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潼关》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展开
《潼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理解《潼关》的诗意,掌握七言绝句的基本结构。2. 通过对诗歌的赏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3. 感受谭嗣同的胸怀大志和豪情壮志,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二、教学重点1. 理解《潼关》的诗意,掌握七言绝句的韵律和节奏。2. 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力。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诗歌中“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的深层含义。2. 引导学生理解谭嗣同的胸怀大志和豪情壮志,并转化为自己的人生观。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提问学生对于潼关的了解,引入课题《潼关》。让学生先描述潼关的位置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朗读诗歌:教师示范朗读《潼关》,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然后让学生自由朗读,熟悉诗歌内容。三、讲解诗歌:1. 解释诗歌中的生词和难理解的句子,为进一步赏析诗歌打好基础。2. 通过逐句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潼关》的诗意。重点讲解“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的深层含义,让学生体会谭嗣同的胸怀大志和豪情壮志。3. 总结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让学生全面理解《潼关》的内涵。四、拓展与延伸:1. 让学生分享自己曾经去过的地方,描述那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的价值观。3. 推荐学生阅读谭嗣同的其他诗歌,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五、作者介绍及背景《潼关》——一首写尽大河雄浑与山峦起伏的诗在清代末年,一位名为谭嗣同的政治家、诗人创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名为《潼关》。这首诗以其豪迈奔放的风格,巧妙地结合了写景与言情,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谭嗣同,生于1865年,是清朝末年的重要政治家和诗人。他出生在一个官宦家庭,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深厚的学识。在政治上,他积极参与改革,提倡科学和民主,力图推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在文学上,他的诗歌以豪放、深沉、富有哲理而著称,展现出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格魅力。《潼关》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谭嗣同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作为清末改革派的代表人物,谭嗣同对于国家民族的命运充满了忧虑和思考。在赴京赶考途中,他经过了潼关——这个古代东西往来的要隘,被其险要的地势和壮丽的景色所震撼,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诗中首句“终古高云簇此城”,描绘了潼关高耸入云、雄踞山腰的景象,给人以壮阔之感。次句“秋风吹散马蹄声”,巧妙地结合了自然环境和时间,既展现了秋风扫落叶的场景,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而第三、四句“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则描绘了黄河的浩浩荡荡以及潼关境域内的山峦起伏,用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语言表现了自然的雄浑和壮阔。这首诗以潼关为载体,将写景与言情巧妙地结合起来,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和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更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和对改革的坚定信念。在诗歌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谭嗣同那种豪迈奔放、不畏艰险的精神风貌,以及他对于国家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坚定信念。总的来说,《潼关》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展示了谭嗣同作为一位杰出政治家和诗人的才华和魅力,更让人们领略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六、生字词解析1. 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是古代东西往来的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2. 终古:副词,表久远。3. 高云:高空中的云。4. 簇:聚集。此城:即潼关。5. 秋风:即西北风,因秋季时令而得名。6. 蹄声:马蹄发出的声音。7. 河:此处特指黄河。8. 大野:广阔的大原野。9. 束:约束。这里指的是黄河受山势和关塞的约束,显得狭窄。10. 山入潼关:此处的“入”是相对的,意指“似入”,并不是真的进入潼关内。11. 解:懂得,知道。平:平坦。这里是指不知道什么是平坦,意味着山势陡峭,绝壁起伏。整首诗用雄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潼关一带山河的雄伟壮阔,表达了诗人冲破一切罗网、昂扬进取的心态。首句展现潼关一带苍茫雄浑的气象,次句则以秋风和马蹄声增添了动感,而三四句则突显出黄河的浩渺以及潼关山峦起伏的壮丽景象。全诗写景与言情巧妙结合,含蓄又生动,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震撼。原文翻译原文: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译文:自古以来,高高的云层就环绕在这座古城周围,秋风常常带着马蹄声飘散在各个角落。