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精品教案全套
- 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精品教案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Word版附解析) 教案 0 次下载
- 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精品教案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Word版附解析) 教案 0 次下载
- 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精品教案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二章中国地理第1讲中国地理概况(Word版附解析) 教案 0 次下载
- 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精品教案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二章中国地理第2讲中国地理分区(Word版附解析) 教案 0 次下载
- 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精品教案第五部分区域地理第一章世界地理第1讲世界地理概况(Word版附解析) 教案 0 次下载
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精品教案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精品教案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一章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Word版附解析),共31页。
考点1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1.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概念和类型
(1)概念
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各种[1] 益处 ,就是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2)类型
2.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
(1)原因
①自然环境提供的服务是[4] 有限度 的。如果不合理利用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具体如下表所示:
②人类获取的自然环境的不同服务有时是相互冲突的,人类从一种服务获益时,可能危及其他服务。例如,砍伐森林获取木材,获取了森林的供给服务,但危及了其调节服务和支撑服务。
森林服务功能遭破坏产生的后果
(2)原则
①人类获取各种服务,需要控制在自然环境[6] 允许 的范围内,不能超出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极限,特别是不能超出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的极限。
②人类需要对自然环境提供的不同服务,进行综合权衡,在不损害自然环境以保证自然环境服务功能[7] 可持续 利用的前提下,选择最优的利用方案。
图示法分析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可持续发展
情境1 国际森林日
2023年3月21日是第11个国际森林日,其主题是“森林与健康”。呼吁人们要回馈森林,我们有责任保护宝贵的自然资源。森林有着巨大的调节能力,俗语“大树底下好乘凉”就很好地反映出这一特点。
指出树下乘凉是利用了树木的什么服务功能。
【提示】根据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类型判断。
【参考答案】 夏季树下较为凉爽,是树木调节局地小气候的具体表现,故树下乘凉是利用了树木的调节服务功能。
情境2 “绿色荒漠”
黑杨树具有生长快、吸水多的特点。其因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被引进并大面积种植于洞庭湖地区,但其根系发达,加快了湖区泥沙淤积速度,降低了湿地行洪能力;成林后会造成湿地植被群落衰退乃至大面积死亡,造成物种单一的“绿色荒漠”景象,使得湖泊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当地生态会遭受极大的破坏。
(1)指出洞庭湖地区引进黑杨树的原因。
【提示】结合材料从经济方面分析。
【参考答案】 黑杨树生长快,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故当地引进黑杨树主要是因为其能够提供木材资源,增加经济效益。
(2)人类获取自然环境的不同服务有时会相互冲突。大面积种植黑杨树对洞庭湖地区生态产生了破坏,说明主要损害的自然环境功能。
【提示】根据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判断。
【参考答案】 大面积种植黑杨树,降低了湿地行洪能力,损害了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功能;大面积种植黑杨树会抑制其他植物生长,导致当地生物多样性减少,损害了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
命题点1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2022浙江1月选考]下表为我国某研究机构发布的农田、湿地、森林、草原四种生态系统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表,数值越大表示生态服务价值越高。完成1—2题。
1.表中①至④依次是( C )
A.农田、湿地、森林、草原
B.森林、农田、湿地、草原
C.森林、草原、农田、湿地
D.草原、湿地、森林、农田
【解题思路】 由表中信息可知,①生态系统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生态服务价值较高,最可能是生物种类复杂多样的森林;③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生态服务价值较低,最可能是受人类影响最大的农田;④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和净化水中污染物等方面的生态服务价值较高,尤其是在净化水中污染物方面最为突出,应该是湿地;因此②生态系统应是草原。故选C。
2.湿地开发利用中,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最明显的是( C )
A.休闲垂钓B.滩涂观光
C.移植红树林D.水稻田养蟹
【解题思路】 休闲垂钓和滩涂观光等属于旅游活动,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较小,生态服务价值下降不明显,A、B错。移植红树林会降低原有滩涂湿地森林的覆盖率,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导致当地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服务价值下降,C对。水稻田养蟹会形成稻蟹共生的农田生态系统,有利于提高生态服务价值,D错。
命题拓展
比较森林和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主要差异。
【参考答案】 ①生态系统是森林,④生态系统是湿地,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总体价值较高。湿地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水中污染物方面生态服务价值较高,森林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生态服务价值较高。
命题点2 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服务功能
[2023浙江1月选考]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福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的最终物质产品与服务价值的总和,由物质产品、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构成。2019年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GEP高达2 045亿元,其各项价值量占比如图所示。据此完成3—4题。
3.属于图中“其他”项目的是( D )
A.农林产品B.科普教育
C.休闲旅游D.净化空气
【解题思路】 图中“其他”项目与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共同组成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中的调节服务价值。读图并结合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的定义可判断出,农林产品属于物质产品,A错误;科普教育属于文化服务,B错误;休闲旅游属于文化服务,C错误;净化空气属于调节服务,D正确。
4.该公园GEP高的主要原因是( C )
A.土壤肥力高B.科研价值高
C.森林面积大D.纬度跨度大
