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联盟学校高三(上)10月学情调研地理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联盟学校高三(上)10月学情调研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本试卷共两大题26小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
仰仪是我国古代天文观测仪器。主体为铜质半球面,在其南部放置东西向横杆和南北向缩杆,缩杆末端延伸到半球中心,并装有一块中间有小孔、可以旋转的小方板(如下图所示)。观测时,让小方板正对太阳,使太阳光通过小孔在球面上形成光点,读取球面内刻度可以判断太阳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若4月1日天气晴朗,在常州使用仰仪,观察光点在铜质半球内面的移动轨迹可能为( )
A. 由西南逆时针转向东南B. 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
C 由西北逆时针转向东北D. 由西北顺时针转向东北
2. 夏至日正午时,北京、常州光点位置显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1. B 2. D
【解析】
【1题详解】
4月1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此时我国常州正值东北日出,西北日落,正午时太阳在正南方位,结合仰仪的示意图可知,仰仪投影应与太阳方位相反,即由西南到正北再到东南,方向应为顺时针,因此B项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北京和常州均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所以夏至日正午时,太阳在正南方向,光点应在北方,因此AB错误;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5°N),常州32°N的正午太阳高度约为81.5°,光点比较接近半球底端,因此C项错误,D项正确。故选D。
西藏地区扎墨公路沿线的泥石流具有垂直地带性分异特征。下图为扎墨公路沿线泥石流成因类型的垂直地带性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不同海拔的泥石流成因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冻融型B. 乙-融水-降雨型
C. 丙-降雨型D. 丁-融水型
4. 关于泥石流成因类型的垂直地带性说法正确的( )
A. 水是引起该区域泥石流垂直分异的根本原因
B. 从高到低泥石流流体的容重(单位容积内物体重量)有规律地变小
C. 4000米附近发生的泥石流中石头磨圆性比较好
D. 4000米附近发育有山地针阔混交林
【答案】3. A 4. A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乙两地所处海拔较高,位于冻融带,该地形成泥流和碎屑流,主要原因在于气温升高,导致冻土融化引起的泥石流,A正确,排除B;丙处位于冻融带和流水带的交界地带,因此该地区形成稀性泥石流主要成因在于降水和融水共同作用形成,排除C;丁地所处海拔最低,属于流水带泥石流成因,主要原因在于降雨,形成大量坡面径流,导致坡面形成粘性泥石流,排除D。故选A。
【4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在不同海拔由于泥石流成因不同,形成不同流体性质的泥石流,但形成泥石流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不同的海拔出现水的流动,导致地表输送物质,顺坡而下形成泥石流,A正确;从高到低海拔逐渐降低,泥石流流体的容重并不一定有规律的变小,携带的物质量较多,容重量有可能增加,排除B;根据材料信息可知,4000米处位于冻融地带,形成碎屑泥石流,石头磨圆度较差,该处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应分布着灌丛或高寒草甸,排除CD。故选A。
白浆化棕壤是指在土壤表层以下存在白浆层的棕壤,白浆层底部常见坚硬的铁锰结核层。白浆化棕壤分布区地下水位较低,年降水量800~950mm,降水主要集中于6~9月。图1示意白浆化棕壤的剖面构型及各土层主要理化性质。针对白浆化棕壤低产的原因,江苏北部某地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了一种改良及合理利用白浆化棕壤的农田工程措施——丰产沟(图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白浆化棕壤“上砂下黏”的剖面构型对土壤水分的影响是( )
A. 表层砂土空隙大,蓄水能力强,土壤含水量高
B. 下层黏土黏粒多,水分下渗多,土壤含水量高
C. 雨季上层砂土水分蒸发量较大,土壤含水量低
D. 旱季下层黏土阻隔地下水上升,土壤含水量低
6. 丰产沟的作用是( )
A. 培垄增加了土壤水分,利于花生与地瓜等作物的生长
B. 挖沟提高了排水能力,有利于冬小麦等作物正常生长
C. 培垄增加了太阳光照,利于花生与地瓜等作物的生长
