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解析版)-A4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解析版)-A4第1页
    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解析版)-A4第2页
    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解析版)-A4第3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解析版)-A4,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1mL,不能用量筒量取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Cl-35.5 Cu-64 Ag-108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我国在单原子催化剂领域成绩斐然。 单原子催化剂是指孤立金属原子均匀分散在载体表面,发生催化的位点落在单个原子上。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催化剂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B. 单原子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焓变
    C. 单原子催化剂中原子的利用率高D. 金属晶体内存在金属键
    【答案】B
    【解析】
    【详解】A.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故A正确;
    B.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焓变,故B错误;
    C.单原子催化剂与反应物接触面积增大,原子的利用率高,故C正确;
    D.金属晶体中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形成金属键,故D正确;
    选B。
    2. 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
    A. 的空间结构:
    B. 的结构示意图:
    C. 的电子式:
    D. p轨道和p轨道形成π键示意图:
    【答案】C
    【解析】
    【详解】A.的中心原子C周围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3,无孤电子对,因此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A正确;
    B.硫为第16号元素,S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形成硫离子,其结构示意图为:,B正确;
    C.NH3属于共价化合物,N、H原子间形成共价单键,且N原子最外层还有1对孤电子对,则的电子式为:,C错误;
    D.键是由两个原子的p轨道“肩并肩”重叠形成的,示意图表示正确,D正确;
    故选C。
    3. 钢闸门连接锌板可延缓钢闸门的腐蚀,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法为外加电流法B. 钢闸门为负极
    C. 连接的锌板不需要更换D. 锌板发生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该保护法利用了原电池的原理,锌块作负极被腐蚀,钢闸门作正极被保护,为牺牲阳极法,A错误;
    B.该保护法利用了原电池的原理,锌比铁活泼,锌块作负极被腐蚀,钢闸门作正极被保护,B错误;
    C.该保护法利用了原电池的原理,锌比铁活泼,锌块作负极被腐蚀,连接的锌板需要更换,C错误;
    D.该保护法利用了原电池的原理,锌比铁活泼,锌块作负极失去电子生成Zn2+,电极方程式为:,D正确;
    故选D。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越大,弱电解质越难电离
    B. 理论认为分子的空间结构与模型相同
    C. 强碱弱酸盐()水解,形成该盐的弱酸酸性越弱,该盐的水解程度越大
    D. 依据平衡移动原理,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促进分解
    【答案】C
    【解析】
    【详解】A.在同一温度下,不同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不同,电离常数越大,弱电解质越易电离,故A错误;
    B.VSEPR模型是价层电子对的空间结构模型,当中心原子无孤电子对时,与分子空间结构相同,当中心原子有孤电子对时,与分子空间结构不同,故B错误;
    C.强碱弱酸盐()水解,根据盐类的水解规律越弱越水解可知,形成该盐的弱酸酸性越弱,该盐的水解程度越大,故C正确;
    D.MnO2会催化H2O2分解,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与平衡移动无关,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5. 制备氯气的装置(其他装置略)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开始时先检查气密性,接下来依次向烧瓶中加入粉末、浓盐酸,然后加热
    B. 加热能促进反应进行,提高生成的速率
    C. 用溶液除去气体混合物中的氯化氢
    D. 制备氯气利用了浓盐酸的酸性和还原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A.实验中组装好仪器,首先要检查气密性,然后加入药品,再开始实验,A正确;
    B.加热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B正确;
    C.硝酸银溶液可以和氯化氢反应,也能与和氯气(水溶液中)反应,应用饱和食盐水溶液除氯气中混有的氯化氢,C错误;
    D.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锰和氯气、水,浓盐酸体现出还原性和酸性,D正确;
