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上海专用,沪教版,6.1~7.1):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解析
      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上海专用)(1).docx
    • 原卷
      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4)【测试范围:上海沪教版,6.1-7.1】(上海专用).docx
    • 原卷
      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A4)(上海专用).docx
    • 原卷
      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上海专用).docx
    • 原卷
      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A3)(上海专用).docx
    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上海专用)(1)第1页
    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上海专用)(1)第2页
    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上海专用)(1)第3页
    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4)【测试范围:上海沪教版,6.1-7.1】(上海专用)第1页
    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4)【测试范围:上海沪教版,6.1-7.1】(上海专用)第2页
    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4)【测试范围:上海沪教版,6.1-7.1】(上海专用)第3页
    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A4)(上海专用)第1页
    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A4)(上海专用)第2页
    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上海专用)第1页
    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上海专用)第2页
    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A3)(上海专用)第1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上海专用,沪教版,6.1~7.1):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zip

    展开

    这是一份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上海专用,沪教版,6.1~7.1):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zip,文件包含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上海专用1docx、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4测试范围上海沪教版61-71上海专用docx、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A4上海专用docx、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上海专用docx、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A3上海专用docx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测试范围:沪教版,6.1-7.1,第6章占67%,7.1占33%(含串、并联电路)。
    4.难度系数:0.7。
    选择题
    1.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 )
    A.1.5伏B.24伏C.36伏D.220伏
    【答案】A
    【分析】根据题中“干电池的电压”可知,本题考查常见的电压值,要记住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电压值,据此分析
    【详解】根据常见的电压值来判断,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1.5V,A符合题意
    2.下列关于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B.压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接触面相互垂直的
    C.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
    D.压力的方向不一定跟接触面相垂直
    【答案】B
    【详解】ABD.压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的接触面相互垂直的,不总是竖直向下的,故AD错误,B正确;
    C.物体放在水平面上时,且压力是由物体重力产生的时候,压力大小才等于物体重力,故C错误。
    故选B。
    3.甲、乙两圆柱形容器,其底面积之比为1∶2,容器内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则水对甲、乙两容器底的压强之比和压力之比分别为( )
    A.2∶1,1∶1B.2∶1,2∶1C.1∶2,1∶1D.1∶2,1∶2
    【答案】A
    【详解】圆柱形容器内,水对底部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水的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则水对底部的压力相等,即水对甲、乙两容器底的压力之比为1∶1;根据,压力相等时,压强和受力面积成反比,底面积之比为1∶2,则水对甲、乙两容器底的压强之比为2∶1。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长方体容器中盛有水3N,将一物体放入水中后,有1N的水溢出,则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浮力一定1N
    B.物体所受浮力一定小于1N
    C.物体所受浮力可能是1N
    D.物体所受浮力一定大于1N
    【答案】C
    【详解】长方体容器中盛有水3N,将一物体放入水中后,有1N的水溢出,若物体排开的水全部溢出,则物体受到的浮力是1N;若物体排开的水没有全部溢出,则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1N,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5.有一种智能锁,需要通过“密码+人脸”两次识别成功才能开锁。密码识别成功时仅闭合,灯L发光,照亮人脸进行识别,但不开锁,人脸识别成功后才会闭合,电动机工作,开锁成功。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
    A.B.
    C.D.
    【答案】B
    【详解】根据题意知,闭合S1,灯L发光;灯光照亮人脸完成人脸识别时闭合S2,即S1和S2同时闭合,电动机M才工作。
    A.只闭合S1时,电动机工作,同时闭合S1和S2时,电动机和灯泡都工作,故A不符合题意;
    B.只闭合S1,只有灯L工作,再闭合S2,电动机M才工作,故B符合题意;
    CD.只闭合S1时,电动机和灯泡都工作,故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如图所示,实心均匀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力相等,现在A、B上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厚度Δh,若Δh=L时,A、B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为pA′=p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Δh<L时,A、B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关系为pA′>pB'