【解题思路】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纬度较低,气温高,微生物活动强,有机质分解较快,土壤肥力低,A错误;科研价值是文化服务的一部分,科研价值高是GEP高的表现形式之一,并不是原因,B错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植被以森林为主,热带雨林面积大,可产生较高的物质产品、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价值,C正确;材料中没有关于该公园纬度跨度的信息,且海南岛面积较小,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纬度跨度应较小,D错误。
命题拓展
下列关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说法正确的有( D )
①谁受益、谁补偿 ②有机农产品认证 ③大力发展经济林
④碳排放抵消机制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题思路】 贯彻“谁受益、谁补偿”的发展原则,激励地方政府保护生态环境,①正确;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有机农产品品牌,通过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彰显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资源环境价值,②正确;人工经济林树种组成结构单一, 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功能较低,导致单位面积GEP不高, ③错误;通过碳排放抵消机制,依托热带雨林丰富的碳汇资源,换取补偿资金,惠及广大林区的人们,共享国家公园生态红利,④正确。故选D。
考点2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1.自然资源及其属性
(1)概念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从[1] 自然环境 中获得并能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需求的物质和能量。
(2)分类
分为[2] 可再生资源 和非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的分类是相对的
多数可再生资源只有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下,才可以获得再生;当开发利用不合理时,它们的再生周期就会延长,甚至变成非可再生资源。常见的可再生资源有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非可再生资源主要指矿产资源。
(3)属性
2.自然资源的特征
(1)数量特征与质量特征
①自然资源数量是有限的;
②自然资源具有[3] 稀缺 性;
③自然资源的质量有[4] 优劣高低 之分;
④自然资源的质量可用一定的指标刻画;
⑤不同质量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成本是有差别的。
(2)空间分布特征
①表现:自然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是[5] 不均匀 的,但有规律可循。各种可再生资源受地球表面水热条件空间分异的影响,它们的分布一般具有明显的[6] 地带性 特征。
②影响:a.自然资源分布的[7] 空间 差异,是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b.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使不同地区间形成资源调配与贸易的需求,导致资源在空间上的流动,也促进了区域间的联系和[8] 全球化 进程。
3.自然资源特征与人类活动
(1)数量特征、质量特征与人类活动
(2)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
情境1 干热岩
干热岩是一种新兴能源,是一般温度较高,埋深数千米,内部不存在流体或仅有少量地下流体(致密不透水)的高温岩体。近年来,我国从国外大量进口钻井设备进行干热岩勘探工作,并大力研发相关控制系统和发电系统,2019年7月,我国在河北省某地区地下3 965 m深处钻获150 ℃以上的高温干热岩体。
(1)说出干热岩属于的资源类型。
【提示】根据可再生和不可再生判断。
【参考答案】 可再生资源。
(2)简述我国干热岩资源丰富,但是其商业化开采仍需时日的主要原因。
【提示】从技术方面分析。
【参考答案】 开采技术要求高。
情境2 现代工业的“维生素”——稀土
稀土被称为现代工业的“维生素”和“21世纪新材料宝库”,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是非可再生的战略资源。我国是稀土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应用和出口国。2012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指出,我国的稀土行业存在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产业结构不合理、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等问题。下图为中国稀土矿分布示意图。
(1)概括我国稀土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
【提示】结合图示信息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 北方多,南方少;北方轻稀土资源占90%以上,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重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且不到5%。(2)分析我国稀土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带来的问题。
【提示】可从资源本身、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等方面分析。
【参考答案】 过度开发导致稀土资源储量快速减少;开发过程中不注重保护环境,破坏地表植被引发土地沙化、水土流失,造成土壤和水污染;不注重深加工,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价格背离价值,浪费严重。
(3)请为我国稀土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提示】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建议可从产业结构不合理、价格严重背离价值等方面分析。
【参考答案】 加强管理,控制稀土开采量和出口量;开采、加工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提高开采、深加工技术水平,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经济效益。
命题点 自然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
[2023浙江1月选考]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下图为部分清洁能源基地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三大能源基地共同的主要清洁能源是( D )
A.核能、水能B.风能、火电
C.水能、地热D.风能、太阳能
【解题思路】 ①区域主要包括内蒙古、陕西和山西的部分地区,②区域主要包括甘肃、宁夏和青海的部分地区,③区域主要位于青藏高原,这三大区域风能和太阳能资源都较丰富,D正确;核电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A错误;火电不是清洁能源,B错误;我国的地热能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处,图中三大能源基地并不都位于板块交界处,如①区域位于板块内部,地热能不丰富,C错误。
2.我国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可以( A )
A.促进低碳能源发展B.改变能源资源分布
C.控制能源消费总量D.缩短能源输送距离
【解题思路】 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极大地促进了低碳能源的发展,有利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有利于环境保护,A正确;绝大多数能源资源的形成、分布,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并不是建设能源基地所能改变的,B错误;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的建设旨在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而非控制能源消费总量,C错误;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能源分布与消费市场分布的地区不平衡性,也不能缩短能源输送距离,D错误。
命题拓展
简述我国建设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的意义。
