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第1页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第2页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6%,2%,8%,3%,5%,6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禹死后,启即天子位,“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对夏启伐灭有扈氏一事,《淮南子·齐俗训》议论说,“昔者有扈氏为义而亡,知义而不知宜也。”《淮南子》认为()
    A.世袭制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B.宗法制影响王位继承
    C.启即位是暴力斗争的结果 D.天命观受到时人质疑
    【答案】A
    【详解】从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根据本题材料可知其准确时空为:夏朝(中国)。结合本题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启登临帝位后,有扈氏不来归从,启前往征伐,于是启与有扈氏“大战于甘”,《淮南子》评论有扈氏首领为维护传统而亡,虽号为“知义”,却违背了历史潮流,实不“知宜”。这实际上是肯定启继承王位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即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发展的趋势,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宗法制,且夏朝时宗法制尚未形成,排除B项;《淮南子》的评论重点在于肯定世袭制的合理性,而非强调启即位是通过暴力斗争实现的,排除C项;题干材料更多地聚焦于具体事件及其合理性分析,并未明确触及天命观念的变化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2.汉文帝出行途中马匹被人惊吓,文帝因其“差点伤及皇帝性命”主张重判。廷尉张释之认为罚金即可,并解释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上曰:“廷尉当是也。”该案件的审判结果反映了汉代()
    A.君主权力受到限制 B.外儒内法的行政理念
    C.廷尉有司法解释权 D.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答案】D
    【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廷尉张释之主张法律应该取信于民,天子也应该遵守法律,体现汉代政治与法律强调民众的作用,体现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承秦制,汉朝的君主权力很大,而且材料中的廷尉是以法律的作用劝谏君王,没有在权力上限制君主,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儒家思想的相关内容,主要强调的是法律的权威性以及君主对法律判决的认可,与外儒内法的行政理念无关,排除B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君主尊重法律判决,而非着重说明廷尉有司法解释权,排除C项。故选D项。
    3.武则天临朝称制之初,政敌众多,迫切需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各方面信息。于是,武则天接受鱼保家的建议,铸铜匦,四面分别涂以青、丹、白、黑四色,各有投信开口,分别由谏议大夫、补阙、拾遗等负责,称为“知匦使”。投匦制度的设立()
    A.有利于信息上传下达 B.有效保证了吏治清明
    C.扩大了官员监察职能 D.提升了官员执政素质
    【答案】A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从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判断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结合本题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设立铜匦确实方便了下层官员和百姓向朝廷传递信息,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情况的掌握,符合设立该制度的主要目的之一,A项正确;它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补充手段来获取信息,并不能直接等同于确保了整个官僚体系的廉洁性,排除B项;投匦制度主要是为了收集情报信息,而不是专门针对监察官员职责进行扩展或增强。虽然在实践中可能会涉及到某些监督作用,但这并非其主要目的所在,排除C项;投匦制度本身并不涉及对官员能力或素质的具体提升措施。它的存在更多是为了让统治者能够听到不同声音,而非直接改善官员的工作表现,排除D项。故选A项。
    4.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叶向高曾说:“祖宗设立阁臣,不过文学侍从,而其重亦止于票拟。其委任权力,与前代之宰相绝不相同。夫以无权之官,而欲强作有权之事,则势固必败,以有权之事,而必责于无权之官,其望更难酬。”他认为()
    A.阁臣设计存在制度缺陷
    B.内阁专权导致皇权旁落
    C.内阁权力随时局而变动
    D.内阁是专制强化的产物
    【答案】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中国)。依据材料“夫以无权之官,而欲强作有权之事,则势固必败;以有权之事,而必责于无权之官,其望更难酬”可以看出,在叶向高看来,内阁阁臣本是侍从机构,并无实权,却强做有权之事,最后必将失败,反映出内阁制度本身存在弊端,A项正确,“其委任权力,与前代之宰相绝不相同”可知,内阁并未专权,而结合所学可知,内阁是皇权强化的产物,排除B项;材料重点强调的是无实权,却强做有权之事,没有强调内阁的权力变动,排除C项;虽然内阁是专制皇权强化的产物,但材料没有涉及这一点,排除D项。故选A项。
