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06 诗词鉴赏(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06 诗词鉴赏(含解析)第1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06 诗词鉴赏(含解析)第2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06 诗词鉴赏(含解析)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06 诗词鉴赏(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06 诗词鉴赏(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请赏析颔联所蕴含的哲理,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2022春·河南信阳·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下列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全诗用韵,押韵的字是“豚、村、存、门”等,音律和谐,节奏鲜明。
    B.全诗首尾呼应,用“莫笑”“足鸡豚”“闲乘月”“无时”等词语,真切表现村民的淳朴和诗人的率真。
    C.全诗以诗人“游山西村”的踪为线索,脉络清晰,用“腊酒浑”“春社近”暗示出游季节为冬天。
    D.全诗笔调清新,情感真挚,描绘了山村美景和古朴风俗,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2.请赏析颔联所蕴含的哲理。
    【答案】1.C 2.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事物是消长变化的。
    【解析】1.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辨析。
    C.“‘腊酒浑’‘春社近’暗示出游季节为冬天”错误,腊酒:腊月里酿造的酒。春社:古代把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做为春社日,拜祭社公(土地神)和五谷神,祈求丰收。由此可见,“腊酒”只是腊月酿造的酒,不代表时间;“春社近”则说明应该是立春后,不是冬季。且从诗句“柳暗花明”也可看出,此刻柳树生叶,花儿开放,是明显的春天景色;
    故选C。
    2.考查赏析诗歌所蕴含的哲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当然这种境界前人也有描摹,这两句却格外委婉别致。读过此联后,人们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二)(2022春·福建福州·七年级校联考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一二句写泰山绵延辽阔,以问答形式表现出惊叹仰慕之情。
    B.诗歌三四句写泰山的近景,“割”字突出泰山神奇秀丽的形象。
    C.诗歌五六句写远望所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鸟儿正返回巢中。
    D.诗歌以“望”字统摄全篇,通篇却无一个“望”字,构思精巧。
    4.诗歌结尾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什么含义?请简要分析。
    【答案】3.B 4.写诗人决心有朝一日终要登上泰山绝顶,俯视群山而小天下。(“会当”,终当,终要,表现出登临泰山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表现出青年诗人远大的志向(广阔的胸怀),体现了诗人乐观自信(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
    【解析】3.本题考查诗文理解和分析。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钟”字突出泰山神奇秀丽的形象;“割”字,则写出了高大的泰山一种主宰的力量,它以其高度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割断,形成不同的景观,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故选B。
    4.本题考查诗句含义。
    “会当凌绝顶”:“会当”意思是“终当,终要”;“凌”意思是“登上”;“绝顶”即最高的山峰。句意是:定要登上那最高峰。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雄心和气概。
    “一览众山小”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句意是:俯瞰在泰山面前显得渺小的群山。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俯视一切困难的雄心和气概。
    (三)(2022春·陕西渭南·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5.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待客倾其所有的盛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主人的敦厚淳朴和诚挚好客。
    B.本诗笔调低沉,全诗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游兴十足,游意不尽。
    C.本诗是一首记游抒情诗,颔联写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簇拥的景象。
    D.颈联既写出春社欢快,又表现民风的淳朴可爱,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6.如果陆游有微信,他写完此诗后就将诗歌发布到朋友圈。一位朋友留言:“放翁此诗,颔联最佳:寓哲理于写景,让人豁然开朗。”你觉得颔联蕴含了什么哲理值得点赞?
