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02《活板》比较阅读(含解析)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02《活板》比较阅读(含解析)第1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02《活板》比较阅读(含解析)第2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02《活板》比较阅读(含解析)第3页
    还剩2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02《活板》比较阅读(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02《活板》比较阅读(含解析),共31页。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有删改)
    ①方家:行家。②缕:丝线。③纩(kuàng):丝绵。④芥子许蜡:芥菜籽大小的蜡。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范:
    (2)持就火炀之 就:
    (3)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 唇: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2)其中有磨而指北者。
    3.[甲]文中介绍的活字印刷术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体现在哪些方面?
    4.[甲][乙]两文在选材和主题思想上有何相同之处?
    【答案】1.(1)模子(2)靠近(3)边缘 2.(1)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 (2)在指南针中也有打磨成指向北方的磁针。 3.最大的特点是“活”。字是活的(每字为一印);排版活(密布字印);印刷活(更互用之);字印数目活(每一字皆有数印);存放活(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做法活(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4.都介绍了古代的科学技艺(活板和指南针),都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和创新精神
    【解析】1.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解释词语要注意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把一个铁模子放在铁板上面。范:模子。
    (2)句意:拿它靠近火烘烤。就:靠近。
    (3)句意:放在指甲上或碗边都可以这样做。唇:边缘。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有:
    (1)设:设置;和:混合;冒:覆盖;
    (2)其中:这中间;而:连词,表承接,无实义;者:的(磁针)。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甲文题目为“活板”,文章紧扣“活”字,按照活字排版印刷工艺顺序进行说明,体现了活板的优越性。
    “活板”中“活”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每字为一印”,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由此可见字是可以活动的;“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要印刷时,只要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就可以了,由“密布字印”可见排版是灵活的;
    “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由此可知,印刷是活的;
    “每一字皆有数印”,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可见字印数目是灵活的;
    “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可见存放是灵活的;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功,可见做法是活的;
    “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印完后再用火烤使混合物熔化,拿手一抹,这些字模就会自己落下来,可见拆法是活的。
    4.本题考查文章选材和主旨。
    甲文介绍的是活板,即活字印刷术。乙文介绍的是磁针能指南北,即指南针。这两项技术都属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因此两文在选材上的相同之处为:都介绍了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甲文介绍了活字印刷的刻字、印刷、排版、拆板的全过程,突出了“活”的特点,从而赞颂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新精神;乙文介绍了指南针的特点,也同样赞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精神。这是两文在主题思想上的相同之处。
    【点睛】参考译文:
    甲文: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模子放在铁板上面,然后在铁模子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模子就成为一块印版,拿它靠近火烘烤;待铁板上的混合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功。
    乙文:行家用磁石磨成针(的形状针头锋利),就可以指向南方;然而常常略微偏东,不全是指南。(放在)水上常震动摇摆。放在指甲上或碗边都可以这样做,运转的速度特别快,只是在坚硬光滑(的表面)容易滑落掉下,(不过这几种方法)都不如悬挂法是最好的。它的方法是取新产的丝绵中一缕单根的蚕丝,用芥菜种子大小的蜡(抹在上面),粘在针的中间(位置),在没有风的地方悬挂,针就常常指向南方。其中有的针磨好了则指向北方。
    (二)(2022春·山东烟台·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选自《活板》)
    【乙】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永兴九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①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②,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注】①缣帛: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②造意:发明、创造。
    5.解释下列句了中的加点词。
    (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冒:__________
    (2)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殊:__________
    (3)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咸:__________
    6.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2)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7.用“|”划分句子停顿(断2处)。
    监 作 秘 剑 及 诸 器 械 莫 不 精 工 坚 密 为 后 世 法
    8.我国的印刷术和造纸术享誉世界,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请你比较甲乙两文的写法,谈谈作者在介绍这两大发明时的异同点。
    【答案】5.覆盖。 根本。 都。 6.(1)两块交替使用,极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 (2)绸缎太贵而竹简太重,对人们来说都很不方便。 7.监 作 秘 剑 及 诸 器 械∣莫 不 精 工 坚 密∣为 后 世 法 8.相同点:都简要介绍了发明者。 不同点:甲文详细介绍了活字印刷的程序,将活字印刷全过程介绍得清楚明白。乙文十分简略,只简要介绍了材料的选取,对过程和技术等没有详细介绍。
    【解析】5.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
    (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的句意是: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冒:覆盖。
    (2)“其印自落,殊不沾污”的句意是:这些字模就会自己落下来,绝不会被弄脏。殊:根本。
    (3)“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的句意是:所以天下人都说“蔡侯纸”。咸:全,都。
