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精品教案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1讲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Word版附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精品教案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1讲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Word版附解析)第1页
    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精品教案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1讲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Word版附解析)第2页
    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精品教案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1讲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Word版附解析)第3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精品教案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1讲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5年高考地理精品教案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1讲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Word版附解析),共24页。

    考点1 交通运输方式
    1.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优劣比较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包括铁路、[1] 公路 、水路、管道、航空等多种形式。只有比较各种方式的差异、特征,才能在实际中充分利用,发挥最大的作用,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对五种交通运输方式具体分析如下:
    2.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一般原则——多、快、好、省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应在掌握各种运输方式特点的基础上,根据货运的需要,先看距离是远还是近,再看运量是大还是小,运费是高还是低,最终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来确定运输方式。
    交通运输方式选择的一般原则如下图所示:
    3.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特点
    (1)[7] 高速化 :如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
    (2)大型化:如海上巨型油轮、重载列车等。
    (3)[8] 专业化 :如集装箱运输、装卸作业机械化等。
    (4)网络化:如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
    情境 黄河大桥和黄河浮桥
    山东省内有多座黄河大桥和黄河浮桥(用船或浮箱代替桥墩,浮在水面的桥梁)。浮桥需根据水情变化在一年中进行多次拆解和安装。下图示意浮桥景观。
    (1)指出与水运相比,公路桥梁运输的优点。
    【提示】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 运输速度快,安全性高。
    (2)简述与建造黄河大桥相比,架设黄河浮桥的优势。
    【提示】浮桥是用船或浮箱代替桥墩,浮在水面的桥梁,根据该特征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 架设周期短,施工成本低。
    (3)推断拆解浮桥的主要发生时段。
    【提示】由材料可知,浮桥需要根据水情变化进行拆解。
    【参考答案】 汛期即将来临前,出现流凌或凌汛现象时,上游水库即将调水调沙前。
    命题点 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2023全国乙卷,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库里蒂巴是巴西东南沿海城市。自20世纪 60年代,为解决城市快速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该城市编制了以公交为主导的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并得以实施。经过多年建设,库里蒂巴形成了5条由市中心向外辐射的基于快速交通线的发展轴,同时有多种类型的公交线与快速交通线相连。沿快速交通线两侧进行高密度开发,发展轴间为绿地。快速交通线使用大容量低排放公交车辆。目前,库里蒂巴人均小汽车拥有量位居巴西前列,但公交出行率远高于其他城市。库里蒂巴将工业区布局在郊外快速交通线附近,发展低污染工业。下图为库里蒂巴公交网络模式图。
    (1)指出库里蒂巴以公交为主导的交通方式对解决城市问题的作用。(6分)
    【参考答案】 缓解交通拥堵情况;(2分)降低空气污染程度;(2分)便于居民出行,改善生活环境。(2分)
    【解题思路】 通过建设基于快速交通线的公交网络,库里蒂巴能够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鼓励市民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从而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库里蒂巴使用大容量低排放公交车辆,有助于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进而改善空气质量。公交系统的建设使得出行更加便利,利于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2)指出与地铁相比,库里蒂巴建设地面快速公交的优点。(4分)
    【参考答案】 建设成本较低;建设速度较快,效率较高,灵活性强;具有较好的环境适应性,利于城市综合发展。(4分,任答两点即可)
    【解题思路】 与地铁建设相比,地面快速公交可以通过道路共享,利用现有道路设施,降低建设成本。地铁建设规划和施工时间长,而地面快速公交可以更快速地建设和投入使用。地面快速公交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和扩展,以适应城市发展变化。
    (3)说明沿快速交通线两侧进行高密度开发对城市发展的作用。(6分)
