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五四制)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A4
展开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五四制)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A4,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文化知识填空, 某旅游景点有这样一则告示, 古诗填空,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校”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3.请按照题号的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
4.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不要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与运用(32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贮存(zhù) 一缕(lǚ) 混合(hǔn)
B. 镌刻(juàn) 蹿上(cuàn) 流露(lù)
C. 鸣啭(zhuàn) 塑料(suò) 允许(yǔn)
D. 花穗(suì) 旋涡(xuán) 胸脯(pú)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混合(hǔn)——hùn;
B.镌刻(juàn)——juān,蹿上(cuàn)——cuān;
C塑料(suò)——sù;
故选D。
2. 先补充词语,再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 )然大物 余音( )梁 画龙点( )
( )雀无声 ( )钉截铁 震耳( )聋
以上词语中,互为反义的一对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庞 ②. 绕 ③. 睛 ④. 鸦 ⑤. 斩 ⑥. 欲 ⑦. 鸦雀无声 ⑧. 震耳欲聋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积累。
庞然大物: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
余音绕梁: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的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斩钉截铁: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含糊。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最后两空,互为反义的一对词语是:鸦雀无声——震耳欲聋。
3.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到句子中。
不是……而是…… 虽然……但是…… 如果……就……
(1)( )桑娜不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那两个孩子( )有可能活不下来。
(2)( )鲁迅先生不认识车夫,( )他仍然热心地为车夫包扎伤口。
(3)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 )凭空出现的,( )千千万万革命烈士用生命换来的。
【答案】 ①. 如果 ②. 就 ③. 虽然 ④. 但是 ⑤. 不是 ⑥. 而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运用。
(1)“桑娜不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是一种假设的情况,“那两个孩子有可能活不下来”是假设情况下可能产生的结果。所以这里用表示假设关系的“如果……就……”。
(2)“鲁迅先生不认识车夫”是一个事实情况,“他仍然热心地为车夫包扎伤口”则是与前一句相反的表现,存在转折关系,所以用“虽然……但是……”。
(3)“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不是自然而然凭空出现的,而是有其特定的原因“千千万万革命烈士用生命换来的”,存在并列的否定与肯定关系,所以用“不是……而是……”。
4. 按要求写句子。
(1)在老师的教育下,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和方法。(修改病句)
(2)美妙的琴声把兄妹俩陶醉了。(改为“被”字句)
【答案】(1)在老师的教育下,我端正了学习态度。
(2)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修改。
“端正”与“方法”搭配不当,应将“和方法”改为“,改进了学习方法”,或删去“和方法”。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句式转换。
原句“美妙的琴声把兄妹俩陶醉了”主客倒置,应将“把”字改为“被”字,让“兄妹俩”成为被动者,“美妙的琴声”成为主动者,因此改句为: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
5. 判断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里。
(1)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 )
(2)再说,又有多少人去居住呢? ( )
【答案】 ①. 比喻 ②. 反问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河比作“明如玻璃的带子”,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河的清澈与蜿蜒。
(2)这句话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意思是“再说,没有多少人去居住”,用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否定的意思,加强了语气。
6. 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最连贯的一项是( )
每个人的成长其实都有压力和痛苦,
①他们可以在动漫中找到某种平衡点,获得释然的感觉。
②因此,青少年还能从动漫创设的虚拟世界中获得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体验到前所未有的“个性张扬”,得到自我意识的强化。
③对青少年来说,观看动漫就是一种有效缓解压力的方法。
④现在,大多数动漫作品将主人公设定在与普通人群相近的状态,并让主人公通过不懈的努力而获得成功。
A. ③①④②B. ④②①③C. ③②④①D. ①②④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解答此题 ,先通读全句段找中心句,③提出了一个观点,可作为第一句;①以“动漫”为中心词展开叙述,紧接上句意思,可作为第二句;④句分析中有“获得成功”与②句中的总结契合,②中有“因此”一词可作为尾句;由上分析,可排序为:③①④②。故选A。
7. 文化知识填空
(1)课文《草原》的作者老舍,原名是____________,字____________。
(2)列夫·托尔斯泰是____________国文学家、思想家。
【答案】 ①. 舒庆春 ②. 舍予 ③. 俄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1)《草原》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老舍先生通过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文中展现了草原的辽阔碧绿、天空的明朗清新,以及蒙古族人民迎接远方来客时的热情场景,如骏马疾驰、奶茶飘香、歌舞欢腾等,体现了老舍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以及对民族团结的赞美之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他是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风趣、京味十足,同时又能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等。
(2)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2分)口语交际。
8. 某旅游景点有这样一则告示:
除了您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您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
这则告示告诉游客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示例:希望游客能爱护景点的环境,不要乱扔垃圾。爱护景区公共设施,不要带走任何东西。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赏析标语。