    答案选C。
    6. 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
    A. 用溶液“腐蚀”覆铜板:
    B. 在强碱性溶液中制备:
    C. 海水提溴中,用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吸收溴:
    D. 灭火时,将泡沫灭火器中的浓溶液和浓溶液混合: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用溶液“腐蚀”覆铜板的过程中,Fe3+和Cu反应生成Fe2+和Cu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正确;
    B.反应中Fe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6价,Cl的化合价由+1价降低到-1价,在碱性环境中反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得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错误;
    C.用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吸收溴时,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两种强酸(H2SO4、HBr),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正确;
    D.泡沫灭火器中铝离子与碳酸氢根发生双水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
    故选B。
    7.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子中键的键能大,可推断的沸点高
    B. 液态氟化氢中存在形式,可推断氟元素的电负性大
    C. 易溶于水,原因与和能形成分子间氢键有关
    D. 氟的非金属性强于氯,可推断的热稳定性强于的热稳定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A.形成分子晶体,HF的沸点高是因为存在分子间氢键,不是键的键能大导致的,A错误;
    B.液态氟化氢中存在形式,是因为F的电负性大,使得HF分子间存在氢键,从而形成缔合分子,B正确;
    C.F、O的电负性都很大,和能形成分子间氢键,导致易溶于水,C正确;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氟的非金属性强于氯,则的热稳定性强于的热稳定性,D正确;
    故选A。
    8.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线相切,故A正确;
    B.酸式滴定管滴液操作:左手小指和无名指向手心弯曲轻轻顶住出口管,拇指在管前、食指后中指在管后绕过滴定管,拇指和中指控制活塞柄的一端,食指控制活塞柄的另一端,转动并打开活塞,使液体流出,故B错误;
    C.量筒的精度是0.1mL,不能用量筒量取8.10mL的氢氧化钠溶液,故C错误;
    D.制备硫酸四氨合铜,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得到深蓝色硫酸四氨合铜溶液,再加乙醇,析出硫酸四氨合铜晶体,故D错误;
    选A。
    9. 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热化学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a、c代表S或中的一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分别是
    B. 反应①可以存储太阳能,反应③释放出能量
    C. 降低压强可以提高反应②中a的平衡转化率
    D. 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答案】B
    【解析】
    【分析】a、c代表S或中的一种,c和氧气反应生成a,则c是S、a是SO2。
    【详解】A.b分解生成氧气、SO2、H2O,氧元素化合价升高,则S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a、b分别是,故A错误;
    B.反应①是硫酸分解,分解反应吸热,反应①可以存储太阳能;反应③是S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化合反应放热,反应③释放出能量,故B正确;
    C.反应②是3SO2+2H2O=2H2SO4+S,正反应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温度一定时,减小压强使反应逆向移动,二氧化硫的转化率减小,故C错误;
    D.反应②是二氧化硫、水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硫酸和S,反应方程式为3SO2+2H2O=2H2SO4+S,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D错误;
    选B。
    10. 钠与氧气发生下列反应:
    ①;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实验时②中用于盛放钠块的坩埚需干燥
    B. 加热后②中先生成,停止加热后,反应放出的热量使余钠熔化
    C. 反应①、②中生成等物质的量的,转移的电子数相同
    D. 中含离子键,中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
    【答案】B
    【解析】
    【详解】A.实验时②中用于盛放钠块的坩埚需干燥,防止钠与水反应,故A正确;
    B.钠的熔点低,加热时钠先熔化,后燃烧产生淡黄色的过氧化钠,故B错误;
    C.根据反应①有,根据反应②有,假设均生成生成或,可知转移电子数都是,故C正确;
    D.氧化钠的电子式为:,只含有离子键,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故D正确;
    故答案选B。