    【参考答案】 优化土地利用,充分开发城市空间;提高交通效率;促进经济增长;改善城市形象,提高综合竞争力。(6分,任答三点即可)
    【解题思路】 沿着快速交通线两侧进行高密度开发可以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减少城市扩张带来的土地浪费。高密度开发使得人口和就业机会集中在快速交通线附近,减少了通勤距离和时间,提高了交通效率。快速交通线两侧的高密度开发可以充分发挥商业、住宅和办公等功能,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高密度开发可以塑造城市的形象,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4)说明库里蒂巴工业区布局的优点。(6分)
    【参考答案】 有利于减少城市环境污染;(2分)有利于搭建便捷的物流线和供应链;(2分)有利于减小交通压力,提高通行效率。(2分)
    【解题思路】 工业区布局在郊区快速交通线附近,与居民区相分离,减少了工业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工业区靠近快速交通线,便于物流运输和供应链的建设。将工业区布局在郊区可以减少工业区内部和周边的交通压力,提高交通效率。
    命题拓展
    指出与常规公交方式相比,地铁所具有的优点。
    【参考答案】 用地省,客运量大;速度快,准点率高;产生废气少,污染小;对城市地面环境产生的噪声干扰少。
    考点2 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布局
    (1)目的:实现区域运输的[1] 合理性 ,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影响因素
    ①自然因素:[2] 地貌 、地质、气候、水文等自然条件。
    ②人文因素:[3] 经济水平 、技术、装备及客、货流等因素。
    影响铁路、公路交通线建设的区位因素
    (3)一般原则
    (4)变化
    区域交通运输布局总是处于变化之中,使区域交通运输布局趋向[4] 完善 、优化。
    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主要体现在:①新的交通线、站建设;②原有交通线、站的改建、扩建或废弃;③专用线、站的建设。
    2.交通运输需求与交通运输布局
    (1)交通运输需求对交通运输布局的总体影响
    一般而言,交通运输需求量较[5] 小 ,则布局的交通线标准较[6] 低 、场站规模较小;交通运输需求量较大,则需要布局的交通线标准较高、场站规模较[7] 大 。
    (2)交通运输需求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具体影响
    ①[8] 城市 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心,也是区域客货集散中心,交通运输需求大。因此,城市成为区域交通运输网的节点,区域主要交通运输线应尽可能连接沿线主要城市。
    ②交通运输需求有运距、运时、运量、运价、运向等差异,区域交通运输布局要充分发挥不同[9] 运输方式 的特点。
    ③区域交通运输需求[10] 增长 的特点,决定了区域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特点。
    3.资金与交通运输布局
    (1)经济发展水平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
    交通线和场站属于基础设施,投资额[11] 大 但不能短时间直接收回投资,一般由政府组织建设。经济较为落后的区域,交通线和站点较为[12] 稀疏 ,且质量较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交通线和站点较为[13] 密集 ,且质量较高。
    (2)区域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布局的关系
    区域经济水平的提升,有足够[14] 资金 推动交通运输建设和相关技术水平的提高,使交通运输布局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减弱。
    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的原则
    交通运输线区位选择要遵循“低、高、大、小”的原则,即成本要低,安全性要高,经济效益要大,生态破坏要小。
    1.成本低——山区地形起伏要小,隧道要少;平原线路要直,桥梁要少。
    2.安全性高——山区线路不能太陡,平原线路不宜经过沼泽区。
    3.经济效益大——地方性公路尽量多经过居民点,国道或高速公路以直达为主。
    4.生态破坏小——平原地区少占农田,不破坏水利设施;山区注意植被的保护。
    情境1 成昆铁路
    成昆铁路是我国20世纪70年代初建成的一条重要铁路。20世纪50年代之前,曾有多国先后多次规划成都至昆明一带的铁路,进行过相关勘察工作,但始终没有开展成昆铁路的建设。近年来,国家规划修建并开通运营了成昆铁路复线。下图为成昆铁路部分路段示意图。
    (1)分析20世纪50年代之前成昆铁路没有建设的主要原因。
    【提示】成昆铁路沿途地形复杂,自然环境恶劣,建设难度大,对比20世纪50年代前的资金和技术分析即可。
    【参考答案】 资金、技术缺乏。
    (2)分析影响图中铁路线布局的主要因素。
    【提示】图中两个海拔数值说明该段铁路地势起伏大,图示铁路线布局是为了减小道路坡度。
    【参考答案】 地势起伏。
    (3)成昆铁路复线与原成昆铁路线基本一致,但图示路段将会被裁弯取直,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提示】图示路段地势落差大,裁弯取直必然要修建隧道、桥梁等,技术难度较大。
    【参考答案】 桥隧技术提高。
    情境2 道路交叉口
    道路交叉口是各种交通流的汇集点,特别是无信号灯控制的平面交叉口,存在很多交通安全隐患。交通渠化是指在道路上设置交通标志和交通岛(如下图)等设施,对道路交通实行空间分离,使各类交通工具各行其道。规模较大的交通岛上常有绿化植被。
    (1)分析在道路交叉口进行渠化设计的最主要参考因素。
    【提示】交通渠化是指对道路交通实行空间分离,使不同类型、不同方向、不同速度的车辆互不干扰地顺畅通过。
    【参考答案】 视线遮挡。
    (2)推断交通岛的绿化一般选用何种植被。
    【提示】交通岛的绿化植被多起装饰和美化的作用。
    【参考答案】 常绿矮木。
    命题点1 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2021湖北地理卷]留尼汪岛是印度洋上的一个火山岛,为著名的度假胜地。岛上气候终年湿热,夏季常出现特大暴雨,圣罗斯是世界上日降雨量最大的地方之一。下图示意留尼汪岛地理概况。据此完成下题。
    1.影响留尼汪岛环岛公路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C )
    A.气候、人口分布B.河流、海港分布
    C.地形、城市分布D.景点、机场分布
