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高考适应性检测生物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高考适应性检测生物试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每道小题2分,共40分)
1、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下列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的叙述,错的是 ( )
A.新冠病毒含有核酸和蛋白质,通过核酸检测可排查新冠病毒感染者
B.教室经常开窗通风可以促进空气流动,降低室内病原微生物的密度
C. 通常新冠肺炎患者的症状之一是发烧,因此可以通过体温测量初步排查
D. 每天适量饮酒可以预防新冠肺炎,因为酒精可以使细胞内的病毒蛋白变性
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 蓝细菌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3.下列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糖类、脂肪的组成元素都是C、H、O
B. 非生物界与生物界的元素种类完全相同
C. 结合水为细胞内的结构物质,也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
D.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多以离子形式存在
4.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其基本单位是果糖
B. 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由脂肪酸和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
C.蛋白质具有催化、运输、信息传递、免疫等重要功能
D. 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
5.以下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使用斐林试剂签定还原糖,水浴加热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砖红色
B.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使用低倍显微境观察
D.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应用了对比实验的科学方法
6.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物种间的生殖隔离可能与精子和卵细胞膜外侧的糖蛋白有关
B. 乙酰胆碱经肌细胞膜上的通道蛋白进入肌细胞完成信息传递
C. 细胞膜上载体蛋白与抑制剂结合后不会影响物质的自由扩散
D. 醇母菌细胞的生物膜系统保证了细胞代谢高效、有序地进行
7.胆固醇在血液中常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血浆中运输内源性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其中的胆 因醇被降解(如下图所示)。若血浆中胆固醇的清除能力降低,胆固醇在血管壁沉积导致动脉内膜粥样斑块形成。有关叙 述不正确的是( )
A. 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B. 低密度脂蛋白以胞吞方式进入细胞
C.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缺陷易导致动脉内膜粥样班块形成
D. 低密度脂蛋白释放并被降解体现了膜的选择造过功能
8.某实验小组研究化合物X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化合物X降低了淀粉水解反应的活化能
B. 曲线Ⅱ为对照组,曲线1为实验组
C. 淀粉酶降低了淀粉水解所需的活性能
D. 化合物X改变了淀粉酶催化的最适温度
9.有关生物学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合理密植不仅可以保证植物充分利用光能,还能避免叶面积过密导致CO2供应不足
B. 无土栽培技术可以让植物摆脱对土填要求的限制,扩大了植物的种植面积,且根系可以充分利用叶肉细胞制造的 氧气而满足其有氧呼吸对氧气的需求
C.松土不仅可以促进植物根系的有氧呼吸,也能促进土壤微生物对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作用。但过度检土则不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
D. 轮作在同一块地里种植的作物种类会因年份有所不同,这与作物根系对矿质营养元素的选择性吸收有关
10.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DNA序列,其长度依赖于端粒酶的活性,端粒酶活性提高时能促进细胞分裂过程中端粒上DNA序列的增加,增加编粒的长度。研究发现,当饮食中的脂防提入量减少时端粒酶活性会显著增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端粒酶基因在人体不同细胞中进行选择性表达
B. 癌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受到抑制
C. 正常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这可能与端粒不断被损耗有关
D. 减少脂肪的摄入会增加端粒酶的活性可延缓衰老
11.如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黏着素和分离酶的相关作用。研究还发现S 蛋白可以抑制分离酶的活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过程1中在黏着素的作用下,可实现基因重组
B. 用S蛋白处理过程2的作用机理与秋水仙素的相同
C. 在正常细胞分裂中S 蛋白可能在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前降解
D. 过程1表示同源染色体分离,过程2表示染色单体分离
12.二倍体玉米的非福性(D) 对糯性(d) 为显性,抗花叶病(T) 对感花叶病(t) 为显性,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3号染色体和9号染色体上。研究发现三体玉米(2n+1) 产生染色体数目为n和n+1 两种配子,卵细胞均能参与受精且 子代成活率相等,但染色体数目为n+1 的维配子不育。现有三体玉米DdTTn自交,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三体玉米自交后代糯性与非糯性之比为1:3