    【答案】5.B 6.示例一: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事物是消长变化的。
    示例二: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持下去,就会出现一个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解析】5.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B.这首诗以游村贯穿,并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构成了优美的意境和恬淡、隽永的格调。全诗立意新巧,手法白描,不用辞藻涂抹,而自然成趣。选项“笔调低沉”说法有误,应为:笔调自然欢快。
    故选B。
    6.考查诗句的赏析。
    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这句诗歌原意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然后围绕意思来描绘画面即可。诗句中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从“疑无路”到“又一村”,既写出了山西村山峦重叠、水流曲折的自然美景,也表现出诗人由最初的紧张急迫到愉悦惊喜的心情,感到无路可走时,眼前却豁然开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后来的衍生义: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难寻,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启发人们困难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道理。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持下去,就会出现一个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四)(2022·江苏盐城·七年级校联考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刘帅归蜀
    危稹①
    万水朝东弱水②西,先生③归去老峨眉。
    人间那得楼千尺,望得峨眉山见时。
    【注释】①危稹:南宋文学家。②弱水:古水名。③先生:指刘帅。
    7.诗的三、四两句运用想象手法,请简要分析。
    8.诗中的两个“水”和两个“峨眉”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7.诗人想象自己如果登上千尺高楼就可以望见友人,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8.两个“水”和两个“峨眉”有意叠用,形成回环往复的节奏,也有助于表达诗人对友人的依依眷恋之情。
    【解析】7.本题考查诗歌表现手法。“人间那得楼千尺,望得峨眉山见时”的意思是但愿人间有千尺高的楼阁,登上高楼,眼前就映现出青翠的峨眉山和您的英姿。他想象如果登上千尺高楼,就可以望到数千里外的峨眉山,望到他的友人。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8.本题考查词语作用。本诗大意是:万条河水都朝东流入大海,只有那古老的弱水向西流于洛地。先生此次归返西蜀故里,却是要终老于那遥远的名山峨眉。但愿人间有千尺高的楼阁,登上高楼,眼前就映现出青翠的峨眉山和您的英姿。
    诗人是在江边送别这位好友;友人登舟而去,诗人久久伫立江头,对着那滚滚东流的万顷波涛,望着那缓缓西去的一片帆影。这一东一西的对比,使他不禁联想起那与“万水”流向相反的弱水。两个“水”字叠用,形成回环往复的节奏,表达诗人对友人的依依眷恋之情。
    第一个“峨眉”是先生所到之地,第二个“峨眉”是作者想象中看到的,两个“峨眉”有意叠用形成回环往复的节奏,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据此综述即可。
    (五)(2022春·河北保定·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9.诗句“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渲染出一种怎样的气象?
    10.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景中蕴含着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泛引用。请问你在哪种情境下可能会想到这一佳句?为什么?
    【答案】9.这一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10.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我会想到这一佳句。因为在困境中坚持下去,也许会出现豁然开朗的转变,世间事物是消长变化的。
    【解析】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意思是不要笑农家腊月里酿的酒浑浊不醇厚,丰收的年景农家待客菜肴非常丰盛。“莫笑”的意思是不要笑,道出了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足”是足够,丰盛的意思。“足鸡豚”意思是准备了丰盛的菜肴。一“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因此,此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10.本题考查拓展延伸和运用诗句的能力。
    颔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是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忽然柳绿花艳间又出现一个山村。此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这句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读过此联后,人们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
    (七)(2022春·四川眉山·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襄邑道中
    陈与义〔宋代〕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提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释】这首诗作于公元1117年(政和七年),作者任满经襄邑入京,诗人此行是任开德府教授期满,入京待选时写下了这首即景抒怀诗。
    11.下列对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写两岸飞花,一望通红,把作者所坐的船都照红了。用“红”字形容“飞花”的颜色,这是“显色字”,诗中常用:但这里却用得很别致。
    B.次句作者只用七个字既表现了绿榆夹岸的美景,又从路短与时长的对比中突出地赞美了一路顺风,而船中人的喜悦心情,也洋溢于字里行间。
    C.三、四两句,通过仰卧看云表现闲适心情,妙在通过看云的感受在第二句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验证了既遇顺风、风速又大,而作者的闲适之情,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表现
    D.此诗通过对乘船东行,河两岸上原野落花缤纷,随风飞舞等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诗人这次远行,非常轻松畅快,心旷神怡。
    12.“卧看满天云不动”与诗中哪句形成对照?请赏析其妙处。
    【答案】11.B 12.与最后一句“不知云与我俱东”形成对照。动中见静,似静实动,写出了因船云俱动,使人误以为云不动的情趣,而且含有智慧和哲理,给人以有益的启示。