D. 挖沟深翻提高土壤肥力,利于冬小麦等作物正常生长
【答案】5. D 6. D
【解析】
【5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砂壤含砂粒多,黏粒少,粒间多为大孔隙,土壤通透性良好,蓄水保水抗旱能力差,A错误;下层黏土黏粒多,土壤透水通气性差,排水不良,不利于水分下渗,B错误。根据材料“年降水量800 ~ 950mm,降水主要集中于6~9月”分析可知,该地降水总量多,但季节分配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于6~9月,雨季降水多,上层土壤下渗较多,但下层黏土不利于水分下渗,导致土壤水分含量过高,C错误;旱季降水稀少,上部砂土透气性好,土壤水蒸发较快,下层黏土阻隔地下水上升,导致土壤含水量过低,D正确。故选D。
【6题详解】
根据图2可知,该农田工程措施挖沟培垄,春季在垄背种植的花生或地瓜,在沟底种植冬小麦。花生、地瓜的生长期降水多,丰产沟通过挖沟培垄,加高了垄的高度,有利于土壤排水,A、C错误;冬小麦生长期雨季还未来临,通常不需要排水,B错误;春季气温回升,该地土壤蒸发旺盛,农作物生长面临缺水问题,所以沟底变深,有利于获得地下水补给,提高了土壤水分含量同时深翻提高土壤肥力,利于旱季越冬作物的生长,提高农作物成活率,保障粮食产量,D正确。故选D。
据研究,北纬30°附近在古近纪出现了大面积的干旱地带,当时我国中东部的环境如同今日大西北早区一样。新近纪青藏高原隆起,一个烟雨江南诞生了。青藏高原是我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高原与周围自由大气的热力差异形成了冬夏相反的盛行风系,称为高原季风。下图示意我国古近纪与新近纪中国干旱带分布。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关于高原季风环流图,正确的是( )
A. 夏季环流B. 夏季环流
C. 冬季环流D. 冬季环流
8. 青藏高原的隆起对烟雨江南形成的影响是( )
①江南地区夏季风与高原季风风向一致,两者叠加增加降水
②青藏高原海拔较高,能够阻挡部分江南地区冬季冷空气
③青藏高原将西风带分流,经过印度洋的西风带携带水汽到达江南地区
④江南地区水汽遇青藏高原,迎风坡多地形雨
A. ①②④B. ①③④
C. ①②③D. ②③④
【答案】7. A 8. B
【解析】
【7题详解】
夏季青藏高原上的气温高于周围的自由大气,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周围的自由大气下沉形成高气压;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周围的空气吹向青藏高原面形成风。冬季青藏高原上的气温低于周围的自由大气,原面上空气下沉形成高气压,周围的自由大气上升形成低气压;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青藏高原面的空气吹向周围地区形成风。高空风向与近地面风向相反,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夏季青藏高原上的气温高于周围的自由大气,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周围的自由大气下沉形成高气压;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周围的空气吹向青藏高原面形成风。中国地处东亚,面朝最大的洋(太平洋),背靠最大陆(亚欧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在冬夏季分别形成东南季风和西北季风。夏季高原东侧盛行偏东风与东亚夏季风(东南季风)的风向是一致的,由于风向一致,高原季风对夏季风(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起到了加强作用,可以从海洋上带来更多的水汽,增加了降水量,对“烟雨江南”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①正确。影响我国的冬季风为来自蒙古—西伯利亚一带的西北风,而青藏高原在南方地区西侧,从位置来看,青藏高原也不可能阻挡影响南方地区的冬季风,②错误。由于青藏高原纬度介于26°-40°N之间,故青藏高原的隆起,能够将北半球西风带分为南北两支从青藏高原的南北两侧吹向我国,而南支西风带能够携带印度洋水汽到达江南地区,使江南地区的气候更为湿润,③正确。江南地区夏季盛行东南风,青藏高原位于江南地区以西,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带来的水汽遇青藏高原后沿坡爬升,气温下降,在迎风坡形成地形雨,④正确。故选B。
2017年7-8月中国极地科考队对斯瓦尔巴德群岛周边海洋环境进行了科学调查,下图为科考队采样区域位置图和记录的表层海水取样点海水温度、盐度均值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斯瓦尔巴德群岛海岸线曲折的主要外力作用( )
A. 冰川侵蚀B. 海浪侵蚀
C. 风力侵蚀D. 流水侵蚀
10. 不同海域表层水温差异与主要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 1<6-寒流B. 5>4-纬度位置
C. 2>4--暖流D. 3<6-海陆位置