    5.清朝御史陈曾佑介绍外国学制时说:“自小学以至于大学博士,卒业时不过授以文凭而已,未有授以官职者也。惟其授以文凭,故一学堂卒业,虽多至数千人而不觉其滥;若尽授以官,则难乎为继矣”。陈曾佑意在表明()
    A.学堂选官受外国学制影响 B.外国学制优势突出
    C.清末学堂选官的弊端明显 D.废除科举选官制度
    【答案】C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惟其授以文凭,故一学堂卒业,虽多至数千人而不觉其滥;若尽授以官,则难乎为继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陈曾佑通过对比外国学制,指出清末学堂选官如果毕业就授官会面临难以为继的情况,意在表明清末学堂选官的弊端明显,C项正确;材料重点是在强调清末学堂选官的弊端,而非学堂选官受外国学制影响,材料中没有体现这种影响关系,排除A项;材料主要目的不是突出外国学制的优势,而是借外国学制来说明清末学堂选官的不合理之处,排除B项;材料主要涉及学堂选官的弊端,未涉及废除科举选官制度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6.民国初年的政党虽然有党员跨党、党义不着实、没有民众作基础的弱点,但尚有集权、分权的精神差别可言,尚有标举出来的党纲可见;南北混争时代的政党全然成为个人的私党,除了什么“韬园”、“静庐”什么系的名号外,便只有金钱和官位了。出现上述转变的原因是()
    A 政党政治尚未成熟 B.军阀混战财政匮乏
    C.国民参政意识薄弱 D.南北对峙时局维艰
    【答案】A
    【解析】【详解】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原因题。时空是:民国初年(中国)。材料中的观点认为民国初年,即袁世凯当政时期的政党存在“党员跨党、党义不着实、没有民众作基础的缺点,而南北混争时期即北洋军阀统治统治时期则更糟,“政党全然成为个人的私党”“只有金钱和官位”。结合所学,民国初年和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虽然进行了政党政治的尝试,但民主未能真正实现,反而出现专制、腐败、你争我斗的情况。当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水平有限,封建思想束缚严重,保守势力强大,政党政治尚未成熟,A项正确;财政匮乏不是政治腐败的根源,排除B项;国民参政意识薄弱只是材料所述现象的一方面,不能完整说明政党政治不能实行的原因,排除C项;袁世凯当政时期北洋军阀并未分裂,但政党政治也未能真正实行,表明南北军阀斗争不是政党政治不能实行的主要和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
    7.如表为敌后抗日根据地部分地区乡村政权成员阶层构成分析(单位:人、%)。这反映出当时敌后抗日根据地()
    A.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实践中推广
    B.发展了土地革命的社会基础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落实
    D.体现了工农民主政权的性质项目
    贫农
    中农
    富农
    地主
    佃户
    晋西北兴县
    18名村长(1940年)
    10
    55.6%
    4
    22%
    1
    5.6%
    1
    5.6%
    2
    11.2%
    陕甘宁裴庄25名参议员(1941年)
    3
    12%
    13
    52%
    6
    24%
    3
    12%
    -
    太行五分区281名村代表(1942年)
    12
    6
    44.8%
    96
    34.1%
    5
    3
    18.8%
    6
    2.3%
    -
    太行三分区598名村干部(1942年)
    16
    9
    28.1%
    25
    7
    43%
    9
    2
    15.4%
    3
    9
    6.5%
    4
    1
    7%
    【答案】C
    【详解】从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判断这是本质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结合本题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表中显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部分地区乡村政权成员阶层构成情况,贫农、中农占据较大比例,同时也有富农和地主参与其中。这种多元化的社会阶层组成表明,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内形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不仅包括农民阶级,也吸纳了其他社会阶层的力量共同参与抗战,C项正确;表格内容更侧重于展示实际的政治参与结构,而非理论的具体实践形式,排除A项;此时并不是土地革命时期,排除B项;体现了工农民主政权的性质这一说法不完全准确,因为材料中还包括了一定比例的地主和富农参与,超出了单纯工农联盟的概念范畴,排除D项。故选C项。
    8.如图为林涛在1960年创作 宣传画《听党的话,做一代有文化的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该宣传画折射出()
    A.“八字方针”调整效果显著 B.“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
    C.劳动精神与经济建设的契合 D.女性成为新农村建设主力军
