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生物高考 二轮复习 个体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保持稳态 二轮核心_精研专攻 课件
展开这是一份2025届生物高考 二轮复习 个体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保持稳态 二轮核心_精研专攻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亚单位疫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突破点1 膜电位的产生与兴奋的传导、传递
聚焦1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离子浓度的变化
1.(2024·浙江卷)以枪乌贼的巨大神经纤维为材料,研究了静息状态和兴奋过程中,K+、Na+的内向流量与外向流量,结果如图所示。外向流量指经通道外流的离子量,内向流量指经通道内流的离子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过程中,K+外向流量大于内向流量B.兴奋过程中,Na+内向流量小于外向流量C.静息状态时,K+外向流量小于内向流量D.静息状态时,Na+外向流量大于内向流量答案 A解析 由图可知,兴奋过程中,K+外向流量大于内向流量,A项正确;兴奋过程中,Na+内向流量大于外向流量,B项错误;静息状态时,K+外向流量大于内向流量,C项错误;静息状态时,Na+外向流量小于内向流量,D项错误。
2.(2024·湖南卷)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变化可影响其兴奋性,膜电位达到阈电位(即引发动作电位的临界值)后,才能产生兴奋。如图所示,甲、乙和丙表示不同环境下静息电位或阈电位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环境中细胞的动作电位峰值受膜内外钠离子浓度差影响B.环境甲中钾离子浓度低于正常环境C.细胞膜电位达到阈电位后,钠离子通道才开放D.同一细胞在环境乙中比丙中更难发生兴奋
解析 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与钠离子顺浓度梯度内流有关,细胞内外钠离子浓度差会影响动作电位峰值,A项正确。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与钾离子顺浓度梯度外流有关,细胞外钾离子浓度降低时,膜两侧钾离子浓度差增大,钾离子外流增多,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B项正确。细胞膜电位达到阈电位前,钠离子通道就已经开放,C项错误。分析题图可知,与环境丙相比,细胞在环境乙中阈电位与静息电位的差值更大,受到刺激后更难发生兴奋,D项正确。
1.Na+、K+浓度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关系
2.时间膜电位、位置膜电位与Na+、K+流动的关系
3.(2024·湖南长沙模拟)正常情况下,神经细胞内K+浓度约为150 mml/L,细胞外液约为4 mml/L。细胞膜内外K+浓度差与膜静息电位绝对值呈正相关。当细胞膜电位绝对值降低到一定值(阈值)时,神经细胞兴奋。离体培养条件下,改变神经细胞培养液的KCl浓度进行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K+浓度为4 mml/L时,K+外流增加,细胞难以兴奋B.当K+浓度为150 mml/L时,K+外流增加,细胞容易兴奋C.K+浓度增加到一定值(<150 mml/L),K+外流增加,导致细胞兴奋D.K+浓度增加到一定值(<150 mml/L),K+外流减少,导致细胞兴奋
解析 正常情况下,神经细胞内K+浓度约为150 mml/L,细胞外液约为4 mml/L,当神经细胞培养液的K+浓度为4 mml/L时,和正常情况一样,K+外流不变,细胞的兴奋性不变,A项错误;当K+浓度为150 mml/L时,细胞内外K+浓度差为0,K+外流减少,细胞容易兴奋,B项错误;K+浓度增加到一定值(<150 mml/L),细胞外K+浓度增加,K+外流减少,导致细胞兴奋,C项错误,D项正确。
4.(2024·山东济宁模拟)科研人员刺激蛙腓肠肌坐骨神经得到如图结果,图1表示某时刻神经纤维上不同位置的膜电位,图2表示神经纤维某位置由于Na+、K+流动而产生的跨膜电流,内向电流是指阳离子由细胞膜外向膜内流动,外向电流则相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中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是从左到右B.图1中③处膜电流对应图2中的B点C.图2中DE段K+外流不需要消耗能量D.图1中④处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大于对K+的通透性答案 B
解析 由图1可知,①处为静息电位的恢复,因此可判断该处由兴奋状态变为静息状态,可推测兴奋传导的方向是从左向右,A项正确;图1中③处为动作电位的峰值,下一时刻即将进行K+外流,即外向电流,因此③处膜电流对应图2中的D点,B项错误;图2中DE段为外向电流,K+外流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C项正确;④处为产生动作电位,Na+内流,因此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大于对K+的通透性,D项正确。
聚焦2兴奋的传导与传递
5.(2024·广东卷)轻微触碰时,兴奋经触觉神经元传向脊髓抑制性神经元,使其释放神经递质GABA。正常情况下,GABA作用于痛觉神经元引起Cl-通道开放,Cl-内流,不产生痛觉;患带状疱疹后,痛觉神经元上Cl-转运蛋白(单向转运Cl-)表达量改变,引起Cl-的转运量改变,细胞内Cl-浓度升高,此时轻触引起GABA作用于痛觉神经元后,Cl-经Cl-通道外流,产生强烈痛觉。针对该过程(如下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触觉神经元兴奋时,在抑制性神经元上可记录到动作电位B.正常和患带状疱疹时,Cl-经Cl-通道的运输方式均为协助扩散C.GABA作用的效果可以是抑制性的,也可以是兴奋性的D.患带状疱疹后Cl-转运蛋白增多,导致轻触产生痛觉答案 D
