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威海市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威海市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共50分,非选择题,共5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Ⅰ卷
一、选择题,共50分
目前,已知对地球有潜在危险的小行星共有2200多颗。2022年9月26日,“DART”探测器经10个月的太空旅行,到达距地球1100万公里的指定位置(下图),进行撞击小行星Didyms的卫星Dimrphs实验,测试它对小行星轨迹的实际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经10个月的太空旅行,“DART”探测器脱离了(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2. 小行星Didyms没有生命存在的原因是( )
A.距离地球太远 B. 公转方向自东向西
C. 体积、质量太小 D. 水以液态的形式存在
【答案】1. A 2. C
【解析】
【1题详解】
据材料““DART”探测器经10个月的太空旅行,到达距地球1100万公里的指定位置,进行撞击小行星Didyms的卫星Dimrphs实验”说明“DART”探测器脱离了地月系,A正确;但他仍在太阳系和银河系,BC错误;一开始就不属于河外星系,一直在银河系中,所以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根据已学知识,距离地球远近,与小行星Didyms有没有生命没有关系,A 错误;小行星Didyms是否存在生命与公转方向无关,B 错误;小行星Didyms体积、质量太小,其引力不足以聚集大气,故缺少大气层保护和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C正确;水以液态的形式存在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D错误。故选C。
某同学绘制了一幅地质年代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2020年10月在我国云南罗平发现迄今所知最古老的疣齿鱼类化石,该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是( )
A. 太古宙 B. 寒武纪 C. 志留纪 D. 三叠纪
4. 新近纪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格局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
A. 冰川作用 B. 大陆漂移
C. 构造运动 D. 成煤作用
【答案】3. D 4. C
【解析】
【3题详解】
由地质年代示意图可知太古宙、寒武纪、志留纪鱼类还未出现,三叠纪鱼类已经出现,故该化石形成的地质年代是三叠纪,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度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也奠定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格局,新近纪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格局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构造运动,C正确。冰川作用、大陆漂移并不是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格局的主要原因,AB错误。成煤作用与煤炭资源的形成有关,与地势格局高低起伏无关,D错误。故选C。
2022年9月10日“霍姆礁”的海底火山喷发,11个小时后,岩浆和火山灰形成的一座小岛冒出海面,9月20日小岛增至2.4万平方米。下图示意地球内部圈层划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该小岛物质主要来源于( )
A. ①层 B. ②层 C. ③层 D. ④层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为不连续圈层 B. ②以上为岩石圈
C. ③为地幔 D. 纵波无法穿过④
【答案】5. B 6. B
【解析】
【5题详解】
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源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图中②层为上地幔的软流层,故B正确,①层为地壳,③④为地核,ACD错误。故答案选 B。
【6题详解】
①层为地壳,为连续不规则的圈层,A错误;②层为软流层,软流层的以上的上地幔顶部和地壳合称为岩石圈,B正确;③④为地核,从图可知纵波可以穿过④层,CD错误。故答案选B。
北京市某高中生12月份连续2天观测并绘制了太阳辐射强度变化图(左图),右图示意北京市太阳视运动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观测期间日出方位( )
A. 东南 B. 东北 C. 西南 D. 西北
8. 这两天太阳辐射强度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昼长时间 B. 太阳活动
C. 建筑物遮挡 D. 天气状况
【答案】7. A 8. D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观测日期在12月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除极昼极夜地区都日出东南,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连续两天的昼长差异不大,A错误;太阳活动对太阳辐射影响不大,B错误;连续两天的太阳高度角差异不大,则建筑物影子遮挡的变化不大,C错误;天气状况变化迅速,导致这两天太阳辐射强度差异显著,D正确;故选D。
