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虹桥初级中学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虹桥初级中学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分)的相反数是( )
A.﹣B.C.﹣D.
2.(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m﹣3,m+1)在x轴上,则点M的坐标为( )
A.(﹣4,0)B.(0,﹣2)C.(﹣2,0)D.(0,﹣4)
3.(3分)△ABC中,∠A,∠B,∠C的对边分别记为a,b,c,由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B=∠CB.∠A:∠B:∠C=3:4:5
C.a2=c2﹣b2D.a:b:c=3:4:5
4.(3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B.
C.D.
5.(3分)下列各组数值中,哪个是方程x+2y=6的解( )
A.B.C.D.
6.(3分)如图,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后,正方形网格上B、C的坐标分别为(0,1),(1,﹣1),那么点A的坐标为( )
A.(﹣1,2)B.(2,﹣1)C.(﹣2,1)D.(1,﹣2)
7.(3分)直线y=kx+b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2,0),则关于x的方程kx+b=0的解是( )
A.x=2B.x=4C.x=8D.x=10
8.(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x+1的图象是( )
A.B.
C.D.
9.(3分)《九章算术》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甲乙二人持钱不知其数,甲得乙半而钱五十,乙得甲太半而钱亦五十.问甲、乙持钱各几何?”题意为:今有甲乙二人,不知其钱包里有多少钱,若乙把其一半的钱给甲,则甲的钱数为50;而甲把其的钱给乙,则乙的钱数也能为50,问甲、乙各有多少钱?设甲的钱数为x,乙的钱数为y,则列方程组为( )
A.B.
C.D.
10.(3分)甲、乙两车从A城出发匀速行驶至B城.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甲、乙两车离开A城距离y(千米)与行驶的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①A,B两城相距300千米;②甲车的速度是60km/h,乙车的速度是75km/h;③乙车出发后2.5小时追上甲车;④当甲、乙两车相距50千米时,或.
A.①②B.①③④C.①D.①④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3分)﹣27的立方根是 ,的平方根是 .
12.(3分)平面内点A(﹣1,4)到y轴的距离是 .
13.(3分)如图,一次函数y=kx+b与y=x+2的图象相交于点P(m,4),则方程组的解是 .
14.(3分)点P1(﹣3,y1),P2(2,y2)是一次函数y=2x﹣b的图象上的两个点,则y1,y2的大小关系是 .
15.(3分)如图,在Rt△ABC中,∠C=90°,AC=4,BC=6,D是BC的中点,E是AC上一动点,将△CDE沿DE折叠到△C′DE,连接AC′,当△AEC′是直角三角形时,CE的长为 .
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8分)计算:
(1);
(2).
17.(8分)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组:
(1);
(2).
18.(8分)如图,点A,B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点A的坐标为(2,3),点B的坐标为(7,0),并描出点C(6,4);
(2)连接点A,B,C,作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
(3)在y轴上找点P,使PA+PB最小,最小值为 ,此时点P坐标为 .
19.(8分)(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某商场购进商品后,加价20%作为销售价,商场搞优惠促销,决定由顾客抽奖确定折扣.某顾客购买甲,乙两种商品,分别抽到九折和八折,共付款1008元,两种商品原销售价之和为1200元,甲,乙商品进价分别为多少元?
20.(9分)数学兴趣小组利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实践报告如下:
该报告还没有完成,请你帮助兴趣小组解决以上问题.
21.(10分)如图,一次函数y1=2x﹣2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一次函数y2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B(0,6),点C为两函数图象的交点,且点C的横坐标为2.
(1)求一次函数y2的函数解析式;
(2)求△ABC的面积;
(3)问: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S△ACP=2S△ABC?若存在,请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2.(12分)我们定义一种三角形:若一个三角形中存在两边的平方差等于第三边上高的平方,则称这个三角形为勾股高三角形,两边交点为勾股顶点.
【特例感知】
(1)如图1,已知△ABC为勾股高三角形,其中C为勾股顶点,CD是AB边上的高.若BD=2,AD=1,试求线段CD的长度.