“除了您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提醒游客不要在景区留下任何的垃圾。“除了您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提醒游客不要带走景区的任何东西。这个标识意在告诉游客,我们去任何地方旅游,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要保护景区的环境,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9. 古诗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3)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浪淘沙》)
(3)____________________,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4)千里莺啼绿映红,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江南春》)
(5)《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侧面写出丰收在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运用比喻写天气骤变及雨下的很急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野旷天低树 ②. 浪淘风簸自天涯 ③. 茅檐长扫净无苔 ④. 水村山郭酒旗风 ⑤. 稻花香里说丰年 ⑥. 听取蛙声一片 ⑦. 黑云翻墨未遮山 ⑧. 白雨跳珠乱入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淘、簸、茅檐、苔、郭、稻、翻墨”等字词容易写错。
二、阅读(38分)
(一)(10分)
阅读《伯牙鼓琴》,回答问题。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0.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志: 巍巍:
11.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2)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2. 因为《伯牙绝弦》这个故事,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成语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答案】10. 志:心志、情志;巍巍:高大的样子。
11. (1)你弹得真好呀,就像那奔腾不息的流水。
(2)伯牙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12. ①. 知音 ②. 高山流水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理解。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意为:伯牙正弹奏到意在描绘泰山的乐曲。志:心志、情志。
“巍巍乎若太山”意为: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巍巍:高大的样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注意重点字词:
(1)“善哉”,好啊;“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2)“以为”,认为;“足”,值得;“复”,再。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及文学常识。
作答此题,首先需要理解《伯牙绝弦》这个故事内涵。伯牙善于弹琴,锺子期善于倾听,能准确理解伯牙通过琴声所表达的心意。 当伯牙弹琴时,心中想到高山,锺子期就能领会到那巍峨的气势;想到流水,锺子期就能感受到那奔腾的姿态。 然而,锺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再也没有能真正理解他琴声的人了,于是摔破琴,扯断弦,终身不再弹琴。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锺子期是真正了解伯牙的人。所以,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而这个故事也常被用来形容那种彼此相知、心意相通的难得情谊,由此衍生出“高山流水”这个成语,用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综上所述,答案依次是“知音”和“高山流水”。
【点睛】参考译文: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琴声。伯牙正弹奏到意在描绘泰山的乐曲。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太好了!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过了一会儿,伯牙又想着流水。钟子期赞叹道:“好啊,宛如一望无际的江河在我面前流动!” 钟子期去世后,伯牙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自己为他弹琴的人了。
(二)(17分)
阅读《少年闰土》,回答问题。
①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②这少年便是闰土。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这祭祀,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我家只有一个忙月(我们这里给人做工的分三种:整年给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长年;按日给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种地,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时候来给一定的人家做工的称忙月),忙不过来,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
③我的父亲允许了;我也很高兴,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他是能装弶捉小鸟雀的。
④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他见人很怕羞,只是不怕我,没有旁人的时候,便和我说话,于是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⑤我们那时候不知道谈些什么,只记得闰土很高兴,说是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
⑥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⑦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⑧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⑨“管贼吗?”
⑩“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地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⑪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知道——只是无端地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⑫它不咬人吗?”
⑬“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它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⑭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⑮“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⑯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⑰可惜正月过去了,闰土须回家里去。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他后来还托他的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曾送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
13. 下面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把序号字母写在括号里。
A.环境描写 B.动作描写 C.外貌描写 D.语言描写 E.心理描写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
(2)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
(3)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太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
(4)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但终于被他父亲带走了。( )
14. 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
仿佛:
15. 找出选文第⑥段中描写捕鸟时动作的词语,并说说这些动词的作用?
动词:
作用:
16. 选文中,除了“雪地捕鸟、看瓜刺猹”外,闰土还给我讲了哪些新鲜事?
17. 选文第⑤段说“只记得闰土很高兴,说是上城之后,见了许多没有见过的东西”,但文章为什么没有具体写我们带给闰土哪些没有见过的东西或新鲜事呢?
