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模拟题(四)(试题)-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题(四)(试题)-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下面算式中与23÷0.6相等的算式是( )。
A.230÷6B.0.23÷0.06C.2.3÷6
2.连接点A(2,5)、B(2,1)、C(5,1),形成的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
3.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54平方厘米,高是9厘米,底是( )厘米。
A.6B.12C.3
4.下面各式中,积最小的是( )。
A.56×0.45B.5.6×4.5C.5.6×0.45
5.小柔坐在教室的第4列、第6行,用数对表示是(4,6),她正前方有( )位同学.
A.2B.3C.4D.5
6.如图,在27÷25的竖式中,箭头所指的“200”表示( )。
A.200个1B.200个0.1C.200个0.01
7.如图所示,在计算43÷23时,竖式中的“200”表示200个( )。
A.十B.一C.0.1D.0.01
8.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条边长度分别为12厘米和8厘米,已知其中的一条高是10厘米,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A.120B.96C.80D.60
二、填空题
9.奶奶今年岁,小玲今年岁,3年后,奶奶和小玲相差( )岁。
10.两个相邻自然数的和是37,这两个自然数是( )和( )。
11.小明给爸爸打长途电话一共花了9.6元,共通话12分钟,平均每分钟( )元。
12.一个三角形的底是15米,高4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13.一个等腰三角形,顶角是底角的2倍,顶角是( )度,底角是( )度。
14.根据已知算式的积,直接写出其他算式的积。
2774×23=63802 2.774×2.3=( ) 27.74×23=( )
0.2774×230=( ) 277.4×0.23=( )
15.比较大小
1.6×0.9 1.6
2.3 2.3×0.999
4.737 4.373
16.下面是四(1)班部分座位表,他们的位置应该怎样表示?
(1)小清的位置是( )。
(2)小波的位置是( )。
(3)坐在(2,2)位置的是( );坐在(5,5)位置的是( )。
(4)请你在图上写出两个同学的名学,并且把他们的位置写出来,
你写的第一个同学叫( ),他(她)的位置是( );你写的第二个同学叫( ),他(地)的位置是( )。
1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60cm2,如果它的高缩小3倍,底不变,面积是 .
三、判断题
18.5y﹣8x=11是方程.
19.已知两个数相除的商是0.5,若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到原来的5倍,则商是0.1。( )
20.5.63÷0.24=56.3÷24。( )
21.小数一定是循环小数。( )
22.数对(6,A)和数对(6,B)表示的位置在同一行上。( )
四、计算题
23.直接写出得数。
24.能简算的要简算。
(1)14.65-5.55-4.45 (2)101×6.5-6.5 (3)2.2×2.5+1.8×2.5
25.解方程.
(5x﹣7)÷6=16
x﹣0.72x=53.2
3.5×6﹣3x=11.4.
26.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五、解答题
27.生活中我们一般用摄氏度(℃)来表示温度,在欧美一些国家则用华氏度(°F)来表示温度,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成:华氏温度=摄氏温度×1.8+32.华氏77°F相当于多少℃?
28.学校体育室一共进了510根跳绳,分给五六年级。其中六年级5个班,平均每个班分得48根,剩下的分给五年级6个班,平均每个班分得多少根?(用方程解决问题)
29.李阿姨带了100元去超市买散装香米和黑米,香米每千克4.60元,买了12.5千克;黑米每千克4.20元,买了15.1千克.估一估,李阿姨带的钱够吗?(写出估算过程)
30.妈妈买了一套衣服,一件上衣的价钱是828元,是一条裤子价钱的8倍多4元。一条裤子多少钱?(用方程解答)
31.梨园里种了200棵梨树,平均每棵梨树收获60千克梨。如果每千克梨售价为4.5元,一共可以收入多少元?
