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6451983/0-173277817725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6451983/0-173277817733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6451983/0-173277817738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随着对关键技术的持续攻关,中国逐步具备了全面的宇宙空间探索和应用能力。图示意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及部分中国的太空探索任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按照由高到低级别,图示天体系统正确的排序是( )
A.①④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④③②①
2.我国积极实施太空探索任务有利于( )
①探索宇宙奥秘
②推动科技创新
③提升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④扩大领土面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图示意地球仪上部分的经纬线分布及甲点的位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关于经纬线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经纬线在地球的表面实际存在B.纬线连接了地球仪上的南北极
C.每一条经线的长度都不相等D.赤道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圈
4.甲点的经纬度坐标是( )
A.(20°N,120°W)B.(40°N,40°W)C.(60°N,120°W)D.(20°N,20°E)
某学校地理学习小组利用课外时间制作了简易的地球仪模型,进行地球昼夜更替的成因探究。图示意地球仪在冬至日时的光照情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简易地球仪的地轴与实验用桌面的倾斜夹角约为( )
°B.30°C.60°°
6.探究地球昼夜更替时,科学的实验步骤是( )
①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观察M点的昼夜更替
②接通台灯的电源,使之发光
③调整台灯高度,使光线直射于回归线之间
④使灯光照射在地球仪上,产生“昼夜”半球
A.④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③④①
7.实验所示的冬至日,出现极夜的区域在( )
A.中低纬度地区B.赤道附近C.北极点附近D.南极点附近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固有领土。图1示意我国上海以东的海底地形剖面;图2示意我国钓鱼岛附属岛屿的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图中可见,大陆架的海水深度一般( )
A.小于200米B.约1000米C.约1500米D.200—2000米
9.从海底地形类型的分布上分析,钓鱼岛位于( )
A.大陆架与大陆坡间B.大陆坡和洋盆间
C.洋盆和海沟间D.洋盆和洋中脊间
图示意我国钓鱼岛系列岛屿中某岛屿的地形等高线(单位:米)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对该岛屿地形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势起伏小于200米B.地形的类型为山地
C.岛屿南坡比北坡更陡D.甲山峰位于乙的正东
11.该岛屿上的最高点的海拔范围是( )
A.300米B.400米C.250~300米D.300~350米
12.丙为岛屿上的溪流,其流向大致为( )
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世界的两大火山地震带与两大山系都是地球板块相互挤压碰撞形成的。图示意世界两大山系及主要板块的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①所在的山脉最有可能是( )
A.阿尔卑斯山脉B.喜马拉雅山脉
C.落基山脉D.安第斯山脉
14.依据板块构造学说分析,①所在山脉形成于( )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D.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山西地质博物馆展示了在中国发现的2亿多年前的陆生四足动物——“中国肯氏兽”化石标本,该化石在非洲南部等地也都有发现。图示意现代世界海陆的分布和“肯氏兽”图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在世界的海陆分布中,陆地主要集中在( )
A.北半球、东半球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D.南半球、西半球
16.发现“肯氏兽”化石的亚洲与非洲其洲界是( )
A.白令海峡B.马六甲海峡C.乌拉尔山脉D.苏伊士运河
17.陆生“肯氏兽”具有共同祖先,但化石分布却远隔重洋,说明2亿多年以来世界出现了( )
A.气候变暖现象B.动物迁徙现象
C.海平面上升现象D.大陆分裂漂移现象
图示意北斗导航系统开发的某城市车载导航界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与传统的纸质地图相比,北斗导航电子地图最主要的优点是( )
①更方便使用
②内容更新更快
③重要内容更突出
④可随时改变方向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9.当前车所在的位置当出现图示的导航界面时,该车位于佳佳超市的( )
A.东方B.西方C.东南方D.西北方
20.当用两手指“扩大”佳佳超市所在区域,以呈现其周边更详细的地理事物时,屏幕中的图( )
①呈现范围变大
②呈现范围变小
③比例尺变大
④比例尺变小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图示意欧洲的海拔和主要山脉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①山脉位于欧洲西北部的( )
A.大陆B.半岛C.岛屿D.海峡
22.②山脉成为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该山脉是( )
A.乌拉尔山脉B.大高加索山脉
C.斯堪的纳维亚山脉D.阿尔卑斯山脉
23.据图可知,欧洲中部地区的海拔大多低于200米,其地形主要以( )
A.平原为主B.高原为主C.盆地为主D.山地为主
下列的表格中示意三明市区四日内白昼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四日内,三明市区白昼时间呈现的变化特点是( )
A.逐渐变长B.逐渐变短C.昼长不变D.无判断依据
25.决定各地每日白昼长短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C.各地地形不同D.地球球体形状
二、材料分析题