    6.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更互(交替)、瞬息(极短的时间)、就(完成)”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缣(绸缎)、简(竹简)、便(方便)”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7.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语句“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的意思是:监督制作秘剑(皇宫专用的剑器)以及各种器械,全都精密牢固,方法被后世效仿。根据句意,正确的句读是: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
    8.考查学生对比阅读分析能力。从【甲】文“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和【乙】文“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永兴九年”可知,两文都介绍了发明的时间和发明人。但【甲】文按照程序顺序(亦称时间顺序)具体详细地介绍了活板制作的工作程序:刻字——排版——印刷——拆版、取字等。【乙】文“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简略地介绍了制作低所胡的材料,并没有介绍其具体的制作过程。据此概括作答。
    【点睛】参考译文:
    【乙】蔡伦字敬仲,桂阳人。永元(汉和帝年号)九年,监督制作秘剑(皇宫专用的剑器)以及各种器械,全都精密牢固,方法被后世效仿。自古书籍大多是用竹简编成的,那些用来写字的绸缎布匹叫做纸。绸缎太贵而竹简太重,都对人来说很不方便。蔡伦于是想出一种方法,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鱼网造成纸。元兴(汉和帝年号)元年上奏皇帝,皇帝夸赞他的才能,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所以天下都说“蔡侯纸”。
    (三)(2022春·山东威海·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各题。
    (甲)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节选自《活板》)
    (乙)自古书契①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②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③,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节选自《后汉书》)
    【注释】①书契:书籍文契。②缣(jiān):双丝的细绢。③造意:想出一个主意。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松脂、蜡和纸灰( )
    (2)持就火炀之 ( )
    (3)则第二板已具 ( )
    (4)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一板已自布字
    B.持就火炀之 吾妻之美我者
    C.一板已自布字 公亦以此自矜
    D.帝善其能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2)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12.阅读甲乙两文,简要概括活板、造纸术各有什么优点。(各自答出一条)
    13.假设你在庆历年间开了一家印刷店,你会用活板印刷下面哪单生意?请结合甲文陈述理由。
    (1)《庆历年间宋词集》100部
    (2)《登幽州台歌》100份
    (3)《诗经》100部
    【答案】9.混合。 烘烤。 准备(好了)。 所以。 10.D 11.(1)用纸来标记活字,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 (2)双丝的细绢太贵,可是竹简太重,对人来说,都很不方便。 12.活板优点:字印活,制版活,印刷活,字印数目活,选用活,做法活,拆版活;造纸术优点:轻便实用,造价低廉。 13.印刷100部《庆历年间宋词集》。因为庆历年间宋词印刷页数多又没形成雕版,而活板“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更互用之,瞬息可就”,非常适用。(或:因为《登幽州台歌》字数少,100份手抄就可完成,不必印刷;而“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可见《诗经》等五经,已经有了现成的雕版。)
    【解析】9.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和:混合。
    (2)句意:把它拿到火上烘烤。炀:烘烤。
    (3)句意: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具:准备(好了)。
    (4)句意:所以天下都说“蔡侯纸”。故:所以。
    10.本题考查一词多义。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分析辨别词义。
    A.已:介词,同“以”/副词,已经;
    B.之:代词,它/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自:代词,另自,另外/代词,自己;
    D.其:代词,他/代词,他;
    选D。
    11.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
    (1)第一个“帖”:做标签;韵:韵部;第二个“帖”:标签;贮:贮存;
    (2)缣:细丝;简:竹简;并:都;便:方便。
    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
    由甲文中内容可知:“每字为一印”,字是活的;“密布字印”,排版是活的;“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印刷是活的;“每一字皆有数印”,字印数目是活的;“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奇字做法是活的;“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拆版是活的。体现了活板印刷造价低廉,方便实用,工作效率高,容易修改的优点。
    由乙文中“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可知,蔡伦改进“造纸术”弥补了“缣贵而简重”的缺陷,具有造价低廉、轻便实用、使用方便的优点。
    13.本题考查阅读运用。
    (1)《庆历年间宋词集》100部可以用活字印刷。印刷的内容“庆历年间”宋词,此时还没有这些词的雕板,印100部,数量较大,“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非常适用。
    (2)《登幽州台歌》100份不适合活字印刷。《登幽州台歌》包含题目不到30字,100份的数量字数较少,手抄即可。
    (3)《诗经》100部不适合活字印刷。“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从五代冯可道开始用雕版印刷五经(包含《诗经》),以后的经典文献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可知宋代已有供印刷的现成的《诗经》雕板,因此不必再用活板印刷。
    【点睛】参考译文:
    (乙)自古书籍大多是用竹简编成的,那些用来写字的绸缎布匹叫做纸。绸缎太贵而竹简太重,都对人来说很不方便。蔡伦于是想出一种方法,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鱼网造成纸。元兴(汉和帝年号)元年,上奏皇帝。皇帝称赞他的才能,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所以天下都说“蔡侯纸”。
    (四)(2022春·辽宁本溪·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选自《活板》)
    【乙】长安巧工人丁缓者,为常满灯,七龙五风,杂以芙华莲藕之奇。又作卧褥香炉,一名被中香炉,其法度,本出房风,其法后绝,至缓更始为之。环转四周,而炉体常平,可置之被褥,故取被褥为名。又作九层山炉镂为奇禽怪兽诸灵皆自然运动。又作七轮扇,连以七轮,大皆径尺,并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皆生风寒焉。
    (选自《西京杂记》)
    14.选出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更互用之 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B.以草火烧 以钱覆其口(《卖油翁》)
    C.至缓更始为之 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说》)
    D.故取被褥为名 有仙则名(《陋室铭》)
    15.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2)环转四周,而炉体常平
    16.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又作九层山炉镂为奇禽怪兽诸灵皆自然运动
    17.【甲】【乙】两文的人物各自有什么特点?
