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检测(试题)-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检测(试题)-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作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下面图( )的阴影部分不能用表示.
A.
B.
C.
2.在、、中,最大的是( )。
A.B.C.
3.梨的个数是桃子的4倍,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桃子的个数÷梨的个数=4
B.桃子的个数=梨的个数×4
C.梨的个数=桃子的个数×4
D.梨的个数=桃子的个数+4
4.三年级学生小明每分钟跳绳( )个。
A.6B.100C.240
5.不能验算437+355=792的算式是( )。
A.355+437 B.792-355C.437-355D.792-437
6.看书时眼睛距离书本约( )。
A.30厘米B.30毫米C.30米
二、填空题
7.用两个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周长是( )厘米。
8.3分= 秒 2吨= 千克 50毫米= 厘米.
9.从9个里减去6个是( )个,就是( ).
10.在括号里填上“>”“<”或“=”。
7001克( )7千克 1时30分( )90分 ( )
123×4( )480 57( )83-26
1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毛巾长约8( )。
(2)系一次红领巾大概需要20( )。
(3)一个苹果约重200( )。
(4)武汉东湖绿道全长约102( )。
12.7的9倍是( ):48是8的( )倍。
13.用4、5、6组成的最大三位数与最小三位数的和是( ),差是( )。
14.每页可以写16个大字,小明写了一页的,小红写了一页的。小明写了( )个字,小红写了( )个字。
15.乐乐的身份证是410204201005230614,乐乐出生于( )年,( )月( )日,乐乐的性别是( )。
16.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读作( )。
三、判断题
17.从上午8时到下午2时,共经过了6小时。( )
18.一座桥限重50吨.( )
19.全班共45人,其中男生22人,这两个数量的关系可用表示。( )
20.甲数是乙数的3倍,甲数是90,乙数是30. ( )
21.6厘米9毫米=69毫米。( )
四、计算题
22.直接写出得数。
6×7= 3×2= 12÷4= 7×3+2=
8×2= 4×5= 21÷3= 5×7+6=
7×3= 6×8= 42÷7= 8×9-21=
23.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带※的要验算。
※700-257= 457+368= 536+236=
※476+346= 402-267= 1000-475=
五、作图题
24.将下面的一些△涂成▲,使△的个数是▲的2倍。
△△△△△△△△△△△△
六、解答题
25.一张长方形纸,长40厘米,宽31厘米。从这张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剩下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6.社区买了一些灯笼庆祝春节,大灯笼有8个,小灯笼有56个,小灯笼的数量是大灯笼的多少倍?
27.一根绳子长600米,第一次用去了120米,第二次用去了300米,这根绳子还剩多少米?
28.一个蛋糕平均分成9块,爷爷吃了3块,奶奶吃了2块,剩下的小明吃.小明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29.买一部电话机比买一部手机少用多少钱?
268元 574元
参考答案:
1.B
【详解】选项A是把一个五角星平均分成5份,其中2份涂阴影,表示这个五角星的,选项B不是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阴影部分不能用表示;选项C是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其中2份涂阴影,表示这个长方形的.解:选项B不是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阴影部分不能用表示.故选B.
2.C
【分析】分数大小比较方法: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大;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小。
【详解】<<
故答案为:C。
【点睛】熟练掌握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C
【详解】A是B的N倍表示为:A=B×N或者A÷B=N。
4.B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和实际数据,以及对时间单位的认识进行选择即可。
【详解】根据生活经验可知:三年级学生小明每分钟跳绳100个。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此题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熟练掌握对分的认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C
【分析】在加法算式中,加数+加数=和,因此加法算式的验算方法是: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或者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次,依此选择。
【详解】A.355+437=792,能验算437+355=792的算式;
B.792-355=437,能验算437+355=792的算式;
C.437-355=82,不能验算437+355=792的算式;
D.792-437=355,能验算437+355=792的算式。
故答案为:C
6.A
【分析】根据生活常识我们知道,看书时眼睛距离书本30毫米太近,30米又太远,只有30厘米最合适,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看书时眼睛距离书本约30厘米。
故答案为:A。
【点睛】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联系生活、计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灵活选择。
7.30
【分析】将两个长方形的宽重合,即可拼成一个宽是3厘米,长是6+6=12厘米的一个长方形,再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先求出长与宽的和,再乘2即可求出其周长。
【详解】6×2=12(厘米)
(12+3)×2
=15×2
=30(厘米)
周长是30厘米。
【点睛】确定如何拼才能得到一个长方形是关键,将两个长方形的宽靠在一起拼接。
8.180,2000,5
【详解】试题分析:把3分化成秒数,用3乘进率60;把2吨化成千克数,用2乘进率1000;把50毫米化成厘米数,用50除以进率10;即可得解.
解:3×60=180(秒);
2×1000=2000(千克);
50÷10=5(厘米);
故答案为180,2000,5.
点评: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进率.
