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第1页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第2页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第3页
    还剩3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3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图为人体伪环境示意图, 抗利尿激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二生物试题
    (《稳态与调节》模块结业)
    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为第Ⅰ页至第6页,非选择题为第6页至第10页。试题答案请用2B铅笔或0.5mm签字笔填涂到答题卡规定位置上,书写在试题上的答案无效。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图为人体伪环境示意图。图中a、b、c、d表示细胞或结构,①~④表示体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①和④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淋巴细胞
    B. 构成a、d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相同
    C. 一般情况下,②中的CO2能向③中扩散
    D. 过敏反应时,人体内②处的液体会减少
    2. 胃肠道又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原因是胃肠道中存在着一套由大量神经元构成的相对独立的内在神经系统。研究表明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自主神经对胃肠道的内在神经系统具有调节作用,但是在切除自主神经后,内在神经系统依然可以独立调节胃肠道的运动、分泌等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以引起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加强,进而提高消化吸收速率
    B. 神经冲动沿神经元的轴突传递时,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C. 由内在神经系统独立调节肠道运动过程不能称为反射
    D. 自主神经属于传入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的支配
    3. 如图表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闰绍细胞(脊髓前角内的一种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共同调节肌肉收缩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注:①“+”表示促进,“-”表示抑制;②破伤风毒素可抑制闰绍细胞释放神经递质。
    A. 图中的效应器是由脊髓前角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组成的
    B. 在b处给予一适宜强度的刺激,可在c、d处检测到电位变化
    C. 闰绍细胞通过抑制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兴奋防止肌肉过度收缩
    D. 用破伤风毒素处理闰绍细胞的d处,会导致肌肉不能收缩
    4. 离子通道又称“门通道”,是各种无机盐离子跨膜被动运输的通路。根据“门”开关条件的不同,可分为电压门通道(膜电位的变化使通道蛋白构象发生改变,从而使离子通道开启或关闭)、配体门通道(细胞内外的某些配体,如神经递质,与通道蛋白结合,引起通道蛋白的构象改变,使通道开启或关闭)和应力激活通道(当质膜感受牵张刺激时,离子通道打开或关闭)三种类型。下图是神经一肌肉接头处传递神经冲动、刺激肌肉收缩过程中相关离子通道先后开放和关闭的示意图(各门通道开放顺序以数字标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通道X和通道Z属于电压门通道,通道Y属于配体门通道
    B. 神经末梢通过胞吐释放的乙酰胆碱,扩散到突触后膜与受体结合
    C. 离子通过离子通道时,与离子通道结合改变其空间构象
    D. 肌质网内Ca2+浓度比细胞质基质中Ca2+浓度高
    5. 科研人员对老鼠进行“记忆移植”实验,在黑暗环境中通过多次电刺激,使老鼠产生对黑暗的恐惧反射,老鼠的情绪记忆由原来的“喜暗怕亮”转变为“喜亮怕暗”。科研人员抽取实验鼠脑体中的蛋白质分子注射到普通老鼠脑内,普通老鼠也变得“喜亮怕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在黑暗中电刺激消失,一段时间后“喜亮怕暗”消退甚至丧失无需大脑皮层参与
    B. 在建立“喜亮怕暗”的过程中,电刺激是非条件刺激,黑暗环境转化为条件刺激
    C. 抽取的蛋白质可能含起抑制作用的神经递质,作用后不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D. 情绪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当消极情绪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抑郁症
    6. 美国著名医学杂志《梅奥诊所学报》称,即使在保持能量摄入量不变的情况下,高糖食物仍然较其他食物更容易引发Ⅱ型糖尿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糖尿病患者可表现出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等症状
    B. 胰岛素可以通过降低血糖,间接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C. 调整不健康的饮食结构有助于控制糖尿病的发病率
    D. 血糖的平衡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
    7. 抗利尿激素(ADH)调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分的重吸收的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多可以导致尿量增多
    B. 结合ADH的受体促进①ATP水解过程,为M蛋白供能
    C. H2O通过③自由扩散过程,进入肾小管和集合管腔内(B侧)
    D. M蛋白促进②胞吐过程,增加膜上水通道蛋白数量
    8. 胃大部分切除的胃肠吻合术患者常会出现滋养性血糖过低症。如图是给正常人(Ⅰ组)、滋养性血糖过低症患者(Ⅱ组)和胰岛B细胞瘤性血糖过低症患者(Ⅲ组)口服75g葡萄糖后的血糖浓度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胰高血糖素是人体内唯一能够升高血糖的激素
    B. 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进入靶细胞,促进葡萄糖在细胞内的氧化分解
    C. Ⅱ组口服葡萄糖后血糖升高快于Ⅰ组的原因可能是进食后葡萄糖迅速进入小肠
    D. Ⅲ组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范围的原因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都较少
    9. 垂体后叶素的主要成分是抗利尿激素,在临床上常用于止血,但垂体后叶素在体内积蓄到一定程度时容易引发低钠血症等药物副作用,具体机制如图。脑桥有大量神经细胞聚集,极易在渗透压剧烈变化时发生髓鞘溶解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低钠血症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
    B. 醛固酮分泌减少会进一步促进低钠血症的发生
    C. V2受体抑制剂可以特异性阻止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影响钠盐代谢
    D. 出现低钠血症后在停用垂体后叶素的同时需要快速补充大量的高渗盐水
    10. 骨骼肌细胞会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对免疫细胞的活性起调控作用,如:机体去负荷时,机体的肌组织产生的IL—23对免疫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机体加负荷有氧运动时,肌组织产生的IL—10能有效防止脂质诱导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还能提高免疫功能,降低癌症的发病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细胞因子可进入内环境,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特定的细胞
    B. 加负荷有氧运动可降低由肥胖导致的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
    C. Ⅱ—23、IL—10等细胞因子作为信号分子只作用于免疫细胞
    D. 细胞因子主要包括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几类
    11. 如图是过敏反应发生机理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PC是抗原呈递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
    B. M为柳树花粉,细胞1和2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成熟
    C. 细胞3能分泌抗体是因为细胞内有相应基因,而细胞2没有
    D 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舒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等
    12. 向某哺乳动物体内按一定方式注射m抗原和n抗原后,机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T细胞只参与细胞免疫,B细胞可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 第28天注射 m抗原后,机体内的记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C. 抗n抗体在第42天后浓度下降的原因是它与抗原结合后被效应T细胞裂解
    D. 若第56天再次注射n抗原,之后机体内抗n抗体的相对浓度将明显上升
    13. 新疆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主产区,种植面积超过200万公顷。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棉花产量和品质,现代农业机械的使用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棉花生长早期喷洒低浓度α一萘乙酸,抑制顶端优势并增加侧枝数量
    B. 棉花生长中期喷洒缩节胺(赤霉素合成抑制剂),防止植株过高
    C. 棉花生长后期喷洒乙烯利促进棉桃同步成熟、吐絮,便于集中机械化采摘棉花