2022年11月1日,梦天实验舱与核心舱组合体对接,中国空间站建造即将全面完成。左图示意中国空间站“天宫”组成(外景),其轨道高度为400~450千米。右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中国空间站所在大气层的特点是( )
A. 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B. 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C. 气温先降低再升高 D. 氧气、氮气含量高
10. 宇航员的舱外航天服设计呈白色,具有耐温差、防辐射、耐压力等特点。与其特点对应解释正确的是( )
A. 呈白色——主要为了醒目,突发意外时便于搜救
B. 耐温差——没有高层大气的保护,昼夜温差大
C. 防辐射——没有臭氧层的保护,紫外线辐射强烈
D. 耐压力——舱外与舱内气压差较小
【答案】9. C 10. C
【解析】
【9题详解】
中国空间站轨道高度为400~450千米,其轨道属于高层大气,由右图可知,随海拔上升,其气温先降低再升高,C正确;对流层天气现象变化最复杂,氧气、氮气含量高AD错误;平流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B错误。故答案选C。
【10题详解】
舱外航天服设计成白色是为了反射射线,减少自身的热量丧失,A错误;高层大气空气稀薄,高层大气的保护小,B错误;没有臭氧层的保护,紫外线辐射强烈,可以减少太阳辐射,C正确;舱外与舱内气压差较大,D错误。故答案选C。
下图示意威海某中学研学小组在某时刻拍摄的海滨风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下列示意图能解释图中现象成因的是( )
A. B.
C. D.
12. 海陆风对沿海城市的影响是( )
A.带来特大暴雨 B. 带来风暴潮
C. 调节气温 D. 加剧潮汐
【答案】11. A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由图示植被的枝叶朝向陆地一侧可知,此时为海风,海洋白天因比热大升温慢,气温较低形成高压、陆地白天因比热小增温快形成低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A正确,B错误;由前述可知此时为白天可知,C、D错误。故选A。
【12题详解】
特大暴雨或风暴潮多因台风(飓风)等特殊的天气系统形成,海陆风是因海洋陆地比热差异导致的,A、B错误;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影响,白天陆地升温快于海洋,陆地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近地面形成高压,风从高压吹向低压,来自海洋的风比较凉爽湿润,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夜晚陆地降温快于海洋,陆地近地面形成高压,海洋近地面形成低压,风从陆地吹响海洋,来自陆地的风比较温热干,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增温的作用。海陆风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使滨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较小,C正确;潮汐白天、夜晚均有涨落,海陆风对其影响增减均有,D错误。故选C。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海水质量,其大小取决于盐度、温度和压力。下图示意某大洋局部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中曲线①②③分别代表( )
A. 温度、盐度、密度 B. 温度、密度、盐度
C.盐度、温度、密度 D. 密度、温度、盐度
14. 下列关于该海域表层海水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
A. 海水盐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B. 30°S海水温度最高、盐度最低
C. 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低纬地区 D. 海水密度与温度大致呈负相关
【答案】13. A 14. D
【解析】
【13题详解】
①的数值随纬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是海水温度,②的数值由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递减,因此是海水盐度,③的数值随纬度的升高而升高,因此是海水密度。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选A。
【14题详解】
结合上题可知,海水盐度从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极递减,A错误;30°S的海水温度不是最高,B错误;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高纬地区,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海水密度与温度大致呈负相关,D正确。故选D。
下表示意我国某市气候、水文等统计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该市城市建设过程中,地面硬化导致中心区( )
A. 地下水位下降 B. 径流总量减少
C. 蒸发量增加 D. 降水量减少
