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多版本多地区)含答案
- 八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02(人教版2024,第1~5章)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试卷 2 次下载
- 八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上海专用,沪科版(五四制+)2024,序言+第4章)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试卷 0 次下载
- 八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北京专用,人教版2024第1~5章)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试卷 0 次下载
- 八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北师大版2024,1~4章)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试卷 0 次下载
- 八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北师大(北京)2024,第1~4章)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 试卷 0 次下载
八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01(人教版2024,第1~5章)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zip
展开这是一份八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01(人教版2024,第1~5章)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zip,文件包含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人教版2024docx、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测试范围人教版八上第15章人教版2024docx、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3测试范围人教版八上第15章人教版2024docx、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人教版2024docx、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人教版2024docx、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人教版2024pdf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测试范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5章。
4.难度系数:0.7。
第Ⅰ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正确。
1.以下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B.人食指的指甲宽度约为1dm
C.中学生百米赛跑所用时间为15s
D.教室里的课桌高度约为1.5m
【答案】C
【解析】A.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是1.2m/s,故A不符合题意;
B.人食指的指甲宽度约为4cm,故B不符合题意;
C.某中学生百米赛跑的成绩约15s,故C符合题意;
D.教室里的课桌高度约为0.7m,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中新网10月19日电,神舟十一号飞船于北京时间19日凌晨与天宫二号成功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合体后,开展空间科学实验,那么,对接后的神舟十一号飞船相对下列哪一个参照物是静止的( )
A.月球B.地球C.太阳D.天宫二号
【答案】D
【解析】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成功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合体后,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神舟十一号飞船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神舟十一号飞船是静止的,而相对于月球、地球、太阳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神舟十一号飞船是运动的,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3.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C.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
D.以乙为参照物,甲是静止的
【答案】B
【解析】AB.由图像可知,甲、乙的s-t图像都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图像可知,甲的速度为,乙的速度为,,即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C.由图像可知,经过6s,甲运动了1.2m,乙运动了0.6m,因为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此时甲在乙前面处,故C不符合题意;
D.由B选项可知,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在乙前面向东运动,两物体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所以乙为参照物,甲是运动的,且向东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分析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象之间的“交谈”有时用超声波,声音很小,人类听不见但大象们能听清
B.静谧的夜晚我们身边的狗狗有时突然耳朵一竖并转动几下,这可能是狗狗听到了人类听不见的声音
C.家人之间悄悄说话,身边的狗狗无动于衷,因为“悄悄话”的频率狗狗是无法感知的
D.地震时发出的声音以3×108m/s的速度传播到大象的耳朵,所以大象能听到
【答案】B
【解析】A.大象发声频率范围为14Hz-24Hz,频率低于20Hz,大象之间的“交谈”用次声波,声音音调很低,人类听不见但大象们能听清,故A错误;
B.狗的听觉频率范围为15Hz-50000Hz,比人的大,静谧的夜晚我们身边的狗狗有时突然耳朵一竖并转动几下,这可能是狗狗听到了人类听不见的声音,故B正确;
C.家人之间悄悄说话,身边的狗狗无动于衷,因为“悄悄话”的频率在狗狗的听觉频率范围内,狗狗是可以听见的,故C错误;
D.地震时发出的声音以340m/s的速度传到大象的耳朵,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大象可以听到,故D错误。
故选B。
5.如图所示,小明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制作了一个“水瓶琴”,用筷子敲击瓶口,就可以发出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通过瓶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B.依次敲击瓶口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C.依次敲击瓶口时,最右边瓶子发出声音的音调最低
D.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瓶口时,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
【答案】C
【解析】A.敲击有水玻璃瓶时,声音主要是由水柱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依次敲击瓶口时,由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相同,所以其发出声音的音色相同,故B错误;
