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共11页。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物理试卷共四大题26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填空与作图题(每空每图2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所测量的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_。
2.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可以听到闹钟的声音________(选填“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由此可以猜想:真空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传声。
3.2024年10月30日,神州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过程中,首个“90后”宇航员宋令东相对地球是________的,而他觉得自己是静止的,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________。
4.如图为某城市二环高架路某些路段两侧的板墙,其作用是在________控制噪声。
5.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对釜的铸造有“铁化如水,以泥固针铁柄勺从嘴受注”这样的记载(如图)。其中“铁化如水”描述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该过程需要________热。
6.如图所示的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__。
7.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发生反射的反射光线为,请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8.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经过,行驶在最前面的小车是________,此时乙丙相距________。
9.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6℃,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6℃。用这支温度计测得烧杯中水的温度是33℃,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________℃。
10.如图所示,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空玻璃瓶的后方,透过玻璃瓶观察到的情形如图;将玻璃瓶灌满水后,将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同时透过玻璃瓶观察铅笔的像,在右边甲、乙、丙、丁四种情形中,选出能看到的像并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是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1.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先后五次测量结果分别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体长度最终应记为B.该物体长度最终应记为
C.选用分度值更小的刻度尺可以消除误差D.多次测量是为了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12.如图所示是小林同学利用纸盒、橡皮筋和毛笔自制的“手弹琴”,当她用手拨动橡皮筋,演奏《小星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琴音是由于纸盒振动产生的
B.琴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
C.用相同的力自上而下拨动橡皮筋时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
D.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橡皮筋时发出的声音响度不同
13.外科医生常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超声波,结石会被击成细小的粉末,从而可以顺畅地被排出体外。以下超声波的特点与该治疗功能无关的是( )
A.方向性好B.遇物反射C.穿透力强D.能量集中
14.下列有关电冰箱中的物态变化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
A.蔬菜在冷藏室保存几天不会变蔫,主要原因是冷藏室温度低,减慢了蔬菜中水分的蒸发
B.冷冻室的内壁附着一层霜,这是凝固现象
C.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雾”是水蒸气
D.肉在冷冻室内长时间存放会变干,这是汽化现象
15.如图是西安奥体中心体育馆正中心上方悬挂的斗屏,在场馆每一个座位上抬头,都可以清晰地看到斗屏上播放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斗屏上色彩丰富的画面是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观众看到斗屏上比赛的画面是因为光的反射
C.所有观众都能看到屏幕上方红色的横幅,是因为光在横幅上发生了漫反射
D.观众可以在各个方向看到屏幕上画面,是因为斗屏上的光可以不沿直线传播
16.“强行透视法”是一种富有创意的拍摄技巧。拍摄时,让两个物体离镜头远近不同,再调整拍摄角度,使两物体的像在同一张照片中呈现出有趣的效果。如图是利用该技巧拍摄的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镜头对光有发散作用
B.拍摄该照片时,花比人更靠近照相机镜头
C.花和人通过照相机镜头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若要使花的像更大一些,可将花移到照相机镜头一倍焦距之内
17.甲、乙两车在某一平直公路上从同一地点同时向南运动,它们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以乙为参照物,甲向南运动B.甲的速度为
C.第时,甲、乙相距D.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18.如图所示,平面镜和长为的细铅笔均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则( )
A.向左移动平面镜,铅笔的像则向右移动
B.为使铅笔在平面镜中成完整的像,平面镜应至少高
C.铅笔和平面镜均绕底部转动时,铅笔与它的像垂直
D.将白纸下移,挡住镜面一半,平面镜中仍然成铅笔完整的像
19.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则( )