    11. 氮的固定:将镁与足量的氮气反应。不同温度下,镁的转化率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资料:的熔点、沸点;与反应温度;的分解温度。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液态镁能与氮气充分反应
    B. 反应速率为
    C. ,当的转化率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应已处于平衡状态
    D. ,转化率低的原因可能是包裹了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图像可知,时,镁的转化率仍然很高,说明温度介于时,金属镁为液态,由图像可知,仍然可以充分反应,A正确;
    B.时,镁反应了,用时,所以其反应速率为:,B正确;
    C.,当的转化率不再发生变化时,有可能是未分解的包裹住内部的金属镁,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此时,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C错误;
    D.,镁与氮气反应方程式为:,的分解温度,此时有可能是固体包裹了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D正确;
    故选C。
    12. 我国科学家开发出具有优异物理性能的新一代可循环聚酯塑料P,其合成路线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B. 调控烃基链的长度可影响聚酯塑料的物理性能
    C. X中的官能团提高了的活泼性
    D. 时Y聚合为P,时P水解为Y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X、Y的结构可知,的反应为-R取代了X中的2个原子,属于取代反应,A正确;
    B.在聚合物中,调控烃基链的长度,可以改变聚酯塑料的相对分子质量,影响分子间的作用力等性质,从而影响聚酯塑料的物理性能,如柔韧性、硬度等,B正确;
    C.X中的官能团(酯基)对相邻位置的的活泼性有影响,提高了的活泼性,C正确;
    D.由图可知,时Y聚合为P,时P水解先生成,再发生酯化反应生成X,D错误;
    故选D。
    13. 科学家开发新型电化学装置,用于从卤水[含等离子]中提取锂盐,在淡水池中得到,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从卤水中提取的反应为
    B. 电极分别通过还原反应、氧化反应释放、结合
    C. 一段时间后将a与b、c与d电极对调,可继续从卤水中提取
    D. 充分电解后,将电源的正极、负极对调,淡水池中增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该装置为电解池,连接电源正极的电极b为阳极,连接电源负极的电极a为阴极,电极d为阴极,电极c为阳极,据此作答。
    【详解】A.从卤水中提取锂盐,锂离子为阳离子,移动到阴极(电极a),发生的反应为:,故A正确;
    B.根据分析可知,d为阴极,在淡水池中得到LiX,发生的反应为:,发生的是还原反应,释放出;电极c为阳极,发生的反应为:,发生的是氧化反应,结合,故B正确;
    C.根据分析可知,未对调之前,电极a为阴极,发生的反应为:,电极b为阳极,发生的反应为:;电极c为阳极,发生的反应为:,d为阴极,发生的反应为:,可知一段时间后,a与b、c与d电极对调,仍与原来的反应相同,因此可继续从卤水中提取,故C正确;
    D.充分电解后,将电源的正极、负极对调,则电极a为阳极,发生的反应为:;电极c为阴极,发生的反应为:;电极d为阳极,发生的反应为:;电极b为阴极,发生的反应为:,可知淡水池中减小,故D错误;
    故答案选D。
    14. 在恒压密闭容器中,过量铜粉、铁粉分别和混合,实验记录如下: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实验i中产生的物质的量为
    B. 推测实验i中产生,水解导致了溶液降低
    C. 根据上述实验推断,该浓度的硝酸中的氧化性强于
    D. 由上述实验可知,的还原速率大于的还原速率
    【答案】C
    【解析】
    【详解】A.实验i中产生H2,说明发生了反应,试纸变蓝,说明产生了NH3,则溶液中有,说明Fe与HNO3反应生成了,这步反应会消耗H+,则与过量Fe反应的H+的物质的量少于总的HNO3的物质的量:,所以生成的H2少于,A错误;
    B.由试纸变蓝可知,实验i产生了,但反应消耗H+的量远大于水解产生的H+的量,c(H+)下降,溶液pH升高,B错误;
    C.实验ii中,无H2产生,但溶液变蓝,说明Cu与HNO3反应生成了Cu2+,而H+并未与Cu反应生成H2,说明该浓度的硝酸中的氧化性强于,C正确;
    D.由实验i、ii现象及A、B、C分析可知,在有、H+同时存在时,Cu只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与H+反应,说明H+的还原速率小于的还原速率,D错误;
    答案选C。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58分。
    15. 氯及其化合物在科研和工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基态氯原子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是___________。
    (2)三氯乙酸()主要用作生物化学药品提取。
    ①三氯乙酸的酸性强于乙酸,原因是___________。
    ②按如下示例,画出乙酸分子的空间结构模型:___________。
    (示例:乙醇的空间结构模型可以表示为)
    (3)聚氯乙烯广泛用于建筑管材等,由氯乙烯合成:。
    ①合成反应为放热反应,说明碳碳间的π键与σ键中,更牢固的是___________。
    ②在中,C的1个___________轨道与的轨道重叠形成键。
    (4)是制备氯乙烯的原料。在含铜化合物A、B的作用下,、乙烯转化为,过程如图1所示。
    ①图2表示的是___________(填“A”或“B”)的晶胞。
    ②图2所示晶胞的形状为立方体,边长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
    【答案】(1) (2) ①. 的吸电子能力强,导致三氯乙酸中的羧基中的羟基的极性更大,更易电离出氢离子 ②.
