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 (含解析)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01短文两篇(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01短文两篇(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阅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怡情( ) 狡黠( ) 诘难( ) 滞碍( ) 阐证( )
死抠( ) shè( )猎 zǎ( )饰 统chóu( ) 劝jiè( )
làn( )加 要jué( ) liàn( )达 吹毛求疵( ) 豁然贯通( )
味同嚼蜡( ) 狂wàng( )自大
【答案】 yí xiá jié nàn zhì chǎn kōu
涉 藻 筹 诫 滥 诀 练 cī huò jiá 妄
【解析】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遇到多音多义字时,要先弄清楚它们在词语或句子中的意义,再根据音义对应的规律辨别读音。如“怡情”:陶冶情操,调节心情,使心情愉快。读“yí qíng”。注意据义定音。如“涉”“藻”“诫”“诀”“练”“妄”等造字法都为形声字,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来辨别字形。本题还可根据句意推断词语的字形。
2.辨析近义词,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______(充满 充实 充分)的理由。
(2)要想把经典著作读______(懂 完 透),懂得其中的道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
(3)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______(丢弃 放弃 放松)了整体。
【答案】 (1)充分 (2)透 (3)放弃
【解析】运用搭配的方法进行破题、解题,是最快的一种方法,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为什么这样说呢?这是因为,在我们汉语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些词搭配的对象是不同的,词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词语的搭配要符合两个原则:一是合乎事理,另一个是合乎习惯。如(1)“充分”支配“理由”,(3)“放弃”支配“整体”,这既合乎事理又合乎习惯。而其它几个词都不能与宾语做到合理的搭配。而(2)注意下文的语境是“懂得其中的道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要想达到这个境界,就必须读把经典著作“透”。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在这个当头,高谈阔论没有用,得采取具体行动才行。
B.看得出来,村长的讲话稿是他自己写的,一点儿没有寻章摘句的痕迹。
C.对诸如此类的问题的争论,使得哲学家们有活可干。
D.这家餐厅的菜味道一般,味同嚼蜡。
【答案】D
【解析】D.味同嚼蜡: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此句望文生义,使用有误。故选D。
4.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①遇到挫折时,要不断激励自己,尽量少推敲眼前得失。②在挫折面前,降低自己一时难以达到,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③在某方面目标受挫时,要以另一个是否可能成功的目标来代替,不要灰心丧气。④只有不断修炼承受挫折的能力,才能开成功之花,繁殖成功之森林,结成功之果。
(1)第①处搭配不当,应将______改为______。
(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______后增补______。
(3)第③处不合逻辑,应将______删去。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______与______互换位置。
【答案】(1)第①处应将“推敲”改为“考虑”(或“顾及”,意思对即可)。
(2)第②处应在“达到”后增补“的目标”(意思对即可)。
(3)第③处应将“是否”删去,
(4)第④处应将“繁殖成功之森林”与“结成功之果”互换位置。
【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①“尽量少推敲眼前得失”中“推敲”与“得失”搭配不当,应将“推敲”改为“考虑”或“顾及”;
②“降低自己一时难以达到”中,“达到”缺失宾语,应在“达到”后增补“的目标”;
③“在某方面目标受挫时,要以另一个是否可能成功的目标来代替”中,不合逻辑,“是否”包含正反两个方面,与“在某方面目标受挫时”不对应,删去“是否”;
④“才能开成功之花,繁殖成功之森林,结成功之果”语序不当,应将“繁殖成功之森林”与“结成功之果”互换位置。
5.依次填入下面文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________,必须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________,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________,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多读如果彻底
②少读如果彻底
③多读而不求甚解
④少读而不求甚解
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
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①④⑥B.①③⑥C.②④⑤D.②③⑤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补写句子的能力。该段论述的是精读的重要意义。第一空,根据后文的“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可知,这应该是“少读如果彻底”的读书方法,少而彻底才能深思熟虑,而不是“多读如果彻底”。第二空,根据后文的“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可知,这是“多读而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广泛阅读却理解不深。第三空,根据后文的“如暴发户炫耀家私,以多为贵”,这是批判世俗“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而不是批判“许多读书人”。故选D。
6.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谈读书》尽管论述了读书的多个方面,同时每一句话都表明一个观点,但是都由倡导读书和“用书”来统领全文,意旨较为鲜明,体现了全文的内在逻辑。
B.《不求甚解》通过人们对“不求甚解”的常见认识反弹琵琶,探求“不求甚解”的本意,进而提出自己关于读书问题的见解。
