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湖南省常德芷兰实验学校等多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常德芷兰实验学校等多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和运用,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阅读语段,完成各题。
2024年巴黎奥运会于2024年7月26日至8月11日在法国巴黎举行,运动会共设有32个大项,329个小项,共有206个国家和地区参赛,并且本届奥运会新增了滑板、冲浪、竟技攀岩和霹雳舞四个大项。一届又一届的奥运会让世界人民看到:运动让憔悴的人变得精神抖数,让个性“粗犷”的人变得温和,让咄咄逼人的人变得友善团结。总之,运动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1)请写出加点字读音。
①咄咄逼人______②粗犷______
(2)校对语段时发现其中有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①______应改为______②______应改为______
【答案】(1) ①. duō ②. guǎng
(2) ①. 竟 ②. 竞 ③. 数 ④. 擞
【解析】
【小问1】
本题考查字音识记。
①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咄”意思是“表示惊异”,读作duō。
②粗犷:形容粗野,粗鲁;也形容粗豪,有气魄。“犷”意思是“粗野;粗豪”,读作guǎng。
【小问2】
本题考查字形辨析。
竞技:读作jìng jì,指比赛技艺,多指体育比赛等。“竞”意思是“角逐;比赛”,不能写成“竟”。
抖擞:读作dǒu sǒu,意思为振作;形容精神振奋,饱满。“擞”意思是“振奋;振作”。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元旦汇演精彩节目接连上演,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掌声如雷贯耳。
B.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很快跑向教室,操场顿时成为了人迹罕至的地方。
C. 看到弟弟傻乎乎的样儿,妈妈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D. 常德市大力引进产业精英人才,努力让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能。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如雷贯耳:形容名声很大,声音像雷一样响亮,使人一听难忘。这里用来描述掌声热烈,与语境不符,是望文生义,使用错误。改为“震耳欲聋”更贴切;
B.人迹罕至:很少有人到达的地方,多用于形容偏远、荒凉之地。这里用来描述操场在上课时变为空旷的样子,与语境不符,使用错误。改为“空无一人”更为贴切;
C.忍俊不禁:意思是忍不住笑出来。与后文“笑了起来”语意重复,使用错误;
D.各得其所:指每个人都得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或安排。这里恰当地表达了常德市希望通过引进人才,使每个人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最大潜力的目标。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
故选D。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能否顺利开展大课间活动,也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保障条件。
B. 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品价格上调,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
C. 通过开展禁毒宣传活动,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了毒品的危害性。
D. 吉利公司推出的首款电动车“知豆DI”初步定价大约在4至6万元左右。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A.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
C主语残缺,去掉“通过”或“使”;
D.重复累赘,去掉“大约”或“左右”;
故选B。
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灯的发明得益于我们对白天上瘾。
在白天,一切令人放心,因为太阳让我们看到了几乎所有角落,我们利用看到的形象对这个世界形成某种认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就像悖论的正反两面,要看到某些东西,我们得借助黑暗而不是光。
(摘自《青年文学看见·赵彦》)
①也有一些东西,在再亮的光下我们也看不到,比如眼皮的反面、天空的上面、湖水的背面、纸的里面。我们也看不到光本身
②看到战争,看到生气,看到伤心,看到愤怒
③看到爱,看到不爱,看到忠诚,看到背叛
④在光线下,我们能看到城市,看到乡村,看到河流,看到人群,看到树,看到花,看到花蕊,看到花蕊上的蜜蜂
A. ④①③②B. ③②④①C. ④②③①D. ③①④②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句子衔接与排序。
结合语段中的标点符号——两个分号,可知第一、二、三空应选填并列成分,或句式相同的内容,故找到句子②③④;省略号后面为小结句或相反情况的列举,故找到①句;分析三句中②③④的逻辑关系,可知应按照由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顺序排序,故得④②③。最后排序为:④②③①。
故选C。
综合性学习(7分)
5. 走进新校园,我们认识了不少新同学。为了增进同学们之间的交流与了解,七年级C2401班准备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活动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仿照示例为本次活动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活动一:举行“交友之道”故事分享会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宣传委员小雅为本次活动拟写了宣传标语,你认为其中最不合适的一项是( )