    【答案】C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在材料中的这幅宣传画中“听党的话,做一代有文化的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体现了劳动精神。1960年当时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强调农民要有文化去建设新农村,这反映了劳动精神与经济建设的契合,C项正确;“八字方针”1961年开始实施,目的是调整国民经济,1960年“八字方针”还未开始实施,所以该宣传画不能折射出“八字方针”调整效果显著,排除A项;“一五计划”(1953-1957年)在1960年已经结束,这幅宣传画与“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宣传画中没有体现出女性成为新农村建设主力军的相关信息,只是强调做有文化的农民建设新农村,排除D项。故选C项。9.如表为70年代新中国对拉美各国的援助情况。这反映了我国()
    A 外交有意识形态色彩 B.致力于改善外交环境
    C.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 D.综合国力有显著提升
    【答案】B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 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从表中可以看出,70年代新中国对拉美各国的援助涵盖了经济贸易合作、物资设备援助和人道主义援助多种形式,这主要是为了打破60年代以来外交僵局,改善外交环境,B项正确;新中国成立之初,外交一边倒政策具有意识形态色彩,材料中70年代对拉美地区援助并无意识形态色彩,排除A项;全方位外交是改革开放后提出的,排除C项;综合国力在70年代初还未有明显提高,排除D项。故选B项。
    10.公元877年,路易二世在即位仪式上宣读誓词:“我,路易,由于上帝的慈悲和人民的选举,被设立为王......”;1108年,路易六世加冕时,举行了一次重大的宫廷会议并宣布选出了一位国王,然后在加冕之日,教士在涂油礼之前再次询问在场者是否确认。这些史实表明()
    A.君权神授观念成为主流
    B.天主教会左右王位的继承
    C.民族国家意识逐渐形成
    D.选举原则影响王权合法性
    【答案】D
    【详解】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范围为中世纪(法国)。据材料信息可知,公元77年路易二世和1108年路易六世的即位仪式中都突出提及人民的选举和在即位仪式上再次征求确认,反映出这些时期王权的获得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选举原则的认可和确认。这表明选举原则在当时对王权的合法性具有一定影响,D项正确;材料不仅涉及到即位受神权影响,还涉及到人民,排除A项;虽然教士在场确认具有宗教仪式的因素,但未体现出天主教会直接决定王位继承,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近代民族国家意识,且此时民族国家意识尚末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
    11.中世纪欧洲的老人和赡养人一般会在庄园法庭的监督下达成互惠互利的赡养协议,老人对赡养人转让土地和财产,接受赡养人提供的衣食、房屋与现金,实现老有所养。修道院和教会也会建立医院和养老机构对老人提供救助。在部分庄园制度不太发达的地区,国家和政府会承担部分养老功能。由此可知,中世纪的养老制度()
    A.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 B.物质保障与精神安抚相结合
    C.注重契约与利益交换 D.多措并举推动养老效果显著
    【答案】C
    【详解】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欧洲)。材料描述了中世纪欧洲老人通过与赡养人达成互惠互利的赡养协议来进行养老,这种机制主要依赖于契约和利益交换,即老人转让财产换取赡养人的物质支持,C项正确;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在题干中并未明确提及,修道院和教会提供的帮助属于社会互助,国家在部分地区承担养老功能较为有限,并非普遍,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精神安抚,排除B项;材料中虽然涉及多举措,但并未强调这样做的效果如何,排除D项。故选C项。
    如图为法国某一时期的法郎硬币。正面铸有希腊神话人物图案。正中为大力神海格力斯,右侧是手持天平的平等女神,左侧为手持自由棒,棒上挂着自由帽的自由女神,三人之上为拉丁文UNIONETFORCE,意为团结和力量:背面橄榄枝中为5FRANCS.LAN4(5法郎,共和4年)。此硬币的设计体现出当时()
    A.帝国集权的强化 B.启蒙思想的传播
    C.宗教色彩的浓厚 D.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据材料可知,硬币上的图案和文字,都与启蒙运动强调的理性、自由、平等和民主等理念相吻合,说明该硬币设计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B项正确;硬币上的图案和文字更多地体现了自由、平等和团结的理念,而非集权的强化,排除A项;虽然硬币上使用了希腊神话人物图案,为了彰显自由平等精神,并不能说明宗教色彩浓厚,排除C项;硬币上的图案和文字更多地体现了政治和社会理念,并非能说明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13.“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二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它在欧洲大陆恢复了旧的专制制度,并通过战胜国对战败国财产的瓜分不仅满足了列强的领土野心,而且初步建立起一个新的欧洲大陆的均势。”文中的“它”指的是()
    A.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B.维也纳体系