B.该三体玉米产生DT.d 的卵细胞之比为I:I
C. 该三体玉米产生的可育雄配子有四种
D.子代中感花叶病比例为1/8
13.亨迁顿算蹈症(HD)是一种遗传性运动障碍性疾病,多发生于中年人,目前无有效治疗措施。患者是由于编码亨廷顿蛋白的基因(H 基因)序列中的三个核苷酸(CAG) 发生多次重复所致。下面图1为某HD家系图,图中1-2没有患亨迁顿 舞蹈症,图2为该家系每个个体CAG重复序列扩增后的电泳结果,根据图1和图2分析可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亨廷顿舞蹈症(HD)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图1中I-1 个体可能伴随年龄的增长出现渐进性发病
C.细胞内H 基因的CAG重复次数越多可能导致发病时间晚
D.1-1产生的所有精子中H 基因的CAG的重复次数可能不同
14.在探素生命之谜的历史长河中。许多科学家以卓越的贡献书写着“遗传史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艾弗里分别提取S 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通过与R 型细菌的体外培养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B.米西尔森等用T2噬菌体进行实验,将亲代DNA 用15N完全标记后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证明了DNA 是半保留复制
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的物理模型,该模型中碱基序列的多样性体现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D. 摩尔根及其团队绘制出了果蝇多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图,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15.条形柄锈菌可以影响小麦的基因表达过程,条形栖锈菌在感染小麦时,会合成PsIGTAI蛋白,与小麦细胞核基因TaSIG的启动子结合,使该基因所在染色质发生组蛋白乙酰化,染色质变得更松散.同时启动基因转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sIGTA蛋白结合TaSIG的启动子有利于RNA 聚合酶的合成和结合
B.同一株小麦在感染条锈菌前后,遗传信息未变,但表型会发生改变
C.感染条锈菌后发生的组蛋白乙酰化是可以遗传给下一代的
D.推 测TaSIG 基因表达有利于条锈菌的生存
16.下列关于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一定会导致性状的改变
B. 不同配子的随机结合体现了基因重组
C. 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染色体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喝变
D.某些变异可能不涉及遗传物质的变化
17.刺梨富含维C, 费州刺梨产业发展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近日,随着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太空邀游 了七个多月的贵农5号刺望种子顺利完成任务返回费州盘州。这批刺架种子通过扩繁育种后,将在贵州盘州、云南曲清四川冕宁等地进行异地多态种植稳定实验,优选出全新品种,促进刺梨产业高质量发展。下列有关航天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航天育种可定向改变刺梨的性状,使刺梨产生更多的新材料、新物种
B.航天育种的方式是诱变育种,得到的变异个体全都符合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
C.太空中的特殊环境因素易诱发刺梨种子发生基因突变并提高突变频率
D.航天育种会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
18.每年的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2021年的活动主题为“关爱患者,共同抗癌”.目前一种关于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癌症的理论被许多人接受。下列关于癌症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原癌基因发生突变或过量表达,可能引起细胞分裂失控
B. 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可能导致抑癌蛋白不能正常产生,无法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C.动物肝脏中的维生素A、很多蔬菜水果中的维生素C和纤维素。属于抑制癌变的物质
D. 癌症的发生是致癌因子诱发单一抑癌基因或原癌基因突变的结果
19.下列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都可以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
B. 自然选择将有利变异定向积累
C. 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D. 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20.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图中可知,生长素和乙烯在促进菠萝开花方而起拮抗作用
B.在植物体内,有色氨酸的部位都可能会合成生长素
C. 在植物体内,有蛋氨酸的部位都可能会合成乙烯
D. 此实例说明基因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二、非选择题(60分)
21. (6分)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或多)可能成为细胞质基质中的“水久居民”。也可能运送到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等结构,其“命运”取决于自身的氨基酸序列中是否包含了分选信号序列以及哪种分选信号序列。如图所示:
(1)蛋白质可以穿过 进入细胞核,这种运输方式 (填“具有”或“没有”)选择透过性。
(2)线拉体所需的蛋白质 (填“全部”或“部分”)来自细胞质基质,蛋白质进入线粒体多数需要位于其外膜 上 的TOM复合物和内膜上的TW23复合物的协助,据此推测TOM复合物和T23 复合物在功能上很可能相当于主动运输所需要的____________.
