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x
    • 原卷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1页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1页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2页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刘康 审题:李斌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随着山区经济发展,对滑坡、泥石流减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为某地重点监测沟谷参数表。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1. 根据表中参数推测,发生滑坡、泥石流可能性最大的沟谷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2. 为了更及时、准确发布此类灾害预警,该地区还应密切关注( )
    A. 气温高低B. 风力强弱C. 光照强度D. 降水量大小
    3. 下列措施中,可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是( )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 ④清除河道淤泥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③
    【答案】1. C 2. D 3. D
    【解析】
    【1题详解】
    发生滑坡、泥石流可能性最大的沟谷应符合的条件是河流流量大、流速快,即流水侵蚀能力强;沟谷内植被覆盖率较低,土质较为疏松,易被流水侵蚀。故其满足的特点应是集水面积大,平均坡度大,流域落差大,植被覆盖率低。由图可知,③沟谷符合上述条件,发生滑坡、泥石流的可能性最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滑坡、泥石流的发生除与沟谷的植被覆盖率、土质疏松等自身特点有关之外,还需考虑流水侵蚀的强弱,即短时间内的降水量,D正确;气温高低、风力强弱、光照强度与滑坡、泥石流和流水侵蚀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
    【3题详解】
    提高植被覆盖率可以提高沟谷内土壤抗侵蚀的能力,①正确;修建水利工程可减轻洪涝灾害,对减少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关系不大,②错误;修建护坡工程可以减轻流水对沟谷坡地的侵蚀作用,③正确;清除河道淤泥有利于排洪、泄洪,可减轻洪涝灾害,但对于发生在沟谷内的滑坡、泥石流关系不大,④错误。综合上述分析,①③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水土流失既与流水的侵蚀强弱有关,也与流域内土壤的抗侵蚀性有关。
    建成于1902年的汉口火车站是武汉最繁忙的火车站。2008年,汉口站改造打通4条下穿铁路通道,优化片区交通。2020年为方便旅客出行,建设了汉口站北广场,采用了上跨铁路修建高架广场的方案。目前,普速列车、高铁动车和城际铁路均停靠汉口站,短途通勤旅客进出站时间较长,交通管理部门为此研发了智慧交通系统。图1为汉口火车站北广场景观图,图2为汉口火车站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 2008年汉口站改造工程打通下穿铁路通道,主要是为了( )
    A 弱化车站分割作用B. 减少火车行驶震动
    C. 减少旅客候车时间D. 减少周边土地占用
    5. 汉口站北广场改造采用修建高架广场方案,原因可能是( )
    A. 方便旅客乘车B. 高架成本较低
    C. 地面缺少空间D. 营造城市景观
    6. 为提高汉口站短途通勤旅客的进出站效率,可以利用智慧交通系统( )
    A. 实时监测站内旅客数量B. 合理安排列车停靠站台
    C. 随时调整列车出发时间D. 扩大候车大厅容量规模
    【答案】4. A 5. C 6. B
    【解析】
    【4题详解】
    铁路线对两侧的交通有一定阻碍。根据汉口站的位置可知,其处在中心城区,打通下穿铁路通道,弱化车站对城市分割作用,缓解周边道路的交通压力,A正确;转移到地下,打通下穿铁路通,难以减弱噪声、减弱地面震动、缩短候车时间,BCD错误。故选A。
    【5题详解】
    汉口站北广场紧邻京广线,结合示意图其所处位置可知,站房北侧空间狭小且有铁路经过,缺少在地面修建广场的条件,C正确;修建北广场确实能方便乘客乘车,但不是修建高架广场的根本原因,A错误。高架广场成本明显高于地面广场,B错误;修建高架广场不是为了营造城市景观,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进出站效率主要受列车停靠站台时间点、停靠位置影响,所以为提高汉口站通勤旅客的进出站效率,可以利用智慧交通系统合理安排列车停靠站台,B正确;监测站内旅客数量只考虑到旅客进站,难以提高出站效率,A错误;列车到站均有具体时刻安排,随时调整列车出发时间不可行,C错误;扩大候车大厅容量规模只考虑旅客进站情况,未考虑出站,D错误。故选B。
    【点睛】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交通运输点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对于港口来说,经济腹地的大小和性质决定了港口的货流量和吞吐量,从而影响港口的兴衰‌。对于火车站、汽车站和航空港,客货流的集中程度、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分布都是决定因素‌。