    【解题思路】 读图可知,该区域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故留尼汪岛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沿海平原城市众多,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客货运输需求量大。故C项正确。
    命题拓展
    推测在建设留尼汪岛环岛公路时可能遇到的困难。
    【参考答案】 夏季多特大暴雨,且沿海多风浪,易冲毁道路,影响工程进度;沿海平原地带土质较松软,影响路基的稳定性;环岛公路的线路较长,工程量大,资金投入大等。
    命题点2 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
    [2021广东地理卷]随着我国高铁与民航快速发展,两城市互通高铁直达列车和航空航班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形成日趋复杂的高铁—民航竞争网络。下图示意我国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空间拓展模式。据此完成2—3题。
    2.我国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空间演变特征为( B )
    A.空间竞争由分散到集中
    B.空间竞争范围由小变大
    C.空间网络趋向于双极化
    D.边缘城市参与机会渐少
    【解题思路】 由如下“据图析题”可知,早期我国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空间主要在北京和上海之间,及其与省会、经济发达城市、旅游城市之间,中期扩展至省会、经济发达城市、旅游城市之间,后期扩展至边缘城市与上述城市之间,边缘城市之间也出现了竞争,空间竞争由集中到分散,范围由小变大,A错误,B正确;空间网络一直涉及多个城市,始终是多极化的,C错误;边缘城市参与竞争主要在后期且参与机会渐多,D错误。故选B。
    据图析题
    3.该拓展模式主要体现了地理事物空间扩张的( D )
    A.均衡性B.集中性
    C.临近性D.等级性
    【解题思路】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空间早期出现在北京和上海之间,及其与省会、经济发达城市、旅游城市之间,中期扩展至省会、经济发达城市、旅游城市之间,后期扩展至上述城市与边缘城市,及边缘城市之间,空间扩张呈现明显的等级性,D正确;竞争网络空间涉及的城市越来越多,日趋分散,呈现不均衡分布状态,A、B错误;高铁、民航主要为长途运输,城市之间相距较远,竞争网络空间扩张的临近性不明显,C错误。故选D。
    命题拓展
    面对高铁的冲击,指出民航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参考答案】 采用经济性能更好的飞机;优化航线结构,合理编排航班;提高地面运营效率,减少旅客在地面停留的时间;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空地联运,合作共赢。(任答三点)
    名师指导 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
    方法点拨 交通运输线的区位条件
    热点情境 京沪高速铁路
    京沪高速铁路(见下图)由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桥站,全长约1 318千米,设24个车站,设计最高速度为380千米/时。京沪高铁全线实现道口的全立交和线路的全封闭,全线优先采用以桥代路方式,曾经是世界上建成的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为满足沿线地区未来发展需求,国家拟规划建设京沪高铁辅助通道。
    探究设问 (1)指出京沪高铁规划和建设中体现的交通运输布局的一般原则。(三点即可)
    (2)简析建设京沪高速铁路的有利区位条件。
    (3)分析京沪高铁客运量大的原因。
    【解题思路】 第(1)问,根据材料“全线优先采用以桥代路方式”可知,京沪高铁规划和建设中通过以桥代路方式尽量少占土地,体现了尽量少占土地的原则;材料“设24个车站”体现了京沪高铁规划和建设中遵循依据运输需求的原则;根据材料“为满足沿线地区未来发展需求,国家拟规划建设京沪高铁辅助通道”可知,京沪高铁规划和建设遵循适度超前原则;根据材料“全线实现道口的全立交和线路的全封闭”可知,京沪高铁规划和建设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第(2)问,影响交通线路建设的区位因素应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科学技术方面,并结合实际进行分析。第(3)问,铁路运输量的大小与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有关,京沪高铁沿线区域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并且连接了环渤海经济圈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客流量大。
    【参考答案】 (1)尽量少占土地原则;依据运输需求原则;适度超前原则;因地制宜原则。(三点即可)
    (2)全线穿过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地势起伏小;沿线地区经济发达,客流量大;有先进的技术作保障。
    (3)连接两大经济圈,沿线地区经济发达,客流量大。(或沿线经过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客流量大。)
    [2023湖北武汉联考]京沪高铁是一条连接北京市与上海市的高速铁路,全程桥梁比80%,设计的最高时速为350千米,于2011年6月30日全线正式通车,运营时速300—350千米。下图为京沪高速铁路站点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京沪高铁( D )
    A.连接途经各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优先满足需求大的交通点
    B.运行时速小于设计时速体现了因地制宜原则
    C.沿线低山丘陵广布,架桥可以保证运营速度
    D.起止点城市运输方式多样,利于衔接和转运
    【解题思路】 京沪高铁从北京出发,途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最终到达上海,没有经过河北的石家庄、安徽的合肥,A错误; 运行时速小于设计时速是为了保障交通安全,B错误;沿线以平原为主,河网密布,架桥可以少占耕地,C错误; 起止点城市运输方式多样,利于衔接和转运,D正确。故选D。
    2.京沪高铁的开通,将( D )
    A.有利于铁路沿线耕地资源的保护
    B.扩大京沪旅游业的国际客源市场
    C.改善沿线各城市的生态环境
    D.优化沿线地区间的时空联系
    【解题思路】 京沪高铁建设过程中采用以桥代路方式,是为了保护沿线耕地资源,A错误;连接京沪地区,可以带动国内旅游业的发展,不影响国际客源市场,B错误;京沪高铁建设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不能改善沿线各城市的生态环境,C错误;京沪高铁开通,缩短了北京到达上海的铁路运输时间,优化沿线地区间的时空联系,D正确。故选D。