    【解析】11.考查诗歌赏析。
    B.根据“百里”可知路长。根据“半日”可知时短。本项“路短时长”有误。
    故选B。
    12.考查诗句赏析。
    本诗后两句意为:躺卧在船上望着满天白云 ,它们好像都纹丝不动,却不知道云和我都在向东行前进。前后两句形成了对照。前句写云不动,后句与云与我俱动。诗人看两岸,飞花、榆堤,不断后移;看天上的“云”,却并未随之而动。作者明知船行甚速,如果天上的“云”真的不动,那么在“卧看”之时就应像“榆堤”那样不断后移。于是,作者恍然大悟:原来天上的云和自己一样朝东方前进。船上观景,看天上云彩是一种感受,看两岸花木又是另一番感受。感受的不同,反映了主体与客体的距离的不同:花木在近处,看去似飞动;白云太离远,观者未觉动。富有哲理与意趣。
    (八)(2022春·陕西渭南·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3.请结合诗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分析“寒”字的作用。
    14.诗歌后两句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13.这句诗的意思是:浩渺的寒江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寒”字不仅点出了季节:时值深秋或冬季,还点出了环境的朦胧、迷茫、冷寂的特点,准确地传达出诗人此时悲凉的内心感受。 14.诗歌的后两句使用了借古讽今(化用典故)的表现手法,表面上是写歌女,是对歌女的埋怨,实际上是讽刺那些不知亡国恨的醉生梦死的士大夫官宦,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的忧虑和愤慨之情。
    【解析】13.本题考查诗歌炼字。炼字赏析常见答题格式: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作用是……,它运用了……的修辞(或化静为动,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虚为实)写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诗句的意思是: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这句诗为人们描绘了一幅迷蒙冷寂的画面,如烟的雾气,朦胧的月色,笼罩在河面以及水边的沙滩上。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等意象联系在一起,描绘出一幅朦胧(迷茫)冷清(悲凉)的水色夜景,一个“寒”字,不但让人想到时值深秋或冬季,而且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气氛,寄托了作者的哀愁与伤感。
    14.本题考查诗歌情感。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两句,“不知”、“犹”两词,表面上是写歌女,对歌女的埋怨;由“亡国恨”、“后庭花”(《玉树后庭花》据说是南朝陈后主所作的乐曲,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可以看出诗人更进一步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当时的统治者,鞭笞权贵的荒淫。这句话借古讽今(运用典故),表面是指责商女,实是讽刺醉生梦死的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
    (八)(2022春·陕西宝鸡·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①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释:①戎昱:约生于740年前后,卒于800年后,唐代诗人,其诗辞旨清拔,多感慨之作。
    15.请你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除写了柳条外,还写了哪些景物?
    16.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5.藤蔓、黄莺。 16.作者以“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的“频啼”,化无情为有情,运用拟人的手法,借物的挽留、眷恋衬托出人与人的依依惜别之情。(答出依依惜别之情即可)
    【解析】15.本题考查理解诗中的景物。
    了解全诗内容, 抓住关键语句“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该句意为: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这情景真叫人意惹情牵,不胜留恋;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据此可知,触动诗人情思的景物为:柳条、藤蔓、黄莺。
    16.本题考查情感主旨。
    这首诗写出了春风骀荡,景色宜人,诗人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诗人的衣襟,不让诗人离去。这情景真叫人愁牵恨惹,不胜留恋: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诗人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于平静……诗中的一切,无不具有生命,带有情感。这是因为诗人对湖上亭的一草一木是如此深情,以致在他眼里不只是自己不忍与柳条、藤蔓、黄莺作别,柳条、藤蔓、黄莺也像他一样无限痴情,难舍难分。他视花鸟为挚友,达到了物我交融、彼此两忘的地步,故能忧乐与共,灵犀相通,发而为诗。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九)(2022春·四川成都·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7.诗论家说杜甫有不少“以诗为画”的诗歌,这首小诗是这样的作品吗?请作出判断,并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18.诗歌后两句中“飞”与“睡”使用巧妙,请简要赏析。
    【答案】17.是。描绘了一幅阳光灿烂、河山绚丽、花草开放、燕子翩飞、鸳鸯安睡的画面。 18.“飞”蕴含春天的勃勃生机,“睡”闲适中透温柔的春意。一动一静,相映成趣,透露着诗人欢悦、安适的心情。
    【解析】17.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诗人以“迟日”领起全篇,先整体描绘江山、春风、花草之百花竞放、风送花香,再细处落笔,描写“泥融飞燕”“沙暖睡鸳鸯”,构成了一幅日光和煦、明丽和谐的春色图,点面结合,使人如临其境。全诗抓住初春春暖花开、“衔泥筑巢”等最具有特征的景物来勾画,描写出春天景物充满生机、清新明丽的特色,以诗为画,诗人的安适喜悦之情自然溢于字里行间。
    18.本题考查练字。诗歌后两句写:飞翔的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美丽的鸳鸯睡在沙上晒太阳。飞燕子:燕子忙着筑巢,蕴含春天的勃勃生机。睡鸳鸯:鸳鸯在睡觉。闲适中透温柔的春意。这两幅生动的小景,一动一静,动静结合,相映成趣,极其恰当地渲染出春意盎然、自然和谐的欢乐融和气氛,表达出诗人的兴奋快乐之情。色彩明丽,充满生机,柔美和谐。初春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景象的喜悦之情。
    (十)(2022春·贵州毕节·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春游湖》,完成下面小题。
    春游湖[注]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注】湖:指杭州西湖。
    19.“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哪个字最传神?这一句话描述了怎样的场景?
