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北校区等多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A4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6453452/0-173280198445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北校区等多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A4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6453452/0-173280198451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北校区等多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A4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6453452/0-173280198453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北校区等多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A4
展开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1-23题,共46分,第Ⅱ卷为24-26题,共54分。全卷共计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班级、考场和座位号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将条形码贴在答 题卡指定位置。
2、选择题答案,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 2B 橡皮擦 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非选择题,答题不能超出题目指定区域。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计46分)
1.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时空观念是我们学好历史的关键。下图中②、④对应的中国境内古人类是( )
A. 郧县人、元谋人B. 元谋人、北京人
C. 蓝田人、北京人D. 元谋人、蓝田人
2. 山顶洞人使用的骨角器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骨针,针身保存完好,针身微弯,刮磨得很光滑,针孔是用小而细锐的尖状器挖成的。这说明山顶洞人( )
A. 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B. 过上了定居生活C. 已经进入了新石器时代D. 有爱美意识
3. 古人类主要居住在洞穴内,后来他们慢慢地向适宜耕作的山前、低地迁移。大约在1万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生活。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 家畜饲养的出现B. 原始农业的发展
C. 原始手工业出现D. 磨制石器的出现
4. 在大汶口晚期墓葬中, 明显地分成大墓和小墓群。大墓中,死者往往随葬大批财物,有的随葬陶器多达120多件,甚至有镂花象牙简、鳄鱼鳞板、玉铲、宝贝、龟甲等珍奇物品。而其他许多小墓只有才容得下尸体的小坑,除一具白骨外别无他物。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
A. 生产力水平提升B. 聚落形成发展
C. 出现贫富分化D. 早期国家产生
5.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准是 ( )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
6. 山西陶寺遗址出土的蟠龙纹陶盘,受良渚文化黑陶刻画蟠蛇纹和肖家屋脊文化玉龙的启发,创造了中原蟠龙形象,影响到后来的河南新砦文化、二里头文化、殷墟晚商文化等,直至发展到今天的中国龙造型。这反映出中华文明( )
A. 领先世界其他文明B. 呈现多元一体特点
C. 区域发展相对平衡D. 深受地理环境影响
7. 有学者认为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是传说中的夏朝都邑。下列考古发现中,最有力的证据是( )
A. 石制农具B. 青铜乐器C. 宫殿遗址D. 家畜遗骨
8. “河南安阳殷墟的一座商王大墓,殉葬的奴隶有400多个。他们有的和狗、马同葬,说明地位与牛马猪狗等同。”这反映了商朝时期( )
A. 刑罚的残酷B. 社会矛盾缓和C. 畜牧业发达D. 奴隶处境悲惨
9. “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上述历史歌谣反映了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 统治者的治国经验不足B. 遭到周边少数民族入侵
C. 国君暴虐无道,统治残暴D. 诸侯内乱导致战争频发
10.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今河南兰考)举行诸侯大会,参加会议的有齐、宋、卫、郑等国国君,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这次会盟确立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葵丘会盟说明了春秋时期最显著的社会特征是( )
A. 征战激烈,分裂加剧B. 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C. 周室中兴,封邦建国D.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11. 晋被封时仅有今山西南部“方百里”的弹丸之地,周围布满戎狄之人。春秋时期,这些戎狄之人被打败,并被迁入晋地与晋人杂处,长期生活后已很难分清晋人和戎狄之人了。以上表述反映出春秋时期
A. 民族矛盾已完全消除B. 战争客观上促进了民族交融
C. 诸侯林立,战乱频繁D. 晋国势力强大并且成为霸主
12. “铁制农具和牛耕标志农业生产技术的飞跃,使农业生产由集体共同经营发展为个别零细经营,使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步形成”。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 )
A. 农业经营方式违背了历史发展趋势
B. 农业生产仍然无法取得较大的突破
C. 生产技术的飞跃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D. 生产力的发展催生出新的生产关系
13. 下图是小明同学在学习“战国七雄”时制作的各国位置示意图,其中楚国的位置应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14. 都江堰建成之初,灌溉面积五六十万亩。后来逐渐伸展到13个县,支流和渠道有500多条,灌溉面积300多万亩。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不断维护和修整,都江堰的灌溉面积不断扩大,超过1000万亩。上述材料说明都江堰( )
A. 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B. 对周边地区农业发展有深远影响
C. 充分反映我国人民的智慧D. 使成都平原成为著名的天府之国
15. 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由此可以看出( )
A. 社会变革促进思想繁荣B. 思想繁荣推动社会进步
C. 社会变革导致诸侯争霸D. 思想繁荣导致政治动乱
16. 墨子把消费品区分为生活必需品与奢侈品两种,认为只有用于满足生活所必需消费才是正当的消费,才是合乎“法”或“义”的消费,否则,便是有害的消费。他提出“去其无用之费”。据此可知,墨子( )
A. 倡导实用主义消费观B. 关注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C. 反对贵族使用奢侈品D. 具有心系万民忧乐的情怀
17. 关于先秦时期的科技与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楚辞》里有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最早的确切记载
B. 春秋时期,人们已经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