【深入探究】
(2)如图2,已知△ABC为勾股高三角形,其中C为勾股顶点且CA>CB,CD是AB边上的高.试探究线段AD与CB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拓展应用】
(3)如图3,等腰△ABC为勾股高三角形,其中AB=AC>BC,CD为AB边上的高,过点D向BC边引平行线与AC边交于点E.若,试求线段DE的长度.
23.(12分)定义:若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上存在横、纵坐标之和为零的点,则称该点为这个函数图象的“平衡点”.例如,点(﹣1,1)是函数y=x+2的图象的“平衡点”.
(1)函数y=﹣x+3,是否存在“平衡点”,若存在求出“平衡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设函数y=x﹣4与y=2x+b的图象的“平衡点”分别为点A、B,过点A作AC⊥y轴,垂足为C.当△ABC为等腰三角形时,求b的值;
(3)将一次函数y=kx﹣4(x<0)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若对称后的图象存在“平衡点”则k的取值范围为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虹桥中学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分)的相反数是( )
A.﹣B.C.﹣D.
【分析】由于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和为0,由此即可求解.
【解答】解:∵+(﹣)=0,
∴的相反数是﹣.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求无理数的相反数,无理数的相反数和有理数的相反数的意义相同,无理数的相反数是各地中考的重要考点.
2.(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m﹣3,m+1)在x轴上,则点M的坐标为( )
A.(﹣4,0)B.(0,﹣2)C.(﹣2,0)D.(0,﹣4)
【分析】根据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等于0列式求出m的值,即可得解.
【解答】解:∵点M(m﹣3,m+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x轴上,
∴m+1=0,
解得m=﹣1,
∴m﹣3=﹣1﹣3=﹣4,
点M的坐标为(﹣4,0).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点的坐标,熟记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等于0是解题的关键.
3.(3分)△ABC中,∠A,∠B,∠C的对边分别记为a,b,c,由下列条件不能判定△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B=∠CB.∠A:∠B:∠C=3:4:5
C.a2=c2﹣b2D.a:b:c=3:4:5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分析出A、B的正误;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可分析出C、D的正误.
【解答】解:A、∵∠A+∠B=∠C,∠A+∠B+∠C=180°,
∴∠C=90°,
∴△ABC为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设∠A=3x°,∠B=4x°,∠C=5x°,
3x+4x+5x=180,
解得:x=15,
则5x°=75°,
所以△ABC不是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C、∵a2=c2﹣b2,
∴a2+b2=c2,
∴△ABC为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D、∵a:b:c=3:4:5,
设a=3x,b=4x,c=5x,
∵(3x)2+(4x)2=(5x)2,
∴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关键是掌握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
4.(3分)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B.
C.D.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A)原式=3,故A错误.
(B)原式=12,故B错误.
(C)原式=4,故C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二次根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5.(3分)下列各组数值中,哪个是方程x+2y=6的解( )
A.B.C.D.
【分析】将四个选项分别代入原方程,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是方程的解.
【解答】解:∵将代入原方程,左边=5≠右边,
∴A选项不符合题意;
∵将代入原方程,左边=5≠右边,
∴B选项不符合题意;
将代入原方程,左边=6=右边,
∴C选项符合题意;
∵将代入原方程,左边=2≠右边,
∴D选项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正确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6.(3分)如图,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后,正方形网格上B、C的坐标分别为(0,1),(1,﹣1),那么点A的坐标为( )
A.(﹣1,2)B.(2,﹣1)C.(﹣2,1)D.(1,﹣2)
【分析】直接利用已知点位置得出原点位置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解:如图所示:
点A的坐标为:(﹣1,2).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点的坐标,正确得出原点位置是解题关键.
7.(3分)直线y=kx+b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2,0),则关于x的方程kx+b=0的解是( )
A.x=2B.x=4C.x=8D.x=10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y=kx+b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一元一次方程kx+b=0的解即可求解.
【解答】解:∵直线y=kx+b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2,0),
∴关于x的方程kx+b=0的解是x=2.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掌握一次函数y=kx+b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一元一次方程kx+b=0的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8.(3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x+1的图象是( )
A.B.
C.D.
