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附中等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附中等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A4,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卷六大题,共31小题, 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描述,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整卷g取10N/kg;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全卷六大题,共31小题。试卷共8页,另有答题卡、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 2024年8月5日,巴黎奥运会举行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中,中国队以3分27秒46的成绩夺得金牌!如图为中国选手冲刺的图片。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比赛中,观众根据相同路程比时间来判断谁游泳快
B. 比赛中,裁判员根据相同时间比路程来判断谁游泳快
C. 中国接力队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最大
D. 中国接力队获胜,说明他们游的路程最远
【答案】C
【解析】
【详解】A.观众是根据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路程来判断谁游泳快,故A错误;
B.裁判员是根据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时间得出的结论,故B错误;
C.各个接力队通过路程相同,中国队用时最短,所以平均速度最大,故C错误;
D.中国队用时最短,平均速度最大,只能说明游泳快,不能说明游的远,故D错误。
故选C。
2. 下列对于科学研究方法,说法错误的是( )
A. 探究平面镜成像时,用一根完全一样的蜡烛与像重合来确定像的位置——等效替代法
B. 在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的概念——归纳法
C. 探究琴弦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材料、长度、粗细、松紧的关系——控制变量法
D. 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铃声变小,从而得出真空不能传声——“实验+推理”的方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A.探究平面镜成像时,用一根完全一样的蜡烛与像重合来确定像的位置,采用了等效替代法,用玻璃板后的蜡烛替代前面蜡烛的像来确定像的位置,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研究光现象时,引入“光线”的概念采用了模型法,故B错误,符合题意;
C.探究琴弦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与琴弦材料、长度、粗细、松紧的关系,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对影响音调的因素一个一个地进行探究,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铃声变小,在实验的基础上,推理得出,若将空气完全抽出将听不到声音,得出真空不能传声,采用了“实验+推理”的方法,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 能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的实验是( )
A. 听不到真空罩中闹钟声
B. 尺子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C. 敲鼓的力越大,声音越大
D. 击打纸筒,火焰熄灭
【答案】A
【解析】
【详解】A.听不到真空罩中闹钟声,说明真空不能传声,逆向思维就是传声需要介质,故A符合题意;
B.尺子露出桌边距离越短,振动越快,听到的声音音调越高,说明音调和振动的快慢即频率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
C.敲鼓的力越大,鼓面的振幅大,听到的声音响度越大,说明响度和振幅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
D.纸筒振动发声的声波传递给蜡烛的火焰,使火焰熄灭,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 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描述:“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注:2里为1km,“一日还”指大约24h从白帝城到达江陵)。诗人所描述的船速最接近( )
A. 2km/hB. 10km/hC. 20km/hD. 1000km/h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诗句可知,白帝城到江陵的距离为1000里,由题意可知,2里为1km,则白帝城到江陵的距离为500km。“一日还”指从白帝城到达江陵需要大约24h,由可知,船速约
所以船速与20km/h更接近,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5. 如图所示,2023年5月30日上午,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载着带有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六号飞船点火升空。升空过程中( )
A. 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B. 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
C. 以地面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D. 以发射塔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C.升空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和飞船与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飞船也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
B.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与飞船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航天员是静止的,故B不符合题意;
D.以发射塔为参照物,飞船远离发射塔,飞船与发射塔位置发生变化,飞船是运动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1,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
B. 图2,吹笛子时,按住不同的气孔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色
C. 图3,街头噪声监测仪的使用,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图4,航天员在空间站外要用无线电通信设备交流,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答案】D
【解析】
【详解】A.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是利用声音传递身体的信息,判断身体的健康情况,故A错误;
B.吹笛子时,按住不同的气孔,改变了空气柱的长短,改变了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
C.图3,街头噪声监测仪的使用,只能监测,不可以在传播过程中不会减弱噪声,故C错误;
D.航天员在空间站外要用无线电通信设备交流,用电磁波交流,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传播,故D正确。
故选D。