    预制菜是一种运用标准化作业,对菜品原料进行简化制作,经过包装、加热或蒸炒等方式,就能直接食用的便捷菜品。其具有即食、即热、即烹、即配等特点。追溯历史,美国预制菜行业起源于1940年,日本则起源于1950年。经过数十年发展美日均成长出在全球极具影响力的大型预制菜企业。近年来我国预制菜市场发展迅速,逐渐形成了一批分散型的中小企业。如图示意预制菜及上下游行业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下列因素中对预制菜行业影响较小的是( )
    A. 原料B. 市场C. 运输D. 技术
    8. 对餐饮企业来说,使用预制菜节省的主要成本是( )
    A. 包装B. 人工C. 物流D. 燃料
    9. 与美、日等国相比,我国预制菜企业集中度低、规模较小的原因主要是( )
    A. 饮食文化多样B. 冷链流通地域性明显
    C. 市场相对分散D. 原料供应本地化为主
    【答案】7 D 8. B 9. A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材料“预制菜是一种运用标准化作业,对菜品原料进行简化制作”可知,原料对预制菜行业影响较大,且只是对菜品原料进行简化制作,技术含量小,A错误,D正确;材料“其具有即食、即热、即烹、即配等特点”可知,预制菜需要快速及时的运送到市场,市场和运输对其影响较大,BC错误。故选D。
    【8题详解】
    使用预制菜,不用再经过择菜、洗菜、切菜等环节,节省了人工成本,B正确;读图可知,成品菜和半成品菜要经过冷链物流配送到餐饮企业,物流成本并没有节省,C错误;根据材料“预制菜是一种运用标准化作业,对菜品原料进行简化制作,经过包装、加热或蒸炒等方式,就能直接食用的便捷菜品”可知,预制菜经过包装、加热或蒸炒等方式才能直接食用,说明包装和燃料环节并没有省略,成本依然存在,AD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我国预制菜企业集中度低、规模较小,其成因主要是由于我国饮食文化多样,各地饮食习惯不同,企业需要根据各地市场需求调整食材搭配,确定产品类型,A正确;由材料“近年来我国预制菜市场发展迅速”,说明市场需求量大,市场并不分散,C错误;读图可知,预制菜以冷藏冷冻保存方式为主,为了保鲜,使用冷链物流配送,冷链流通没有明显地域差异,B错误。原料供应本地化可以降低预制菜的生产成本,会促进预制菜产业的发展,使之规模扩大,D错误。故选A。
    【点睛】城市化推进,催生生活方式变迁,显著特征是家庭用餐频次减少,转而针对社会团餐和外卖的需求增加,团餐和外卖是预制菜应用的重要场景。社会成本居高,倒逼餐饮门店引入预制菜以提升运营效率以及降低成本。餐饮连锁化以产品规模化和标准化作为前提,因而也强化了餐饮业对于预制菜加工和配送的普遍依赖程度。
    汉水,也称为汉江,起源于秦岭山脉的南部,并在武汉市汇入长江。在明代之前,汉水在流经大别山时,在山的南北两侧都有分支流入长江。其中,汉水的南支曾是汉水下游的主要河道。后来,从排沙口到郭师口之间的一段河道发生了自然的裁弯取直现象,如图所示,这导致了汉水南支的水流和泥沙输送受到影响,并最终消亡,形成了现在所见的河道布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排沙口到郭师口河段发生裁弯取直最可能的季节是( )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11. 排沙口到郭师口河段裁弯取直后对其下游河段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A. 水污染减轻B. 防洪压力增加C. 流量减少D. 含沙量减少
    12. 下列关于汉水南支消亡的主要原因推断正确的是( )
    A. 长江输入大量泥沙淤积B. 汉水北支溯源侵蚀加强
    C. 长江的顶托作用加强D. 汉水北支河槽加深
    【答案】10. B 11. B 12. D
    【解析】
    【10题详解】
    排沙口到郭师口河段发生裁弯取直最可能的季节是夏季,该地的河流补给类型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季主要集中在夏季,河流水量增大,冲刷能力增强,凹岸侵蚀能力增加,曲流颈更容易溃坝,因此,该河段裁弯取直最可能的季节是夏季,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题详解】
    排沙口到郭师口河段裁弯取直后,流速加快,河流对污染物的沉降和沿岸植被吸附作用减弱,下游河段的水污染加重,A错误;汉阳位于河流裁弯取直后的下游,河流流速加快会增加丰水期水流冲出河道的风险,因此,汉阳的防洪压力增大,B正确;汉江的径流量来自大气降水,气候未发生变化,该区域内径流量不变,C错误;水流速度都加快,携沙能力增强,含沙量增加,D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材料可知,汉水南支是在裁弯取直后消亡,推测其原因与汉水有关。且汉水是长江的支流,长江泥沙对汉江影响小,排除A;若是因为长江的泥沙堆积和长江的顶托作用,汉水南支因流速变缓泥沙增多会形成沙洲,但河道水量不会减少甚至消亡,C错误;图中所示区域为汉水中下游河段,地形平坦,不会发生溯源侵蚀,B错误;汉水北支是现有河道,受上游河道裁弯取直影响,下游河流的汉水北支流速加快,下切侵蚀加剧导致河槽加深,可容纳更多的河水,致使河流流向汉水南支水量减少直至消亡,D正确。故选D。
    【点睛】河道截弯取直可以减少泥沙淤积,加速水流下泄,减少当地洪涝灾害发生,同时可以缩短航运里程。
    某观测站海拔约2900m。夏季,盛行风驱使湿润空气从亚得里亚湾经波河河谷到达该观测站,导致该观测站受波河河谷人为排放的氮污染气体影响较大,而冬季氮污染气体易在波河河谷谷底堆积。下图示意该观测站的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 观测站带来氮污染气体的盛行风的形成原因包括( )
    ①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 ②盛行西风遇到地形转向 ③阳坡增温快,加剧低压 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14. 冬季,氮污染气体在波河河谷积聚,主要是因为( )