A. 追随先贤足迹 分享交友秘诀
B. 交友之道 贵在真诚
C. 读经典传承文明 交贤友共同成长
D. 经典相伴 青春璀璨
(3)中学生在网络上能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呢? 请针对这个问题发表你的看法并简单阐述理由。
【答案】(1) ①. 示例:举行“我的朋友”主题征文比赛; ②. 举行“做合格的朋友”主题演讲比赛;
举行“我们的朋友遍天下”手抄报比赛等(2)D
(3)示例一:我认为网络上能交到真正的朋友。网络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提供了更加便捷、全面的渠道,使我们能够随时随地与他人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增进情感的交流与理解;网络交友平台通常具有各种筛选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找到有相同爱好的交友对象。
示例二:我认为网络上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网络是虚幻的,交友标准在虚拟的网络中很难判断,容易导致交友的不确定性;网络世界谎言林立,陷阱密布,容易使人误入歧途,个人信息容易被泄露,增加了交友的风险。
【解析】
【小问1】
本题考查设计活动。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结合主题,然后设计具体可行的活动形式,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设计的活动形式有: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读书活动、手抄报比赛、黑板报、专家讲座等。然后结合具体的内容再具体设计。注意题干,围绕“交友(友情)”开展活动;如:开展以“交友”为话题的作文竞赛;搜集关于“友情”的诗词或文章,举行诵读比赛,举行“网络交友利弊谈”辩论赛,“交友名言”书法比赛,“交友故事”手抄报比赛。
【小问2】
本题考查宣传标语。
A.这句宣传标语紧扣“交友”主题,通过“追随先贤”来寻找和分享交友的智慧与秘诀,与活动“有朋自远方来”的专题学习目的相符;
B.这句宣传标语直接点明了交友的核心原则——真诚,这与活动的主旨——增进同学间的交流与了解,建立真诚友谊——高度一致;
C.这句宣传标语既强调了阅读经典对于传承文明的重要性,也突出了与贤友交往对于个人成长的价值,与活动旨在通过专题学习增进同学间友谊的目的相吻合;
D.这句标语主要强调的是经典对青春生活的积极影响,虽然经典阅读对个人成长有益,但它并未直接关联到“交友”这一主题,与活动“有朋自远方来”的专题学习目的不相符;
故选D。
【小问3】
本题考查意见建议。首先,从积极的角度来看,网络上确实有可能交到真正的朋友。网络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性和全面性。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我们能够随时随地与他人分享生活中的点滴,无论是喜悦还是悲伤,都能在网络上找到共鸣。这种即时的情感交流有助于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为建立真正的友谊奠定基础。此外,网络交友平台通常具备各种筛选功能,如兴趣匹配、地理位置定位等,这些功能有助于我们更快地找到与自己有共同话题和兴趣爱好的交友对象,从而增加交友的成功率。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网络上交友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可能导致无法交到真正的朋友。网络世界具有虚幻性,人们的身份和背景在网络中很容易被伪装或隐瞒。这种不确定性使得我们在交友过程中难以准确判断对方的真实意图和品质,从而增加了交友的风险。此外,网络世界充满了谎言和陷阱,一些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诈骗、传播虚假信息等违法行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明确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我认为中学生在网络上能交到真正的朋友。虽然网络世界存在一定的虚幻性和不确定性,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法在网络上找到真正的友谊。事实上,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甚至找到了人生中的知己。对于中学生而言,网络交友可以打破地域限制,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到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背景的人。这种多元化的交友环境有助于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加他们的社交经验。同时,网络上的匿名性也为中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交友空间,让他们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从而更容易找到与自己心灵相通的人。
6. 时光浩渺,亘古永恒,能遇到千百年前的古诗文,我们何其幸运。我们在古典诗文中与万物邂逅,与千百年前的古人对话,感受诗中丰富的情感和哲理。
【答案】 ①. 遥怜故园菊 ②. 应傍战场开 ③. 小桥流水人家 ④. 逝者如斯夫 ⑤. 思而不学则殆 ⑥. 为人谋而不忠乎 ⑦.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解析】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怜、傍、夫、殆、谋”等字词容易写错。
7. 你为七年级学生做《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按要求填空。