    D. 机械化采收前喷洒落叶剂促进叶片脱落,减少收获棉花中的杂质
    14. 为探究一定浓度范围内ABA对不同品系番茄幼苗叶片在抗冷胁迫中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注:相对电导率可反映细胞膜受损程度,细胞膜受损越大,相对电导率越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植物细胞利用脱落酸氧化分解增加产热,提高抗寒能力
    B.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脱落酸浓度和温度,因变量是相对电导率
    C. 图中曲线对应的ABA浓度均对番茄幼苗叶片的抗冷胁迫具有促进作用
    D. 因番茄品系710的最低相对电导率低于品系704,故其对ABA反应敏感性更大
    15. CO(CONSTANS)基因是监测日照长度,调控植物开花重要基因,长日照条件下,某植物韧皮部细胞中的CO蛋白会结合在成花素基因靠近 RNA 聚合酶作用的部位,从而激发该基因表达出成花素,并运输到茎顶端,促进植物开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CO蛋白能促进开花,但它不是一种植物激素
    B. 植物开花受到外界环境和相关基因共同作用
    C. CO蛋白与DNA片段结合,调控基因的翻译
    D. 成花素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需要消耗ATP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人体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调控的结果。如图是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信息分子A、C、D、E、F发挥作用后会被移走或分解失活
    B. 信息分子C由内分泌腺分泌后,由体液定向运输到肾脏
    C. 信息分子F与B淋巴细胞结合,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D. 信息分子A、C、D、E、F均会与受体结合,起到调节作用
    17. 图1表示神经纤维在静息和兴奋状态下K+跨膜运输的过程,甲、乙为转运蛋白;图2表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1中M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内侧,N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外侧
    B. 图2兴奋传导过程中,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C. 图2③处对应膜内为正电位,此时膜外Na+浓度小于膜内
    D. 图2中②处对应膜上K+通道开放,④处对应膜上Na+通道开放
    18. 下图1 和图2 表示一项针对新冠病毒感染人群的调查结果。据图分析,导致患者出现重症的合理解释是( )
    A. 体液免疫水平较高B. 细胞免疫强度极低
    C. 非特异性免疫持续时间长D. 特异性免疫启动时间晚
    19.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对人体健康的维持尤为重要,如人在被毒蛇咬伤后需要注射抗蛇毒血清;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时可以注射灭活疫苗(由新型冠状病毒灭活后制成);人体内每天都可能产生癌细胞,但人一般不会患癌症;并进行器官移植时通常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来避免免疫排斥。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注射抗蛇毒血清可以增加机体内抗原的数量,进而增强体液免疫
    B. 机体注射灭活疫苗后主要通过诱发非特异性免疫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
    C. 人体内癌细胞的清除依赖于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D. 进行器官移植时使用的免疫抑制剂主要是抑制免疫细胞的作用
    20. 植物激素在果实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圣佩德罗型无花果一年结实两次,第一季为春果,第二季为秋果。科研人员研究了圣佩德罗型无花果春、秋两个幼果期以及盛花期和盛花后期雌花中植物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圣佩德罗型无花果的果实发育过程中,生长素和脱落酸的作用相协同
    B. 由图可知,两种幼果中,春果的生长素含量较高,秋果中脱落酸含量较高
    C. 据图推测,两种激素的浓度配比更有利于秋果的生长,秋果的产量可能较高
    D.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可以通过施加生长素来提高产量较低的无花果果实的产量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癫痫是大脑神经元因突发性异常放电而导致短暂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与癫痫发生有关的神经元及部分生理过程如图甲。GABA对哺乳动物(如鼠、人类)不同发育程度的神经细胞产生的生理效应如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当兴奋传至突触处时,储存在神经末梢_____内的谷氨酸被大量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AMPA受体(如图甲),使突触后膜上发生的信号转换是_____。
    (2)为研究癫痫发生时突触中兴奋传递的过程,将电流计的两个电极接至癫痫模型鼠神经元细胞膜的外侧(如图甲)。癫痫发生时,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方向是_____。若刺激b点,电流计只偏转一次,原因是_____。
    (3)静息状态下,如果将右侧电极移入神经细胞膜内,则电流计将向_____(填“左”或“右”)偏转,若此时神经元所处液体环境中K+浓度上升,则电流计偏转的幅度会_____(填“增大”或“减小”)。
    (4)对未成熟的神经细胞而言,GABA是_____(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对成熟的神经细胞而言,若某化学物质X会抑制突触前膜上的GABA转运体(如图甲)的活性,推测使用物质X会____(填“加剧”或“缓解”) 癫痫症状。
    (5)现欲设计实验验证药物M可通过降低AMPA受体蛋白表达量从而缓解癫痫症状。提供癫痫模型大鼠和必要的仪器、生理盐水、药物M注射液等,请设计实验并完善实验思路:
    ①分组:_____;
    ②处理:_____,乙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③培养观测:_____;
    ④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22. 图1、图2分别表示1 000 m 持续全速游泳对女子运动员不同生理期雌二醇(一种雌激素)、胰岛素水平的影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雌二醇属于_____________类化合物。
    (2)1 000 m 持续全速游泳会使女子运动员雌二醇激素水平_____________。
    (3)由图中检测结果可推测,影响雌二醇激素水平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
    (4)1 000 m持续全速游泳影响女子运动员胰岛素水平,合理的解释有_____________(填下列字母)。
    a.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受到抑制
    b.收缩肌群对胰岛素的利用量增加
    c.胰岛素为运动提供能量
    d.血糖浓度升高导致胰岛素分泌量减少
    (5)1 000 m持续全速游泳影响女子运动员胰岛素水平,有利于肝糖原分解和_____________,以保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
    (6)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有多个成员,其中对胰岛素敏感的为GLUT4。
    ①GLUT1~3几乎分布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它们的生理功能不受胰岛素的影响,其生理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以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需要。
    ②据图3分析,当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之后, 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引起_____________的融合,从而提高了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
    ③结合图3分析,下列因素中可能会引发糖尿病的有_____________ (填下列字母)。
    a.体内产生蛋白M 抗体
    b.体内产生胰岛素抗体
    c.信号转导蛋白缺失
    d.胰高血糖素与其受体结合发生障碍
    23. 睡眠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是生命赖以维持的基本条件。睡眠调节的昼夜节律及睡眠剥夺对机体的影响是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1)下图是光线(昼夜节律) 影响睡眠的机制。请据图分析:
    视网膜感光细胞受到光线信号刺激时,兴奋以______形式传至神经纤维末梢; 并作用于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神经细胞。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去甲肾上腺素通过_____作用于松果体细胞,分泌褪黑激素,调节睡眠,该过程属于_____调节。
    (2)睡眠受许多因素共同调节,睡眠障碍成普遍问题,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可改善睡眠障碍对机体的影响,科研工作者利用大鼠进行了相关研究。
    构建睡眠剥夺鼠(SD鼠),进行水迷宫实验。实验进行六天,前五天为训练期,将大鼠放在平台30s,然后将大鼠从第三象限中间位置放入水中,大鼠通过游泳找到平台。训练期结束后,将平台取出,将大鼠从第三象限中间位置放入水中,记录120s内大鼠的游泳轨迹,游泳轨迹的凌乱程度与学习记忆能力呈负相关。
    实验结果显示:____,该结果说明:_____
    24. 肝脏是个特殊的免疫耐受器官。乙肝病毒(HBV)携带者肝脏中的T细胞表面存在高表达抑制性受体(TIGIT分子),其与肝脏等细胞表面的某信号分子结合后,会抑制T细胞活性,使肝脏处于免疫耐受状态,无损伤产生。为研究TIGIT分子在HBV免疫耐受维持中所起的作用,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HBV侵入人体细胞后,____________与被侵染的靶细胞密切接触,引起靶细胞凋亡。免疫系统具有防卫功能和____________功能。HBV携带者肝脏中的T细胞表面TIGIT分子能识别肝脏等细胞表面的某信号,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科研人员利用乙肝病毒携带小鼠进行了实验,实验组注射抗TIGIT的单抗,对照组注射等量的其他抗体,结果证明抗TIGI的单抗能够发挥阻断作用。抗TIGIT的单抗能够阻断TIGIT分子通路的机理是____________。
