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新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新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卷,共8页。
zá zú kǎi B.zuó zú kài C. zuó cù kài D.zá cù kǎi
(2)在语段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①姣②岐③盛 B.①娇②歧③盛 C.①娇②歧③胜 D.①姣②岐③胜
2.请在下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完成积累卡片。(8分)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分)。
阅读经典,必须讲究读书方法,把好内容关。首先,重视目录之学。古人有言,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也就是说,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 通过目录分清轻重缓急,有计划、有选择地读书。其次,这 ② 。经典著作思想深刻、内容博大,需要精读字、词、句,细读篇、章、节,方能领悟其中积淀的深厚内涵。通识著作则要泛读,以便在有限的时间里开阔视野,完善知识结构。
4.学校开展“有朋自远方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8分)
(1)[交友之道]为了了解交友之道,学会如何交友,同学们分别收集了许多有关交友的名言故事及经典论述。下面是某组同学在活动中搜集的关于交友方面的名人名言,请你用一句话说出你从中明白的交友道理。(2分)
①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孔子
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③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冯梦龙
(2)[故事赏析]阅读下面的小故事,说说你从中获得的启示。(3分)
张咏和寇准是好朋友。当寇准要做宰相时,张咏却对同僚说:“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并直言劝说寇准“《霍光传》不可不读”,劝寇准不要做霍光那样不学无术的人。寇准顿然醒悟,勤奋学习,后成为一代名相。
(3)[设计板块]班级为此出了一期“新同学,新朋友”的黑板报,请你仿照示例为黑板报设计三个板块。(3分)
示例:友谊连线
① ② ③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5-8题。(12分)
春 雨
楚笛
①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季,终于,你来了。
②一睁眼,你晶莹莹的身影已晃动在我的窗前,你脆生生的喉音正叩响着我的窗纸。是怎样急迫地披上衣,推开门!我迎接你。
③看着你,我的目光不能有一瞬转移;听着你,我的耳膜不放过一个音节。从遥远的天际到漠漠的平川,每分每秒你都在诞生与消亡里挣扎。生的喜悦,死的恐惧,欢唱与呐喊的一声:丁丁冬冬。我实在是贪婪的,贪婪地想挽住你,拥有你。于是,我便嗅着你,闻着你,用我干裂的唇抚慰你。多少日子等候的焦躁,在吻你的时候,平平润润了。
④来吧,亲爱的你。和我一起望穿时光,看一看十年前的听雨少年。四月的西湖,黄色的柳眉落了,在浅蓝浅蓝的天色湖光里缤纷。那一天,燕子矶上,我倚着“红楼”梦见六朝故都的脂香粉浓。你挹我以满颊的清凉,淋淋漓漓的,真的欲说还休吗?北上的车厢里,有一篮满满的轻愁,是你送的。从苏州到宾州,只有收音机里还说“江淮”,还说“黄梅雨”。
⑤十年了,看了十年的塞外风景。北国的味道只在白雪铺天盖地的时候。白的枝条,白的山石,白的冰河,胡城关山的剽悍强健就尽在其中了。东北喜欢用红砖瓦盖房子,鲜艳中有一种狂傲不羁的浮华。住了十年,我一直不习惯,只好在窗外挂一个风铃,夜里在软软柔柔的昆曲中逛一逛寒山寺,想一想记忆中的青山绿水。江南都喜欢青砖,素素淡淡地立在田野里,间或有一阵雨滴答在瓦上,漾起一片灰色的温柔。
⑥风铃声可以权充作我故乡的雨声吗?今夜的梦境也可以和听雨少年的一样吗?暖流从那边飘过来……
⑦来吧,亲爱的你!给我丝丝毫毫南方的气息。不能扑进她的怀里,被她的眼波扫一扫也算是安慰吧。
⑧盼望了三千六百多个日子,仍不能定下归期。
⑨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季,剔透的你从故乡的云际落下,落在我的发梢、唇上、心底……
5. 本文采用第二人称来写春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分)
6. 文章第②段画横线句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可以从修辞、叠词等角度鉴赏。(3分)
一睁眼,你晶莹莹的身影已晃动在我的窗前,你脆生生的喉音正叩响着我的窗纸。
7. 阅读文章第⑤段,说说东北与江南各有什么风味。(4分)
8. 结合文章具体语句,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9-12题。(16分)
荷叶飘香母爱浓
林金石
①夏天,正是荷香季节。每年的这个季节,我总会想起母亲,想起她做的荷叶饭。
②记得儿时,我家的旁边有一个小池塘,原本池塘一直闲置着,后来母亲说,不如拿来种莲藕吧,既可以观赏,等到莲藕收获时,又可以给餐桌增添一道佳肴。于是,父亲便从集市上买回几斤藕种在了小池塘里。夏天来临,满池塘绿油油的,荷叶亭亭如盖,荷香阵阵弥散,我们看着闻着,好不惬意!