C.在依次敲击瓶口的过程中,最右边瓶子水柱最高,振动最慢,所以音调最低,故C正确;
D.用不同的力敲击它们,它们振动的幅度不同,响度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6.如图所示,小红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放在一铺有湿抹布的桌面上,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过一段时间后,小红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发现有白霜,拿起易拉罐时发现湿抹布和易拉罐的底部粘在一起了。小红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
A.易拉罐中的冰加入盐,可以降低冰的熔点
B.易拉罐下部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湿抹布和易拉罐的底部粘在一起,是因为水凝固形成的
D.冻肉出冷库时比进冷库时重,和易拉罐下部霜的成因相同
【答案】B
【解析】A.测量混有盐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摄氏度,说明冰的熔点低于标准大气压时的熔点,则盐可降低冰的熔点,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易拉罐下部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易拉罐表面,凝华成固态的霜,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湿抹布中的水遇到冷的易拉罐,凝固成固态,于是湿抹布与易拉罐底粘在一起,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肉进冷库时,肉中的水蒸气遇到冷凝华成霜附在肉内,冻肉出冷库时比时空冷库时重,与易拉罐下部霜的成因相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可知节省的空间距离为( )
A.5.4mB.4.6mC.3.1mD.2.3m
【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节省的空间距离即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人与镜的距离2.3m,视力表与镜距离即为,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视力表的像离镜距离也为3.1m,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2024年新年伊始,受到首场强寒流影响,我省黄河两岸树木出现了雾凇,如图所示,树木出现雾凇所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 凝华B. 凝固C. 汽化D. 液化
【答案】A
【解析】雾凇是由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凝华,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9.对下面诗句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调来进行辨别
D.“忽闻水上琵琶声”其中琵琶声是琵琶弦振动产生的
【答案】D
【解析】A.“响鼓也要重锤敲”,意思是重锤敲鼓时,鼓面振动幅度大,声音的响度大;说明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A错误;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指的是不敢大声说话,担心惊吓了天上的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
C.不同的人说话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C错误;
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琵琶声是琵琶弦的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
故选D。
10.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
A.消融的冰花 B.草叶上的露珠
C.洁白的雾凇 D.夏天晾衣
【答案】B
【解析】
A.消融的冰花,是固态的冰熔化成液态的水,属于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B符合题意;
C.洁白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夏天晾衣服,衣服上的水由液态变成气态,属于汽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A.海市蜃楼B.空中彩虹
C.水中倒影D.皮影戏
【答案】D
【解析】A.海市蜃楼是光在密度不均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时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所以说彩虹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不是光的直线传播,故C不符合题意;
D.皮影戏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把影子的影态反映在荧幕上,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2.如图所示,某同学将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固定在光具座40cm刻度线处来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此时光屏得到清晰的像,不改变透镜位置,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也能得到清晰的像
B.将蜡烛放在2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找到清晰的像,此时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类似
C.改用焦距为20cm凸透镜乙,不改变蜡烛和光屏位置,光屏上的像模糊,此时与近视眼成因相似
D.改用焦距为20cm凸透镜乙,不改变蜡烛和透镜位置,向右移动光屏可以得到清晰的像
【答案】C
【解析】A.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蜡烛和光屏对调后,光屏上仍成清晰的像,但对调后,物距小于像距,故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将蜡烛放在25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为15cm,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原理相同,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D.改用焦距为20cm凸透镜乙,折光能力变弱,像成在光屏右侧,此时与远视眼成因相似,不改变蜡烛和透镜位置,向右移动光屏可以得到清晰的像,故C错误,C符合题意;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如图所示物理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
A.甲图:水中建筑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乙图: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的虚像
C.丙图:岸边的人看到水中的“鱼儿”比实际位置浅
D.丁图:西安城墙的彩色花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答案】C
【解析】A.水中建筑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地面上的圆形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成的是太阳的实像,故B错误;