    ①冷空气下沉到河谷 ②暖空气下沉到河谷 ③大气对流作用弱 ④大气对流作用强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15. 为减轻该观测站所在的阿尔卑斯山氮污染气体干扰,建议该地( )
    A. 全面停止河谷燃煤取暖B. 山脉南坡种植常绿阔叶林
    C. 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重D. 增加山上观测站建设密度
    【答案】13. D 14. A 15. C
    【解析】
    【1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夏季,盛行风驱使湿润空气从亚得里亚湾经波河河谷到达该观测站,导致该观测站受波河河谷人为排放的氮污染气体影响较大,夏季,为该观测站带来氮污染气体的盛行风来自亚得里亚湾,盛行风为偏东风(并非盛行西风),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①②错误;夏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且阿尔卑斯山南坡为阳坡,升温快,形成低压,海洋气温较低,形成高压,导致亚得里亚湾气流沿波河河谷到达该观测站位置,③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4题详解】
    冬季,冷空气密度大,常堆积在波河河谷,易出现逆温现象,①正确,②错误;河谷积累的氮污染气体多,且气温低,大气对流作用弱,氮污染气体难以扩散,③正确,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5题详解】
    全面停止河谷燃煤取暖短时期内不具备可行性,且冬季河谷内人类活动对高山地区干扰较小,A错误;常绿阔叶林不符合当地地带性植被特征,B错误;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重能减少人为氮排放,C正确;增加山上观测站建设密度只能提供更多观测数据,不能减轻阿尔卑斯山氮污染气体干扰,D错误。故选C。
    【点睛】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农垦烧荒、森林火灾、家庭烹饪和建筑工地等。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包括合理安排工业布局和城镇功能分区、加强绿化、控制燃煤污染、加强工艺措施、区域集中供暖供热、交通运输工具废气的治理以及烟囱除尘等。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江西鄱阳湖区域共有11个自然保护区,其中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主要保护对象为珍稀濒危候鸟及湖泊湿地生态系统。近十年来,受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群汛后蓄水影响,鄱阳湖连续出现枯水时间提前、枯水期延长、水位超低等情况,严重影响了湖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为此,江西省计划建设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采用开放式全闸,汛期闸门全开,枯水期通过闸门进行水位调节,功能定位为提高鄱阳湖枯水期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下面为江西省地形图及鄱阳湖示意图。
    (1)说明鄱阳湖沿岸地区吸引候鸟来此越冬的主要原因。
    (2)简述在鄱阳湖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我国生态安全的意义。
    (3)从水资源安全角度简述鄱阳湖建水闸的作用。
    【答案】(1)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较温暖,为候鸟提供了良好的越冬环境;鄱阳湖水位季节性变化较大,冬季水位较低,湖滩显露,栖息空间大;鄱阳湖成片的洲滩、浅水沼泽、泥滩、碟形湖为候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多样的栖息环境;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当地社区和公众对候鸟保护的意识强,受人类活动干扰相对较少。
    (2)保护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改善了湖泊在维持水循环、调节气候、净化水质、降解污染、蓄洪防旱等方面的生态服务能力;有利于开展生态旅游与科学研究;能够保护众多珍稀候鸟及其越冬地,有利于保持生物多样性;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提供了重要的科普与宣传教育平台。
    (3) 保障鄱阳湖的湖区在枯水期用水;作为下游区域缺水时的应急水源;提升鄱阳湖在枯水期的自净能力;减轻洪水期对下游带来的洪水威胁。
    【解析】
    【分析】本题以“江西鄱阳湖区域”为材料,涉及自然保护区、建水闸的作用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鄱阳湖沿岸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C以上,冬季温暖,且靠近湖泊,水汽较多,较为湿润,为候鸟提供了良好的越冬环境;鄱阳湖有“丰水一片、枯水一线”的特征,水位季节性变化较大,冬季湖泊进入枯水期,水位较低,湖滩显露,栖息空间大;冬季鄱阳湖成片的洲滩、浅水沼泽、泥滩、碟形湖,长满了水草,为候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多样的栖息环境;我国在鄱阳湖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当地社区和公众对候鸟保护的意识强,候鸟受人类活动干扰相对较少。