    B.若Δh<L时,A、B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关系为pA′<pB'
    C.若Δh>L时,A、B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关系为pA′=pB'
    D.若Δh>L时,A、B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关系为pA′>pB'
    【答案】A
    【详解】因为实心均匀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他们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即FA=FB,因为水平放置,所以GA=GB,又VA<VB,所以ρA>ρB; 又因为SA<SB,则pA>pB;当从水平方向截去相同厚度Δh后, 剩余的甲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
    剩余的乙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
    则有
    由于ρA>ρB,则ρAgΔh>ρBgΔh。若Δh=L时,A、B剩余部分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关系为pA′=pB′,则; 若Δh<L时,A、B剩余部分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关系为pA′>pB′。 若Δh>L时,A、B剩余部分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关系为pA′故选A。
    二、填空题
    7.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 的存在。某学生在水平地面立正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帕,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约为 牛;当他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 大气压强 1.5×104 变大
    【详解】[1]奥托·冯·格里克用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2]根据压强的定义,1.5×104帕,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约为1.5×104牛。
    [3]当他行走时,因自身重力不变,对地面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也不变,行走时受力面积变小,根据可知,对地面的压强变大。
    8.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发生 形成了电流。若10秒钟内通过小灯泡的电荷量为2库仑,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是 安。它表示 。
    【答案】 定向移动 0.2 每秒钟通过小灯泡某横截面的电荷量为0.2库仑
    【详解】[1]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
    [2]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
    [3]根据电流的定义可知,0.2A表示每秒钟通过小灯泡某横截面的电荷量为0.2库仑。
    9.在图中,应用连通器原理的是图 ;应用阿基米德原理的是图 ;应用大气压强的是图 。(均选填“A”、“B”、“C”或“D”)
    【答案】 A D C
    【详解】[1]连通器是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船闸的闸室和上游构成连通器。
    [2]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施加的竖直向上的浮力,飞艇是应用阿基米德原理制成的。
    [3]吸尘器能除尘,主要在于它的“头部”装有一个电动抽风机。抽风机的转轴上有风叶轮,通电后,抽风机会以高速转动,使空气高速排出,内外产生压强差,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吸入含灰尘的空气,吸尘器工作时应用了大气压强。
    10.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必须将电流表 在电路中(选填“串联”或“并联”),电流流入电流表的 接线柱( 选填“+”或“-”),所测电流不得超过它的 。由图可知电流表的示数为 安。
    【答案】 串联 + 量程 0.5
    【详解】[1][2][3]电流表必须串联接入电路,让电流从电流表“+”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被测电路的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4]由图可知电流表接小量程,电流表示数为0.5A。
    11.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吊着重为9牛的金属块静止在水面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牛,则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牛。当增大金属块浸没的深度,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 ,金属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 ,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后三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4 不变 变大 不变
    【详解】[1] 金属块静止在水面下,金属块受到的浮力
    [2]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当增大金属块浸没的深度,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不变,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
    [3] 增大金属块浸没的深度,金属块下表面浸在水中的深度变大,根据,金属块下表面压强变大,由可知金属块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变大。
    [4] 由于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容器内液体的深度不变,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知,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不变。
    12.在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电键S,发现小灯L1、L2均不亮,电流表的示数为零,说明电路一定存在 故障(选填“断路”或“短路”)。用电压表进行检测,发现b、c间电压为零,a、b和a、c间电压均为3伏,若故障只有一处且只发生在L1或L2上,则电路故障是 。
    【答案】 断路 L1断路
    【详解】[1]闭合电键S,发现小灯L1、L2均不亮,电流表的示数为零,说明电路故障一定为断路。
    [2]用电压表检测时, b、c间电压为零,说明b、c间电路完好; a、c间电压为3伏,说明电流表和开关完好; a、b间电压为3V ,说明灯泡L2完好或短路,若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L1一定断路。
    13.判断或计算液体密度大小有如下方法:
    (1)自制简易密度计,如图所示将同一根密度计分别先后放入盛有甲、乙液体中,所受浮力分别是 F甲、F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是ρ甲、ρ乙,可以判断 F甲 F乙,ρ甲 ρ乙(均选填“>”“=”或“<”);
    (2)现在小星有以下四根材料可以用于制作密度计,要求:1.密度计测量的液体密度范围在1000~1200kg/m3之间;2.盛放液体的水槽直径为 100mm。请你帮小星选一个最合适的材料作为密度计,并说明不选择其他材料的理由。
    【答案】 = < 见解析