C.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眼顺着折射光线看过去为偏高的虚像,所以岸边的人看到水中的“鱼儿”比实际位置浅,故C正确;
D.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所以彩色花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故D错误。
故选C。
14.如图所示为了保证校园安全,学校大门口安装了自动闸机,它与刷脸机相联,师生可以通过“刷脸”鉴别身份打开闸机进入校园( )
A.刷脸机的成像原理和投影仪相同
B.人通过摄像头所成的像为虚像
C.“刷脸”时人要位于刷脸机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
D.要使成像变大,人应该远离刷脸机
【答案】C
【解析】A.由题意可知,刷脸机相当于一个照相机,成像原理和照相机相同,故A错误;
B.刷脸机相当于一个照相机,人通过摄像头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
C.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成像时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故“刷脸”时人要位于刷脸机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故C正确;
D.由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规律可知,要使成像变大,人应该靠近刷脸机,故D错误。
故选C。
15.下列关于光的现象和传播规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只有高温物体在辐射红外线
B.红底白字在蓝光照射下呈现黑底蓝字
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D.“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中的“鱼”和“浅底”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答案】A
【解析】A.自然界中任何物体都在辐射红外线,故A错误,符合题意;
B.红底白字在蓝光照射下,红底不能反射蓝光,呈黑色,白字能反射蓝光,字呈现蓝色,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是光在界面发生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中的“鱼”和“浅底”是光从水中进入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如图所示,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人靠近平面镜时,他的像变大
B.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增大时,他与像的距离变小
C.平面镜垂直纸面向里移动,他的像位置不变
D.平面镜的上端向人倾斜,他的像位置不变
【答案】C
【解析】A.平面镜所成的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当人靠近平面镜时,人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也不变。故A错误;
B.平面镜所成的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当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增大时,像与平面镜的距离也增大,所以他与像的距离变大,故B错误;
C.当平面镜垂直纸面向里移动时,因为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人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他的像位置不变,故C正确;
D.平面镜的上端向人倾斜,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发生了改变,因为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他的像位置发生了改变,故D错误。
故选C。
17.在下列四幅图中,描述正确的是( )
A.乙图是近视眼成像情况,其正确矫正做法是甲图
B.乙图是远视眼成像情况,其正确矫正做法是丁图
C.丙图是近视眼成像情况,其正确矫正做法是丁图
D.丙图是远视眼成像情况,其正确矫正做法是甲图
【答案】B
【解析】AB.乙图中,眼睛的晶状体对光的会聚能力太弱,看近处物体时成像于视网膜后,是远视眼成像情况,应该用对光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进行矫正,正确做法是丁图,故A错误,B正确;
CD.丙图中,眼睛的晶状体对光的会聚能力过强,看远处物体时成像于视网膜前,是近视眼的成像情况,应该用对光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进行矫正,正确做法是甲图,故CD错误。
故选B。
18.小明在音乐教室练习弹奏乐器,示波器上记录不同时间接收到的声音波形,其中正确的是( )
A.由图像可知一定有三个发声体B.甲图比乙图的音调低
C.乙图比丙图响度大D.丙图比甲图的音调高
【答案】D
【解析】A.波形图的形状表示声音的音色,三个图中波形图的形状大体相同,说明音色相同,因此发声体是一个,故A错误;
BD.波形图中相同时间内完成波的个数表示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即表示声音的音调,由图可知丙图波的个数较多,音调高;甲乙两图波的个数相同,音调相同,故B错误,D正确;
C.波形图中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距离表示声音的响度,甲图中距离小,响度小;乙丙两图中距离相同,响度相同,故C错误。
故选D。
19.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勇夺40枚金牌、27枚银牌、24枚铜牌,金牌数与美国并列第一,创造我国境外参加奥运会历史最好成绩,很多观众通过网络观看奥运直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调节播放的音量,是通过改变音调来改变声音的大小
B.射击场上的枪声以的速度传到现场观众的耳中
C.观众雷鸣般的掌声,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
D.如果倍速播放视频,声音会变尖是由于音色改变导致的
【答案】C
【解析】A.调节播放的音量按钮是通过改变声音的响度来改变声音的大小,故A错误;
B.射击场上的枪声以340m/s的速度传到现场观众的耳中,故B错误;
C.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观众雷鸣般的掌声,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C正确;
D.倍速播放回看时声音变尖,是因为快放改变了声音的音调,故D错误。
故选C。
20.某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v 与物到凸透镜的距离 u 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该凸透镜的焦距 f = 16 cm
B.当 u = 10 cm时,在光屏得到的是放大的像
C.当 u = 6 cm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D.把物体从距透镜30 cm处移动到距透镜10 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答案】B
【解析】A.由图得,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故A错误;
B.当 时,物距在f~2f之间,此时在光屏得到的是放大的实像,故B正确;
C.当时,物距小于f,在光屏上得到的是放大的虚像,故C错误;
D.把物体从距透镜30 cm处移动到距透镜10 cm处的过程中,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逐渐变大,故D错误。
故选B。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23分。
2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2×10-3km= mm;(2)30dm= m。
【答案】2×103 3
