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雨花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雨花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第1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雨花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第2页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雨花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雨花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雨花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4分)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下列句子反映的社会关系类型相同的是( )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4分)劳动课将在2022年秋季学期正式成为全国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该课程包含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传统工艺制作、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等内容,劳动课程的设置有利于引导中小学生( )
    ①重视课外实践,忽略课堂学习
    ②树立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
    ③尊重劳动成果,提高劳动素养
    ④巩固理论知识,培养批判精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4分)“五一”假期,兰兰游览中山桥时了解到,许多外地游客是在网上看到“兰州美景美食”才慕名而来的。“互联网+旅游”让金城众多景点成为“网红打卡地”,旅游收入超28亿元。以上材料表明,网络( )
    A.丰富民主方式,拓宽民主渠道
    B.阻碍人际交往,打破时空限制
    C.促进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D.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精致兰州
    4.(4分)移动互联时代,人人都可以是“评论员”。面对大大小小的热点话题,在没有完全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很多时候未见得准确。对此,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评论员”( )
    ①以理性的态度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
    ②培养创造热情,追求个性表达
    ③加强独立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
    ④利用网络节约时间成本,提高效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4分)净化网络生态。以下对“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的部分要求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推导不正确的是( )
    A.甲→①丙→①B.甲→②丁→②C.乙→③丁→③D.乙→④丙→④
    6.(4分)目前多趟复兴号列车设有静音车厢,旅客在享受“静音福利”的同时,也须在车厢内保持安静( )
    ①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保障
    ②规则是人们在共同协商基础上形成的
    ③违反社会规则就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④我们需要发自内心地敬畏和遵守规则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4分)有些人在自己熟悉的团体内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环境就不再遵守规则。如在众人面前讲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这些现象告诉我们( )
    ①要学会“慎独”
    ②只能通过他律来约束不良行为
    ③在小事上不必自律
    ④要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自律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
    8.(4分)“情绪价值”通常表现为源于他人的关心、理解、支持和鼓励的一种积极情绪体验,已成为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当我们的“情绪价值”得到满足时,我们会感到被重视、被认可,我们应学会( )
    ①换位思考,增进相互理解
    ②积极沟通,弥合矛盾分歧
    ③真诚关心,回应情感需求
    ④尊重他人,全面接纳认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4分)下面图组《文明出行》共同告诉我们( )
    A.做文明的人要从小事,从细节做起
    B.做文明的人,主要靠他人监督、提醒和帮助
    C.以礼待人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
    D.文明出行与法律无关,但也应严于律己
    10.(4分)1936年4月,一支红军部队经过杜正云居住的村子时,将一位病重的小战士托付给他的外公、爷爷和大伯等人照料。他们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小红军还是病故了。每年清明节,杜家人都到墓前祭拜。杜正云也一直牢记长辈嘱托( )
    A.明礼遵规,友爱互助B.孝老爱亲,律己宽人
    C.脚踏实地,任劳任怨D.笃守诺言,薪火相传
    11.(4分)下列案例与违法类别相匹配的选项是( )
    A.顾某酒后多次恶意拨打110,被公安机关拘留8日。——民事违法
    B.陈某非法贩卖濒危野生动物,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刑事违法
    C.孙某打球时,误伤他人眼睛,被判定民事赔偿8500余元。——行政违法
    D.王某销售印有“冰墩墩”图案的台灯,被罚款5000元。——刑事违法
    12.(4分)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近日,某中学正在开展“依法维权”法治讲座。下列不可能以正面案例出现在讲座中的是( )
    A.李某的健身年卡用了几天,健身房老板就卷钱走人,李某选择报警
    B.小明工作期间受了工伤,单位却拒绝赔偿,于是小明求助法律援助中心
    C.丽丽在网购时买到了假货,嫌麻烦选择放弃追责
    D.王芳发现自己发表的诗作被人非法转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13-15小题每小题8分,16、17小题每小题8分,共52分)
    13.(8分)【不学礼无以立】
    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荀子
    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成为一个懂礼貌讲礼仪的人?
    14.(8分)【遵守规则保障自由】
    在长沙市烈士公园,游客李某无视工作人员提醒,进入标注着“禁止入内”的区域,李某被当地警方依法行政拘留。
    结合材料,运用自由与规则的相关知识,请你评价李某的行为。
    15.(8分)【青春聚力绽放长马】
    2024长沙马拉松暨全国半程马拉松锦标赛(第四站)于10月20日上午7时30分鸣枪开跑,来自国内外的3万名跑友从贺龙体育中心东广场出发,他们用热爱、微笑、温暖服务每一位“长马”跑友,让青春绽放“长马”。
    如果有机会你愿意参加这样的志愿者活动吗?请运用所学知识说说理由。
    16.(14分)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请你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上述案例中的哪一个行为是犯罪行为?为什么?
    (2)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请就我们如何预防犯罪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17.(14分)【规范直播•协同共治】
    材料一:直播“带货”——在河北盐山县,苹果、红薯等特色农产品喜获丰收,该县利用网络开展“家乡的味道——我们为盐山品牌农产品代言”志愿者服务活动。电视主播变身志愿者,通过产地货源免费直播带货的方式,线上宣传家乡,让更多农民搭上直播快车。
    材料二:直播“带祸”——某地法院对被告人郭某销售有毒有害的假冒伪劣商品一案,进行了公开审理。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郭某明知销售的减肥类食品中添加了一种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甚至诱导未成年人购买,从中牟取暴利。
    【法律连线】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1)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网络直播会带来哪些“获”与“祸”?
