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456886/0-173321278474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456886/0-173321278484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456886/0-173321278487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456886/1-173321278849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456886/1-173321278852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物理试题 Word版无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6456886/1-173321278855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安徽省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安徽省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安徽省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物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2024年11月16日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题卡上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物理学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关于物理学史和物理学研究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质点、点电荷概念的建立应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思想
B. 速度和加速度都是利用比值定义法得到的定义式
C. 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将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得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 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什巧妙测量了万有引力常量,被人们称为测量地球质量的人
2. 如图所示,国产机器人“天工”能平稳通过斜坡。若它可以在倾角不大于30°的斜坡上稳定地站立和行走,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它的脚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不能小于( )
A. B. C. D.
3. 习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为节能环保,营造低碳生活,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为了测试某品牌新能源汽车的性能,现有A、B两辆汽车沿着平直公路运动,t=0时刻B车在A车前方x0=160m处,该时刻两车开始刹车,此后过程中两汽车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的加速度大小之比2∶1B. A、B两车可能发生碰撞
C. t=20s时两车相距x=60mD. t=15s时两车间距最小为10m
4. 如图甲所示,用一水平恒力F拉水平桌面上的木块,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5m/s2。若把水平桌面调整为倾角θ=37°斜面,用同样大小的拉力F沿斜面向上拉木块,如图乙所示,木块在倾斜桌面上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g取10m/s2,则木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sin37°=0.6,cs37°=0.8)( )
A. 0.5B. 0.4C. 0.3D. 0.2
5.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2kg的物块挂在弹簧秤的下端,在弹簧秤的拉力作用下沿竖直方向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物块的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弹簧秤始终在弹性限度内,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s~6s内物块先超重后失重,弹簧秤的示数先增大后减小
B. 0~6s内物块先超重后失重,速度变化量大小为3m/s
C. 0~6s内物块先失重后超重,6s时物块的速度为6m/s
D. 0~6s内物块先失重后超重,弹簧秤6s末的示数为24N
6. 我国近20年来,经济迅速发展,科技不断进步,高铁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一辆动车共有20节(含车头),平均分成4组,每组的第一节都有一个相同的发动机,该动车在四个发动机的牵引下沿着平直的轨道做匀加速运动,已知每节车厢和车头质量相等,每节车所受阻力相同,每个发动机提供牵引力均为F,从前到后第2节对第3节作用力为F1,第19节对第20节作用力为F2,则F1与F2的大小之比( )
A. B. C. D.
7. 如图是某小区单扇自动感应门,人进出时,门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匀加速运动,后以匀减速运动,完全打开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单扇门的宽度为d,则门完全打开所用时间为( )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
8. 如图甲所示,质量m=2kg的小物体放在长直的水平地面上,用水平细线绕在半径R=0.8m的薄圆筒上。t=0时刻,圆筒由静止开始绕竖直中心轴转动,其角速度ω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小物体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g取10m/s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细线拉力大小为8N
B. t=2s时细线拉力的瞬时功率为32W
C. 小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满足v=4t
D. 在0~2s内,小物体所受合力为8N
9. A、B两颗卫星均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绕行方向相同,如图所示,他们的轨道高度分别为R、3R,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A卫星的转动周期为T0。不计其他天体对卫星的影响,不计A、B之间的引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两颗卫星的线速度之比
B. A、B两颗卫星的角速度之比
C. A、B两颗卫星的加速度之比
D. A、B两颗卫星相邻两次间距最小时间为