11. 中部海峡盐度明显偏低的原因是( )
A. 寒流影响B. 淡水汇入
C. 蒸发量小D. 降雪量大
【答案】9. A 10. C 11. B
【解析】
【9题详解】
该区域纬度高,地质时期冰期冰川广泛发育,受冰川侵蚀的影响,海岸线曲折,海浪、风力以及流水等均不是主要的外力作用,故选A。
【10题详解】
1、6纬度差异明显,海水温度1<6主要是1纬度更高,A错。5和4纬度差异不大,两地水温差异主要是洋流的影响,B错。2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更强,水温较4高;受西侧岛屿的影响,4受暖流影响较弱,水温较2低,主导因素是暖流,C正确。3、6海陆位置差异不大,D错。故选C。
【11题详解】
中部海峡受两侧陆地径流汇入,加之与外界海水交换弱,盐度明显较低,B正确。受寒流影响小,A错。1处纬度更高,蒸发更小,表明不是受蒸发的影响,C错。并无信息表明3处降雪量更大,D错。故选B。
土壤有机碳是指以有机质形式储存于土壤中的碳,其含量与土壤的温度、水分和地形的坡向、坡位有关。图左示意祁连山中段黑河大峡谷两岸山地垂直带谱,图右示意峡谷南岸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随土壤深度的累积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12. 与峡谷北岸相比,南岸垂直自然带丰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相对高度B. 地面坡度
C. 大气温度D. 土壤水分
13. 与山地草原相比,高山草甸土壤有机碳( )
A. 储量大温度低,分解少B. 储量大温度高,生物量大
C. 储量小水分多,淋溶强D. 储量小水分少,生物量小
14. 土壤有机碳比重随土壤深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基岩风化速度B. 土质疏松程度
C. 物种根系分布D. 枯枝落叶数量
【答案】12. D 13. A 14. C
【解析】
【12题详解】
从两侧基带看,均为温带草原,最高处均为冰雪,不存在相对高度限制垂直自然带发育的情况,A错误;两侧坡度差异不大,且每一侧坡度均有较多变化,不会因此影响数个自然带的变化,B错误;两侧相距不远,大气温度没有明显变化,C错误;从南坡草原-森林-草甸的变化可知,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呈少-多-少变化趋势,说明南坡形成迎风坡坡面降水比较明显,影响了土壤水分,D正确。故选D。
【13题详解】
高山草甸相较于山地草原,海拔高度更高,温度更低,B错误;虽然生物量较小,但由于温度较低,分解少,存在土壤中的有机碳储量更大,A正确,CD错误。故选A。
【14题详解】
由图可知,土壤有机碳最大埋藏深度呈现出森林最深,高山草甸最浅,且比重最高的位置位于中部的某处的特征,基岩提供矿物质而非有机碳,A错误;土质疏松程度对土壤有机碳比重影响较小,B错误;根系森林植被最深,分布广,草甸最浅,C正确;枯枝落叶主要影响地表的有机碳分布,深处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C。
小张同学暑假期间在甲省旅游,发现一些能体现当地文化符号标记的创意产品受到旅游者的热捧。于是购买留念,并拍照发朋友圈,照片如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小张同学在甲省旅游期间,能够看到的景观有( )
A. 树林里垂直结构复杂,树干上常见开花现象
B. 西岳耸立,有险峻的大断层
C. 置身古典园林,仿佛“东方威尼斯”
D. 少林寺内看国术表演
16. 根据2022年发布的调查数据,甲省文创相关企业最多,达5801家,明显领先其他省份。促进文创产业发展的策略有( )
①打造城市旅游品牌,加快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②“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文创产品链条
③引进相关专业人才,推进文创产品创新
④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避免传统文化流失
A. ①②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D. ②③④
17. 文化创意产业园是一系列与文化关联的、产业规模集聚的特定地理区域,是具有鲜明文化形象并对外界产生一定吸引力的集生产、交易、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园区。下列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位选择最不合适的是( )
A. 置于国家公园内B. 利用城中被废弃旧厂房和仓库
C. 临近大学城D. 依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答案】15. B 16. C 17. A
【解析】
【15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创意产品体现了黄土高原的风土人情,因此,符合黄土高原地区景观的,应是位于陕西省的西岳华山耸立,有险峻的大断层,B正确;树林里垂直结构复杂,树干上常见开花景象应是热带风光,排除A;置身古典园林,仿佛位于东方威尼斯,应位于南方苏州园林,排除C;少林寺位于河南省,排除D。故选B。