C.《谈读书》运用比喻说理。例如,以“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来说明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这样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D.《不求甚解》运用了引用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如以诸葛亮为例证明古代就有“不求甚解”的读书人。
【答案】D
【解析】《不求甚解》一文没有运用比喻论证。
7.下列各句不是比喻论证的一项是( )
A.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
B.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C.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D.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答案】A
【解析】A. 只是直接进行陈述,不是比喻句,更不是比喻论证,BCD三项都是比喻论证。故选A。
8.学校准备开展以“我读书,我思考”为主题的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活动一】定方向 选书目
“主题活动”启动前,图书馆已全天候开放。面对众多的书籍,你将选择哪一位作家的作品?请写在下面横线上。
作家:_________作品:_______
【活动二】有步骤 深探究
选定书目后,你向老师咨询。老师建议你深入了解该作家及其作品,并写出研究步骤,完成研究任务。你的研究步骤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精阅读 美汇报
经过几周的精读,你的研究任务完成了。在读书汇报会上,你将展示你的研究成果。你的展示如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冰心 《繁星》《春水》 步骤一:上网搜索与《繁星》《春水》有关的作品,精选研读,并写读书笔记。步骤二:多角度分析,与同学讨论后写出自己的收获。 示例:大家好!我选的书目是《繁星》《春水》。通过研读,我认为,《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谢谢大家!
【解析】活动一:本题能够选择出书目,并写出其作者即可。例如冰心的《繁星》《春水》,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迅的《朝花夕拾》,吴承恩的《西游记》等等。注意本题作答时作者一定要与书目对应。
示例: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活动二:本题考查对读书步骤的研究。一般以看书前的准备,例如准备书籍,搜索与之有关的资料等;看书的时候怎么做,例如做好重点批注,对于感悟写好读书笔记等;读后交流,例如与同学沟通交流收获,找老师答疑解惑等等。
示例:步骤一,借阅或购买书籍,在网上查询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相关资料;步骤二,阅读时,对重点内容做好批注,对于阅读感悟,做好读书笔记;步骤三,读完书籍后,与老师、同学交流读书收获。
活动三:本题考查对读书成果的展示。本题结合前两题,写出自己的读书感悟即可。回答时,可以以书籍的主题思想、书籍给予的启示或者书籍最吸引人的内容为答题要点。
示例:大家好!我选择的书目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研读,我从主人公保尔的成长道路中获得了启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要锻炼自己顽强的意志,遇到挫折勇敢去面对,不退缩不放弃,这样才能做到保尔所说的“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谢谢大家!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列文本,回答下面小题。
不求甚解
邓拓
①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②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
③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末,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子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读,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④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诫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⑤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
⑥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案的《英雄记抄》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成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⑦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⑧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
⑨经验证明,有许多书看一遍两遍还不懂得,读三遍四遍就懂得了;或者一本书读了前面有许多不懂的地方,读到后面才豁然贯通;有的书昨天看不懂,过些日子再看才懂得;也有的似乎已经看懂了,其实不大懂,后来有了一些实际知识,才真正懂得它的意思。因此,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0.文章第⑤⑥段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1.比较[甲][乙]两句话中加点的词,并说说[甲]句比[乙]句好在哪里。
[甲]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乙]其实不是这样,我们虽然不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也不行。
12.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请写出一则,谈谈自己的体会。
【答案】9.不能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 10.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把普列汉诺夫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的事实和诸葛亮“独观其大略”,结果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的事实进行对比,有力地证明了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的道理。 11.[甲]句中加点的词对“反对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委婉地批判,指出似有值得商榷之处,避免读者在心理上形成抵触,使读者更容易接受。 12.示例: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它启发我们读书要明确目的,集中精力,不仅要用心,还要尽量多调动我们的器官,让多个器官共同工作。