参考答案:
1.A
【分析】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数是小数,先依据“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算式转变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算式;再与原式比较,得出结论。
【详解】23÷0.6=(23×10)÷(0.6×10)=230÷6
A.230÷6=230÷6,所以230÷6=23÷0.6,符合题意;
B.0.23÷0.06=(0.23×100)÷(0.06×100)=23÷6
23÷6≠230÷6
所以0.23÷0.06与23÷0.6不相等,不符合题意;
C.2.3÷6≠230÷6,所以2.3÷6与23÷0.6不相等,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睛】灵活运用商不变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2.B
【分析】数对的表示方法:(列数,行数),数对中逗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列数,逗号后面的数字表示行数, 找出各点在方格纸中对应的位置,依次连接各点,即可求得。
【详解】
如图所示,三角形ABC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B
【点睛】根据数对的表示方法找出各顶点对应的图上位置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3.B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ah÷2,即a=2S÷h,据此代入数值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54×2÷9
=108÷9
=12(厘米)
则底是12厘米。
故答案为:B
4.C
【分析】小数乘法计算时先按照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点小数点时,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小数的末尾出现0时,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把小数末尾的0划去。据此计算出各选项中算式的积,再比较解答。
【详解】A. 56×0.45=25.2;
B. 5.6×4.5=25.2;
C. 5.6×0.45=2.52
2.52<25.2
则积最小的是5.6×0.45。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需熟练掌握。
5.D
【解析】略
6.C
【分析】根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运算法则,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可知:
余数2在个位上,表示2个一,也就是200个0.01。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明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7.C
【分析】观察竖式可知,余数中的2与十位对齐,表示2个十,中间的0与个位对齐,末尾的0与十分位对齐,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所以200表示200个0.1。
【详解】由分析可知:
竖式中的“200”表示200个0.1。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除法,明确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8.C
【分析】先依据直角三角形中斜边最长,确定出高10厘米对应的底边长是8厘米,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详解】8×10=8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明确平行四边形的底边长度是解题的关键,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9.49
【分析】因为年龄差始终不变,所以今年的年龄差就是3年后的年龄差。
【详解】a-(a-49)
=a-a+49
=49(岁)
奶奶和小玲相差49岁。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年龄差不会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10. 18 19
【分析】将较小的自然数设为x,那么另一个自然数是x+1,根据这两个自然数的和是37,列方程解方程即可。
【详解】解:设较小自然数是x。
x+x+1=37
2x+1=37
2x=37-1
2x=36
x=36÷2
x=18
18+1=19
所以,这两个自然数是18和19。
【点睛】本题考查了简易方程的应用,找出数量关系列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1.0.8
【分析】求平均每分钟多少元,用12分钟花的钱数÷12即可。
【详解】9.6÷12=0.8(元)
平均每分钟0.8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除法的简单应用。
12.30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15×4÷2
=60÷2
=30(平方米)
【点睛】熟练掌握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 90 45
【分析】设该三角形的底角是x,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列方程,即可求得各角的度数,从而不难判断该三角形的形状。
【详解】解:设该三角形的底角是x,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
2x+x+x=180
4x=180
x=45
则2x=90
顶角是90度,底角是45度。
【点睛】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
14. 6.3802 638.02 63.802 63.802
【分析】小数乘法法则:
(1)按整数乘法的法则先求出积;
(2)看因数中一个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详解】2774×23=63802 2.774×2.3=6.3802 27.74×23=638.02
0.2774×230=63.802 277.4×0.23=63.802
【点睛】关键是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也可以根据积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
15. < > >
【详解】略
16. (2,5) (6,3) 小强 小明 小国 (3,4) 小亮 (4,3)
【解析】略
17.20平方厘米
【分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如果它的高缩小3倍,底不变,则它的面积也缩小3倍,从而问题得解.
【详解】60÷3=2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20平方厘米.