    (2)请你为避免直播“带货”变成直播“带祸”出谋划策。
    2024-2025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雨花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八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4分)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下列句子反映的社会关系类型相同的是( )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B
    【解答】“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僻巷邻家少,属于地缘关系;“登高山之巅,这是血缘关系,切记恩师意”体现的尊敬老师,②③不符合题干要求。
    故选:B。
    2.(4分)劳动课将在2022年秋季学期正式成为全国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该课程包含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传统工艺制作、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等内容,劳动课程的设置有利于引导中小学生( )
    ①重视课外实践,忽略课堂学习
    ②树立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
    ③尊重劳动成果,提高劳动素养
    ④巩固理论知识,培养批判精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C
    【解答】劳动课程的设置有利于引导中小学生尊重劳动成果,树立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①错误,又重视课堂学习,材料未体现此内容。
    故选:C。
    3.(4分)“五一”假期,兰兰游览中山桥时了解到,许多外地游客是在网上看到“兰州美景美食”才慕名而来的。“互联网+旅游”让金城众多景点成为“网红打卡地”,旅游收入超28亿元。以上材料表明,网络( )
    A.丰富民主方式,拓宽民主渠道
    B.阻碍人际交往,打破时空限制
    C.促进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D.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精致兰州
    【答案】C
    【解答】题干表明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故C符合题意,题干谈经济角度;B错误;D排除。
    故选:C。
    4.(4分)移动互联时代,人人都可以是“评论员”。面对大大小小的热点话题,在没有完全了解事情真相的情况下,很多时候未见得准确。对此,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评论员”( )
    ①以理性的态度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
    ②培养创造热情,追求个性表达
    ③加强独立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
    ④利用网络节约时间成本,提高效率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A
    【解答】做一名负责任的网络“评论员”,应该以理性的态度全面,加强独立思考,所以①③符合题意,不能过于追求个性表达,要学会批判思维。
    故选:A。
    5.(4分)净化网络生态。以下对“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的部分要求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推导不正确的是( )
    A.甲→①丙→①B.甲→②丁→②C.乙→③丁→③D.乙→④丙→④
    【答案】B
    【解答】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加大对虚假摆拍信息的识别和清理力度,有利于入驻平台的“自媒体”诚信带货,故甲→①正确,也有利于保障消费者权益;对疑似无底线博流量的信息采取限制措施,故丁→③正确,有利于执法机关快速锁定信息来源等;丙→④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但不能绝对地说虚假信息被完全清理干净且造谣传谣账号不再出现,丁→②的说法过于绝对,符合题意。
    故选:B。
    6.(4分)目前多趟复兴号列车设有静音车厢,旅客在享受“静音福利”的同时,也须在车厢内保持安静( )
    ①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保障
    ②规则是人们在共同协商基础上形成的
    ③违反社会规则就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④我们需要发自内心地敬畏和遵守规则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B
    【解答】根据题干材料分析,这表明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保障,所以①④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没有体现,“受到法律的制裁”说法不符合实际。
    故选:B。
    7.(4分)有些人在自己熟悉的团体内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环境就不再遵守规则。如在众人面前讲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这些现象告诉我们( )
    ①要学会“慎独”
    ②只能通过他律来约束不良行为
    ③在小事上不必自律
    ④要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自律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
    【答案】D
    【解答】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在个人独处或者没有外部约束和监督得情况下,注意修养,做到心中有规则,心中有法律、外化于行,自觉遵守法律;②错误;③错误,做到自律。
    故选:D。
    8.(4分)“情绪价值”通常表现为源于他人的关心、理解、支持和鼓励的一种积极情绪体验,已成为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当我们的“情绪价值”得到满足时,我们会感到被重视、被认可,我们应学会( )
    ①换位思考,增进相互理解
    ②积极沟通,弥合矛盾分歧
    ③真诚关心,回应情感需求
    ④尊重他人,全面接纳认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A
    【解答】分析题干,当我们的“情绪价值”得到满足时、被认可,这启示我们为他人提供“情绪价值”,积极沟通来化解矛盾分歧,故①②③符合题意,尊重他人并不意味着要全面接纳认可一切,故④错误。
    故选:A。
    9.(4分)下面图组《文明出行》共同告诉我们( )
    A.做文明的人要从小事,从细节做起
    B.做文明的人,主要靠他人监督、提醒和帮助
    C.以礼待人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
    D.文明出行与法律无关,但也应严于律己
    【答案】A
    【解答】结合漫画《文明出行》分析,漫画说明了否文明礼貌,也不是无足重轻的小事,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风气的好坏,从细节做起;B错误,也要靠他人监督;C排除,均不符合题意,文明出行也与法律有关。
    故选:A。
    10.(4分)1936年4月,一支红军部队经过杜正云居住的村子时,将一位病重的小战士托付给他的外公、爷爷和大伯等人照料。他们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小红军还是病故了。每年清明节,杜家人都到墓前祭拜。杜正云也一直牢记长辈嘱托( )
    A.明礼遵规,友爱互助B.孝老爱亲,律己宽人
    C.脚踏实地,任劳任怨D.笃守诺言,薪火相传
    【答案】D
    【解答】小战士的亲人答应了照顾小战士,并表示一定尽力照顾好这位小红军,把红军墓看好。这是笃守诺言,故D正确,故排除ABC。
    故选:D。
    11.(4分)下列案例与违法类别相匹配的选项是( )
    A.顾某酒后多次恶意拨打110,被公安机关拘留8日。——民事违法
    B.陈某非法贩卖濒危野生动物,被判处有期徒刑9年。——刑事违法
    C.孙某打球时,误伤他人眼睛,被判定民事赔偿8500余元。——行政违法
    D.王某销售印有“冰墩墩”图案的台灯,被罚款5000元。——刑事违法
    【答案】B
    【解答】分析可知,顾某酒后多次恶意拨打110,属于行政违法行为;陈某非法贩卖濒危野生动物,属于刑事违法行为;孙某打球时,被判定民事赔偿8500余元,C错误,被罚款5000元,D错误。
    12.(4分)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用法律与人打交道,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近日,某中学正在开展“依法维权”法治讲座。下列不可能以正面案例出现在讲座中的是( )
    A.李某的健身年卡用了几天,健身房老板就卷钱走人,李某选择报警
    B.小明工作期间受了工伤,单位却拒绝赔偿,于是小明求助法律援助中心
    C.丽丽在网购时买到了假货,嫌麻烦选择放弃追责