【解析】9.本题考查中心论点。
题目“不求甚解”提出了本文的论题,根据①段“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可知作者的观点是:不能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
10.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根据⑤段“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普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可知作者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了“普列汉诺夫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的事实”这一事例;
根据⑥段“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等文字可知这段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了“诸葛亮“独观其大略”,结果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的事实”;
综合两段事例来看,作者又运用了对比论证,把两个事例进行对比,进而有力地论证了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的道理。
11.本题考查语言辨析。
甲乙两个句子所选词语意思比较接近,但是总体来看,乙句中的“不是这样”“不提倡”“也不行”语气非常生硬,而甲句中的“也不尽然”“不必提倡”“没有充分的理由”语气则非常委婉,使人读起来感觉是在与读者讨论交流看法,是委婉地批判“反对不求甚解”的观点,但也不是表明必须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毕竟很多事不是非黑即白那么简单,这样作者的语言更严谨,更委婉,读者也更容易接受作者陈述的观点。
12.本题考查名言积累。
示例: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它启发我们读书不要急于求成,循序渐进才是正确的做法,因为读书需要多读几次,然后深入思考,才能明白书中文字的真正含义。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
雅言
①日前,记者去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采访。走进学校与学生攀谈几句便发现,他们思维清晰、谈吐流畅。仔细了解后得知,在锡山高中,每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要拥有600万字的阅读量。谈及为何如此,校长唐江澎的话引人深思:“多读书远比会做阅读理解题重要,阅读能让生命更加优雅从容。”因此,我们要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
②阅读对于儿童成长至关重要。首先,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翻开书籍,和伟大的经典对话,如同打开一个辽阔的精神世界。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培养阅读的兴趣、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习惯,对其心灵滋养、审美塑造、知识储备等,均大有裨益。
③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有书读”是基本要求。有教育学家曾说:当偏僻乡村学校的孩子们有了与中心城市的孩子一样多的优质图书时,他们精神发展的起点就站在了同样的起跑线上。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拉乌彝族乡,拉乌完全小学校长谢红芬常常在周末背上书包,装满精心挑选的书籍,到学生家中和孩子、家长一起读书。对这些孩子而言,一本薄薄的书籍,就能让他们看见更广阔的世界。目前,在一些中西部地区,很多儿童拥有的课外读物数量还很少。如何为这些孩子提供更多的优质图书,保障他们阅读的权利,是值得深思的问题,也是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任务。
④在“有书读”的基础上,“读好书”对阅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互联网、社交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书籍本身并不缺乏,但大多数孩子依然面临着“该读什么书”“怎样去读书”的困惑。当“浅阅读”“碎阅读”充斥于眼前,如果不增强甄别能力、思考能力,就很容易在无边的信息海洋中迷失方向,把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前段时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明确课外读物的质量标准,要求学校做好课外读物进校园的初选、评议、确认、备案等环节。这一举措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有助于发挥阅读的育人功能。
⑤“有书读”“读好书”的目的是要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阅读是教育的重要方式和重要内容,为少年儿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孩子爱上读书、读有所得、读有所乐,需要社会各方协同努力。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以在某个固定时间段,放下手中的工作,开展亲子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教师应不断提升阅读鉴赏能力、教学设计能力,开发出适合孩子特点的阅读指导课程;此外,图书馆、书店、书展等公共阅读空间,也应强化配备和管理,创造良好的儿童阅读环境。
⑥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让他们学会阅读、热爱阅读,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开阔视野、丰富心灵,孩子们一定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选自《人民日报》)
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偏僻乡村学校的孩子们有了与中心城市的孩子一样多的优质图书时,他们精神发展的过程就会是一样的。
B.在当今时代,书籍本身并不缺乏,但大多数孩子依然面临着阅读内容和方法的困惑。
C.为少年儿童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协同努力。
D.如果我们能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孩子们就一定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14.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5.选文第③段和第④段可以调换顺序吗?为什么?
