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共20分)
说明: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你选择的选项代号(ABCD)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1. 地球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各种各样的生物都在这里生活和繁衍。下列成语中提到生物的是( )
A. 风和日丽B. 海枯石烂
C. 鸟语花香D. 山河无恙
【答案】C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风和日丽中的风和日没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A错误。
B.海枯石烂中的海和石没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B错误。
C.鸟语花香中的鸟和花具有生物特征,属于生物,C正确。
D.山河无恙中山和河没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D错误。
故选C。
2. 鸬鹚繁殖于湖泊中的小岛或沿海岛屿,它们在水里追逐鱼类,游泳时半个身子在水下,常常停栖在岩石或树枝上晾翼,群体飞行呈“V”字形或直线形,有些渔民捕捉此鸟并训练它们捕鱼。从以上叙述中可以看出鸬鹚的生活范围涉及生物圈中的( )
A. 水圈
B. 岩石圈、水圈
C. 水圈、大气圈
D. 水圈、岩石圈、大气圈
【答案】D
【分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
【详解】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岩石圈的表面是指地球表层的固体部分,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因此鸬鹚繁殖于湖泊中的小岛或沿海岛屿这时的生活范围在岩石圈表面;水圈的大部:包括地球上的全部海洋和江河湖泊,因此鸬鹚在水里追逐鱼类,游泳时半个身子在水下这时的生活范围在水圈的大部;大气圈的底部有多种空气组成:如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生物主要是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还有细菌等微小生物,鸬鹚群体飞行呈“V”字形或直线形这时的生活范围是在大气圈的底部,由此可知,鸬鹚的生活范围涉及生物圈中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等三个圈层,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3. 黄粉虫又名面包虫,被誉为“蛋白质饲料宝库”。为了探究环境因素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多组对照实验,下列对照实验变量设计不正确的是( )
A. 有空气和无空气
B. 温度与湿度
C. 0℃和25℃
D. 有光和无光
【答案】B
【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详解】A.有空气和无空气,唯一变量是空气,可以探究空气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A正确。
B.温度与湿度,具有两个变量,变量不唯一,不能形成对照实验,B错误。
C.0℃和25℃,唯一变量是温度,可以探究温度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C正确。
D.有光和无光,唯一变量是光,可以探究光对黄粉虫生活的影响,D正确。
故选B。
4. 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栩栩如生地记录了昆虫的本能及习性,他研究昆虫的方法主要是( )
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模拟法
【答案】A
【分析】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详解】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资料分析法等。法布尔研究昆虫,主要采用了科学探究的观察法。法布尔研究昆虫的行为时,没有改变昆虫的生活环境,也没对昆虫施加任何影响;因此,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方法是观察法。故选A。
5. 实验器具是研究生物科学不可缺少的工具。下图①-⑤是生物实验室常用的实验器具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常用的加热工具是④
B. 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的液体的是③
C. 对所观察的物体起放大作用的是②
D. 用显微镜观察时,用于托载和固定标本的是①
【答案】D
【分析】题图中:①镊子,②是放大镜,③是滴管,④是酒精灯,⑤是载玻片和盖玻片。
【详解】A.酒精灯是以酒精为燃料的加热工具,用于加热物体。可见,常用的加热工具是④酒精灯,A正确。
B.③滴管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分胖肚滴管和常用滴管,由橡皮乳头和尖嘴玻璃管构成。可用滴管来吸取或加少量试剂,以及吸取上层清液,分离出沉淀等,B正确。
C.使用放大镜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可见,对所观察的物体起放大作用的是②放大镜,C正确。
D.用显微镜观察时,用于托载和固定标本的是⑤载玻片和盖玻片,D错误。
故选D。
6. 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看清细胞后,他兴奋地把显微镜搬给同桌看,结果视野变得很暗.要重新看清物像,先进行的操作是( )
A. 转动转换器
B. 调节反光镜
C. 调节粗准焦螺旋
D. 调节细准焦螺旋
【答案】B
【分析】在显微镜的结构中能够调节光线强弱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物像后,不可以随便移动显微镜的位置,否则就会因为光源角度改变或者围观人员阻挡光线而找不到要观察的细胞。
【详解】用显微镜观察标本之前,首先要对光,对光时,先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关镜,使光线正好反射到镜筒内,到达我们的眼睛,直到看清明亮的视野为止。因此对好光之后,在显微镜的结构中,野变得很暗,此时要重新看清物像,先进行的操作是调节反光镜,B正确。
7. 如图是某同学在生物实验课上使用的显微镜及观察到的不同视野。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③可以调节视野光线强弱
B. 转动⑤使镜筒缓慢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
C. 将图二中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侧移动玻片
D. 从图三到图四,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
【答案】C
【分析】图一中各结构为:①转换器,②载物台,③反光镜,④目镜,⑤粗准焦螺旋,⑥细准焦螺旋。
【详解】A.③反光镜能反射光线,有凹面镜和平面镜之分,可以调节视野光线强弱,A正确。
B.转动⑤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物镜,避免撞上玻片,B正确。
C.图二中物像偏在视野左侧,应该向左侧移动装片,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C不正确。
D.从图三到图四,换了高倍物镜,细胞放大倍数变大,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减少,高倍镜镜头直径变小,通过的光线更少,视野变暗,D正确。
故选C。