C. 屈原等人运用楚国方言和民歌形式,创造出《诗经》
D. 扁鹊发明切脉诊法,使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
18. 下图是商代甲骨文中多次出现的文字。据此可以推断当时 ( )
A. 丝织业已产生B. 青铜农具普及
C. 等级制度严格D. 商业贸易发达
19. 以下三件文物可以共同用来印证( )
A. 冶铁技术,精妙绝伦B. 神话传说,丰富多彩
C. 青铜技艺,发端中原D. 青铜文化,辉煌灿烂
20. 秦先后兼并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帝国。据图中判断秦最终完成这一大业是在( )
A. 公元前3世纪前期B. 公元前3世纪后期
C. 公元前2世纪前期D. 公元前2世纪后期
21. 下面是七年级同学编写的历史剧本《朝会》。该剧本中始皇认同的制度是( )
A. 世袭制B. 皇帝制度C. 郡县制D. 三公九卿制
22. 从不同视角评价同一历史现象,能够使我们对历史现象的理解更透彻。以下从多个视角分析了( )
A. 君主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B. 秦始皇、秦二世的残暴统治
C. 项羽以巨鹿之战歼灭秦主力D. 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
23. 清朝名臣李光地评价某场战争说:“项羽精彩,最是沉舟破釜,能断而行,所以成破秦之功。”这场战役是 ( )
A. 城濮之战B. 桂陵之战C. 巨鹿之战D. 长平之战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共计54分)
24. 中国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艰难困苦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今天我们就以“灿烂的中华文明”为题进行一次项目式学习。
探究任务一【从建筑看文明】
探究任务二【从传说看文明】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太古及三代载记》
探究任务三【从制度看文明】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
——司马迁《史记 ·五帝本纪》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探究任务一中建筑物图一和图二的名称。造成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探究任务二结合所学,传说为华夏族的形成作出突出贡献的是谁?华夏民族形成有什么特点?
(3)探究任务三中尧权授舜,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该制度是什么?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被推举为部落联盟的首领?该制度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
25. 某校七年级学习小组围绕“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开展了探究性项目式学习活动,邀请你一起探究,并完成以下任务。
探究任务一【材料研读——探究文化取向】
追溯历史,商周时代是以神为本的时代,人是从属于神的。…… 日常生活中,事无巨细,都要先卜而后行。但随着实践经验的丰富和智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以神为本的文化便逐渐向以人为本的文化过渡,这一过渡到春秋战国时代已初具形态。中华文化中鲜明的人文主 题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得以确立。
——王景润《简论春秋战国文化的时代特点》
探究任务二【人物阐释——感悟思想洗涤】
探究任务三【文化传承——聚焦文化应用】
创立诸子学派的孔墨老庄以巨大的热情和勇气,开创学派,编纂、修订《易》《书》《礼》《春秋》等中国文化的原始典籍,并对宇宙、社会等许多方面开广泛的讨论。正是经由各具特色的诸子百家的追索和创造,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才)得以充分地开展 和升华,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向(才)大致确定。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根据探究任务一,指出从殷商西周时期到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取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探究任务二结合所学内容,指出图片一和图片二中的人物分别是谁?各自有哪些思想主张?
(3)探究任务三中战国时期的学术繁荣现象被称为什么?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一现象对中国文化发展有何影响?
(4)综合上述探究任务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如何正确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26. 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与改革,制度的创新与改革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七年级学习小组以“中国古代制度的创新与改革”为题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邀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探究任务一封建亲戚藩屏周】
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戡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摘编自周书灿《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
探究任务二【力主改革统一梦】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探究任务三【一统天下固江山】
请回答:
(1)探究任务一反映了西周实行什么制度?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一制度的作用。
(2)探究任务二中“商君”在“孝公”的支持下进行的变法是什么?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变法的一项措施及变法的影响。
(3)探究任务三中图一是秦朝行政系统示意图,写出图中 A、B处对应内容;图二反映了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什么措施?
①阶级的产生 ②国家的产生 ③私有制的产生 ④稻作农业的繁荣
丞相王绾:今陛下一统天下,疆域辽阔,请封诸子以拱卫王室。
廷尉李斯:武王封子弟甚众,诸侯互相攻击,而天子不能禁止。今海内赖
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置诸侯不便。 始皇嬴政:廷尉所言甚是。
视角1:展现了人民伟大力量
视角2:加速了秦王朝的覆灭
视角3: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充分体现了农民的革命意识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A4: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A4,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北校区等多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A4: 这是一份广东省深圳市高级中学北校区等多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A4,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请将学校,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A4: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原卷版)-A4,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