【16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促进文创产业发展,可以打造城市旅游品牌,提高其城市知名度,加快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同时,加强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文创产业链条,扩大其销售范围;同时,引进相关的专业人才,推动文创产品创新,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同时,国家应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避免传统文化流失,①②③④正确,故选C。
【17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文化创意产业园是一系列与文化相关联的产业规模集聚的特定地理区域,是集生产、交易、休闲、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园区,可以利用从中被废弃的旧厂房和仓库,提高旧城区的土地利用率,也可以靠近大学城或依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更好地吸引人才促进文创产品创新,BCD不符合题意;国家公园主要是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开发文创产业园对于环境保护影响较大,不适合在此开展,A符合题意。故选A。
虹吸效应是中心城市从周边地区集聚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而扩散效应反之。下图为“城市群中心城市空间溢出效应的时间演变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间发展差距开始缩小的时间是( )
A. t0B. t1
C. t₂D. t₃
19. 下列城市群中,最有可能处于Ⅲ阶段的是( )
A. 京津冀城市群B. 长三角城市群
C. 北部湾城市群D. 辽中南城市群
20. 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处于Ⅲ阶段的城市群战略重心是( )
A. 加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B. 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分区
C. 增强外围空间承接能力D. 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答案】18. C 19. B 20. C
【解析】
【18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中心城市发展时,虹吸效应强,外围城市发展时,扩散效应强。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间发展差距开始缩小时,虹吸效应和扩散效应相当,结合城市群中心城市空间溢出效应的时间演变示意图可知,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间发展差距开始缩小的时间是t₂,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9题详解】
读城市群中心城市空间溢出效应的时间演变示意图可知,Ⅲ阶段的扩散效应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京津冀城市群、北部湾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正处于中心城市加速发展的时期,ACD错误;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发展程度高,带动外围城市加速发展,使得扩散效应增强,B正确。故选B。
【20题详解】
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处于Ⅲ阶段的城市群应以增强外围空间承接能力为战略重心,C正确;加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是Ⅰ阶段的战略重心,A错误;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分区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有利于城市群的发展,但是不是Ⅲ阶段城市群的战略重心,B、D错误。故选C。
京杭大运河流经太湖流域这一段,被称为江南运河,是大运河中最繁忙的一段。江南运河开凿于太湖东岸,贴在太湖岸边走,最近处两者距离只有不到2公里。太湖水系是长江下游的主要支流水系,太湖平均水深2.06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1. 江南运河不直接借用太湖作为通道的主要原因( )
A. 太湖湖水浅,船易搁浅B. 周边城市少,无货运量
C. 河网密度小,联运率低D. 太湖风浪大,安全性差