10. 如图,高速公路上一辆速度为90km/h的汽车紧贴超车道的路基行驶。驾驶员在A点发现刹车失灵,短暂反应后,控制汽车通过图中两段半径及弧长相等的圆弧从B点紧贴避险车道左侧驶入。已知汽车速率不变,AC是一段直线路径,A、B两点沿道路方向距离为100m,超车道和行车道宽度均为3.75m,应急车道宽度为2.5m,路面提供的最大静摩擦力是车重的0.5倍,汽车转弯时恰好不与路面发生相对滑动,重力加速度g=10m/s2,则( )
A. 汽车转弯的圆弧半径125mB. 汽车转弯的圆弧半径120m
C. 驾驶员反应时间为1.2sD. 驾驶员反应时间为1.0s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11. 某学习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将左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放置在水平桌面上,轻绳跨过滑轮后左端与重物连接,右端与装有力传感器的木块连接,力传感器质量不计可以直接测出绳子的拉力大小F,木块右端连接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通过纸带可以计算木块的加速度大小a,改变重物的质量,进行多次实验。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B. 调节长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C. 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D. 重物的质量应远小于木块的质量
(2)已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实验得到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图中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则在该次实验中,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为研究木块的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该小组同学根据多次实验测出的拉力F的大小及对应的加速度a的值作出了a-F的关系图像,如丙图所示,由图可知,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因数μ=______;木块的质量m=______kg(g取10m/s2)。
12. 某同学用向心力演示仪探究向心力与质量、半径、角速度关系,实验情境如甲、乙、丙三图所示,其中铝球、钢球大小相等。
(1)本实验采用的主要实验方法为______(填“等效替代法”或“控制变量法”)。
(2)三个情境中,图______是探究向心力大小F与质量m关系(选填“甲”、“乙”、“丙”)。在甲情境中,若两钢球所受向心力比值为,则实验中选取两个变速塔轮的半径之比为______。
(3)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传感器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原理如图丁所示。装置中水平直槽能随竖直转轴一起转动,将滑块放在水平直槽上,用细线将滑块与固定的力传感器连接。当滑块随水平光滑直槽一起匀速转动时,细线的拉力提供滑块做圆周运动需要的向心力。拉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力传感器测得,滑块转动的角速度可以通过角速度传感器测得。
保持滑块质量和运动半径r不变,探究向心力F与角速度ω的关系,作出F-ω2图线如图戊所示,若滑块运动半径r=0.3m,细线的质量和一切摩擦可忽略,由F-ω2图线可得滑块和角速度传感器总质量m=______kg(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38分。答题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 为了祖国的统一,为了维护世界的和平,2024年10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兵力开展“联合利剑—2024B”一次大规模的围台军演。如图所示,某科目军事演习,红军“轰—20”轰炸机在离海面高H=500m高处水平飞行,发现远处海面有一艘静止的蓝军模型军舰,飞机为了保证安全,需要在距离军舰水平距离s=1000m时投下炸弹,若军舰发现飞机投下炸弹时立即以加速度a=2m/s2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与飞机运动方向相同,结果炸弹仍然命中目标,不计军舰大小,不计空气阻力(g=10m/s2),求:
(1)炸弹从投出至命中目标经过的时间;
(2)飞机释放炸弹时飞行速度的大小v;
(3)若军舰不动,同时竖直向上发炮拦截炸弹,发射炮弹的速度大小v0应为多少才能成功拦截?
14. 如图所示,装置可绕竖直轴转动,可视为质点的小球A与两细线连接后分别系于B、C两点,装置静止时细线AB水平,细线AC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已知小球的质量m=0.8kg,细线AC长L=1m,B点距C点的水平和竖直距离相等(重力加速度g取10m/s2,sin37°=0.6,cs37°=0.8),两细线AB、AC对小球的拉力分别为F1、F2.
(1)若装置静止不转动,求F1、F2的大小;
(2)若装置匀速转动,角速度,求F1、F2的大小;
(3)若装置匀速转动,角速度ω=5rad/s,求F1、F2的大小。
15. 如图所示,从A点以某一水平速度v0抛出质量m=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当物块运动至B点时,恰好沿切线方向进入圆心角∠BOC=37°的固定光滑圆弧轨道BC,经圆弧轨道后滑上与C点等高、静止在粗糙水平面的长木板上,圆弧轨道C端切线水平,最终小物块恰好不离开长木板。已知A、B两点距C点的高度分别为H=1.0m、h=0.55m,长木板的质量M=2kg,物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4,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g=10m/s2,sin37°=0.6,cs37°=0.8,求:
(1)小物块从A点抛出的速度大小v0;
(2)小物块滑动至C点时,对圆弧轨道C点的压力大小(保留一位小数);
(3)长木板的长度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沧州市三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河北省沧州市三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河北省沧州市三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九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物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本卷命题范围,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物理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福建省泉州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福建省泉州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物理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