8. 红心火龙果富含花青素。生活中可将红心火龙果榨汁,用于面食染色。这些花青素最可能存在于
A. 液泡B. 线粒体C. 细胞膜D. 细胞核
【答案】A
【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详解】A.细胞质内有液泡,液泡内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色素、糖分等物质,所以生活中可将红心火龙果榨汁,用于面食染色,这些花青素最可能存在于液泡,故A符合题意。
B.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故B不符合题意。
C.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的进出,故C不符合题意。
D.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 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表示植物细胞,乙表示动物细胞
B. ②是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 ⑥是细胞质,由细胞液组成
D. 两种细胞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答案】C
【分析】分析动植物细胞示意图可知: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叶绿体、④细胞核、⑤液泡、⑥细胞质、⑦线粒体。
【详解】A.甲图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因此是植物细胞,乙是动物细胞,A正确。
B.②细胞膜既具有保护功能又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B正确。
C.⑥是细胞质,其中有⑤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C错误。
D.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线粒特有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能把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D正确。
故选C。
10. 为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成成同学在载玻片A处滴加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水溶液,在B处滴加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用牙签划通形成连桥,用放大镜进行观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形成连桥的目的是连通两个液滴
B. 草履虫向B移动,说明它趋向有利刺激
C. 草履虫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
D. 草履虫是好氧生物,应该从底层吸取含草履虫较多的培养液
【答案】D
【分析】生物在遇到外界刺激时能够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叫应激性。应激性是生物具有的普遍特性,它能够使生物“趋利避害”,增强生物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
【详解】A.结合题图可知,用牙签划通形成连桥,形成连桥的目的是连通两个液滴,观察草履虫的反应,A正确。
BC.葡萄糖对草履虫来说,属于有利刺激。可见,草履虫向B移动(5%的葡萄糖溶液),说明它趋向有利刺激,说明履虫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BC正确。
D.好氧的草履虫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从外界环境中吸取氧气,培养液的表层含氧丰富,此处聚集着大量的草履虫,因此在做观察草履虫的实验过程中,常常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不是底层)吸一滴培养液,D错误。
故选D。
11. 妈妈买回两箱苹果,成成同学把表面有磕伤的苹果选出来计划先吃掉,因为磕伤的苹果不易储藏。其主要原因是( )
A. 保护组织破坏了,保护功能下降
B. 分生组织破坏了,无法产生新细胞
C. 输导组织受损,营养无法运输
D. 营养组织受损,储藏营养物质易流失
【答案】A
【分析】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等,它们各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据此答题。
【详解】A.保护组织一般位于植物体各器官的表面,由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磕伤的苹果,破坏了果皮的保护组织,微生物容易侵入,导致苹果不易储藏,A符合题意。
B.分生组织的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形成其它组织,B不符合题意。
C.输导组织有运输物质的作用,植物体内的导管能运送水和无机盐,筛管能运送有机物,属于输导组织,C不符合题意。
D.营养组织的细胞壁薄,液泡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因此营养组织有制造和储存营养的功能,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 细胞的分裂与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如图为人体细胞分裂与分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①表示细胞分裂过程
B. ②表示细胞分化过程
C. 过程①产生的新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D. 过程②可形成不同的组织
【答案】C
【分析】生物体由小长大,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分不开。细胞生长使细胞的体积逐渐增大,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细胞群(组织)。
题图中:①是细胞分裂,②是细胞分化。
【详解】A.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可见,图中①表示细胞分裂过程,A正确。
BD.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的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这样的细胞群叫组织。可见,图中②表示细胞分化过程,可形成不同的组织,BD正确。
C.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了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平分,因此,正常体细胞分裂前后,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保持不变。可见,过程①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染色体数目与原细胞一样,C错误。
故选C。
13. 骨骼肌主要由肌肉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由此推测骨骼肌属于( )
A. 细胞B. 组织C. 器官D. 系统
【答案】C
【分析】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