解析 触觉神经元兴奋时,会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抑制性神经元,使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此时在抑制性神经元上可记录到动作电位,A项正确。通过离子通道进行的跨膜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故正常和患带状疱疹时,Cl-经Cl-通道的运输方式均是协助扩散,B项正确。正常情况下,GABA作用于痛觉神经元引起Cl-通道开放,Cl-内流,此时GABA作用的效果是抑制性的;患带状疱疹后,Cl-经Cl-通道外流,等同于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此时GABA作用的效果是兴奋性的,C项正确。由题图可知,Cl-转运蛋白会将Cl-运出痛觉神经元,患带状疱疹后痛觉神经元上Cl-转运蛋白(单向转运Cl-)表达量改变,引起Cl-的转运量改变,细胞内Cl-浓度升高,说明运出细胞的Cl-减少,据此推测应是转运蛋白减少所致,D项错误。
1.兴奋传导与电流计指针偏转问题(1)验证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双向传导
(2)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单向传递
2.兴奋传递过程中出现异常的情况分析
6.如图是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电表的接线柱都在膜外,B点位于电表乙两接线柱正中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将电表两接线柱分别接在神经纤维同一点的膜内与膜外可测静息电位B.刺激A点后,其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相同C.刺激A点后电表甲偏转1次,电表乙不偏转D.刺激B点,电表甲、电表乙都发生2次偏转
解析 若将电表两接线柱分别接在神经纤维同一点的膜内与膜外,可测出静息电位,A项正确;刺激A点后,神经纤维产生的兴奋双向传导,其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向相同,B项正确;根据图中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可知,神经冲动传递方向为由右向左传递;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刺激A点后电表甲偏转1次,电表乙不偏转,C项正确;B点位于电表乙两接线柱正中间,刺激B点,电表乙两接线柱处同时兴奋,电表乙不发生偏转,而电表甲两接线柱处出现不同时兴奋,电表甲会发生2次偏转,D项错误。
7.(2024·河北石家庄模拟)短时记忆与脑内海马区神经元的环状联系有关,信息在环路中循环运行,使神经元活动的时间延长,相关结构如图所示,其中①②③表示相关神经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①的M处膜电位为内正外负时,膜外的Na+流向膜内B.神经元②兴奋后,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保持一致C.神经元③在接受上一个神经元刺激产生兴奋后释放出兴奋性神经递质D.N处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相应受体结合后,进入膜内进一步发挥作用
解析 当神经元①的M处膜电位为内正外负时,可能处于动作电位的形成期,也可能是恢复为静息电位的时期,故此时可能膜外的Na+流向膜内,也可能是K+外流,A项错误;神经元②兴奋后,兴奋的传导方向是由兴奋的部位传向未兴奋的部位,与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保持一致,B项错误;信息在环路中循环运行,使神经元活动的时间延长,说明神经元③在接受上一个神经元刺激产生兴奋后释放出兴奋性神经递质,C项正确;N处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相应受体结合后,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不会进入细胞,神经递质作用完会被降解或回收,D项错误。
8.(2024·广西南宁二模)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是一种神经肌肉退行性疾病,患者神经肌肉接头示意图如下。ALS的发生及病情加重与补体C5(一种蛋白质)的激活相关,患者体内的C5被激活后裂解为C5a和C5b,两者发挥不同作用:C5a与受体C5aR1结合后激活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攻击运动神经元而致其损伤;C5b与其他补体在突触后膜上形成膜攻击复合物,引起Ca2+和Na+内流进入肌细胞,导致肌细胞破裂。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突触前膜通过胞吐方式释放AChB.抑制AchE的活性,可能会引起肌细胞持续性收缩C.对患者使用C5a的抗体,可能延缓ALS的发生及病情加重D.ALS患者肌细胞破裂与肌细胞内的渗透压过低有关
解析 ACh属于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是胞吐,A项正确;AchE能降解ACh,抑制AchE的活性,ACh不能被分解,持续发挥作用,可能会引起肌细胞持续性收缩,B项正确;C5a与受体C5aR1结合后激活巨噬细胞,后者攻击运动神经元而致其损伤,因此C5a—C5aR1信号通路在ALS的发生及病情加重中发挥重要作用,若使用C5a的抗体,C5a的抗体能与C5a受体竞争性结合C5a,从而使C5a不能与受体C5aR1结合,不能激活巨噬细胞,减少对运动神经元的攻击而造成的损伤,延缓ALS的发生及病情加重,C项正确;据题意可知,C5b与其他补体在突触后膜上形成膜攻击复合物,Ca2+和Na+内流进入肌细胞,会增加肌细胞内的渗透压,导致肌细胞吸水增强,大量吸水会导致细胞破裂,D项错误。
突破点2 以“下丘脑”为中心的激素调节
1.(2024·广东卷)某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经诊断,医生建议采用激素治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该患者血液TSH水平低于正常,可能是垂体功能异常B.若该患者血液TSH水平高于正常,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异常C.甲状腺激素治疗可恢复患者甲状腺的分泌功能D.检测血液中相关激素水平可评估治疗效果