    【小问2详解】
    依据图文材料分析及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可知,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之一,其湿地生态系统对于维持区域乃至全国的生态平衡至关重要,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助于防止人类活动对该生态系统的破坏,保护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稳定,维护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改善了湖泊在维持水循环、调节气候、净化水质、降解污染、蓄洪防旱等方面的生态服务能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设立可以吸引生态旅游,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同时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有利于开展生态旅游与科学研究;鄱阳湖是众多候鸟的栖息地,其中包括许多珍稀濒危物种,保护区的建立有助于保护这些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这对于全球生态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保护区的宣传教育,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促进全社会参与生态保护的行动。
    【小问3详解】
    从水资源的安全角度对鄱阳湖建水闸的作用进行分析,在材料一可知,通过对水闸的调节,可以在枯水期保持湖内一定的水位,能保障鄱阳湖湖区的居民和农业在枯水期的用水需求;在下游地区遭遇干旱时,鄱阳湖可以作为重要的应急水源,通过水闸控制放水量,缓解下游地区的用水压力;枯水期水位的提高可以扩大湖泊的水域面积,增强鄱阳湖在枯水期的自净能力,改善水质,保护水生态环境;在洪水期,水闸可以适时开启,泄洪减压,减轻对下游地区的洪水威胁。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天山南坡某山地坡地与谷地植被存在着较大差异。森林带以上有常年积雪带,山地表层以砂岩层为主,受地形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谷地较少有人类活动干扰。下图示意该山地地形剖面,I、Ⅱ、Ⅲ为该山地的三个草甸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该山地的植被正在发生着较大的变化。
    (1)分析图示中Ⅰ区有植被但数量较少的原因。
    (2)从水分的角度,解释Ⅱ区与Ⅲ区之间的坡地没有植被生长的原因。
    (3)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背景下,推测该地山地森林带分布上限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答案】(1)Ⅰ区离冰雪带较近,有冰雪融水补给,可以发育植被;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或热量条件较差);坡度较大,土层较薄;导致植被数量较少。
    (2)该山地位于天山南坡,气候干旱,降水少;流经Ⅱ区与Ⅲ区之间的冰川融水较少;且Ⅱ区与Ⅲ区之间坡度较大,下渗少,表层土壤水分条件较差导致没有植被生长。
    (3)山地森林带上限应先升高后降低。短期内随气温升高,冰雪融水先增多,森林带上限先升高;气候持续变暖,最后随着冰川退缩,冰雪融水减少,森林带上限下降(或可能消失)。
    【解析】
    【分析】本题以天山南坡某山地植被分布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I草甸区位于海拔4000米左右,海拔较高,处于森林带以上,有常年积雪带,位于冰川季节性消融区,有冰雪融水补给,可以发育植被。但由于海拔较高,热量条件较差,不利于植被生存;且海拔高,大气稀薄,昼夜温差大,地表岩石风化作用强烈,多砾石分布,土壤发育差,土壤贫瘠,导致植被数量较少。
    【小问2详解】
    该山地位于天山南坡,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影响Ⅱ区与Ⅲ区之间植被分布的主导因素为水源,由于降水少,水源主要来自受山谷北坡天山冰川融水;冰川融水在高海拔地区汇聚形成地表径流向下游流动,沿途不断蒸发、下渗、植被吸收,水量逐渐减少,能到达Ⅱ区与Ⅲ区之间坡地的水量很少;读图可知,Ⅱ区与Ⅲ区之间坡度较大,水流速度快,下渗少,地下水深,地表水分条件较差,表层土壤水分条件较差导致没有植被生长。
    【小问3详解】
    该山地位于天山南坡,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气候干旱,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南坡山地冰川将持续融化,最终消失。因此,在早期冰川融水增多,水分条件改善,山地森林带面积扩大,下限降低,上限升高;后来由于冰川融化,冰川萎缩,冰雪融水减少,水分条件不足,山地森林带面积减小,下限升高,上限降低;最后冰川消失,水分条件更差,不能满足森林的生长,森林带可能消失。故山地森林带上限应先升高后降低,甚至可能消失。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勤绿洲位于石羊河下游,为我国西北最具典型性的荒漠绿洲之一。发源于祁连山区的石羊河虽渗漏严重,但与其转化而成的地下水为民勤绿洲的农业发展给予了宝贵的水源。人们经过长期的农业开发活动(如兴修水利、栽培作物等),在荒漠中孕育了绿洲带,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然而随着民勤绿洲的发展,人类的农业开发活动对石羊河流域下游的水循环及水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其负面效应已严重影响到了绿洲生态环境的安全。下图示意当地的水资源利用过程。