【参考答案】 有利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减少对高污染化石能源的使用。
考点3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1.环境问题的产生
(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2)影响环境问题的因素
环境问题产生的实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另一方面是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本身的自净能力。
2.环境问题的危害
(1)环境问题对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影响
①自然环境的[4] 供给 服务功能下降,使人类难以获得足够的自然资源,导致自然资源稀缺甚至枯竭。
②自然环境的[5] 调节 服务功能失常,使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加剧,并增加自然灾害的风险。
③自然环境的文化服务功能降低,会降低人的舒适感、审美体验等。
(2)环境问题的危害
情境 印度尼西亚传统农耕方式——“烧芭”
“烧芭”(如图)属于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农耕方式,是指放火将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烧成“空地”以用于耕作,并利用燃烧的灰烬作为“天然”肥料。“烧芭”垦荒整理出来的土地用于种植棕榈树或满足种植园需求。
(1)分析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
【提示】从当地居民的耕作方式以及土地整理出来后的用途分析。
【参考答案】 林区农民“烧芭”种植;大量种植棕榈树的农场以及其他种植园的滥伐滥垦。
(2)说明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消失速度加快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
【提示】从热带雨林消失后的影响分析。
【参考答案】 热带雨林遭到破坏后,水循环发生变化,这会导致气候异常,旱涝失调,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大等问题;热带雨林遭到破坏会导致热带雨林部分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
命题点 大气污染问题分析
[2022广东地理卷]汞是一种易挥发的重金属元素,大气汞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南岭周边省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分布区。在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某山顶附近监测得知,该地大气汞含量日变化明显,最高值在午后出现;秋冬季比夏春季大气汞含量高且变幅大。据此完成1—2题。
1.导致该地大气汞含量在午后出现最高值的原因是午后( C )
①对流雨多发 ②谷风环流较强
③植被蒸腾较弱 ④地面蒸发旺盛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题思路】 由材料可知,汞是一种易挥发的重金属元素,大气汞主要以气态形式存在。午后气温较高,地面蒸发旺盛,植被蒸腾较强,且该地位于山顶,此时谷风环流较强,故该地大气汞含量在午后出现最高值,②④正确,③错误;对流雨多发,大气中的汞会随雨水降落到地面,大气汞含量会有所下降,①错误。故C项正确。
2.该地秋冬季比夏春季大气汞含量变幅大,原因可能是秋冬季( B )
A.土壤汞排放量更多
B.南下冷空气更频繁
C.准静止锋更加强盛
D.植被的覆盖度更低
【解题思路】 气温高有利于土壤中的汞挥发,大气汞含量较大,反之则较小。由材料可知,该地位于南岭国家森林公园某山顶附近,地势较高,且夏季植被覆盖率较高,气温相对较低,春季气温回升较快,导致该地夏春季温差较小;冬季南下冷空气更频繁,且南下冷空气受东西走向的南岭山脉阻挡,冷空气在此地堆积,导致该地秋冬季温差大于夏春季,因此秋冬季比夏春季大气汞含量变幅大,B正确;由材料可知,该地土壤中的汞应主要来自周边有色金属冶炼企业的排放,工业生产受季节变化影响不大,A错误;南岭准静止锋多出现在冬春两季,秋季出现较少,C错误;南岭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秋冬季植被覆盖度并不低,D错误。
命题拓展
我国大气汞的排放来源主要是燃煤、有色金属冶炼、含汞产品废弃物。分析减轻大气汞污染可以采取的措施。
【参考答案】 改善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汞排放量大的企业;寻找汞的替代品。
巧学助思图示自然环境各种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
知识拓展湿地的多种服务功能
热点情境 新能源材料中的“宠儿”——锂
锂是制造锂电池的主要原料,也是一种重要的新型战略资源。自然界中锂资源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存在于以锂辉石和锂云母为主的火成岩中,另一种是存在于以盐湖卤水、地热水和油气田水为主的含锂天然水中。南美地区的锂矿多为盐湖型锂矿,主要分布在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三国交界处的“锂三角”地带,储量约占世界卤水锂资源的90%。阿根廷是世界锂生产和出口大国,锂矿探明储量约650万吨,集中分布在阿塔卡马高原的多个盐湖、盐沼中,常伴有钾、硼等。目前阿根廷盐湖周边的土著居民主要从事种植业和畜牧业,锂矿资源仅有一小部分被勘探、开采,锂矿资源开发潜力巨大。下图示意阿塔卡马高原主要盐湖分布。
探究设问 (1)指出阿根廷盐湖型锂矿开发的优势。
(2)从气候角度简述阿根廷阿塔卡马高原盐湖锂矿资源的开发条件。
(3)分析阿根廷阿塔卡马高原盐湖锂矿开发可能给当地自然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解题思路】 (1)从储量、分布、资源禀赋、开采条件等方面分析。(2)开发条件的评价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注意题目要求从气候角度分析。(3)可从废水污染、水资源短缺、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角度分析。
【参考答案】 (1)资源赋存条件好,易开采,生产成本低;储量大,分布广;伴生资源多,综合开发利用价值大;资源探明储量和开采潜力巨大。
(2)有利条件:地处高原地区,盐湖区周围气候干旱,降水量少;空气稀薄,光照强,蒸发旺盛。不利条件: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紫外线辐射强。
(3)提取锂的过程中淡水消耗量大,加剧水资源短缺状况,破坏生态系统;废水排放可能造成水源污染;尾矿、矿渣堆放会破坏植被,污染土壤;湿地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受损;等等。
[2023湖北宜昌等5地三模,17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铌和钽两种金属具有高熔点、高沸点、耐腐蚀、单极导电、超导性和在高温下强度高等特征,是某些工业的重要原材料,也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战略性金属资源。巴西是世界上铌钽矿储量非常丰富的国家之一,但本国开采能力有限。中国铌钽矿储量较大,但大多数属于贫矿,铌钽市场形成了“两头在外”的格局:上游资源匮乏,中游提纯技术相对发达,下游产品技术不足。下图为巴西主要铌钽矿产分布图。
(1)根据铌和钽金属属性列举其适用的工业部门(至少3种)。(3分)
【参考答案】 冶金、电子、航空航天、机械及原子能工业。(每个1分,任答3个即可)
【解题思路】 铌和钽适用的工业部门主要从两种金属的物理性质考虑。铌和钽→战略性金属资源→冶金工业;铌和钽→单极导电、超导性→电子工业;铌和钽→高熔点、高沸点、耐腐蚀→航空航天;铌和钽在高温下强度高→机械行业等。
(2)分析巴西在东南沿海地区开发铌钽矿的有利条件。(6分)
【参考答案】 储量大,分布集中,品质优;(2分)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足且价格较低;(2分)靠近港口,便于出口。(2分)
【解题思路】 矿产资源的开发条件,应从自然和经济两方面考虑。分析思路如下:
(3)针对我国铌钽资源匮乏的困境,提出解决的措施。(8分)
【参考答案】 加大技术创新,挖掘资源潜力;开发替代资源;增加资源进口渠道;有效管控战略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每点2分,任答4点即可)
【解题思路】 解决我国铌钽资源匮乏的困境需立足开源和节流两方面思考。分析思路如下:
[2024南京调研]第聂伯河发源于俄罗斯瓦尔代丘陵南部地带,以基辅为界,分为上第聂伯河和下第聂伯河。2023年6月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发生爆炸决堤,部分地区遭受水灾。下图为第聂伯河流域简图。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第聂伯河流域叙述正确的是( B )
A.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B.径流补给主要来自上游
C.下游冬季有凌汛现象
D.封冻期较长,航运条件差