(3)多肽在进入内质网之后需要继续进 研究发现,源于内质网的蛋白质其结构中并不包含分选信号序列 据此推测内质网中可能含有切除分选信号序列的 酶。
22. (14分)为研究低温对某种热带植物叶绿体结构和代谢的影响,科研人员选用长势一政的两个品种的幼苗,分别 在28℃和0℃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幼苗叶片离体叶绿体的放氧量和叶绿体中MDA含量(DA 是股脂质分子过氧化产物,其含量反映叶绿体膜的受损程度),结果如下图。请回答:
(1)测定离体叶绿体放氢量实验中,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_______________。
(2)离体吐绿体中放氧的场所是 ,与氧气同时产生的物质将进入____,直接参与 (过程)。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叶绿体中MDA 含量与膜受损程度呈 (填“正”或“负”)相关。低温胁迫引起放氧量下降的 原因是 ,使叶绿体中色素含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12分)果蝇翅型的长翅和截翅由等位基因T/t 控制,眼色的红眼和紫眼由等位基因R/r控制。某小组以长翅红眼果 蝇和截翅紫眼果蝇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杂交结果可以判断,果绳眼色中显性性状是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
(2)根据杂交结果可以判断,控制果蝇翅型的等位基因T/t 位于___(填“常”或“X”) 染色体上。判断的依据是___。杂交实验①母本的基因型是 ,杂交实验②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14分)如下图表示真核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作为转录模板链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转录过程中,需要以_________作为原料,当__________与DNA 分子的某一启动部位结合时,包括一个或几个基因的DNA片段的双螺旋解开:转录过程中,按照 原则,通过形成 键聚合成与该片段 DNA 相对应的RXA分子。
(2)图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 (填“由右向左”或“由左向右”)。且在一个④上有若干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工作。可以 合成多个 (填“相同”或“不同”)的⑥
25. (14分)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通过机体各个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 一而实现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分 此过程中 核岛属于反射弧中的_________。
(2)人体感染感冒病毒后,体温一段时间内维持在39℃左右,此状态下人体产热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 此阶段人体有时会出现脱水现象,重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 重吸收水,从而减少尿量。
(3)感冒病毒第一次侵入人体后,病毒刺激B细胞,同时在 的作用下,B 细胞进行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当该病毒再次进入人体后,______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_________。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生物11月月考测试参考答案:
1.D
【分析】病毒一般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具有严整的结构,营寄生生活,通过侵染宿主进行增殖,进入宿主细胞后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离开活细胞后不再进行生命活动。
【详解】A、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由RNA和蛋白质构成,RNA携带特定的遗传信息,因此通过核酸检测可排查新冠病毒感染者,A正确;
B、教室经常开窗通风有利于室内与室外的空气交换,病原微生物也能随空气流动到室外,B正确;
C、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体内会发生免疫反应,使体温升高,正常人体温一般维持在37℃,因此可以通过体温测量初步排查,C正确;
D、75%左右的酒精具有杀菌作用,饮酒的度数一般不能达到75%,且长期饮酒对人体会产生损害,免疫力下降,因此每天适量饮酒不能预防新冠肺炎,D错误。
故选D。
2.B
【分析】核糖体、中心体是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溶酶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液泡是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细胞核中核酸种类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详解】A、核糖体不具有膜结构,A错误;
B、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其细胞核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B正确;
C、蓝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不具有线粒体,C错误;
D、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的光反应过程中有ATP的合成,D错误。
故选B。
3.A
【分析】自由水在细胞内、细胞之间、生物体内可以自由流动,是良好的溶剂,可溶解许多物质和化合物;可以参与物质代。结合水在生物体内或细胞内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相结合,失去流动性。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不能溶解其它物质,不参与代谢作用。