解析 该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TRH和TSH分泌应增加,若该患者血液TSH水平仍然低于正常,可能是垂体功能异常,A项正确。若该患者血液TSH水平高于正常,说明垂体功能正常,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异常,B项正确。甲状腺激素治疗只能提高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不能恢复患者甲状腺的分泌功能,C项错误。采用激素治疗某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通过检测其血液中TRH、TSH、甲状腺激素等相关激素水平,从而评估治疗效果,D项正确。
2.(2024·湖北卷)为探究下丘脑对哺乳动物生理活动的影响,某学生以实验动物为材料设计一系列实验,并预测了实验结果,不合理的是( )A.若切除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可导致机体脱水B.若损伤下丘脑的不同区域,可确定散热中枢和产热中枢的具体部位C.若损毁下丘脑,再注射甲状腺激素,可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D.若仅切断大脑皮层与下丘脑的联系,短期内恒温动物仍可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解析 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能够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若切除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会出现尿崩现象,可导致机体脱水,A项合理;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可通过损伤下丘脑的不同区域,检测散热和产热情况,以确定散热中枢和产热中枢的具体部位,若仅切断大脑皮层与下丘脑的联系,短期内恒温动物仍可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B、D两项合理;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损毁下丘脑后该负反馈调节机制丧失,C项不合理。
1.下丘脑参与的血糖、体温、水平衡的调节机制(1)过程图解
(2)下丘脑的四个功能和三个中枢①四个功能:感受(如渗透压感受器)、传导(将兴奋传至大脑皮层、各内分泌腺等)、分泌(如抗利尿激素、各种促激素释放激素等)和调节。②三个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和水平衡调节中枢。
2.辨析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三种方式
3.(2024·云南昆明模拟)如图所示的是人体内部分调节过程,其中甲、乙、丙表示器官,C、D、E、F表示相关激素,①②表示相关生理过程,“(-)”表示抑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丙分别是胰腺、垂体和甲状腺B.下丘脑作用于甲的信息分子是激素C.切除乙后激素F分泌减少而激素E分泌增加D.抗体1攻击细胞B可能会引发糖尿病
解析 甲、乙、丙表示器官,其中甲是胰腺,乙是垂体,丙是甲状腺,A项正确;下丘脑可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调节血糖平衡,作用于甲(胰腺)的信息分子是神经递质,B项错误;切除乙(垂体)后激素F(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的抑制作用减弱,因此激素E(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C项正确;抗体1攻击细胞B(胰岛B细胞)会导致胰岛素的分泌量减少,可能会引发糖尿病,D项正确。
4.(2024·海南一模)研究发现,情绪压力对肾上腺分泌功能的影响如下图所示,图中①②代表激素,激素b可阻止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情绪压力导致的短期和长期压力效应增加均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激素a可促进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激素b可降低血糖浓度C.激素b分泌过多,可能会导致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升高D.激素a和激素b的分泌均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机制
解析 据图可知,情绪压力通过传入神经作用于下丘脑,再作用于垂体和肾上腺髓质分泌相应激素,导致短期和长期压力效应增加,因此均属于神经—体液调节,A项正确;激素a表示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可使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增强,促进产热,激素b表示糖皮质激素,可升高血糖浓度,B项错误;据题意可知,激素b可阻止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故推测激素b分泌过多,可能会导致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C项错误;据图可知,激素b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机制,而激素a的分泌不存在,D项错误。
5.(2024·广西南宁二模)渗透压、血容量和动脉压的变化会影响抗利尿激素(ADH)的分泌。ADH分泌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已知ADH对图示的调节途径有负反馈效应。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①和②可分别表示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和垂体释放ADHB.生理效应③可能是尿量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C.集合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增多会使平均动脉压升高D.大量饮水后动脉压力感受器和心房容量感受器兴奋增强