【解题思路】 读图可知,第聂伯河上游地区支流多且密集,说明上游径流补给量大,B正确。该河流域所处纬度较高,冬季气候寒冷,降雪不易融化,春季气温回升,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量大,夏季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带来一定降水,A错误。该河虽有结冰期,但河流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不会出现凌汛现象,C错误。该河虽然封冻期较长,但河流中下游主要流经平原地区,流速慢,水运条件较好,D错误。
2.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决堤后,对该河流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C )
A.库区来水减少,调节服务下降
B.下游出现洪灾,支撑服务消失
C.电力能源紧张,供给服务下降
D.库区景观消失,文化服务减弱
【解题思路】 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决堤后,上游地区来水仍然会流入库区,来水并没有减少,A错误;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决堤后,下游出现洪灾,该区域支撑服务有所减弱,但并不会消失,B错误;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决堤后,水大量流失,难以继续发电,供电能力下降,供给服务下降,C正确;卡霍夫卡水电站大坝决堤,库区水位下降,下游出现洪灾,库区景观会发生一些变化,但不会消失,D错误。
“盐光互补”是在保证基本盐业生产性能前提下,在盐田上一定高度架设光伏组件,实现水上发电、水面晒盐、水下养殖的新型立体高效生产方式。某“盐光互补”光伏项目(见下图)位于天津滨海新区长芦盐场,占地面积约13.3 km2,该项目光伏板桩前后间距14 m,离岸间距15 m,且采用双面光伏面板。该项目在保证“土地性质不变、盐田收益不降、生态环境不变”的前提下,打造“绿色能源+特色盐业”于一体的生态友好体系,实现“盐光渔”一体化综合运用。据此完成3—4题。
3.该项目比一般光伏板桩间距大且采用双面光伏面板,主要是为了( B )
①避免光伏面板相互遮挡影响发电效率
②保障盐田充足的光照
③夏季发电效率最大化且考虑了水面对光的反射
④提高冬季发电效率且考虑提高盐田产量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解题思路】 由材料可知,增大光伏板桩间距主要是为了保障盐田的光照,②正确;采用双面光伏面板主要是为了使光伏板在上面吸收太阳光照的同时,背面也能吸收水面反射的太阳光,提高发电效率,③正确。故选B。
4.推测图中通道大致为( A )
A.东南—西北走向B.东北—西南走向
C.南北走向D.东西走向
【解题思路】 图示地区地形平坦,布设光伏面板时将板面朝向正南方能够在一天中接收更多的太阳光,故通道大致为东南—西北走向,A正确。
5.[2024辽宁六校联考,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壶是冬季奥运会的代表项目之一。国际比赛使用的冰壶原料主要产自英国艾尔萨克雷格岛,岛上花岗岩致密坚硬,孔隙率小,透水性弱,抗水性强。制作
冰壶需经历原石开采、塑形、抛光等环节,除原石开采使用机械外,其他环节均由手工完成。某公司拥有该岛冰壶原石的独家开采权,大约每十年采石一次。现在岛上无人居住,却栖息着各种各样的鸟类。下图示意艾尔萨克雷格岛景观和冰壶。
(1)推测艾尔萨克雷格岛花岗岩出露的地质过程。(8分)
【参考答案】 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冷凝形成花岗岩;(3分)随着火山活动、地壳运动,岛屿抬升出露海面;(3分)在风力、海浪等外力侵蚀作用下,岛屿表面岩石被侵蚀,花岗岩逐渐出露地表。(2分)
【解题思路】 地质过程分析类题目需结合内外力作用共同分析。花岗岩为侵入型岩浆岩,推测岩浆沿地下裂隙或者通道侵入岩石圈上部,冷却凝固形成质地坚硬的花岗岩;后来受地壳抬升影响,岛屿出露海面,在外力作用下,花岗岩上覆岩石被侵蚀,花岗岩逐渐出露地表。
(2)国际比赛使用的冰壶价格不菲,试说明理由。(6分)
【参考答案】 国际比赛使用的冰壶生产被垄断;(2分)冰壶的制作对原料要求高,原料产地受限;(2分)冰壶生产工艺复杂,人工成本高。(2分)
【解题思路】 国际比赛使用的冰壶原料主要产自英国艾尔萨克雷格岛,而某公司拥有该岛冰壶原石的独家开采权,国际比赛使用的冰壶生产被垄断。岛上花岗岩致密坚硬,孔隙率小,透水性弱,抗水性强,说明冰壶的制作对原料要求高,原料产地受限。制作冰壶需经历原石开采、塑形、抛光等环节,除原石开采使用机械外,其他环节均由手工完成,说明冰壶生产工艺复杂,人工成本高。故国际比赛使用的冰壶价格不菲。
(3)分析岛上大约每十年采石一次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市场需求少;(3分)减小对鸟类的影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3分)
【解题思路】 结合经济、社会、生态等因素进行分析。冰壶是冬季奥运会的项目,说明冰壶市场需求少。该岛上栖息着各种各样的鸟类,大约每十年采石一次,可减小对鸟类的影响。
考点1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2023山西忻州检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态系统通过其功能为全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下表示意我国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据此完成1—3题。
1.与其他生态系统相比,农田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主要是( D )
A.调节服务B.支撑服务
C.文化服务D.供给服务
【解题思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田的主要功能是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为人们提供充足的食物供给,因此农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主要体现在供给服务,D正确。
2.据表推断我国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区域是( A )
A.华南、西南、东北B.青藏地区
C.华北、西南、西北D.西北地区
【解题思路】 读表可知,森林的生态服务价值远高于其他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森林主要分布在华南、西南和东北地区,A正确。
3.有利于大幅度提高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措施是( C )
A.实施退耕还湿
B.治理盐碱化土地
C.防治水土流失
D.设置草方格沙障
【解题思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目前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因此有利于大幅度提高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措施是防治水土流失,C正确。
[实践探究/2023辽宁锦州期末]为了研究城市人工湿地的富营养化状况,研究人员在我国南方某城市选取了三块人工湿地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软件园湿地大量保留自然缓坡的堤岸,且与周边水质较好的水系连通,并有闸口控制;荆川公园湿地水体基本与外界隔离;五星公园湿地水体底部有大量的建筑垃圾,水体和陆地之间由垂直的混堤岸相隔离,虽然与外来水系相连通,但无闸口控制。下表示意三块人工湿地水质综合富营养化结果。据此完成4—5题。
4.关于城市人工湿地的服务功能描述正确的是( B )
A.自然缓坡的堤岸—净化水质—支撑服务
B.荆川公园—美化环境—文化服务
C.五星公园—提供居民用水—供给服务
D.与外界连通的水道—调节气候—调节服务
【解题思路】 荆川公园湿地美化了环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属于文化服务,B正确;净化水质属于湿地的调节服务,A错误;从材料“五星公园湿地水体底部有大量的建筑垃圾,水体和陆地之间由垂直的混堤岸相隔离,虽然与外来水系相连通,但无闸口控制”可知,五星公园湿地主要功能是蓄洪,不是提供居民用水,供给服务的说法不对,C错误;与外界连通的水道调节气候的作用有限,D错误。
5.依据材料能得出的结论是( D )
A.水体连通状况与水体富营养化指数关联度不大
B.水体透明度越高,水体富营养化指数越高
C.水体叶绿素含量越高,水体富营养化程度越低
D.通过闸口控制人工湿地水道,可以提高水质
【解题思路】 结合材料及表格数据可知,五星公园与外来水系相连通,富营养化指数最高,A错误;表中软件园湿地透明度最高,但富营养化指数最低,B错误;表中荆川公园湿地水体叶绿素含量最高,但富营养化指数不是最低,C错误;由材料可知,“软件园湿地大量保留自然缓坡的堤岸,且与周边水质较好的水系连通,并有闸口控制”,而且表中软件园湿地富营养化指数最低,可见通过闸口控制人工湿地水道,可以提高水质,D正确。
6.[2024安徽师大附中校考,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9月26日,第十四届中国(合肥)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安徽合肥骆岗中央公园开幕。骆岗中央公园是改造合肥骆岗机场旧址建成的一个集聚生态文明、城市活力为一体的高品位、高绿地城市公园。
(1)分析骆岗中央公园为合肥市民生活提供的服务功能类型。(6分)