【分析】依据一次函数y=x+1的图象经过点(0,1)和(1,0),即可得到一次函数y=﹣x+1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
【解答】解:一次函数y=﹣x+1中,令x=0,则y=1;令y=0,则x=1,
∴一次函数y=﹣x+1的图象经过点(0,1)和(1,0),
∴一次函数y=﹣x+1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与坐标轴不平行的一条直线.
9.(3分)《九章算术》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甲乙二人持钱不知其数,甲得乙半而钱五十,乙得甲太半而钱亦五十.问甲、乙持钱各几何?”题意为:今有甲乙二人,不知其钱包里有多少钱,若乙把其一半的钱给甲,则甲的钱数为50;而甲把其的钱给乙,则乙的钱数也能为50,问甲、乙各有多少钱?设甲的钱数为x,乙的钱数为y,则列方程组为( )
A.B.
C.D.
【分析】设甲的钱数为x,乙的钱数为y,根据“若乙把其一半的钱给甲,则甲的钱数为50;而甲把其的钱给乙,则乙的钱数也能为50”,即可得出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此题得解.
【解答】解:设甲的钱数为x,乙的钱数为y,
依题意,得:.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
10.(3分)甲、乙两车从A城出发匀速行驶至B城.在整个行驶过程中,甲、乙两车离开A城距离y(千米)与行驶的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①A,B两城相距300千米;②甲车的速度是60km/h,乙车的速度是75km/h;③乙车出发后2.5小时追上甲车;④当甲、乙两车相距50千米时,或.
A.①②B.①③④C.①D.①④
【分析】由图象可直接判断①正确;用路程除以时间可得甲、乙的速度,即可判断②错误;乙车追上甲车时,60t=100(t﹣1),可解得此时乙出发2.5﹣1=1.5(h),判断③错误;当甲车在乙车千米50km时,t=,当乙车在甲车千米50km时,t=,可判断④正确.
【解答】解:由图象可得:A,B两城相距300千米,故①正确;
甲车的速度为300÷5=60(km/h),乙车的速度是300÷(4﹣1)=100(km/h),故②错误;
乙车追上甲车时,60t=100(t﹣1),
解得t=2.5,
此时乙出发2.5﹣1=1.5(h),故③错误;
当乙还没出发时,甲行驶了50千米,两车相距50千米,此时t=,
当甲车在乙车千米50km时,由60t﹣100(t﹣1)=50得t=,
当乙车在甲车千米50km时,由100(t﹣1)﹣60t=50得t=,
乙车到终点了,甲车离终点50千米,此时t=5﹣=,
∴甲、乙两车相距50千米时,或或或,故④错误,
∴正确的有①,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能正确识图.
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1.(3分)﹣27的立方根是 ﹣3 ,的平方根是 ±3 .
【分析】根据平方根和立方根的知识点进行解答,若x3=a,则x=,x2=b(b≥0)则x=,据此得到答案.
【解答】解:﹣3的立方为﹣27,故﹣27的立方根为﹣3,
=9,故9的平方根为±3,
故答案为﹣3、±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立方根和平方根的知识点,基础题,比较简单,但注意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立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的立方根式正数,一个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式0.
12.(3分)平面内点A(﹣1,4)到y轴的距离是 1 .
【分析】根据点到y轴的距离为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解答即可.
【解答】解:点A(﹣1,4)到y轴的距离是:|﹣1|=1.
故答案为:1.
【点评】本题考查点的坐标.解题的关键是明确点到y轴的距离为点的横坐标的绝对值.
13.(3分)如图,一次函数y=kx+b与y=x+2的图象相交于点P(m,4),则方程组的解是 .
【分析】由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m,4),先求出m,再求出方程组的解即可.
【解答】解:∵y=x+2的图象经过P(m,4),
∴4=m+2,
∴m=2,
∴一次函数y=kx+b与y=x+2的图象相交于点P(2,4),
∴方程组的解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交点与方程组的解的关系、待定系数法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方程组的解就是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
14.(3分)点P1(﹣3,y1),P2(2,y2)是一次函数y=2x﹣b的图象上的两个点,则y1,y2的大小关系是 y1<y2 .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答本题即可.
【解答】解:∵一次函数y=2x﹣b的k=2>0,
∴y随x的增大而增大,
∵﹣3<2,
∴y1<y2.