    (3) ①. σ键 ②. 杂化
    (4) ①. A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核外共有17个电子,其基态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故答案为:;
    【小问2详解】
    ①氯元素的电负性大于氢,吸电子能力强,所以三氯乙酸中O-H键的极性大于乙酸,更易电离出氢离子,故答案为:的吸电子能力强,导致三氯乙酸中的羧基中的羟基的极性更大,更易电离出氢离子;
    ②乙酸分子的空间结构模型为;
    【小问3详解】
    ①该反应中,断开碳碳间的π键,形成碳碳间的σ键,该过程中放出热量,说明π键的能量比σ键高,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更牢固的是σ键,故答案是:σ键;
    ②在中,碳原子为杂化,所以C的1个杂化轨道与的轨道重叠形成键,故答案为:杂化;
    【小问4详解】
    ①由图1可知,A被氧气氧化生成B,故A为CuCl,B为CuCl2;由图2可知,铜原子位于晶胞顶点和面心,所以每个晶胞中含有铜原子的个数为,氯原子全部位于晶胞内部,所以每个晶胞中含有氯原子的个数为4,晶胞中氯原子和铜原子的个数比为1:1,故图2表示的是A的晶胞;
    ②每个晶胞中平均含有4个氯原子和4个铜原子,所以一个晶胞的质量为,由该晶体密度,故答案为:。
    16. 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备。
    (1)方法一: 。反应条件中,能提高平衡转化率的是___________。
    (2)合成氨原料氢气的制备:煤的气化→水煤气变换→二氧化碳脱除→精制氢气。
    ①煤的气化:在不同温度,反应达到平衡时气体的组成如下。
    i.
    ii.
    iii.
    属于放热反应的有___________。
    ②水煤气变换:以为催化剂,催化反应ii进行变换,催化过程可表示如下:
    第一步:
    第二步:___________。(写热化学方程式,焓变用含的关系式表示)
    ③二氧化碳脱除:
    用的水溶液除去,产物为、___________。
    (3)方法二:基于电解方法,研究者通过“空气→硝酸(或)→氨”的途径合成氨。
    ①空气→硝酸(图1):在电极上的反应路径如图2所示。其中吸附在电极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i.需要的能量较大,原因是___________。
    ii.溶液中生成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氨:电解溶液,生成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答案】(1)高压 (2) ①. ii、iii ②. ③.
    (3) ①. 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键能大,破坏它需要较大的能量 ②. ③.
    【解析】
    【小问1详解】
    合成氨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放热反应,因此高压平衡正移,能提高平衡转化率,高温平衡逆移,降低平衡转化率,而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故答案为:高压;
    【小问2详解】
    ①因为只有反应ii中有,只有反应iii中有,并且根据图示可知,升高温度,、含量减小,所以反应ii、iii是放热反应;但是升高温度,反应ii平衡逆移,含量增大,但是根据图示知,升高温度,含量减小,因此,反应i是吸热反应;
    ②根据盖斯定律,反应ii减去第一步反应可以得到: ;
    ③根据电荷守恒、原子守恒,化学方程式为:+=+,则产物为、;
    【小问3详解】
    ①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键能大,破坏它需要较大的能量;根据已知条件知溶液中生成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硝酸根在阴极得电子还原为氨气,根据电荷守恒、原子守恒,电极反应为:。
    17. 阳极泥焙烧渣含(金),用如下方法分离提取。
    (1)浸铜后经___________操作,将混合物分离。
    (2)“溶金”生成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3)提银
    实验I.称取试样于烧杯中,加入铁粉和盐酸,加热,充分反应后过滤,用热水洗涤银粉,直至检验无氯离子。
    ①铁将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检验氯离子的方法是___________。
    ③铁的氢氧化物易包裹在粉末上,会阻碍与铁的反应。盐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答出两点)。
    (4)测定的含量
    实验Ⅱ.将实验I所得银粉用硝酸溶解,加入指示剂,用标准溶液滴定,至出现稳定的浅红色时消耗标准溶液。
    资料: (白色)
    ①试样中银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②若银粉中含有铁粉,会使所测质量分数_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答案】(1)过滤 (2)
    (3) ①. ②.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硝酸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表明洗涤干净 ③. 溶解氢氧化铁,防止氢氧化铁包裹氯化银;提供酸性环境,抑制的水解;除去剩余的铁粉;形成电解质溶液与铁、银形成原电池(任写两点)
    (4) ①. ②. 偏低
    【解析】