18.√
【详解】5y﹣8x=11,既含有未知数,又是一个等式,所以5y﹣8x=11是方程;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9.√
【分析】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商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据此分析。
【详解】0.5÷5=0.1
故答案为:√
【点睛】关键是掌握商的变化规律。
20.×
【分析】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商也同样扩大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0除外),商反而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或扩大相同的倍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0除外),商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5.63扩大到原来的10倍,0.24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则商缩小到原来的。
所以5.63÷0.24≠56.3÷24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小数除法的计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记商的变化规律。
21.×
【分析】小数分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无限小数又分为无限循环小数和无限不循环小数。有限小数的小数点后面的小数是有限的、可数的;而无限小数的小数点后面的小数是无限的、不可数的;从小数点后某一位开始不断地重复出现前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可举例说明。
【详解】例如:0.33是有限小数,不是循环小数;
0.161616是有限小数,不是循环小数。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小数的分类、循环小数的定义以及有限小数与循环小数的区别是解题的关键。
22.×
【分析】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当两个数对第一个数相同时,说明在同一列。
【详解】数对(6,A)和数对(6,B)表示的位置在同一列上,所以原题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用数对表示位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数对的概念。
23.0.18;0.6;0.3;5.94;0.36
0.04;0.32;1;0
1.9;100;1.5
【详解】略
24.(1)4.65;(2)650;(3)10
【分析】第一题运用连减性质进行简算.连减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第二题和第三题是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等于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加起来,结果不变。用字母表示为a×(b+c)=a×b+a×c。
【详解】(1)14.65-5.55-4.45
=14.65-(5.55+4.45)
=14.64-10
=4.65
(2)101×6.5-6.5
=(101-1)×6.5
=100×6.5
=650
(3)2.2×2.5+1.8×2.5
=2.5×(2.2+1.8)
=2.5×4
=10
25.①(5x﹣7)÷6=16
(5x﹣7)÷6×6=16×6
5x﹣7=96
5x﹣7+7=96+7
5x=103
5x÷5=103÷5
x=20.6
②x﹣0.72x=53.2
0.28x=53.2
0.28x÷0.28=53.2÷0.28
x=190
③3.5×6﹣3x=11.4
21﹣3x+3x=11.4+3x
11.4+3x﹣11.4=21﹣11.4
3x=9.6
3x÷3=9.6÷3
x=3.2
【详解】解:①(5x﹣7)÷6=16
(5x﹣7)÷6×6=16×6
5x﹣7=96
5x﹣7+7=96+7
5x=103
5x÷5=103÷5
x=20.6
②x﹣0.72x=53.2
0.28x=53.2
0.28x÷0.28=53.2÷0.28
x=190
③3.5×6﹣3x=11.4
21﹣3x+3x=11.4+3x
11.4+3x﹣11.4=21﹣11.4
3x=9.6
3x÷3=9.6÷3
x=3.2
【点评】此题考查了运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即等式两边同加上或同减去、同乘上或同除以一个数(0除外),两边仍相等,同时注意“=”上下要对齐.
26.187平方厘米;484平方厘米
【分析】(1)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加上三角形的面积即可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
(2)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梯形的面积即可求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详解】17×8+17×6÷2
=136+51
=187(平方厘米);
17×38-(16+38)×6÷2
=646-54×6÷2
=646-162
=484(平方厘米)
27.25℃
【详解】试题分析:把华氏77°F代入关系式:华氏温度=摄氏温度×1.8+32,同时可设摄氏温度为x℃,列并解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解:当华氏度为77°F,设摄氏温度为x℃,由题意得,
1.8x+32=77,
1.8x=45,
x=25.
或(77﹣32)÷1.8,
=45÷1.8,
=25(℃).
答:华氏77°F相当于25℃.
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把已知的华氏温度,代入摄氏度与华氏度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求出摄氏温度.
28.45根
【分析】设剩下的分给五年级6个班,平均每个班分得x根,根据等量关系:五年级6个班平均每个班分得的根数×6+六年级5个班平均每个班分得的根数×5=510根,列方程解答即可。
【详解】解:设剩下的分给五年级6个班,平均每个班分得x根。
6x+48×5=510
6x+240=510
6x+240-240=510-240
6x=270
6x÷6=270÷6
x=45
答:平均每个班分得45根。
29.不够
【详解】不够 4.6×12.5+4.2×15.1≈4×12+4×15=48+60=108(元) 108>100 答:李阿姨带的钱不够.
30.103元
【分析】等量关系式:裤子的价钱×8+4元=上衣的价钱,据此解答。
【详解】解:设一条裤子x元。
8x+4=828
8x=828-4
8x=824
x=824÷8
x=103
答:一条裤子103元。
【点睛】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式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31.54000元
【详解】4.5×60×200
=270×200
=54000(元)
答:一共可以收入54000元.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B
B
C
D
C
C
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题(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01),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题(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02),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试题-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