(1)《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都读一读。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①________;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②________;也有表现他在家乡赛会风俗的③________。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理性的批判。(每一处填一篇对应文章的序号)
A.《狗·猫·鼠》 B.《阿长与》 C.《》
D.《五猖会》 E.《无常》 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G.《父亲的病》H。《琐记》I.《藤野先生》
J.《范爱农》
(2)他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以后交往甚密,这位朋友是________(填写人名)。
(3)请你仿照示例,为《藤野先生》确定一个主题词,并围绕此主题进行点评。
【答案】(1) ①. A ②. I ③. D
(2)范爱农(3) ①. 师恩 ②. 师恩是伟大而深沉的诗。本文通过对藤野先生的工作态度、对“我”的关怀等的描写,体现了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的伟大品格,也表达了“我”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与感激之情。(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小问1】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积累。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A.《狗·猫·鼠》一文既有作者对童年时拥有过的一只可爱的小隐鼠的深情回忆,又有对祖母讲述的民间故事生动的记叙,同时揭示了现实中那些像极了“猫”的正人君子的真实面目。
B.《琐记》回忆了隔壁家表面对孩子好,其实是暗中使坏的衍太太,描写了她是一个自私自利、奸诈、坏心眼的妇人。
C.《二十四孝图)》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旧中国儿童的可怜的悲惨处境。
D.《五猖会》文章开篇就为参加赛会蓄势,先写童年看赛会,然后写《陶庵梦忆》里的热闹赛会,接着写自己见过的比较隆盛的赛会,这些都在为写五猖会做铺垫,讲述鲁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心情,以及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的强烈谴责。
E.《无常》中的“活无常”是作者在乡间迎神赛会和戏剧舞台上所看到的鬼面人的形象。他虽是勾人魂魄的鬼,但他因活泼、诙谐、办事公允而且富有人情昧,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F.《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感激之情。
G.《父亲的病》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H.《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文中的范爱农是个性格倔强、落落寡欢、富有正义感的爱国知识分子。
I.《藤野先生》中的藤野严九郎是个生活随便、不拘小节的人,但是治学严谨,对留学日本的作者没有民族偏见,给予真诚的帮助和指导,使作者终身难以忘怀。
J.《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写了我在百草园里的快乐生活,其中也有与小动物的互动,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
结合以上分析可知,“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是A.《狗·猫·鼠》;“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是 I.《藤野先生》;“表现他在家乡赛会风俗的”是D.《五猖会》。
【小问2】
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积累。
结合题干中“鲁迅在日本留学时认识的一位朋友,当时彼此没有什么好感,但回国偶遇以后交往甚密”可知,这位朋友是范爱农。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性格倔强、落落寡欢、富有正义感的爱国知识分子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之情。
【小问3】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藤野先生》中作者回忆了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今日本东北大学)的留学生活,表达了对老师藤野严九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文中热烈赞颂了藤野先生辛勤治学、诲人不倦的精神以及严谨踏实的作风,特别是他对中国人民的诚挚友谊,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同帝国主义势力斗争的战斗精神。由此可提炼文章的主题词是:“师恩”“师生情谊”等。
结合“童年是天真快乐的歌,本文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灿烂春光中的童真、严肃学习中的快乐”可知,点评有两个分句,第一分句运用比喻修辞,以XX是XX的句式描述主题词;第二分句以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示例:师生情谊是温暖人心的故事,本文通过鲁迅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与藤野严九郎之间超越民族和国界的深厚情感。在异国他乡的学习生活中,藤野先生不仅是鲁迅的导师,更像是一位亲切的朋友和支持者,他对学生的关怀和支持,以及对学术严谨的态度,深深影响了鲁迅的一生。这种跨越障碍的人际关系,体现了人性的美好和教育的本质,即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交流和人格的影响。
二、阅读(共12小题,计37分)
【现代文阅读】(共8小题,计21分)
