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展开(满分4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为了帮助学生迅速掌握中国的地理位置,张老师绘制了一幅中国轮廓图(如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1个正方形表示的实际面积最接近( )
A.150万千米2B.300万千米2C.450千米2D.960千米2
2.该图直观呈现我国( )
A.大部分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B.位于亚洲西部,太平洋东岸
C.海陆兼备D.大部分陆地位于高纬度地区
截至2023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1.1%(统计数据不包括港澳台),人口老龄化严重。读2014~2023年中国人口数量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图(如图),完成3~5题。
3.近年来,我国人口( )
A.出现负增长B.增长速度加快C.总量越来越多D.年龄结构合理
4.应对人口问题,不可取的是( )
A.实施鼓励生育政策B.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制度
C.降低生育、养育和教育成本D.控制人口增长,降低人口出生率
5.“银发经济”是以服务老年人为主的新兴产业。“银发经济”的崛起将最有可能带动的行业是( )
A.医疗保健B.网络直播C.汽车销售D.仓储物流
在我国伟大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组成了统一和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读图,完成6~7题。
6.读我国满族、彝族、壮族和朝鲜族四个少数民族分布图,下列选项中图序与民族分布对应相符的是( )
A.①彝族②壮族③满族④朝鲜族B.①彝族②壮族③朝鲜族④满族
C.①壮族②彝族③满族④朝鲜族D.①彝族②满族③朝鲜族④壮族
7.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是( )
A.均匀分布B.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
C.小聚居、分布乱D.所有民族集中分布
小明同学一家参加了今年国庆渝鄂自驾游活动。如图为“渝鄂游线路示意图”,完成8~9题。
8.第1~2天,小明同学一家在旅行途中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
A.武当论剑B.三峡大坝C.诗城白帝D.武大樱花
9.第3~5天,小明同学一家行驶在( )
A.重庆市、第二级阶梯B.重庆市、第三级阶梯
C.湖北省、第二级阶梯D.湖北省、第三级阶梯
读图,完成10~11题。
10.“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该图所示的景观,出现在黄河的( )
A.上游B.中游C.源头D.下游
11.形成该图所示的景观主要原因是( )
A.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B.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
C.黄河上游气候趋于干旱D.内蒙古高原严重沙漠化
长江经济带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读图,完成12~15题。
图长江各河段四项生态保护功能强度示意
12.长江保持水土、净化水质功能最强的河段是( )
A.上游B.中游C.下游D.河口
13.针对保持水土、净化水质功能最强的河段,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植树种草B.合理修建水电站C.缓坡修筑梯田D.陡坡垦殖
14.长江调蓄水量功能最强集中于中游地区,主要因为( )
A.河道变宽B.港口密布C.湖泊众多D.地上悬河
15.若长江上游的生物栖息地功能下降,直接引发的突出生态问题是( )
A.土壤污染B.物种锐减C.旱涝灾害D.水体污染
二、非选择题(本题4小题,每空1分,16题6分,17题7分,18题6分,19题6分,共25分)
16.某年春节期间,上海的尚林给家住沈阳的小明写了一封邀请信,邀请小明一道参加一个假期活动。邀请信中,尚林告诉小明参加假期活动的地方在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的某一城市。小明接受了邀请,并参加了假期活动,在活动中又结识了马旭同学。下面图1是小明收到的邀请信信封,图2是他们三人的家乡和要参加的假期活动的地点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6分)
图1 图2
(1)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分为______级,如图甲所示,在信封上的收信人地址中,级别最高的行政区划是______。
(2)尚林邀请小明参加假期活动的地方位于图乙A、B、C、D四地中的______(填字母)地,其省区简称是______。
(3)在一次小组活动中,马旭说:“小明的家乡太阳升起的时候,我的家乡正是星斗满天。”马旭的家乡所在省区居住的少数民族主要是______。马旭的话语反映了我国疆域辽阔,跨______(填“纬度”或“经度”)广,东西时间差异大。
17.结合“我国部分城市常年入冬时间分布图”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
我国部分城市常年入冬时间分布图
材料:近些年来,很多老年人过起了“候鸟”式的生活,北方群众搭乘“越冬专列”到南方地区生活一段时间。该专列从哈尔滨出发,一路南下,直达三亚市。
(1)“越冬专列”从哈尔滨出发,跨越了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______一线,抵达广东湛江后乘船横渡A______(海峡),到达三亚市。
(2)入冬时间,北京______(填“早于”或“晚于”)武汉,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候鸟”式生活反映了我国冬季气温特点是______。
(3)“越冬专列”自北向南,依次穿过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______和东南丘陵。
(4)“候鸟老人”打算到三亚越冬,你建议他们携带的物品有______(举一例即可)。
18.夏初,江淮流域常常阴雨连绵。这一时期恰逢梅子成熟,故称“梅雨”。如图示意中国东部梅雨期起止等日期线,读图完成下列问题。(6分)
(1)在多年平均情况下,徐州梅雨起始日是______,终止日是______。
(2)杭州与信阳两地比较,梅雨期较长的是______。
(3)我国东部梅雨开始日期在南北方向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
(4)上海有的年份梅雨期偏短,有的年份梅雨期偏长,是因为______(填“夏季”或“冬季”)风的进退影响了雨带的推移。
(5)说出梅雨期过长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19.某中学组织社会调查活动,探访辽宁省沈阳市独特的地域风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
材料:浑河,历史上曾经是辽河最大的支流,古称沈水,又称小辽河,因为它的水色浑浊,后来改称“浑河”。早期的沈阳市区位于浑河以北,因此,沈阳为“沈水之阳”。
(1)图中辽宁省的河流均注入A______(海域),因而河流均为______(内、外)流河。
(2)浑河因流经地区地形以______为主,河床泥沙淤积,又因这里夏季气候特点______,导致河水有时浑浊不清。
(3)结合沈阳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浑河冬季______(填“有”或“无”)结冰期,利用这一特点分析,人们冬季可以在浑河上可进行______等游玩活动(举一例即可)。
沈北新区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5:BCADA6-10:CBCDD11-15:AADCB
二、非选择题(本题4小题,每空1分,16题6分,17题7分,18题6分,19题6分,共25分)
16.(1)三或3;省或省级。(2)D;粤。(意思对即可)(3)维吾尔族;经度。
17.(1)秦岭—淮河;琼州海峡。
(2)早于;纬度位置;(纬度/纬度因素)
南北温差大。(温度由南向北逐渐降低或反之均可)
(3)长江中下游平原。
(4)防晒霜。(长袖T恤、短袖T恤、薄外套、厚一点大衣也可以,但是羽绒服等太厚的衣服不给分,合理即可)
18.(1)6月25日;7月14日。(2)杭州。(3)南早北晚。(表述正确即可)
(4)夏季。(5)影响出行和生活。(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意思对即可)
19.(1)渤海;外。(2)平原;夏季高温多雨。(3)有;滑冰(合理即可)。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共12页。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共12页。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生物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