    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D.雅尔塔体系
    【答案】B
    【详解】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近现代(世界)。一般认为人类历史上第二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是维也纳体系,维也纳体系恢复了被革命推翻了的封建君主的统治,也即材料所述“在欧洲大陆恢复了旧的专制制度”,维也纳体系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也即材料所述“初步建立起一个新的欧洲大陆的均势”,B项正确;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体系,排除A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欧洲国家普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而非恢复了旧的专制制度,排除C项;雅尔塔体系下,欧洲衰落,美苏崛起,与材料中“欧洲大陆的均势”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4.1898年,美国总统麦金莱在国情咨文中说“美国与大多数文明国家一样,通过和平贸易和商业,将战争时期的损害将至最低点。这个目的最好是通过一项国际协议来完成,让所有的海上私有财产除违禁品,都不受交战双方的捕获或破坏。美国政府多年来一直主张这种人道主义原则,现在可以向其他国家推荐它以便将纳入文明国家的永久法律中。”这一主张的提出旨在()
    A.减少战争对经济损害 B.推动海洋国际法发展
    C.保障美国的商业利益 D.促进国际和平与稳定
    【答案】C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从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判断这是目的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8年(美国)。结合本题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麦金莱总统在国情咨文中提到希望通过国际协议来保护海上私有财产免受战争期间的捕获或破坏,并且指出这一原则已经得到美国政府多年的支持。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这样的倡议,减少战争对经济尤其是国际贸易的影响,从而保障美国及其贸易伙伴的商业利益,C项正确;A项虽然也提到了减少战争对经济损害,但这更多是一个结果而非直接目的,排除A项;推动海洋国际法的发展确实是该提议可能带来的一个积极后果,但并不是麦金莱总统提出此主张的主要动机,排除B项;促进国际和平与稳定虽然是一个理想的结果,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麦金莱更关心的是具体经济和商业利益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C项。
    15.1968年,《富尔顿报告》对英国文官制度作出调整:规定除常务次官外,各部增设一名政策顾问,负责研究部内的长期政策和计划。到1968年底,各类专家(被称为“专家文官”、“科学文官”)人数共达40500人,比改革前增加了一倍。这一调整有利于()
    A.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B.保持政府政策的稳定性
    C.增强文官工作的积极性 D.确保政府文官的中立性
    【答案】A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从本题主题干 设问词判断这是影响题。根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8年(英国)。结合本题材料与所学知识可知,《富尔顿报告》对英国文官制度进行了重要改革,增加了政策顾问和专家文官的人数。这些新增设的职位主要负责研究长期政策、计划以及提供专业意见,从而使得政府在制定决策时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考虑各种因素,A项正确;B项并未准确反映出《富尔顿报告》的核心意图-即加强专业分析以支持高质量决策,排除B项;虽然增设顾问和专家可能间接有助于提高工作积极性,但这不是此次改革的主要目的所在,排除C项;确保政府文官的中立性虽是文官制度的一个基本原则,但题目中的措施更侧重于提升决策质量而非特别强调中立性维护,排除D项。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16题12分,17题14分,18题15分,19题14分,共55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
    材料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以户籍制度统计人民,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土地分配和赋税徭役的征发,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和赋税徭役的制定开始密切结合起来。隋唐时期,均田制与户籍制度的结合更为紧密,均田制中严格的还投规定也是建立在户口登记的基础上的,这同时也使得封建国家户籍制度几乎承担了所有的贼税徭役征发的功能。
    宋朝建立以后,设置各种单行的田亩帐册图簿,如方账、庄账、鱼鳞图等相继出现,名目繁多的地籍也使得户籍不再是封建国家掌握土地的唯一依据。地籍与户籍同时成为封建国家征发赋税徭役的依据,户籍制度实际上已经开始发生异变。当然,由于徭役的征发也还是依赖于户籍,而且免役钱的征收也必须依赖于户籍,所以宋代户籍制度的财政功能并未丧失。
    明清时期,户籍制度与赋税制度完全脱离。古代户籍制度也完成了彻底的异变,不再具有财政上的意义,成为单纯的户籍管理制度。
    -摘编自张琳《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及其政治逻辑分析》