【解析】(1)[1]由于1km=103m=104dm=105cm=106mm=109μm=1012nm
则2×10-3km=2m=20dm=2×102cm=2×103mm
(2)[2]30dm=3m
22.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迎宾表演中,19座“水玉琮”敲击出激昂的鼓声,以水为礼,击鼓迎宾。鼓声是通过 传入观众的耳朵。开幕式现场附近,禁止车辆鸣笛,是从 处控制噪声。
【答案】空气 声源
【解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入观众的耳朵。
[2]减弱噪声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开幕式现场附近,禁止车辆鸣笛,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
23.如图所示,接通电源,此时能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现用抽气设备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变大变小,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 。 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min内振动6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Hz。
【答案】介质 10
【解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用抽气机将瓶内的空气抽出,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能传播声音的空气越来越少,所以声音会逐渐减弱;如果把瓶中的空气完全抽出来,瓶内就成了真空,没有了将声音传出瓶外的介质,所以我们不能听到音乐声。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min内振动6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24.如图是王亚平老师在“天宫”空间站上做“水球”实验时的情形。“水球”对光有 作用;人们通过“水球”看到的是王亚平的 (选填“实”或“虚”)像;当王亚平远离“水球”时,她的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答案】会聚 实 变小
【解析】[1]“水球”是中间厚,边缘薄,属于凸透镜,它对光有会聚作用。
[2]从图中可以看到,“水球”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像,这为实像。
[3]由[2]解析可知,“水球”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王亚平远离“水球”时,根据凸透镜的成实像规律,物远像近像变小,她的像是变小的。
25.汽车前灯的反光罩,相当于凹面镜,它对光线有 作用;汽车两侧的后视镜是 (选填“平面镜”“凸面镜”或“凹面镜”)。如图甲,轿车司机从右后视镜中观察到一辆越野车,下一时刻越野车在后视镜中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越野车相对于轿车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后视镜中越野车的像是光的 形成的。
【答案】 会聚 凸面镜 运动 反射
【解析】 [1]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汽车两侧的后视镜是凸面镜,凸面镜能反射光成像,具有扩大视野的作用。
[3]由图可知,越野车相对于轿车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
[4]后视镜是凸面镜,镜中越野车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26.小明发现夏天汽车从阴凉的地下车库开出后,车窗玻璃常会上雾,可以擦车窗玻璃的______(选填“内侧”或“外侧”)除雾,雾是由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形成的,此过程要______(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答案】 外侧 液化 放出
【解析】[1]汽车从阴凉的地下车库开出后,车窗外气温较高,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车窗玻璃而液化形成小水滴附着在玻璃外侧,故应擦拭车窗外侧除雾。
[2][3]雾是小水滴,由水蒸气液化而形成,液化要放出热量。
27.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二维码成 (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手机镜头远离二维码,二维码在手机中所成的像会 (选填“变大”或“变小”)。
【答案】 倒立 变小
【解析】[1]用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了一张照片,二维码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手机镜头远离二维码,物距变大,像距变小,二维码在手机中所成的像会变小。
28.小明将烧瓶内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去火焰,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如图所示,他观察到______,这是因为烧瓶内水面上方气压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水的沸点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答案】 水重新沸腾起来 减小 降低
【解析】[1][2][3]向瓶底浇冷水,烧瓶内的高温水蒸气遇冷液化,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水又会重新沸腾起来。
29.如图小华拿出手机,保持手机到眼镜的距离不变,开启屏幕打开手机前置摄像头,通过摄像头成的像与屏幕关闭时成的像相比 ,由于不合理使用手机,小华患上了近视眼,图 是近视眼的光路图。
【答案】 变小 乙
【解析】[1]屏幕关闭时成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像和小华大小相等;通过摄像头成的像是小华缩小的实像,因此通过摄像头成的像与屏幕关闭时成的像相比变小。
[2]小华患上了近视眼,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变厚,对光的折射能力变强,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因此图乙是近视眼的光路图。
三、作图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2分,共8分。
30.作图:画出光线经过玻璃砖右侧壁发生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共用一条法线)
【答案】
【解析】光线射向玻璃砖右侧壁,发生反射和折射。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用量角器测量出入射角大小,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光从玻璃射向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31. 在如图中,AB为平面镜,S为发光点。已知从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通过P点。请作出从S发出的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P点的光路。
【答案】
【解析】过镜面作出点S的对称点,即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P与镜面交于O点,即为入射点(反射点),连接光源和入射点就得到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
32.防涨水六不准中“不要到不熟悉的河边、池塘等地方下水游泳”,清澈的水看似很浅,实则很深,不明水情擅自下水容易发生溺水事故。在学习了物理之后,我们可以从物理的角度认识其中的原理,请在图中画出人眼看到池底A的大致光路图(A′是人眼看到的池底A的像)。
