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一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435759/0-173251599459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测试一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435759/0-173251599465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测试一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435759/0-173251599466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测试一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展开这是一份测试一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分第Ι卷(选择题)和第Ⅱ(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必须在题号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无效;保持答卷清洁.完整。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试题卷自己保存,以备评讲)。
第I卷(选择题,共43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骑行是当代年轻人喜欢的一种户外运动,某同学用手机软件记录了某次户外骑行的情况,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该同学此次户外骑行的位移是51.01公里
B.图中“03:29:38”指的是时刻
C.图中的“平均速度”指的是骑行路程与所用时间之比
D.该同学此次户外骑行的最快速度为29.88m/s
【答案】C
【详解】A.该同学此次户外骑行的路程是51.01公里,故A错误;
B.图中“03:29:38”指的是时间间隔,故B错误;
C.图中的“平均速度”指的物理学中的平均速率,是骑行路程与所用时间之比,故C正确;
D.该同学此次户外骑行的最快速度为29.88km/h,故D错误。
故选C。
2.为满足旅客乘坐高铁出行的不同需要,城际高铁开通了“一站直达”列车和“站站停”列车两种班次。假设两城高铁站之间均匀分布了4个车站,若列车在进站和出站过程中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均为2m/s2,其余行驶时间内保持最高时速288km/h匀速运动,“站站停”列车在每个车站停车时间均为t0=2min,则一站直达列车比“站站停”列车节省的时间为( )
A.10min40sB.11min20s
C.13min20sD.14min40s
【答案】A
【详解】由题可知,列车加速到速度最大所用的时间为
列车进站加速与出站减速时的加速度相等,故
设一站直达列车匀速行驶用时为t,“站站停”列车匀速行驶用时t′,根据题意可知
一站直达列车比“站站停”列车节省的时间为
联立解得
故选A。
3.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后加速度变为,又经过时间t后加速度再次变为,再经时间t后回到出发点,、的之比为( )
A.B.C.D.
【答案】B
【详解】其运动过程的图像如图所示
由于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加速度,图像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则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
整理有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图像的理解及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够根据题中信息做出质点运动的图像,知道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4.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x-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以看出在0-5s内( )
A.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
B.4s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
C.甲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平均速度
D.甲物体的速率始终大于乙物体的速率
【答案】D
【详解】A.位移时间图像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像可知乙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甲物体沿正向运动,沿负向运动,故甲乙两物体不是始终同向运动,A错误;
B.位移时间图像交点代表相遇,故4s时甲、乙两物体相遇,B错误;
C.图像可以看出在内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故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平均速度,C错误;
D.甲物体速度为
速度为
乙物体速度为
故甲物体的速率始终大于乙物体的速率,D正确。
故选D。
5.在非洲的干旱草原和半沙漠地带有一种猫科动物狞猫,狞猫跳跃能力极强,奔跑速度快,能捉降落或起飞时的鸟类。某次狞猫在捕食树上的鸟时,先慢慢趴低身体,使身体贴近地面,然后突然蹬地向上加速,重心上升后离地向上运动,狞猫在离开地面前,其加速度a与重心上升高度h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狞猫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
A.1.5mB.3mC.4.5mD.6m
【答案】B
【详解】根据题意,设狞猫离地时速度为,根据动力学公式
整理得
可知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则
解得
狞猫离地后,根据动力学公式
解得狞猫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故选B。
