置⑥中有黑色沉淀生成,装置④中只生成一种固体物质,取少量该固体与盐酸反应后,也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出,则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4、(4分)现有和组成的固体混合物,质量为。将其置于密闭容器中加热至充分反应,排出产生的气体后,密闭并冷却至室温。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求原混合物中固体的质量分数。(需给出必要的说明或过程)
三、附加题(共20分,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5、(10分)某小组探究和的性质,实验步骤及记录如下:
I.分别向盛有固体、固体的烧杯中加入水,搅拌,测量温度为;
II.静置恒温后测量温度为;
III.分别加入密度约为的盐酸,搅拌,测量温度。
得到表1的数据: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试题后的附表判断:步骤I中、固体分别是全部溶解还是部分溶解______。
(2)分析表1的数据得出:固体溶于水______(填“放热”或“吸热”,下同),固体溶于水______
(3)甲同学分析上述数据得出:固体和固体与盐酸反应都是放热反应。乙同学认为应该增加一个实验,并补做如下实验:向盛有10mL水(20℃)的烧杯中加入______,搅拌,测量温度为。
(4)结合上述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固体与盐酸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B.不能用稀盐酸鉴别和固体
C.、固体与稀盐酸反应的能量变化还与物质的溶解等因素有关
(5)丙同学为测定一份和混合固体中的纯度,称取混合物,加热至质量不变时,称其质量为,则原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附表:溶解度表
36、(10分)已知不同量的与稀溶液会发生以下两个反应:
①过量时,
②少量时,
现有一定量的和稀硝酸发生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都是正整数)
当时,回答下列问题:
(1)在答题纸上写出一组完成配平的方程式;
(2)符合要求的方程式共有______组;
(3)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考虑,为了求出所有可能的解,除了标出化合价并判断升降以外,完成配平重要的第一步是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迅速求得所有的解,突破口是哪一个计量数?______。(在中选择一个填写)
A.用电
B.护目镜
C.洗手
D.锐器
选项
A
B
C
D
常见的物质
食盐
小苏打
过氧化钠
烧碱
有效成分的化学式
NaCl
NaOH
用途
做调味品
做发酵粉
呼吸面具供氧剂
化工原料
选项
甲
乙
丙
A
石灰水
稀硫酸
酚酞试液
B
氢氧化钾溶液
稀盐酸
石蕊试液
C
氯化钠溶液
硫酸钾溶液
酚酞试液
D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石蕊试液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向某钠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该盐一定是
B
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浑浊
该溶液中可能含有
C
向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固体,产生红褐色沉淀
该沉淀为
D
向某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一小块金属钠加入至溶液中
溶液蓝色褪去,有红色固体出现
钠比铜还原性强,钠置换出铜
B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并观察
火焰呈黄色
溶液中的金属元素只有钠元素
C
分别向盛有、溶液的2支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
2支试管中均出现白色沉淀
澄清石灰水不适用于鉴别、溶液
D
向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混合物中滴加石蕊试液
溶液立即变为红色
反应后溶液呈碱性
温度
试剂
23.3
20.0
23.7
18.5
20.0
20.8
温度
溶解度
10℃
20℃
30℃
40℃
39.7g
40.0g
11.1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铁路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共10页。
这是一份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无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发生反应,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电池工作时,在正极放电的是,用石墨电极电解溶液,和N₂O4存在平衡,下列关于醋酸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