解析 分析题图,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会刺激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ADH神经元兴奋后会通过传出神经支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即②可以表示垂体释放ADH,A项正确;集合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分增多,尿量减少,而内环境中水分增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B项正确;集合管上皮细胞重吸收水增多,血容量上升,进而使动脉压升高,C项正确;已知ADH对图示的调节途径有负反馈效应,大量饮水后ADH分泌减少,动脉压力感受器和心房容量感受器兴奋降低,D项错误。
突破点3 免疫调节与人体健康
聚焦1疫苗的制备和运用
1.(2023·湖南卷)某少年意外被锈钉扎出一较深伤口,经查体内无抗破伤风的抗体。医生建议使用破伤风类毒素(抗原)和破伤风抗毒素(抗体)以预防破伤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伤口清理后,须尽快密闭包扎,以防止感染B.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防御C.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后激活的记忆细胞能产生抗体D.有效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对人体的保护时间长于注射破伤风类毒素
解析 包扎伤口应该用透气的纱布,以抑制厌氧型微生物在伤口处繁殖,A项错误。免疫防御是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破伤风抗毒素就属于外来抗原性异物,所以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出现过敏反应属于免疫防御,B项正确。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记忆细胞可以分化成浆细胞,但记忆细胞自身不能分泌抗体,C项错误。破伤风抗毒素属于抗体,抗体在人体内存留时间较短;破伤风类毒素属于抗原,注射抗原后会产生记忆细胞,对人体的保护时间长于注射破伤风抗毒素,D项错误。
S蛋白是某病毒识别并感染靶细胞的重要蛋白,作为抗原被宿主免疫系统识别并应答,因此S蛋白是该病毒疫苗研发的重要靶点。下表是不同类型该病毒疫苗的研发策略:
(1)自身不含S蛋白抗原的疫苗是 ;除了灭活病毒外,通常不引发细胞免疫的疫苗是 。 (2)腺病毒载体疫苗接种后,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新型的腺病毒载体疫苗相比,传统灭活疫苗仍然具有优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酸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
接种疫苗后的机体可产生S蛋白,S蛋白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B细胞),当病毒侵入机体后,该抗体能够识别该病毒的S蛋白,并与之结合,可以抑制病毒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灭活疫苗抗原种类多,刺激人体产生的抗体和记忆B细胞种类多,病毒发生变异后仍可能有效
2.(2024·黑龙江双鸭山模拟)加速消除宫颈癌,守护大众健康——全国多地已开展九价HPV疫苗扩龄接种。HPV即人乳头瘤病毒,为DNA病毒,是多种癌症的主要诱因之一。如图是HPV入侵机体后,机体作出的部分免疫应答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PV疫苗是一种预防癌症的药物,该疫苗在免疫学上被称为抗体B.当接种HPV疫苗后,会促使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图示中的细胞甲是细胞毒性T细胞,其功能是识别并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D.受感染的细胞裂解后释放的抗原,会与抗体结合或直接被其他细胞吞噬掉答案 A解析 疫苗在免疫学上被称为抗原,A项错误;接种疫苗后会引起体液免疫,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B项正确;由图可知,甲能产生穿孔素,使受感染的细胞裂解,可判断甲为细胞毒性T细胞,C项正确;受感染的细胞裂解后释放抗原,会与抗体结合或直接被其他细胞吞噬掉,D项正确。
3.(2024·山东青岛一模)利用假尿苷修饰可降低mRNA疫苗的免疫原性,避免被自身免疫系统降解。但研究发现,在翻译时,核糖体遇到含有N1-甲基假尿苷的密码子时,有少量核糖体会发生移码,即在mRNA上会向前或者向后移动一个核苷酸,并继续翻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mRNA疫苗产生的抗原蛋白能够激活T细胞参与免疫反应B.被假尿苷修饰的mRNA疫苗有可能产生多种不同的蛋白质C.mRNA疫苗和灭活病毒疫苗均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D.mRNA疫苗不能整合到人体基因组中,所以比较安全
解析 疫苗相当于抗原,mRNA疫苗产生的抗原蛋白能够激活T细胞参与免疫反应,A项正确;研究发现,在翻译时,核糖体遇到含有N1-甲基假尿苷的密码子时,有少量核糖体会发生移码,即在mRNA上会向前或者向后移动一个核苷酸,并继续翻译,可见被假尿苷修饰的mRNA疫苗有可能产生多种不同的蛋白质,B项正确;mRNA疫苗在细胞内发挥作用,灭活病毒疫苗在内环境中发挥作用,C项错误;人体基因组DNA是双链,mRNA是单链,mRNA疫苗不能整合到人体基因组中,所以比较安全,D项正确。
聚焦2免疫调节与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的关系