9. 3
【解析】略
10. > = < > =
【分析】(1)1千克=1000克,依此将7千克化成克后再比较;
(2)1小时=60分,依此将1时30分化成分后再比较;
(3)分子相同时,就比较分母,分母越小,则这个分数就越大;
(4)先计算出123×4的积,然后再比较;
(5)先计算出83-26的差,然后再比较。
【详解】(1)7千克=7000克,即7001克>7千克;
(2)1时30分=90分;
(3)3>2,即<;
(4)123×4=492,即123×4>480;
(5)83-26=57,即57=83-26;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千克与克、时与分的换算,分数的大小比较,三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减法计算,应熟练掌握。
11.(1)分米/dm
(2)秒
(3)克/g
(4)千米/km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质量单位、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结合实际情况可知:计量毛巾的长度用“分米”作单位;计量系一次红领巾大概需要的时间用“秒”作单位;计量一个苹果的质量用“克”作单位;计量武汉东湖绿道的长度用“千米”作单位。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
毛巾长约8分米。
(2)根据分析可知,
系一次红领巾大概需要20秒。
(3)根据分析可知,
一个苹果约重200克。
(4)根据分析可知,
武汉东湖绿道全长约102千米。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2. 63 6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7×9=63
48÷8=6
【点睛】本题考查倍的计算,掌握分析中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3. 1110 198
【分析】要使组成的三位数最大,则应把6放在百位,把5放在十位,把4放在个位。要使组成的三位数最小,则应把4放在百位,把5放在十位,把6放在个位。将两个数相加求和,相减求差。
【详解】654+456=1110
654-456=198
用4、5、6组成的最大三位数与最小三位数的和是1110,差是198。
【点睛】在数的组成上,要使数最大,大数字要放到高位上,反之,大数字要放到低位上。
14. 8 12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将一页的字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占它的,是16÷2=8个大字。将一页的字平均分成4份,其中一份占它的,是16÷4=4个大字。三份占它的,是4×3=12个大字。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6÷2=8(个)
16÷4×3=12(个)
则小明写了8个字,小红写了12个字。
【点睛】此题是考查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15. 2010 5 23 男
【分析】身份证的第7~14位表示出生日期,其中7~10位是出生的年份,11、12位是出生的月份,13、14是出生日数,第17位表示性别,其中奇数为男性,偶数为女性;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乐乐的身份证是410204201005230614,乐乐出生于2010年,5月23日,乐乐的性别是男。
【点睛】本题考查了身份证的数字编码问题,身份证上:
①前六位是地区代码;
②7~14位是出生日期;
③15~17位是顺序码,其中第17位奇数分给男性,偶数分给女性;
④第18位是校验码。
16.;八分之一
【分析】根据分数的意义:把一张长方形纸看成1,把它平均分成8份,每份就是这张长方形纸的;读分数时,先读分母,中间的分数线读作“分之”,然后再读分子。
【详解】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张长方形纸的,读作八分之一。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分数的意义和读法,要熟练掌握。
17.√
【详解】上午8时到12时共4小时,12时到下午2时共2小时,一共经过了6小时。
故答案为:√
18.√
【详解】质量用单的常位有吨、千克、克,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单位.
19.×
【分析】全班共45人,其中男生22人,全班人数里面包含了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所以两者是包含关系,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题干信息,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一部分,剩下的是女生人数,不存在既是男生又是女生的人,故这两个数量的关系不可用表示。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集合问题的实际运用,再解答有关包含问题时,我们常常利用圆圈图(韦恩图)来帮助分析思考。
20.√
【详解】略
21.√
【分析】根据1厘米=10毫米,将6厘米换算成60毫米,解答此题即可。
【详解】6厘米9毫米=60毫米+9毫米=69毫米
故答案为:√
22.42;6;3;23
16;20;7;41
21;48;6;51
【详解】略
23.443;825;772
822;135;525
【分析】笔算整数加减法的方法: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或减起;③加法时,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减法时,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借1作10;如果前一位是0,则再从前一位退1;
加法的验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次,看和是不是相同;另-种方法是用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减法的验算方法:既可以用差加减数,看是否等于被减数,也可以用被减数减去差,看是否等于减数。
【详解】※700-257=443 457+368=825
验算:
536+236=772 ※476+346=822
验算:
402-267=135 1000-475=525
24.见详解
【分析】一共有12个三角形,当△个数是▲的2倍时,三角形总数相当于▲的(2+1)倍,用除法计算得出▲的个数,再涂色即可。
【详解】12÷(2+1)
=12÷3
=4(个)
涂色如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和倍问题的解题方法,明确,当△的个数是▲的2倍时,三角形总数相当于▲的3倍,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5.124厘米,80厘米
【分析】从一个长40厘米,宽31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1厘米,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正方形周长=边长×4,即可求出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剩下的是一个长是31厘米、宽是(40-31)厘米的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宽)×2,即可求出剩下图形的周长。
【详解】31×4=124(厘米)
(31+40-31)×2
=40×2
=80(厘米)
答: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4厘米;剩下的图形的周长是80厘米。
【点睛】解决本题关键是理解长方形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就是长方形的宽,再根据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进一步求解。
26.7倍
【分析】用小灯笼的数量除以大灯笼的数量,求出小灯笼的数量是大灯笼的几倍。
【详解】56÷8=7
答:小灯笼的数量是大灯笼的7倍。
【点睛】本题关键是正确理解倍数关系: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27.600-120-300=180(米)
【详解】略
28.
【分析】一个蛋糕平均分成9块,根据分数的意义可知,即将这块蛋糕当做单位“1”平均分成9份,爷爷吃了3块,奶奶吃了2块,剩下的小明吃,则小明吃了9﹣3﹣2=4块,即明吃了这个蛋糕的.
【详解】9﹣3﹣2=4(块),
即明吃了这个蛋糕的.
故答案为.
29.306元
【详解】574-268=306(元)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B
C
C
B
C
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素养质量检测卷(试题)-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作图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检测(试题)-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判断,选择,计算,按要求做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检测试题(试题)-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画一画,涂一涂,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