故答案为:y1<y2.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熟练掌握该知识点是关键.
15.(3分)如图,在Rt△ABC中,∠C=90°,AC=4,BC=6,D是BC的中点,E是AC上一动点,将△CDE沿DE折叠到△C′DE,连接AC′,当△AEC′是直角三角形时,CE的长为 3或 .
【分析】分两种情形,当∠AC'E=90°或∠AEC'=90°时,分别画出图形来解答.
【解答】解:当∠AC'E=90°时,
∵将△CDE沿DE折叠到△C′DE,
∴∠EC'D=∠C=90°,
∴∠AC'E+∠EC'D=180°,
∴点A、C'、D三点共线,
∵AC=4,CD=3,
由勾股定理得AD=5,
设CE=C'E=x,则AE=4﹣x,AC'=2,
在Rt△AC'E中,由勾股定理得:
(4﹣x)2=22+x2,
解得x=,
∴CE=,
当∠AEC'=90°时,
∴∠CEC'=90°,
∴∠CED=45°,
∴CE=CD=3,
∠EAC'不可能为90°,
综上,CE=3或.
故答案为:3或.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翻折的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三、解答题(本题共8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8分)计算:
(1);
(2).
【分析】(1)先利用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运算,然后化简后合并即可;
(2)利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和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解答】解:(1)原式=+﹣4
=2+3﹣4
=1;
(2)原式=+4﹣4+3
=3+4﹣4+3
=7﹣.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即可.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
17.(8分)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组:
(1);
(2).
【分析】(1)将①代入②可求解x值,将x=1代入①可求解y值,进而解方程;
(2)①×2+②×3可求解x值,再将x值代入①可求解y值,进而解方程.
【解答】解:(1),
将①代入②得5x+2(x﹣1)=5,
解得x=1,
将x=1代入①得y=1﹣1=0,
∴方程组的解为;
(2),
①×2+②×3得13x=78,
解得x=6,
将x=6代入①得2×6﹣3y=6,
解得y=2,
∴方程组的解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消元法,代入消元法,选择合适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
18.(8分)如图,点A,B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网格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点A的坐标为(2,3),点B的坐标为(7,0),并描出点C(6,4);
(2)连接点A,B,C,作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A1B1C1;
(3)在y轴上找点P,使PA+PB最小,最小值为 ,此时点P坐标为 (0,) .
【分析】(1)根据点A的坐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然后描出点C(6,4)即可.
(2)根据轴对称的性质作图即可.
(3)取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A′,连接A′B,交y轴于点P,则点P即为所求.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即可得PA+PB的最小值;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再令x=0,求出y的值,即可得点P坐标.
【解答】解:(1)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以及描出点C如图所示.
(2)如图,△A1B1C1即为所求.
(3)取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A′,连接A′B,交y轴于点P,连接AP,
此时PA+PB=PA'+PB=A'B,为最小值,
则点P即为所求.
由勾股定理得,A'B==,
∴PA+PB的最小值为.
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
将A'(﹣2,3),B(7,0),代入,
得,
解得,
∴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
令x=0,得y=,
∴点P的坐标为(0,).
故答案为:;(0,).
【点评】本题考查作图﹣轴对称变换、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勾股定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19.(8分)(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某商场购进商品后,加价20%作为销售价,商场搞优惠促销,决定由顾客抽奖确定折扣.某顾客购买甲,乙两种商品,分别抽到九折和八折,共付款1008元,两种商品原销售价之和为1200元,甲,乙商品进价分别为多少元?
【分析】设甲商品进价为x元,乙商品进价为y元,某顾客购买甲,乙两种商品,分别抽到九折和八折,共付款1008元,两种商品原销售价之和为1200元,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
【解答】解:设甲商品进价为x元,乙商品进价为y元,
依题意得:,
解得:,
答:甲商品进价为400元,乙商品进价为600元.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
20.(9分)数学兴趣小组利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实践报告如下:
该报告还没有完成,请你帮助兴趣小组解决以上问题.