原文: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译文:滚滚的黄河之水涌向了辽阔的原野还嫌过于约束,而连绵起伏的群山进入潼关也完全不知道何为平坦。七、文本探究问题1:《潼关》的作者是谁?答案1:《潼关》的作者是清代诗人谭嗣同。问题2:《潼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2:《潼关》表达了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问题3:《潼关》中“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有何作用?答案3:《潼关》中“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河流以人的情感,河水如此“犹嫌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河流冲击着高山峡谷,奔腾而下,一往无前的壮阔气势。问题4:《潼关》一诗中哪个词能够表现出黄河的“动感”?为什么?答案4:《潼关》一诗中“奔”一词表现出黄河的“动感”,河水冲击着巨石,一往无前地奔流而过,表现出了黄河的磅礴气势和壮美之景。问题5:《潼关》中“山入潼关不解平”一句中的“解”字能否换成“懂”?为什么?答案5:《潼关》中“山入潼关不解平”一句中的“解”字不能换成“懂”,因为“解”字在这里有“懂得”、“明了”之意,与下句“犹嫌束”一起表达了作者冲破牢笼、渴望自由的急迫和强烈的感情;而“懂”字没有这样的效果。问题6:从《潼关》一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哪些思想感情?答案6:从《潼关》一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由的渴望,对束缚的不满,对壮志难酬的激愤,对黄河的赞叹等思想感情。问题7:《潼关》一诗中“大河”“流”“群山”“立”这四个意象有什么特点?作者用这些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7:《潼关》一诗中“大河”“流”“群山”“立”这四个意象具有雄浑壮阔、气魄宏大的特点,作者用这些意象表达了自己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问题8:在《潼关》这首诗中,谭嗣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他为何会选择这样的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答案8:在《潼关》这首诗中,谭嗣同描绘了一幅雄浑壮阔、气魄宏大的景象,包括黄河的奔流、高山峻岭的矗立等。他选择这样的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是因为这些景象能够象征着勇往直前、不畏艰险的精神,表达出他渴望冲破罗网、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同时,这些景象也烘托出他内心的不满和激愤,以及对壮志难酬的感慨。八、小结《潼关》是谭嗣同的七言绝句,它以雄伟壮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壮志豪情。这首诗描绘了潼关的险要地形,并巧妙地融合了诗人的豪情壮志。首先,诗歌以“终古高云簇此城”起笔,展现出潼关高耸入云的壮观景象。这不仅描绘了潼关的地形,也暗示了其作为古代东西往来的要隘的重要地位。在秋风的吹拂下,“秋风吹散马蹄声”,形成一种特有的动态美,这种静与动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潼关的肃穆与庄严。在第三句“河流大野犹嫌束”中,诗人用黄河的奔腾与大野的辽阔来衬托潼关的险要。这种夸张的表达方式不仅展示了潼关的险要,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豪情壮志。黄河的浩浩荡荡,象征着诗人对国家未来的期望与憧憬。最后一句“山入潼关不解平”,更是将潼关的地形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这里的“不解平”不仅指潼关周围的山峦起伏,更暗喻诗人内心的激昂与不平。这里的“山”与“平”,既是地理上的对比,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总的来说,《潼关》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歌。它不仅描绘了潼关的地形,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写景与抒情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与壮志豪情。诗人将自己的人格精神投射到潼关的山河之上,形成了这首独特的诗歌。九、课后作业题目:《潼关》的赏析与思考答案:一、对《潼关》的理解与赏析:《潼关》是谭嗣同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雄浑壮阔的景象,表达了诗人豪迈奔放的情感。在诗中,谭嗣同描绘了潼关的地理环境,并通过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感慨。首先,诗中的“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潼关高耸入云、雄伟壮观的景象。诗人用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潼关的地势险要和历史悠久,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潼关之巅,感受到了它的威严与庄重接着,“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更是进一步凸显了潼关的自然之美。河流在大野上奔腾而过,气势磅礴,表达出无拘无束的精神境界。而那些蜿蜒起伏的山峦,更是增添了潼关的神秘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二、对《潼关》的思考:在《潼关》这首诗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诗人对自然的赞美,更可以感受到他对人生的感慨。诗人通过对潼关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他认为,人生应该像河流一样无拘无束,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同时,人生也应该像山峦一样起伏跌宕,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总之,《潼关》这首诗通过对潼关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豪迈奔放的情感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这首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更让我们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