【参考答案】 骆岗中央公园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等供给服务功能;(2分)为城市居民提供美丽的风景,供市民旅游休憩,提供精神享受等文化服务功能;(2分)公园绿地能够吸烟滞尘,提高附近地区的空气质量,为居民提供调节城市局部小气候,提高附近地区气候舒适度等调节服务功能。(2分)
【解题思路】 骆岗中央公园可以提供的服务功能主要有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等。骆岗中央公园占地面积较大,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等供给服务功能;骆岗中央公园是改造骆岗机场旧址建成的一个集聚生态文明、城市活力为一体的高品位、高绿地城市公园。为城市居民提供美丽的风景,供市民旅游休憩,提供精神享受等文化服务功能;公园绿地能够吸烟滞尘,净化空气和水质,提高附近地区的空气质量,给居民提供调节城市局部小气候,涵养水源,提高附近地区气候舒适度等调节服务功能。
(2)说明骆岗中央公园高绿化率对当地土壤发育的有利影响。(6分)
【参考答案】 植被使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枯枝落叶为土壤提供大量有机质;(2分)大量生物在土壤中活动,改变了土壤结构和孔隙度等;(2分)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综合作用,加快了土壤形成过程。(2分)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可知,骆岗中央公园是高绿地公园,公园内植被通过根将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吸收到植物体内,合成植株体,再通过生物循环过程,将营养元素释放到土壤表层,从而使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实现了有机质的积累;大量生物在土壤中活动,改变了土壤结构和孔隙度等,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性;植被对土壤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综合作用,加快了土壤形成过程。
考点2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新情境/2024江西九校联考]每年5月份,昌邑北部渤海沿岸的盐田便会迎来春盐收获季,当地在盐田布局风力发电设备,获得了较好的效益。下图为昌邑盐场位置图。据此完成1—2题。
1.昌邑市春盐收获时间集中在每年5月份的主要原因是该月( B )
A.气温最高B.蒸发旺盛
C.光照最强D.风力最强
【解题思路】 昌邑市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每年春季气温上升快,降水较少,晴天多,蒸发旺盛,春末(5月)尤为明显, 适合晒盐,B正确。该地气温最高的月份应是7、8月份,A错误。该地光照最强的月份是太阳高度最大的6月,C错误。该地受季风环流影响,冬季风和夏季风风力较强,5月为春季,不是风力最强的季节,D错误。
2.在盐田布局风力发电设备有利于( D )
A.提高盐田晾晒效率
B.降低晒盐的能源消耗
C.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D.提高土地空间利用率
【解题思路】 在盐田布局风力发电设备会增加近地面摩擦力,降低风速,不利于提高盐田的蒸发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晾晒效率,A错误;晒盐活动主要靠自然蒸发,基本不需要消耗能源,B错误;风电设备的运营对劳动力的需求量较小,提供的就业岗位少,C错误;昌邑位于沿海地区,地势低平,受海风的影响较强,在盐田布局风力发电设备有利于开发当地的风能资源,提高土地的空间利用率,D正确。
[2023重庆校考] 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确保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至关重要。下图示意我国不同地区生产力下降的耕地占总耕地面积比重。据此完成3—5题。
3.下列关于我国生产力下降的耕地占总耕地面积比重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华南区平原大于山区
B.全国山区大于平原
C.南方地区平原与山区差异都较大
D.西北地区山区都小于平原
【解题思路】 据图分析可知,就整体情况而言,全国八个地区中生产力下降的耕地占总耕地面积比重大多为山区大于平原,B正确;华南区山区大于平原,A错误;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原与山区差异不大,C错误;甘新区山区大于平原,D错误。
4.山区耕地生产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C )
A.土地沙化B.草原退化
C.水土流失D.土壤污染
【解题思路】 山区地势起伏大,水土流失严重,耕地肥力下降,生产力下降,C正确。
5.为了恢复耕地生产力,可采取的长效措施是( D )
A.种植绿肥植物,治理土壤污染
B.增施复合肥料,提高耕地肥力
C.推广农牧业相结合的经营方式
D.推广免耕、少耕、轮耕
【解题思路】 恢复耕地生产力的长效措施是免耕和少耕相结合,休耕与轮耕相结合,给耕地休养生息的机会,D正确;综合应用绿肥种植、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培肥措施属于短期措施,A、B不选;农牧业相结合的经营方式受到区域差异的影响,C不选。
[2023河南名校高三摸底]高度依赖火力发电的泰国,近两年朝清洁能源方向迈进,打造了规模宏大的浮动水力太阳能场,该浮动水力太阳能场拥有约14.4万片太阳能板,采用太阳能和水力混合发电系统。据此完成6—8题。
6.泰国建造浮动水力太阳能场替代火电站的主要原因是( A )
A.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B.发电更加平稳连续
C.推动煤化工产业的发展
D.受自然环境影响小
【解题思路】 浮动水力太阳能场利用的是太阳能和水能,这两类能源属于清洁能源,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A正确。水力发电受河流径流量变化影响较大,太阳能发电受太阳辐射的日变化影响较大,而火力发电受自然环境影响小,发电更加平稳连续,B、D错误。建造浮动水力太阳能场可以为煤化工产业提供清洁能源,但其主要目的不是推动煤化工产业的发展,C错误。
7.据材料推测,该浮动水力太阳能场最可能布局在( C )
A.河流上游B.河流与湖泊交汇处
C.河流水坝处D.河流入海口
【解题思路】 该浮动水力太阳能场拥有约14.4万片太阳能板,占地面积大,而河流上游多流经山区,地形崎岖,场地面积小,A错误。河流与湖泊交汇处及河流入海口处,河道宽阔且落差小,水能蕴藏量少,不利于建设水力发电站,B、D错误。浮动水力太阳能场采用太阳能和水力混合发电系统,河流水坝处便于水力发电,同时水坝拦蓄水体形成的水库水域面积广阔,便于大型太阳能场布局,C正确。
8.泰国建造的浮动水力太阳能场可能带来的综合效益有( B )
①投资少获利高 ②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③节省土地资源 ④生物多样性增加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解题思路】 泰国建造的浮动水力太阳能场拥有约14.4万片太阳能板,投资大,①错误;该浮动水力太阳能场规模大,场面壮观,利于发展旅游业,②正确;利用水面建设浮动水力太阳能场节省了土地资源,③正确;太阳能板设置在水面上,阻挡了河水接收太阳辐射,会影响水中植物的生长繁殖,且改变了河水中生物的生存环境,会使生物多样性减少,④错误。故选B。
考点3 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2023皖南八校联考]毕节市地处贵州省西北部,海拔高,相对高差大,曾被联合国专家认为“不适宜人居”。1988年,毕节试验区成立,毕节市开启了以开发扶贫促进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促进开发扶贫的生态文明发展探索。经过30多年的实践,毕节市森林覆盖率从当初的14.9%提升到2020年的约60%。近年来,毕节市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据此完成1—2题。
1.推测毕节市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是( D )
A.过度放牧B.工业污染
C.土地盐碱化D.石漠化
【解题思路】 结合材料分析,毕节市位于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发育,流水溶蚀作用强,土层浅薄,容易产生石漠化现象,D正确;过度放牧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的西北内陆地区,A错误;工业污染不是生态问题,并且毕节市工业较落后,工业污染较轻,B错误;土地盐碱化主要发生在我国北方地区,C错误。故选D。
2.毕节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对当地河流带来的影响是( B )
A.水位明显上涨B.抑制河道变宽
C.径流量明显增大D.坡面径流消失
【解题思路】 水位明显上涨主要是由暴雨或连续降水引起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可以调节径流量,但不能使水位明显上涨或径流量明显增大,A、C错误;森林覆盖率提高可使坡面径流得到调节,但不会使坡面径流消失,D错误;河道变宽主要是因为河流侧向侵蚀,森林覆盖率提高可减弱洪水期的侵蚀作用,起到抑制河道变宽的作用,B正确。故选B。