【答案】
【解析】当折射光线射入人眼时,人凭光沿直线传播的感觉,认为池底A在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的A'处,连接眼睛与A',连线与水面交于O点,则O点为入射点;连接AO,标上箭头为入射光线,O点与眼睛的连线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33. 如图所示,物体AB和它在平面镜中的像A′B′,请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答案】
【解下】连接AA′、BB′,作AA′、BB′的中垂线,此线就是平面镜的位置,在平面镜的背面应打斜线,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7分。
34.图甲是某小组“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值。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___________;
(2)在1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_℃;
(3)由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海波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由实验知,海波熔化需要的条件是:①___________;②继续吸收热量;
(5)另一小组在利用相同的器材进行这一实验时,观察到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计示数缓慢上升。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 烧杯中的水少 B. 对试管内的海波不断搅拌
C.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试管壁 D. 海波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
【答案】(1)停表 (2)42 (3)晶体 (4)温度达到熔点 (5)C
【解析】
(1)[1]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需要测量温度和时间,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停表。
(2)[2]如图乙,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读数为42℃。
(3)[3]由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海波在固定的温度开始熔化,熔化时温度不变,因此海波是晶体。
(4)[4]通过实验可知,海波熔化需要达到48℃,熔化过程中,需要继续加热,由此可知海波熔化需要的条件是:①温度达到熔点;②继续吸收热量。
(5)[5]海波在固定的温度开始熔化,熔化时温度不变,进行这一实验时,观察到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计示数缓慢上升;
A.该物质是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是不变的,烧杯中的水少,不会影响温度计的示数,故A不符合题意;
B.对试管内的海波不断搅拌,试管中海波受热更加均匀,不可能出现以上情况,故B不符合题意;
C.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试管壁,因为烧杯中水的温度高于海波的温度,温度计示数缓慢上升,故C符合题意;
D.海波是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5.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1)实验时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同时显示在纸板上,应把纸板与平面镜 放置,图中的入射角是 度;
(2)如图乙将右侧纸板沿PQ剪开,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发现在纸板右侧的 部看不到反射光线;
(3)经多次实验,在纸板上画出入射光线和对应的反射光线后,利用刻度尺在白纸板上作了一条平行于平面镜的直线AF, A、B、C、D、E、F、N是直线与各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的交点(图丙), 测量发现: AB=EF, BC=DE, CN=ND, 这样的发现 (能/不能)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
(4)在探究得到光的反射规律后,小明想到自行车的尾灯(图丁)本身并不发光,但是夜晚当汽车的灯光无论从哪个方向照在它上面时,它都能将光反射回去,以引起汽车驾驶员的注意.经了解它是由许多角反射器组成的反光装置,则该角反射器是由 ( )
A.一个平面镜组成
B.二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
C.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
【答案】(1) 垂直 40
(2)上
(3)能
(4)C
【解析】(1)[1][2]实验时,把平面镜放在桌面上,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同时显示在纸板上,应把纸板ENF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则图中的入射角是
(2)将右侧纸板沿PQ剪开,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纸板的上半部与P不在同一平面内,如图乙所示,发现在纸板右侧的上部看不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由AB=EF,BC=DE,CN=ND,利用全等三角形知识知道
∠NOA=∠NOF
∠NOB=∠NOE
∠NOC=∠NOD
即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自行车的尾灯本身并不发光,它是由多个角反射器(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镜)组成的反光装置,最后的反射光线与原入射光线平行,能引起司机的注意,故选C。
36. 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小捷将光源移至光具座30cm处后,再移动光屏,光屏上会出现清晰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2)调节三者的位置后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烛焰的像,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3)小燕根据实验记录,绘制了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之间的关系(乙图),则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4)小明将蜡烛移到光具座最左端,拿来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的左侧并靠近凸透镜后,移动光屏成清晰的像,撤去眼镜后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的像又重新清晰了,说明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了视网膜 (选填“前方”或“后方”);
(5)如图甲,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换成焦距稍大一些的凸透镜,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直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
(6)实验后,该同学取下自己所带的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靠近透镜的位置,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向左移动光屏,原来模糊的像又变清晰了,则说明该同学所带的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答案】缩小 上 10 靠近 前方 右 远视