    20.宋诗的一大特色是富有理趣。你认为“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中蕴含着怎样的理趣?
    【答案】19.示例:“蘸”字。春天多雨,湖水上升,视觉中觉得离花枝更近了。桃花倒映在水中,波光荡漾,岸上水中的花枝连成一片。从远处望见,仿佛蘸水而开。 20.示例:春水上涨,没过桥面,正当游人无法“度”过之际,一只小船从柳阴深处撑过来。诗句告诉人们,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体现了宋诗特有的理趣。
    【解析】19.第一问:本题考查炼字。
    “夹岸桃花蘸水开”意思为:小河两岸的桃树枝条浸在水里,鲜红的桃花已经开放。运用的好的字“蘸”,然后按照答题思路分析。“蘸”,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桃花开得繁密程度,写出了桃花娇艳欲滴的美丽,表现了诗人看见小船撑出的惊喜心情。
    第二问:本题考查描绘场景。
    “夹岸桃花蘸水开”意思为:小河两岸的桃树枝条浸在水里,鲜红的桃花已经开放。运用优美的语言通过想象和联想在理解的基础上描绘场景即可。
    示例:湖边的桃花盛开,鲜艳似锦。桃花的倒影映在水中,波光荡漾,岸上水中的花枝连成一片,远远望去,桃花照水,水映桃花,美极了!
    20.本题考查诗歌的写作技巧。
    “理趣”是指,表现哲理的诗歌,要写出具有感发读者的审美情趣。“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的意思是:春水上涨,没过桥面,正当游人无法过去之际,一只小船从绿荫深处缓缓驶出。“人不渡”,就是游人不能度过。对称心快意的春游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挫折。可是凑巧得很,柳荫深处,悠悠撑出一只小船来,这就可以租船摆渡,继续游赏了。经过断桥的阻碍,这次春游更富有情趣了。诗句告诉人们,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
    (十一)(2022春·山东济南·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①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②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①这首诗作于陆游六十八岁,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②遗民:在金占领区生活但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汉族人民。
    21.下面对诗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题目的意思是秋夜将晓之际,诗人步出篱门,以舒烦热,有感而发。
    B.诗歌前两句写了祖国河山的奇伟壮丽,意境阔大深沉,对仗工整。
    C.第三句笔锋一转,顿觉风云突起,“泪尽”一词,千回百转,含有无限酸辛。
    D.第四句中的“望”字是全诗的诗眼,抒发了诗人由希望到彻底绝望的心情。
    22.赏析“南望王师又一年”中“又”字的妙处。
    【答案】21.D 22.“又”是“再”的意思,写出了“遗民”年年岁岁盼望南宋能够出师北伐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沦陷区百姓痛苦的同情,对南宋统治者不收复失地的愤慨及对早日收复失地的盼望。
    【解析】21.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辨析。
    D.“抒发了诗人由希望到彻底绝望的心情”有误,“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意思是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表达出中原广大人民受到压迫的沉重,经受折磨历程的长久,期望恢复信念的坚定不移与迫切。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千回百转的心情。
    故选D。
    22.考查对诗歌炼字的赏析。
    “南望王师又一年”,意思是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一个“又”字扩大了时间的上限,写出了“遗民”年年岁岁盼望南宋能够出师北伐的心情。他们年年岁岁盼望着南宋能够出师北伐,可是岁岁年年此愿落空。他们不知道,南宋君臣早已把他们忘记得干干净净。表达了诗人对沦陷区百姓痛苦的同情,对南宋统治者不收复失地的愤慨及对早日收复失地的盼望。诗人极写北地遗民的苦望,实际上是在表露自己心头的失望。当然,他们还是不断地盼望下去。人民的爱国热忱真如压在地下的跳荡火苗,历久愈炽;而南宋统治集团则正醉生梦死于西子湖畔,把大好河山、国恨家仇丢在脑后,可谓心死久矣。诗人为遗民呼号,目的还是想引起南宋当国者的警觉,激起他们的恢复之志。