    【答案】14.B 15.(1)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它们。 (2)可以四周转动,但炉身却总是平直不倒。 16.又 作 九 层 山 炉 /镂 为 奇 禽 怪 兽 /诸 灵 皆 自 然 运 动 17.心思缜密(考虑周到);手艺高超(心灵手巧)。
    【解析】14.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
    A.不同,副词,交替/副词,重新;
    B.相同,都是“介词,用”;
    C.不同,代词,指制作被中香炉的技法/助词,的;
    D.不同,名词,名称/动词,出名;
    故选B。
    15.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为(做)、木格(用木格)、贮(贮存)”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环转四周(四周转动)、而(可是)、平(平稳,平直)”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16.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语句“又作九层山炉镂为奇禽怪兽诸灵皆自然运动”的意思是:又制作九层博山香炉,镂刻为奇禽怪兽状,穷尽诸多灵异,皆能自然转动。根据句意,正确的句读是:又作九层山炉/镂为奇禽怪兽诸灵/皆自然运动。
    17.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从【甲】文“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不用,则以纸帖之”“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等语句能看出,在排版、布字、贮存、刻字等环节都能体现出毕昪思维的严谨、心思缜密的特点。从【乙】文丁缓制作“常满灯”“卧褥香炉”“九层山炉”和“又作七轮扇,连以七轮,大皆径尺,并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皆生风寒焉”等可知,丁缓是一个手法精妙,手艺高超之人。
    【点睛】参考译文:
    【乙】长安巧匠丁缓,制作常满灯,上雕七龙五凤,杂以芙蓉莲藕之奇异纹饰。又制作卧褥香炉,又叫做被中香炉。本来出自房风之手,其技法后来绝迹,到丁缓才又承继下来。炉上安有机环,可转运四周,而炉体常平直不倒,可置它于被褥之中,故以此为名。又制作九层博山香炉,镂刻为奇禽怪兽状,穷尽诸多灵异,皆能自然转动。又制作七轮扇,连有七轮,直径达一尺,相互连续,一人转动它,满堂都觉得寒颤。
    (五)(2022春·四川眉山·七年级统考期末)比较阅读以下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活板
    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乙】雷震
    沈括
    内侍①李舜举②家曾为暴雷所震。其堂之西室,雷火自窗间出,赫然出檐,人以为堂屋已焚,皆出避之。及雷止,其舍宛然,墙壁窗纸皆黔③。有一木格,其中杂贮诸器,其漆器银扣④者,银悉镕流在地,漆器曾⑤不焦灼。有一宝刀极坚钢就刀室中镕为汁而室亦俨然。人必谓火当先焚草木,然后流金石,今乃金石皆铄,而草木无一毁者,非人情所测也。佛书言“龙火得水而炽,人火得水而灭”,此理信然。人但知人境中事耳,人境之外,事有何限?欲以区区世智情识,穷测至理,不其难哉!
    (选自《梦溪笔谈·神奇》,有删改)
    【注】①内侍:官名。②李舜举:字公辅,元丰年间曾与沈括一道领兵抵御西夏军。③黔(qián):黑色。④银扣:用银装饰。扣,用金属装饰镶嵌器具。⑤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可译为“连……都……”。
    18.下列是某位同学结合语境对句中加点词意义的推断,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银悉镕流在地——联系乙文中“今乃金石皆铄”,可推知“悉”的意义为“全,都”。
    B.非人情所测也——联系词语“深不可测”“目测”,可推知“测”的意义为“测量”。
    C.人但知人境中事耳——回顾课文“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可推知“耳”的意义为“罢了”。
    D.穷测至理——查字典“穷”的义项有“贫苦”“寻根究源,穷究”“完结”等,应选择“寻根究源,穷究”。
    1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一宝刀极坚/钢就刀室/中镕为汁/而室亦俨然
    B.有一宝刀/极坚钢就刀/室中镕为汁/而室亦俨然
    C.有一宝刀/极坚钢/就刀室中镕为汁/而室亦俨然
    D.有一宝刀极坚/钢就刀室中/镕为汁/而室亦俨然
    2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在说明活板时,采用了程序式的说明顺序,即按照工艺流程先后说明各个环节的操作过程。
    B.甲文在说明活板前,作者简述雕版印刷的历史,既表明活版印刷是对雕版印刷的继承,也为下文重点介绍活版印刷术做了铺垫。
    C.乙文“非人情所测也”中“人情”具体指:雷火把金石都被熔化,草木反而无一被毁。
    D.乙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以人世间的知识和情理,去追根究底地测量终极的道理,是很困难的。
    2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2)及雷止,其舍宛然,墙壁窗纸皆黔。
    【答案】18.B 19.C 20.C 21.(1)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模,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松脂等物熔化,用手一掸,那些字模就会自己掉下来,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
    (2)等到暴雷停止,那间房子却宛然如故,只是墙壁和窗纸都变黑了。
    【解析】18.考查词语释义。
    B.句意:这不是人之常情所能推测的。测,推测。
    故选B。
    19.考查断句。句意:有一口宝刀,极为刚硬,就在刀鞘里被熔化为铁汁,而刀鞘也俨然完好无损。“极坚钢”是“宝刀”的特点,“而室亦俨然”是“就刀室中镕为汁”的结果。根据句意可断句为:有一宝刀/极坚钢/就刀室中镕为汁/而室亦俨然。
    故选C。
    20.考查内容理解。
    C.根据“人必谓火当先焚草木,然后流金石”可知,“人情”指的是雷火为害当先焚草木,然后才熔化金石。
    故选C。
    21.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
    (1)燔土:指火烧过的黏土字印。燔:烧。讫:终了,完毕。拂:擦拭,掸去。殊不:一点也不。
    (2)及:等到。止:停止。其:那。舍:房子。皆:都。黔:变黑。
    【点睛】参考译文:
    【乙】内侍李舜举家曾被暴雷所震。他家堂屋的西头房间,有雷火从窗户冒出,赫然蹿出于房檐之上,家里人以为堂屋已被烧了,都跑出去躲避。及暴雷停止,那间房子却宛然如故,只是墙壁和窗纸都变黑了。屋内有一个木架,其中杂七杂八地存放着各种器物,那些有银饰的漆器,银饰全都熔化流到了地上,漆器却不见被烤焦。有一口宝刀,极为刚硬,就在刀鞘里被熔化为铁汁,而刀鞘也俨然完好无损。人们通常必定会认为,雷火为害当先焚草木,然后才熔化金石;而现在却是金石都被熔化,草木反而无一被毁,这不是人之常情所能推测的。佛书上说“龙火得水会更炽烈,人火得水则会熄灭”,这话确有道理。人只不过了解人世间的事情罢了,人世间之外,无穷无尽的事理又有何极限?欲以区区人世间的知识和情理,去追根究底地测量终极的道理,真是太难了!