【详解】A、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多糖,糖类、脂肪的组成元素都是C、H、O,A正确;
B、非生物界与生物界的元素种类不完全相同,生物界的元素在非生物界都能找到,B错误;
C、自由水才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C错误;
D、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D错误。
故选A。
4.A
【分析】糖类生理作用 ①主要的能源物质;②构成细胞结构,如糖被、细胞壁;③核酸的组成成分,如核糖
脂质生理作用①生物体的储能物质,如脂肪;②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如磷脂;③调节新陈代谢和生殖,如性激素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详解】A、纤维素属于多糖,其基本单位是葡萄糖,A错误;
B、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由1分子甘油与3分子脂肪酸通过脂化反应生成,B正确;
C、蛋白质中的酶具有催化功能,载体有运输功能、糖蛋白有信息传递功能、抗体有防御功能,C正确;
D、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D正确;
故选A。
5.A
【分析】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对比实验是一种特别的收集证据的方法。通过有意识地改变某个条件来证明改变的条件和实验结果的关系。
【详解】A、使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水浴加热后溶液由蓝色变为砖红色,A错误;
B、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原因是: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大多数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B正确;
C、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过程中观察的指标可以是液泡体积的大小,由于液泡体积较大,因此只需要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即可,C正确;
D、“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采用了对比实验的方法,即将通入氧气进行有氧呼吸的一组与密封进行无氧呼吸的一组进行对比,D正确。
故选A。
6.B
【分析】1、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脂质,其次还有少量糖类,脂质中主要是磷脂,动物细胞膜中的脂质还有胆固醇;细胞膜的功能复杂程度与细胞膜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有关,功能越复杂,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2、细胞膜的功能:作为细胞边界,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控制物质进出、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详解】A、物种间的生殖隔离可能是因为精子和卵细胞不能结合导致的,而精卵的结合需要二者细胞膜进行融合,二者细胞膜的融合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需要糖蛋白相互识别才能进行信息交流,A正确;
B、乙酰胆碱经神经元的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随后与肌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导致细胞膜兴奋,钠离子内流,膜电位转变为外负内正,骨骼肌细胞发生兴奋而收缩,发挥完作用的乙酰胆碱在突触间隙失活,B错误;
C、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的参与,所以载体蛋白受到抑制不会影响物质的自由扩散,C正确;
D、酵母菌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核膜以及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有膜围绕而成的细胞器的膜共同构成,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保证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协调配合,使细胞代谢高效、有序地进行,D正确。
故选B。
7.D
【分析】细胞内吞作用或胞吞作用是细胞从胞外获取大分子和颗粒状物质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是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生理现象。胞外物质通过质膜包裹,质膜内陷并形成膜包被的囊泡,囊泡与质膜脱离进入胞内并在胞内产生一系列的生理活动和生理功能。胞吞作用与多种生命活动有着密切关系,如免疫应答、神经递质运输、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和组织代谢平衡等。
【详解】A. 胆固醇属于脂质,在合成的场所是内质网,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A正确;
B. 据图分析可知,低密度脂蛋白与受体结合后,以胞吞方式进入细胞,B正确;
C. 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缺陷,导致胆固醇不被降解,血浆中胆固醇的清除能力降低,胆固酵在血管壁沉积导致动脉内膜粥样斑块形成,C正确;
D. 低密度脂蛋白以胞吞的形式进入细胞后,囊状小泡进行受体再循环,低密度脂蛋白释放,这个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D错误;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进入的细胞的方式——胞吞,要求考生能够识别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理解胞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8.C