    【分析】焙烧渣含(金),由题给流程可知,向焙烧渣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将CuO转化为硫酸铜,银和金不反应,过滤得到含有硫酸铜的滤液和银、金的浸渣;向浸渣中加入氯气、盐酸以及硫酸后将银转化为氯化银,将金转化为HAuCl4,过滤得到含有HAuCl4的溶液和含有氯化银沉淀;向氯化银中加入铁单质和盐酸反应后得到银单质,据此作答。
    【小问1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浸铜后得到固液混合物,将混合物分离的操作是过滤。
    【小问2详解】
    “溶金”时,将金转化为HAuCl4,反应为:。
    【小问3详解】
    ①加入铁和盐酸后,将转化为的反应为:;
    ②检验氯离子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硝酸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表明洗涤干净;
    ③铁的氢氧化物易包裹在粉末上,会阻碍与铁的反应,因此盐酸的作用是:溶解氢氧化铁,防止氢氧化铁包裹氯化银;提供酸性环境,抑制的水解;除去剩余的铁粉;形成电解质溶液与铁、银形成原电池。
    【小问4详解】
    将实验I所得银粉用硝酸溶解,产生银离子,加入指示剂,用KSCN标准溶液滴定,发生的反应为,
    ①根据分析可知,反应的关系式为,,试样中银的质量分数为;
    ②若银粉中含有铁粉,铁粉与硝酸反应产生Fe3+,而Fe3+过多会与硫氰化钾反应,导致提前出现浅红色的现象,即提前到达滴定终点,实际消耗的硫氰化钾会偏少,导致所测质量分数偏低。
    18. 铅酸蓄电池电压稳定、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价格低廉,因此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广泛。
    (1)铅酸蓄电池的构造如图所示。
    ①放电时,作___________极。
    ②硫酸作电解质溶液更有利于放电,说明理由:___________。
    (2)以废旧铅酸电池中的含铅废料(主要含以及少量的)为原料制备,实现铅的再生利用,流程示意图如下。
    已知: 。
    ①“脱硫”过程中需不断搅拌,其作用是___________。
    ②转化为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③分别和等物质的量的混合进行脱硫,测得脱硫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如下图。
    i.结合平衡常数解释可选择脱硫的原因:___________。
    ii.相同温度时,曲线b的脱硫率低于曲线a的脱硫率,原因是___________。
    iii.用实现的再生和的循环利用,设计方案:取溶液B,___________。
    【答案】(1) ①. 负 ②. 生成沉淀,使反应更完全
    (2) ①.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②. 、 ③. ,反应完全 ④. ,未完全转化为沉淀 ⑤. 加入,过滤,向滤液中通入分解产生的
    【解析】
    【分析】以废旧铅酸电池中的含铅废料(Pb、PbO、PbO2、PbSO4等)制备PbO,含铅废料加入NaHSO3、H2SO4反应后过滤得到PbSO4,溶液A中主要成分为Na2SO4和未反应完的H2SO4;而后PbSO4中加入碳酸铵,产生碳酸铅沉淀,溶液B中主要成分为硫酸铵和未反应完的碳酸铵,过滤后碳酸铅受热分解产生PbO,据此分析解题。
    【小问1详解】
    ①根据铅蓄电池的装置可知,放电时,Pb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Pb为负极;
    ②负极Pb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PbSO4,则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Pb-2e-+SO=PbSO4,正极PbO2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生成PbSO4,正极电极反应式为PbO2+2e-+4H++SO=PbSO4+2H2O,可知,硫酸作电解质溶液更有利于放电的原因是:生成沉淀,使反应更完全。
    【小问2详解】
    ①“脱硫”过程中需不断搅拌,其作用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②与NaHSO3、H2SO4反应后生成、Na2SO4,发生的反应为:,同时与Pb在稀硫酸的作用下也可以产生硫酸铅,发生的反应为:。
    ③i.PbSO4中加入碳酸铵反应后产生碳酸铅沉淀,发生的转化反应为:,根据、可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可认为该反应完全进行,故答案为: ,反应完全;
    ii.根据图像可知,脱硫率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大,但是温度太高的时候脱硫率降低,加入碳酸氢铵时会与硫酸铅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即相同温度时,曲线b的脱硫率低于曲线a的脱硫率,原因是:,未完全转化为沉淀;
    iii.根据分析可知,溶液B中主要成分为硫酸铵和未反应完的碳酸铵,加入同时通入二氧化碳与硫酸铵反应后产生,设计方案:取溶液B,加入,过滤,向滤液中通入分解产生的。
    19. 某小组同学探究溶液与溶液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
    资料:(几乎无色)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氧化成(黑色)。
    【所需试剂】溶液、溶液、溶液、、稀硫酸、淀粉溶液
    探究过程】
    (1)理论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理论,能把氧化为___________、。