    (六)(2022春·辽宁沈阳·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乙】
    治平①元年,常州日禺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②一声,移著③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④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是时火息,视地中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州守郑伸得之,送润州金山寺。至今匣藏,游人到则发视。王无咎⑤为之传甚详。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陨石》)
    【注释】:①治平:宋英宗的年号。②震:指雷响。③著:附着,着落。④宜兴县:在江苏省。⑤王无咎:人名。
    2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持就火炀之 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
    B.乃一大星 乃密布字印(《活板》)
    C.许氏藩篱皆为所焚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
    D.王无咎为之传甚详 意暇甚(《狼》)
    2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2)是时火息,视地中有一窍如杯大,极深。
    24.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又 一 震 而 坠 在 宜 兴 县 民 许 氏 园 中 远 近 皆 见 火 光 赫 然 照 天
    25.结合选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甲】文“活”贯穿“活板”制作印刷的全过程:“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字是活的;“密布字印”可以看出排版是活的;“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字印数目是活的。(都用原文语句回答)
    (2)【乙】文描写陨石多使用了________修辞手法,主要写了发现陨石时的声音、形状、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答案】22.D 23.(1)有生僻字平时没有准备的,马上把它刻出来,用草火烧烤,很快可以制成。
    (2)这时火熄灭了,看地面上有一个像茶杯大小的洞穴,很深。 24.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 25.(1)每字为一印; 每一字皆有数印 (2)比喻; 温度 大小、颜色、重量(写出任意两个即可)
    【解析】22.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
    A.就:动词,靠近/动词,从事;
    B.乃:表判断,是/连词,于是,就;
    C.为:表被动,被/动词,做,成为;
    D.甚:都是“副词,很”;
    故选D。
    2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1)句中的“奇字(生僻的字)、素(平常)、旋(立即)、以(用)”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句中的“是时(这时候)、视(看)、窍(孔,洞)”几个词是重点词语。
    24.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语句“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的意思是:又一震响后,星星就落在宜兴县一个姓许的人家的院子里,远处近处的人都看到了,火光明亮照天。根据句意,正确的句读是: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
    25.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甲】文“活”贯穿“活板”制作印刷的全过程:字是活的——每字为一印;排版是活的 ——密布字印;字印数目是活的 ——每字皆有数印;做字是活的——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印刷是活的——更互用之;拆法是活的——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据此可填写作答。
    从【乙】文“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视地中有一窍如杯大”“其大如拳”等语句可以看出,作者描写陨石多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结合“天有大声如雷”“几如月”“尚热不可近”“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可知,主要写了发现陨石时的声音、形状、温度、大小、颜色、重量等。
    【点睛】参考译文:
    【乙】北宋治平元年,一天太阳西下时,在常州的上空,忽然发出巨响,原来是一颗大星,几乎像月亮一样,在东南方出现。不一会儿又震响了一声,移到西南方去了。又一震响后,星星就落在宜兴县一个姓许的人家的院子里,远处近处的人都看到了,火光明亮照天,许家的篱笆都烧毁了。这时火熄灭了,看地面上有一个像茶杯大小的洞穴,很深。往下看,星星在洞穴里面,发着微弱的光。过了好久,才渐渐暗下来,还热得不能靠近。又过了很长时间,掘开那个洞穴,有三尺多深,才得到一块圆形的石头,还很热,它大小像拳头一样,一头略微尖些,颜色像铁,重量也像铁似的。常州的太守郑伸得到它,送到润州金山寺保存。到现在还在匣子里藏着,游人到了那里就打开匣子给人们看。王无咎为此写了这篇文章,记载得很详细。
    (七)(2022春·辽宁大连·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节选自《活板》)
    【乙】
    凡火药以硝石、硫黄为主,草木灰为辅。硝性至阴,硫性至阳,阴阳两神物相遇于无隙可容之中。其出也,人物膺①之,魂散惊而魄齑粉。凡硝性主直直击者硝九而硫一硫性主横爆击者硝七而硫三。其佐使之灰,则青杨、枯杉、桦根、箬叶、蜀葵、毛竹根、茄秸之类,烧使存性,而其中箬叶为最燥也。
    (节选自《天工开物》)
    【注释】①膺:膺受,承受打击。
    26.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的相同一组是( )
    A.乃密布字印 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
    B.有奇字素无备者 可以调素琴(《陋室铭》)
    C.凡火药以硝石、硫黄为主 公亦以此自矜(《卖油翁》)
    D.其出也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27.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凡硝性主直直击者硝九而硫一硫性主横爆击者硝七而硫三。
    28.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2)阴阳两神物相遇于无隙可容之中。