    (3)为研究TIGIT阻断后对肝脏免疫耐受影响,研究人员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含量,结果如图。血清中谷丙转氨酶的含量可作为检测肝脏细胞损伤程度的指标。
    ①图示结果第____________组小鼠的肝脏处于免疫耐受状态。
    ②图中结果可说明第____________组小鼠肝脏发生了损伤,推测该组肝脏受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肝脏受损会增加发生肝癌风险,说明TIGIT分子在HBV免疫耐受的维持中某发挥着重要作用。
    (4)免疫抑制剂常作为器官移植的手术后用药,但这些药物会使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易导致感染性疾病发生。依据“免疫耐受”的研究,你认为既能克服免疫排斥反应,又能避免免疫抑制剂副作用的新的医学途径(或设想)可以是____________。
    25. I.研究人员为探究定期喷施一定浓度的赤霉素、2,4-D对即将成熟的柿子体内脱落酸(ABA)含量的影响,进行了一项科学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ABA在植物体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是_____。由以上实验结果可知,定期喷施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和2,4-D能_____。
    (2)植物激素X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它和ABA之间具有____作用。X还可促进植物伸长生长,当加入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X诱导的茎芽伸长生长的作用被抑制了54%,说明X影响茎芽伸长生长的方式是____。
    (3)高等植物是由很多细胞组成的高度复杂的有机体。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_____、_____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
    Ⅱ.为探究2,4-D溶液浓度对迎春枝条生根的影响,某同学首先按照图一所示步骤配制了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然后选择插条,分组、编号,浸泡枝条,并在适宜条件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图二所示。图三是迎春幼苗横放后根和茎的生长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4)配制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各9mL,具体过程如图一,由图分析可知,对5号试管中的2,4-D溶液的操作还应_____,该操作体现实验的____原则。
    (5)插条形态学上端和形态学下端具有不同的特异性,在用2,4-D溶液对迎春枝条进行处理时需要注意处理插条的_____。
    (6)从图二可确定促进迎春枝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_____ml/L之间,图中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是____ml/L。图二、图三的实验结果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____;图三的a、b、c、d四处中, 生长素类似物可能对植物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____处。2024.11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
    高二生物试题
    (《稳态与调节》模块结业)
    说明:本试卷满分100分,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为第Ⅰ页至第6页,非选择题为第6页至第10页。试题答案请用2B铅笔或0.5mm签字笔填涂到答题卡规定位置上,书写在试题上的答案无效。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图为人体伪环境示意图。图中a、b、c、d表示细胞或结构,①~④表示体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①和④中都含有一定数量的淋巴细胞
    B. 构成a、d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相同
    C. 一般情况下,②中的CO2能向③中扩散
    D. 过敏反应时,人体内②处液体会减少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题图为人体内环境示意图,其中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细胞内液,④是淋巴液,a是毛细血管,b是红细胞,c是组织细胞,d是毛细淋巴管,①②④构成内环境。
    【详解】A、淋巴细胞可以经淋巴循环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中,因此在④淋巴和①血浆中都含有淋巴细胞,A正确;
    B、a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d毛细淋巴管细胞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淋巴液,B错误;
    C、CO₂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CO₂产生的场所在细胞内,细胞内液CO₂浓度高于细胞外液,所以CO₂的运输方向是从细胞内液③向组织液②运输,C错误;
    D、过敏反应会导致组织水肿,可见人体内②组织液处的液体会增加,D错误。
    故选A。
    2. 胃肠道又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大脑”,原因是胃肠道中存在着一套由大量神经元构成的相对独立的内在神经系统。研究表明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自主神经对胃肠道的内在神经系统具有调节作用,但是在切除自主神经后,内在神经系统依然可以独立调节胃肠道的运动、分泌等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交感神经兴奋时,可以引起胃肠蠕动和消化液分泌加强,进而提高消化吸收速率
    B. 神经冲动沿神经元的轴突传递时,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
    C. 由内在神经系统独立调节肠道运动的过程不能称为反射
    D. 自主神经属于传入神经,它们的活动不受意识的支配
    【答案】C
    【解析】
    【分析】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而当人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则占据优势,此时,心跳减慢,但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会加强,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详解】A、 副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减慢,但会引起胃肠蠕动加强,消化吸收速率提高,A错误;
    B、 神经冲动沿神经元的轴突传导时,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未兴奋部位(膜外正电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外负电位),膜内则相反,B错误;
    C、 反射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和完整的反射弧结构,由内在神经系统独立调节肠道运动的过程不符合反射的条件,C正确;
    D、自主神经包括内脏传入与内脏传出神经,但通常仅指内脏传出神经,而不包括内脏传入神经,通常自主神经包括交感与副交感神经两部分,D错误。
    故选C。
    3. 如图表示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闰绍细胞(脊髓前角内的一种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共同调节肌肉收缩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注:①“+”表示促进,“-”表示抑制;②破伤风毒素可抑制闰绍细胞释放神经递质。
    A. 图中的效应器是由脊髓前角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组成的
    B. 在b处给予一适宜强度的刺激,可在c、d处检测到电位变化
    C. 闰绍细胞通过抑制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兴奋防止肌肉过度收缩
    D. 用破伤风毒素处理闰绍细胞的d处,会导致肌肉不能收缩
    【答案】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a处兴奋时,一方面: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引起肌肉收缩;另一方面,兴奋传到闰绍细胞,闰绍细胞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抑制肌肉收缩。通过这两个途径实现对肌肉运动的精准控制。
    【详解】A、效应器是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因此图示中的效应器是由脊髓前角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组成的,A正确;
    B、b和c处在同一个神经元上,兴奋的传导是可以是双向的,b处产生的兴奋可传导到c处,再通过突触传递到d处,因此在b处给予一适宜强度的刺激,可在c、d处检测到电位变化,B正确;
    C、闰绍细胞通过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抑制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兴奋,防止肌肉过度收缩,C正确;
    D、用破伤风毒素处理闰绍细胞的d处,闰绍细胞神经递质的释放受到抑制,不能抑制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兴奋,因此导致肌肉能收缩,D错误。
    故选D。
    4. 离子通道又称“门通道”,是各种无机盐离子跨膜被动运输的通路。根据“门”开关条件的不同,可分为电压门通道(膜电位的变化使通道蛋白构象发生改变,从而使离子通道开启或关闭)、配体门通道(细胞内外的某些配体,如神经递质,与通道蛋白结合,引起通道蛋白的构象改变,使通道开启或关闭)和应力激活通道(当质膜感受牵张刺激时,离子通道打开或关闭)三种类型。下图是神经一肌肉接头处传递神经冲动、刺激肌肉收缩过程中相关离子通道先后开放和关闭的示意图(各门通道开放顺序以数字标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通道X和通道Z属于电压门通道,通道Y属于配体门通道