    [2024武汉调研]江苏省某公司与省气象局合作在全省高速公路沿线共计建成302个气象站点,形成了全国首个完善的高速公路气象监测网。江苏省通过智慧交通气象服务系统,实时对接、展示精细化气象预报数据,为保障道路安全提供支撑。据此完成1—3题。
    1.江苏省高速公路沿线的交通威胁主要有( D )
    ①山体滑坡 ②地震、海啸
    ③大雾弥漫 ④雨雪冰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题思路】 江苏省地形以平原为主,发生山体滑坡的概率小,①错误;江苏省距离我国境内主要地震带较远,发生地震的概率小,②错误;江苏省境内河湖密布,空气湿度大,大雾天气多,③正确;江苏省地跨南北方,冬季锋面活动频繁,雨雪天气多,④正确。故选D。
    2.江苏省智慧交通气象服务系统主要依托( C )
    A.遥感技术B.数字地球
    C.地理信息系统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解题思路】 智慧交通气象服务系统,需要借助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将全省高速公路沿线气象站点测量的最新数据收集、存储起来,进行管理、空间分析,为公路管理部门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该系统主要依托地理信息系统,C正确。
    3.智慧“交通+气象”的融合应用场景可能有( B )
    A.高速公路自动收费B.提供交通气象服务
    C.协调处理交通事故D.提高路段的能见度
    【解题思路】 302个气象站设立在江苏省高速公路沿线,融合了“交通+气象”的相关信息,提供交通气象服务应该是其主要应用场景,B正确。高速公路自动收费有交通与金融企业合作的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A错误。交通事故需要事故相关方协商或交警部门现场处理,C错误。提高路段的能见度需要气象部门和工程施工人员合作处理,D错误。
    [2023湖南地理卷]港口地域组合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诸多港口长期相互作用。形成具有某种分布格局、结构形式和功能类型的组合。下图示意海岛港口地域组合演变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4—5题。
    4.海岛港口地域组合演变阶段的顺序是( B )
    A.④①③②B.②④③①
    C.②④①③D.④②③①
    【解题思路】 由材料可知,港口地域组合离不开地域范围内诸多港口长期的相互作用。图中②阶段海岛上港口只有一个,应是海岛港口地域组合演变的最初阶段,A、D错误;随着海岛经济迅速发展,对外贸易日益增多,对海运的需求增多,海岛港口数量会逐渐增多,②阶段会进一步向④阶段发展,④阶段之后,相邻海岛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分工日益细化,形成海岛港口地域组合,从而进入③阶段;③阶段海岛港口地域组合腹地较小,为发挥海岛港口的优势,扩大其经济腹地,岛际区域与陆域之间建设陆桥,最终进入①阶段,B正确,C错误。
    5.图中④示意的阶段,岛域内港口( D )
    A.功能尚未出现分化B.腹地界线较清晰
    C.分布格局趋向集中D.演化出不同等级
    【解题思路】 结合上题分析,由于海岛对海运的需求增多,④阶段海岛港口数量相应增加,新增港口使岛域内港口分布格局趋向分散,港口之间出现功能分化,由于新港口建设和发展较晚,功能还较弱,等级比老港口低,A、C错误,D正确;图示④阶段中岛域内老港口有箭头指向新增港口,可能是老港口业务繁忙,有部分客货不得不分流到新增港口,说明新老港口腹地界线并不清晰,存在一定的重叠,B错误。
    [2023广东地理卷]进入21世纪,长江下游跨江桥隧建设发展迅速。有研究统计,2000年长江下游公路跨江桥隧通道仅4条,2008年为9条,2016年增至17条。下图示意这三个年份长江下游两岸部分市县与江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的车辆到达对岸所需平均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6—7题。
    6.与2000—2008年相比,2008—2016年长江下游与江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的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的缩减量均表现为( D )
    A.大幅增加B.保持不变
    C.略有增加D.有所减少
    【解题思路】 比较三个年份折线间的距离可知,2000年与2008年的距离较大,而2008年与2016年的距离较小,说明与2000—2008年相比,2008—2016年与江岸不同直线距离区间的车辆平均跨江耗时的缩减量有所减少,故选D。
    7.由图中信息可判断,长江下游南岸市县比北岸市县( A )
    A.公路网更完善B.车流量更大
    C.人口更为稠密D.河网更密集
    【解题思路】 读图可知,在相同年份和距离区间下,南岸车辆跨江耗时比北岸短,说明南岸车辆跨江通行速度较北岸快,最可能是因为南岸公路网较北岸完善,跨江通行时间短,A正确;人口更稠密,车流量更大,通行速度会更慢,B、C错误;图中信息反映的是跨江公路运输,河网密集状况主要影响水路运输,D错误。
    考点1 交通运输方式
    [新情境/2023安徽名校联考]过剩通勤是城市实际通勤与通过改变通勤者职住地位置而得到的理论最小通勤之间的差值(在不改变城市空间结构现状条件下)。过剩通勤率=(实际平均通勤距离-理论最小通勤距离)/实际平均通勤距离×100%。据研究,广州市过剩通勤率为76.01%,处于国内较高水平。据此完成1—2题。
    1.推测与广州市过剩通勤率分布显著相关的交通方式是( A )
    A.轨道交通
    B.出租车
    C.高速铁路
    D.共享单车
    【解题思路】 轨道交通速度快、价格低,容易降低居民对通勤距离的敏感度,从而导致过剩通勤,A正确。
    2.研究过剩通勤率最有利于在城市规划中( A )
    A.优化职住空间
    B.完善交通网络
    C.调整人口结构
    D.优化产业结构
    【解题思路】 过剩通勤率是测量城市职住空间组织效率的指标,研究过剩通勤率最有利于在城市规划中优化职住空间,A正确。
    [2023山西晋中校考]老挝是东南亚传统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中老铁路连接中国昆明和老挝万象,以中方为主投资建设,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和装备,于2021年12月建成通车。中老铁路最初设计速度为200 km/h,后中国铁路专家建议降为160 km/h。下图为中老铁路及周边区域地形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中老铁路设计时速降低主要是考虑( B )
    A.运输需求量小B.地势起伏大
    C.雨雾天气多D.技术水平低
    【解题思路】 读图可知,中老铁路沿线地区多高山、河流,地势起伏大,为保证列车运行安全,需要降低运行时速,B正确;运输需求量对列车运行时速设计影响较小,A不选;雨雾天气会影响列车运行时的车速,但对建设铁路时的设计时速影响较小,C不选;中老铁路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技术水平高,D不选。