(一)(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英国《每日邮报》6月30日文章,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正在抛弃智能手机,拿起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傻瓜机”,以避免陷入“僵尸模式”。傻瓜机因此走俏,去年全美销量高达280万台。傻瓜机用户们觉得自己变得更加平静,也更多地将精力投入现实生活。
②软件开发者卡洛琳·卡德维尔称,选择傻瓜机起初会很不方便,但习惯了就会感觉很放松:“你会发现,放弃智能手机后,你能获得大量的时间和空间,也能更好地维护关系。”数据表明,智能手机的兴起伴随着焦虑和抑郁发病率的增长,2010—2019年增加了50%。
③“我想人们都逐渐意识到了社交媒体和智能手机的危害,年轻一代将在改善人与手机关系的运动中发挥领袖作用。”卡德维尔补充道。
【材料二】
①在听说朋友为了照顾孩子放弃了智能手机后,全职妈妈、自由文字编辑克里斯蒂娜·迪努尔也开始使用“傻瓜机”。“这段时间我一直有相同感受,但却束手无策。我没什么自控力,但直接换傻瓜机又好像太激进了。”她说,“和朋友聊了之后,我鼓起勇气,做出改变。”迪努尔称,她受到了《焦虑一代》一书的启发,书中将年轻人越来越焦虑的现象归咎于智能手机的普及。“我从书中明白,孩子们不该过早接触社交媒体和智能手机,但我自己都还没做到这一点。要想拒绝孩子们玩手机的请求,我需要以身作则。”对迪努尔来说,智能手机的戒断比想象中容易,她一点也不后悔。“我感觉异常轻松,不用再纠结如何自我节制。过去哪怕没什么事情,我也会经常打开手机查看邮件和社交媒体。”
②“用傻瓜机后,我就不再选择困难了。我变得更加平和,也能更加投入现实生活中,尤其是能多陪陪孩子。”迪努尔称,她仍然会通过平板电脑使用社交媒体,但每天也就刷几次。“哪怕隔了好几个小时,社交媒体上也不会出现多少有意思的事情,这让我意识到自己以前是在浪费时间。”迪努尔解释称,戒断智能手机后,她的专注力和阅读量都提升了,陪伴家人的时间也更多了。如今作为美国“远离智能手机的童年”运动的成员,她正努力让自己的两个孩子避免染上不良的网络使用习惯。“许多家长自己使用手机的习惯都不算健康,那对于头脑和意志力还在发育的孩子们,这些设备的危害只会更大。”迪努尔表示。
【材料三】
①《安静地带》的作者史蒂芬·库希奇旅行时曾路过一个名为格林班克的小镇,由于附近的天文观测台,这里没有手机信号,他意识到这里的人都在经历“戒断”。“在创作《安静地带》时,我和很多人聊过,他们讲述了自己来到这里时的手机戒断症状。”库希奇称,“当地人告诉我,年轻人意识到手机不能用了之后,就像得了荨麻疹一样坐立不安。哪怕知道没有信号,他们也会不由自主地频繁查看自己的设备。”
②库希奇谈到,在这里待了一周后,他妻子的手机使用频率开始降低,逐渐适应了慢节奏的生活。库希奇没有经历这种戒断,因为他一直都不用智能手机。
③“这是我在生活中寻求片刻安宁的小技巧。大量研究表明,如果我们适当远离网络,就能感到更加快乐,效率也会更高。我可以理解,有些人是为了工作才要频繁查看手机,但我已经找到了戒断手机的方法,希望别人也能知道这种方法。”他选择彻底和智能手机说再见,“把握当下很难,智能手机只会让它变得更难。”
(以上材料摘编自《越来越多美国人正抛弃智能手机,开始使用“傻瓜机”》,“环球网”,有删改)
8. 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智能手机可能存在的危害有哪些。
9. 戒断智能手机的方法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和实际谈谈。
10.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卡德维尔认为,在改善人与手机关系的运动中,需要年轻一代发挥领袖作用。
B. 《焦虑一代》,该书认为年轻人越来越焦虑的现象归咎于智能手机的普及。
C. 用傻瓜机会让人变得更加平和,更加投入到现实生活中,所以傻瓜机定会取代智能手机。
D. 大量研究表明,如果我们适当远离网络,就会感到更加快乐,效率也会更高。
【答案】8. 智能手机的兴起伴随着焦虑和抑郁发病率的增长;智能手机可能会让人陷入“僵尸模式”,影响现实生活。
9. 直接换“傻瓜机”;通过平板电脑使用社交媒体,但每天限制使用次数;选择没有手机信号的地方生活。10. C
【解析】
【导语】这三则材料展示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放弃智能手机而使用“傻瓜机”的现象。材料中引用了个人体验和研究数据,强调智能手机的普及可能引发焦虑和抑郁等问题,而改用“傻瓜机”则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专注力。文章呼应社会对技术影响的反思,揭示了人们对重拾更平静、健康生活方式的渴望,以及对改善人与手机关系的讨论。
【8题】
本题考查信息提炼与概括。
由第②段“数据表明,智能手机的兴起伴随着焦虑和抑郁发病率的增长,2010—2019年增加了50%”可提炼出:智能手机的兴起伴随着焦虑和抑郁发病率的增长
由第①段“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正在抛弃智能手机,拿起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傻瓜机’,以避免陷入‘僵尸模式’”“傻瓜机用户们觉得自己变得更加平静,也更多地将精力投入现实生活”可提炼出:智能手机可能会让人陷入“僵尸模式”,影响现实生活。
【9题】
本题考查材料的提炼与概括。
由【材料二】第①段“在听说朋友为了照顾孩子放弃了智能手机后,全职妈妈、自由文字编辑克里斯蒂娜·迪努尔也开始使用‘傻瓜机’”可得出:直接换“傻瓜机”;
由【材料二】第②段“迪努尔称,她仍然会通过平板电脑使用社交媒体,但每天也就刷几次”可得出:通过平板电脑使用社交媒体,但每天限制使用次数;
由【材料三】第①段“史蒂芬·库希奇旅行时曾路过一个名为格林班克的小镇,由于附近的天文观测台,这里没有手机信号,他意识到这里的人都在经历‘戒断’”,第②段“库希奇谈到,在这里待了一周后,他妻子的手机使用频率开始降低,逐渐适应了慢节奏的生活”可得出:选择没有手机信号的地方生活。
【10题】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与辨析。
C.由【材料一】第①段“傻瓜机用户们觉得自己变得更加平静,也更多地将精力投入现实生活”可知,材料中提到使用傻瓜机可以帮助人们变得更加平和,更加投入到现实生活中,但这并不意味着傻瓜机一定会完全取代智能手机。实际上,材料并没有提到傻瓜机将取代智能手机的观点,相反,材料强调的是部分人群出于对自身健康的考虑以及对生活质量的追求,选择减少对智能手机的依赖;