16. 要减少该市中心区在雨季时的地表径流,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 将中心区的地表水调往郊区 B. 地面铺设透水砖
C. 填湖建绿地公园 D. 大量开采地下水
【答案】15. A 16. B
【解析】
【15题详解】
地面硬化导致下渗量减少,地下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A对;由表中数据可知,降水量相差不大,地面硬化的城市相对于硬化面积少的郊区,径流总量明显更大,B错;由表中数据可见,地面硬化后蒸发量明显减少,C错。地面硬化对降水的影响较小,从表中数据可见,地面硬化未导致降水量减少,D错。故选A。
【16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结合表格数据可知,要想减少地表径流量,需增加下渗。将中心区的地表水调往郊区,没有减少地表径流量,A错;地面铺设透水砖增加了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减少了地表径流,B对;填湖建绿地公园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破坏了原有生态环境,不合理,C错;大量开采地下水对下渗影响小,不能减少地表径流量,且过量开采地下水容易引发生态环境问题,不合理,D错。故选B。
地处沂蒙山腹地的沂水县地下大峡谷,是我国的特大型溶洞之一。洞内流水潺潺,钟乳石奇形怪状,石笋、石瀑布、石花等千姿百态,形成天然的“地下画廊”。下图示意沂水大峡谷某溶洞剖面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塑造沂水大峡谷洞内千姿百态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风力侵蚀 B. 海浪侵蚀
C. 流水溶蚀和淀积 D. 生物堆积
18. 与沂水大峡谷地貌成因相似的是( )
A. 甘肃鸣沙山 B. 新疆魔鬼城
C. 青岛石老人 D. 重庆武隆天坑
【答案】17. C 18. D
【解析】
【17题详解】
由材料“沂水县地下大峡谷,是我国的特大型溶洞之一。洞内流水潺潺,钟乳石奇形怪状,石笋、石瀑布、石花等千姿百态,形成天然的‘地下画廊’”可知,该地貌是喀斯特地貌,其形成主要是由于流水的溶蚀和淀积,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8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沂水大峡谷地貌成因是流水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即流水侵蚀作用。甘肃鸣沙山属于沙丘,是风力堆积地貌,A错误;新疆魔鬼城是雅丹地貌,属于风力侵蚀地貌,B错误;青岛石老人位于海岸地带,主要受海浪侵蚀作用形成,C错误;重庆武隆天坑属于喀斯特地貌,成因与沂水大峡谷相似,故D正确。故选D。
下图示意某日东亚局部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图示时刻( )
A. 西安风向为东南风 B. 北京可能出现强降水
C. 东京盛行上升气流 D. 郑州雾霾严重
20. 该日,乙地比甲地( )
A. 气压高 B. 气温日较差大 C. 湿度小 D. 云量多
21.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郑州未来几天天气变化的是( )
A. B.
C. D.
【答案】19. B 20. D 21. A
【解析】
【19题详解】
根据西安附近的等压线分布及所学知识可知,风向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西安的风向为偏北风,A错误;图示时刻,北京位于冷锋锋后,可能会出现强降水,B正确;东京附近为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C错误;图示时刻郑州将要面临冷锋过境,风力较大,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所以郑州的雾霾不严重,D错误。故选B。
【20题详解】
据东亚局部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分析可知,甲处位于高压中心,乙地的气压比甲地低,A错误;甲地地处内陆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云量少,湿度小,受陆地的影响大,气温日较差大,乙地距海近,受海洋的影响较大,降水多,湿度大,云量多,气温日较差小,BC错误,D正确。故选D。
【21题详解】
据图可知,郑州位于冷锋前,未来几天将会面临冷锋过境,气温降低,气压上升,风速加大,由于冷风过境时出现大范围降水,因此云量应先增大,待冷锋过境后,该地受单一冷气团控制,天气转晴,云量减小,A正确;BCD错误。故选A。
下图示意太平洋及周边地区某季节近地面盛行风分布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2. 关于图示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地位于高压中心 B. 乙地受反气旋控制
C. 此时北半球处于夏季 D. 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低压切断
23. 此季节丙地盛行西北风的主要原因是( )
A. 夏威夷高压势力强 B. 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
C. 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D. 受东南信风带控制
【答案】22. A 23. B
【解析】
【22题详解】
图示地区中,甲地由图可知,周围水平气流呈辐散状态,可推断垂直气流呈下沉状态,由此可得甲地为高压中心,A正确;乙地由图可知,周围水平气流呈辐合状态,可推断垂直气流呈上升状态,由此可得乙地受气旋控制,B错误;由图可知,东北信风越过赤道风向改变为西北季风,可得气压带、风带向南移,此时为北半球冬季,C错误;北半球处于夏季时,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低压切断,此时为冬季,应是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高压切断,D错误;故选A。