7. 关于如图中所示的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亭台、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漫反射形成的
B. 图乙中,手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 图丙中,急转弯处的“拐弯镜”是利用光的反射规律成像的
D. 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亭台、树木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镜面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
C.急转弯处的“拐弯镜”是凸面镜,是利用光的反射规律成像的,故C正确;
D.图丁中,由于反射面凹凸不平反射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叫漫反射,漫反射时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故选C。
8. 如图所示的是小明用作图方法记录下的“光的反射”实验现象,图中没有标出光传播的方向(ON是法线)。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入射光线一定是AOB. 反射光线一定是OB
C. 入射角为35°D. 反射角为55°
【答案】D
【解析】
【详解】AB.因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若AO是入射光线,则OB是反射光线,若BO是入射光线,则OA是反射光线,故AB错误;
CD.ON是法线,可知
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无论哪种情况,入射角都为55°;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反射角为55°,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9. 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 )
A. 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B.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
C. 改变薄塑料尺划过梳子的速度D. 改变吹笔帽的力度
【答案】D
【解析】
【详解】A.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
B.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
C.用塑料尺子在梳子齿上快慢不同的滑动时,梳子齿振动的频率不同,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
D.改变吹笔帽的力度,振动幅不同,响度不同,是研究响度跟振幅的关系,符合题意。
故选D。
10. 随着5G信号的快速发展,5G无人物品派送车已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图甲所示为无人物品派送车沿直线路径前往派送点的情景。该车从出发点到达派送点,完成任务后返回出发位置,其行驶路程与所用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从派送点返回出发点用时
B. 派送点到出发点的距离为
C. 内派送车的平均速度为4.8km/h
D. 内派送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AB.由图像知,派送车由出发点到派送点,再回到出发点,用时19min,通过的路程为1.6km,故AB错误;
C.0~10min其派送车通过的路程为,所用时间
平均速度
故C正确;
D.10~13min内,由图可知派送车的路程保持不变,处于静止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11. 下列为录制合成的声音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和乙音色相同B. 甲和丙音调相同
C. 甲和丁音调相同D. 丙和丁响度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甲和乙两图的形状不同,音色不同,故A错误;
B.甲和丙两图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不同,音调不同,故B错误;
C.甲和丁两图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相同,音调相同,故C正确;
D.丙和丁两图振幅不同,响度不同,故D错误。
故选C。
12. 如图所示,阳光下,如图所示,一只水鸟 M站在水中觅食,水鸟对影成三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鸟 M 的像 P 是实像
B. M 与 P 的大小一定相同
C. 鸟 M 的影子 N 是光的反射造成的
D. 我们能看得到鸟身上的羽毛是因为光沿着直线传播
【答案】B
【解析】
【详解】A.P是水面反射形成的鸟的虚像,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A错误;
B.P是水面反射形成的鸟的虚像,因为反射面相当于平面镜,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P与M的大小一定相同,故B正确;
C.N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鸟的影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故C错误;
D.我们能看得到鸟身上的羽毛是因为光照到羽毛上发生漫反射的结果,故D错误。
故选B。
13. 如图甲,汽车抬头显示又叫汽车平视显示系统(Head-UpDisplay),简称HUD。如图乙所示,显示器上行车数据通过挡风玻璃成像在驾驶员正前方,让驾驶员尽量做到不低头就能看到重要的驾驶信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挡风玻璃中所成的像是实像
B. 挡风玻璃中所成的像原理是光的折射
C. 水平移动显示器的位置,挡风玻璃中像的大小发生变化
D. 挡风玻璃与水平面成时,水平显示器中数据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竖直
【答案】D
【解析】
【详解】A.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故A错误;
B.平面镜成像是利用了光的反射,故B错误;
C.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始终相等,所以水平移动显示器的位置,挡风玻璃中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故C错误;
D.由于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当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45°时,水平显示器中数据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 故D正确。
故选D。
14. 司机师傅开车行驶了一段路程,在前三分之一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在后三分之二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设路程的三分之一距离为s,则在前三分之一路程中的时间为
在后三分之二路程中的时间为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18分)
15. 图中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cm,停表的读数为______s。
【答案】 ①. 2.75 ②. 110
【解析】
【详解】[1]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1mm,物体A左端对应的刻度值为4.00cm,右端对应的刻度值为6.75cm,所以物体A的长度为
6.75cm-4.00cm=2.75cm
[2]停表中间的小表盘分度值为0.5min,分针在“1”和“2”之间,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1min,且过了半格,大表盘分度值为0.1s,秒针在50s刻度线处,所以停表的示数为