    D.王芳发现自己发表的诗作被人非法转载,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答案】C
    【解答】分析可知,李某的健身年卡用了几天,李某选择报警是依法维权,不符合题意,单位却拒绝赔偿,是依法维权的表现,不符合题意,嫌麻烦选择放弃追责,C错误;王芳发现自己发表的诗作被人非法转载,是依法维权的表现,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13-15小题每小题8分,16、17小题每小题8分,共52分)
    13.(8分)【不学礼无以立】
    人无礼不立,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荀子
    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成为一个懂礼貌讲礼仪的人?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本题考查文明有礼的要求。可结合教材知识,用语文明,举止端庄等方面作答。
    故答案为:
    ①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举止端庄、观察。
    14.(8分)【遵守规则保障自由】
    在长沙市烈士公园,游客李某无视工作人员提醒,进入标注着“禁止入内”的区域,李某被当地警方依法行政拘留。
    结合材料,运用自由与规则的相关知识,请你评价李某的行为。
    【答案】①李某的行为是错误的,他没有正确认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②社会规则划定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
    【解答】本题考查自由与规则的关系。分析可知,理由是没有正确认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等方面作答。
    故答案为:
    ①李某的行为是错误的,他没有正确认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自由不是随心所欲,不得损害国家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15.(8分)【青春聚力绽放长马】
    2024长沙马拉松暨全国半程马拉松锦标赛(第四站)于10月20日上午7时30分鸣枪开跑,来自国内外的3万名跑友从贺龙体育中心东广场出发,他们用热爱、微笑、温暖服务每一位“长马”跑友,让青春绽放“长马”。
    如果有机会你愿意参加这样的志愿者活动吗?请运用所学知识说说理由。
    【答案】愿意参加。青少年参加志愿者活动有利于养成亲社会行为。志愿者活动能让青少年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志愿者活动有利于青少年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同时也有利于青少年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解答】本题考查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意义。依据教材分析题意可知,理由从养成亲社会行为、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等角度进行回答。
    故答案为:
    愿意参加。青少年参加志愿者活动有利于养成亲社会行为,了解社会,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志愿者活动有利于青少年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倾力奉献社会。
    16.(14分)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请你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上述案例中的哪一个行为是犯罪行为?为什么?
    (2)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请就我们如何预防犯罪提两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1)吴某某等人的行为属于犯罪。因为吴某某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支付结算帮助,触犯了刑法,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应该受到刑罚处罚。
    (2)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解答】(1)本题考查案例中的犯罪行为及理由。犯罪是指违法情节严重,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案例③中吴某某等人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2)本题考查就我们如何预防犯罪提两条合理化建议。解答时、认清犯罪危害、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等方面作答。
    故答案为:
    (1)吴某某等人的行为属于犯罪。因为吴某某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触犯了刑法,应该受到刑罚处罚。
    (2)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远离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
    17.(14分)【规范直播•协同共治】
    材料一:直播“带货”——在河北盐山县,苹果、红薯等特色农产品喜获丰收,该县利用网络开展“家乡的味道——我们为盐山品牌农产品代言”志愿者服务活动。电视主播变身志愿者,通过产地货源免费直播带货的方式,线上宣传家乡,让更多农民搭上直播快车。
    材料二:直播“带祸”——某地法院对被告人郭某销售有毒有害的假冒伪劣商品一案,进行了公开审理。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郭某明知销售的减肥类食品中添加了一种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甚至诱导未成年人购买,从中牟取暴利。
    【法律连线】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或者销售明知掺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的食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1)结合材料,联系所学,网络直播会带来哪些“获”与“祸”?
    (2)请你为避免直播“带货”变成直播“带祸”出谋划策。
    【答案】(1)一方面,网络直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网络信息泥沙俱下。在网络直播中,存在平台责任难落实、商家产品难保真、虚假宣传难避免、售后服务难落实、利用未成年人直播牟利等问题,这不仅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导致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影响未成年人的学习和生活。
    (2)建立良好的网络直播生态,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国家相关部门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直播的监管。直播平台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对直播内容的审核。网络主播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注意自身言行。消费者要增强自控力、理性消费,积极举报直播间的违法行为等。
    【解答】(1)本题考查网络直播会带来哪些“获”与“祸”。“获”可以从可从为消费者提供了新的消费方式、助力脱贫和乡村振兴,“祸”可从侵犯他人智力成果权、扰乱网络秩序、不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作答。
    (2)本题考查为避免直播“带货”变成直播“带祸”出谋划策。从明辨是非,养成积极的媒体批判能力等方面作答。
    故答案为:
    (1)一方面,网络直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信息泥沙俱下,存在平台责任难落实、虚假宣传难避免、利用未成年人直播牟利等问题,还导致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2)建立良好的网络直播生态,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对网络直播的监管,加强对直播内容的审核,注意自身言行、理性消费。要求
    甲: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加大对虚假摆拍信息的识别和清理力度
    乙:“自媒体”发布涉国内外时事等相关信息时,必须准确标注信息来源
    丙:平台对开通营利权限的账号,以身份证件号码等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
    丁:对疑似无底线博流量的信息,预先采取流量限制措施,并视情暂停评论、点赞等互动数据增长
    影响
    ①入驻平台的“自媒体”诚信带货,消费者财产权得到一定保障
    ②平台虚假信息被依法依规清理干净,造谣传谣账号不会再出现
    ③“自媒体”主播自觉规范自身行为,按照相关要求上传合法合规视频
    ④执法机关快速锁定信息来源,有效甄别信息真假,及时惩治违法行为