    4.中老铁路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和装备可以( A )
    A.提高运营安全性B.减少人工投入
    C.降低建设难度D.缩短线路里程
    【解题思路】 中国铁路修建技术水平高,中老铁路全线采用中国技术标准和装备可以提高运营安全性,但在减少人工投入、降低建设难度、缩短线路里程等方面作用较小,A正确。
    5.铁路建成通车后,老挝最先受益的出口产品是( A )
    A.农产品B.手工制品
    C.工业机械D.电子产品
    【解题思路】 由材料可知,老挝是东南亚传统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铁路建成通车后,老挝最先受益的出口产品最可能是农产品,A正确。
    [2023四川泸州校考]中国智轨列车采用纯电动技术,能够实现智能驾驶,可在普通路面专用道上行驶,为城市出行提供了一种兼顾运量和投资的全新选择。全球首条智轨T1线在四川宜宾开通运营。下图示意T1线运营景观。据此完成6—7题。
    6.作为中等城市的宜宾,选择发展智轨交通而非地铁的主要原因是智轨交通( B )
    A.建设周期短B.建设成本低
    C.载客数量多D.乘坐更方便
    【解题思路】 宜宾为中等城市,客运量相对较少,资金有限。建造地铁工程量大、造价高,而智轨列车可以在普通路面专用道上行驶,投资较小,建设成本较低,B对;交通建设需要因地制宜,立足长远,建设周期对其影响较小,A错;地铁的载客量更大,C错;地铁也具有乘坐方便等优势,D错。
    7.与传统的公交车相比,智轨列车的突出优势是( D )
    A.运费更低B.维护方便
    C.机动灵活D.安全高效
    【解题思路】 智轨列车在专用道上行驶,受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且其实现了智能驾驶,效率提高,D对;与传统的公交车相比,智轨列车的运费优势并不突出,A错;智轨列车由多节车厢编组而成,长度较长,体积较大,灵活性较差,维护较为复杂,B、C错。
    [2024泉州质检] 我国天然气进口目前主要通过管道运输和海运(海运需利用低温将气态天然气冷却成液化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在使用时需要重新气化,气化时能释放冷能。2023年,国内首套、世界最大的冷能发电装置在上海洋山港成功通过试验,填补了我国在冷能发电领域的空白。据此完成8—10题。
    8.与管道运输相比,天然气液化运输的优势是( C )
    A.运输速度快 B.运输成本低
    C.适应性较广 D.连续性较好
    【解题思路】 管道运输的缺点之一是灵活性差,而液化天然气主要通过海上专用船舶和道路专用车辆运送,灵活性强,适应性较广,C正确。与海运相比,管道运输封闭性好,运输过程中损耗少,连续性好,而且运输速度快,运输量大,运输成本较低,A、B、D错误。
    9.上海建设洋山港冷能电站试验项目的主要目的是( B )
    A.增加天然气供应量B.增加能源技术储备
    C.减轻港口运输压力D.减轻输气管网压力
    【解题思路】 冷能电站试验项目,主要利用液化天然气重新气化时释放的冷能发电,该项目并不能增加天然气的供应量,A错误;洋山港冷能电站试验项目将冷能转化为电能,填补了我国在冷能发电领域的空白,增加了能源技术储备,B正确;冷能电站试验项目需要液化天然气重新气化释放冷能,这会增加该港口的液化天然气输送量,进而加大港口运输压力和输气管网的压力,C、D错误。
    10.从液化天然气来源便捷的角度考虑,以下城市中最适宜布局冷能发电站的是( A )
    A.深圳 B.北京
    C.西安 D.大庆
    【解题思路】 我国进口液化天然气目前主要通过海运,因此从液化天然气来源便捷的角度考虑,港口附近最适宜布局冷能发电站,四个选项中,只有深圳符合,A正确。
    考点2 交通运输布局
    [2023四川广安期末]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修建难度巨大,设计时速120—200千米,建成后将成为继318国道之后从川西入藏的又一交通干线。据此完成1—2题。
    1.川藏铁路设计时速明显低于东部新建铁路的主要原因是( C )
    A.沿线人口稀少B.高寒缺氧
    C.地形地质复杂D.气候多变
    【解题思路】 川藏铁路沿线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其对列车运行速度有较大影响,C项正确;沿线人口数量对车速影响不大,A项错误;川藏铁路东端位于四川盆地,并不高寒缺氧,B项错误;气候多变对列车整体运行速度影响不大,D项错误。
    2.川藏铁路的修建有利于( A )
    ①维护边疆地区稳定 ②完善西部铁路网络
    ③促进西藏经济发展 ④减少西藏地质灾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解题思路】 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其修建有利于维护边疆地区的稳定,完善西部铁路网络,增强西藏与其他地区的联系,促进西藏经济发展,①②③正确;川藏铁路的建设并不能减少西藏的地质灾害,④错误。故A项正确。
    [2023重庆质检]文莱位于加里曼丹岛北部,领土被马来西亚分割成西部本土和东部淡布隆区。淡布隆区拥有众多世界级自然保护区。2020年3月17日,淡布隆跨海大桥正式通车。文莱本土至淡布隆区的车程,由原来的2小时缩短至15分钟。中国企业承建该大桥难度最大的CC4标段,创新采用“钓鱼法”施工——所有机械设备零着陆,在移动钢平台上完成桥梁桩基、架梁等全部作业。下图示意文莱淡布隆跨海大桥位置。据此完成3—5题。
    3.中国企业创新采用“钓鱼法”施工的主要目的是( D )
    A.增加桥梁地基的坚固度
    B.缩短桥梁的施工时间
    C.防御暴雨破坏工程设施
    D.保护原始森林和沼泽
    【解题思路】 “钓鱼法”施工——所有机械设备零着陆,全部作业在移动钢平台上完成,说明当地环境使机械设备不便于着陆。结合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可知,文莱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森林和沼泽密布,CC4标段所在的淡布隆区拥有众多世界级自然保护区,“钓鱼法”施工能够减少对地表环境的破坏,可保护原始森林和沼泽,D正确。“钓鱼法”施工在移动钢平台上完成桥梁桩基、架梁等全部作业,施工过程没有起增加桥梁地基坚固度和防御暴雨破坏工程设施等作用,A、C错误;在移动钢平台上完成桥梁桩基、架梁等全部作业,不如在地面上作业便捷,施工时间可能会延长,B错误。
    4.淡布隆跨海大桥通车后基本不受台风影响,是因为( A )
    A.接近赤道,纬度低
    B.远离台风的发源地
    C.海湾狭小且较封闭
    D.森林防风效果显著
    【解题思路】 读图可知,淡布隆跨海大桥位于4.5°N—5°N,当地纬度低,接近赤道,地转偏向力小,气流不易形成旋涡,因而当地基本不受台风影响,A正确;台风一般发源于西北太平洋热带、亚热带洋面上,当地距离台风发源地较近,B错误;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天气形式,因而其与海湾狭小、较封闭无关,C错误;森林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台风带来的危害,但作用有限,D错误。