【解析】(1)[1]如图所示位置,物距大于像距,因此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2]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发生改变可知,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
(3)[3]分析图像中有关数据可知,当物距等于像距时,物距等于二倍焦距,即
物体成等大、倒立的实像,因此该透镜的焦距为10cm。
(4)[4][5]由于近视镜的镜片属于凹透镜,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使光线在进入凸透镜前变得发散,经过凸透镜后成的像原理透镜正好落在光屏上,撤去眼镜,则应将光屏向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说明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5)[6]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换成焦距稍大一些的凸透镜,此时相当于减小物距,根据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应向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
(6)[7]根据题意可知,该同学取下自己所戴的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向左移动光屏,原来模糊的像又变清晰了,说明该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加上同学的眼镜后,成的像靠近凸透镜,所以该同学所戴的是凸透镜,是远视镜。
五、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37.小海一家元旦假期从家里开车到琼海白石岭去玩,如图所示,汽车从家往琼海白石岭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8时4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求:
(1)汽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是多少h?
(2)汽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多少km/h?
(3)若汽车仍以该速度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琼海白石岭需要多少s?
【答案】(1)2h;(2)72km/h;(3)1800s
【解析】解:(1)汽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是
(2分)
(2)汽车从A地到B地的路程为
(1分)
汽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
(1分)
(3)据图可知从B地到达琼海白石岭还需行驶的路程为36km,若汽车仍以该速度匀速行驶,则汽车从B地到琼海白石岭所用时间是
(2分)
答:(1)汽车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是2h;
(2)汽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为72km/h;
(3)若汽车仍以该速度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琼海白石岭需要1800s。
38.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求:
(1)若经过6s收到回波信号,则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多少m?
(2)若海面的船只上站着一个人,在海面下150m处发出一次响声后,此人在海面上很快听到两次响声,两次响声间隔0.4s,则海底的深度是多少m?
【答案】(1)4500m;(2)450m
【解析】解:(1)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为
(1分)
由可得,海洋中该处深度为
(1分)
(2)设海底的深度为h,发声处到海面的距离为s1、传播的时间为t1,则声音向下传播经海底反射后走的路程为
(1分)
传播的时间为t2;由题知两次响声的间隔为0.4s,即
由可得
(1分)
即
(1分)
解得
h=450m(1分)
答:(1)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4500m;
(2)海底的深度是450m。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海波的温度/℃
40
44
46
48
48
48
48
48
48
50
5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八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沪科版2024,第1~5章)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zip,文件包含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沪科版2024docx、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测试范围八上第15章沪科版2024docx、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3测试范围八上第15章沪科版2024docx、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沪科版2024docx、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沪科版2024docx、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沪科版2024pdf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02(人教版2024,第1~5章)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zip,文件包含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人教版2024docx、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测试范围八上第15章人教版2024docx、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3测试范围八上第15章人教版2024docx、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人教版2024docx、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人教版2024docx、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人教版2024pdf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卷01(人教版,第13~19章):2024+2025学年初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zip,文件包含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全解全析人教版docx、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测试范围第1319章人教版docx、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考试版A3测试范围第1319章人教版docx、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参考答案人教版docx、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人教版docx、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答题卡人教版pdf等6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