    29.【甲】【乙】两文都运用了_________的表达方式。活板及火药最突出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6.A 27.凡硝性主直/直击者硝九而硫一/硫性主横/爆击者硝七而硫三。 28.(1)用纸来标记活字,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 (2)这两种神奇的阴阳物质在没有一点空隙的地方相遇。 29.说明 活 威力大
    【解析】26.本题考查理解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含义。
    A.都是连词,有“于是,就”的意思。
    B.副词,平日/形容词,朴素,不加装饰。
    C.介词,用/介词,凭借。
    D.动词,这里指爆炸/动词,长出。
    故选A。
    27.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
    这句话的意思为:硝石的作用是竖直发射,竖直发射的火药硝石与硫磺比例为九比一。硫磺的作用是水平发射,爆炸的火药硝石与硫磺比例为七比三。“硝性主直”和“硫性主横”分别是总起介绍硝石和硫磺的作用,应断开;而“直击者硝九而硫一”“爆击者硝七而硫三”则是分别具体介绍了“直击者”和“爆击者”所用的不同的硝石和硫磺的比例。所以根据意思可断句为:凡硝性主直/直击者硝九而硫一/硫性主横/爆击者硝七而硫三。
    28.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
    (1)句重点词语:以,用;第一个帖:动词,用标签贴出;韵,指韵部;第二个帖,名词,标签;贮,贮存。句意:用纸来标记活字,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
    (2)句重点词语:于,在;容,容器。句意:这两种神奇的阴阳物质在没有一点空隙的地方相遇。
    29.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及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根据文章内容可知,【甲】【乙】两个文段,分别介绍了活字印刷术和火药的制作,都属于说明性的文字,所以都运用了说明的表达方式。
    【甲】文中,根据“每字为一印”可知,每一字皆有数印,字活;根据“密布字印”可知,排版活;根据“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可知,印刷活;根据“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可知,做法活;根据“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可知,拆版活。据此可知活板最突出的特点是“活”。
    【乙】文中,根据“其出也,人物膺之,魂散惊而魄齑粉”可知,当它爆炸得时候,非常吓人,让人魂飞魄散。所以火药最突出的特点是“威力大”。
    【点睛】参考译文:
    【乙】但凡火药都是以硝石、硫磺为主,草木灰为辅。硝石至阴,硫磺至阳,阴阳两物在极小的容器中相遇。当它爆炸得时候,非常吓人,让人魂飞魄散。硝石的作用是竖直发射,竖直发射的火药硝石与硫磺比例为九比一。硫磺的作用是水平发射,爆炸的火药硝石与硫磺比例为七比三。火药灰的成份是桐油、松香、桦根、蜀葵、毛竹根、茄桔之类,燃烧使其保存了本性,其中箬叶最具燥性。
    (八)(2022春·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两文,完成小题。
    【甲】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1)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划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沈括《活板》节选)
    【乙】
    凡骡车之制有四轮者有双轮者其上承载支架皆从轴上穿斗而起。四轮者前后各谈横轴一根。轴上短柱起架直梁。梁上载箱。马止脱驾之时,其上平整。如居屋安稳之象。若两轮者驾马行时,马曳其前则箱地平正,(2)脱马之时则以短木从地支撑而住,不然则欹①卸也。
    (宋应星《天工开物》节选)
    【注释】①欹qī,同“技”倾针,歪向一边。
    30.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一板已自布字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爱莲说》)
    B.每一字皆有数印 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狼》)
    C.若两轮者驾马行时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D.马止脱驾之时,其上平整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
    31.选文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足( )
    A.凡骡车之制有四轮者/有双轮者其上承载/支架皆从轴上/穿斗而起。
    B.凡骡车之制/有四轮者有双轮者其上承载/支架皆从轴上/穿斗而起。
    C.凡骡车之制/有四轮者有双轮者/其上承载支架/皆从轴上穿斗而起。
    D.凡骡车之制有四轮者/有双轮者/其上承载支架/皆从轴上穿斗而起。
    3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两处画直线的句子。
    33.甲乙两段选文都是围绕事物的特点进行介绍的,《活板》突出_______________的主要特点,《天工开物》节选这段围绕骡车的_______________特点进行介绍。两篇选文都运用了_______________修辞方法,使文章读起来生动形象。
    【答案】30.B 31.D 32.(1)就用一块平的木板按压其版面,于是(所有排在铁板上的)活字就平得像磨刀石了。 (2)停马脱驾时,就用短木向前抵住地面来支撑。 33.活 稳(平,平整) 比喻
    【解析】30.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 .另自/从;
    B .相同,几;
    C .如果/像;
    D .代词,这/代词,他。
    故选B。
    31.本题考查句子的断句。
    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骡车的样式有四个轮子的,也有双轮的,车上面的承载支架都是从轴那里连接上去的。句式为“判断句”;故断为:凡骡车之制有四轮者/有双轮者/其上承载支架/皆从轴上穿斗而起。
    故选D。
    3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重点词语有:
    ①则,就;字平如砥:字印像磨刀石那样平。砥:磨刀石。
    ②则,就;以,用。地:地面。
    3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结合“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划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可知《活板》突出“活”的特点;结合“马止脱驾之时,其上平整。如居屋安稳之象。若两轮者驾马行时,马曳其前则箱地平正,脱马之时则以短木从地支撑而住,不然则敬卸也”,可知,《天工开物》节选这段围绕骡车的平稳进行介绍;由“字平如砥”和“如居屋安稳之象”可知两文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点睛】译文:
