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湖北省黄石市第十四中学教联体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试卷
      试题.docx
    • 答案
      2024.11七上历史期中检测参考答案.docx
    试题第1页
    试题第2页
    2024.11七上历史期中检测参考答案第1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北省黄石市第十四中学教联体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黄石市第十四中学教联体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件包含试题docx、202411七上历史期中检测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小题,每小腐2分,共24分)
    1. 2022年9月,考古学家在湖北学堂梁子遗址发现一具距今100万年左右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将之命名 为“郧县人”3号,这是迄今所见欧亚内陆同时代最完整的直立人头骨化石。据此考古发现可知
    A.郧县人是中国境内最早的古人类 B.该遗址是世界上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C.郧县人是欧亚内陆最早的古人类 D.该遗址为探讨古人类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2.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图出土的文物、遗址可以共同印证这一时期我国原始居民
    A.具有朴素的审美观念B.能够制作简单的陶器
    C.开始饲养家禽、家畜D.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
    3.在我国古文献中,记录有这样的传说:神农“作耒耜,敦天下种谷,立历日……”这一传说
    A.没有来源完全不可信B.含有原始农业的信息
    C.反映了私有制的出现D.与考古发现完全一致
    图片是研究和学习历史的重要素材。小宇同学收集了两幅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据此回答第4、5题。
    4.图一为我国某一时期的权力交接情况。下列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甲、乙、丙处传位都是禅让B.乙处传位的原因之一是禹治水有功
    C.丙处传位是因启是贤德之人D.丙处传位后形成“公天下”
    5.图二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可知,当时
    A.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流B.郡县制必然取代分封制
    C.社会动荡,争霸兼并战争不断D.王室地位下降,诸侯崛起
    6.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将一些人分封到地方,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以扩大统治范围.下面 是他分封的部分诸侯国的示意图,这说明西周分封的依据之一是
    A.年龄B.军功C.血缘D.地域
    7.商周时期普遍使用木制或骨制农具.而到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普遍推广,基本上能适应开垦、耕翻、 平整、除草松土、收割等主要生产环节的要求。这反映了
    A.牛耕技术的发展B.生产工具的变革C. 土地制度的变迁D.耕作方式的改进
    8.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主张 “以礼治国,为政以德”,家学派主张“选贤任能”:法家学派主张 “以 法为本,控制臣民”。材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
    A.重视政治秩序的建设B.强调道德敦化
    C.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D.尊重个性自由
    9. “龙辰辰”是央视2024龙年春晚的吉祥物“龙辰辰”的鼻子从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中提取设计灵感,龙脊结构、龙腹纹来源于最早记载“中国”二字的西周何尊侧面的四道扉棱和云雷纹,眉弓和龙肩上的装饰取自河南博物院收藏的云纹铜禁纹饰,精美别致,增添了吉样物的趣味和古韵。据此可 知,“龙辰辰”
    A.体现了中西文化交融B.体现了周代铁器文明发达
    C.传播了原始龙的信仰 D.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0.《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内容丰富.其中,不仅提到252种动植物,还描述了动植物与环境的关系,也有选择农作物良种的概念。这表明,《诗经》
    A.文笔清新节奏明快B.内容通俗易懂C.蕴含朴素科学意识D.韵律典雅优美
    11.秦朝追求大一统的治理思想,通过政治制度建设以求实现“地无四方,民无异国”。为达到这一目的, 秦朝
    A.强征赋税B.统一文字C.行郡县制 D.修筑长城
    12.公元前213年,李斯建议,除《秦纪》、医药、卜短、农书以及国家博士所减《诗》《书》、百家语外, 凡私人所藏儒家经典、诸子和其他历史古籍,一律限期交官方销毁。秦始皇接受李斯建议,其意图是
    A.加强思想统治B.弘扬法家理念C.巩固儒家地位D.促进文化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4道大题,共36分)
    13.人类社会•文明演进。下面是七年级小刘同学以“中华文明的演进”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的成果展板, 请你参与完成展板内容。(8分)
    展板一【原始农耕篇】
    (1) 一组同学阅读文学典籍后制作出下列读书卡。请按要求将读书卡内容补充完整。(4分)

    展板二【早期国家篇】
    (2)二组同学制作了有关早期国家遗址的介绍资料。请指出下列早期国家遗址的共同点.并分析中华文明的特点。(4分)
    14.社会变革•农业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中国古代不同时期所使用的主要生产工具
    材料二: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 故秦无敌于天下。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
    材料三: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具县城的安全。
    ——摘编自赵毅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从图一到图二农业生产工具的变化。这一变化说明了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商鞅变法的经济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带来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三,概述都江堰的作用。(I分)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进农业发展的因素.(3分)
    15.文化自信•国家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8分)
    材料一:(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材料二:(他)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乎等的。
    ——胡适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有些人创立学说,广招学生,大办私学,在思想、学术上形成了一个繁荣局面,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材料一中的“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入,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在政治上的主要主张是什么?(2分)
    (2)材料一中,他“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什么?材料二中他突出体现“将 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教育主张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繁荣局面”具体指什么?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局面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4分)
    16.杰出人物•历史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1)根据材料一,指出韩非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其对秦朝的影响。 (2分)
    材料二: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
    (2)材料二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是在哪次起义中提出的?该口号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这次起义有何历史地位?(3分)
    材料三:“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自勉联》
    (3)材料三中“破釜沉舟”与哪一战役有关?为什么说“百二秦关终属楚” ?该对联对你有哪些启示? (3分)
    良渚古城遗址
    良清古城遗址是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期文明的珍贵遗产,是证实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宝贵历史资料。在对古城内外不同 等级墓葬的发掘中可以明显感受到良渚社会的阶级分化。
    陶寺古城遗址
    陶寺古城遗址是黄河流域龙山文化的突出代表,有许多专家学者提出,陶寺遗址就是帝 尧都城所在。根据发掘的成果来看,陶寺社会贫富分化悬殊,少数贵族大量聚敛财富,形成特权阶层。

    相关试卷

    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实验中学教联体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十堰市茅箭区实验中学教联体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黄石市教联体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黄石市教联体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文件包含试题docx、历史试卷·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市教联体期中考试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黄石市黄石市教联体期中考试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文件包含八年级期中考试道法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ocx、历史试卷·答案docx、8年级道法命题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