    B. 神经末梢通过胞吐释放的乙酰胆碱,扩散到突触后膜与受体结合
    C. 离子通过离子通道时,与离子通道结合改变其空间构象
    D. 肌质网内Ca2+浓度比细胞质基质中Ca2+浓度高
    【答案】C
    【解析】
    【分析】图中通道X为突触小体上的钙离子通道,钙离子通道打开时,钙离子进入突触小体,进而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钠离子的内流,产生兴奋。
    【详解】A、由图可判断出X、Z是通过膜电位的变化使通道蛋白构象发生改变,为电压门通道,Y是通过神经递质与通道蛋白结合,引起通道蛋白的构象改变,为配体门通道,A正确;
    B、乙酰胆碱属于神经递质,神经末梢通过胞吐作用释放神经递质至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与受体结合,B正确;
    C、离子通过离子通道时,不会与离子通道结合,离子通道空间构象不会改变,C错误;
    D、细胞质基质中的Ca2+通过Ca2+通道进入肌质网,其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说明肌质网内Ca2+浓度比细胞质基质中Ca2+浓度高,D正确。
    故选C。
    5. 科研人员对老鼠进行“记忆移植”实验,在黑暗环境中通过多次电刺激,使老鼠产生对黑暗的恐惧反射,老鼠的情绪记忆由原来的“喜暗怕亮”转变为“喜亮怕暗”。科研人员抽取实验鼠脑体中的蛋白质分子注射到普通老鼠脑内,普通老鼠也变得“喜亮怕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在黑暗中电刺激消失,一段时间后“喜亮怕暗”消退甚至丧失无需大脑皮层参与
    B. 在建立“喜亮怕暗”的过程中,电刺激是非条件刺激,黑暗环境转化为条件刺激
    C. 抽取的蛋白质可能含起抑制作用的神经递质,作用后不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D. 情绪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当消极情绪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抑郁症
    【答案】B
    【解析】
    【分析】情绪也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情绪是人对环境所作出的反应,积极建立和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适量运动可以减少和更好地应对情绪波动。消极情绪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抑郁,抑郁通常是短期的,可以自我调适;当抑郁持续下去而得不到缓解时,就可能形成抑郁症。
    【详解】A、一段时间后“喜亮怕暗”消退甚至丧失需要大脑皮层参与,A错误;
    B、电刺激会使老鼠产生恐惧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在黑暗环境中通过多次电刺激,使老鼠产生对黑暗的恐惧反射,属于条件反射,故在建立“喜亮怕暗”的过程中,电刺激是非条件刺激,黑暗环境转化为条件刺激,B正确;
    C、分析题意,科研人员抽取前者脑体中的蛋白质分子注射到普通老鼠脑内,普通老鼠也变得“喜亮怕暗”,由此推测抽取的蛋白质可能含起促进作用的神经递质,作用后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C错误;
    D、情绪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消极情绪达到一定程度会产生抑郁,抑郁通常是短期的,可以自我调适,当抑郁持续下去而得不到缓解时,就可能形成抑郁症,D错误。
    故选B。
    6. 美国著名医学杂志《梅奥诊所学报》称,即使在保持能量摄入量不变情况下,高糖食物仍然较其他食物更容易引发Ⅱ型糖尿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糖尿病患者可表现出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等症状
    B. 胰岛素可以通过降低血糖,间接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C. 调整不健康的饮食结构有助于控制糖尿病的发病率
    D. 血糖的平衡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
    【答案】B
    【解析】
    【分析】血糖水平可直接调节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的分泌,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可以升高血糖,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
    【详解】A、糖尿病患者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等症状,A正确;
    B、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降低血糖会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B错误;
    C、糖尿病发病率不断上升可能与人们摄入高糖食物较多有关,调整不健康的饮食结构有助于控制糖尿病的发病率,C正确;
    D、血糖的平衡既受神经调节,又受体液调节,所以血糖平衡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D正确。
    故选B。
    7. 抗利尿激素(ADH)调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分的重吸收的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多可以导致尿量增多
    B. 结合ADH的受体促进①ATP水解过程,为M蛋白供能
    C. H2O通过③自由扩散过程,进入肾小管和集合管腔内(B侧)
    D. M蛋白促进②胞吐过程,增加膜上水通道蛋白数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水平衡的调节:1、当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2、当机体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详解】A、抗利尿激素(ADH)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ADH分泌增多可以导致尿量减少,A错误;
    B、由题图分析可知,ADH的受体与ADH结合后激活相关酶,进而催化ATP形成信号分子cAMP,B错误;
    C、H₂O通过③协助扩散,进入肾小管和集合管腔内(A侧),C错误;
    D、由图可知,M蛋白促进②胞吐过程,增加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从而促进对水的重吸收,D正确。
    故选D。
    8. 胃大部分切除的胃肠吻合术患者常会出现滋养性血糖过低症。如图是给正常人(Ⅰ组)、滋养性血糖过低症患者(Ⅱ组)和胰岛B细胞瘤性血糖过低症患者(Ⅲ组)口服75g葡萄糖后的血糖浓度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胰高血糖素是人体内唯一能够升高血糖的激素
    B. 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进入靶细胞,促进葡萄糖在细胞内的氧化分解
    C. Ⅱ组口服葡萄糖后血糖升高快于Ⅰ组的原因可能是进食后葡萄糖迅速进入小肠
    D. Ⅲ组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范围的原因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都较少
    【答案】C
    【解析】
    【分析】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分别是: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相互抗衡,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详解】A、人体内能够升高血糖的激素除了胰高血糖素之外,还有肾上腺素,A错误;
    B、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与靶细胞膜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B错误;
    C、Ⅱ组口服葡萄糖后血糖升高快于Ⅰ组的原因可能是进食后葡萄糖能够迅速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并进入血液,C正确;
    D、Ⅲ组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范围的原因可能是胰岛素分泌增加,D错误。
    故选C。
    9. 垂体后叶素的主要成分是抗利尿激素,在临床上常用于止血,但垂体后叶素在体内积蓄到一定程度时容易引发低钠血症等药物副作用,具体机制如图。脑桥有大量神经细胞聚集,极易在渗透压剧烈变化时发生髓鞘溶解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低钠血症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
    B. 醛固酮分泌减少会进一步促进低钠血症的发生
    C. V2受体抑制剂可以特异性阻止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影响钠盐代谢
    D. 出现低钠血症后在停用垂体后叶素的同时需要快速补充大量的高渗盐水
    【答案】D
    【解析】
    【分析】1、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促进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
    2、醛固酮是肾上腺皮质释放的,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重吸收,维持血钠含量的平衡。
    【详解】A、神经和肌肉细胞的兴奋与Na+内流进入细胞有关,血液中的钠离子含量降低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A正确;
    B、醛固酮分泌减少会降低肾小管对钠离子重吸收作用,促进低钠血症的发生,B正确;
    C、V2受体抑制剂可以抑制抗利尿激素和V2受体结合,导致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细胞外液减少,导致醛固酮分泌增多,从而影响钠盐的代谢,C正确;
    D、出现低钠血症后在停用垂体后叶素的同时快速补充大量的高渗盐水,容易引起渗透压剧烈变化,发生髓鞘溶解症,D错误。
    故选D。