18. “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这句话中“啊”字都包含了“我”的哪些情感?
【答案】13. ①. A ②. C ③. D ④. B
14. 差不多 相仿(类似 接近)
15. 动词:扫 支 撒 拉
作用:闰土捕鸟时动作的敏捷、熟练,表现了闰土聪明能干,知识丰富。
16 海边拾贝 潮汛捕鱼(看跳鱼儿)
17. 因为这些事都是我们很熟悉,只是闰土不了解,而且文章的中心是写闰土的少年英雄形象,这些事与中心无关,所以略写。
18. 对自己不知道的那些关于农村、关于海边的事自己没有体验过的精彩的事感到惊奇,对少年闰土所拥有的自由自在的快乐生活的羡慕和向往,对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的向往,对少年闰土所具有的能力的钦佩,对自身所处环境的不满。(答出其中的三点即可)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方法。
(1)这段话主要描绘了天空、沙地和西瓜地的景象,属于环境描写,故选A。
(2)该句是对人物的脸部、头部和颈部的样子进行了描述,是外貌描写,故选C。
(3)该句直接引用了闰土说的话,属于语言描写,故选D。
(4)该句“躲”“哭”“不肯出门”等词描述了人物的动作,是动作描写,故选B。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首先明确:“仿佛”在这里的含义是“差不多”“相仿(类似、接近)”。文中说“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意思是知道闰土的年龄和“我”差不多。不是指“好像、似乎”这种不确定的意思,而是强调年龄相近。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动作描写及作用。
结合第⑥段“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缚在棒上的绳子只一拉,那鸟雀就罩在竹匾下了”可知,捕鸟的动作有:扫、支、撒、拉。这些动词准确、生动地描绘出了捕鸟的一系列动作,展现出闰土捕鸟时动作的熟练和利落,突出了闰土的聪明能干、经验丰富,也使捕鸟的场景更具画面感,让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捕鸟的过程。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结合⑭段“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⑮段“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可知,“我”素不知天下有许多新鲜事,如海边的贝壳、西瓜的危险经历以及沙地里潮汛时跳鱼儿的情况。据此可知,除了“雪地捕鸟、看瓜刺猹”外,闰土还给我讲了海边拾贝、潮汛捕鱼的新鲜事。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详略安排。
本文的重点在于通过闰土给“我”讲述的乡村趣事,展现乡村生活的丰富多彩以及闰土的见多识广、聪明能干,突出“我”对闰土所描述的世界的向往,从而反映“我”和闰土生活环境的差异以及“我”对自由广阔天地的渴望。如果详细描述“我们”带给闰土的新鲜事,会偏离文章的主旨。
其次,从写作手法上看,以“我”的视角来叙述,“我”对闰土的乡村生活更感兴趣,更关注他所讲的那些有趣的经历,作者运用详略得当的写法,所以在叙述中自然侧重于闰土带来的新鲜事。
最后,从对比的效果来看,不写“我们”这边的情况,更能突出闰土所讲的乡村生活对“我”的巨大吸引力,以及“我”对自己生活环境的局限性的感受,强化了城乡生活的差异和“我”内心对无忧无虑农村生活的向往。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情感分析。
结合⑯段“啊!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等内容可知,“啊”字包含了“我”对闰土生活阅历的惊讶和感叹。“我”惊讶于闰土心中有如此多稀奇的事,这些都是“我”和往常的朋友从未听闻和经历过的;其次,有羡慕和向往。闰土所讲述的乡村生活丰富多彩,充满新奇和趣味,让一直生活在高墙大院里的“我”心生羡慕,对他所经历的一切充满向往。 再者,有对自己生活局限性的无奈和悲哀。意识到自己和往常的朋友见识狭窄,只看到院子里高墙上四角的天空,与闰土的广阔世界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感到无奈和悲哀;也有对闰土的钦佩。钦佩他的见多识广和丰富的生活经历。