26.篁岭村位于江西省婺源县。村庄平地少,村民们利用房屋前后及窗台屋顶铺晒、挂晒秋收农作物以备过冬,久之成为带有典型地域特色的传统农俗现象——“晒秋”。图示意岭“晒秋”观赏区域的地形等高线分布及“晒秋”照片,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数字所在地的地形部位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2)图中,“晒秋"观景栈道起止点的相对高度为_____米;如果栈道起止点的图上长度约为4厘米,则实际长度为_____米。
篁岭每年的“晒秋”活动从7月份(农历六月六)始至12月中旬结束,分三个时段。
①7月份:雨季过后,烈日当空,当地村民开始洗晒潮湿的衣被,以求吉利;
②10月份:秋高气爽,果蔬成熟,当地举办“晒秋”文化节,游客纷至;
③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天气渐寒,当地山坡的乌桕树、香枫开始变红,状若云霞。
(3)如果你去篁岭观赏“晒秋”美景,你选择的最佳时段是_____(填数字);依据当地的天气特点,届时你应携带的重要防护用品有_____等。
三、综合读图题
27.图示意经纬网地球仪,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地球仪上,划分东、西经的经线是__________;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是__________°W和__________°E。图中字母所在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__。
(2)图中字母所在地中,位于热带地区的是__________,当地在一年中可__________次见到阳光直射现象。
(3)ABC三地中,最早见到日出的是__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造成三地时间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__________运动。
28.图示意某校的地球绕日公转实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数字所在位置的二分二至节气名称及其日期。①——__________日,3月21日前后;②——夏至日,__________前后;③——秋分日,__________前后;④——__________日,12月22日前后。
(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__。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②位置时,太阳直射在地表__________纬线上。此时,北温带地区处于__________季节,昼夜长短的情况是__________,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了__________(极昼或极夜)现象。
29.图示意地球上的五带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数字所在地的“五带”名称。①——__________带;④——__________带;⑤——__________带。
(2)北回归线的纬度是__________N,它划分了五带中的__________带和__________带。
(3)一年中,当②地正值夏季时,④地处于__________季节。此时⑤地的气温特点是__________。
30.红色绿翅金刚鹦鹉是色彩最漂亮、体型最大的鹦鹉之一。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影响,红色绿翅金刚鹦鹉的栖息地范围逐渐缩小。图示意红色绿翅金刚鹦鹉及其主要分布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中大洲、大洋及洲界的名称。A__________洲;B__________洲;C__________洲;①__________洋;②__________洋。甲__________运河。
(2)图中的红色绿翅“金刚鹦鹉”的栖息地主要分布在_____(东或西)半球:从其所在的地球五带位置上分析,栖息地的气温具有全年__________的特点。
31.图示意2000年以来全球发生的较大震级的地震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世界主要的板块有亚欧板块、非洲板块、__________板块、__________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板块交界地带的地壳比较__________(稳定或活跃)。
(2)2000年以来,全球较大震级的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的__________(交界或内部)地区。从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分布带上看,阿富汗与汶川的地震发生在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附近,日本、海地、智利发生的地震位于________火山地震带附近。
(3)图示的智利地震发生于美洲板块和__________板块交界,两板块出现了__________(“碰撞挤压”或“张裂分离”)运动。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可观测宇宙是目前人类所知道的最大的天体系统,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从大到小的层次,依次为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和地月系。故选D。
2.答案:A
解析:中国太空探索的意义有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推动科技创新,探索宇宙奥秘,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A正确;与扩大领土面积无关,④错误,BCD错误;故选A。
3.答案:D
解析:经纬线在地球的表面不是实际存在的,A错误。连接南北两极的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线叫经线,地球仪上经线有无数条;所有的经线都等长,指示南北方向。BC错误。在地球仪上,垂直于地轴且于地表相交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长度不等,自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赤道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圈。D正确,故选D。
4.答案:B
解析: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读图可知,图中甲地的坐标是(40°N,40°W)。故选B。
5.答案:D
解析: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的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分为不同的种类,并不是所有的地球仪都有表示国家的符号。地球仪上地轴与桌面的夹角是66.5°,故选D。