故选C。
(二)(17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的密码
蔺丽燕
①直到今天,我才知道,故乡是有密码的。
②故乡的密码,隐藏在方圆几十里的盐湖下。一年又一年,盐把根深深地扎在土壤深处,然后奋力地开出一朵朵硕大洁白的盐花。打捞上来的盐,堆积成山,像从苍穹飘落的云;苍凉的土地瞬间羽化成仙,散发着缕缕轻盈。
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沿湖而居的父辈,就靠着盐湖吃饭。很早以前,下盐湖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男壮劳力。一辆毛驴车,一只铁耙,一把铁锹,一包干粮,一身使不完的力气,便是下湖人的所有。
④慢慢地,下湖人群里,有了妇女的身影。她们跟着自己的男人,在盐湖里打捞生活。日复一日,脚下的雨靴被盐渍浸得发白。发白的,还有她们头顶的黑发和额角的皱纹。
⑤故乡的密码,隐藏在庄稼地里。春天扬花吐穗的麦子,夏风拂过玉米修长的叶子,秋日的夕阳把上等的胭脂涂抹在苹果、梨子、杏子上。一场薄雪过后,落尽叶子的杨柳、榆树,渐渐进入悠远的梦乡。
⑥这一片一片的庄稼地里,长过麦子,长过玉米,长过高粱,也长过辣椒,长过西瓜,长过胡萝卜和大白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咸涩的汗水,漫长的熬煎,从来都不会一无所获。只有劳动,辛勤的劳动,才会唤醒每一株庄稼,成就每一株庄稼。
⑦故乡的密码,隐藏在枝繁叶茂的林间。麻雀、乌鸦、喜鹊,是乡村的常客。它们时而聚集,叽叽喳喳,像是开一场热闹非凡的辩论会;时而疏离,遗世独立,自成林间淡墨疏痕似的一笔点缀。
⑧花开花落,冬去春来。那些鸟儿,还在破晓的晨曦里醒来,还在渐近的黄昏里,驮着夕阳归去。它们的眼睛,没有沾染世俗的红尘,它们的羽翅,没有背负繁芜的世事。可是人呢?终究被这庸常人间的风雨浸蚀,被不可抗拒的沧桑洗礼,在光阴的河流里,慢慢随水而逝,不见踪迹。
⑨故乡的密码,隐藏在家里。栅栏边、庭院旁、吱吱呀呀的木门里,屋檐下、窗棂间、土炕上……一个个生命在这里呱呱落地,蹒跚而行,步履矫健地走出高高的门槛,走向曲曲折折的远方。一缕缕炊烟在这里袅袅而上,流散在天际。炊烟里,有柴米油盐酱醋茶,有慈爱的母亲、沉默的父亲,有一碗又一碗叫做烟火气息的羹与汤。
⑩从前,只是片面狭隘地以为,故乡就是迎接生命的那个地方。流光辗转,才慢慢懂得,故乡是有密码的,就像一个人的DNA,在肌理、在血液、在灵魂深处。
⑪吮吸着故乡的乳汁,品咂着故乡的味道,回放着故乡模糊的面影,远游的人,虽然印刻了故乡的密码,却与故乡遥隔了万水千山。念及此,不禁黯然神伤,不能自已。
11. 通读全文,请概述出“故乡的密码”隐藏的地方。
12. 阅读下列语句,按句子后面括号内的要求作答。
①秋日的夕阳把上等的胭脂涂抹在苹果、梨子、杏子上。(请从修辞的角度加以分析)
②日复一日,脚下雨靴被盐渍浸得发白。发白的,还有她们头顶的黑发和额角的皱纹。(两个加点词表达的意思是否完全相同?请简要分析)
13. 选文最后一句话“念及此,不禁黯然神伤,不能自已。”请你结合前文,写出“我”“黯然神伤”的原因。
14. 文章以“故乡的密码”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11. 故乡的密码,隐藏在方圆几十里的盐湖下;故乡的密码,隐藏在庄稼地里;故乡的密码,隐藏在枝繁叶茂的林间;故乡的密码,隐藏在家里。
12. (1)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将夕阳拟人化,将夕阳的光芒比作胭脂,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这些水果被夕阳镀上一层颜色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喜爱之情。(2)两个加点词表达的意思不完全相同。前者表现的是雨靴因为长时间浸泡在盐水里而老化的现象,后者表现女人们因为过于操劳而变得苍老的样子
13. “我”虽思念家乡,却因为距离遥远,不能回去。
14. “故乡的密码”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充当线索,贯穿全文;点明中心,表达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解析】
【导语】《故乡的密码》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抒发对故乡的深沉热爱。文章巧妙地运用“密码”这一概念,以盐湖、庄稼地、树林、家庭为线索,展现故乡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无论是盐湖中的辛劳还是田地间的辛勤,皆寄托着对故乡繁荣与希望的期盼;而家庭则承载着深厚的情感记忆。文本从故乡的细节中升华出对无可替代的文化根源的怀念,形成沉静而动人的情感共鸣。
【11题】
本题考查信息提炼与概括。
由第②段“故乡的密码,隐藏在方圆几十里的盐湖下。一年又一年,盐把根深深地扎在土壤深处,然后奋力地开出一朵朵硕大洁白的盐花”可得出:故乡的密码,隐藏在方圆几十里的盐湖下;
由第⑤段“故乡的密码,隐藏在庄稼地里。春天扬花吐穗的麦子,夏风拂过玉米修长的叶子,秋日的夕阳把上等的胭脂涂抹在苹果、梨子、杏子上”可得出:故乡的密码,隐藏在庄稼地里;
由第⑦段“故乡的密码,隐藏在枝繁叶茂的林间。麻雀、乌鸦、喜鹊,是乡村的常客”可得出:故乡的密码,隐藏在枝繁叶茂的林间;
由第⑨段“故乡的密码,隐藏在家里。栅栏边、庭院旁、吱吱呀呀的木门里,屋檐下、窗棂间、土炕上……”可得出:故乡的密码,隐藏在家里。
【12题】
本题考查词句赏析与理解。
①要求从修辞角度赏析。细读句子可知,“涂抹”一词把夕阳人格化,把它写得有情有义,富于人的情态与思维,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还将水果成熟的颜色比作“胭脂”的颜色,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秋日的夕阳把上等的胭脂涂抹在苹果、梨子、杏子上”,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夕阳下苹果、梨子、杏子等瓜果上镀满了金光的情态,非常好看,表现了作者对故乡庄稼地景物的喜爱之情。
②要求从理解词语的意思。需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赏析。结合“日复一日,脚下的雨靴被盐渍浸得发白”可知,第一个“发白”形容的是雨靴,侧重于颜色本身的变化,写出了雨靴因长时间浸泡在盐水里,出现老化。由“发白的,还有她们头顶的黑发和额角的皱纹”可知,第二个“发白”形容的是黑发和额角的皱纹的变化,侧重于表现人因为过于的操劳而显得苍老的样子。所以两者含义不同。