【分析】(1)在Rt△ABC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的AC长,即可得到结论;
(2)在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1)在Rt△ABC中,∠ACB=90°,BC=15米,AB=17米,
由勾股定理,可得AC==8米,
∴AD=AC+CD=8+1.5=9.5(米),
答:风筝离地面的垂直高度为9.5米;
(2)如图,当风筝沿DA方向再上升12米,A'C=20米,
在Rt△A′BC中,∠A'CB=90°,BC=15米,
由勾股定理,可得A′B==25米,
则应该再放出25﹣17=8(米),
答:他应该再放出8米长的线.
【点评】本题考查了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直角三角形中的三边关系.
21.(10分)如图,一次函数y1=2x﹣2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一次函数y2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B(0,6),点C为两函数图象的交点,且点C的横坐标为2.
(1)求一次函数y2的函数解析式;
(2)求△ABC的面积;
(3)问: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S△ACP=2S△ABC?若存在,请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1)求出C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解决问题;
(2)求得A点的坐标,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得即可;
(3)分两种情况,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得.
【解答】解:(1)把x=2代入y1=2x﹣2得y=2,
∴C(2,2),
设y2=kx+b(k≠0),
把B(0,6),C(2,2)代入可得:
,
解得:,
∴y2=﹣2x+6.
(2)∵一次函数y1=2x﹣2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
∴A(0,﹣2),
∴;
(3)存在,理由如下:
∵S△ACP=2S△ABC=2×8=16,
∴S△ACP=16,
当P在y轴上时,,即,
∴|AP|=16,
∵A(0,﹣2),
∴点P的坐标为(0,14)或(0,﹣18),
当P在x轴上时,设直线y1=2x﹣2与x轴交于点D,
∴D(1,0),
∴,
∴,
∴|PD|=8,
∵D(1,0),
∴点P的坐标为(﹣7,0)或(9,0),
综上,在坐标轴上,存在一点P,使得S△ACP=2S△ABC,点P的坐标为(0,14)或(0,﹣18)或(﹣7,0)或(9,0).
【点评】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坐标与图形的性质,三角形面积,以及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和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22.(12分)我们定义一种三角形:若一个三角形中存在两边的平方差等于第三边上高的平方,则称这个三角形为勾股高三角形,两边交点为勾股顶点.
【特例感知】
(1)如图1,已知△ABC为勾股高三角形,其中C为勾股顶点,CD是AB边上的高.若BD=2,AD=1,试求线段CD的长度.
【深入探究】
(2)如图2,已知△ABC为勾股高三角形,其中C为勾股顶点且CA>CB,CD是AB边上的高.试探究线段AD与CB的数量关系,并给予证明;
【拓展应用】
(3)如图3,等腰△ABC为勾股高三角形,其中AB=AC>BC,CD为AB边上的高,过点D向BC边引平行线与AC边交于点E.若,试求线段DE的长度.
【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得到CB2=CD2+4,CA2=CD2+1,根据勾股高三角形的定义得到CD2=BC2﹣AC2,计算即可得到答案;
(2)由CA2﹣CB2=CD2可得:CA2﹣CD2=CB2,根据勾股高三角形的定义得:CA2﹣CD2=AD2,即可推出AD2=CB2;
(3)过点A向ED引垂线,垂足为G,只要证明△AGD≌△CDB(AAS),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1)由勾股定理可得:CB2=CD2+BD2=CD2+4,CA2=CD2+AD2=CD2+1,
∵△ABC为勾股高三角形,C为勾股顶点,CD是AB边上的高,
∴CD2=BC2﹣AC2,
∴CD2=(CD2+4)﹣(CD2+1),
解得:CD=;
(2)AD=CB,证明如下:
∵△ABC为勾股高三角形,C为勾股顶点且CA>CB,CD是AB边上的高,
∴CD2=CA2﹣CB2,
∴CA2﹣CD2=CB2,
由勾股定理得:CA2﹣CD2=AD2,
∴CB2=AD2,
∴AD=CB;
(3)如图3,过点A作AG⊥DE,垂足为G,
∵“勾股高三角形”△ABC为等腰三角形,且AB=AC>BC,
∴只能是AC2﹣BC2=CD2,
由(2)可知:AD=BC,
又∵ED∥BC,
∴∠ADE=∠B,∠AED=∠ACB,
∵AB=AC,
∴∠ACB=∠B,
∴∠AED=∠ADE,
∴AE=AD,
而∠AGD=∠CDB=90°,
∴△AGD≌△CDB(AAS),
∴DG=BD,
∵△ADE为等腰三角形,AG⊥DE,
∴ED=2DG=2BD,
又AB=AC,AD=AE,
∴BD=EC=2
∴ED=4.