[新情境/2023江苏淮阴中学检测]彰武县位于辽宁省西北部,地形以平原和低缓丘陵为主,丘陵主要分布在东部和西部。该县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带,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存在土地退化问题。下图为彰武县土地退化程度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
3.彰武县北部的土地退化更严重,主要是因为北部( C )
A.冻土层更厚B.降水强度大
C.流沙影响强D.昼夜温差大
【解题思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辽宁省西北部靠近沙地,受风沙活动影响更大,土地退化严重,C正确;据图可知,彰武县属于小尺度地区,区域内部气候差异小,冻土层厚度、昼夜温差、降水强度等差异较小,A、B、D错误。
4.彰武县治理土地退化的主要措施是( C )
A.种植耐旱作物B.全面退耕还林
C.推广保护性耕作D.建设农田水利工程
【解题思路】 彰武县位于农牧交错带,发展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牧则牧,推广保护性耕作,避免过度开垦造成土地荒漠化,C正确;种植耐旱作物、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等措施易加大农田利用强度,不能缓解土地退化,A、D错误;全面退耕还林不符合实际,B错误。
[2023山东聊城三模]灌木是枝条丛生、没有明显主干的木本植物,根系发达。干旱、半干旱草原区的灌木覆盖度上升,称为草原灌丛化,这种现象往往诱发荒漠化。干旱程度不同的草原区,荒漠化和气温变化对灌丛化的响应机制存在差异,如图所示。据此完成5—7题。
5.草原灌丛化往往诱发荒漠化,是由于灌丛周边草地的( A )
A.土壤肥力下降B.风力显著增强
C.光热资源锐减D.岩石风化加快
【解题思路】 由材料可知,灌木根系发达,可以大量吸收周边土壤的养分和水分,导致周边草本植物因水分、养分减少而衰亡,诱发土地荒漠化,A正确;灌丛较草丛对风阻滞效应更突出,灌丛周边草地的风力应该减弱,B错误;灌丛高度较低,对周边草地光照阻挡作用很小,草地的光热资源不会锐减,C错误;草原区岩石风化主要是物理风化,受温差影响较大,灌丛的存在对温差影响小,D错误。
6.下列关于图中a、b、c、d环节,分析正确的是( B )
A.a—比热容增大B.b—地表反射率增强
C.c—植被覆盖率降低D.d—蒸发和蒸腾量减小
【解题思路】 a前面的箭头是正响应,说明Ⅰ类草原灌丛化导致荒漠化面积增大,a也为正响应则表明荒漠化面积增大会使地表的比热容减小,从而使Ⅰ类草原区气温变化增大,A错误;b为负响应,说明荒漠化作用下,下垫面趋于单一,地表反射率增强,地面吸收的热量减少,近地面气温降低,B正确;c、d均为负响应,即表明荒漠化水平降低,所以应是植被覆盖率上升(c),涵养水源的能力提高,地表蒸发和植物蒸腾量增大(d),C、D错误。
7.三类草原区的干旱程度,由轻到重的排序是( D )
A.Ⅰ、Ⅱ、ⅢB.Ⅰ、Ⅲ、Ⅱ
C.Ⅱ、Ⅲ、ⅠD.Ⅲ、Ⅰ、Ⅱ
【解题思路】 越湿润的草原区,草原灌丛化越难以导致荒漠化,甚至会提高植被覆盖率,遏制荒漠化,并且形成降温效应。由上题可知,Ⅲ类草原荒漠化水平降低,植被覆盖率上升,干旱程度最低,故选D。
[2023山东临沂统考] 阿姆河是中亚重要的河流之一,发源于帕米尔高原与兴都库什山脉的高山冰雪地带,全长2 540千米,自东向西注入咸海,是咸海的两大水源之一。流域内地势落差较大,海拔由西向东逐渐升高。下图示意阿姆河流域不同海拔下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的变化规律(指数越高,生态越脆弱)。据此回答8—9题。
8.阿姆河流域生态最脆弱的区域最可能位于( D )
A.帕米尔高原B.兴都库什山脉
C.河流中游地区D.河流下游地区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并结合图中信息可知,阿姆河流域生态最脆弱的区域就是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最高的地区,其海拔位于500 m以下,所处地区应该为阿姆河下游地区,D正确。
9.为改善阿姆河流域生态最脆弱的区域的生态环境,应当( C )
A.减少上游拦水,增加中下游灌溉水源
B.禁止下游林地乱伐,减小河流含沙量
C.改进灌溉技术,以水量定农业规模
D.大力开采地下水,避免使用地表水
【解题思路】 阿姆河生态最脆弱的区域位于河流下游地区,该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过度发展灌溉农业。减少上游拦水,增加中下游灌溉水源,会导致灌溉农业规模扩大,加剧土壤盐碱化,不利于改善当地生态环境,A错误;下游农业以灌溉农业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河流上游地区,B错误;改进灌溉技术,以水量定农业规模,发展节水农业,可以改善生态环境,C正确;过度使用地下水会形成地下漏斗,造成地面沉降,会加重环境恶化,D错误。
综合训练
[情境创新/2024安徽十校摸底]“公地悲剧”是指面对有限的资源追逐短期收益最大化而导致资源的过度使用或滥用的现象。经济学上认为明晰产权可解决资源不当使用的问题,然而在我国川西高寒地区却出现草场公地悲剧现象,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3题。
1.川西高寒地区草场公地悲剧现象直接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D )
A.森林锐减B.土地盐渍化
C.土壤污染D.生物多样性减少
【解题思路】 由图可知,川西高寒地区的草场存在过度放牧现象,随着草地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鼠害加剧,生态系统被破坏。选D。
2.川西高寒地区草场公地悲剧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 )
①资源禀赋差,畜牧业是增收的主要途径
②交通不便,抑制了畜牧业的专业化和分工
③当地居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薄弱
④财政紧张,退耕还林还草相关补贴不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题思路】 根据 “公地悲剧”的内涵可知,草场公地悲剧是指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场退化。川西高寒地区气候高寒、地势崎岖,资源禀赋差,一方面难以拓宽收入渠道,另一方面难以提高单产,畜牧业是增收的主要途径,①正确;交通不便,抑制了畜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和畜牧产品加工,在个体追求收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只能过度放牧,导致草场公地悲剧的出现,②正确;从图中可知当地已制定监管制度和草场补贴政策,且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当地居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也在不断提高,③④错误。
3.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川西高寒地区可采取的合理措施为( C )
A.大力开发旅游资源B.改变农业生产方式
C.实施牧草人工种植D.推动牧民生态搬迁
【解题思路】 人工种植牧草可以集约化使用草地,使大面积天然草地得到保护,C正确;当地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难以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B错误;当地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大力开发旅游资源会加剧生态破坏,A错误;当地属于少数民族分布区,生态搬迁难度大,需综合考虑当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D错误。选C。
[2023青岛三检]2022年6月2日,我国塔里木油田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建成,86座光伏电站替代了原有的柴油发电站,散布在公路沿线生态防护林带中(下图)。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生态防护林带的最主要用途是( C )
A.缓解视觉疲劳B.调节当地气候
C.保护沿线公路D.改善环境质量
【解题思路】 图中生态防护林带主要布局在塔里木油田沙漠公路沿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风沙活动频繁,会影响交通道路等基础设施,而防护林可以防治风沙,减小风沙活动对交通基础设施的影响,C正确;生态防护林带可以缓解驾驶员的视觉疲劳,调节当地局地小气候,改善当地环境质量,但这些都不是图中生态防护林带的主要用途,A、B、D错误。
5.该公路沿线生态防护林带内建设光伏电站的主要目的是( D )
A.为沿途路灯供电
B.为汽车提供充电服务
C.为周边居民供电
D.为防护林带灌溉供电
【解题思路】 该地位于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当地太阳能丰富。86座光伏电站散布在公路沿线的生态防护林带中,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为防护林带灌溉供电,D正确;图中塔里木油田沙漠公路两侧并没有路灯,A错误;该地区人口稀少,新能源车目前在当地极少,为汽车提供充电服务意义不大,B错误;为周边居民供电的光伏电站不应建于生态防护林带内,而应靠近居民区,C错误。