    (1)根据图文资料,说明石羊河流域水循环过程。
    (2)分析绿洲农业长期大规模发展对当地水循环和水质的影响。
    (3)为保护当地生态安全,当地一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决定向政府提交一份建议报告,请你为学习小组拟定一份报告提纲。
    【答案】(1)石羊河流域的水汽蒸发进入大气,经过水汽输送,在祁连山前形成降水。雨水和冰雪融水汇集形成地表径流。部分地表水下渗,形成地下径流。地表径流和出露的地下水蒸发再次进入大气,形成陆地内循环。
    (2)对水循环的影响:绿洲农业大量用水,导致地表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水面增加,增加了蒸发量。对水质的影响:化肥、农药等随灌溉水渗入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水质污染;长期灌溉导致土壤盐渍化,盐分随灌溉水进入河流和地下水,影响水质。
    (3)报告提纲应包括引言、现状分析、建议措施、结论等。在引言部分,可以简述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水资源现状,强调绿洲农业的重要性等;在现状分析部分,可以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造成的影响;在建议措施部分,可以提出具体的建议;在结论部分,可以强调保护生态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呼吁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可持续发展等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石羊河流域为载体,涉及水循环过程、绿洲农业带来的影响、报告提纲等知识点,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石羊河流域的水汽蒸发进入大气,在水汽输送的推动下,容易在祁连山的迎风坡受地形的抬升作用,凝结为降水。这些降水,连同祁连山上的冰雪融水,一同汇聚至石羊河,形成地表径流。在此过程中,部分地表水下渗,转化为地下径流。而地表径流与出露的地下水,在地表再次蒸发,进入大气,如此往复,构成了石羊河流域的陆地内循环。
    【小问2详解】
    对水循环的影响:绿洲农业灌溉需求大,导致地表径流被大量引用,减少了下游河流的水量,甚至造成河流断流。过度灌溉导致地下水超采,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灌溉水在地表形成大面积的水面,增加了蒸发量,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对水质的影响:绿洲农业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残留可能随灌溉水渗入土壤和地下水,造成水质污染,扩大污染范围。长期大水漫灌导致土壤盐渍化,土壤表层盐分随灌溉水进入河流和地下水,造成河水和地下水盐度增加,影响水质。
    【小问3详解】
    通常情况下,向政府提交的报告提纲应包括引言、现状分析、建议措施、结论等多个部分。在引言部分,可以简述石羊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水资源现状,强调绿洲农业对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长期大规模发展带来的生态问题。在现状分析部分,可以指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探讨生态恶化对当地农业、工业、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建议措施部分,可以提出具体的建议,如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恢复和保护绿洲周边的生态环境等;在结论部分,强调保护石羊河流域生态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沟谷编号
    集水面积(km2)
    平均坡度(°)
    流域落差(m)
    植被覆盖率(%)

    5.3
    24.3
    537.2
    15.7

    2.7
    301
    670.3
    19.6

    20.0
    40.8
    1353.7
    13.2

    4.5
    26.l
    384.7
    20.5

    相关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共4页。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共4页。

    【中国第一高中】【湖北卷】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检测(10.19-10.20)地理试卷+答案:

    这是一份【中国第一高中】【湖北卷】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检测(10.19-10.20)地理试卷+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A 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