    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答案】变化趋势: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和赋税徭役制度由紧密结合到逐渐分离;户籍制度的财政功能逐渐减弱,从复杂走向单一。
    原因:唐中期两税法推行后,赋役征收逐渐以土地和资产为主;宋朝延续了两税法另立田籍,田赋脱离户籍;明中叶”一条鞭法”将徭役并入田亩征收,徭役脱离户籍;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将人头税摊入田亩征收,人头税脱离户籍。从宋朝开始,田赋、徭役、人头税逐渐脱离户籍,户籍制度彻底失去了赋役征发的财政功能,仅保有人口管理功能,反映了封建社会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总之,土地制度的变革;赋税制度的调整;社会经济发展,土地买卖等经济活动日益频繁都影响户籍制度的变化。
    【详解】时空是古代(中国)。第一小问趋势,根据材料“明清时期,户籍制度与赋税制度完全脱离”与“开始以户籍制度统计人民,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土地分配和赋税徭役的征发,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和赋税徭役的制定开始密切结合起来”可知,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和赋税徭役制度由紧密结合到逐渐分离;根据材料“古代户籍制度也完成了彻底的异变,不再具有财政上的意义,成为单纯的户籍管理制度。”可知,户籍制度的财政功能逐渐减弱,从复杂走向单一。
    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当然,由于徭役的征发也还是依赖于户籍,而且免役钱的征收也必须依赖于户籍,所以宋代户籍制度的财政功能并未丧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中期两税法推行后,赋役征收逐渐以土地和资产为主;宋朝延续了两税法另立田籍,田赋脱离户籍;赋税制度的调整;根据材料“隋唐时期,均田制与户籍制度的结合更为紧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制度的变革;据材料“明清时期,户籍制度与赋税制度完全脱离。古代户籍制度也完成了彻底的异变,不再具有财政上的意义,成为单纯的户籍管理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中叶“一条鞭法”将徭役并入田亩征收,徭役脱离户籍;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将人头税摊入田亩征收,人头税脱离户籍。从宋朝开始,田赋、徭役、人头税逐渐脱离户籍,户籍制度彻底失去了赋役征发的财政功能,仅保有人口管理功能,反映了封建社会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经济发展,土地买卖等经济活动日益频繁的影响。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以来的关税税率
    材料近代以来我国年平均关税税率的演变
    对近代以来关税税率的变化进行划分阶段,并对其演变进行历史阐释。援助类型
    受援国
    时间
    具体援助内容
    经济贸易合作
    智利、秘鲁、墨西哥、阿根廷等国
    1971~1973年
    签署经贸协定,中国购买这些国家的小麦、玉米等产品,发展经济贸易
    物资、设备援助
    秘鲁、智利、圭亚那、牙买加等国
    1971年
    向秘鲁提供1700万英镑的无息贷款
    1972年
    向智利提供2000万英镑的无息贷款;向圭亚那提供1000万英镑的无息贷款
    人道主义援助
    秘鲁
    1970年
    地震,新中国捐赠150万元人民币
    智利
    1971年
    特大暴风雪,捐赠现款500万元人民币
    尼加拉瓜
    1972年
    遭受严重灾害,捐赠物资、现款各50万元人民币
    危地马拉
    1976年
    地震,捐赠现款5万元人民币
    年份
    年平均进口税率
    年份
    年平均进口税率
    1840年以前
    16%
    1922
    3.61%
    1842
    5%
    1924
    4.25%
    1850
    3.2%
    1926
    4.34%
    1870
    3.6%
    1929
    8.5%
    1904
    4.06%
    1930
    10%
    1906
    4.46%
    1931-1932年
    15%
    1908
    3.77%
    1933
    20%
    1910
    3.46%
    1934-1937年
    25%
    1920
    3.96%
    1937-1945年
    8.43%
    【答案】1842年-1926年,税率维持在5%以下。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列强获得协定关税的特权;中国关税自主权丧失,方便了列强商品倾销,加剧了列强的掠夺,客观上推动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解体。1929年-1937年,税率不断提高。1928年,国民政府发动了“改订新约运动”,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了进展,推动了进口关税税率的提高;改订新约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对扶植和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仍不能完全自主的制定税率。1937年-1945年,税率下降。