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三上父亲树林和鸟教学设计第1页
    三上父亲树林和鸟教学设计第2页
    三上父亲树林和鸟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父亲树林和鸟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父亲树林和鸟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感受课文中生动的语句。
    2.学习对比的方法,并在阅读中掌握运用。
    3.体会父亲对树林和鸟的爱,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体会父亲对树林和鸟的爱,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读一读,感受语言的形象
    (一)感受“怎样的树林”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23课。
    (生齐读课题:《父亲、树林和鸟》)
    师:课文里写了树林,是怎样的树林?读——生:雾蒙蒙的树林。
    师:就像今天的天气,看不清楚,有点神秘。读——生:雾蒙蒙的树林。
    师:还是怎样的树林?
    生: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
    师:幽深的、雾蒙蒙的,加上这样的词,让我们能想象出是怎样的树林,再读——
    生: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
    师:树林里还有草木气息,怎样的草木气息?生:苦苦的草木气息。
    师:这种“苦”味道不是鼻子闻到的,而是用舌头品味出来的,用它形容草木气息,就很生动了。读——
    生:苦苦的草木气息。师:苦得怎么样呢?
    生: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
    师:很浓,其他的气息还闻得到吗?生:闻不到。
    师:读——
    生: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
    (二)感受“怎样的父亲”
    师:课文写了这样一片树林,还写了一位父亲,是怎样的父亲?
    生:像树一样兀立的父亲。师:什么是兀立?
    生:一动不动,站立、直立。生:仿佛时间静止了一般。
    师:一动不动的,直直站立的父亲。跟一般的父亲不一样了,读——
    生:像树一样兀立的父亲。
    师:那这个父亲是不是傻呆呆地站着呢?
    生:不是的,是凝神静气地站着。师:他在干什么?
    生:在看,在听,在闻。
    师:加上这些词,这个父亲的形象就鲜明了,像站在我们眼前一样。
    (三)感受“怎样的鸟”
    师:课文还写了鸟,鸟在干什么呢?生:舒畅地呼吸着。
    师:你们会呼吸吗?什么叫舒畅地呼吸?生:很舒服。
    师:还怎样地呼吸着?生:深深地呼吸着。
    师:我们也来深深地呼吸,做一做,连起来读。生: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
    师:这样的呼吸,说明这是怎样的鸟?生:自由的、快活的、心情舒畅的。
    师:我们来读一只快活的鸟。
    生: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
    (四)小结语言特点,尝试运用
    师:课文中写了父亲、树林、鸟,但和我们生活中的父亲、树林和鸟不一样,因为课文中加了什么?
    生:加了几个形容词和比喻句。
    师:更形象了。比如天上挂着月亮,你会怎么说?
    生:天上挂着像小船一样弯弯的月亮。师:更生动了,更形象了。
    师:今后我们写事物,就可以加几个形容词,让文章更生动、形象。
    板块二:读一读,了解课文的内容
    (一)学生自读课文
    师:今天我们学的是《父亲、树林和鸟》,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轻声读课文,读好了请坐好。
    (二)梳理课文主要内容
    1.梳理第一件事
    师:小朋友读书很专注,好。读得懂吗?生:懂了。
    师:课文写的是(板书:一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着“我”)在这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着“我”去干什么?
    生1:一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着我从滹沱河岸的一片树林边走过。
    师:他们去干什么?往下看。(老师很有耐心地启发这个同学。)
    生1:去找鸟。
    师:把这句话说完整。
    生1:一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着我去树林里找鸟。师:掌声鼓励一下。有进步。谁还想说。
    生2:一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着我从滹沱河边走过去找鸟。
    师:去找鸟,是不是抓鸟?生3:不是。
    师:那是做什么呢?生3:是去听鸟歌唱。
    师:掌声!不但要找鸟,还要听鸟歌唱。比刚才说得更具体,更准确了。
    生4:一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着我从滹沱河岸的树林边走过,去找小鸟,去听小鸟唱歌。
    师:说得很完整。(板书:去听鸟唱歌)
    2.梳理第二件事
    师:课文除了写春天的黎明,还写“过了几天”(板书:过了几天,父亲告诉我)。过了几天父亲告诉“我”一件什么事?