    5.淡布隆跨海大桥建成通车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B )
    A.减轻了保护区的管理难度
    B.增强首都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
    C.改变淡布隆区内部居民的出行方式
    D.加快淡布隆区雨林资源的开发利用
    【解题思路】 淡布隆跨海大桥的建成通车,缩短了首都至淡布隆区的时间,加强了首都和淡布隆区之间生产生活的联系,增强了首都的辐射带动作用,B正确。淡布隆跨海大桥建成后,缩短了首都至淡布隆区的时间,前往淡布隆区世界级自然保护区旅游观光、科学考察的人员会大幅增加,加大了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难度,A错误;淡布隆跨海大桥建成通车方便了人们在文莱本土与淡布隆区之间的出行,但对淡布隆区内部居民的出行方式影响不大,C错误;淡布隆区有众多世界级自然保护区,当地雨林资源受保护,不会大规模开发,D错误。
    [新情境/2023山西朔州联考]成都平原经济区是四川省产业基础好、经济发展活跃、创新能力强、开放程度高的区域,高速公路是成都平原经济区内部联系的重要通道。下图示意成都平原经济区高速公路布局。读图完成6—8题。
    6.成都平原经济区高速公路的布局特点是( C )
    A.成都市布局松散B.以环形为主
    C.向东南方向放射多D.中间稀疏,南北密集
    【解题思路】 具体分析如下:
    7.城市间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是( C )
    A.成都—遂宁B.眉山—雅安
    C.成都—绵阳D.德阳—绵阳
    【解题思路】 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取决于交通的通达性,也与中心城市的经济规模密切相关。成都为省会城市,交通的通达性好,辐射能力强。四组城市相比,成都—遂宁沿途高速出入口较少,经济联系不够密切,A错误;眉山—雅安沿线经济规模都不大,距离虽近,但沿途高速出入口极少,经济联系不够密切,B错误;成都—绵阳沿途高速出入口密集,经济联系密切,C正确;德阳—绵阳沿线经济规模不大,沿途高速出入口少于成都—绵阳沿线,两地经济联系不及成都—绵阳密切,D错误。
    8.为优化成都平原经济区高速公路布局,建议( B )
    ①成都西侧加密高速公路网
    ②成都东侧增设高速出入口
    ③加强高速公路与其他枢纽的衔接
    ④向中心城区内延伸高速公路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解题思路】 分析如下:
    综合训练
    [2023北京东城区练习]机场群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一个或多个大型机场为核心,各机场与区域内城市之间通过基于航空需求的地面运输联系而形成的空间集群。下图示意机场群的空间组织模式,图中符号大小、线条粗细表示地理事物的规模。据此完成1—2题。
    1.机场群的空间组织模式主要体现了地理事物分布的( D )
    A.均衡性B.无序性
    C.地带性D.等级性
    【解题思路】 读图可知,机场群空间组织模式的核心是一个或多个大型机场,机场规模越大,其所在的城市等级越高;区域内其他基于航空需求的城市等级相对较低,这主要体现了地理事物分布的等级性,D对。
    2.最能满足机场群内航空物流需求的运输方式是( B )
    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D.航空运输
    【解题思路】 机场群内各城市之间距离较近,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适合长途运输,不适合机场群内的近距离运输,A、D错。有航空物流需求者一般要从各地集聚货物运往机场,这需要快捷、方便的运输方式,而公路运输灵活性强,可以实现“门到门”的运输,最为合适,B对。水路运输速度较慢,且灵活性较差,C错。
    [2024辽宁阶段校考]高铁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具有安全、高速、舒适和准时等特点。高铁站点在城市中的选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与之衔接的交通运输方式的布局。下图为京沪高铁线途经站点布局特征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目前京沪高铁线途经站点在城市中选址特点带来的主要问题有( B )
    ①高铁站与中心区距离较远 ②准时性下降 ③乘客市内交通花费时间长 ④车票价升高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解题思路】 读图可知,高铁站大部分位于远郊区,说明与中心区距离较远,①正确;高铁准时性高,②错误;多数乘客往返高铁站距离较远,故市内交通花费时间长,③正确;高铁票价与站点布局关系不大,④错误。故选B。
    4.针对上述问题,高铁建设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B )
    A.在大型城市的高铁站规划建设直达市中心的铁路
    B.在中小城市的高铁站规划建设快速公交线路
    C.高铁运营公司应在合理的范围内上涨票价
    D.加强技术改革来提高高铁的准时性
    【解题思路】 大型城市人流量大,城市中心人口多,交通拥堵,在大城市高铁站规划建设直达市中心的铁路,会加剧城市交通拥堵,A错误;中小城市的高铁站距离城市中心远,时效性低,故应规划建设快速公交线路,B正确;高铁运营公司上涨票价不能解决高铁站距城市中心远的问题,C错误;高铁的准时性本来就高,D错误。故选B。
    [2024河北石家庄开学考试]2023年5月29日,俄罗斯铁路公司总裁表示,计划建设俄罗斯国内的首条高铁。首条高铁线路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途中经过特维尔等重要城市。下图示意莫斯科—圣彼得堡高铁线路。据此完成5—6题。
    5.俄罗斯首条高铁选线于莫斯科与圣彼得堡之间,其主要原因是( C )
    A.途经平原,建设难度小
    B.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高
    C.沿线城镇多,人口密集
    D.方便矿产资源的运输
    【解题思路】 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的两大城市,两城市之间中小城镇多,沿线人口密度大,出行需求量大,适宜高速铁路的建设。C正确。
    6.适宜与俄罗斯合作建设首条高铁的国家是( D )
    A.美国B.英国C.日本D.中国
    【解题思路】 近年来,我国高铁建设飞速发展,已经掌握世界最先进的高铁技术,且施工经验丰富,施工质量高,D正确。
    7.[2023四川遂宁模拟,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加坡是一个面积狭小、资源匮乏的岛国,但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多元,是全球重要的金融服务及港口物流中心。同时,新加坡鼓励创新,保护知识产权,拥有以电子、能源化工、精密工程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为全球高科技产品出口国之一。下图示意新加坡的地理位置。