6.答案:D
解析: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探究地球昼夜更替时,科学的实验步骤是:接通台灯的电源,使之发光—调整台灯高度,使光线直射于回归线之间→使灯光照射在地球仪上,产生“昼夜”半球→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观察M点的昼夜更替。②③④①正确,故选D。
7.答案:C
解析:A中低纬度地区没有极夜现象,A错误;赤道附近没有极夜现象,B错误;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点附近有极夜现象,C正确;南极点附近没有极夜现象,D错误;故选C。
8.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大陆架是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大陆坡是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答案:A
解析:大陆架是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大陆坡是大陆架向外倾斜的陡坡;大洋中脊是大洋中新海底诞生的地方,火山活动比较剧烈;海沟是海洋底部最深的地方。其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人类最容易开发利用的是大陆架,由图可知,从海底地形类型的分布上分析,钓鱼岛位于地处我国东海大陆架与大陆坡之间。A正确,BCD排除,故选A。
10.答案:C
解析:最高处海拔300—350米,地势起伏较大于200米,地形是丘陵,AB错误;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图中岛屿南坡比北坡更陡,C正确;图中有经纬网,根据经纬网判断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甲山峰位于乙的东北方向,D错误,故选C。
11.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该等高线等高距为50米,该岛屿上的最高点的海拔范围是300米到350米之间,不超过350米,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答案:A
解析:图中有经纬网,根据经纬网判断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河流都是从海拔高处流向低处,丙为岛屿上的溪流,其流向大致为自东向西流,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答案:B
解析:图中高大的弧形山脉①是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洲,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的山峰,号称“地球之巅”,B正确;落基山脉地处北美洲,安第斯山脉地处南美洲,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欧洲中南部,总体上呈东西走向,排除ACD;故选B。
14.答案:C
解析: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是两大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的,受板块碰撞挤压的影响,该山脉还在逐年增高,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在世界的海陆分布中,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东半球,无论哪一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答案:D
解析:亚洲与非洲的洲界是苏伊士运河,白令海峡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之一,马六甲海峡不是大洲分界线,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7.答案:D
解析:大陆漂移说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该学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以前是统一的巨大陆块,后来才开始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肯氏兽原本生活于同样的环境中,现在它们的化石却远隔重洋,可以用于证明大陆分裂漂移现象,与气候变化、动物大迁徙、海平面上升无关,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8.答案:A
解析:北斗导航电子地图是将传统地图、遥感图像等经过信息化处理制成的,它克服了传统地图携带不方便、内容更新较慢、显示内容少等不足,具备快速获取地理信息的优点,内容更新快、显示的信息更丰富、查询更方便、比例尺可以随机变化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定位、导航、交通管理、个人出行等方面,①②对应的A正确;传统的纸质地图重要内容更突出,如地形图、水文图等,北斗导航电子地图主要为交通图;传统的纸质地图也可以随时改变方向,③和④所在的BCD错误。故选A。
19.答案:B
解析: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当前车所在的位置当出现图示的导航界面时,该车位于佳佳超市的西方,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答案:C
解析:图幅相同,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单。当用两手指“扩大”佳佳超市所在区域,以呈现其周边更详细的地理事物时,屏幕中呈现范围变小、比例尺变大,②③对应的C正确、①和④所在的ABD错误。故选C。
21.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图中①位于欧洲北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三面环海,深入海洋,故其陆地形态为半岛。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2.答案:A
解析: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一线为界,读图可知,②山脉为乌拉尔山脉,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3.答案:A
解析:欧洲除北部和南部为少部分山地外,中部大多为海拔在200米以下的平原,自西向东依次分布有西欧平原、波德平原和东欧平原,所以欧洲地形是以平原为主。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4.答案:B
解析:读图推测可知,从10月01日-10月02日,太阳直射点不断向南移动,梧州日出时间不断推后,日落时间不断提前,白昼时间逐渐变短,故选B。
25.答案:A