【分析】分析曲线图:该实验中,单一变量是否加入化合物X,没有加化合物X的一组作为对照组;化合物X的加入使酶促反应速率下降,但不能使酶完全失活,也不会影响淀粉酶的最适温度。
【详解】A、化合物X加入后使酶促反应速率变慢,酶发挥作用的本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此该物质不能降低淀粉水解反应的活化能,A错误;
B、该实验中,没有加化合物X的一组,即曲线Ⅰ作为实验对照,B错误;
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C正确;
D、由图可知,两组实验的最适温度相同,所以化合物X不会改变酶的最适宜温度,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与酶相关的探究实验,重点考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要求学生理解掌握温度、pH与酶活性的关系,此外本题还考查学生分析曲线图,提取有效信息和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9.B
【分析】1、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限制因素有:温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水、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
2、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能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2)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原理酿酒,利用其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制作面包、馒头。(3)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的原理制作酸奶、泡菜。(4)稻田中定期排水可防止水稻因缺氧而变黑、腐烂。(5)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大量繁殖,引起破伤风。(6)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是不致因剧烈运动导致氧的不足,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胀乏力。(7)粮食要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8)果蔬、鲜花的保鲜要在低温、低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
【详解】A、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合理密植不仅可以保证植物充分利用光能,还能避免叶面积过密导致CO2供应不足,A正确;
B、自然情况下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气主要释放到空气中,根系中的氧气主要是溶解在溶液中的氧气,B错误;
C、过度松土会极大促进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速度,导致有机质消耗过快,而且过度松土会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不利于肥力的保持,C正确;
D、各种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各种养分的数量和比例各不相同,作物轮换种植,可保证土壤养分的均衡利用,避免其片面消耗,D正确。
故选B。
10.B
【分析】端粒存在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是由DNA序列及其相关的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体。端粒酶是一种逆转录酶,由蛋白质和RNA构成,端粒酶活性高,有利于不断增加端粒长度。
【详解】A、人体不同细胞分裂次数不一样,是因为端粒酶基因在人体不同细胞中进行选择性表达,A正确;
B、当端粒酶活性提高时,通过促进细胞分裂过程中端粒上DNA序列的增加,可以增加端粒的长度,癌细胞能无限增殖,可推测癌细胞中端粒酶的活性升高,B错误;
C、细胞的分裂会导致端粒的缩短,正常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可能与端粒不断被损耗有关,C正确;
D、由题意可知减少脂肪的摄入会增加端粒酶的活性,促进细胞分裂过程中端粒上DNA序列的增加,从而延缓衰老,D正确。
故选B。
11.B
【分析】如图:过程1表示同源染色体分离,过程2表示染色单体分离,两个过程中都存在黏着素和分离酶。
【详解】A、根据图1分析,黏着素存在时,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发生基因重组,A正确;
B、分离酶使得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S蛋白可以抑制分离酶的活性,而导致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发生异常,秋水仙素作用的机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B错误;
C、为使染色体正常分离,在正常细胞分裂中S蛋白可能在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前降解,C正确;
D、过程1和过程2都存在分离酶,过程1表示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过程2表示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D正确。
故选B。
【点睛】
12.B
【分析】根据题干可知,玉米是二倍体,基因D、d与基因T、t分别位于3号染色体上和9号染色体上,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减数分裂时每等位基因遵循分离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详解】A、非糯性(D)对糯性(d)为显性,三体玉米DdTTt自交,即玉米Dd自交,其子代糯性(dd):非糯性(D_)是1:3,A正确;