    乙文:骡车的样式有四个轮子的,也有双轮的,车上面的承载支架都是从轴那里连接上去的。四轮的票车,前两轮和后两轮各有一根横轴,在轴上竖立的短柱上面架着纵梁,这些纵梁又承载着车厢。当停马脱驾时,车厢平正,就像坐在房子里那样安稳。两轮的骡车,行车时马在前头拉,车厢平正;而停马脱驾时,则用短木向前抵住地面来支撑,否则车就会向前倾倒。
    (九)(2022春·辽宁沈阳·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乙】
    予奉使按边①,始为木图,写②其山川道路。其初遍履③山川,旋以面糊、木屑写其形势于木案上。未几寒冻木屑不可为又熔蜡为之。皆欲其轻、易赍④故也。至官所,则以木刻上⑤之。上召辅臣⑥同观。乃诏边州皆为木图,藏于内府⑦。
    (选自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二》)
    【注释】①按边:巡察边塞地带。②写:摹拟。③遍履:走遍。④赍(jī):携带。⑥上:皇帝。这里指进献给皇上。⑥辅臣:辅政大臣。⑦内府:宫廷内的储藏室。
    3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予奉使按边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爱莲说》
    B.始为木图 蒙乃始就学《孙权劝学》
    C.皆欲其轻、易赍故也 温故而知新《论语》
    D.至官所,则以木刻上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活板》
    35.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其初遍履山川,旋以面糊、木屑写其形势于木案上。
    (2)乃诏边州皆为木图,藏于内府。
    36.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未 几 寒 冻 木 屑 不 可 为 又 熔 蜡 为 之。
    37.请依据选文,回答问题。
    【甲】【乙】两文都介绍了发明者该发明创造的制作过程。【甲】文毕昇“不以木为之者”的原因是A______;【乙】文沈括选取制图材料的原因是B______。【甲】【乙】两文的发明创造都追求C______的共同目的,同时也表现了发明者创造时的D ___的态度。(A、B处用原文回答,C、D处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34.C 35.(1)(我)起初先走遍了那里的山川,立刻用面糊和木屑在木案上塑制当地地形的模型。(2)(皇帝)于是下诏边地各州都制作木板地图,收藏于宫中的有关机构。 36.未几寒冻/木屑不可为/又熔蜡为之。 37. A.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 B.皆欲其轻,易赍故也 C.方便 D.严谨(认真)
    【解析】34.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都是“我”的意思;
    B.都是“才”的意思;
    C.缘故/旧的知识;
    D.都是连词,“就”的意思;
    故选C。
    35.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有:
    (1)履:走遍;旋:随即。
    (2)乃:于是;诏:命令。
    36.本题考查句子断句。
    句意为:不久天气寒冷冰冻,不能用木屑做了,又融化蜡来做模型。
    故断句为:未几寒冻/木屑不可为/又熔蜡为之。
    3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结合【甲】文“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可知A空为: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
    结合【乙】文“未几寒冻木屑不可为又熔蜡为之。皆欲其轻、易赍故也”可知B空为:皆欲其轻、易赍故也;
    结合【甲】文“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乙】“未几寒冻木屑不可为又熔蜡为之。皆欲其轻、易赍故也。至官所,则以木刻上之”可知【甲】【乙】两文的发明创造都追求轻便的目的,表现了发明者创造时的严谨。
    【点睛】参考译文:
    【乙】我奉命巡察边境,开始制作木质地形图,来摹拟当地的山脉、河流和道路。最初是普遍地踏勘山脉河流,随即用面糊、木屑在木质几案上摹拟地理形势做成模型。不久,天气寒冷冰冻,不能用木屑做了,又熔化蜡来做模型。这都是为了让它轻巧,便于携带的缘故。回到官署,就雕刻成木质地形图进献给皇上。皇上召集朝廷辅佐大臣一起来观看,于是命令边境各州都制作木质地形图,收藏在宫廷库房里。
    (十)(2022春·陕西西安·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选自《活板》)
    【乙】
    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①,则报恩塔②是也。报恩塔成于永乐初年,非成祖开国之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塔上下金刚佛像千百亿金身。一金身,琉璃砖十数块凑砌成之,其衣褶不爽③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须眉不爽忽,斗榫合缝④,信属鬼工。闻烧成时,具三塔相,成其一,埋其二,编号识⑤之。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⑥,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夜必灯,岁费油若干斛。天日高霁,霏霏霭霭,摇摇曳曳,有光怪出其上,如香烟缭绕,半日方散。永乐时,海外夷蛮重译⑦至者百有余国,见报恩塔,必顶礼赞叹而去,谓四大部洲所无也。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
    【注释】①窑器:陶瓷器具。②报恩塔:在南京中华门外报恩寺内,始建于三国,明成祖永乐十年重建,后毁于战火。③爽:过失,差错。④斗榫(sǔn)合缝:形容榫头和卯眼非常适合,不露缝隙。⑤识:标记。⑥工部:指掌管工程建筑的衙门。⑦重译:言语不通需辗转翻译。
    3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
    (2)持就火炀之( )
    (3)用讫再火令药镕( )
    (4)必顶礼赞叹而去( )
    39.下列句子中“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B.则以纸帖之
    C.以字号报工部
    D.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40.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2)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
    41.结合活字印刷术制字排版、印刷三个程序,思考活字印刷术的“活”体现在哪里?