    (1)说明新加坡交通位置的优越性。(6分)
    【参考答案】 地处亚洲、大洋洲、印度洋、太平洋“十字路口”,位置优越;扼守马六甲海峡,是海上航行要道;有机场和海港,利于海陆转运。(每点2分,共6分)
    【解题思路】 由图示及所学知识可知,新加坡地处亚洲、大洋洲、印度洋、太平洋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优越;扼守马六甲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是海上航行要道;有机场和海港,利于海陆转运,对外交通便利。
    (2)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分析新加坡重点发展港口物流业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四面环海,海岸线曲折,多自然深水港;位于赤道无风带,风浪小,利于船舶航行和停靠;温度适宜,可全年通航;紧临马六甲海峡,利于货物集散。(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
    【解题思路】 新加坡重点发展港口物流业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港口优越性方面解答,如航道状况、港湾面积、风浪大小、通航季节、航道地位等角度。分析如下:
    (3)简述新加坡经济发展特点给其他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4分)
    【参考答案】 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自然条件),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人的创新能力(制定合适的政策、制度、规则等)。(每点2分,共4分)
    【解题思路】 启示应从因地制宜、化劣势为优势、调动人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回答。
    8.[新角度/2023安徽十校联考,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大经济体,拉伊铁路是中非“一带一路”重大合作项目,该铁路南起尼日利亚最大港口城市拉各斯,北至伊巴丹。该地区既有铁路近年来运量急剧萎缩。2021年6月,由中国企业雇用大量当地工人承建的、最能体现中国元素的西非首条现代化双线标准轨铁路——拉伊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拉伊铁路的开通是尼日利亚政府振兴铁路系统的一个里程碑,对尼日利亚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下图示意1955—2015年尼日利亚全国既有铁路线客运量。
    (1)分析近年来既有铁路客运量严重萎缩的主要原因。(4分)
    【参考答案】 既有铁路建成时间长,年久失修,运输能力差;(2分)公路、水运、航空等其他运输方式发展,铁路运输竞争力下降。(2分)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可知,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在人口、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交通需求量会有较大幅度增加,尼日利亚近年来既有铁路客运量却严重萎缩,说明既有铁路本身竞争力差,人们更愿意乘坐其他交通工具。该题用执果索因法分析如下:
    (2)说明尼日利亚政府振兴铁路系统的主要原因。(4分)
    【参考答案】 尼日利亚既有铁路运量不足;(2分)经济发展快,人口稠密,客运、货运需求量大。(2分)
    【解题思路】 尼日利亚政府振兴铁路系统的原因可以从铁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用执果索因法分析如下:
    (3)推测拉伊铁路建设中体现的中国元素。(4分)
    【参考答案】 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装备;中国资金。(任答2点得4分)
    【解题思路】 当地的经济水平相对落后,使得该国资金、技术、装备等无法满足中国企业铁路建设的需要,因此在建设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中国元素。
    (4)简述拉伊铁路运营对尼日利亚的意义。(6分)
    【参考答案】 改善交通基础设施,便于居民生活及出行;推动尼日利亚工业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快进出口货物流通,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为尼日利亚培养人才,提高当地技术和管理水平。(任答3点得6分)
    【解题思路】 首先,拉伊铁路运营改善了当地的交通基础设施,便于居民生活及出行;其次,铁路的运营有利于本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促进该国的经济发展;再次,拉伊铁路的运营也可以加快进出口货物流通,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最后,拉伊铁路的建设及运营可以为该国培养一定的技术人才和服务人才,提高当地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课标要求
    命题方向
    考题取样
    核心素养
    结合实例,说明运输方式和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2023全国乙,T36
    2021浙江6月,T28(3)
    【区域认知】
    不同区域的资源禀赋、发展历程、主导产业的改变都对区域的交通运输方式提出了要求,学生需根据区域背景知识确定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综合思维】
    从要素综合的角度,学生需结合具体区域的自然条件(地形、水文、地质、气候等)和人文条件(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及速度)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以及站点和线路的布局。
    【人地协调观】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址与布局也要注重生态效益,比如,生态廊道的修建等是人地协调观的具体表现
    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因素
    2021湖北,T12
    2019全国Ⅰ,T6—8
    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
    2021广东,T1—2
    2021河北,T5—6