③一天,母亲把老去了的荷叶一一割下来,洗净,然后放进锅里,再放上米,随后又放入一些腊肠、胡萝卜、瘦肉丁、鸡蛋、香菇等,再加入各种调料,然后盖上锅盖,烧火。我有些纳闷,问母亲说:“这是在煮什么呀?”母亲摸着我的头,微笑着说:“这呀,叫荷叶饭,可好吃了,保证你喜欢!”
④不一会儿,水烧开了,一股股热气把锅盖顶得直响,浓浓的香味直入鼻腔,闻着那香味,不禁让人惊叫:“好香!”半个小时后,掀开锅盖,盛上一碗,细嚼慢咽,只觉鲜滑柔软,唇齿留香。
⑤其实,那时我正患有积食,胃口糟糕透了,总是这不想吃那不想吃。母亲为了让我多吃点儿,曾尝试过多种方法,但都不奏效。后来她从别人那里听到了一个偏方,说荷叶可以治疗积食,于是母亲便想出了做荷叶饭的方法。果然,自从母亲做了荷叶饭后,我渐渐有了胃口。也就是从那时起,每年夏天,荷叶飘香时,母亲都会为我做荷叶饭。
⑥后来,我去了远方读书,毕业后在一个遥远的城市里工作,每年只有春节才有空回一趟家。每次回家,母亲总会一脸惊喜地说:“可把你盼回来了。”一边说着一边从厨房的梁上拿出一捆干枯的荷叶,“这荷叶是为你留的,想着等你回来时再煮,可是一直都不见你回来,如今回来了,可用得上啦!”说着,她便拿着那捆荷叶去洗。看着母亲花白的头发、瘦削的身子,还有那蹒跚的步伐,霎时间,我的心一阵抽搐:原来,无论岁月如何流转,无论我多大年纪,在母亲心里,我永远是那个她念念不忘的孩子!
⑦看着眼前苍老的母亲,我不禁含泪上前一把将她拉住:“妈,您歇一会儿吧,这回让我做一回荷叶饭给您吃!”母亲冲我一笑:“你是读书人,手脚嫩,这些粗活儿我来干就好了!”
⑧待母亲把荷叶饭做好后,我足足吃了三大碗,那一刻,我发现,母亲做的荷叶饭是我吃过的最香最美味的食物——因为那里面,盛满了母亲最深沉的爱啊!
9. 本文以“荷叶飘香母爱浓”作为标题,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分)
10. 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表现了人物怎样的特点。(4分)
(1)每次回家,母亲总会一脸惊喜地说:“可把你盼回来了。”
(2)看着母亲花白头发、瘦削的身子,还有那蹒跚的步伐,霎时间,我的心一阵抽搐:原来,无论岁月如何流转,无论我多大年纪,在母亲心里,我永远是那个她念念不忘的孩子!
11. 作者在文章结尾写“母亲做的荷叶饭是我吃过的最香最美味的食物”。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分)
12. 读了本文以后,你一定有深刻的体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谈你对母爱的理解。(4分)
三、古诗文阅读(15分)
(一)阅读《(论语)十二章(节选)》,完成第13-16题。(11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③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④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脑而枕之,乐本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学而时习之: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5文段中多次都提到了“乐”,请你结合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分别概括“乐”从何来.(4分)
16上面选文第②自然段和下面链接材料都谈到了交友的话题,请结合两文内容,谈 谈在交友方面你有哪些收获。(3分)
[链接材料]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日:“何谓也?”子日:“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不知其君视其所使,不知其地视其草木。故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者居,如入鲍鱼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选自《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7-18题。(4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7.诗人在“杨花落尽子规啼”句中写出了哪些景物? 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2分)
赏析名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2分)
名著阅读(5分)
19.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1)这段文字选自鲁迅的散文集 .文中描写的人物是 。(2分)
(2)关于这部散文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二十四孝图》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玩要时的无限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
C.《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时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并借此对“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D.《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三篇,记述了鲁迅远离故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生活,留下了鲁迅追寻真理的足迹。
五、作文(50分)
20.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50分)
(1)“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一年四季,多姿多彩,风景如画,美不胜收。你爱哪一季的哪一景?