    10. 骨骼肌细胞会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对免疫细胞的活性起调控作用,如:机体去负荷时,机体的肌组织产生的IL—23对免疫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机体加负荷有氧运动时,肌组织产生的IL—10能有效防止脂质诱导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还能提高免疫功能,降低癌症的发病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细胞因子可进入内环境,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特定的细胞
    B. 加负荷有氧运动可降低由肥胖导致的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
    C. Ⅱ—23、IL—10等细胞因子作为信号分子只作用于免疫细胞
    D. 细胞因子主要包括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几类
    【答案】C
    【解析】
    【分析】免疫系统的功能:(1)免疫防御是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防御性保护作用;(2)免疫自稳指机体清除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3)免疫监视指机体清除和识别突变的细胞。
    【详解】A、骨骼肌细胞会分泌不同的细胞因子对免疫细胞的活性起调控作用,因此细胞因子作为一种信号分子进入内环境,通过体液运输,可作用于特定的细胞,A正确;
    B、加负荷有氧运动时,肌组织产生的IL-10能有效防止脂质诱导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因此加负荷有氧运动可降低由肥胖导致的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B正确;
    C、IL-10可以防止脂质诱导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说明IL-10作为信号分子不只是作用于免疫细胞,C错误;
    D、细胞因子主要包括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几类,D正确。
    故选C。
    11. 如图是过敏反应发生机理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PC是抗原呈递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
    B. M为柳树花粉,细胞1和2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成熟
    C. 细胞3能分泌抗体是因为细胞内有相应基因,而细胞2没有
    D. 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舒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等
    【答案】D
    【解析】
    【分析】1、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反应;
    2、过敏反应的原理:机体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机体会产生抗体,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当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时,被抗体吸附的细胞会释放组织胺等物质,导致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加等,进而引起过敏反应;
    3、分析题图:图示为过敏反应的过程,ADC是抗原呈递细胞,细胞1为辅助性T细胞,细胞2为B细胞,细胞3为浆细胞,M为相同的过敏原。
    【详解】A、APC是抗原呈递细胞,细胞1为辅助性T细胞,细胞2为B细胞,细胞3为浆细胞,M为相同的过敏原。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属于抗原呈递细胞,但是T细胞不属于抗原呈递细胞,A错误;
    B、M为相同的过敏原,故M为柳树花粉,细胞1为辅助性T细胞,细胞2为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B错误;
    C、细胞3能分泌抗体而细胞2没有是因为基因选择性表达,C错误;
    D、组胺产生后,通过血液传送到达全身的毛细血管,引起毛细血管舒张和通透性增强,促进血浆从毛细血管中滤出,使人体呈现出过敏反应,D正确。
    故选D。
    12. 向某哺乳动物体内按一定方式注射m抗原和n抗原后,机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T细胞只参与细胞免疫,B细胞可参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 第28天注射 m抗原后,机体内的记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C. 抗n抗体在第42天后浓度下降的原因是它与抗原结合后被效应T细胞裂解
    D. 若第56天再次注射n抗原,之后机体内抗n抗体的相对浓度将明显上升
    【答案】D
    【解析】
    【分析】二次免疫反应: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很快作出反应,即快速增殖、分化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详解】A、T细胞在细胞免疫中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可分泌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A错误;
    B、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后,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记忆细胞不能产生抗体,B错误;
    C、抗n抗体在第42天后浓度下降的原因是抗体和抗原结合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C错误;
    D、第56天再次注射n抗原,其会刺激记忆细胞快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迅速产生大量抗体,则抗体浓度将明显上升,D正确。
    故选D。
    13. 新疆是我国优质长绒棉主产区,种植面积超过200万公顷。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棉花产量和品质,现代农业机械的使用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棉花生长早期喷洒低浓度α一萘乙酸,抑制顶端优势并增加侧枝数量
    B. 棉花生长中期喷洒缩节胺(赤霉素合成抑制剂),防止植株过高
    C. 棉花生长后期喷洒乙烯利促进棉桃同步成熟、吐絮,便于集中机械化采摘棉花
    D. 机械化采收前喷洒落叶剂促进叶片脱落,减少收获棉花中的杂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不同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
    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
    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主要生理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
    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
    【详解】A、棉花生长早期可喷洒生长抑制剂脱落酸,可抑制顶端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伸长,破坏顶端优势,从而增加侧枝数量,而α一萘乙酸不能起到上述作用,A错误;
    B、赤霉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棉花生长中期喷洒缩节胺(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可防止植株过高,B正确;
    C、乙烯利能促进果实成熟,喷洒乙烯利促进棉桃同步成熟、吐絮,便于集中机械化采摘棉花,C正确;
    D、脱落酸具有促进叶片脱落的作用,机械化采收前喷洒落叶剂促进叶片脱落,可减少收获棉花中的杂质,D正确。
    故选A。
    14. 为探究一定浓度范围内ABA对不同品系番茄幼苗叶片在抗冷胁迫中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注:相对电导率可反映细胞膜受损程度,细胞膜受损越大,相对电导率越大)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植物细胞利用脱落酸氧化分解增加产热,提高抗寒能力
    B.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脱落酸浓度和温度,因变量是相对电导率
    C. 图中曲线对应的ABA浓度均对番茄幼苗叶片的抗冷胁迫具有促进作用
    D. 因番茄品系710的最低相对电导率低于品系704,故其对ABA反应敏感性更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实验是探究ABA对不同品系(710、704)番茄幼苗叶片在抗冷胁迫中的影响,自变量是脱落酸浓度和植物品系的不同,因变量是相对电导率,分析曲线图可知:704品系的番茄幼苗在脱落酸浓度为300(mg/l)时相对电导率低,抗寒能力强,710品系的番茄幼苗在脱落酸浓度为200(mg/l)时相对电导率低,抗寒能力强。
    【详解】A、脱落酸可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但不能作为能源物质氧化分解,A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脱落酸浓度和植物品系的不同,因变量是相对电导率,B错误;
    C、图中ABA浓度对应电导率(细胞受损程度)都低于0浓度对应的电导率(细胞受损程度),所以对番茄幼苗叶片的抗冷胁迫具有促进作用,C正确;
    D、因番茄品系710较低ABA浓度时电导率(细胞膜受损程度)就开始快速下降,所以对ABA反应更敏感,D错误。
    故选C。
    15. CO(CONSTANS)基因是监测日照长度,调控植物开花的重要基因,长日照条件下,某植物韧皮部细胞中的CO蛋白会结合在成花素基因靠近 RNA 聚合酶作用的部位,从而激发该基因表达出成花素,并运输到茎顶端,促进植物开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CO蛋白能促进开花,但它不是一种植物激素
    B. 植物开花受到外界环境和相关基因共同作用
    C. CO蛋白与DNA片段结合,调控基因的翻译
    D. 成花素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需要消耗ATP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在长日照条件下,CO基因表达的CO蛋白,CO蛋白会结合在成花素基因靠近RNA聚合酶作用的部位,从而激发该基因表达出成花素,并运输到茎顶端,促进开花。
    【详解】A、CO能调控基因的表达,促进开花,是一种光周期输出因子,但它不是一种植物激素,A正确;
    B、植物开花受到外界环境(光照)和相关基因(CO基因和成花素基因)共同作用,B正确;