(三)(11分)
阅读《老师对我说》,回答问题。
老师对我说
何为
①李致远先生不仅是我文学上的启蒙老师,也是我人生的引路人。
②一九三五年,火一样酷热的汉口之夏。我在长江边上那个繁华的城市里,读完了小学的最后一个学期。考试结束,学校特地为应届毕业生安排了一次小小的欢送会。
③欢送会设在校舍底层的一间乒乓室里。室内屋顶低矮,如同地下室,整个屋子就显得更长。从图书室临时搬来的几张长桌排成一字形。桌上整整齐齐摆满了糕点瓜子和汽水之类。屋子里异乎寻常地安静极了。这一天,全班四十四个同学之间都谦让有礼,连说话的声音都是低低的。是的,对所有被欢送的小学毕业生来说,这是一个庄严的时刻,谁都珍惜这临别依依的茶话会。
④我们的班任老师李致远先生不知什么时候进入屋内的,因为我们听见熟悉的咳嗽声。他大概三十岁左右,看起来倒像年近四十。有的同学说他当了那么多年小学教员,天天站在黑板前,吸了太多的粉笔灰,因此得了肺痨。这种病在那个年代是不治之症。他脸色阴郁,戴着一副老式玳瑁边深度近视眼镜,透过厚厚的镜片,那两只眼镜总是神经质地睁得大大的,好像随时随地要拍案而起大声疾呼的样子。只是在几声咳嗽过后,眼睛里那一缕升腾的火焰似乎又熄灭下去了。
⑤我是从另一个大城市转学到那个学校的,而且也只读了半年就毕业了。担任国文课的李先生也就是班任老师。说实话,我当小学生时的作文成绩一直是很差劲的。有一回还得到某老师触目的红笔批语:“文不对题!”颇有大喝一声以示训诫之意。不过这并不影响我对文学的爱好,开始我随同可爱的木偶匹诺曹经历了种种奇遇,旋即又钻进《水浒传》《三国演义》和《西游记》迷人的世界里。到了李先生的课堂上,我不胜奇怪,从第一堂作文课直到期终的毕业考试,仿佛一次又一次的奇遇,我的作文忽然都变得优秀起来,几乎每一篇都名列第一。有几次,李先生还在课堂上当众朗读我的作文,时或即席讲述一番,详细分析为什么要加以赞扬的原因,这时他那瘦削的脸上就泛起兴奋的红光。倘有用词不当之处也必定加以指正。凡是他批改过的作文,即使一个错误的标点符号,在他深度的近视眼下也决不会放过,他于是稍稍停顿片刻,向我投来逼人的眼光。那闪闪发光的视线里既有严格的要求,也有热烈的期望。他无声的话比说出来的要多得多,末了总是一阵呛咳,朗读也到此中止了。这实在使我又感动又难过。
⑥在李先生的教诲和鼓舞下,就这样结束了我的小学时代。现在一转眼就要离别了,半年来课堂上的情景又历历在目。
⑦一阵掌声,我从沉思中抬起头来。
⑧简单的欢送仪式过后,在铺着洁白台布的一字形长桌尽头,李先生侧身站在桌旁。还没有开口,他用手帕掩着嘴咳了一会儿,随后以他锐利的眼光扫视全场。我想,只有一颗真正火热的心,才能隔着厚厚的镜片闪射那样炽热的光芒。
⑨“哦,毕业了。”李先生说了几句贺词,停停,他又讲下去,几乎变成愤激的大声呐喊:“鲁迅先生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同学们!你们往后走哪条路,由你们选择,可是千万别重蹈覆辙,再踏上前人走过的那条自取灭亡的绝路!不!你们要去闯出一条崭新的路,去,去吧,去走新的路!”
⑩听起来声音有点古怪。这临别赠言有若沉闷夜里爆出一声惊雷,全场的同学无不为之愕然。李先生过于激动,慢慢坐下来,呛咳着。
⑪我即将离开那个城市。出发远行以前,最后一次去看望李先生。他目光炯炯,紧紧拉着我们的手,说以后要多给他去信。沉默半晌,他忽然从杂乱无章的书架上,随手抽出一本墨绿色封面的书,认真地写上给某某同学留念的字样。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的一本美丽的书,一九三一年间陈梦家编选的一本诗选,其中包括闻一多几首著名的诗作。
⑫那一年前秋天风雨如晦,我又回到上海读初中。过了不久,听说李致远先生的病终于不治,溘然长辞,身后萧条,只留下一堆不值几块大洋的文学书刊而已。他是旧时代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学教员,在他平凡的岗位上,耗尽了他全部的光和热。我引以为憾的是没有照他的嘱咐,给他写过一次信;可是在那个多雪的冬天里,写下了我的第一篇散文,那篇文章发表时用了一个有纪念意义的题目:《路》。
19. 根据所给解释,从文中选出相应的四字词语填写在括号内。
(1)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
(2)比喻没有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 )
20. 选文第⑤段在记叙顺序上属于____________,本段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第③段中,明明是毕业欢送会,为什么“屋子里异乎寻常地安静,全班同学谦让有礼,说话声音低低的”?