    【答案】38.混合 烘烤 完毕 离开 39.C 40.(1)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功。(2)现在塔上损坏了一块砖,把砖的字号报给工部,工部下发一块砖来替补它,像当初就砌在那里一样。 41.文章先用“又为活板”引出介绍重点,然后再介绍每个程序时都突出“活”的特征:①字印“活”——“每字为一印”,取用灵活。②排版“活”——“密布字印”,随时排用。③印刷“活”——“更互用之”,统筹用版,提高效率。④字印数目“活”——“每字皆有数印”,以便一版当中多次出现时使用。⑤选用“活”——“木格贮之”,灵活取用。⑥做法“活”——奇字“旋刻之”,随时可以增补。⑦拆版“活”——“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可灵活拆版,重复使用。
    【解析】3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句意: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和:混合;
    (2)句意:把它拿到火上烘烤。炀:烘烤;
    (3)句意:印完后再用火烤使混合物熔化。讫:完毕;
    (4)句意:必定顶礼膜拜大加赞叹后离去。去:离开。
    3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句意: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以:用;
    B.句意: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以:用;
    C.句意:把砖的字号报给工部。以:把;
    D.句意:就用一块平板放在版面上往下一压。以:用。
    故选C。
    4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素:平时。备:准备。旋:不久,很快。以:用。
    (2)今:现在。以:把。补:替补。如:好像。焉:在那里。
    4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结合原文“每字为一印”“每一字皆有数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可知,字印是“活”的;
    结合原文“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则字平如砥”可知,排版是活的;
    结合原文“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可知,印刷是活的;
    结合原文“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可知,做法是活的;
    结合原文“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可知,拆版是活的。
    【点睛】参考译文:
    【乙】报恩塔是中国的一大古董,永乐年间的重大陶瓷器。这座塔建于永乐年初,没有明成祖开国时的雄心,人力物力和令行禁止,加上胆识智慧足以掌控此塔,是不可能建成的。塔中上下有金刚佛的金身千百个,每一个金身都是十数块琉璃砖砌成的,衣服上的皱褶不差一分,面目不差一毫,须发眉毛不差一忽,榫头严丝合缝,确是鬼斧神工。听说烧制时,同时完成有三座塔,其中一座为成品,另外两座埋了起来,用编号标记清楚。如今塔上有一块砖损毁,只需报告砖的编号给工部,就发掘一块砖补上,就像原生的一般。每夜塔上必定点灯,一年要消耗若干斛油。天日转晴,细雨雾霭,摇摇曳曳,有奇怪的光影在塔顶出现,就像塔上香烟缭绕,半天才散去。永乐年间,海外说着不同语言的人来自一百多国家,一旦看到报恩塔,必定顶礼膜拜大加赞叹后离去,说这是海外四大洲所没有的。
    (十一)(2022春·云南保山·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容,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容,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乙】
    钱氏据①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②之妻,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③,六幕④相联如肤箧⑤。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⑥其精练。
    (选自《梦溪笔谈》,稍有改动)
    【注】①据:统治。②喻皓:著名工正。③束:紧密相来。④六募:指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面。⑤陆箧:箱子。⑥伏:佩服。
    4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1)持就火炀之 就:______
    (2)则第二板已具 具:______
    (3)则以纸帖之 帖:______
    (4)但逐层布板讫 讫:______
    4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2)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44.阅读【甲】文并用原文内容填空,完成活版印刷的步骤。
    先设一铁板——(①______)——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②________)——以一平板按其面
    45.《梦溪笔谈》涉及古代中国的自然科学、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内容,以上两则文言文都出自《梦溪笔谈》。毕昇在雕版印刷的基础上发明了活板,喻皓巧妙地解决了“塔动”的问题。他们解决难题的过程给了你什么启示?