    (十二)(2022春·湖南永州·七年级统考期末)古代诗歌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3.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选自《清苑斋集》,赵师秀号灵秀、天乐,永嘉人,北宋诗人。
    B.这首诗从季节和天气写起,写出了天气特征和江南雨季的特别景致。
    C.这是一首送别诗,绵绵不绝的雨,让友人的出行非常困难,写出了作者对友人的担忧。
    D.尾联诗人用环境描写来表现出他内心的感受。
    24.诗句“闲敲棋子落灯花”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赏析这句诗。
    【答案】23.B 24.本句诗采用了动作描写的表达方式。通过写一个小小的动作,生动而又含蓄地表现出诗人的情态,怅惘、无奈之情都融入在这一动作中,细致入微地烘托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解析】23.考查诗歌理解。
    A.“北宋诗人”有误,应为:南宋诗人;
    C.本诗不是送别诗。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夏夜独自期客的情景。诗歌采用写景寄情的写法,表达了诗人内心含而不露的寂寞之情;
    D.根据“闲敲”可知,尾联运用了动作描写来表现内心感受;
    故选B。
    24.考查诗句赏析。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意思是:已经过了午夜约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看着灯花一朵一朵落下。
    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主人耐心地而又有几分焦急地等着。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
    (十三)(2022春·湖南永州·七年级统考期末)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晚春
    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乙】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25.下面对这两首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新年都未有芳华”的意思是新年都没有芬芳的鲜花,句中的“都”写出了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的心情。
    B.《春雪》中“作飞花”三字,翻动态为静态,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喧闹,一翻再翻,令读者目不暇接。
    C.《晚春》不写百花稀落、暮春凋零,却写草木留春而呈万紫千红的动人情景,寥寥几笔,便给人以满眼风光,耳目一新的印象。
    D.我们可以透过《晚春》景物描写领悟出其中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草树”有“知”、惜春争艳的场景描写,反映自己对美好青春的珍惜之情。
    26.请简要赏析“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这两句的表达效果。
    【答案】25.B 26.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表达了对春雪的欣喜之情。
    【解析】25.考查诗歌赏析。
    B.“翻动态为静态”有误,雪本是静景,但此句别出新意,说白雪却等不住了,竟然纷纷扬扬,穿树飞花,自己装点出了一派春色。这是翻静态为动态。故选B。
    26.考查诗句赏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意思是白雪也嫌春色来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儿在庭院树间穿飞。白雪本是无情之物,但这里却赋予了它人的情感,这是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春雪刻画得美好而有灵性。把“白雪”比作飞花,雪如花美丽,灵动又有情趣,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这两句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表达了对春雪的欣喜之情。
    (十四)(2022春·四川乐山·七年级统考期末)古代诗歌鉴赏,完成下面小题
    如梦令
    李梦阳
    不信园林春早,一夜遍生芳草。说与小童知:“池上落红休扫。”休扫,休扫,花外斜阳更好。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7.结合加点字词赏析“一夜遍生芳草”。
    28.《如梦令》和《己亥杂诗》都写到了“落红”,表达作用有什么不同?