22.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我”为什么给那篇“有纪念意义”的文章命名为《路》?
【答案】19. ①. 历历在目 ②. 重蹈覆辙
20. ①. 插叙 ②. 李老师对我在写作方面的启蒙和影响
21. 渲染一种庄严的气氛,烘托师生即将分别的依依不舍和对彼此情谊的珍惜之情。
22. 是李先生引导“我”走上文学之路,李先生不仅教“我”读书,也教“我”做人,表达了对李先生的尊重、怀念。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1)结合⑥段“在李先生的教诲和鼓舞下,就这样结束了我的小学时代。现在一转眼就要离别了,半年来课堂上的情景又历历在目”可知,在李先生的教诲和鼓舞下结束了小学时代,即将离别时半年来的课堂情景重现眼前。“历历在目”形容过去的情景清楚地重现在眼前。
(2)结合⑨段“同学们!你们往后走哪条路,由你们选择,可是千万别重蹈覆辙,再踏上前人走过的那条自取灭亡的绝路!不!你们要去闯出一条崭新的路,去,去吧,去走新的路!”可知,李先生告诫同学们自主选择未来的路,切勿重蹈覆辙,要闯出崭新的道路。“重蹈覆辙”指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符合“比喻没有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过去的错误”的意思。可据此作答。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记叙顺序及内容概括。
结合⑤段“我是从另一个大城市转学到那个学校的,而且也只读了半年就毕业了。担任国文课的李先生也就是班任老师。说实话,我当小学生时的作文成绩一直是很差劲的”“有几次,李先生还在课堂上当众朗读我的作文,时或即席讲述一番,详细分析为什么要加以赞扬的原因,这时他那瘦削的脸上就泛起兴奋的红光。倘有用词不当之处也必定加以指正。凡是他批改过的作文,即使一个错误的标点符号,在他深度的近视眼下也决不会放过,他于是稍稍停顿片刻,向我投来逼人的眼光。那闪闪发光的视线里既有严格的要求,也有热烈的期望。他无声的话比说出来的要多得多,末了总是一阵呛咳,朗读也到此中止了。这实在使我又感动又难过”可知,第⑤段中断了对毕业欢送会等主要事件的叙述,插入了“我”之前的学习经历,包括转学情况、以前作文成绩差但爱好文学,以及在李先生教导下作文成绩变好等内容,回忆李老师对我在写作方面的启蒙和影响,属于插叙。可据此作答。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环境描写。
结合③段“屋子里异乎寻常地安静极了。这一天,全班四十四个同学之间都谦让有礼,连说话的声音都是低低的。是的,对所有被欢送的小学毕业生来说,这是一个庄严的时刻,谁都珍惜这临别依依的茶话会”可知,“屋子里异乎寻常地安静,全班同学谦让有礼,说话声音低低的”为环境描写,渲染庄严的气氛,烘托师生即将分别的依依不舍和对彼此情谊的珍惜之情。
对于所有被欢送的小学毕业生来说,这是一个庄严且充满离别情绪的时刻。大家都深知即将分别,珍惜这临别依依的茶话会,内心充满了对同窗之情和校园生活的不舍,所以气氛安静,同学们也表现得谦让有礼,说话声音很低。这种安静和有礼反映出同学们对这段即将结束的小学时光的重视和留恋,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结合⑨段“李先生说了几句贺词,停停,他又讲下去,几乎变成愤激的大声呐喊:‘鲁迅先生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同学们!你们往后走哪条路,由你们选择,可是千万别重蹈覆辙,再踏上前人走过的那条自取灭亡的绝路!不!你们要去闯出一条崭新的路,去,去吧,去走新的路!’”、⑫段“他是旧时代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学教员,在他平凡的岗位上,耗尽了他全部的光和热。我引以为憾的是没有照他的嘱咐,给他写过一次信;可是在那个多雪的冬天里,写下了我的第一篇散文,那篇文章发表时用了一个有纪念意义的题目:《路》”等内容可知,李先生在毕业欢送会上对同学们的临别赠言中强调了“路”的选择,告诫同学们不要重蹈覆辙,要去闯出一条崭新的路。这一番关于“路”的话语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让“我”开始思考未来的道路;
其次,李先生本身就是一位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为学生指引道路的老师,他耗尽自己的光和热,以自己的方式为“我”和同学们指明了方向;
此外,“路”也象征着“我”在文学道路上的启蒙和开端。在李先生的教导和鼓励下,“我”的作文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这为“我”在文学之路上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路”还寓意着人生的道路,李先生的教诲让“我”在面对未来的人生选择时有了更清晰的方向和坚定的信念。以《路》为题,既是对李先生的纪念,也是对自己未来道路的期许和探索。
三、作文。(50分)
