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小学语文六下 教案
- 六下插上科学的翅膀飞习作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六下难忘小学生活— 回忆往事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六年级下册《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六下《采薇(节选)》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六下《江上渔者》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小学统编版(2024)游蕲水清泉寺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统编版(2024)游蕲水清泉寺教案,共7页。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词,大体把握词意。
2.反复朗诵,品味用词的凝练,理解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反复朗诵,品味用词的凝练,理解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链接经典,营造氛围
师:同学们,这是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节目的画面,它用演唱的方法重新演绎经典诗词,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师生一起观看《经典咏流传》的片段)
师:词最初被称为“曲子词”,也叫长短句,每一首词都有词调,可以演唱。刚刚演唱的那首词是——
生:《浣溪沙》。
师:《浣溪沙》是词牌名,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生答)
师:每一首词都有词牌名,但每一首词不一定都有题目。我们今天要学的《浣溪沙》就只有词牌名,没有题目。这首词的作者是——
生:苏轼。
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苏轼——
自学资料单(一)
师:可以说,苏轼是一位全才。今天,我们就一起读读他的这首《浣溪沙》。
二、无疑处须要有疑——链接朗读,激起疑问
师:大家课前已读过这首词了,那现在我们就自由地、大声地读一遍吧。
师: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生读)
师:读得非常流畅。谁来读一读上阕?
生读: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师:读了上阕后,下阕就简单了。
生读: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师:读得慢一点,再试试。(生再读)
师:我们一起来合作一下,我读上阕,你们读下阕。
师:同学们也来合作一下,这边的同学读上阕,那边的同学读下阕。
师:这首词除了上阕和下阕,好像还多了这一行文字,谁来读一读?
生读: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师:从这里你读出了什么信息?
生:苏轼去蕲水清泉寺游玩,寺在兰溪的旁边,溪水是向西流动的,不像一般的溪水那样。
师:一般的溪水都是——生:向东流的。
师:溪水西流是一个奇特的自然景象。这一排文字,它叫小序。我们一起把小序读一读。
生:这首词是苏轼的感兴之作。
师:把掌声送给他。学习就要这样,想到了什么,就要把它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师:苏轼是在怎样的大背景下写下这首词的?请你快速默读资料单(二)。
自学资料单(二)
师:“入狱”“非人的折磨”“被贬”“窘困”,一般人面对这样的境地,会怎么样?
生:如果是我的话,感觉要崩溃了。
生: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会一蹶不振,郁郁寡欢。
三、大珠小珠落玉盘——链接词境,展开思辨
师:苏轼是这样的人吗?让我们借助注释,试着自己去读懂《浣溪沙》,圈画文中的重点词(或标点),想一想、写一写自己读出的关键词,去其中寻找理由来证明。
师:现在请你把自己读懂的说给同伴听一听,平时不常说的同学先说,另一个同学补充。
生:我们可以从“松间沙路净无泥”这里看出。“松间”一般会让人想到很美好的景象,但黄州是一个很偏僻的地方,苏轼能在这里看到这样的美景说明他没有自暴自弃,反而喜欢上了这里的生活。后面的“萧萧”和“子规“也是很美的,也能体现他内心的乐观。然后从下阕中我们可以……
师:不好意思,季老师要打断你了,我要提醒一下,一个同学来交流,就讲其中的一点,把另外的机会让给其他同学。
生:我的想法和他不太一样。下雨的时候,天气都会比较阴冷。看到下雨天,我们的心情也会不太好。但苏轼被贬黄州又遇上“萧萧暮雨”这样的天气,却仍然能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我很佩服他!
师:你从这里读出了苏轼的——生:乐观、积极、阳光的心态。
生:我有一点补充,前面的同学说了“萧萧暮雨”,我觉得“子规啼”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一点凄凉。因为有一个典故叫“子规啼血”。
师:把掌声送给他,因为他能够结合自己的知识来学习。一般来说,“子规啼血”是有点凄凉的。那我们来看看苏轼描写的景,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一下?