A.右边是玻璃B.是分界面
C.折射角等于D.是入射光线
20.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之间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B.当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时成放大的像,且能在光屏上呈现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处移动到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三、实验题(第21小题6分,第22小题6分,第23小题8分,共20分)
21.环卫工人常通过在路面撒盐的方式来融冰,从而保障路面不打滑。小明猜想,这是因为水中加入盐后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小明观察盐水的物态和记录盐水温度,并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温度—时间图像如甲所示:
(1)在图甲中的第时,物质的状态是________态;
(2)从图甲中可知此盐水凝固点为________℃;
(3)如果将一个装有纯净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所示(假设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烧杯中含盐的冰未完全熔化前,试管中纯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___(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22.在复习实验课中,小明用如图甲所示器材“复习平面镜成像特点”,他取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玻璃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并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将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的水平桌面上移动。请你帮他完成下列问题:
(1)小明在玻璃板前观察并在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________(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被点燃;
(2)在实验过程中,保持蜡烛不动,水平向右移动玻璃板,则蜡烛的像将________(选填“静止不动”“水平向左平移”“水平向右平移”);
(3)当看到蜡烛与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小明有了一种猜想,若蜡烛的烛焰高.那么小明在玻璃板前透过玻璃板看到蜡烛的“烛焰”高应为________。
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已知所使用的凸透镜焦距。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央,蜡烛放在刻度线,移动光屏,发现像不在光屏中央,这时应该调节蜡烛、凸透镜、或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________上;
(2)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呈现最清晰的像,如图甲,此时看到的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右移动小一段适当的距离,应将光屏适当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又能呈现清晰的像;
(3)如图乙,当蜡烛移到刻度线时,此时人眼在________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四、计算题(第24小题6分,第25小题6分,第26小题8分,共20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
24.小明开车去三亚,在高速路上看到指示牌,如图所示。求:
(1)在不违规情况下,从指示牌处匀速行驶到三亚需要的最短时间为多少?
(2)若小明前一半路程以图乙速度表指示的速度行驶,后一半路程用了,则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5.凸透镜成像时的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满足。
(1)当一个物体距离凸透镜时,另一侧距离凸透镜的光屏上正好得到清晰的像,则此凸透镜的焦距是多少?
(2)小李用另一块凸透镜做实验,当一个物体距离凸透镜时,另一侧距离凸透镜的光屏上正好得到清晰的像,则将物体移至距离凸透镜时,光屏上所成的清晰的像的性质是什么?
26.在一条平直的公路上,一辆汽车停在公路旁,汽车正前方有一座高山,司机鸣笛后听到高山传来的回声,随后开始以的速度匀速驶向高山,行驶途中再次鸣笛一声,后听到高山传来的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求:
(1)汽车第1次鸣笛时,汽车与高山之间的距离是多远?
(2)汽车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行驶到山脚下?
(3)第2次鸣笛时,汽车与高山的距离是多远?
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质量调研
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与作图题(每空每图2分,共30分)
1.2.00 274.2
2.由大变小 不能
3.运动 飞船
4.传播过程中
5.熔化 吸
6.乙丙
7.如图所示
8.乙 10
9.30
10.丙乙丁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1.B
解析:测量数据中的准确值与其他组数据不同,是错误数据,将剩余的示数求平均值可得物体的长度为,故B正确,A错误;误差不是错误,不可消除也不能避免,只能尽量减小误差,选用分度值更小的刻度尺可以减小误差,故C错误;多次测量求测量数据的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故D错误。
12.D
解析:当小林用手拨动橡皮筋时,橡皮筋会振动,因此琴音是由于橡皮筋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故B错误;橡皮筋都是用相同的材料制成的,因此用相同的力自上而下拨动橡皮筋时发出的声音音色相同,故C错误;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同一根橡皮筋时,橡皮筋的振幅不同,因此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故D正确。
13.B
解析: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是由于声能够传递能量,超声波的方向性好、穿透力强和能量集中,遇物反射与该治疗功能无关,故选B。