抗日战争时期,物资紧缺,为了保障物资供给,降低了关税税率,推动了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总之,中国近代进口关税税率的变化受时代发展的影响,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详解】本题是材料题之评论解说类,时空是近代中国。通过对材料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将近代以来我国年平均关税税率的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从1840年到抗日战争结束,每个阶段中国关税税率的变化都与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密切相关。通过材料中的数据可知,1842年-1926年,税率维持在5%以下。结合所学,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列强获得协定关税的特权;中国关税自主权丧失,方便了列强商品倾销,加剧了列强的掠夺,客观上推动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解体。1929年-1937年,税率不断提高。结合所学,1928年,国民政府发动了“改订新约运动”,在关税自主权上取得了进展,推动了进口关税税率的提高;改订新约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对扶植和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仍不能完全自主的制定税率。1937年-1945年,税率下降。结合所学,抗日战争时期,物资紧缺,为了保障物资供给,降低了关税税率,推动了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整体来看,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逐渐丧失了关税自主权,关税税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这对民族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国家力量的增强,中国开始努力收回关税自主权,并逐步提高关税税率,以保护民族工业和维护国家利益。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近代国家转变的艰难历程,以及在国际压力下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发展的不懈努力。最后进行总结,总之,中国近代进口关税税率的变化受时代发展的影响,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劳模结构变化看发展
    材料一
    材料二
    提取材料信息,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劳模结构演变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理解释.
    【答案】特点:评选范围不断扩大,由工人、农民拓展到知识型、创新型人才及私营企业家;评选标准由乞苦耐劳,无私奉献”到“开拓创新,争创一流”;劳模学历不断提高,知识水平不断提升。(6分)时间
    行业分布
    评选标准
    代表人物
    新中国成立之初
    工人
    农民
    士兵
    劳动竞赛
    发展生产力
    “掏粪工人”时传祥
    “铁人”王进喜
    北京百货大楼售货员张秉贵
    改革开放
    初期
    企业负责人
    工程技术人员
    知识分子
    经济贡献和
    创新创造
    数学家陈景润
    长春光机所研究员蒋筑英
    农业化学专业科学家彭加木
    21世纪以来
    知识型、科技型、创新型人才、进城务工人员、民营企业家
    重视对道德
    品质的考察
    百度语音首席架构师贾磊
    民营企业家吴金焕
    农民工任晓云
    解释: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百废待兴、物质匮乏的局面,面临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急需激发全国人民的热情和干劲,此时的劳模主要由基层劳动者(工人、农民)组成,评选标准更加重视“吃苦耐劳”;(3分)改革开放后,我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重视经济发展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激发企业活力,此时的劳模主要是知识型人才和企业负责人,评选标准更加重视创新和经济贡献;(3分)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此时劳模主要由创新人才、民营企业家组成,评选标准更加重视道德品质。(3分)
    【详解】本题是材料题之评论解说题。时空是现代中国。首先根据题目要求提取材料信息,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劳模结构演变的特点,根据表格信息行业分布一栏可知,评选范围不断扩大,由工人、农民拓展到知识型、创新型人才及私营企业家;根据评选标准和代表人物一栏可知评选标准由“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到“开拓创新,争创一流”;劳模学历不断提高,知识水平不断提升。