【详解】一块骨骼肌最外面的膜属于结缔组织膜,肌腹主要是由长纺锤状的肌肉细胞构成的,属于肌肉组织,内外布满了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血管里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神经属于神经组织,可见一块骨骼肌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4. 买麻藤成熟后能结出酷似成串葡萄的“红果”,但这种“红果”外面无果皮包被,其实是成串的种子。从形态结构来看,买麻藤属于( )
A. 苔藓植物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D. 被子植物
【答案】C
【分析】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但体内无输导组织,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古代的蕨类植物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变成了煤;裸子植物属于种子植物,种子外无果皮包被;被子植物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
【详解】苔藓植物、蕨类植物没有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由题干可知,买麻藤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着,种子裸露,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属于裸子植物,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5. 绿色植物的类群不同,它们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也不同。比较下图所示的几种植物,叙述正确的是( )
①海带 ②肾蕨 ③美人松 ④五角枫
A. ①有根、茎、叶的分化
B. ②用孢子繁殖
C. ③④种子的外面都有果皮包被
D. ①②③④均具有输导组织
【答案】B
【分析】题图中:①海带是藻类植物,②肾蕨是蕨类植物,③美人松是裸子植物,④五角枫是被子植物。
【详解】A.①海带是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A错误。
B.②肾蕨没有种子,属于孢子植物,用孢子繁殖,B正确。
C.③美人松是裸子植物,种子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④五角枫是被子植物,种子的外面都有果皮包被,C错误。
D.①海带没有输导组织,而②肾蕨、③美人松和④五角枫均具有输导组织,D错误。
故选B。
16. 某同学在做“观察叶片的结构”的实验时所看到的菠菜横切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②④的细胞内含有较多的叶绿体
B. ⑦的张开和闭合由⑥控制
C. 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由③运输
D. 多数植物的叶片通过上表皮散失的水分比下表皮多
【答案】D
【分析】叶片的结构和功能:
【详解】A.叶肉由大量的叶肉细胞构成,叶肉包括②栅栏组织和④海绵组织,内含大量的叶绿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A正确。
B.⑦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⑥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就是能够自动的开闭,其张开和闭合受保卫细胞的控制。当吸水时,保卫细胞膨胀,两细胞分离,而气孔张开,保卫细胞失水时,气孔闭合,B正确。
C.③叶脉里面有筛管和导管,其中筛管能运输有机物,所以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由③筛管运输的,C正确。
D.下表皮的气孔比上表皮的气孔多,多数植物的叶片通过下表皮散失水分,D错误。
故选D。
17. 某小区为了美化环境,购买了一批玉兰树进行移栽,购买的玉兰树被去掉了大部分枝叶,并用塑料袋包裹切口。关于玉兰树移栽的做法,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移栽后遮阳是为了降低树的光合作用
B. 带土移栽主要是为了保护树的根
C. “打针输液”主要是为了给树提供无机盐
D. 剪去大部分枝叶是为了减弱树的蒸腾作用
【答案】A
【分析】(1)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内,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叶片表皮上的气孔从植物体内散失到植物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
【详解】A.移栽后遮阳能够避免阳光直射植物,进而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提高成活率,不是为了降低树的光合作用,A错误。
B.移栽植物时,总是保留根部的土坨,目的是为了保护幼根和根毛,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从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可见,带土移栽主要是为了保护树的根,B正确。
C.给移栽的植物“打针输液”,输的液体中含有水分和无机盐,水和无机盐能促进植物体的生长和成活,C正确。
D.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水的水分大部分通过蒸腾作用散失了,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叶片。刚刚移栽的植物,幼根和根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根的吸水能力很弱,剪掉大部分枝叶,可以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有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D正确。
故选A。
18. 图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操作步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本实验的目的之一是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B. 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为③④②①⑤
C. ④为隔水加热,叶绿素溶解于小烧杯中的酒精里
D. ⑤的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答案】B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详解】A.在本实验中,遮光区域和未遮光区域构成的唯一的不同条件是光。因此,本实验的目的之一是探究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A正确。
B.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暗处理,②叶片遮光处理,④叶片酒精脱色,①碘液染色,⑤观察实验现象,B错误。
C.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所以,④为隔水加热,叶绿素溶解于小烧杯中的酒精里,C正确。
D.⑤叶片未遮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变蓝色,而叶片遮光部分缺少光照未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不变蓝色,所以⑤的颜色变化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淀粉,D正确。
故选B。
19. 如图为某植物在夏季某一晴天的光合作用变化示意图(CO2表示二氧化碳)。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d点时的光合作用强度比c点时弱