BC、三体玉米(2n+1)产生染色体数目为n和n+1两种配子,Dd产生2种配子(D:d=1:1),TTt产生4种配子(T:TT:Tt:t=2:1:2:1),卵细胞均能参与受精且子代成活率相等,因此三体玉米DdTTt产生的卵细胞DT、dt的卵细胞之比为2:1;染色体数目为n+1的雄配子不育,即1TT、2Tt不育,因此三体玉米DdTTt产生的可育雄配子为2DT、1Dt、2dT、1dt四种,B错误,C正确;
D、抗花叶病(T)对感花叶病(t)为显性,三体玉米TTt自交,产生的卵细胞(类型及比例为T:Tt:t:TT=2:2:1:1)均能参与受精且子代成活率相等,但染色体数目为n+l的雄配子不育,精子的可育类型及比例为T:t=2:1,精卵结合后,子代中感花叶病比例=1/6×1/3=1/18,子代中抗花叶病比例为1-1/18=17/18,D正确。
故选B。
13.C
【分析】1、根据图1可知,从系谱图中看出父亲得病,但有女儿未得病,所以该病一定不是X显性病,也不是Y染色体遗传病,有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隐性或X染色体隐性病。
2、根据图2可知,Ⅰ-1重复次数超过25次,还未达到50次就患病了,所以不患病需要CAG重复次数不超过25次。Ⅱ-1CAG重复次数接近50次,又由图1可知Ⅱ-1是暂未患病,所以推测该病会伴随年龄的增长呈渐进性发病。而Ⅱ-3CAG重复次数超过50次,未达到75次;Ⅱ-4CAG重复次数75次;Ⅱ-5CAG重复次数100次;又由图1Ⅱ-3、Ⅱ-4和Ⅱ-5可知已患病,所以推测该病会随着CAG重复次数越多,可能导致发病时间越早。
【详解】A、根据图1分析可知,亨廷顿舞蹈症(HD)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隐性或X染色体隐性病,A正确;
B、根据图1和图2分析可知,Ⅰ-1重复次数超过25次,还未达到50次就患病了;而Ⅱ-1CAG重复次数接近50次,暂未患病,所以推测该病会伴随年龄的增长呈渐进性发病,B正确;
C、根据图1和图2分析可知,Ⅱ-1CAG重复次数接近50次,暂未患病;而Ⅱ-3CAG重复次数超过50次,未达到75次;Ⅱ-4CAG重复次数75次;Ⅱ-5CAG重复次数100次;他们都已患病,所以推测该病会随着CAG重复次数越多,可能导致发病时间越早,C错误;
D、根据图1和图2分析可知,Ⅱ-1、Ⅱ-3、Ⅱ-4、Ⅱ-5是Ⅰ-1的孩子,而他们的CAG重复次数不相同,所以推测在Ⅰ-1减数分裂产生精子的过程中H基因的重复次数可能不同,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以亨廷顿舞蹈症为情景,结合系谱图和电泳结果图,考查伴性遗传等有关知识。考生要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要点,利用分析与综合的科学思维,从题图提取有效信息,对各选项进行推理,作出准确的判断。
14.B
【分析】然后用分别被35S,或32P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没有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宿主菌,然后测定宿主菌细胞带有的同位素。被35S标记的噬菌体所感染的宿主菌细胞内很少有35S,而大多数35S出现在宿主菌细胞的外面。
【详解】A、艾弗里分别提取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通过与R型细菌的体外培养,看是否产生S型菌落,从而得出DNA是遗传物质,A正确;
B、DNA是半保留复制探究实验并没有用到噬菌体,T2噬菌体侵染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B错误;
C、DNA的多样性由碱基对的排列顺序的多种多样决定,C正确;
D、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正确。
故选B。
15.A
【分析】1、转录过程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合成RNA。
2、翻译过程以氨基酸为原料,以转录过程产生的mRNA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消耗能量产生多肽链。多肽链经过折叠加工后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详解】A、PstGTAl蛋白结合TaSIG的启动子,染色质变得更松散,有利于RNA聚合酶的结合,但跟RNA聚合酶的合成没有关系,A错误;
B、同一株小麦在感染条锈菌前后,只发生组蛋白乙酰化,DNA序列未变,因此遗传信息未变,但表型会发生改变,B正确;
C、组蛋白乙酰化属于表观遗传,是可以遗传给下一代的,C正确;
D、条形柄锈菌使小麦的TaSIG基因表达,因此TaSIG基因表达有利于条锈菌的生存,D正确。
故选A。
16.D
【分析】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其来源有: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不能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详解】A、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一定会导致基因突变,但不一定会导致性状的改变,因为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多种密码子可以编码同一种氨基酸),A错误;
B、不同配子的随机结合属于受精作用的范畴,不能体现基因重组,因为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错误;
C、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染色体片段交换属于基因重组,C错误;
D、生物的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后者是由环境引起,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D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对C选项的判断,究其原因是混淆了“易位”与“交叉互换”,二者的比较如下:
17.C
【分析】航天育种也称为空间技术育种或太空育种,就是指利用返回式航天器和高空气球等所能达到的空间环境对植物的诱变作用以产生有利变异,在地面选育新种质、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农作物育种新技术。航天育种属于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碱基序列的改变,且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等特点,不能定向改变刺梨性状,也没有产生新物种。