1min50s=110s
16. 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________;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将实验现象放大,这种实验方法是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或“转换”)法,该装置还可以探究声音________与振幅的关系。
【答案】 ①. 振动 ②. 转换 ③. 响度
【解析】
【详解】[1][2]实验中运用转换法通过观察与发声音叉接触的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现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即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当用较大的力敲击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的幅度增加,即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增加,声音的响度变大,因此该装置还可以探究声音响度与振幅之间的关系。
17. 图所示是我国古代用来测量时间的仪器——日晷;日晷之所以能够利用铜针被太阳光照射时投在石盘上的影子记录时刻,是因为太阳光在同种______介质中沿______传播。
【答案】 ①. 均匀 ②. 直线
【解析】
【详解】[1][2]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说明光在同种、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18. 如图所示是王红同学检查视力时的情景。王红观看的是平面镜中“E”型视力表的像。则:王红距离“E”型视力表的像的距离为___________m远。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利用平面镜的优点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4.6 ②. 节省空间
【解析】
【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5m,王红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2.5m-0.4m=2.1m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E”型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5m,故王红距离“E”型视力表的像的距离为
2.1m+2.5m=4.6m
[2]如图情景利用的是平面镜成像特点,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利用平面镜的优点是可以节省空间。
19. 崇崇同学对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进行了5次测量,记录的数据如下:25.88cm、25.87cm、25.86cm、25.87cm、27.87cm。根据记录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__cm,则测量的结果应记作____________cm。
【答案】 ①. 0.1 ②. 25.87
【解析】
【详解】[1]长度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根据测量数据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
[2]测量数据中,27.87cm与其它数据相差过大,是错误数据,应该剔除,则测量的结果应记作
20. 诗句“路人借问摇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中为了不惊动鱼,不说话只摇手,这是从________(选填“传播过程”“声源”)处减弱噪声;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中能区分蝉鸣和鸟声主要是靠________(选填“响度”“音调”“音色”)来区分.
【答案】 ①. 声源 ②. 音色
【解析】
【详解】诗句“路人借问摇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中为了不惊动鱼,不说话只摇手,这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诗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中能区分蝉鸣和鸟声主要是靠音色来区分.
【点睛】减弱噪声的方法有: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减弱;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和音色,区分蝉、鸟的声音要依据它们的音色.
21. 如图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的原理图,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以与水平面成35度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则入射角为_________度;激光经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标尺上的点,当液面上升时,光点将向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答案】 ①. 55 ②. 左
【解析】
【详解】[1]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此时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5°角,则入射角为
90°−35° =55°
[2]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度数为55°,激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液面上升时,入射点向左上方移动,入射角不变,反射角不变,反射光与原反射光平行向左移动,则光点S′将向左移动。
22. 甲、乙玩具小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向东沿直线运动,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题图所示,甲车的速度为________m/s;甲车的速度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车的速度;经过20s,乙车通过的距离为________m。
【答案】 ①. 0.2 ②. 大于 ③. 2
【解析】
【详解】[1][2]从题图可知,甲、乙两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时间时,甲车通过的距离是,乙车通过的距离是,得甲车的速度为
乙车的速度为
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
[3]经过20s,乙车通过的距离为
三、作图题
23. 如图所示,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
【答案】
【解析】
【详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先作出物体AB的端点A、B在平面镜中的对称点A′、B′,连接A′、B′点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注意辅助线和像用虚线,如图所示:
24. 如图所示,请根据反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答案】
【解析】
【详解】反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5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入射角为
90°-50°=40°
垂直反射面画出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成40°角,画好箭头,如图所示:
四、简答题
25. 甲同学在一根装满水的较长铁管一端敲一下,乙同学在铁管的另一端能听到几次敲击声?按乙同学听到的先后顺序,指出这几次声音分别是由什么物质传播的?并简要说明能听到几次声音的原因?