16.梳理选文的论证思路。
【答案】13.A 14.我们要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 15.不可以。第③段论证了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有书读”是基本要求,第④段论证了在“有书读”的基础上,“读好书”对阅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者是递进关系:并且两段文字的顺序与第⑤段第一句话相照应,所以不能调换。 16.首先由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重视学生阅读的事例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接着阐述阅读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然后从“有书读”是基本要求、“读好书”是更高要求和“有书读”“读好书”的目的三方面论证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论点(重申论点)。
【解析】1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A.由第③段“当偏僻乡村学校的孩子们有了与中心城市的孩子一样多的优质图书时,他们精神发展的起点就站在了同样的起跑线上”可知,是“精神发展的起点就站在了同样的起跑线上”,并非选项所说“精神发展的过程就会是一样的”;
故选A。
14.考查概括中心论点的能力。
解答时,结合文章内容,可以采取位置分析法:一看标题。通读全篇,理解文章大意,即可判断出文章是否围绕标题展开论述,从而判断标题是不是中心论点。二看开头。仅用于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有时中心论点也在首段末尾点出;三看结尾。篇末点题,揭示中心论点。可留意一般标志性词语,如“总之”“所以”“因此”“总而言之”“归根到底”等。四看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和直接表述句。尤其是注意文章中间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表述句。
联系第①段中“日前,记者去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采访。走进学校与学生攀谈几句便发现,他们思维清晰、谈吐流畅。仔细了解后得知,在锡山高中,每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要拥有600万字的阅读量。谈及为何如此,校长唐江澎的话引人深思:‘多读书远比会做阅读理解题重要,阅读能让生命更加优雅从容。’因此,我们要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的内容可概括为:我们要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
15.考查对说明顺序的理解。
解答时,全面把握文章内容,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通过第③段中“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有书读”是基本要求。有教育学家曾说,当偏僻乡村学校的孩子们有了与中心城市的孩子一样多的优质图书时,他们精神发展的起点就站在了同样的起跑线上。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拉乌彝族乡,拉乌完全小学校长谢红芬常常在周末背上书包,装满精心挑选的书籍,到学生家中和孩子、家长一起读书。对这些孩子而言,一本薄薄的书籍,就能让他们看见更广阔的世界”,第④段中“在‘有书读’的基础上,‘读好书’对阅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互联网、社交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书籍本身并不缺乏,但大多数孩子依然面临着‘该读什么书”“怎样去读书’的困惑”的内容可知,第③段采用举例论证,论证了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有书读”是基本要求;第④段论证了在“有书读”的基础上,“读好书”对阅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可知,第③段和第④段是递进关系;联系第⑤段中““有书读”‘读好书’的目的是要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的内容可知,第③段和第④段的顺序与下文相照应,所以两个段落的顺序不能调换。
16.考查对论证思路的理解。
联系第①段中“日前,记者去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采访。走进学校与学生攀谈几句便发现,他们思维清晰、谈吐流畅。仔细了解后得知,在锡山高中,每个学生在高中阶段都要拥有600万字的阅读量。……因此,我们要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的内容可知,文章首先由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重视学生阅读的事例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我们要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