4.(2022·湖南卷)病原体入侵引起机体免疫应答,释放免疫活性物质。过度免疫应答造成机体炎症损伤,机体可通过一系列反应来降低损伤,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免疫活性物质可与相应受体结合,从而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B.适度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缓解某些病原体引起的过度炎症反应C.过度炎症反应引起的免疫抑制会增加机体肿瘤发生风险D.图中神经递质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分泌CRH有协同促进作用答案 D解析 根据图解可以看出,免疫活性物质可与相应受体结合,从而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A项正确;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抑制某些病原体引起的过度炎症反应,因此适度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缓解某些病原体引起的过度炎症反应,B项正确;过度炎症反应引起的免疫抑制会降低T细胞的数量,从而会增加机体肿瘤发生风险,C项正确;图中神经递质促进下丘脑分泌CRH,而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分泌CRH有抑制作用,因此二者存在相互拮抗作用,D项错误。
1.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相互调节(1)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通过信息分子相互作用示例
(2)精神焦虑、紧张会导致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抑制人体免疫功能;免疫系统产生的细胞因子,也能作用于下丘脑,导致体温升高,代谢加快,有利于免疫过程中的能量供应。
2.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的信号分子类型及三大共性
5.(2024·广东茂名模拟)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离不开激素、神经递质和细胞因子等信息分子。下列有关信息分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信息分子均是与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B.神经递质进入突触后神经元影响突触后膜离子通道的开关C.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等都属于细胞因子D.某些信息分子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中都起作用
解析 信息分子均是与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从而引起生理状态的改变,A项正确;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并不进入突触后神经元内,B项错误;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等都属于细胞因子,细胞因子主要是由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C项正确;某些信息分子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中都起作用,如去甲肾上腺素既是肾上腺分泌的激素,也是某些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D项正确。
6.神经肽Y(NPY)是交感神经释放的一种多肽类神经递质,在不同条件下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影响不同,神经肽Y还能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G细胞属于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B.G细胞可能具有不同的NPY受体C.NPY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D.NPY不能影响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
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解析 根据题图分析可知,G细胞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说明其位于下丘脑,属于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A项正确;神经肽Y(NPY)既可促进,也可抑制G细胞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说明G细胞可能具有不同的NPY受体,B项正确;NPY可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抗原呈递作用,因此NPY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功能,C项正确;NPY可以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因此能影响机体的免疫监视功能,D项错误。
突破点4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1.(2024·河北卷)水稻在苗期会表现出顶端优势,其分蘖相当于侧枝。AUX1是参与水稻生长素极性运输的载体蛋白之一。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AUX1缺失突变体的分蘖可能增多B.分蘖发生部位生长素浓度越高越有利于分蘖增多C.在水稻的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进行非极性运输D.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可能会促进分蘖的生长,却抑制根的生长