    【详解】(1)[1]密度计在甲乙液体中,均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
    [2]由图甲乙得,密度计在甲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较大,由得
    (2)[3]密度计在被测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则密度计的密度小于被测液体密度,故CD不选;A材料的直径为11cm=110mm,大于盛放液体的水槽直径100mm,不能放入容器中,则排除A。故选B。
    三、作图题
    14.在图中,正方体所受重力G为5牛,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地面所受压力F压。
    【答案】
    【详解】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重力,大小为5N,方向垂直水平面向下,作用在地面上。过与物体接触的地面上,沿垂直地面向下做有向线段,取1N作为标度,在线段上取与标度等长的5段即可表示5N,作图如下:
    15.如图所示,在○中填入电压表、电流表符号, 使之成为正确的电路。
    【答案】
    【详解】因为电流表与被测电路串联,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上方电表与灯泡串联,故是电流表;下方电表与电源串联,故也是电流表,如图:
    四、综合题
    16.将体积为2.0×10-3米3的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求金属球受到的浮力F浮。(ρ水=1.0×103kg/m3)
    【答案】19.6N
    【详解】解:由于金属球浸没在水中,则金属球排开水的体积
    金属球受到的浮力
    答:金属球受到的浮力F浮为19.6N。
    17.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V。闭合开关后,两灯泡均发光,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求:
    (1)流过灯泡的电流为多少?
    (2)灯泡两端的电压为多少?
    【答案】(1)0.48A
    (2)3.3V
    【详解】(1)闭合开关,两灯泡串联接入电路,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相等,电流表测通过电路的电流,由乙图可知电流表接入电路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48A,所以流过灯L1和L2的电流都是0.48A。
    (2)电压表测量的是L2两端电压,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18.自行车使用方便,而且环保无污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小敏从家里骑自行车到学校,已知小敏的质量为 50kg,小敏的自行车相关数据见下表。求:
    (1)自行车车架材料的密度;
    (2)小敏骑自行车行驶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
    (3)小敏骑自行车行驶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1);(2)588N;(3)
    【详解】解:(1)车架材料的密度
    (2)小明骑行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
    (3)小明骑自行车时对地面的压强
    答:(1)自行车车架材料的密度是;
    (2)小敏骑自行车行驶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力为588N;
    (3)小敏骑自行车行驶时,自行车对地面的压强为。
    19.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高度相同的A、B圆柱形薄壁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分别盛有高度相同的水和液体乙。液体乙的密度为1.5×103千克/米3,A、B容器底面积分别为3×10-2米2和2×10-2米2。
    (1)若水的质量为3千克,求水的体积V水;
    (2)将质量为3千克的物块先后放入水和液体乙中,均沉底,下表为放入物块前后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
    ①求放入物块前,液体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乙;
    ②求该物块密度的ρ物的取值范围。
    【答案】(1)3×10-3m3;(2)①29.4N;②1.5×10-3m3<ρ物<2×103kg/m3
    【详解】解:(1)水的体积
    (2)①原来水和液体乙的深度相同,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F水=ρ水ghSA①
    乙对容器底的压力为
    F乙=ρ乙ghSB②
    由①②得到
    所以
    F水= F乙=29.4N
    ②若均不溢出,因为SA>SB,所以
    Δh水<Δh乙
    h水1<h乙1
    而放入后
    F乙=F水=44.1N
    所以
    ρ水gh水1SA=ρ乙gh乙1SB
    h水1= h乙1
    前后矛盾,可推理得出乙液体一定有溢出,水面到达容器口,可能有溢出,此时
    所以
    又因为物块先后放入水和液体乙中,均沉底,所以ρ物>1.5×103kg/m3,所以物块密度的ρ物的取值范围为1.5×10-3m3<ρ物<2×103kg/m3。
    答:(1)若水的质量为3千克,水的体积V水为3×10-3m3;
    (2)①求放入物块前,液体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乙为29.4N;
    ②求该物块密度的ρ物的取值范围为1.5×10-3m3<ρ物<2×103kg/m3。
    20.为研究物体在水中受到向上的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方案进行实验。他先将圆柱体A挂在测力计下,此时测力计示数为,然后逐渐将A浸入水中,并将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相应的测力计示数F、与F的差值记录在表一中。为进一步探究,小明换用圆柱体B重复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圆柱体A、B底面积分别为、,且)
    表一(圆柱体A)
    表二(圆柱体B)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5、6、7)数据中F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圆柱体浸入水中, ;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5、6、7)数据中和h的关系及相关条件,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一圆柱体浸入水中, ;
    ③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5(或2、6,或3、7)数据中、h及相关条件,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底面积不同的圆柱体浸入水中, ;
    ④实验中圆柱体重力对其在水中受到向上的力的大小 影响(选填“有”或“无”);
    ⑤实验中圆柱体A、B的高度关系为: 。
    【答案】 F随着h的增大而减小 和h成正比 h相同,不同 无
    【详解】(1)[1]由表中数据可知,物体在水中受到向上的力随着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的增大而增大。
    (2)[2]由表中数据可知,h变为原来的几倍,就变为原来的几倍,故得出结论:同一圆柱体浸入水中,和h成正比。
    (3)[3]由表中数据可知,底面积不同的圆柱体浸入水中时,虽然其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h相同,但与F的差值不相同。
    (4)[4]实验时圆柱体重力不变,但其在水中受到向上的力的大小在变,说明重力对其在水中受到向上的力的大小没有影响。
    (5)[5]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4组和第3组比,h增加3.0cm,只变化了0.5N,与前3组的规律不同,原因是第4组已完全浸没,浮力不随深度的变化而变化,同理第8组圆柱体也是处于完全浸没的状态。
    第1组和第4组浮力之比为