【13题】
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理解。
根据⑪段这句话前面的“远游的人,虽然印刻了故乡的密码,却与故乡遥隔了万水千山”一句可知,虽然在远游的人心中都有一个心心念念的家乡,但却与家乡远隔千山万水,不得回返,所以就只能是黯然神伤了。
14题】
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
①题目“故乡的密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故乡对自己的影响比作密码,生动形象地写出故乡对自己的重要,这样命题非常新颖,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本文围绕故乡的密码进行写作,开篇点题,点出“故乡是有密码的”;接着②段分写“故乡的密码,隐藏在方圆几十里的盐湖下”,④段分写“故乡的密码,隐藏在庄稼地里”,⑥段分写“故乡的密码,隐藏在枝繁叶茂的林间”,⑧段分写“故乡的密码,隐藏在家里,栅栏边、庭院旁。吱吱呀呀的木门里,座檐下、窗棂间,土炕上……”;结合⑨段“从前,只是片面狭隘地以为,故乡就是迎接生命的那个地方。流光辗转,才慢慢懂得,故乡是有密码的,就像一个人的DNA,在肌理、在血液。在灵魂深处”进行总结。综合来看,“故乡的密码”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
③根据⑩段“吮吸着故乡的乳汁,品咂着故乡的味道,回放着放乡模糊的面影,远游的人,虽然印刻了故乡的密码,却与故乡遥隔了万水千山。念及此,不禁黯然神伤,不能自已”可知,本文通过写故乡的密码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因此题目“故乡的密码”,点明了文章中心,表现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古诗文阅读】(共8小题,计16分)
(一)古诗词阅读(6分)
下面是小文推荐给校刊的两首诗歌,请你阅读,并完成各题。
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诗题目中的“左迁”指降职,诗人听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于是写了这首诗。
B. 甲诗首句写景兼点明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 乙诗中“入”和“流”两个动词,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还暗点月夜行船之事。
D. 乙诗构思巧妙,五个地名巧妙点出行程,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突出船行之快。
16. 同是写月,甲、乙两诗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B16.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以“明月寄愁”,抒发诗人对朋友的怀念、同情和牵挂;《峨眉山月歌》借月抒情,抒发江行思友(思乡)之情。
【解析】
【15题】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B.“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表述错误;甲诗首句“杨花落尽”和“子规啼”,写景兼点时令,融情于景,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写出了春光逝去时的萧条景况,渲染凄凉哀愁的气氛;体现了作者对朋友被贬而感到伤心难过;
故选B。
【16题】
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的分析理解。这两首诗歌都是借“月”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甲诗中,诗人用拟人的修辞,将月亮人格化,来寄托自己的感情,想象丰富奇妙。在诗人的笔下,抽象的“愁心”竟会随风逐月到夜郎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表达作者对友人远谪的牵挂、关切与同情。
乙诗中,“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及,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峨眉山月半轮秋”一句所写的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称。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园之月。此诗写于作者出蜀之后,诗人借月抒发对故乡故人的恋恋不舍之情。
(二)文言文阅读(10分)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与汝南张劭(字元伯)为友。二人并告①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②。后期方至,元伯俱以白母,请设馔③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信之诚也?”对曰:“巨卿信士,必不违约。”母曰:“若然,当为尔酿酒。”至其日,巨卿果至,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节选自《后汉书•范式列传》,有删改)
【注释】①告:请假。②克期日:约定见面的日期。③馔:酒食。
17. 下列对文言字词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成语“果如所料”意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果真和预料的一样”,其中,“果”是“果然、果真”的意思,乙文中“巨卿果至”中的“果”与之意同。
B. 甲文中“相委而去”与乙文中“尽欢而别”中的“而”字的用法是一样的。
C. “白”在文言文中有“白色”“纯洁、干净”“清楚”“禀告、陈述”等意思,文中的“元伯俱以白母”中的“白”是“禀告、陈述”的意思。
D. “期”有“约定”的意思,乙文中“后期方至”的“期”应该也是这个意思。
18.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B. 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