解析: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会南北移动,引起昼弧和夜弧的长短变化,从而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因此决定各地每日白昼长短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地球公转,故选A。
26.答案:(1)山峰;陡崖;山脊;山谷
(2)150;1200
(3)②;遮阳帽、太阳镜和防晒霜等
解析:(1)读图可知,①处等高线闭合,为山峰,②处等高线重合,为陡崖,③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④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
(2)读图可知,该图的等高距为50米,“晒秋”观景栈道起止点所处的等高线分别为350米和500米,相对高度为二者之差,因此为150米;该图比例尺为1:300m,实际长度=4×300=1200m。
(3)由材料可知,去篁岭观赏“晒秋”美景的最佳时段是②10月份,此时秋高气爽,果蔬成熟,当地举办“晒秋”文化节;篁岭位于我国南方地区,秋季虽然天气晴朗,但紫外线较强,且秋季干燥,易引发皮肤问题。因此,应携带的重要防护用品包括遮阳帽、太阳镜和防晒霜等,以保护皮肤和眼睛免受紫外线伤害。
27.答案:(1)本初子午线(或0°经线);20;160;A
(2)D;2
(3)C;C位于最东;自转
解析:(1)以本初子午线(或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度数逐渐增大到180°;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A点位于西经60°,属于西半球。BCD都位于0°经线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
(2)D点位于南纬20°,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位于热带地区;一年中有2次阳光直射现象。
(3)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位置越靠东越先看到日出。ABC三点中最靠东的是C点,故ABC三点中最先见到日出的点是C点。造成三地时间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的自转运动。
28.答案:(1)春分;6月21或22日;9月22或23或24日;冬至
(2)自西向东;23.5°N或北回归线;夏季;昼长夜短;极昼
解析:(1)读图可知,①—春分日,3月21日前后,阳光直射在赤道上;②—夏至日,6月21日前后,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③—秋分日,9月23日前后,阳光直射在赤道上;④—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
(2)由图可知,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②位置时,位于每年6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23.5°N),是北半球夏至日,此时,北温带地区处于夏季节,昼夜长短的情况这一天北半球昼长夜短(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29.答案:(1)北寒;南温;南寒
(2)23.5°;热;北温
(3)冬季;全年寒冷
解析:(1)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分为五个带: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南温带—南回归线到南极圈之间;南寒带—南极圈到南极点之间;北温带—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北寒带—北极圈到北极点之间。图中①位于北极圈到北极点之间,为北寒带;④位于南回归线到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⑤位于南极圈到南极点之间,为南寒带。
(2)读图可知,北回归线的纬度是23.5°N,它划分了五带中的热带和北温带。
(3)一年中,当②地正值夏季时,④地处于冬季节,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此时⑤地是南寒带,气温特点是全年寒冷。
30.答案:(1)北美;南美;南极;太平;北冰;巴拿马
(2)西;全年高温
解析:(1)读图可得:A是北美洲;B是南美洲;C是南极洲;①是太平洋—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洋;②是北冰洋,世界上面积最小的洋。甲是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是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分界。
(2)图中的红色绿翅“金刚鹦鹉”的栖息地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北部,西半球的大洲主要有北美洲和南美洲:从其所在的地球五带位置上分析,栖息地被赤道穿过,大部分位于热带,的气温具有全年高温的特点。
31.答案:(1)印度洋;太平洋;活跃
(2)交界;地中海—喜马拉雅;环太平洋
(3)南极洲;碰撞挤压
解析:(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全球六大板块分别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非洲板块。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2)读图可知,2000年以来,全球较大震级的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地区。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别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阿富汗与汶川的地震发生在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日本、海地、智利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地壳非常活跃,多火山地震。
(3)图示的智利地震发生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交界处,两板块在做相向运动,出现碰撞挤压运动。
日期
日出
日落
2024年10月01日 周二
06:01:58
17:56:00
2024年10月02日 周三
06:02:25
17:54:55
2024年10月03日 周四
06:02:52
17:53:51
2024年10月04日 周五
06:03:19
17:52:4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三明市列东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共8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