    【答案】27.“一夜”表明时间之短;“遍”表明春来之速、范围之广,表达了春天突然到来的惊喜之情。 28.《如梦令》中写落红,意在描绘生趣盎然的花外斜阳美景,富有生活情趣,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己亥杂诗》中写落红护花,暗指自己虽然辞官,但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落红”是崇高献身精神的象征。
    【解析】27.本题考查对诗歌关键句的赏析。“一夜遍生芳草”意思是:一夜之间庭院里到处长出了小草。“一夜”表明时间短,草长的快。“遍”表明春草到处都是、范围之广。表现诗人对春天悄然到来的欣喜和喜悦之情。
    28.本题考查对比赏析。
    根据“‘池上落红休扫。’休扫,休扫,花外斜阳更好”可知,词人吩咐小童,却不是让打扫落花,恰恰相反,而是叮咛“池上落红休扫”,不同其它文人见落花伤情,反倒是有雅兴赏花;写落红,意在描绘生趣盎然的花外斜阳美景,由此可见词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落花的珍爱;“花外斜阳更好”一句,词人认为花丛掩映中的夕阳更加迷人美丽,由此可见词人寄情山水的闲适安逸情怀。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意思是: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使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运用比喻修辞,把自己比成落红。落红即使凋零飘落,仍然回归土地,化为养料,滋润新生命的成长。移情于物(间接抒情、借物抒怀)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在诗人看来,落花作为个体,它的生命是终止了,但一当它化作春泥,就能保护、滋养土新的花技。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体身上得以延续,体现出真正的生命价值。诗人通过对落花的赞美,抒发了自己虽辞官但门会关心国家的会运,从而形象贴切地展示了作者为国效力的献身(爱国)精神。
    (十五)(2022春·湖北孝感·七年级统考期末)读下列诗歌,完成各题。
    【甲】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乙】
    乌衣巷①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②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①乌衣巷:位于秦淮河畔,东晋时名门望族的聚居地。②王谢:指王导和谢安,二人均为东晋时的权贵。
    29.【甲】诗“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中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0.“诗贵在含蓄”,两首诗在表达情感上均体现了这一点,但又各具特色,请比较分析。
    【答案】29.两个“笼”字把烟、水、月、沙四者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浑然一色,描绘了一幅朦胧淡雅而又寂寞凄清的水边夜色图。 30.【甲】诗表面上讽刺商女,实则间接抨击豪绅权贵沉溺于声色歌舞,不问国事的腐朽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也蕴含着对世道的愤慨。【乙】诗借乌衣巷的变化,以小见大,生发王朝兴替、人事变迁的深沉感慨,具有含蓄之美。
    【解析】29.考查词句赏析。
    “烟笼寒水月笼沙”意为:浩渺寒江之上弥漫着迷蒙的烟雾,皓月的清辉洒在白色沙渚之上。两个“笼”字,把“烟雾、寒水、月光、沙滩”四种景物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用词准确形象,富有画面感,描绘了一幅朦胧、凄清、孤寂、悲凉的画面,使全诗笼罩了一层淡淡的哀伤与抑郁之情。
    30.考查赏析写作手法。
    甲诗:“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夜泊秦淮,诗人听到隔江传来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表面上,诗人似乎是在斥责“商女”无知,但是诗人的矛头所向,却是那些身负天下安危,但醉生梦死的权势显达。在距陈朝覆灭已有两个半世纪之遥的晚唐衰世,竟又有人不以国事为怀,用亡国之音,麻醉自己,令人陡生历史悲剧又将重演的预感。揭示了当今的达官贵人像陈后主一样,如此下去,也将亡国;如不改弦更张,将要自蹈覆辙,不堪设想。抒发了诗人的振聋发聩的警示。
    乙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作者特地指出,而今这些飞入普通老百姓家筑巢的燕子,以往却是栖息在王导、谢安两家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诗人的感慨藏而不露,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雀桥和乌衣巷依然如故,但野草丛生,夕阳已斜。荒凉的景象,已经暗含了诗人对荣枯兴衰的敏感体验。后二句藉燕子的栖巢,表达作者对世事沧桑、盛衰变化的慨叹。

    相关试卷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05 卖油翁(含解析):

    这是一份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05 卖油翁(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04 诗五首阅读鉴赏(含解析):

    这是一份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04 诗五首阅读鉴赏(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对上面两首作品理解有误的一项是,选出对《望岳》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03 老王(含解析):

    这是一份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03 老王(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06 诗词鉴赏(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