    生:父亲告诉“我”,鸟快活的时候,飞离树枝时会被猎人打中。
    师:答得非常准确!黎明时分的鸟容易被猎人打中。(板书:黎明时的鸟容易被打中)
    师:(指着板书)现在我们连起来,看看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生借助板书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整体感知,把握主题
    师:这两件事是围绕课文的哪句话来写的?拿出笔把它画出来。
    生: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师:最重要的是哪三个字?生:“最喜欢”。
    师:请在这三个字下面加点。(板书:最喜欢)他不是一次喜欢,是一生都喜欢。(板书:一生)课文围绕这句话讲了两件事,第一件、第二件(学生看着板书再次连起来读)。
    师:读懂了吗?生:读懂了。
    师:所谓读懂就是要知道课文写了哪些事,这些事是围绕什么意思来写的。
    板块三:读一读,想象对话的情景
    (一)分角色情景朗读
    师:今天我们学的课文题目叫——生:《父亲、树林和鸟》。
    师:文中写了两件事,这两件事是用父亲和“我”两个人之间的对话来写的。(板书:对话)
    下面,我们就来读一读,父亲和“我”是怎样对话的。请男同学读父亲的话,女同学读“我”的话。
    师:一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着我从滹沱河岸的一片树林边走过。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父亲喃喃着。
    男生:林子里有不少鸟。
    女生: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并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男生: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
    女生:我仔细找,没有找到动着的那几片叶子。男生:还有鸟味。
    女生: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
    (二)在父亲与“我”的有趣对话反差中理解再读
    师:“我”看到鸟了吗?生:没有。
    师:但父亲说——
    生:林子里有不少鸟。
    师:他判断树林里藏着很多鸟,他凭什么下这个判断的呢?
    生: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
    师:这是他用眼睛看到的。生:还有鸟味。
    师:这是用鼻子闻到的。所以父亲判断——生:林子里有不少鸟。
    师:“我”信不信?生:不信!
    师: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生:“没有”。
    师生一起读:没有看到、没有找到、没有闻到。师:父亲说有很多鸟,“我”呢?
    生:认为没有鸟。
    师:一开始,“我”是在心里说——没有鸟。“我”把话藏在了心里,没有说出来,但我们能想象出他们的对话情景。
    (三)借助“哦”,从“我”的角度理解再读
    师:憋了好久,“我”终于把心里的话说出来了——生:鸟也有气味?
    师:父亲回答——
    生:有。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黎明时,所有的鸟都抖动着羽毛,要抖净露水和湿气。
    每一个张开的喙都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鸟要准备歌唱了。
    师:父亲一连说了几句?生:四句。
    师:“我”呢?
    生:一句都没说。
    师:其实,“我”在心里说了一个字(课件:“哦”)“我”在想——
    生:哦,我知道了,鸟的气味是焐出来的。师:气味是焐出来的,请把“焐”字圈出来。
    生:哦,原来树上有鸟。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鸟在动,把树叶晃动了。
    师:它在抖动羽毛,再说一说。
    生:原来鸟在树上抖动它的羽毛,所以树叶在动。师:把“抖”字圈出来,一抖,树叶动了。
    生:哦,原来树林里有很多的鸟,它们都在呼吸。师:怎样的呼吸?
    生:深深地、舒畅地呼吸。
    师:父亲用耳朵倾听,凝神静气。
    生:哦,原来如此,我可真要感谢父亲,他让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师:什么知识?
    生:怎么才能找到这些鸟的知识。
    师:这些知识其实就是鸟的习性。其实父亲讲的就是鸟在树林里是怎样生活的。
    再看父亲说的这四句话,课文里是一句一句的,我们写文章都是写成一段,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怎样读?想象父亲说话时是什么样的表情?
    生:有一点严肃。
    生:很轻,生怕惊动鸟。
    生:自豪的。
    生:自豪、开心、严肃。
    生:很开心、骄傲。
    师:他说话时的声音是轻的、慢的,一句一句说的,最重要的是看着“我”,是自己的儿子,所以很和蔼、很亲切地看着“我”,明白了吗?我们想象父亲的样子再来读父亲说的四句话,父亲轻轻地、慢慢地,一句一句地、看着好奇的“我”说——
    (生再读父亲的四句话)
    师:果然,当我们坐下来的时候,鸟开始唱歌了。这时,父亲又说了一句话——
    生: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师:重读,是最快活的时候,读——生: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师:“我”心里想——
    生: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师:这时候,你就会发现(老师指着板书上的课题)树林很快活、鸟很快活、父亲也很快活、“我”也很快活,树林里的一切都很快活。这就是对话的情景,读对话要读出对话的情景。
    师:接下来有了第二次对话——(课件出示第二次对话的句子)
    生: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容易被猎人打中。
    为什么?