【23题详解】
此季节为冬季,丙地位于南半球较低纬度,此时全球气压带风带向南移,故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进入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向左偏的影响下,形成西北季风。排除ACD,故选B。
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在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本次地震发生在鲜水河断裂带上,是一段长约45~50千米的断裂发生破裂引起的强震活动,震中位于泸定县磨西镇以西海螺沟冰川风景区(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本次地震属于( )
A. 构造地震 B. 火山地震
C. 诱发地震 D. 人工地震
25. 本次地震可能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是( )
A. 暴雨洪涝 B. 滑坡
C. 寒潮 D. 火山爆发
【答案】24. A 25. B
【解析】
【24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本次地震发生在鲜水河断裂带上,是一段长约45~50千米的断裂发生破裂引起的强震活动,说明是地壳运动引起的构造地震,A正确;不属于火山地震、诱发地震或人工地震,BCD错误;故选A。
【25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当地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地震后可能诱发滑坡地质灾害,B正确;暴雨洪涝不是地质灾害,且地震一般不能直接诱发暴雨,A错误;寒潮是气象灾害,C错误;当地没有火山,不会诱发火山爆发,D错误;故选B。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美暑假随父母旅游,从银川机场降落后乘大巴车前往宁夏中卫市沙坡头景区(图1)。沙坡头北接腾格里沙漠,南临黄河,是全国治沙重点区之一。途中发现车窗外有大量太阳能板(图2,箭头代表车辆行驶方向),到达景区后看到了沙漠中蜿蜒流动的黄河(图3)、野生枸杞(图4)。
(1)图2中车辆向____方向行驶。该地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____。
(2)图3中甲处位于河流____(凹岸/凸岸),其形成与流水____作用有关。
(3)推测当地野生枸杞的植被特征,并分析其与气候的适应性。
【答案】(1)西南 距海较远,水汽含量少,阴雨天少,太阳能资源丰富。
(2)凸岸 沉积
(3)植株低矮、呈匍匐状,根系发达,叶片较小、有蜡质;适应了当地干旱、多大风的气候特征。
【解析】
【小问1详解】
太阳能板朝向正南,根据箭头代表车辆行驶方向,可知图2中车辆向西南方向行驶。该地太阳能丰富的原因可从大陆性气候、大气削弱作用、日照时长等角度分析,该地远离海洋,大陆性气候显著,大气水汽含量少,晴天多,阴雨天少,海拔较高,大气削弱作用弱;且当地纬度较高,夏季日照时间长。综上所述,该地太阳能丰富。
【小问2详解】
河流曲流的凹岸、凸岸是以河岸为参考点,陆地向内凹为凹岸,陆地向外凸为凸岸。读图可知,甲处于河流的凸岸,再根据“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规律可知其形成与流水沉积作用有关。
【小问3详解】
该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多大风。为了适应干旱的气候,野生枸杞拥有发达的根系,以获取地下水分,为了减少水分蒸发,其叶片较小,有蜡质层。读图可知,为了适应当地的大风,野生枸杞植株低矮,呈匍匐状。
2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平均海拔约3650米,全年日照时间在3000小时以上,素有“日光城”的美誉。近年来,拉萨市大力发展大棚蔬菜种植。拉萨本地蔬菜夏季供应量达到市场的80%,冬季供应量仅占市场48%。为了促进拉萨大棚种植业发展,山东寿光派技术员到拉萨指导蔬菜种植。下图示意当地蔬菜大棚。
(1)在下图中用箭头补画出A、B两地之间的热力环流。
(2)寿光技术员到拉萨后出门需要做好防晒准备,分析其原因。
(3)技术员指导农民在冬季午后向温室大棚内喷洒适量的水,以抵御严寒保证蔬菜安全过夜。试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基本原理说明理由。
【答案】(1)
(2)海拔较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强。
(3)此时,温度较高,利于水分蒸发,大棚中空气的湿度增加,水汽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强,并且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从而起到保温作用(或大气保温作用)。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热力环流形成机制,近地面温度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由于大棚内的温室效应,棚内即B地气温高,是低压区,盛行上升气流,棚外即A地盛行下沉气流。进而形成如下图所示热力环流。
【小问2详解】
拉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强,因此需防晒。
【小问3详解】