解析 AUX1缺失突变体不能极性运输生长素,使水稻基部生长素减少,分蘖可能增多,A项正确。生长素具有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因此,并非分蘖发生部位生长素浓度越高越有利于分蘖增多,B项错误。在水稻的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C项正确。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根的敏感性最强,因此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可能会促进分蘖的生长,却抑制根的生长,D项正确。
2.(2024·山东卷)拟南芥的基因S与种子萌发有关。对野生型和基因S过表达株系的种子分别进行不同处理,处理方式及种子萌发率(%)如表所示,其中MS为基本培养基,WT为野生型,OX为基因S过表达株系,PAC为赤霉素合成抑制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S组是为了排除内源脱落酸和赤霉素的影响B.基因S通过增加赤霉素的活性促进种子萌发C.基因S过表达减缓脱落酸对种子萌发的抑制D.脱落酸和赤霉素在拟南芥种子的萌发过程中相互拮抗
解析 本实验的自变量为处理方式及植株类型。MS组为空白对照组,可以排除内源脱落酸和赤霉素的影响,A项正确。比较MS组与MS+PAC、MS+PAC+赤霉素组,在自身不能合成赤霉素时,基因S过表达与WT无差别,即基因S不是通过增加赤霉素的活性促进种子萌发的,B项错误。比较MS和MS+脱落酸组中WT与OX的萌发率,可知基因S过表达可促进种子萌发,并减弱脱落酸的抑制作用,C项正确。比较MS组与其他组,可知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D项正确。
1.分析激素间相互作用的机理(1)比较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细胞分裂的影响
(2)生长素与乙烯的相互作用机理
(3)生长素与赤霉素的相互作用机理
2.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多重因素及其关系
3.(2024·安徽二模)实验发现,物质甲可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出丛芽,物质乙会引起植株的顶端优势,物质丙可解除种子休眠,物质丁可促进气孔关闭。上述物质分别是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中的一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甲受体表达量增加的植株,其生长速度比正常植株更快B.物质乙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C.用物质丙直接处理大麦,可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能产生α-淀粉酶D.若基因突变导致物质丁与其受体亲和力降低,则种子休眠时间延长
解析 物质甲可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出丛芽,说明物质甲是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细胞分裂素受体表达量增加的植株,其生长速度比正常植株更快,A项正确;物质乙会引起植株的顶端优势,因此物质乙是生长素,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B项正确;物质丙可解除种子休眠,说明物质丙是赤霉素,大麦种子萌发时,胚产生的赤霉素转运到糊粉层后,诱导α-淀粉酶、蛋白酶等的合成进而调节相关的代谢过程,促进种子萌发,所以用赤霉素直接处理大麦,可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能产生α-淀粉酶,C项正确;物质丁可促进气孔关闭,因此物质丁是脱落酸,脱落酸具有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维持种子休眠的作用,若基因突变导致脱落酸与其受体亲和力降低,则种子休眠时间缩短,D项错误。
4.(2024·广东广州模拟)赤霉素(GA)对水稻生长发育具有重要调控作用,其信号转导途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GA可以在水稻植株的幼根和幼芽中合成B.GID1是GA受体,其结构异常会影响茎的伸长C.DELLA有抑制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D.水稻种子萌发时GID1的合成量会减少
解析 赤霉素(GA)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A项正确;由图可知,GID1是GA受体,其结构异常会影响GA发挥作用,从而影响茎的伸长,B项正确;由图可知.DELLA对GA诱导的基因表达具有抑制作用,故推测DELLA有抑制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C项正确;GA可以促进种子萌发,在水稻种子萌发时,GA含量较多,GID1的合成量可能相应增加,D项错误。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5届生物高考 二轮复习 个体通过一定的调节机制保持稳态 主干知识 自主落实 课件 (1),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神经体液免疫,反射弧,过敏反应,考点2体液调节,考点3免疫调节,2自身免疫病,3免疫缺陷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生物高考 二轮复习 生物技术与工程 二轮核心_精研专攻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验流程,细胞培养装置,Sau3AⅠ,氨苄青霉素,抗原抗体杂交,检测结果呈阳性,DNA连接酶,感受态细胞法,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杂交技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5届生物高考 二轮复习 遗传的分子基础、变异与进化 二轮核心_精研专攻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D,聚焦2端粒与端粒酶,自由基,RNA聚合,miRNA,谷氨酰胺,基因突变影响与,2判定方法,不可行,不可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