    第5组和第8组浮力之比

    所以。
    材料
    密度(kg/m3)
    长度/cm
    底面积直径/cm
    A
    800
    15
    11
    B
    600
    20
    2
    C
    1500
    25
    1
    D
    2500
    15
    1.5
    车架材料
    碳纤维
    车架体积/m3

    车架质量/kg
    5
    整车质量/kg
    10
    车轮子与地面的接触的总面积/
    0.01
    放入前
    放入后
    水对容器A底部的压力(牛)
    29.4
    44.1
    液体乙对容器B底部的压力(牛)
    F乙
    44.1
    实验序号
    h(厘米)
    F(牛)
    (牛)
    1
    3.0
    8.5
    1.5
    2
    6.0
    7.0
    3.0
    3
    9.0
    5.5
    4.5
    4
    12.0
    5.0
    5.0
    实验序号
    h(厘米)
    F(牛)
    (牛)
    5
    3.0
    8.8
    1.2
    6
    6.0
    7.6
    2.4
    7
    9.0
    6.4
    3.6
    8
    12.0
    6.0
    4.0

    相关试卷

    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陕西专用,苏科版,14.1~15.2):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zip:

    这是一份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陕西专用,苏科版,14.1~15.2):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zip,文件包含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陕西专用21docx、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4测试范围苏科版141152陕西专用docx、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陕西专用docx、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A4陕西专用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山西专用,第13~17章):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zip:

    这是一份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山西专用,第13~17章):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zip,文件包含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人教版山西专用docx、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测试范围第1317章人教版docx、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3测试范围第1317章人教版docx、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人教版山西专用docx、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人教版A4版docx、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人教版A4版pdf、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人教版A3版docx、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人教版A3版pdf等8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上海沪教版,6.1~7.1):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zip:

    这是一份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上海沪教版,6.1~7.1):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zip,文件包含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上海沪教版docx、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4测试范围61-71上海沪教版docx、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A4上海沪教版docx、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上海沪教版docx、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A3上海沪教版docx等5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