23. 长大不仅是年龄的增长,更是心灵的丰富。回首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总有一些人和事、一些经历和感受帮助我们走过懵懂,战胜自我,学会坚强,获得成长……
请以“_______________让我长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和人名;
(4)字数不少于500字。
【答案】例文:
那次演讲让我长大
在我的成长历程中,有许多时刻让我难以忘怀,但那次演讲比赛,无疑是让我迅速长大的关键节点。
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告诉我学校即将举办一场演讲比赛,她认为我有潜力代表班级参加。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内心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能有这样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紧张的是害怕自己表现不佳给班级丢脸。
接下来的日子,我全身心地投入到演讲稿的准备和练习中。每天放学后,我都会独自留在教室里,对着空荡荡的桌椅一遍又一遍地背诵演讲稿,不断调整语速、语调,还设计了一些肢体动作来增强表现力。然而,随着比赛日期的临近,我的压力越来越大,开始变得焦虑不安,甚至一度想要放弃。
比赛的那一天终于到来了。我站在后台,心砰砰直跳,仿佛要从嗓子眼儿里蹦出来。看着前面的选手们一个接一个地完成精彩的演讲,我愈发紧张,手心里全是汗水。
终于轮到我上场了。我深吸一口气,迈着颤抖的步伐走上舞台。当灯光聚焦在我身上,台下无数双眼睛注视着我的那一刻,我的大脑突然一片空白。我紧张得差点忘记了开场白,但就在这时,我看到了台下老师那充满鼓励和信任的眼神,那眼神仿佛在说:“别紧张,你能行!”
那一刻,一股无形的力量涌上心头,我定了定神,开始了我的演讲。从起初的略带颤抖到后来的越来越自信,我逐渐进入了状态。我讲述着自己精心准备的故事,分享着内心的感受,声音也越来越洪亮。当我讲完最后一句话,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那一刻,我知道,我成功了。我战胜了内心的恐惧,克服了巨大的压力。这次演讲比赛让我明白,只要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全力以赴去面对,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从那以后,我不再是那个遇到困难就想退缩的孩子。那次演讲,让我真正长大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写作。
1.审题立意。题目“_______________让我长大”是一个半命题作文。关键词是“长大”,这里的“长大”不仅指生理上的成长,更侧重于心理、思想、精神等方面的成熟和进步。需要通过补充的内容来展现是何种经历、何种人或事物促使“我”在心灵上得到了成长。立意可以是通过某一特定的经历,让“我”明白了某些道理,学会了某些技能,培养了某种品质,从而实现了心灵的成长。
2.选材构思。本文要求写成记叙文,选材可围绕校园、家庭或社会生活展开。如“挫折让我长大”,讲述自己在面对学习或生活中的重大挫折时,如考试失利、比赛失败等,起初感到沮丧和失落,但在老师、家长的鼓励或自己的反思下,重新振作,从挫折中吸取教训,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或以“那次旅行让我长大”为题,描述在旅行中的见闻和经历,如看到贫困地区孩子的艰苦生活,从而懂得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或者在旅途中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解决,锻炼了独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以“父亲的教诲让我长大”为题,回忆父亲在某个关键时刻对自己的严厉教导或耐心引导,让自己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从而在思想上有了转变和成长。或者是“一本书让我长大”,讲述阅读某一本具有深刻内涵的书籍,从中获得了启示和感悟,改变了自己的认知和价值观。在写作过程中,要注重细节描写,突出“长大”的具体表现和变化过程,使文章富有真情实感,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五四制)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A4,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文化知识填空, 古诗填空,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共5页。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五四制)下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