【详解】A、航天育种主要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A错误;
B、航天育种的方式是诱变育种,具有不定向性和随机性,得到的变异个体大部分不符合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需进行筛选,B错误;
C、相对于自然突变来说,太空中的特殊环境因素易诱发刺梨种子发生基因突变并提高突变频率,不改变其他特性,C正确;
D、航天育种会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观察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D错误。
故选C。
18.D
【分析】1、癌细胞是指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原癌基因能调节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增殖,抑癌基因可抑制细胞的不正常分裂并阻止细胞的癌变。
2、细胞癌变的原因包括外因和内因,外因是各种致癌因子,包括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3、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失去接触抑制,能无限增殖;(2)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导致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
【详解】A、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原癌基因突变或过量表达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可导致细胞癌变,A正确;
B、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抑癌基因突变导致相应蛋白质不能合成或者蛋白质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B正确;
C、维生素A能阻止和抑制癌细胞的增生,维生素C可以减少致癌物质亚硝胺在体内聚集,极大地降低食道癌和胃癌的发病率,纤维素可促进肠道内粪便的排出,减少有毒物质在肠道内的积累,从而减少肠道细胞癌变,C正确;
D、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5~6个基因突变,才能赋予癌细胞所有的特征,由此推测癌症的发生是一种累积效应,D错误。
故选D。
19.D
【分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详解】A、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都可以阻止种群间的基因交流,A正确;
B、自然选择是定向的,该定向选择将有利变异定向积累,B正确;
C、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故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物进化的方向,C正确;
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D错误。
故选D。
20.C
【详解】由上图可知,生长素能促进ACG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合成乙烯,乙烯能促进菠萝开花,因此生长素和乙烯在促进菠萝开花方面起协同作用,A错误;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才可以转变成生长素,而乙烯可以在植物体内的各个部位合成,B错误,C正确;此实例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错误。
核孔 具有 部分 载体蛋白 加工 肽(或蛋白)
【详解】(1)核孔是蛋白质、mRNA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核孔对于大分子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透过性,如DNA不能通过。
(2)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线粒体需要的蛋白质部分在线粒体内合成,部分来自细胞质基质;由题意知,物质运输需要线粒体外膜上的TOM复合物和内膜上的TM23复合物的协助,因此两种复合物在功能上很可能相当于主动运输所需的载体蛋白。
(3)内质网是多肽进行加工的场所,将蛋白质中某序列剪切掉,需用相应的肽酶(或蛋白酶)。
22. 光照时间、光照强度、CO2浓度、湿度等 类囊体薄膜 (叶绿体)基质 C3还原 正 叶绿体膜结构受损 减少
【分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淀粉等有机物。
【详解】(1)植物光合作用利用水和二氧化碳转化生成氧气和有机物,需要光照,故测定离体叶绿体放氧量实验中,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有光照时间、光照强度、CO2浓度、湿度等。
(2)叶绿体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释放氧,其场所在类囊体薄膜,与氧气同时产生的物质时ATP和[H],ATP和[H]将进入(叶绿体)基质,直接参与C3还原。
(3)根据图2的实验结果分析,品种A和品种B在0℃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后,叶绿体中MDA含量都比28℃下含量高,故叶绿体中MDA含量与膜受损程度呈正相关。低温引起叶绿体膜结构受损,从而导致放氧量下降,使叶绿体中色素含量减少。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过程的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能力,光合作用过程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通过理解记忆相关知识,分析作答,难度适中。
23.(1) 红眼 杂交实验①和②中的亲本是红眼果蝇和紫眼果蝇,但是子代全是红眼果蝇
(2) X 翅型的正反交实验结果不同 RRXTXT RRXTY
【分析】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这种与性别相关联的性状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
【详解】()由杂交实验①和②中的亲本是红眼果蝇和紫眼果蝇,但是子代全是红眼果蝇可知,眼色中的显性性状是红眼。