    C、由题意可知,CO蛋白会结合在成花素基因(DNA片段),调控该基因的转录,激发该基因的表达,C错误;
    D、成花素是基因表达产物,是一种蛋白质(多肽),大分子运输需要消耗ATP,故成花素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需要消耗ATP,D正确。
    故选C。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人体内环境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调控的结果。如图是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信息分子A、C、D、E、F发挥作用后会被移走或分解失活
    B. 信息分子C由内分泌腺分泌后,由体液定向运输到肾脏
    C. 信息分子F与B淋巴细胞结合,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D. 信息分子A、C、D、E、F均会与受体结合,起到调节作用
    【答案】B
    【解析】
    【分析】如图所示,图中信息分子A表示传入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信息分子C表示抗利尿激素,信息分子D表示促甲状腺激素,信息分子E表示甲状腺激素,信息分子F表示细胞因子。
    【详解】AD、信息分子A是神经递质,C、D、E为激素,F为细胞因子,均会与受体结合,起到调节作用,且发挥作用后会被移走或分解失活,AD正确;
    B、信息分子C表示抗利尿激素,其特点是进行体液运输,但不是定向运输,B错误;
    C、信息分子F表示细胞因子,其可与B淋巴细胞,进而促进其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C正确。
    故选B。
    17. 图1表示神经纤维在静息和兴奋状态下K+跨膜运输的过程,甲、乙为转运蛋白;图2表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1中M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内侧,N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外侧
    B. 图2兴奋传导过程中,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C. 图2③处对应膜内为正电位,此时膜外Na+浓度小于膜内
    D. 图2中②处对应膜上K+通道开放,④处对应膜上Na+通道开放
    【答案】AC
    【解析】
    【分析】神经纤维在静息时膜电位是由钾离子外流造成的,钾离子的外流是通过离子通道的被动运输。动作电位的形成是由钠离子内流造成的,也通过离子通道的被动运输过程。钠离子从神经细胞膜内运输到膜外,钾离子从膜外运输到膜内都是主动运输的过程。
    【详解】A、细胞内的钾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外,据图分析,图示K+从N侧运输到M侧是通过通道蛋白顺浓度梯度完成的,所以M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外侧,N侧为神经细胞膜的内侧,A错误;
    B、图2兴奋传导过程中,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膜内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B正确;
    C、图2中③处为动作电位峰值,此时对应膜内为正电位,膜外Na+浓度大于膜内,C错误;
    D、图2中动作电位的产生及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为⑤→④→③→②→①,产生动作电位时Na+通道开放,恢复静息电位时K+通道开放,故②处对应膜上K+通道开放,④处对应膜上Na+通道开放,D正确。
    故选AC。
    18. 下图1 和图2 表示一项针对新冠病毒感染人群的调查结果。据图分析,导致患者出现重症的合理解释是( )
    A. 体液免疫水平较高B. 细胞免疫强度极低
    C. 非特异性免疫持续时间长D. 特异性免疫启动时间晚
    【答案】BD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图示重度感染人群的非特异性免疫、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感染人群的平均水平,说明重度感染人群的非特异性免疫时间较长且细胞免疫水平较低。
    【详解】据图分析可知,重度感染人群的非特异性免疫时间较长,T细胞含量较低导致细胞免疫水平也较低,特异性免疫启动时间较感染人群平均时间晚,因此细胞免疫强度极低和特异性免疫启动时间晚是导致患者出现重症的原因。
    故选BD。
    19.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对人体健康的维持尤为重要,如人在被毒蛇咬伤后需要注射抗蛇毒血清;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时可以注射灭活疫苗(由新型冠状病毒灭活后制成);人体内每天都可能产生癌细胞,但人一般不会患癌症;并进行器官移植时通常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来避免免疫排斥。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注射抗蛇毒血清可以增加机体内抗原的数量,进而增强体液免疫
    B. 机体注射灭活疫苗后主要通过诱发非特异性免疫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
    C. 人体内癌细胞的清除依赖于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D. 进行器官移植时使用的免疫抑制剂主要是抑制免疫细胞的作用
    【答案】ABC
    【解析】
    【分析】1、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成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抗体可以和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附着。在多数情况下,抗原和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2、T细胞在接受抗原的刺激后,通过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因而能被吞噬、消灭。
    【详解】A、抗蛇毒血清是抗体,注射抗蛇毒血清可以增加机体内抗体的数量,进而增强体液免疫,A错误;
    B、注射疫苗后会引起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主要是通过诱发特异性免疫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B错误;
    C、癌细胞的清除属于免疫系统的监控清除功能,C错误;
    D、使用免疫抑制剂能抑制免疫细胞的作用,从而降低器官移植时的免疫排斥反应,D正确。
    故选ABC。
    20. 植物激素在果实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圣佩德罗型无花果一年结实两次,第一季为春果,第二季为秋果。科研人员研究了圣佩德罗型无花果春、秋两个幼果期以及盛花期和盛花后期雌花中植物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在圣佩德罗型无花果的果实发育过程中,生长素和脱落酸的作用相协同
    B. 由图可知,两种幼果中,春果的生长素含量较高,秋果中脱落酸含量较高
    C. 据图推测,两种激素的浓度配比更有利于秋果的生长,秋果的产量可能较高
    D.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可以通过施加生长素来提高产量较低的无花果果实的产量
    【答案】AC
    【解析】
    【分析】由左图分析可知,圣佩德罗型无花果中春果植株的生长素含量在研究的4个时期均高于秋果植株;由右图分析可知,除盛花期以外,秋果植株的脱落酸含量均高于春果植株;由此可以推断,圣佩德罗型无花果一年两次所结的果实中,产量较大的是春果。
    【详解】A、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果实发育,还可防止落花落果,而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故在圣佩德罗型无花果的果实发育过程中,生长素和脱落酸的作用相抗衡,A错误;
    B、由左图分析可知,圣佩德罗型无花果中春果植株的生长素含量在研究的4个时期均高于秋果植株,即两种幼果中春果的生长素含量较高,由右图分析可知,除盛花期以外,秋果植株的脱落酸含量均高于春果植株,即秋果中脱落酸含量较高,B正确;
    C、由图可知,两种幼果中春果的生长素含量较高,促进果实发育,故两种激素的浓度配比更有利于春果的生长,春果的产量较高,C错误;
    D、秋果的生长素含量少,其产量较低,而春果的生长素含量多,其产量较高,故可以通过施加生长素来提高产量较低的无花果果实的产量,D正确。
    故选AC。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癫痫是大脑神经元因突发性异常放电而导致短暂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与癫痫发生有关的神经元及部分生理过程如图甲。GABA对哺乳动物(如鼠、人类)不同发育程度的神经细胞产生的生理效应如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当兴奋传至突触处时,储存在神经末梢_____内的谷氨酸被大量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AMPA受体(如图甲),使突触后膜上发生的信号转换是_____。
    (2)为研究癫痫发生时突触中兴奋传递的过程,将电流计的两个电极接至癫痫模型鼠神经元细胞膜的外侧(如图甲)。癫痫发生时,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方向是_____。若刺激b点,电流计只偏转一次,原因是_____。
    (3)静息状态下,如果将右侧电极移入神经细胞膜内,则电流计将向_____(填“左”或“右”)偏转,若此时神经元所处液体环境中K+浓度上升,则电流计偏转的幅度会_____(填“增大”或“减小”)。
    (4)对未成熟的神经细胞而言,GABA是_____(填“兴奋性”或“抑制性”)神经递质,对成熟的神经细胞而言,若某化学物质X会抑制突触前膜上的GABA转运体(如图甲)的活性,推测使用物质X会____(填“加剧”或“缓解”) 癫痫症状。
    (5)现欲设计实验验证药物M可通过降低AMPA受体蛋白表达量从而缓解癫痫症状。提供癫痫模型大鼠和必要的仪器、生理盐水、药物M注射液等,请设计实验并完善实验思路:
    ①分组:_____;
    ②处理:_____,乙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③培养观测:_____;
    ④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答案】(1) ①. 突触小泡 ②. 化学信号变为电信号
    (2) ①. 先向左再向右 ②. 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 ①. 右 ②. 减小
    (4) ①. 兴奋性 ②. 缓解