【答案】见详解
【解析】
【详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在固体中最快,其次是在液体中、最慢的是在气体中;当甲同学在一端敲击后,声音会同时沿着三种介质传播,分别是:固体铁、液体水、空气。因声音在这三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所以声音到达乙同学耳朵的时间就不同,乙同学在另一端会听到三次敲击声。乙同学听到的第一声是通过铁管传过去的,第二声是通过水传播的,第三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五、实验题
26. 在物理实验课上,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
(2)斜面的坡度应当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时间________s;从A点到C点的路程________cm;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m/s;(保留两位小数)
(4)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下列坐标图像中能准确反映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______。
A. B.
C. D.
【答案】(1)
(2) ①. 小 ②. 便于测量时间
(3) ①. 2 ②. 80.0 ③. 0.27
(4) ①. 不正确 ②. 小车在B点具有一定的速度
(5)B
【解析】
【小问1详解】
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小问2详解】
[1][2]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越快,时间越短,因此为了便于测量时间,应使斜面的坡度小。
【小问3详解】
[1]图中小车从A点运动到B点所用时间为
[2]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则从A点到C点的路程为
[3]小车在AC段的时间为
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
【小问4详解】
[1][2]测量小车下半段的平均速度应使小车在斜面的顶端释放,因为小车在B点具有一定的速度,因此不能使小车在B点由静止释放。
【小问5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小车在斜面上做加速运动,即速度越来越快,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7. 如图甲所示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方竖直放一光屏,光屏由可以绕ON折转的A、B两个纸板组成,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应在较______(选填“黑暗”或“明亮”)的环境中进行;
(2)纸板上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______(选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如果将纸板B向后折,纸板B上将不会出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_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即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E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纸板上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4)多次实验在纸板上画出入射光线和对应的反射光线后,发现没有量角器,为了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一结论,你的操作是______。
(5)如图丙所示,小车的前挡风玻璃是倾斜的,不仅可以有效减小阻力,晚上开车时,还能将来自后方车辆的水平强光反射到__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以减少对司机视线的干扰。
(6)如图戊所示为自行车的尾灯,夜晚,当后面汽车的车灯照射在它上面时,它就会发出特别亮的红光,给后车司机警示作用。图己中的______(选填“A”、“B”、“C”或“D”)是自行车尾灯的原理图。
【答案】(1)黑暗 (2) ①. 漫反射 ②. 同一平面内
(3)不能 (4)将白纸板沿法线对折,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重合
(5)下方 (6)A
【解析】
【小问1详解】
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实验时,应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小问2详解】
[1]纸板上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漫反射,使光线反射到各个方向。
[2]当纸板AB在同一平面上,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同时在纸板上呈现;如果将纸板B向后折,纸板AB不在同一平面上,纸板B上将不会出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上。
【小问3详解】
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即纸板与平面镜不垂直),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EO方向射向镜面,由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得,此时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小问4详解】
将白纸板沿法线对折,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重合,若能重合,则可证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否则说明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
【小问5详解】
小车前挡风玻璃是倾斜的,由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得,来自后方车辆的水平强光反射到下方。
【小问6详解】
自行车的尾灯采用相互垂直的镜面组合能够把车后任何方向射来的光都朝着相反方向反射回去,从而引起司机的注意,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故A是自行车尾灯的原理图。
28. 如图所示,是小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便于________;