(2)由表分析可知,杂交实验①和②属于正反交实验,且由于翅型的正反交实验结果不同,因此,控制果蝇翅型的等位基因T/t位于X染色体上。综合题目中的信息可以得出,杂交实验①母本的基因型是RRXTXT,杂交实验②父本的基因型是RRXTY。
24.(1) ① 4种核糖核苷酸 RNA 聚合酶 碱基互补配对 磷酸二酯
(2) 由左向右 相同
(3)胞嘧啶或鸟嘌呤(C 或G)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过程中的转录和翻译,其中DNA分子的①链为模板链,②为非模板链,③为mRNA,④为tRNA,⑤为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⑥是合成的多肽链。
【详解】(1)据图可知,图示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过程中的转录和翻译,由mRNA的碱基序列可知,DNA分子的①链为模板链,转录过程中,以4种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当RNA聚合酶与DNA分子的某一启动部位结合时,包括一个或几个基因的DNA片段的双螺旋解开;转录过程中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形成磷酸二酯键聚合成与该片段DNA相对应的RNA分子。
(2) 翻译以mRNA为模板,以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从多肽链的位置可以看出,图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由左向右,当核糖体到达mRNA的终止密码子时,多肽链的合成结束。在一个mRNA上有若干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工作,可以合成多个相同的多肽链(因模板链相同,故合成的多肽链也相同),大大增加了工作效率。
(3)DNA上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后,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DNA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其中U-A、A-T是突变后的U在复制过程中形成的,则G-C、C-G是P在复制过程中形成的,由此推测,P为C(胞嘧啶)或G(鸟嘌呤)。
25.(1) 胰岛素 效应器
(2) 等于 肾小管和集合管
(3) 淋巴因子 记忆 抗体
【分析】血糖平衡调节: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能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来提高血糖浓度;当血糖浓度上升时,由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进而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血糖去路,减少血糖来源,两种激素间是拮抗关系。
【详解】(1)血糖调节过程中,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最终作用于胰岛B细胞,使其分泌胰岛素,该过程中胰岛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2)人体感染感冒病毒后,体温一段时间内维持在39℃左右,即体温处于较高水平的稳定状态,此时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如果出现脱水现象,则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刺激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做出调节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减少尿量,进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3)感冒病毒相当于抗原,B淋巴细胞接受病毒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能保留对病毒的记忆,当病毒再次入侵时,相应的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更多的浆细胞,并由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因而机体能产生较强烈的免疫反应。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A
A
B
D
C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B
C
B
A
D
C
D
D
C
项目
染色体畸变中的“易位”
交叉互换
图解
区别
发生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
发生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
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属于基因重组
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高考适应性检测生物试题,文件包含墨玉县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生物11月月考测试答案docx、墨玉县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生物高考适应性检测11月月考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墨玉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文件包含墨玉县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生物11月月考测试pdf、墨玉县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一生物11月月考测试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墨玉县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原题+解析版],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