C. 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D. 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
19.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元伯俱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20. 乙文中的张劭有何特点?谈谈甲乙两文给你的启示。
【答案】17. D18. B
19. 张劭把这件事全都告诉了母亲,请求母亲准备酒食等待范式的到来。
20. 张劭:诚实守信。启示:(示例)人要守信,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不然就会失去别人的尊敬。(围绕守信答即可)
【解析】
【导语】这两篇文言文通过两个故事体现了古人重承诺和诚信的价值观。甲文描述陈太丘的儿子元方在面对客人无礼批评父亲时,以智慧和机智回应,表现出对诚信和礼仪的坚守;乙文中,范式和张劭即便在相隔千里的情况下,仍能遵守两年前的约定,突显了友谊中的信任和诺言的重要性。两个故事都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诚信,也是对现代人良好道德操守的启发。
【17题】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D.乙文中“后期方至”的意思是:当约好的日期快到的时候。这里“期”不是“约定”的意思,而是“日期”的意思;
故选D。
【18题】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
句意为:二年后我回到太学读书,我将到你家拜见你的父母,看看你的孩子。根据句意可知,“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是三个主语相同的主谓句构成。这三个句子的主语均为“范式”,因为是对范式的语言描写,翻译时主语为“我”。所以断句为“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
故选B。
【19题】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是“信、达、雅”,基本原则是“留、替、调、补、删”。翻译句子时还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省略句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重点字词:俱:全部;以:把;白:告诉;设:设置,准备;馔:酒食;以:来;候:等候;之:代词,他,指范式。
【20题】
本题考查人物分析及获得的启示。解答此题要结合相关内容分析。
(1)由乙文中“元伯俱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信之诚也?’对曰:‘巨卿信士,必不违约。’”“至其日,巨卿果至”等内容可知,张劭与范式约定两年后相见,他对这个约定非常认真,相信范式一定会遵守承诺。这表现在他提前告诉母亲,并准备酒食等待范式的到来。张劭对朋友的信任和对约定的重视,显示了他重信守诺的品格。
由以上分析可知,张劭是一个重诺守信的人。
(2)由甲文中“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等内容可知,友人因迟到而对元方的父亲出言不逊,最终被元方指责为无礼。这提醒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应做到言而有信,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应保持礼貌和尊重;由“友人惭,下车引之”可知,友人在被元方指出错误后感到羞愧,并主动下车向元方道歉。这告诉我们,犯错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改正错误的勇气和决心。
甲乙两文的启示可从以下几方面阐述:
诚信为本:无论是《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友人失约,还是《范式与张劭》中的信守诺言,都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只有做到言而有信,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尊重他人:在《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友人因迟到而对元方的父亲出言不逊,最终被元方指责为无礼。这提醒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应保持礼貌和尊重,尤其是对待长辈时更应该如此。
知错能改:《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友人在被元方指出错误后感到羞愧,并主动下车向元方道歉。这告诉我们,犯错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改正错误的勇气和决心。
友谊的力量:《范式与张劭》中的故事展示了深厚的友谊是如何建立在相互信任和尊重的基础上的。真正的友谊需要时间和考验,但只要双方都能信守承诺,友谊就能经受住时间的洗礼。
综上所述,这两篇文章通过不同的故事情节,传达了一个共同的主题:诚信、尊重和友谊的价值。这些品质不仅在古代社会中被视为美德,在现代社会也同样重要。
【点睛】参考译文:
【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乙】范式,字巨卿,是山阳金乡人。年轻时在太学求学,与汝南的张劭是同窗好友。张劭字元伯。两人一起休假(离开太学)返回家乡。范式对张劭说:“两年后我会回来,到时候我将到你家拜见你的父母,看看你的孩子。”于是一起约定好了日期。后来当约定好的日期快到的时候,张劭把这件事详细地告诉他的母亲,请母亲准备酒菜等候范式到来。母亲说:“(你们)分别已经两年了,相隔千里,你就那么确定地相信他会来吗?”(张劭)回答:“范式是一个讲信用的人,(他)一定不会违约的。”母亲说:“如果是这样,那我就应该替你酿酒。”到了约好的那天范式果然来了,上堂拜见张劭的父母,一同喝酒,尽兴后分别。
三、写作。
21. 按要求写作。
只因有你——病入膏肓却为子隐忍的母亲,绝境中的史铁生战胜困难,涅槃重生;只因有你——满怀爱与智慧的安妮·沙利文老师,迷雾中的海伦·凯勒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只因有你——温晴的冬天,老舍走过万水千山依然心系济南……