    (5) ①. 将生理状态一致的癫痫模型大鼠随机均分为两组,标记为甲和乙 ②. 甲组注射适量的药物M ③. 在适宜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测定两组大鼠AMPA受体蛋白表达量,并观察癫痫发生程度
    【解析】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由于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小问1详解】
    当兴奋传至突触处时,储存在神经末梢突触小泡内的谷氨酸被大量释放,其释放的方式是胞吐,该过程需要消化细胞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而后谷氨酸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AMPA受体,引起突触后膜离子通透性改变,钠离子大量内流,使突触后膜发生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变,进而产生动作电位。
    【小问2详解】
    为研究癫痫发生时突触中兴奋传递的过程,将电流计的两个电极接至癫痫模型鼠神经元细胞膜的外侧(如图甲)。癫痫发生时,电流计的两极依次兴奋,产生电位变化,即该电流计指针偏转的方向是先向左再向右。若刺激b点,由于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而电流计右侧会产生兴奋,而左侧不会发生兴奋,因此,电流计只偏转一次。
    【小问3详解】
    静息状态下,如果将右侧电极移入神经细胞膜内,由于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因此,电流计将向右偏转,若此时神经元所处液体环境中K+浓度上升,则静息电位产生过程中外流的钾离子量减少,因而电流计偏转的幅度会“减小”。
    【小问4详解】
    对未成熟的神经细胞而言,GABA会引起氯离子外流,因而会减弱突触后膜的极化程度,故此时GABA属于兴奋性递质;对成熟的神经细胞而言,若某化学物质X会抑制突触前膜上的GABA转运体(如图甲)的活性,则会导致GABA持续对突触后膜起作用,引起氯离子内流,使得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导致突触后膜难于产生动作电位,据此可推测使用物质X会“缓解”癫痫症状。
    【小问5详解】
    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药物M可通过降低AMPA受体蛋白表达量从而缓解癫痫症状,则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用药物处理,因变量是AMPA受体蛋白的表达量和癫痫症状的变化,因此本实验的实验思路为:
    ①分组编号:将生理状态一致的癫痫模型大鼠随机均分为两组,标记为甲和乙;
    ②给与不同处理:甲组,实验组注射适量的药物M,乙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③培养观测:在适宜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测定两组大鼠AMPA受体蛋白表达量,并观察癫痫发生程度;
    ④统计分析。若甲组实验鼠的AMPA受体蛋白表达量下降,且癫痫发生程度减弱,则可验证上述结论。
    22. 图1、图2分别表示1 000 m 持续全速游泳对女子运动员不同生理期雌二醇(一种雌激素)、胰岛素水平的影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雌二醇属于_____________类化合物。
    (2)1 000 m 持续全速游泳会使女子运动员雌二醇激素水平_____________。
    (3)由图中检测结果可推测,影响雌二醇激素水平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
    (4)1 000 m持续全速游泳影响女子运动员胰岛素水平,合理的解释有_____________(填下列字母)。
    a.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受到抑制
    b.收缩肌群对胰岛素的利用量增加
    c.胰岛素为运动提供能量
    d.血糖浓度升高导致胰岛素分泌量减少
    (5)1 000 m持续全速游泳影响女子运动员胰岛素水平,有利于肝糖原分解和_____________,以保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
    (6)葡萄糖转运载体(GLUT)有多个成员,其中对胰岛素敏感的为GLUT4。
    ①GLUT1~3几乎分布于全身所有组织细胞,它们的生理功能不受胰岛素的影响,其生理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以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需要。
    ②据图3分析,当胰岛素与蛋白M结合之后, 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引起_____________的融合,从而提高了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
    ③结合图3分析,下列因素中可能会引发糖尿病的有_____________ (填下列字母)。
    a.体内产生蛋白M 抗体
    b.体内产生胰岛素抗体
    c.信号转导蛋白缺失
    d.胰高血糖素与其受体结合发生障碍
    【答案】 ①. 脂质(固醇) ②. 升高 ③. 生理期、运动 ④. a、b ⑤. 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⑥. 维持细胞对葡萄糖的基础转运量 ⑦. 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 ⑧. a、b、c
    【解析】
    【详解】(1)雌二醇是一种雌激素,化学本质是脂质(固醇)。
    (2)由图1可知,无论是卵泡期,还是黄体期,1000 m 持续全速游泳后,雌二醇激素水平都升高。
    (3)由图1可知,卵泡期和黄体期、运动前后雌二醇激素含量都不同,说明影响雌二醇激素水平的因素有生理期和运动。
    (4)1000 m持续全速游泳中,血糖含量下降,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受到抑制,又运动过程中胰岛素作用于收缩肌群的肌肉细胞,使其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强,所以1 000 m持续全速游泳影响女子运动员胰岛素水平。
    (5)1 000 m持续全速游泳过程中,葡萄糖大量消耗,血糖含量降低,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有利于肝糖原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以保持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
    (6)①GLUT1~3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受胰岛素影响,保证细胞对葡萄糖的基础需要。②图3中胰岛素与蛋白 M 结合之后,经过细胞内信号转导,引起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能力,有利于葡萄糖进入细胞。③若体内产生蛋白M 抗体或体内产生胰岛素抗体,都会影响胰岛素与蛋白M的结合,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引发糖尿病。信号转导蛋白缺失会影响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的融合,影响葡萄糖进入细胞,也会引发糖尿病。若胰高血糖素与其受体结合发生障碍,不能升高血糖,不会引发糖尿病,故选ab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要求学生理解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
    23. 睡眠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是生命赖以维持的基本条件。睡眠调节的昼夜节律及睡眠剥夺对机体的影响是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热点问题。
    (1)下图是光线(昼夜节律) 影响睡眠的机制。请据图分析:
    视网膜感光细胞受到光线信号刺激时,兴奋以______形式传至神经纤维末梢; 并作用于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神经细胞。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去甲肾上腺素通过_____作用于松果体细胞,分泌褪黑激素,调节睡眠,该过程属于_____调节。
    (2)睡眠受许多因素共同调节,睡眠障碍成普遍问题,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可改善睡眠障碍对机体的影响,科研工作者利用大鼠进行了相关研究。
    构建睡眠剥夺鼠(SD鼠),进行水迷宫实验。实验进行六天,前五天为训练期,将大鼠放在平台30s,然后将大鼠从第三象限中间位置放入水中,大鼠通过游泳找到平台。训练期结束后,将平台取出,将大鼠从第三象限中间位置放入水中,记录120s内大鼠的游泳轨迹,游泳轨迹的凌乱程度与学习记忆能力呈负相关。
    实验结果显示:____,该结果说明:_____。
    【答案】(1) ①. 局部电流##电信号 ②. 体液运输 ③. 神经—体液
    (2) ①. 睡眠剥夺组大鼠游泳轨迹的凌乱程度大于对照组,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使大鼠游泳轨迹恢复,且高剂量组恢复更好 ②. 多不饱和脂肪酸可改善睡眠剥夺导致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且高剂量组效果更好
    【解析】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小问1详解】
    兴奋是以电信号(或局部电流)的形式传至神经纤维末梢;激素需要与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去甲肾上腺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松果体细胞上特异性受体,分泌褪黑激素,调节睡眠,该过程既有下丘脑等参与的神经调节,也有激素参与的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小问2详解】
    据图分析,SD鼠比对照组游泳轨迹的凌乱程度大,加入多不饱和脂肪酸后游泳轨迹的凌乱程度减轻。实验结果显示:睡眠剥夺组大鼠游泳轨迹的凌乱程度大于对照组,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使大鼠游泳轨迹恢复,且高剂量组恢复更好。
    该结果说明:多不饱和脂肪酸可改善睡眠剥夺导致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且高剂量组效果更好。