6.如图所示,一辆汽车从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连续经过A、B、C三点,已知段的平均速度为1m/s,段平均速度为7m/s,间距是间距离的7倍,则段的平均速度为( )
A.2m/sB.3m/sC.4m/sD.5m/s
【答案】C
【详解】由题意,段的平均速度为1m/s,段平均速度为7m/s,间距是间距离的7倍,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得
根据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的结论,相邻的相同时间段内的位移之比一定是,可知
根据,可得
根据,可得
所以段的平均速度为
故选C。
7.一杂技演员用4个相同的小球做单手抛接球表演,他从同一位置依次将各球略微偏离竖直方向向上抛出,当小球回到抛出点时,用手将小球接住,然后将小球从抛出点再抛出,小球间不发生碰撞,不计空气阻力。已知相邻两球之间的时间间隔相等,刚抛出第4个小球时,第1个小球和第3个小球在空中同一高度,则第3、4个小球间的距离与第1、2个小球间的距离之比为( )
A.4B.3C.2D.1
【答案】B
【详解】设抛出相邻两球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相等为h,由自由落体运动位移公式可得
当抛出第4个小球后,经相等时间,第1个小球落回手里再抛出,则有
解得
根据上升与下降过程的对称性,可知第4个小球离开手的瞬间,第1个小球和第3个小球在空中同一高度,第2个小球运动到最高点,速度是零。则第1个小球与第2个小球间的距离为
此时第1个小球距抛出点的高度为
此时第1个小球和第3个小球在空中同一高度,则第3、4个小球间的距离为
则有第3、4个小球间的距离与第1、2个小球间的距离之比为
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8.我国2023年新能源车出口120多万辆,稳居全球首位。一辆新能源车在某次直线测试中,速度从0加速到所用时间为,且加速度随速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该车在这段时间内( )
A.加速到时,用时大于
B.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C.位移大于
D.运动到总位移一半时,速度小于
【答案】BC
【详解】ABD.平均加速度大小为
因加速度随速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可知开始阶段的加速度大于2.5m/s2,加速到时,用时小于;运动到总位移一半时,速度大于,选项AD错误,B正确;
C.若做匀加速运动,则位移为
因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结合v-t图像,则汽车的位移大于做匀加速运动时的位移,可知位移大于,选项C正确;
故选BC。
9.一物体做直线运动,0时刻位于坐标原点,运动过程中的图像如图所示,一段过程中纵坐标的变化量为m,对应的横坐标变化量为n,且这个过程对应的时间间隔为,这段过程的末时刻与0时刻的时间间隔为,则( )
A.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等于
B.从零时刻开始,第一个内位移大于
C.零时刻速度为
D.内位移为
【答案】BCD
【详解】A.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可知,在图像中,其斜率为加速度的2倍,即有
可得
A错误;
B.若物体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题意可知,物体运动的时间间隔为,而第三个内的位移为,由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可知
解得,第一个内的位移
根据图像纵截距可知物体初速度并不为零,故第一个内的位移大于,B正确;
C.由题意可知这一段过程的位移为n,对应的时间为,则这段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则这段过程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为
解得
C正确;
D.内的位移
联立上述各式可得
D正确。
故选BCD。
10.2023年4月17日,AITO问界M5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版首发,可以实现无人驾驶。如图所示,车道宽为2.7m,长为12m的货车以v1=10m/s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距离斑马线20m时,一自行车以v3=2m/s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恰好垂直越过货车右侧分界线,此时无人驾驶轿车车头恰好和货车车尾齐平,轿车以v2=15m/s速度匀速直线行驶,轿车紧急制动的加速度大小a=10m/s2。当货车在侧面遮挡轿车雷达波时,自行车需完全越过货车左侧分界线,轿车雷达才能准确探测到前方自行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货车不减速也不会与自行车相撞B.轿车不减速也不会与自行车相撞
C.轿车探测到自行车立即制动不会与自行车相撞D.轿车探测到自行车立即制动会与自行车相撞
【答案】AC
【详解】AB.人过路口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内,货车的位移
轿车的位移
A正确,B错误;
CD.自行车过路口时,轿车雷达可探测到障碍物的时间
此时轿车距路口的距离
轿车开始制动到停下来的时间
所需要的制动距离
二者不会相撞,C正确,D错误。
故选A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7分)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11.(6分)某同学利用打点计时器分析自身步行时的速度特征,把接在50Hz的交流电源上的打点计时器固定在与人腰部等高的桌面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限位孔,一端固定在人腰部,人沿直线步行时带动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记录人步行时的运动信息。