(2)拿另一支与蜡烛A大小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__________,这里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或“理想模型法”);
(3)在确定蜡烛B和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应在蜡烛__________(选填“A”或“B”)一侧观察;
(4)当保持蜡烛A的位置不动,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蜡烛A的像的位置____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
(5)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光屏上接收不到像,因此判断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6)实验时要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并移动蜡烛B使之与蜡烛A的像重合,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7)将蜡烛A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点燃蜡烛观察发现:玻璃板中蜡烛A的像偏高且倾斜。你认为在图乙所示的①、②、③三幅图中,________图是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
【答案】(1)确定像的位置
(2) ①. 像与物大小相等 ②. 等效替代法
(3)A (4)不变
(5)虚 (6)得到普遍规律,减少实验的偶然性
(7)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玻璃既能透光又能反射光使物体成像,能看到前面物体的像,也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小问2详解】
[1]拿另一支与蜡烛A大小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至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B与A的像大小相同,进而说明像和物大小相等。
[2]蜡烛B与蜡烛A大小相等,用未点燃的蜡烛B替代蜡烛A,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
【小问3详解】
平面镜成的像属于光的反射成像,在确定蜡烛B和蜡烛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应在蜡烛A一侧观察。
【小问4详解】
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当保持蜡烛A的位置不动,将玻璃板竖直向上移动,对称面的位置不变,蜡烛A的像的位置会不变。
【小问5详解】
因为虚像无法在光屏上承接到,所以把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像,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
【小问6详解】
实验时要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并移动蜡烛B使之与蜡烛A的像重合,这是为了多次实验,以便得到普遍的规律,防止偶然性。
【小问7详解】
由于平面镜成像中物与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因此②图是产生蜡烛A的像偏高且倾斜现象的原因。
六、计算题
29. 高高同学从家里骑自行车去上学,她以4m/s的恒定速度行驶。4min后,爸爸发现高高同学的物理教材落在家里,立即带上教材从家里出发骑自行车加速去追高高,又经过4min后,爸爸在高高同学刚到达学校时追上了她。爸爸和高高同学在行驶过程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求:
(1)高高同学4min所通过的路程为多少米?
(2)爸爸从家里到学校的距离为多少米?
(3)爸爸从家里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米/秒?
【答案】(1)960m; (2)1920m; (3)8m/s
【解析】
【小问1详解】
高高同学4min所通过的路程为
【小问2详解】
爸爸从家里到学校的距离与高高到学校的距离相等,根据题意可知,高高经过8min到达学校,则爸爸从家里到学校的距离为
【小问3详解】
爸爸从家里到学校的时间为4min,则平均速度是
30. 高速公路已广泛应用ETC收费系统,这种系统是对过往车辆无需停车即能实现收费的电子系统。如图乙是某高速公路入口处的ETC通道示意图;现有一辆汽车在某高速路上以如图甲所示的速度计所指的速度匀速行驶25min后到达收费站,在进入ETC收费道区域前s1=50m处开始减速,经t1=4s后运动至ETC收费岛边界,然后再以6m/s的速度匀速通过ETC收费岛,其长s2=36m;不计车长,求
(1)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
(2)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t2;
(3)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答案】(1)37.5km;(2)6s;(3)8.6m/s
【解析】
【详解】解:(1)根据图甲可知,汽车到达收费站前速度为90km/h,时间
根据
可知,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为
(2)已知汽车以6m/s的速度匀速通过ETC收费道,其长s2=36m,根据
可知,汽车通过ETC收费道所用的时间为
(3)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的总路程为
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的总时间为
所以,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1)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路程为37.5km;
(2)汽车通过ETC收费道所用的时间t2=6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南川区三校联盟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B卷)(解析版)-A4,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杨桥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A4,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第十九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A4,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