    24. 肝脏是个特殊的免疫耐受器官。乙肝病毒(HBV)携带者肝脏中的T细胞表面存在高表达抑制性受体(TIGIT分子),其与肝脏等细胞表面的某信号分子结合后,会抑制T细胞活性,使肝脏处于免疫耐受状态,无损伤产生。为研究TIGIT分子在HBV免疫耐受维持中所起的作用,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HBV侵入人体细胞后,____________与被侵染的靶细胞密切接触,引起靶细胞凋亡。免疫系统具有防卫功能和____________功能。HBV携带者肝脏中的T细胞表面TIGIT分子能识别肝脏等细胞表面的某信号,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科研人员利用乙肝病毒携带小鼠进行了实验,实验组注射抗TIGIT的单抗,对照组注射等量的其他抗体,结果证明抗TIGI的单抗能够发挥阻断作用。抗TIGIT的单抗能够阻断TIGIT分子通路的机理是____________。
    (3)为研究TIGIT阻断后对肝脏免疫耐受影响,研究人员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含量,结果如图。血清中谷丙转氨酶的含量可作为检测肝脏细胞损伤程度的指标。
    ①图示结果第____________组小鼠的肝脏处于免疫耐受状态。
    ②图中结果可说明第____________组小鼠肝脏发生了损伤,推测该组肝脏受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肝脏受损会增加发生肝癌风险,说明TIGIT分子在HBV免疫耐受的维持中某发挥着重要作用。
    (4)免疫抑制剂常作为器官移植的手术后用药,但这些药物会使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易导致感染性疾病发生。依据“免疫耐受”的研究,你认为既能克服免疫排斥反应,又能避免免疫抑制剂副作用的新的医学途径(或设想)可以是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效应T细胞 ②. 监控、清除 ③. 能 ④. 抗TIGIT的单抗能够与TIGIT特异性结合,使TIGIT无法与肝细胞表面的信号分子结合,从而阻断TIGIT对T细胞活性的抑制 ⑤. 3 ⑥. 4 ⑦. TIGIT单抗可使乙肝模型小鼠中的T细胞对HBV抗原的免疫抑制解除,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应答增强,从而引发肝脏受损 ⑧. 尽可能让受体自身对移植器官产生的免疫耐受
    【解析】
    【分析】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如病菌等),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抵抗或防止微生物或寄生物的感染或其它所不希望的生物侵入的状态。免疫涉及特异性成分和非特异性成分。非特异性成分不需要事先暴露,可以立刻响应,可以有效地防止各种病原体的入侵。特异性免疫是在主体的寿命期内发展起来的,是专门针对某个病原体的免疫。
    【详解】(1)病毒侵入机体后,先通过体液免疫阻碍它的传播,进入细胞后,效应T细胞与被侵染的靶细胞密切集合,引起靶细胞的凋亡。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防卫功能是对外的,监控和清除是对内的。
    HBV携带者肝脏中的T细胞表面TIGIT分子能识别肝脏等细胞表面的某信号,相当于T细胞和肝脏细胞之间进行信息传递。
    (2)抗TIGIT的单抗能够阻断TIGIT分子通路的机理是抗TIGIT的单抗能够与TIGIT特异性结合,使TIGIT无法与肝细胞表面的信号分子结合,从而阻断TIGIT对T细胞活性的抑制。
    (3)①乙肝病毒(HBV)携带者肝脏中的T细胞表面存在高表达抑制性受体(TIGIT分子),其与肝脏等细胞表面的某信号分子结合后,会抑制T细胞活性,使肝脏处于免疫耐受状态,无损伤产生,据图可知,第3组有乙肝病毒,且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含量含量较低,说明肝脏无受损,处于肝脏免疫耐受状态。
    ②第4组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含量含量最高,说明肝脏发生了损伤,损伤原因是TIGIT单抗可使乙肝模型小鼠中的T细胞对HBV抗原的免疫抑制解除,导致机体细胞免疫应答增强,从而引发肝脏受损。
    (4)尽可能让受体自身对移植器官产生的免疫耐受,既能克服免疫排斥反应,又能避免免疫抑制剂副作用。
    【点睛】本题考查以免疫为载体考查实验分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5. I.研究人员为探究定期喷施一定浓度的赤霉素、2,4-D对即将成熟的柿子体内脱落酸(ABA)含量的影响,进行了一项科学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ABA在植物体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是_____。由以上实验结果可知,定期喷施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和2,4-D能_____。
    (2)植物激素X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它和ABA之间具有____作用。X还可促进植物伸长生长,当加入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X诱导的茎芽伸长生长的作用被抑制了54%,说明X影响茎芽伸长生长的方式是____。
    (3)高等植物是由很多细胞组成的高度复杂的有机体。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_____、_____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
    Ⅱ.为探究2,4-D溶液浓度对迎春枝条生根的影响,某同学首先按照图一所示步骤配制了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然后选择插条,分组、编号,浸泡枝条,并在适宜条件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图二所示。图三是迎春幼苗横放后根和茎的生长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4)配制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各9mL,具体过程如图一,由图分析可知,对5号试管中的2,4-D溶液的操作还应_____,该操作体现实验的____原则。
    (5)插条的形态学上端和形态学下端具有不同的特异性,在用2,4-D溶液对迎春枝条进行处理时需要注意处理插条的_____。
    (6)从图二可确定促进迎春枝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_____ml/L之间,图中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是____ml/L。图二、图三的实验结果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____;图三的a、b、c、d四处中, 生长素类似物可能对植物生长起抑制作用的是____处。
    【答案】(1) ①. 根冠、萎蔫的叶片 ②. 抑制柿子体内脱落酸的合成
    (2) ①. 拮抗 ②. 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
    (3) ①. 基因表达调控 ②. 激素调节
    (4) ①. 吸走1mL ②. 单一变量
    (5)形态学下端 (6) ①. 10-11~10-9 ②. 10-8 ③. 两重性 ④. a
    【解析】
    【分析】1、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各类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共同调控。
    2、分析图可知,与对照组喷施清水相比,无论喷一定浓度的赤霉素、2,4-D或喷赤霉素+2,4-D,在同一时期脱落酸的含量都较清水组的要低,说明三个实验组对脱落酸的合成都有抑制作用。脱落酸的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3、根据题意分析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为2,4-D的浓度,因变量为生根数,因此其它包括每组选取的枝条数量相同、生长状况、芽的数量、浸泡时间等,均属于无关变量;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其促进作用是先增强后减弱;超过一定的浓度范围,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越来越明显。
    【小问1详解】
    脱落酸在植物体中的主要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叶片。从题图曲线可知,定期喷施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和2,4-D能赤霉素和2,4-D都能抑制柿子体内脱落酸的合成(与只加清水的对照组相比)。
    【小问2详解】
    ABA抑制种子萌发,植物激素X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因此它和ABA之间具有拮抗(相抗衡)作用。X可促进植物伸长生长,当加入药物完全抑制DNA复制后,X诱导的茎芽伸长生长的作用被抑制了54%,由此可以说明X影响茎芽伸长生长的方式是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
    【小问3详解】
    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
    【小问4详解】
    由图一分析可知,5号烧杯中的2,4-D溶液的比其他4个烧杯中溶液多1mL,为了遵循单一变量原则,需要对5号烧杯中的2,4-D溶液的吸走1mL。
    【小问5详解】
    插条的形态学上端和形态学下端具有不同的特异性,在用2,4-D溶液对迎春枝条进行处理时需要注意处理插条的形态学下端,从而促进其生根。
    【小问6详解】
    从图二可确定促进迎春枝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10-11~10-9ml/L之间,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的确定是生根数比清水组更少的生长素浓度,即10-8ml/L;由于图二中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图三中根的向地生长中近地侧(即a侧)体现了生长素的抑制作用,背地侧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所以两个图都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相关试卷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5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下列生物分类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烟台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10页。

    重庆市字水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字水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重庆市字水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重庆市字水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