    (2)实验探究:
    (离心:一种固液分离方法)
    ①实验I中黑色固体为___________。
    ②探究实验I中的氧化产物。
    取萃取后的上层清液,滴加硫酸,溶液立即变黄,说明有剩余,判断上层清液中含。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进一步研究实验II未产生的原因,完成如下实验。
    III.向实验II中的黄色溶液逐滴加入酸化的溶液,溶液黄色变深(A)。
    离心后分离出黑色固体。
    IV.向A中继续加入酸化的溶液,黑色固体增多,溶液略显紫色(B)。
    ①用萃取溶液A,下层呈紫色(比II中的深)。取上层溶液加入硫酸、溶液,无明显变化。实验III产生黑色固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用萃取溶液B,下层几乎无色。
    i.取上层溶液,___________(填实验操作和现象),说明溶液B中含。
    ii.用萃取溶液B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结合方程式解释实验I、实验II~IV中,含碘产物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
    【答案】(1)
    (2) ①. ②. 使和 反应生成
    (3) ①. ②. 加入溶液至紫色褪去,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加入溶液、溶液变黄,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③. 检验;排除的影响,以免影响的检验
    (4)向溶液中加入溶液,发生反应: ;向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时,发生反应:;继续滴加,发生反应:。溶液酸碱性不同,用量不同,产物不同
    【解析】
    【小问1详解】
    酸性条件下氧化性:KMnO4> I2,能把氧化为I2、;
    【小问2详解】
    ①KI与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Mn2+,根据已知资料:(几乎无色)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氧化成(黑色),实验I中黑色固体为;
    ②实验I中余液用萃取,下层无色,滴加硫酸,溶液立即变黄,即产生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6H+=3+3H2O,硫酸的作用是使和 反应生成;
    【小问3详解】
    ①实验II中被I-还原为Mn2+,未产生黑色固体,说明未过量,实验III逐滴加入酸化溶液,产生黑色固体,在一定条件下可被氧化成,实验III产生黑色固体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i.取上层溶液,加入溶液至紫色褪去,完全除去过量的溶液,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加入溶液、溶液变黄,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证明生成碘单质,说明溶液B中含;
    ii.用萃取溶液B的目的是检验;排除的影响,以免影响的检验;
    【小问4详解】
    A.配制溶液
    B.滴定时放出酸式滴定管中的溶液
    C.量取溶液
    D.制备硫酸四氨合铜晶体
    序号
    金属
    现象、操作
    i
    铁粉
    溶液几乎无色。产生无色气体,遇空气不变色,经检验为;向溶液加入足量,得到灰绿色沉淀。煮沸,蒸气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ii
    铜粉
    溶液变蓝,经检验无产生
    实验
    操作、现象
    I
    向溶液中加入4滴溶液,产生黑色固体。离心分离出固体,余液用萃取,下层无色
    II
    向溶液中加入4滴酸化的溶液,未产生黑色固体,溶液呈黄色,用萃取,下层呈紫色

    相关试卷

    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原卷版)-A4:

    这是一份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原卷版)-A4,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关于与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解析版)-A4:

    这是一份北京市通州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解析版)-A4,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关于与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京市房山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原卷版)-A4:

    这是一份北京市房山区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原卷版)-A4,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物质属于有机高分子的是, 下列事实与氢键无关的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富马酸亚铁是一种补铁剂,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对应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