生:山下初生的兰芽浸润在溪水中,松间的沙路干净得没有一点泥土,在萧萧暮雨中,子规啼叫着。
师:仔细看看,这个景象是什么季节的景象?生齐声:春天。
师:如果让你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你会用哪一个?(在交流的过程中请学生板书四字词语)
生:生机勃勃。生:万物复苏。
生:我觉得这样的景色是十分怡人的,我想到了“景色怡人”。
师:把这样的美景美美地读出来吧!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中寄托着苏轼的情,苏轼的情刚才已经有同学说到了,你说他——
生:乐观积极的阳光心态。
生:我觉得他是豁达的、开朗的。
师:原来读“景语”的时候,我们还可以读出他的“情语”。请刚才的几位同学把读出的“情语”板书到黑板上。
生:我觉得“谁道人生无再少?”写出了苏轼认为自己还能回到过去……
师:不要这么急,好吗?先把读懂的说给大家听听,因为有些同学还不一定懂。
生:“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意思是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门前流水尚能西”的意思是门前的流水还能往西流去。我感觉这两句话写出了苏轼认为自己还能回到过去,可以重新再来。
生:而且这里苏轼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语气就更为强烈。我还看到了他不屈向上的精神。
师:请你读一读这句话。生读:谁道人生无再少?
生:古诗词里一般句号和逗号比较多,但这里“门前流水尚能西”用的是感叹号,还有从“尚”这个词,我也感到苏轼十分激动。我觉得他其实也是在激励自己,让自己不要一蹶不振。
师:把掌声送给她,她关注了标点,关注了重点词,读出了自己的感受。
生:苏轼借了“门前流水”来抒情,以“门前流水”自喻,说门前流水都能往西流,自己将来也可以重回官场。
师:可以回到少年时代,当然可以回到官场,可以再有更大的作为。那么,苏轼真的可以返老还童吗?
生:苏轼这时年事已高,而且被贬了,但是他就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认为自己可以老当益壮,人老了还可以有年轻的精神,干出一番大事业。
(交流的过程中老师一直请学生上来板书关键词,一学生上来发现前面有同学把“自我激励”的“激”写错了,马上想修改)
师:你不能直接帮她改,请她自己来。如果她不会,你当小老师教她,让她自己改正。
生:虽然现在他被贬,但是他相信自己以后肯定还会东山再起。
师:苏轼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我们连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话,请你关注它的标点。
生齐读: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师:最后一句大家都没讲到,这一句确实有点难,我先为大家提供一份资料。
自学资料单(三)
师:白居易在感叹人生易老,那么苏轼呢?
生:我认为苏轼正好与白居易的想法相反,他没有因为老去而悲叹,仍胸怀大志,想为朝廷作贡献。
师:你能不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讲给大家听一听?
生:“休将白发唱黄鸡”的意思就是不要因老去而悲叹。
师:“休”的意思就是不要,白居易感叹人生易老,刚才那位同学讲到了,苏轼是反其意而用之。
生(补充):苏轼不服老。
师:对,这是苏轼不服老的青春宣言!同学们,学到这里,我们读出了上阕的画面,还读出了这么多的感受,实际上这就是理由。
四、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多方链接,传承文化
师:下面,请你默读自学资料单(四),前后联系着想一想,你又会有新的认识。
自学资料单(四)
师:还没有发过言的同学把手举高。
生:我的感觉就是他坚定自己的信念……
师:你先告诉大家,你是结合哪一个小资料来谈认识的。
生:我是结合第①个小资料《定风波》中的词句,我从这里读出了他坚定的信念,不论被贬官了还是升官了,不论是贫穷还是富贵,他都有自己坚定的信念。
师:你读出了坚定的信念,苏轼面对一切,很坦然。
生:从《定风波》“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可以看出苏轼不论前途多么风雨交加,他都勇往直前,不畏艰险。
师:现在提高一点要求,谁能结合两个资料来谈?