    垃圾入袋

    爱护文物

    以礼待人

    拒绝黄赌毒
    法律规定
    ☆我国民法典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应予以处罚。
    ☆我国刑法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有关案例
    ①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
    ②李某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
    ③吴某某等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支付结算帮助,支付结算金额人民币3亿多元
    要求
    甲:短视频和直播平台加大对虚假摆拍信息的识别和清理力度
    乙:“自媒体”发布涉国内外时事等相关信息时,必须准确标注信息来源
    丙:平台对开通营利权限的账号,以身份证件号码等进行真实身份信息认证
    丁:对疑似无底线博流量的信息,预先采取流量限制措施,并视情暂停评论、点赞等互动数据增长
    影响
    ①入驻平台的“自媒体”诚信带货,消费者财产权得到一定保障
    ②平台虚假信息被依法依规清理干净,造谣传谣账号不会再出现
    ③“自媒体”主播自觉规范自身行为,按照相关要求上传合法合规视频
    ④执法机关快速锁定信息来源,有效甄别信息真假,及时惩治违法行为

    垃圾入袋

    爱护文物

    以礼待人

    拒绝黄赌毒
    法律规定
    ☆我国民法典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
    ☆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对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的行为应予以处罚。
    ☆我国刑法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有关案例
    ①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
    ②李某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
    ③吴某某等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支付结算帮助,支付结算金额人民币3亿多元

    相关试卷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外国语实验中学中考模拟道德与法治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外国语实验中学中考模拟道德与法治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外国语实验中学中考模拟道德与法治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外国语实验中学中考模拟道德与法治试卷,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雨外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雨外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共6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