请以《我爱 》为题作文,将此景描绘出来,供大家欣赏。
要求:①不少于600 字;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请以“你是我最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提示:请你从“关心”“感激"“敬佩””欣赏"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要求:①根据提示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③600字左右。
④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参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 (1)D(2 分)(2)C(2 分)
2. (每空 1 分,共 8 分)①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②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③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④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3. (每空 1 分,共 2 分)①读书前应明了目录 ②精读与泛读结合(意思对即可)
4.(1)示例:交友要慎重,要多交益友。 (意思对即可,2 分)
(2)示例:“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只有真正的好朋友,才能这样直言相告。 (意思对即可,3 分)
(3)示例:同学风采 名人故事 交友警句(每个1分,3 分)答案不唯一,符合要求即可
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
(一)5.①拉近了“我”与所写对象——春雨之间的距离;②便于情感交流,使人感到特别亲切。 (2分)
6. (从修辞手法角度鉴赏)拟人。将春雨人格化,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雨拍打窗纸的情态,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从叠词使用角度鉴赏)“晶莹莹”“脆生生”使用叠词,写出了春雨的晶莹和拍打窗纸时声音的清脆,生动形象;同时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美。 (3分)
7. 东北:北国的味道只在白雪铺天盖地的时候,胡城关山的剽悍强健尽在其中。东北喜欢用红砖瓦盖房子,鲜艳中有一种狂傲不羁的浮华。江南:有软软柔柔的昆曲,有青山绿水。江南都喜欢青砖,很素淡。(4分)
8. 思乡之情。找出文中⑥⑦⑧⑨段中句子来印证均可。(2分)
(二)9. ①题目中的“荷叶飘香”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把母亲与荷叶饭的相关内容结合在一起。②题目点明了本文写作的主要内容,就是回忆母亲做荷叶饭给“我”吃的经历。③题目是文眼,也点明了母爱这一主题。(能答出2点即可) (4分)
10. ①这句话运用了神态、语言描写,写出了母亲看到孩子回来时的喜悦之情,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和疼爱之情。
②这句话运用了外貌、心理描写,写出了作者对母爱的理解和感动,无论儿女多大年纪,儿女永远是母亲的牵挂。 (4分)
11. 母亲做的荷叶饭是普普通通的米饭,但“我”却认为是最香最美味的食物,因为这是母亲专门做给“我”吃的饭,这饭里包含着浓浓的母爱。这句话是借物抒情,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之情,赞美了母爱的伟大。 (4分)
12. 母亲的爱藏在可口的饭菜里,藏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中,藏在语重心长的教诲里。在我的印象里,母亲从不打骂我,每当我做错了事,她都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教育我,用自己的言行,教我成为一个真诚善良的人。无论是温柔的母爱,还是严厉的母爱,都是一个母亲对儿女发自内心的关怀。我们应当理解母亲,用行动去报答她的爱。(4分)
三、古诗文阅读(15分)
(一)13. (1)按时温习(1分) (2)以……为快乐(1分)
14. 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自己也有)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意思对即可,2 分)
15. 示例:①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在研究学问中得到快乐;②安贫乐道,在坚守中得到快乐。 (意思对即可,4 分)
16. 示例:《〈论语〉十二章》中第②自然段告诉我们与朋友交往要诚信,链接材料告诉我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我的收获是交朋友要讲诚信,要和品质高尚的人做朋友。(意思对即可,3 分)
(二)17. 杨花,子规。 渲染了愁苦凄凉的气氛。 (2 分)
18. 本句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明月人格化,托明月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无限同情、思念和关切。 (意思对即可,2 分)
四、整本书阅读(5分)
19. (1) 朝花夕拾(1 分) 阿长(或长妈妈)(1 分)
(2) C (3 分)
五、作文(50分)
20. (50 分)参照2024中招评分标准
主题
古诗文名句
景致
写春,王湾说“① , ”(《次北固山下》),用早春黎明之景一展积极与乐观;写秋,曹操写下“树木丛生,② , ,洪波涌起"(《观沧海》),显现出大海的辽阔与威严。
乡愁
乡愁是内心最易触动的情感,马致远用“③ , ”(《天净沙·秋思》)表现羁旅游子的孤苦寂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学思
(《论语》十二章)中用“④ , ”来阐述“学”与“思”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文件包含8年级上期中语文pdf、8年级上期中语文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文件包含9年级语文上期期中pdf、9年级语文上期期中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文件包含7年级上期中语文答案pdf、7年级上期中语文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