【点评】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高三角形的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创新题目.
23.(12分)定义:若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上存在横、纵坐标之和为零的点,则称该点为这个函数图象的“平衡点”.例如,点(﹣1,1)是函数y=x+2的图象的“平衡点”.
(1)函数y=﹣x+3,是否存在“平衡点”,若存在求出“平衡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设函数y=x﹣4与y=2x+b的图象的“平衡点”分别为点A、B,过点A作AC⊥y轴,垂足为C.当△ABC为等腰三角形时,求b的值;
(3)将一次函数y=kx﹣4(x<0)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若对称后的图象存在“平衡点”则k的取值范围为 k<1且k≠0 .
【分析】(1)由新定义即可求解;
(2)当AB=AC时,则2(2+b)2=4,即可求解;当AB=BC或AC=BC时,同理可解;
(3)一次函数y=kx﹣4(x<0)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的直线为:y=﹣kx﹣4(x<0),令﹣x=﹣kx﹣4(x<0),解得:x=<0,即可求解.
【解答】解:(1)令y=﹣x,则﹣x=﹣x+3不成立,故函数y=﹣x+3不存在平衡点,
令y=﹣x,则﹣x=﹣x+2,则x=4,则函数存在平衡点(﹣4,4);
(2)令﹣x=x﹣4,则x=2,则点A(2,﹣2),则点C(0,﹣2),
令﹣x=2x+b,则x=﹣b,则点C(﹣b,b),
由点A、B、C的坐标得,AB2=2(2+b)2,AC2=4,BC2=(b)2+(b+2)2,
当AB=AC时,则2(2+b)2=4,
解得:b=或,
当AB=BC或AC=BC时,
同理可得:2(2+b)2=(b)2+(b+2)2或4=(b)2+(b+2)2,
解得:b=0或﹣3,
综上,b的值为0或﹣3或或;
(3)一次函数y=kx﹣4(x<0)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的直线为:y=﹣kx﹣4(x<0),
令﹣x=﹣kx﹣4(x<0),
解得:x=<0,
则k<1且k≠0,
故答案为:k<1且k≠0.
【点评】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涉及新定义,等腰三角形,对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读懂新定义.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4/11/26 14:54:25;用户:玉米先生;邮箱:15648027734;学号:45942780活动课题
风筝离地面垂直高度探究
问题背景
风筝由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东周春秋时期,距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兴趣小组在放风筝时想测量风筝离地面的垂直高度.
测量数据抽象模型
小组成员测量了相关数据,并画出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测得水平距离BC的长为15米,根据手中剩余线的长度计算出风筝线AB的长为17米,牵线放风筝的手到地面的距离为1.5米.
问题产生
经过讨论,兴趣小组得出以下问题:
(1)运用所学勾股定理相关知识,根据测量所得数据,计算出风筝离地面的垂直高度.
(2)如果想要风筝沿DA方向再上升12米,且BC长度不变,则他应该再放出多少米线?
问题解决
……
活动课题
风筝离地面垂直高度探究
问题背景
风筝由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东周春秋时期,距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兴趣小组在放风筝时想测量风筝离地面的垂直高度.
测量数据抽象模型
小组成员测量了相关数据,并画出了如图所示的示意图,测得水平距离BC的长为15米,根据手中剩余线的长度计算出风筝线AB的长为17米,牵线放风筝的手到地面的距离为1.5米.
问题产生
经过讨论,兴趣小组得出以下问题:
(1)运用所学勾股定理相关知识,根据测量所得数据,计算出风筝离地面的垂直高度.
(2)如果想要风筝沿DA方向再上升12米,且BC长度不变,则他应该再放出多少米线?
问题解决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虹桥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pdf答案),共17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虹桥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九年级10月份月考数学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虹桥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10月份月考数学试卷,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