14.A
解析:要减慢液体蒸发,可降低液体的温度、减小液体的表面积以及减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蔬菜在冷藏室保存几天不会变蔫,主要原因是冷藏室温度低,减慢了蔬菜中水分的蒸发,故A正确;霜是固态小冰晶,是水蒸气放热凝华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B错误;“白雾”是液态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箱中温度较低的空气放热液化形成的,故C错误;肉在冷冻室内长时间存放会变干,是肉中的冰直接变成气态水蒸气造成的,属于升华现象,故D错误。
15.C
解析: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所以斗屏画面上的丰富色彩都是由红、绿、蓝这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故A错误;斗屏是光源,能发出光线,观众看到斗屏上比赛的画面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故B错误;观众都能看到屏幕上方红色的横幅,是因为光在横幅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故C正确;观众可以在各个方向看到屏幕上的画面,是因为斗屏上的光可以射向各个方向,在传播时,每一条光线都是沿直线传播的,故D错误。
16.B
解析:照相机镜头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故A错误;拍摄该照片时,花比人更靠近照相机镜头,根据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可知,花相比人物距较小,因此在利用同一凸透镜成像时花比人的像距大,像也大,故B正确;由于花和人都在二倍焦距以外,通过照相机镜头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若要使花的像更大一些,可将花再向镜头方向移动适当的距离,但花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应始终大于镜头的二倍焦距,故D错误。
17.C
解析:由图可知,甲、乙通过的路程都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所以甲、乙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小于乙通过的路程,则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以乙为参照物,甲向后运动,即向北运动,故AD错误;甲车运动了,路程为,甲的速度为,故B错误;经过,甲通过的路程为,乙通过的路程为,又因为甲、乙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所以经过,甲、乙之间的距离为,故C正确。
18.D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距与像距相等,向左移动平面镜,物距变小,则像距也会变小,像向左移动,故A不符合题意;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物与像大小相等,当铅笔紧贴平面镜时,平面镜至少高为,当铅笔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小于也可以成完整的像,故B不符合题意;由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物与像关于平面镜成轴对称关系,铅笔和平面镜均绕底部转转动时,铅笔平行于平面镜,铅笔的像也平行于平面镜,因此铅笔与它的像平行,故C不符合题意;平面镜成像中,物与像大小相等,挡住镜面一半,物体的形状不变,则平面镜中仍是成铅笔完整的像,故D符合题意。
19.A
解析:由可知,而图中已知,所以为法线,则为界面,故B不符合题意;因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当光线是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时候,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则为折射角,则的右边是玻璃,故该图反映出的是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是入射光线,故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20.D
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物距和像距相等时,此时物距等于2倍焦距,图中物距为时,物距像距相等,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故A错误;当时,物距处于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当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在光屏上呈现,故C错误;把物体从距凸透镜处移动到处的过程中,物距变大,则像逐渐变小,故D正确。
三、实验题(第21小题6分,第22小题6分,第23小题8分,共20分)
21.(1)液 (2)-2 (3)变多
22.(1)不可能 (2)静止不动 (3)1.8
23.(1)主光轴 (2)缩小 右 (3)
四、计算题(第24小题6分,第25小题6分,第26小题8分,共20分;解答要有必要的公式和过程)
24.解:
(1)标志牌到三亚的路程为,最大速度为,在不违规情况下,从指示牌处匀速行驶到三亚需要的最短时间为(2分)
(2)图乙所示的速度是,所以汽车行驶前一半路程所需时间为
(1分)
后一半路程用了,全程总时间为
(1分)
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2分)
25.解:(1)当一个物体距离凸透镜时,另一侧距离凸透镜的光屏上正好得到清晰的像,则(1分)
解得(2分)
(2)当一个物体距离凸透镜时,另一侧距离凸透镜的光屏上正好得到清晰的像,则(1分)
解得。将物体移至距离凸透镜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2分)
26.解:(1)第1次鸣笛时,声音经过1次折返用时6s,汽车与高山之间的距离为
(2分)
(2)汽车行驶到山脚下需要的时间为
(2分)
(3)第2次鸣笛时汽车正在以的速度匀速行驶,所以有
(2分)
可得(2分)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B
A
C
B
C
D
A
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共9页。
这是一份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文件包含八年级物理docx、八年级物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文件包含1_九年级物理答案pdf、九年级物理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