    命题分析预测
    高考试题常以小尺度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在一定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背景下区域发展过程中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及变化等问题
    备考策略
    学生既要夯实我国主要交通运输线路以及交通运输枢纽城市分布特征的主干知识,也要理解区域的经济发展对区域交通运输线路布局的影响。同时学生应以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交通运输站点、线路的选址和布局,注意既要充分考虑当前的运输需求,也要兼顾适度超前这一原则
    方式
    水路
    铁路
    公路
    航空
    管道
    运量
    大→小
    运量[2] 大 、损耗小、平稳安全、易管理
    运价
    低→高
    运速
    最慢
    较快
    较慢
    最快
    灵活性

    居中
    最好

    最差
    成本
    投资
    [3] 小
    投资大、
    占地广
    居中
    投资大
    投资[4] 大
    区位因素
    主要影响
    地位




    地形
    平原
    平原地形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交通建设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影响线路的质量、走向、分布和投资,虽影响在减弱,但仍是基础因素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布局,尽量避开地形复杂的地区,在陡坡上修建“之”字形弯道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小桥涵总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尽量避开断层带,从背斜部位穿越
    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地区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的暴雨强度来设计
    经济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和国道基本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决定性因素
    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
    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边境地区尤为重要
    技术因素
    克服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阻碍以及减少其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影响逐渐增强,为保障条件
    环境因素
    为保护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交通线应尽量与之避开;过境线路不要穿过城区,以减少对市区造成的交通压力和环境污染
    影响线路选择的主要因素
    原则
    要求
    实例
    依据运
    输需求
    根据需求来确定交通运输的方式,交通线路和站点的选择、标准,交通运输网的密度
    为实现晋煤外运,依据运输物资(煤炭)的特点和需求,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考虑,修建大秦、神黄等铁路,专营煤炭外运
    适度超前
    交通运输布局要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设计标准要满足今后一定时期的运输需求,但标准过高会造成浪费
    我国在广大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布局了一些高等级的交通线路
    因地制宜
    每种运输方式都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因此,交通运输布局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
    21世纪之前,我国长江沿线地区发挥水运优势,加强长江航线和沿江码头建设,而没有布局与长江平行的高速公路和铁路
    尽量少
    占土地
    交通线、站布局应尽量少占土地,尤其是耕地
    我国高速铁路在平原地区常采用架高架桥的方式
    发挥综合
    运输优势
    利用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做好转运和衔接,形成立体、系统的交通运输网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实现了民航、高铁、磁悬浮、市区公交等多种方式的集中换乘,既实现了各种运输方式的分工和协作,又实现了不同运输方式间转运的便捷
    其他原则
    适应国防需要;降低对城区的干扰;方便快捷;平衡投资与建设标准的关系;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
    我国修建的一些通往边疆的铁路和公路,主要考虑的是适应国防需要

    相关教案

    2025年高考地理精品教案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1讲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地理精品教案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1讲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共24页。

    2025年高考地理精品教案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2讲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这是一份2025年高考地理精品教案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四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第2讲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共20页。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教案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11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教案第2部分人文地理第11章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