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蜀道难》《蜀相》联读 课件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437292/0-173253029802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蜀道难》《蜀相》联读 课件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437292/0-173253029808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蜀道难》《蜀相》联读 课件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437292/0-173253029813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蜀道难》《蜀相》联读 课件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437292/0-1732530298239/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蜀道难》《蜀相》联读 课件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437292/0-1732530298264/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蜀道难》《蜀相》联读 课件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437292/0-1732530298295/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蜀道难》《蜀相》联读 课件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437292/0-173253029832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蜀道难》《蜀相》联读 课件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6437292/0-1732530298345/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蜀道难》《蜀相》联读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蜀道难》《蜀相》联读 课件,共27页。
1《蜀道难》《蜀相》联读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两篇文章选自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新教材的编排特点要求我们秉承“人文主题+学习任务群”双线规划的原则组织教学。本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人文主题是“诗意的探寻”。新教材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同时《新课标》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并且强调进行群文教学,本堂课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展开的。教材分析高二下学期的学生,对古诗词有了一定的理解,积累了一些基本的古诗词知识,也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大部分学生对阅读学习较为热情,能够有自己的思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对群诗阅读的接触较少,因此本节课要培养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语言建构与运用:品味涵泳诗歌,深入理解李白和杜甫诗歌的不同风格。思维发展与提升:深入剖析,挖掘诗人深蕴的情思,感受诗人不同的诗风。审美鉴赏与创造:在对比两位诗人形象的基础上理解他们的人生选择。文化传承与理解:结合对作者写作风格和思想情感的把握,探究诗歌在当代的价值。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深入剖析,挖掘诗人深蕴的情思,感受诗人不同的诗风。教学难点:结合对作者写作风格和思想情感的把握,探究诗歌在当代的价值。方法策略情境教学法:以语言创设情境,发散学生思维,导入新课;引导点拨法:精心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形成答案,生生补充、质疑、评价。8春天想起你,冬天也想起你《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冬日有怀李白》: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起风了想你,梦里还是想你《天末怀李白》: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梦李白》: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送个朋友都会顺便想起你《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信今何如。你的才情令我惊叹,你的潇洒令我向往《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赠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为了你,我可以与全世界为敌!《不见》: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李白和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两座并峙的高峰。李白是一个潇洒的负剑游子,杜甫则是一个苦吟的草堂诗人。两人都以他们超凡的诗才,撑起了唐诗一片瑰丽的天空。两人各有所长,又同样伟大。一条蜀道,高险凶,可叹可惧可忧,彰李白豪放飘逸,张浪漫主义之风;一位属相,忠义诚,可羡可敬可惜,显杜甫沉郁顿挫,扬现实主义之格。唐代最强双子星忧黎叹息为谁雄——《蜀道难》《蜀相》群文阅读李白:传奇而坎坷的一生出生——24岁:早年天才25岁——30岁:辞亲远游31岁——34岁:蹉跎岁月35岁——42岁:献赋谋仕42岁——43岁:供奉翰林44岁——45岁:李杜相识46岁——54岁:沉寂挣扎55岁——58岁:安史入幕58岁——62岁:得道飞升杜甫:困顿又悲天悯人的一生出生——36岁:读书与壮游,意气风发37岁——44岁:困居长安,挫败压抑45岁——48岁:陷贼和为官,颠沛流离49岁——58岁:飘零西南,生计为艰白杜 作者概况1.初遇:公元744年。这一年春天,李白和杜甫在洛阳相遇。这一年,李白43岁,杜甫32岁。32岁的杜甫:经历了科举落榜,却仍然怀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心;43岁的李白:从24岁开始壮游,经历两入长安后被赐金放还(742年)。2.再遇:同年秋天,在开封第二次相遇,时间也很短。3.第三次:第二年,即公元745年的春天,两人在兖州第三次相遇。这次时间较长,两人(期间还有高适)寻仙访道,谈论诗文。李甫与分享阅读感受《蜀道难》:李白写了一条 的蜀道,抒发了 的情感。《蜀相》:杜甫写了一位 的蜀相,表达了对诸葛亮的 情感。20品读《蜀道难》和《蜀相》这两首诗歌,小组讨论,从“体裁”“意象”“意境”“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比较异同。《蜀道难》《蜀相》体裁杂言古体诗,格律不拘,形式灵活七言律诗,结构严谨、法度森然意象黄鹤、猿猱、青泥、悲鸟、子规、连峰、枯松、飞湍瀑流、崖石、剑阁、豺狼、猛虎、长蛇、祠堂、柏树、碧草、黄鹂意境雄奇壮观,大气磅礴幽静、寂寞和阴冷手法夸张、用典、以虚衬实、点面结合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象征、互文情景交融、叙议结合、以实写虚思想情感劝告友人早归对自己追求功业未成的愤慨对世道艰难的感慨及对国 家隐藏危机的担忧对诸葛亮的称颂及其“未捷先死”的惋惜忧国忧民却壮志难酬的苦闷浪漫主义豪放飘逸现实主义沉郁顿挫《蜀道难》语言特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匀称整齐“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的散漫舒展“枯松倒挂倚绝壁”的精炼凝重“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的流畅轻快七言歌行句式以七言为主,又掺杂以四言、五言、八言、九言等,短者仅三字,长者达十一字,长短不等,错落交接。对诗风影响通过语言品味诗风散文化的诗句,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句式灵活多变,语言奔放恣肆的风格特点。《蜀相》领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和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不但字数、结构、意义等都符合对仗的要求,而且平仄也形成相对的形式,完全体现出了古代诗歌中律诗对仗的工对之美。七言律诗结构严整,法度森然,对仗工整精巧。结构严整,法度森然,对仗工整精巧,体现杜甫顿挫诗风他们都有一颗共同的报国宏心。这才是他们共同的真情,共同的诗心。如果说李白的豪放是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那么他们共有的报国宏心是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他们都渴望入仕,为此在仕途沉浮,在蜀地吟咏感叹。板书设计《蜀道难》《蜀相》叹蜀道难,忧国隐患赞颂英雄,怀古伤己精神追求:济苍生,怀家国作业李白的诗如烈酒,一饮入喉便热力入肺,胸胆开张;杜甫的诗如陈酿,不甚刺激,却让人如逢知己,难舍难分。我们不仅要读李杜的诗,也要读更多的经典,让诗意的文字涵养我们的性灵,让文化的魂魄在中华大地上奔流不息。从两首古诗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写一段推荐语,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