那个“你”可能是你心中最重要的人(或对你产生过影响的人),也可能是触动你心灵的景、物,还可能是你的某种信念或追求,当然也可能是曾经的你。
请以“只因有你”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例文
只因有你
你在我心中是怎样的存在呢?这很难定义。但唯一可以确认的是,你在我的生命中无可替代。
你好像总是很不耐烦。你是我出生时家里聘请的保姆,有点土气的发型配上花花绿绿的衣裳,暴躁、易怒,动作鲁莽又不雅观。说普通话会带着奇怪的口音,会有大多数乡下人的习惯,会说粗俗的脏话,还会有些迂腐的封建思想。破口大骂的声音像猛烈敲打着破铜锣,难以入耳。我知道你不是一个常规标准的好人,但你确实是我人生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我模糊的记忆中,爸爸妈妈好像总是很忙,但每个他们缺席的场面,你都会到场。比起父母的替代品,你更像是修饰缺口的装饰品,并不精致,但足够坚固。因为有你,我缺憾的人生才终于被填满。
你总是对我百般唠叨,有时又是冤枉,声音大,语气很不耐烦,每当这时,我们总是会争吵,歇斯底里又不留情面。但若是出门突然碰上下雨,又恰好只有一把伞,你总会把四分之三的伞倾向我,把我保护得密不透风。若是刚好是你开小电驴载我,你会把伞递给坐在后座的我,让我自己撑着,然后转过身继续骑车,任由雨滴淋湿你的衣裳。
你嘴上说着麻烦,但每次放学还是会风雨无阻来接我。我知道,你嘴硬心软。就像上次我和父母起了争执,我怒而摔门而去。我跑到楼下花园,在一个阴暗角靠着墙滑落在地,我屈起双膝,头深深地埋下去,将身体彻底融入黑暗。就在我最绝望无助的时候,我听到了你在呼喊我的名字,声音紧张而又焦急。你把你身上的外套脱下来披在我身上,苦口婆心地劝我回家。温度顺着外套温暖了我冻僵的身体,我感到四肢渐渐回暖,胸口也变得炙热发烫。离家出走这种事并不新鲜,在家里不知道反复上演了多少次。我的父母从不会主动来找我,也并不觉得我不会回来。每次急急忙忙地跑出来找我的,便只有你了。只因有你,我在最狼狈不堪的时候,拥有了炽热的温度。
我们都不擅长表达,也都没有向对方服过软,更没有说过隐秘的心里话。但只因有你,我拥有了一个,可以永远依靠的肩膀。
【解析】
本题考查全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题目“只因有你”包含了多重信息:“你”可以实指,如同学、父母、邻居以及社会上各种人、人与人、一本书、一处风景等;也可以虚指“精神”,如宽容、爱、挫折、一句名言等,还可以写古人,发挥新奇浪漫的想像力。“你”在文中要明确,避免含混不清。“只因”提示出“你”的存在是事件结果的必要条件,前因后果的逻辑性要体现在事件的叙述中,要突出“你”与另一方的联系。“没有你”和“有你”的世界于另一方有多么的不同,最好存在比较。“只”强调了唯一性,突出“你”对“我”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改变或影响。“有”字的增加是对“你”存在的一种强调,暗示出“你”的作用影响和决定了最终另一方的命运、现实、情感或认知,“你”要成为叙事行文中的一个线索,要充分展现“你”的作用力,不能点到即止。
第二,立意。结合写作材料中排比句“只因有你——病入膏肓却为子隐忍的母亲,绝境中的史铁生战胜困难,涅槃重生……只因有你——温晴的冬天,老舍走过万水千山依然心系济南……”暗示出作文的立意应该健康、积极、乐观,应避免“只因有你”而更悲观更愁苦的立意选择。我们可以根据提示语,立意确定为“真、善、美”,最好能有一定的哲理高度。
第三,选材。这个题目选材很自由,可以展示自己的心路历程,把自己的感悟写出来。可以写对自己倾情奉献的父母爷爷奶奶,如妈妈对“我”的精心照顾,让“我”在生活上充满阳光;可以写教给自己学业、让自己健康成长、给予自己激励与关怀的老师;可以写给自己友情力量的同学朋友,如同学对“我”的帮助和引导使“我”在倍受感动等。可用第二人称来写,易于事情过程的叙述和抒情,易于近距离的沟通和交流。
诗文内容
情感/哲理
意象
花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对好友赴任路途险远的关切与同情
(1)_______,(2)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水
枯藤老树昏鸦,(3)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温馨安详的场景更勾起内心的孤独凄凉
子在川上曰:“(4)________,不舍昼夜。”(《论语十二章》)
时间如流水,劝慰我们要惜时
哲理
学习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5)________。”
读书时要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事半功倍
为人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6)________,(7)________,传不习乎?”
为人要反省我自己
文章
主题词
点评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童年
童年是天真快乐的歌,本文以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灿烂春光中的童真、严肃学习中的快乐。
《藤野先生》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乙)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南省常德芷兰实验学校等多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文件包含2024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问卷docx、2024年下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常德芷兰实验学校等多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文件包含2024年下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pdf、2024年下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丹东市多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