    【答案】42.靠近 准备(好了) 做标签 完毕 43.(1)两块板交替使用,极短的时间就可以印完。 (2)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当然不会晃动。 44.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持就火炀之 45.示例:要善于思考和钻研;既要善于传承,更要学会创新,不要因循守旧。
    【解析】4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句意: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就:靠近。
    (2)句意: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具:准备好。
    (3)句意:就用纸条给它做标记。帖:用标签标出。
    (4)句意:只要逐层铺好木板。讫:完毕,终了。
    43.本题考查句子翻译。翻译时,要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还要抓住关键字词。本题关键字词:
    (1)更互:交替、轮流。就:完成。
    (2)履:踩踏,走。相持:互相支撑。
    4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
    由“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可知,第一空: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由“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容,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可知,第二空:持就火炀之。
    45.本题考查阅读启示。
    甲文中,毕昇改进印刷术解决了雕版“效率低、不易修改”等缺陷,写印刷厂用二板,“一板印刷,一板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胶泥字模的优越性,也在与木头刻字的对比中,其灵活方便得以充分显示。这告诉我们,遇到难题要善于思考,努力钻研,要改进技术解决问题;
    乙文中,建塔过程中塔身出现不稳定的问题,凭工匠们的认识和实践都未能解决,喻皓采用“布板”“实钉”的方法,解决了塔身不稳定问题,“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肤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表现出喻皓不因循守旧,勇于创新的品质。这告诉我们,要敢于创新,不要墨守成规。
    【点睛】参考译文:
    【乙】钱氏王朝统治浙东、浙西的时候,在杭州梵天寺建造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俶登上木塔,忧虑它会晃动。工匠师傅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会晃动。”于是就叫人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喻皓笑着说:“这很容易,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动了。”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当然不会晃动。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十二)(2022春·四川资阳·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乙】
    伦有才学,尽心敦慎①,数犯严颜,匡弼②得失。每至休沐,辄闭门绝宾,暴体田野。后加位尚方③令。永元九年,监作秘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自古书契④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⑤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⑥,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选自范晔《后汉书》
    注释:①敦慎:诚实谨慎。②匡弼:纠正,辅助。③尚方:官署,主管皇家日常器物。④书契:书籍文契。⑤缣jiān细密的绢。⑥造意:想出一个主意。
    46.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板_______
    (2)用讫再火令药镕。 讫_________
    (3)为予群从所得。 为__________
    (4)为后世法。 法_________
    47.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又为活板/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B.持就火炀之/瞬息可就
    C.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
    D.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以木为之者
    48.下面是选文中划线的语句,请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
    (2)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3)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49.甲文是按照程序介绍活字印刷的,紧扣“活”的特征来说明的,请结合文章,用自己的话概括活板印刷的快捷体现在哪些方面。
    50.乙文中写的蔡伦是东汉人,请借助你的历史知识推断,“纸上谈兵”(战国时赵括)和“洛阳纸贵”中的“纸”,原材料分别是什么?
    【答案】46. “板”同“版” 完毕 介词,被 效法 47.C 48.(1)用粘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 (2)不用时,就用纸条做的标签分类标出它们,每一个韵部制作一个标签,用木格储存它们。 (3)丝帛昂贵而竹简沉重,人们使用起来都不方便。 49.①大量印刷速度快;②排版速度快;③添补新字速度快;④拆版速度快。 50.“纸上谈兵”的“纸”原材料是丝帛、竹简;“洛阳纸贵”中的“纸”原材料已经是蔡伦发明的纸。
    【解析】46.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庆历年间,有个平民叫毕昇,又发明了活版印刷。板,同“版”;
    (2)句意:印完后再用火烤使混合物熔化。讫,完毕;
    (3)句意: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得到。为,介词,被;
    (4)句意:被后代制作器械效法。法,效法。
    47.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
    A.动词,发明/介词,被;
    B.动词,靠近/动词,完成;
    C.介词,把/介词,把;
    D.连词,用来/介词,用;
    故选C。
    48.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
    (1)“钱唇(铜钱的边缘)”“火(用火)”“令(使)”“坚(坚硬)”是此句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2)第一个“帖”用作动词,意思是“标记”,第二个“帖”是名词,意思是“标签”,“贮(储存)”,以上是此句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3)“贵(昂贵)”“重(沉重)”“便(方便)”是此句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4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的意思是“如果只印两三本,还不算简便;如果印几十甚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了”,由此可得:大量印刷速度快;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的意思是“通常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印刷,另一块已经另外在排字了,这一块刚刚印完,那一块已经准备好,两块交替使用,在极短的时间里就可以印完”,由此可得:排版速度快;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的意思是“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立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由此可得:添补新字速度快;
    “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的意思是“拿手一抹,这些字模就会自己落下来,绝不会被弄脏”,由此可得:拆版速度快。
    50.此题考查阅读迁移和知识积累。
    “纸上谈兵”说的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少时学兵法,善于谈兵,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代廉颇为赵将,只照搬兵书,不知变通,结果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兵打败。后用以比喻只凭书本知识空发议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赵括处于战国时期,而蔡伦是东汉人,由此可知,“纸上谈兵”的“纸”原材料是丝帛、竹简;
    “洛阳纸贵”说的是西晋文学家左思的《三都赋》受到大家的好评,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比。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由此可知,“洛阳纸贵”中的“纸”原材料已经是蔡伦发明的纸。
    【点睛】参考译文:
    【乙】蔡伦有才能学问,尽心尽力,诚实谨慎,多次触犯皇帝,陈述得失的道理。每当到了休沐的时间,都闭门不接待客人,在田野中裸体。后来升任尚方令。永元九年,监督制作秘剑以及各种器械,全都精密牢固,被后代制作器械效法。自古书籍大多都编成竹简,那些用绸缎布匹写字的叫做纸。丝帛昂贵而竹简沉重,人们使用起来都不方便。蔡伦于是想出一种方法,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鱼网造成纸。元兴元年上奏皇帝,皇帝夸赞他的才能,从此都采用他造的纸,所以天下都说“蔡侯纸”。

    相关试卷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12散文阅读(含解析):

    这是一份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12散文阅读(含解析),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梳理文章的情节,填写下面的表格,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11小说阅读(含解析):

    这是一份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11小说阅读(含解析),共3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简要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结合具体语境,按要求作答,文章写了狗的哪几件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08 小说阅读(含解析):

    这是一份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08 小说阅读(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体会下列加点词的作用,人性美在于用善良体察善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