B. de段光合作用强度上升的原因是关闭的气孔逐渐开放
C. 光合作用开始时间在a点,而不是b点
D. 植物从b点后开始积累有机物,到g点时有机物积累最多
【答案】D
【分析】由于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二氧化碳释放速率可认为不变,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因此当二氧化碳释放减少时说明出现光合作用。图中a点表示光合作用开始,b和f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g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c点可理解为光照过强、温度过高导致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减少所致,d点时的光合作用强度比c点时弱,de段光合作用强度上升,吸收的二氧化碳逐渐增加,据此解答。
【详解】A.分析曲线图可知,d点时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少于c点时的吸收量,所以d点时的光合作用强度比c点时弱,A正确。
B.de段光合作用强度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逐渐减弱,温度稍微降低,气孔张开,吸收的二氧化碳逐渐增加,B正确。
C.从a点开始二氧化碳的释放逐渐减少,说明从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点表示的是光合作用等于呼吸作用,C正确。
D.b点以后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植物开始积累有机物,g点以后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f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f点时有机物积累最多,D错误。
故选D。
20. 大棚蔬菜通过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增产目的的是( )
A. 增施气肥B. 增加遮光时间
C. 合理密植D. 夜间适当降温
【答案】B
【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影响光合作用效率的环境因素有:光照、温度、二氧化碳的浓度。
【详解】A.给蔬菜大棚使用“气肥”,气肥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能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A不符合题意。
B.光合作用必须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进行,而增加遮光时间,不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相反增加光照时间可以提高产量,B符合题意。
C.合理密植是植物与光接触的面积增大,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C不符合题意。
D.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在温室大棚内夜间适当降温,能减弱植物体的呼吸作用,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所以夜间适当降温能够增加产量,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说明: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内填代号,______上写文字)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指定的区域内。
21.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图是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与观察的部分步骤,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对光时,需要转动图一中[④]______(填结构名称),使图二中的______(填字母)正对通光孔。
(2)为了保持洋葱细胞的正常形态,图三中[①]应在载玻片的中央滴加的液体是______。
(3)图三中[③]表示染色的步骤,应在盖玻片一侧滴加______,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4)如果第一次看到的物像如[⑤]所示,应将装片向______方向移动后才能达到[⑥]的效果。
(5)与动物细胞相比,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特有的结构是______。
【答案】(1)①. 转换器 ②. D
(2)清水 (3)碘液 ##稀碘液
(4)右下方 (5)细胞壁和液泡
【分析】由图可以看出,图一中的①是粗准焦螺旋,②是细准焦螺旋,③是目镜,④是转换器,⑤是物镜,⑥是遮光器,⑦是反光镜。图二中A低倍目镜,B是高倍目镜,C是高倍物镜,D是低倍物镜。图三中①滴,②盖,③染,④显微镜观察,⑤物像位于视野右下方,⑥显微镜下洋葱细胞物像。
【详解】(1)由图可以看出,圈二中的A和B都没有螺纹,为目镜,其中A比B长,放大倍数小,A为低倍目镜,B为高倍 目镜;C和D都有螺纹,为物镜,其中C比D长,放大倍数 大,C为高倍物镜,D为低倍物镜。在进行对光时,首先需要转动图一中的④转换器,使图二中的D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这样进入的光线多,容易找到明亮的视野。
(2)由图可以看出,图三中的①是滴,洋葱表皮细胞有细胞壁,滴上清水后不会吸水涨破,并且洋葱表皮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与清水浓度基本一致,这样可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便于观察。因此,图三中的①应该在载玻片的中央滴加的液体是清水。
(3)图三中的③表示染色,就是用吸管吸取碘液 (稀碘液)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上一滴,在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多重复几次,染色液就会浸润到整个材料中,便于更好地观察细胞各部分结构。
(4)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相反;要想由图三中⑤右下方的细胞移到⑥视野中央,故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才能到达⑥的效果。
(5)动物细胞的结构一般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无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等,无叶绿体。因此,与动物细胞相比,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和液泡。
22. 文亭湖公园是人们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今年暑假某同学经常到公园研学,以下是他的研究内容,请根据图片和所学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他在文亭湖边发现水中有一些绿色的丝状植物甲,他认为甲属于藻类植物,其判断依据是______;植物甲早晨沉在水底、中午浮上水面,且周围有很多气泡,气泡是甲产生的______气体。
(2)他在树下的潮湿处发现了许多矮小的植物乙,他想探究乙植株矮小的原因,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操作:A组将整株乙浸没在滴加红墨水的水中,B组只将“根”浸入滴加红墨水的水中,2小时后观察实验现象,发现A组植株全株变红,B组植株只有“根部”变红。