    其次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合理解释这些特点,要结合每个阶段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如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当时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百废待兴、物质匮乏的局面,面临国民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急需激发全国人民的热情和干劲,此时的劳模主要由基层劳动者(工人、农民)组成,评选标准更加重视“吃苦耐劳”;而到了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重视经济发展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激发企业活力,此时的劳模主要是知识型人才和企业负责人,评选标准更加重视创新和经济贡献;再到21世纪,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此时劳模主要由创新人才、民营企业家组成,评选标准更加重视道德品质。最后总结,我国劳模结构演变随着时代变化而随之变化。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国国旗史国旗是国家的一种标志性旗帜,是一个国家主权意识不断增强后必然的产物,是国家的象征,它通过一定的样式、色彩和图案反映一个国家的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法国国旗的演变进行合理阐释。
    【答案】阐述:法兰西王国瓦卢瓦王朝时期,国旗是蓝色底的金色鸢尾花饰。这面法国国旗反映出当时宗教在法国社会中的重要影响力。体现了宗教对政权的影响。鸢尾花代表法国封建贵族,表明在瓦卢瓦王朝时期,封建贵族在国家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统治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的法国国旗体现法国中世纪的社会特点。
    法兰西王国波旁王朝时期,国旗是白色底的金色鸢尾花饰。这反映出圣女贞德在法国民众心中的崇高地位,以及波旁王朝对这种民族精神象征的传承。这一时期虽然封建贵族的鸢尾花饰依然存在,但底色的改变也暗示着王朝对自身形象构建的新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强调民族性的元素。
    1794年至今,法国国旗是蓝白红三色旗。这一时期法国国旗的象征意义更加丰富多元且具有现代性。自由、平等、博爱是法国大革命所倡导的重要理念。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法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封建制度被推翻,新兴资产阶级掌握政权。蓝白红三色旗的确定反映了新政权对这些理念的推崇,标志着法国从封建王朝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变。
    总之,法国国旗的演变反映了法国从封建王朝到现代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从宗教与贵族统治的象征逐渐转变为现代民主理念的体现。
    【详解】时空是中世纪到近现代(法国)。演变过程分为三个时期分别阐述。根据材料“蓝色底的金色鸢尾花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兰西王国瓦卢瓦王朝时期,国旗是蓝色底的金色鸢尾花饰;根据材料“蓝色代表4世纪在高卢地区(今法国)的基督教主教圣马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面法国国旗反映出当时宗教在法国社会中的重要影响力。体现了宗教对政权的影响;根据材料“鸢尾花代表法国封建贵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鸢尾花代表法国封建贵族,表明在瓦卢瓦王朝时期,封建贵族在国家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统治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的法国国旗体现法国中世纪的社会特点。
    根据材料“白色底的金色鸢尾花饰”可知,法兰西王国波旁王朝时期,国旗是白色底的金色鸢尾花饰;根据材料“源自英法百年战争(1337~1453)时期圣女贞德的白色旗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出圣女贞德在法国民众心中的崇高地位,以及波旁王朝对这种民族精神象征的传承;根据材料“白色底的金色鸢尾花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虽然封建贵族的鸢尾花饰依然存在,但底色的改变也暗示着王朝对自身形象构建的新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强调民族性的元素。
    根据材料“蓝白红三色旗”可知,1794年至今,法国国旗是蓝白红三色旗。这一时期法国国旗的象征意义更加丰富多元且具有现代性;根据材料“蓝色是圣马丁长袍的颜色,象征自由;白色纪念民族英雄圣女贞德,象征平等:红色是圣但尼军旗的颜色,象征博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由、平等、博爱是法国大革命所倡导的重要理念;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法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封建制度被推翻,新兴资产阶级掌握政权。蓝白红三色旗的确定反映了新政权对这些理念的推崇,标志着法国从封建王朝向现代民族国家的转变。
    最后,总结归纳。总之,法国国旗的演变反映了法国从封建王朝到现代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从宗教与贵族统治的象征逐渐转变为现代民主理念的体现。

    相关试卷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6%,2%,8%,3%,5%,6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共4页。

    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