    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师:懂了吗?父亲又讲了一个关于鸟的知识,看来父亲对鸟非常了解,最懂得鸟。
    (四)小结课文语言形式
    师:看一看,课文写两件事是通过什么来写的?生:对话。
    师:所以写事情可以用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对话的方式来写。
    板块四:辩一辩,父亲是不是猎人
    (一)找一找,父亲就像猎人
    师: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最后作者说了这样一句话——
    生: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师:这里你们读得懂吗?父亲不是猎人,但是,父亲就像猎人。你们知道猎人吗?猎人主要做什么?
    生:打猎动物。
    生:知道很多关于动物的知识。生:了解动物。
    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惯、环境,这样可以捕捉它们。
    师:猎人的本事,就是能找到猎物。请你从课文中去寻找,找到父亲像猎人的线索。你们要成为阅读的猎人,看看谁找得多,找得准,再用符号标记出来。默读课文,用三分钟时间。
    师:交流一下,先读一读,然后解释哪一点像猎人的本事。
    生:“有。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焐得热腾腾的。”因为父亲知道鸟有气味,他像猎人,鼻子很灵敏。
    师:奖励你再说一条。
    生:“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容易被猎人打中。”他知道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容易被打中。
    师:什么时候打鸟最容易?生:黎明。
    师:像猎人。掌声鼓励。能不能再说出第三点?
    生:“黎明时,所有的鸟都抖动着羽毛要抖净露水和湿气”,他像猎人一样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师:不但明亮,还像什么?生:像火眼晶晶的孙悟空。师:真好,谁再来说。
    生:“舒畅地呼吸”他像猎人一样有顺风耳。
    生:“鸟要准备要歌唱了”,他仿佛就是那一只鸟,他知道鸟要做什么。
    生:“父亲带着我从滹沱河岸的一片树林走过”,他知道鸟生活在哪里。
    生:“父亲望了又望,闻了又闻”。
    师:两个“又”字,真像猎人那么专注和专业。生:“焐得”代表父亲知道鸟是怎么过夜的。
    生:“叶子在动”一般人都注意不到。
    生:“父亲轻声说”,说明父亲怕惊动鸟。
    师:告诉你还有一个词说父亲静悄悄的,“凝神静气”。
    生:猎人要有耐心。
    师:父亲像猎人吗?如果他是猎人,会是怎样的猎人?
    生:专业的、优秀的。
    (二)读一读,父亲不是猎人
    师:但是,父亲不是猎人。读一读,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虽然他有猎人的本领,但他不是猎人。
    生:父亲一生最爱树林和歌唱的鸟。
    生:这是鸟最快乐的时候,也是父亲最快乐的时候。
    生:“父亲轻声说”,他生怕惊动鸟。说明他是关心鸟的。
    生:他说鸟飞离树枝的时候容易被猎人打中,如果他是猎人,也许会说“容易被我和我的同胞打中”。
    师:课文还有一个地方,一定要请你注意,表明父亲不是猎人,读一读这四句话,像不像猎人说的?
    生:不像。
    师:这四句话说的都是鸟的知识,像猎人,但又不是猎人说的话。哪儿证明?
    生:鸟要准备歌唱了。
    师:猎人只会说“鸟要叫了”,而父亲却说——生:鸟要准备歌唱了。
    师:“歌唱”这个词藏着一种对鸟的喜爱。
    你看,“羽毛焐得热腾腾的”,猎人会说“有鸟的气味”;“抖动着羽毛”,优美吗?猎人只会说“拍翅膀”;“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猎人只会说“喘气”;父亲的所有这些词和句,一行一行,不像猎人,像什么?
    生:保护鸟的人,关心鸟的人。生:观察鸟的博士。
    生:爱鸟之人。生:科学家。
    生:善良的人。
    师:像一个诗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富有情感的话。
    板块五:写一写,父亲究竟像什么
    师:读到这里,看插图,父亲像什么?父亲不是猎人,你会写什么?
    生:像观察鸟的科学家。
    师:对,但——生:不优美。
    师:你说一个优美的,把父亲比作物。生:父亲就像一棵树,因为他兀立着。
    生:父亲像一棵树,因为树了解鸟。
    师:树最了解鸟。所以父亲那么了解鸟,就像一棵树。(板书:最懂、最爱)
    师:父亲像树,因为爱鸟,如果每一个人都像树,就形成了树林,鸟就能生活得更好,人与自然就会和谐。
    师:作者牛汉的父亲究竟是干什么的呢?在牛汉心目中父亲的形象是怎样的呢?去读一读牛汉的散文《牛汉散文》,你能更了解文中的父亲。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父亲树林和鸟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父亲树林和鸟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学——品读词语,划分层次,延学——留下悬念,有效衔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父亲树林和鸟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父亲树林和鸟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