由此他得出结论:植物乙没有______组织,因此无法运输水分。
(3)他将乙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植物乙的叶片仅有______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可从叶片的背腹两面侵入细胞,故可用做监测______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4)丁类植物比丙类植物结构更复杂,表现在丁类植物的种子外有______包被。
【答案】(1)①. 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 ②. 氧气
(2)输导 (3)①. 一##1 ②. 空气
(4)果皮
【分析】观图可知:甲是藻类植物,乙是苔藓植物,丙是裸子植物,丁是被子植物。
【详解】(1) 藻类植物绝大多数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他在文亭湖边发现水中有一些绿色的丝状植物甲,他认为甲属于藻类植物,其判断依据是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
甲藻类植物细胞中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所以植物甲早晨沉在水底、中午浮上水面,且周围有很多气泡,气泡是甲产生的氧气气体。
(2)乙是苔藓植物,苔藓植物无根,有茎、叶的分化,但体内无输导组织,根据甲组植株全株变红,乙组植株只有“根部”变红,得出结论是该植株无输导组织。
(3)植物乙是苔藓植物,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而威胁苔藓植物的生活,因此,我们常把苔藓植物作为检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4)丙裸子植物有种子,适于在干旱的陆地上生活,无花,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着,裸露,不能形成果实。丁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被子植物在繁殖的过程中能受到更好的保护,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适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其次有些果实的表面有翅或毛,适于随风传播;有些果实颜色鲜艳,有香甜的浆液或果肉,能诱使动物来吃,利于播种。因此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高等的一个类群,其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故丁被子植物比丙裸子植物结构更复杂,表现在丁类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23. 如图一表示探究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某些生命活动的实验设计,图二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三表示叶肉细胞内进行的两项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的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透明塑料袋内壁上出现了水珠,这主要与植物的______作用有关,水蒸气主要经图二中的[____]______散失到外界空气中。
(2)将暗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摘下两面遮有黑纸片的叶片,经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后,图一中叶片不会变蓝的部分是______(填字母)。
(3)图一中通过B、C对照实验,证明______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4)图三中若甲乙表示气体,则甲表示______气体,实验中常用______检测甲。
【答案】(1)①. 蒸腾作用 ②. 4 ③. 气孔 (2)A、C
(3)光##光照 (4)①. 二氧化碳 ②. 澄清的石灰水
【分析】图一表示探究银边天竺葵某些生命活动的实验设计;图二是叶片的结构示意图,1上表皮,2叶肉,3叶脉,4气孔,5保卫细胞;图三表示叶肉细胞内进行的两项生理过程,甲代表二氧化碳,乙代表氧气。
【详解】(1)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由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因此,将图一中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透明塑料袋内壁上出现水珠,这与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关,水蒸气主要经图二中的4气孔散失到外界空气中。
(2)A部分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遇碘不变蓝色;C部分遮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遇碘不变蓝色。因此,将暗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几小时,摘下两面遮有黑纸片的叶片,经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后,图一中叶片不会变蓝的部分是A、C。
(3)叶片B部分和C部分都有叶绿体,由于B部分见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故遇碘变蓝色;C部分遮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遇碘不变蓝色。因此,图一中通过B、C对照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是光。
(4)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线粒体中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因此,图三中甲是二氧化碳,乙是氧气;实验中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测二氧化碳。
24. 绿色植物为自然界和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决定着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为了探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生物小组选取有白斑叶片和正常叶片的黄瓜叶片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提示:氢氧化钠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请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前,应将黄瓜叶片进行暗处理,其目的是______。
(2)把经过暗处理的黄瓜叶片按图一所示的方式处理后移至光下数小时,再将a、b、c、d四片叶子取下,分别放入烧杯中进行水浴加热,图二中小烧杯[②]内的液体是______,其作用是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3)若c叶片白斑部分不变蓝,绿色部分变蓝,则证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
(4)本实验中b叶和d叶形成一组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_,实验现象是_____。