[2023惠州第一次调研]2021年,我国首个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并网送电成功,该电站位于江苏常州市金坛区。下图示意该电站运行流程,与补燃式电站相比,该电站不需要额外补充燃料催动膨胀机工作。随着光伏发电和海上风电的大规模开发,江苏清洁能源装机容量截至2020年底已突破4 000万千瓦。据此完成6—8题。
6.与补燃式电站对比,该储能电站( C )
A.发电更多B.储电更快
C.更清洁环保D.分布更广泛
【解题思路】 由材料可知,补燃式电站需要补充燃料催动膨胀机工作,而该储能电站不需要额外补充燃料,更加清洁环保,C正确。由图可知,该储能电站收集的是电网低谷期多余的电能,即弃风电、弃光电,并没有生产更多电能,A错误;该储能电站需要借助压缩机将电能压缩储存于地下,电能转换环节较多,储电过程不一定快,B错误;该储能电站分布受盐层影响,分布并不广泛,D错误。
7.作为日调度的调峰电站,推测金坛盐穴电站的储能时段最可能是( D )
A.上午B.下午C.上半夜D.下半夜
【解题思路】 根据人类生产生活特点可知,一日中下半夜耗电的生产生活活动相对较少,电网中的多余电能较多,故此时段最可能是金坛盐穴电站的储能时段,D正确。
8.金坛盐穴电站的投入使用,可( C )
①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②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③提升电网调节能力 ④开发更多新型能源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解题思路】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金坛盐穴电站的投入使用减少了夜间多余电能的浪费,但并没有增加电能供应,也没有开发更多新型能源,其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作用较小,①④错误;读图可知,金坛盐穴电站储存了大量弃风电和弃光电等清洁能源,且不需要额外补充燃料催动膨胀机工作,利于“双碳”目标的实现,②正确;金坛盐穴储能电站可将用电低谷期的电能调剂到用电高峰期使用,提升了电网调节能力,③正确。故选C。
9.[2023湖南邵阳第二中学开学考,2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冰川具有独特且不可替代的生态服务价值。为了系统、全面地了解我国冰川资源状况,我国科研人员进行了两次冰川编目,时间范围分别为1970—1980年、2008—2010年(均在7—9月)。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境内的天山海拔3 600 m以下的冰川面积缩减量占总变化的52.8%,而海拔5 200 m以上的冰川面积增加了8.95%。
材料二 图1为我国境内的天山不同朝向冰川面积分布统计图,图2为我国境内的天山冰川各类生态服务价值百分比统计图。
(1)读图1,说明两次编目中天山南北坡冰川面积变化的差异及其原因。(6分)
【参考答案】 差异:南坡冰川面积减小幅度大,北坡冰川面积变化较小。(2分)原因:北坡为阴坡,气温较南坡低,冰川消融较慢(或南坡为阳坡,获得太阳辐射多,冰川消融较快);(2分)北坡受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影响,降水比南坡多,冰川发育较快。(2分)
【解题思路】 由图可知,天山北坡冰川的面积在1970—1980年及2008—2010年两次编目中变化不大,而南坡冰川面积在两次编目中的减小幅度明显。冰川面积的大小取决于其积累和消融的速度,因此在分析原因时可以结合坡向所导致的热量和降水差异来考虑。
(2)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推测天山高海拔地区冰川面积增加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全球气候变暖,西北地区降水增多,有利于冰川的积累;(2分)高海拔地区以固态降水为主,地表反射率增加,地温上升减缓,抑制冰川消融。(2分)
【解题思路】 冰川面积的大小取决于其积累和消融的速度,因此应从积累和消融两方面去推测天山高海拔地区冰川面积增加的原因。首先,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我国西北地区的降水增多,有利于冰川的积累和发育;其次,海拔5 200 m以上的地区气温较低,降水主要以降雪的形式出现,使得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上升,地面温度上升幅度减小,从而抑制了冰川的消融。
(3)天山冰川的各类生态服务价值中,哪类生态服务价值最高?分析该生态服务价值实现的具体过程。(10分)
【参考答案】 气候调节。(2分)过程:冰川反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冰川消融吸收热量,降低气温,缓解气候变暖;冰川融化,蒸发量加大,增加了大气湿度;影响近地面气团性质和大气运动。(每点2分)
【解题思路】 由图可知,在天山所有的生态服务价值中,气候调节的价值最高,占比为65%左右。分析该服务价值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从调节气温、增加湿度和降水、影响大气运动等方面考虑。调节气温方面,冰川的存在可以提高地面的反射率,使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减弱地面辐射的强度;同时冰川消融需要吸收热量,可以达到降低气温的目的,减缓气候变暖的速度。增加湿度和降水方面,冰川融水增加会使地面的水体面积增大,加大蒸发量,增加空气的湿度和降水。影响大气运动方面,冰川积累和消融的过程会影响近地面气团的性质,进而影响大气的运动。
10.[2023江苏南通模拟,18分]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黄河三角洲盐渍土广泛分布,以原生盐渍化为主,人类垦殖活动对土壤盐渍化也有一定影响。下图为黄河三角洲表层土壤含盐量分布示意图,下表为黄河三角洲不同土地利用方式表层土壤含盐量统计表。
(1)简述该地表层土壤含盐量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主要自然原因。(8分)
【参考答案】 分布特征:分布不均;沿海地区较高,沿河地带较低。(每点2分)
自然原因:沿海地区受海水浸渍影响大;地下水埋藏浅;沿河地带受淡水淋洗作用强。(每点2分,任答2点即可)
【解题思路】 据图可知,颜色越深代表含盐量越高,图中沿海地区土壤含盐量较高,沿河地带较低。主要是因为沿海地区受海水浸渍影响大,海水盐度会影响沿海土壤盐度,沿海地区地下水埋藏浅,盐分容易向表层土壤积累;沿河地带受淡水淋洗作用强,盐分被淡水冲走。
(2)说明当地垦殖活动对降低表层土壤含盐量的作用。(6分)
【参考答案】 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蒸发;引水灌溉,淋洗盐分;疏松平整土地,增加水分下渗;开挖排水沟,利于排盐;降低地下水位。(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
【解题思路】 据表格可知,荒地土壤盐分含量高,旱地、水田土壤盐分含量较低,说明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可以控制盐分向地表集聚;其中水田盐分含量最低,说明通过引水灌溉,可以淋洗盐分,降低土壤盐分含量;耕作过程中疏松平整土地,可增加水分下渗;开挖排水沟,利于排盐;降低地下水位,减少盐分集聚,降低土壤含盐量。
(3)简析盐渍土治理对当地粮食增产的意义。(4分)
【参考答案】 盐渍荒地治理后耕种,扩大种粮面积;盐渍化耕地改良,提高粮食单产。(每点2分)
【解题思路】 荒地土壤盐度高,治理后可以进行耕种,扩大种粮面积,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盐渍化耕地改良,降低含盐量,提高粮食单产,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课标要求
命题方向
考题取样
核心素养
1.结合实例,说明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以某种战略性矿产资源为例,分析其分布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2022浙江1月,T2—3
【人地协调观】
结合区域自然环境中某一环境问题,运用所学知识提出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树立和谐的人地关系。
【地理实践力】
针对区域自然资源或环境方面出现的问题,设计切实可行的调查和实践方案,根据方案为区域自然资源或环境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等
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环境服务功能
2023浙江1月,T5—6
自然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
2023浙江1月,T11—12
2021山东,T17
大气污染问题分析
2022广东,T5—6
2020浙江7月,T26
命题分析预测
试题多以具体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和自然资源现状创设情境,针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环境污染等创设问题。要求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能够根据材料分析区域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之间和谐共生的途径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向