向温室大棚内喷洒适量的水主要利用了大气的保温作用原理。空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等可以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以大气逆辐射形式返回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冬季温度较低,午后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向温室大棚内喷洒适量的水,有利于水分蒸发,随着大棚内空气湿度的增加,可以增强水汽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的能力,并增强大气逆辐射作用,从而更有助于加强保温作用,提高大棚的利用效率。
2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威海市某学校的地理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到昆崙山区(胶东半岛东部)开展了一次“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了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图和土壤剖面示意图(下图)。
(1)土壤的形成是岩石圈、____、水圈和大气圈相互作用的结果。土壤的矿物质主要来源于____层。
(2)甲为____层,影响该层厚度的因素有____。
(3)指出昆崙山山麓的自然植被类型,并说明其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答案】(1)生物圈 成土母质
(2)腐殖质 枯枝落叶;微生物;气候(或气温,或降水);地形坡度;人类活动。
(3)温带落叶阔叶林(或落叶阔叶林)固碳释氧,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育土壤;积累营养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调节局地小气候。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左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土壤组成物质有矿物颗粒、水分、空气、有机质,它们以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存在着,固体部分包括有机物(来源于生物圈)和无机矿物(来源于岩石圈),液体部分即土壤水分(水圈的组成部分),气体既包括大气中的气体,还包括土壤生物化学反应释放出的气体(最终进入大气圈)。所以土壤的形成是岩石圈、生物圈、水圈和大气圈相互作用的结果。读两幅图可知,土壤的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层,而成土母质层是岩石的风化产物。
【小问2详解】
读右并结合所学知识,图甲为腐殖质层,腐殖质是动植物残体经微生物分解后,转化又重新合成的复杂的相当稳定的有机胶体。所以影响该层厚度的因素有枯枝落叶(读右图);微生物(分解作用);气候(或气温,或降水)(其影响植物、微生物活动,是土壤形成的动力因素,其影响有机质的积累与分解:如冷湿地区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土壤肥沃;而湿热地区生物分解作用强,土壤贫瘠);地形坡度(影响水流速度,进而影响物质迁移速度:陡坡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平地利于发育深厚的土壤);人类活动(如人类可以通过种养结合: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等来进行土壤的养护,提高土地肥力进而增加腐殖质层厚度)。
【小问3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昆崙山区(胶东半岛东部)”提示可知,昆崙山位于北方温带季风区,其山麓的自然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或落叶阔叶林);结合所学知识,其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即森林生态环境效益为:固碳释氧,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育土壤;积累营养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调节局地小气候。
2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示意澳大利亚大陆降水量空间分布,图2示意甲、乙、丙三地的气温和降水统计。
(1)请将图1中abc三幅统计图与图2中甲、乙、丙三地的气候类型进行连线。
甲 a
乙 b
丙 c
甲--____,乙--____,丙--____。
(2)描述乙地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3)说明丁地比澳大利亚同纬度其他地区降水多的原因。
【答案】(1)c b a
(2)全年高温少雨(炎热干燥)。位于低纬(热带),全年高温;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东南信风带控制,且东部有大分水岭阻挡东南信风从海洋带来的水汽,降水较少。
(3)位于大分水岭东侧,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暖流流经,增温增湿。
【解析】
【小问1详解】