联系第②段中“阅读对于儿童成长至关重要。首先,读书可以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浩然之气。翻开书籍,和伟大的经典对话,如同打开一个辽阔的精神世界,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培养阅读的兴趣、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习惯,对其心灵滋养、审美塑造、知识储备等,均大有裨益”的内容可知,文章接着阐述阅读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和一系列好处;
联系第③段中“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有书读’是基本要求”,第④段中“在‘有书读”的基础上,‘读好书’对阅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⑤段中“‘有书读”‘读好书’的目的是要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的内容可知,文章然后从“有书读”是基本要求、“读好书”对阅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有书读”“读好书”的目的是要让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三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
联系第⑥段中“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让他们学会阅读、热爱阅读,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开阔视野、丰富心灵,孩子们一定会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的内容可知,文章最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中心论点:用阅读照亮孩子的成长之路。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语言要干净
①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干净的,无论是面孔、衣服,还是心灵、思想。”我想,语言也应该要干净。
②干净的语言如和煦的春风,让人心旷神怡;干净的语言如绵绵的春雨,滋润他人心田;干净的语言如黑夜的灯光,让人充满希望;干净的语言如寒冬的暖阳,让人感受到温暖。语言干净,才能让人体会到真诚、热情、尊重等一切美好的感受。
③语言要干净,就要做到无脏话、语言美。在与人沟通和交际中,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以及文雅、谦逊、有礼貌,这是一个人心灵美在言语上的表现。语言干净语言美,最基础的一点,就是无脏话。有的人说话粗俗、低级、污秽、出口成“脏”,这样的人令人生厌,也会给自己招来灾祸和麻烦。语言干净,声音悦耳,才能让人听着舒服,也体现出一个人良好的品德修养。
④语言要干净,就要做到真实不虚假。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说假话。语言干净,要保证所说的话是真话实话,没有虚假伪装。不说假话,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修养。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一个人一旦撒谎,就很难停下来,为了圆谎,不得不说更多的谎话,在谎言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最终声名狼藉,一事无成。正如海涅所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⑤语言要干净,就要口吐善言。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荀子·荣辱》有言:“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善心是根,善言是花;善心是内核,善言是外壳。心地善良,才会与人为善。说话言之有理,而不是信口胡言;说话彬彬有礼,而不是恶语伤人。口吐善言的人,说话给人信心和力量,能为人排忧解难,驱赶惨淡的愁云,抚平心灵的创伤,让失望者再燃希望之灯,让失败者永不放弃,让厌世者重整旗鼓,用微笑迎接新的未来。
⑥语言要干净,就要摒弃消极、沮丧和哀怨,就要充满积极、乐观和豁达。有的人说话充斥负能量,牢骚满腹,听了让人心情低落、悲观、灰暗。这样的人,没有人愿意和他交流,因为他的语言里有“毒”。相反,语言干净的人话语里总是充满正能量,让人感到精神愉悦。积极乐观的人,谈吐间处处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品德素养。
⑦古语有言:“口乃心之门户。”一个人的内心所想,终会体现在自己的言语之中。一个语言干净的人,自然有着不凡的气度、时刻体谅他人的心量、理解他人的胸怀,以及知性大气的修养。内心干净,语言才会干净,所以,净化我们的语言,要先净化我们的心灵。从今天起,修炼内心,让自己成为一个心灵干净、语言干净的人。
(文/海岩,选自《演讲与口才》,略有改动)
17.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8.选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9.梳理选文的论证思路。
20.分析下面材料最适合充当哪一段的事实论据,并说明理由。
当初,苏东坡被贬到遥远的海南,岛上的生活可以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交无友……”,但他没有沮丧抱怨,反而对前来探望的弟弟说:“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在我眼中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苏东坡如此干净达观的语言,终使他不失掉人生的快乐。
21.根据第⑤段论述的主要内容,结合下面的语境补充作答。(不少于30字)