生:我结合的是资料③和资料④,就是两位名人评价苏轼的词。读了评价,我更可以从《浣溪沙》里看出苏轼的豁达开朗,被贬后还是很有信心,内心很强大。
师:非常了不起,她结合了两个资料,还联系了《浣溪沙》这首词。
师:好,现在请大家把自己读出来的认识说给同伴听一听。
师:同学们,学习就是这样,老师给你提供一个又一个的资料,你自己学得越来越深入。满满一黑板内容,都是我们自己读出来的。苏轼是一位文学家,他写下的这首词,让我们读出了这么多的感动,也受到了不少启发。现在请你拿起笔,把自己受到的最大的启发用文字表达出来。
师:这节课还没有发过言的同学把手举高,抓住最后的学习机会。
生: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抱有乐观向上、豁达开朗的心态,不能因为一次挫败而一蹶不振。
生:我们不能因为一点磨难就被打倒,只要拼尽全力与困难作斗争,就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
师:你现在已经做了最好的自己,在最后时刻,把手高高地举起。
生:无论在多么困难的处境下,都要乐观坚强地面对,前途风雨无限,信步归去,回头是晴。
师:真了不起,她还巧妙地化用了资料里的词句。有没有同学觉得自己写得特别好,非读不可?
生:面对逆境时,心胸也应保持开阔。无论前途是否光明,都要豁达向上,不要在意他人的冷眼。
师:确实是“非读不可”。全体起立,请每一个同学把自己写下的启发自信地、响亮地读出来。
师:苏轼不仅是一位文学家,还是一位书画家。我特意请青年书法家丁炯涛将《浣溪沙》写成了书法作品。你还认识吗?让我们把自己的全部感受融入朗读,通过声音传递出来。
师:同学们,我们也可以学着书法家的样子去创作一幅硬笔书法作品,随着我们的书写,将苏轼的精神刻进我们的心里,照亮——
生(主动接答):我们的前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并称“三苏”,苏轼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公元1079年,因诗中有所谓的“讥讽朝廷”之语,苏轼被罗织罪名冤枉入狱,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被关在狱中整整四个多月,他受尽了非人的折磨。当时比邻关押的苏颂听到狱吏审讯东坡,写下了“诟(gòu)辱通宵不忍闻”的诗句,通宵侮辱、摧残到了其他犯人听不下去的地步。苏轼以为自己会死在狱中,甚至写下了绝笔诗。
公元1080年初,四十五岁的苏轼死里逃生,被贬到偏僻的黄州担任团练副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且不许“签书公事”。苏轼遭遇了人生中的第一次被贬,这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作为一介贬官,并无官舍供他居住,他正常的傣禄早已被剥夺,官府只是给他按时发一点微薄的物资。这对于苏轼一大家子二十多口人而言,实在是杯水车薪,生活一下子陷入了窘困之境。
“唱黄鸡”来自于白居易的“黄鸡催晓丑时鸣”。丑时指凌晨1点到3点,意思就是说,黄鸡催天亮,凌晨就打鸣,比喻时光流逝,白居易在感叹人生易老。
①这首《浣溪沙》写于公元1082年三月,也就是苏轼被贬后的两年。
②公元1082年三月七日,苏轼与朋友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苏轼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他就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词《定风波》。其中最后一句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意思就是: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③清代著名词家陈廷焯这样评价苏轼的这首《浣溪沙》:“愈悲郁,愈豪放,愈忠厚,令我神往。”
④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苏轼的词有一个总体的评价:“苏轼之词旷。”(“旷”的意思是开朗,心境开阔)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游蕲水清泉寺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思路,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游蕲水清泉寺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布置与课后拓展,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六年级下册游蕲水清泉寺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学导入,锁定难点,对话文本,探寻情绪,对话作者,深化感受,对话自我,汲取力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