(5)受该实验的启发,你认为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措施有哪些?____(答出一条即可)。
【答案】(1)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消耗,以排除原来贮存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
(2)酒精 (3)叶绿体
(4)①. 二氧化碳##CO2 ②. b叶片不变蓝,d叶片变蓝
(5)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分析】(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2)图一中,a叶片中的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对照,变量是光;遮盖部分不变蓝,而未遮盖部分变蓝,可以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c叶的绿色部分具有叶绿体,白斑部分无叶绿体;白斑部分不变蓝,绿色部分变蓝,可以证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装有氢氧化钠的玻璃瓶中,叶片由于缺乏二氧化碳而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因此预期实验结果是b叶片不变蓝,d叶片变蓝。
(3)图二中:①是装有清水的大烧杯,②是装有酒精的小烧杯。
【详解】(1)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叶片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如淀粉),若不除去会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所以,实验前,应将黄瓜叶片进行暗处理,其目的是把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消耗,以排除原来贮存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
(2)酒精脱色步骤: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这样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应。在叶片脱色过程中,酒精要隔水加热,原因是酒精易燃、易挥发,隔水加热能起到控温作用,防止酒精燃烧发生危险。结合题图可知,图二中小烧杯②小烧杯内的液体是酒精,其作用是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3)c白斑叶白色部分细胞内不含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而白斑叶的绿色部分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变蓝。该实验结果证明: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体。
(4)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周围环境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在装有氢氧化钠的玻璃瓶中,叶片由于缺乏二氧化碳而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淀粉等有机物,故经过暗处理、隔水加热、酒精脱色等操作后,滴加碘液不能变蓝色。而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装有清水的玻璃瓶中有二氧化碳,该装置里的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制作淀粉等有机物,故经过暗处理、隔水加热、酒精脱色等操作后,滴加碘液能变蓝色。可见,本实验中b叶(氢氧化钠溶液组)和d叶(清水组)形成一组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实验现象是b叶片不变蓝,d叶片变蓝。
(5)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植物积累更多的有机物,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可见,受该实验的启发,提高植物光合作用效率的措施可以是: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
25. 蚂蚁是同学们熟悉的昆虫,为探究“蚂蚁是否喜欢甜的食物”,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材料用具:一小窝蚂蚁,纸盒一个,滴管两支,消毒棉花团若干,糖水、清水各一小杯。
实验步骤:
①取两块大小相同的棉花团,分别滴入浓糖水和清水,放置在纸盒的一侧。
②将一小窝蚂蚁放在纸盒的另一侧。
③30分钟后,观察并记录蚂蚁的取食情况。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放置清水棉球是为了设置______实验。
(2)这个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3)实验中是否可以取用大小不同的棉花团?______,其原因是______。
(4)实验中一小窝蚂蚁的数量最少要十只,其理由是______。
(5)如果有较多的蚂蚁聚集在______的棉花团处,则说明蚂蚁喜欢甜的食物。
【答案】(1)对照 (2)糖
(3)①. 否 ②. 控制单一变量
(4)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排除偶然误差
(5)加糖水
【分析】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称为对照实验。
【详解】(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实验是为了探究蚂蚁喜欢甜的食物,故需要设置甜和不甜的不同食物,以便形成对照实验;放置清水棉球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
(2) 该实验探究蚂蚁爱吃甜的食物,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糖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变量,因此该实验的变量是糖。
(3)科学探究要遵循的一般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是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因素(要研究的因素),观察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故实验中棉花团的大小要相同,其原因是控制单一变量。
(4)本实验所用蚂蚁的数量要多一些,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排除偶然误差;如果采集的蚂蚁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此类偏差,实验中应尽可能多选几只蚂蚁。
(5)如果有较多的蚂蚁在加糖水的棉花团处聚集,较少的或没有蚂蚁聚集在加清水的棉花团附近,则说明蚂蚁喜欢甜的食物。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单县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mm黑色签字笔答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题分地理和生物两部分, 如图是气孔张开和闭合示意图, 若人将某植株一片叶的主脉切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