读图并结合已学知识,甲地位于澳大利亚大陆北部,纬度最低,夏季来自赤道的西北风带来丰富的降水,多为湿季;冬季受东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所以甲地的气候类型对应统计图c(图c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符合甲地降水特点);乙地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中部,南回归线附近,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背风坡控制范围,气候炎热干燥,所以乙地的气候类型对应统计图b(图b年降水量较少,符合乙地降水特点);澳大利亚的南部地区纬度在30~40度这一部分地区形成了地中海气候,丙地在纬度30~40度范围内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的控制,温和多雨,所以丙地的气候类型对应统计图a(图a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符合丙地降水特点)。
【小问2详解】
读图并结合已学知识,乙地位于澳大利亚大陆中部,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乙地位于南回归线附近,位于低纬(热带),全年高温;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降水少;且东部有大分水岭阻挡东南信风从海洋带来的水汽,降水较少。综上所述,乙地的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少雨(炎热干燥)。
【小问3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丁地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与澳大利亚同纬度其他地区比,因位于大分水岭的东侧,是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有东澳大利亚暖流经过,增温增湿,故丁地为热带雨林气候,所以降水多。
30.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0月22号台风“尼格”在西北太平洋生成,导致菲律宾240多万人受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11月3日5时,该台风在我国广东珠海市登陆。下图示意台风“尼格”移动路径及登陆位置。
(1)台风“尼格”主要参与____水循环(类型),属于____环节。
(2)下图示意11月3日5时广东M地所在水平面上的等压线分布及空气质点的瞬时受力平衡情况。在图中用“→”画出M地风向____,并指出F₁、F₂、F₃代表的作用力____。
(3)台风“尼格”登陆后,可能给沿海地区带来暴雨、____、____等灾害。
(4)为防治台风灾害,沿海地区应采取哪些措施进行防避?
【答案】(1)海陆间 水汽输送
(2) F₁为水平气压梯度力,F₂为摩擦力,F₃为地转偏向力
(3)强风(狂风)、 风暴潮、洪涝
(4)及时发布台风预警信号;关紧门窗,紧固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及时转移处于可能受淹低洼地区的居民;船舶听从指挥,立即到避风场所避风,停止出海航行;对大棚等农业生产设施进行检修加固。
【解析】
【小问1详解】
台风发源于海洋上空,携带大量水汽向陆地移动,故其应属于水汽输送环节,主要参与海陆间循环。
【小问2详解】
由图可见,M所在的等压线比相邻的等压线数值大,F₁垂直于等压线的切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应为气压梯度力,广东位于北半球,风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作用,风向右偏。则风应由高压吹向低压,并和等压线相交呈锐角,与地转偏向力垂直,可画出风向如下图 。
摩擦力和风向相反,应为F₂,地转偏向力和风向垂直,应为F₃
【小问3详解】
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中国把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按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风速)大小划分为6个等级,其中心附近风力达12级或以上的,统称为台风。其登陆后会带来大风和暴雨,受其影响,由于台风的强风和低气压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强力堆积,潮位猛涨,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压去,形成风暴潮,强降水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小问4详解】
台风是一种气象灾害,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可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减少损失;关紧门窗,紧固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对大棚等农业生产设施进行检修加固,减少大风造成损失;及时转移处于可能受淹低洼地区的居民,防止风暴潮和洪涝灾害产生人员伤亡;台风来临时,海上风浪大,船舶听从指挥,立即到避风场所避风,停止出海航行。
降水量(mm)
蒸发量(mm)
地表径流量(m³/s)
地下径流量(m³/s)
径流总量(m³/s)
中心区
675
270
337
68
405
郊区
644
377
96
171
26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淄博市高一(上)期末联考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枣庄市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该学校受淹最严重的区域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