(1)选取点迹清晰的纸带,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其中连续5个计数点A、B、C、D、E、F如下图所示,纸带中BC段的平均速度为vBC=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沿着计数点位置把纸带裁开并编号,按编号顺序把剪出的纸带下端对齐并排粘贴在坐标纸上,剪出的纸带长度代表打出这段纸带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把每段纸带上边中点连接成线,如下图所示,若用图中曲线描述人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关系,如果用纵坐标表示速度大小,横坐标表示时间,则纸带的横宽d对应横坐标中的时间长度为 s,请根据下图估算该同学的步幅为 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1.1
(2) 0.10 0.53
【详解】(1)[1]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纸带中BC段的平均速度为
(2)[1][2]纸带的横宽d对应横坐标中的时间长度为
T=0.10s
可把图像看成图像,同学的步幅为图像一个周期内每段纸带面积之和,该同学的步幅为
12.(10分)如图所示是某种打点计时器的示意图。
(1)该打点计时器是 (选填“电火花”或“电磁”)打点计时器,工作时使用 (选填“”、“”)交流电源。如下图是某同学用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是)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D两点间距 , 段的平均速度是 ,如果电源频率变为而同学不知道,则该平均速度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 (选填“偏大”或“偏小”)。
(2)如图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图线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 ,加速度大小为 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
(3)若打点计时器额定电压为,而实际使用的电源电压为,则(1)中得出的速度与物体速度的真实值相比将会 (填“偏大”“偏小”或“没有影响”)。
【答案】 电火花 220V 2.70 0.09 偏大 加速度的一半 0.933 没有影响
【详解】(1)[1][2]该打点计时器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时使用220V交流电源。
[3]毫米刻度尺的精确度为1mm,图中AD间的距离为
[4]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AD段的平均速度为
[5]由于交流电的频率减小,周期变大,位移测量值偏大,因此平均速度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偏大。
(2)[6]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关系,可知x-t2图像的斜率为加速度的一半。
[7] x-t2图像的斜率
解得
(3)[8]电压对打点计时器的打点时间间隔没有影响,则(1)中得出的速度与物体速度的真实值相比将会没有影响。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1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数据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0分)一辆卡车正以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两车发生碰撞,立即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刹车,若从刚刹车开始计时,求:
(1)卡车在末的速度大小;
(2)卡车内的位移与内的位移之比。
【答案】(1);(2)
【详解】(1)卡车的速度
取运动方向为正,则
由公式
代入数据求得末的速度为
(2)设车在时刻停止,由
得刹车时间为
故内的位移等于内的位移,由
得前内位移为
前内位移为
所以位移大小之比为3∶4。
14.(14分)2024年,东北地区: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四座城市将有新的地铁线路开通,新线路将会大大减轻交通压力,加快城市的发展。沈阳地铁一号线从S站到T站是一段直线线路,全程1.6km,列车运行最大速度为72km/h。为了便于分析,我们用图乙来描述这个模型,列车在S站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最大速度后立即做匀速直线运动,进站前从最大速度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到T站停车,且加速的加速度大小为减速加速度大小的倍。现匀加速运动过程中连续经过A、B、C三点,S→A用时2s,B→C用时4s,且SA长2m,BC长24m。求:
(1)列车在C点的速度大小;
(2)列车匀速行驶的时间。
【答案】(1);(2)
【详解】(1)由可知
根据
可知段平均速度
(2)由得
匀加速阶段
匀减速阶段
由得
匀加速阶段
匀减速阶段
匀速运动时间
15.(17分)如图所示为测试某流线状物体的入水运动情景,模型(可视为质点)从10m高台上O自由落下,在A点落水后减速下降5m,到B点减停,之后上浮的加速度大小为2.5m/s2。若将下沉和上浮过程均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且忽略空气阻力的作用。求该测试中(g取10m/s2,计算结果可保留根号)
(1)模型落水速度的大小;
(2)模型落水后减速下降的加速度大小;
(3)求从释放模型开始到模型刚浮出水面的全过程时间。
【答案】(1);(2)20m/s2;(3)
【详解】(1)O→A的过程,模型自由下落,有
解得模型落水速度为
(2)A→B的过程模型做匀减速运动,有
解得
(3)O→A的过程,模型自由下落时间
A→B的过程,模型落入水后减速时间(视为反方向匀加速直线运动)
B→A的过程,模型上浮的时间为
则总时间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01讲 运动的描述(练习)(原卷版) --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共8页。
这是一份第01讲 运动的描述(讲义)(原卷版) -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共14页。
这是一份第01讲 运动的描述(讲义)(解析版)-202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共2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