备考策略
在复习备考时,要把握大的方向和原则,重点掌握能够实现区域资源、环境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对资源、环境问题产生原因方面的试题,答题时要注意除了运用所学知识,还要结合区域和社会发展实际,把理论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到一起。相似的区域环境和发展问题可以进行知识迁移,但不要生搬硬套
类型
作用和价值
相互关系
供给
服务
一是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空间;二是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如食物和水等自然资源
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是同时存在的;其中,[3] 支撑服务 是供给服务、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的基础和前提
调节
服务
为人类提供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同时,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许多环境问题,需要通过自然环境的调节服务来化解
文化
服务
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2] 非物质 收益,是一种精神享受和审美体验,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
支撑
服务
包括养分循环、光合作用、水循环、土壤的形成等,其对人类利用来说是相对间接的,却是自然环境维持自身相对稳定状态必不可少的服务功能
不合理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
后果
供给服
务方面
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数量和速度超过自然环境的供给能力
使自然资源的供给难以为继
调节服
务方面
排放的废弃物超过自然环境的[5] 调节 能力
有毒、有害物质不能完全得到净化
支撑服
务方面
自然环境的支撑服务功能受到损害
有可能打破自然环境的稳定状态,甚至使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方向变化,自然环境的供给和调节服务功能也会受到影响
生态系统
生态服务功能
①
②
③
④
调节气候
2.7
0.9
0.9
17.1
涵养水源
3.2
0.8
0.6
15.5
净化水中污染物
1.3
1.3
1.6
18.2
保护生物多样性
3.3
1.1
0.7
2.5
自然资源
数量特征
与人类活
动的关系
①自然资源的有限性约束与限制人类社会发展。②随着人类技术水平的提升,人类可利用的自然资源的数量增多,促进社会发展。③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上升,导致自然资源出现稀缺,制约人类发展。④自然资源稀缺致使资源价格上涨,引起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方面导致资源市场需求减少;另一方面导致资源经济价值上升,促使技术革新以寻求新的储量、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寻找替代资源
自然资源
质量特征
与人类活
动的关系
①不同质量的自然资源影响人类的开发利用成本,高品质自然资源能提高经济和环境效益,促进社会发展;低品质自然资源会降低经济和环境效益甚至无法被利用,制约社会发展;②人类根据自然资源的质量选择不同的用途,可以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促进社会发展;③技术水平的提升能增加低品质资源的利用率,相当于增加资源供给,促进社会发展,但相应的经济和环境成本会增加
项目
内容
举例
空间分布特征
空间分布不均匀,但有规律可循。可再生资源受地球表面水热条件空间分异的影响,分布一般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
我国北方旱地多、热量少、水分少,南方水田多、热量多、水分多
矿产资源的形成受地质演化历史的制约,富集在某些特定地区
我国北方多煤,南方多磷
空间分布影响
自然资源分布的空间差异,是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自然资源分布的空间差异影响区域农业生产方式
降水分布的空间差异,使我国湿润、半湿润地区以种植业为主,干旱、半干旱地区以畜牧业为主
有些自然资源高度集中的地区,可形成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优势
中东的石油、中国的稀土
自然资源组合较好的地区,常得到优先开发,成为同时期人口集中分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
农业文明时期的文明中心,都拥有相对优越的水资源和耕地资源
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是区域联系的动力和前提
一些资源通过经济、技术手段直接在不同地区与国家间进行流动
缺水地区通过调水工程进行跨区域调水,石油缺乏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国际市场购买石油
有些自然资源通过产品贸易间接进行流动
通过水果、粮食等农产品贸易,实现不同地区间土地、水等资源的再分配
影响因素
具体表现
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增加,所需要的自然资源数量和排放的废弃物数量也会增加
人均资源
消费量
人均资源消费量越高,对环境的影响越大。[3] 经济发展 水平不同,人均资源消费量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
技术水平
技术进步对环境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技术越发达,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的程度越大
人类通过研发环境友好技术,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废弃物处理能力,降低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危害
具体表现
影响生活质量,危害人类健康
各种污染直接损害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有些污染物质残留或富集在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中,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制约[6] 社会经济 发展
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造成自然环境服务功能的损害,进而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服务功能
具体内容
供给服务
①蓄水丰富,是生产、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②有丰富的动植物、矿产资源等,能为人类提供水产、禽蛋等
调节服务
①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②能够吸收、分解有害物质,降解水中污染物
文化服务
环境优美,物种丰富,自然景观类型多样,可作为旅游景观,使人类获得精神享受
支撑服务
可作为动物栖息地,为各种生物生长、繁殖提供条件
生态系统
森林
草地
农田
湿地
水域
荒漠
合计
面积/
万hm2
223.94
291.70
178.05
16.34
22.51
192.09
924.63
生态服务
价值总量/
万亿元
17.53
7.50
2.34
2.45
8.06
0.23
38.11
价值构
成/%
46.00
19.68
6.14
6.42
21.16
0.60
100.00
研究样地
溶解氧
(mg/L)
叶绿素
(mg/L)
透明度
(cm)
富营养
化指数
软件园
8.11
27.7
91
58.77
荆川公园
14.3
32.5
53
59.74
五星公园
7.65
24.5
33
74.76
土地利用方式
盐分含量
(g/kg)
旱地
棉田
2.10
麦地
2.02
水田
稻田
1.72
荒地
9.39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地理精品教案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二章资源安全与国家安全,共41页。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地理精品教案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三章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共40页。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地理精品教案第四部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第四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共2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