语文课上,一位学生到黑板前默写生字。由于他个子矮小、有点儿跛脚,只能斜着身子书写,字迹有些歪歪扭扭。语文老师点评时鼓励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番话给了孩子信心和力量,改变了这个自卑孩子的命运。多年打拼后,他成了一名小有名气的企业家。
【答案】17.语言要干净。 18.道理论证。有力地论证了“语言要干净,就要做到真实不虚假。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说假话”的观点。 19.首先引用名言引出中心论点“语言也应该要干净”,然后阐述了干净的语言的好处。接着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怎样做到语言干净。最后深化论点,发出号召,总结全文。 20.放在第⑥段。苏东坡的语言体现了他豁达、积极、达观的特点,能够证明第⑥段中的“语言要干净,就要摒弃消极、沮丧和哀怨,就要充满积极、乐观和豁达”的观点。 21.示例:这些字,好像从地里拱出来的小嫩芽。虽然乱了一些,但是,说不定就是这些嫩芽,将来会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呢。
【解析】17.本题考查中心论点的理解。
中心论点是议论文中作者主要表达的观点,是高度概括全文的简单明了的一句话;从句式上看,中心论点,是个判断句。
结合题目,通读全文可知,文章首先引用名言引出中心论点“语言也应该要干净”;然后阐述了干净的语言的好处;接着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怎样做到语言干净;最后深化论点,发出号召,总结全文。据此可知,全文是围绕“语言要干净”展开论述, 题目“语言要干净”可作为文章的中心论点。
18.本题考查论证方法。
结合第④段画线句“正如海涅所说:‘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分析,本句引用了名人名言,这是运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运用海涅的话,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本段的观点“语言要干净,就要做到真实不虚假。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说假话”,从而进一步地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语言要干净”。
19.本题考查理解论证思路。
结合第①段可知,文章首先引用契诃夫的名言“人的一切都应该是干净的,无论是面孔、衣服,还是心灵、思想”,引出中心论点“语言也应该要干净”;
结合第②段“干净的语言如和煦的春风,让人心旷神怡……语言干净,才能让人体会到真诚、热情、尊重等一切美好的感受”可知,然后阐述了干净的语言的好处;
结合第③段“语言要干净,就要做到无脏话、语言美”,第④段“语言要干净,就要做到真实不虚假”,第⑤段“语言要干净,就要口吐善言”,第⑥段“语言要干净,就要摒弃消极、沮丧和哀怨,就要充满积极、乐观和豁达”可知,作者接着从“语言要干净,就要做到无脏话、语言美”“语言要干净,就要做到真实不虚假”“语言要干净,就要口吐善言”“语言要干净,就要摒弃消极、沮丧和哀怨,就要充满积极、乐观和豁达”四个方面阐述了怎样做到语言干净;
结合第⑦段“古语有言:‘口乃心之门户。’……从今天起,修炼内心,让自己成为一个心灵干净、语言干净的人”可知,最后深化论点,发出号召“从今天起,修炼内心,让自己成为一个心灵干净、语言干净的人”,总结全文。
20.本题考查论据的运用。
结合材料“他没有沮丧抱怨”“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在我眼中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苏东坡如此干净达观的语言,终使他不失掉人生的快乐”可知,苏东坡的语言干净达观,人生态度乐观向上,这与第⑥段的“语言要干净,就要摒弃消极、沮丧和哀怨,就要充满积极、乐观和豁达”“语言干净的人话语里总是充满正能量,让人感到精神愉悦。积极乐观的人,谈吐间处处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品德素养”有异曲同工之妙,阐述的都是同一个观点,可用苏东坡语言干净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第⑥段“语言要干净,就要摒弃消极、沮丧和哀怨,就要充满积极、乐观和豁达”的观点,所以可放在第⑥段。
21.本题考查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结合第⑤段“语言要干净,就要口吐善言”,“口吐善言的人,说话给人信心和力量,能为人排忧解难,驱赶惨淡的愁云,抚平心灵的创伤,让失望者再燃希望之灯,让失败者永不放弃,让厌世者重整旗鼓,用微笑迎接新的未来”可知,只要是能够给孩子信心和力量的鼓励的话语均可,注意字数限制。
示例:这些字努力向善,力求姿态端正,就像写字的人一样不屈服自己的命运,认真向上,定能有所成就!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01孔乙己(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02 散文知识梳理与答题方法(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散文知识,散文试题的解题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知识梳理与能力训练02 小说知识梳理与答题方法(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什么是小说,小说的分类,小说的三要素,小说的线索,小说的主题,小说的叙述手法及其作用,标题的作用,小说中段落的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