22. 江南运河选择建在太湖东侧而不是西侧的原因( )
A. 西侧地形平坦,泥沙淤积量大B. 西侧城市较少,货运需求量小
C. 东侧入河量大,补给水量较多D. 东侧距城市近,货物装卸便利
23. 在太湖与江南运河的物质和能量的相互作用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太湖水补给江南运河水,保证运河通行水量
B. 沟通长江太湖和杭州湾,增加东西方向通道
C. 江南运河增加输沙通道,方便泥沙运移通畅
D. 增加水流通道货物通道,保证物质能量流通
【答案】21. A 22. D 23. B
【解析】
【21题详解】
有材料可知:太湖平均水深仅有2.06米,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有多条河流注入太湖,泥沙沉积较多,太湖水浅,船易搁浅,导致江南运河不直接借用太湖作为通道,A正确,C错误;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湖面宽广,风浪作用强,风浪大不利于航运,但这不是江南运河不直接借用太湖作为通道的主因,排除D。太湖周边城市众多,B错误。故选A。
【22题详解】
从社会经济条件看,西侧距无锡、苏州等城市较远,水运效率低,而东侧靠近城市,运输效率较高且需求较大,利于货运,D正确,西侧货运需求量也并不小,B错误;从自然条件看,西侧多山,地形不平坦,地势高,运河水位与水量调控困难,运河修建难度大,A错误;而东侧地形平坦,工程量小,且太湖东侧有出水河道,修建成本低,排除C。故选D。
【23题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湖泊和河流具有相互补给的作用,太湖水可以补给江南运河,保证运河通行水量,读图可知,运河贯通了太湖水网,沟通了长江水系和钱塘江(杭州湾),增加南北方向通道,增加了输沙通道和水流通道,保障了该地区河湖各项效益的持续发挥,ACD正确,B错误。依据题意,故选B。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4分)
2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广东大峡谷长约15km,深约300m,峡谷谷顶宽窄不一。大布河两条支流分别从北侧和东侧以瀑布形式流入峡谷,河谷中多跌水、瀑布。早古生代该区域为海洋。该地基底地层属于前寒武纪一早古生代强烈褶皱变质岩系,上覆厚达数百米的泥盆纪、石炭纪地层,志留纪地层缺失。
材料二图1为“广东大峡谷景观照片”,图2为“广东大峡谷部分地质年代地层剖面示意图”。
图1
图2
(1)简述广东大峡谷地貌景观特征。
(2)简析古生代不同地质时期内力作用对该地地层形成的影响。
(3)说明大布河对广东大峡谷地貌发育的塑造作用。
【答案】(1)山高谷深;顶平崖陡麓稍缓;谷中孤峰林立。
(2)寒武—奥陶纪,地壳运动,变质作用,形成强烈褶皱和变质岩;志留纪,地壳抬升成陆,地层缺失;泥盆-石纪,地壳下沉,形成砂砾岩层;二叠纪,地壳继续下沉,形成石灰岩层。
(3)水量大,流速快;河流下蚀作用强,使谷底不断加深;溯源侵蚀使峡谷不断加长;侧蚀作用使谷底展宽;流水对岩石差别侵蚀,形成瀑布、孤峰。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材料可知,峡谷长约15km,深约300m,山高谷深;由图可知,广东大峡谷,为平顶山,山麓地势低缓;二叠纪形成石灰岩,谷中孤峰林立。
【小问2详解】
寒武—奥陶纪形成褶皱,岩石类型为变质岩,内力作用为地壳运动和变质作用;志留纪地层缺失,地壳抬升成陆,内力作用为地壳抬升;泥盆-石纪形成砂砾岩层等沉积岩,说明当时地壳下沉;二叠纪形成石灰岩层,一般形成于浅海环境,说明这个时期,地壳继续下沉。
【小问3详解】
大布河位于广东,当地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流速快;河流水量大,地形起伏较大,流速快,河流下蚀作用强,使谷底不断加深;河谷中多跌水、瀑布,溯源侵蚀使峡谷不断加长;河流出山口后,侧蚀加强,侧蚀作用使谷底展宽;河流两侧垂直裂隙发育,流水对岩石差别侵蚀,形成瀑布、孤峰。
2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溧水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成效显著,近年来,该区域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发力,先后集聚了5家整车企业和79家配套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火炬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基地。
材料二溧水空港新城是南京市在溧水区打造的一座宜居新城,预计可容纳人口约20万,其空间优势、生态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
材料三下图为溧水空港新城和溧水经济开发区位置示意图。
(1)分析全省最大新能源汽车基地落户溧水经济开发区的原因。
(2)简述溧水经济开发区集聚多家新能源整车企业和配套企业的意义。
(3)列举溧水空港新城建设生态城市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1)产业基础较好;现代交通运输体系较为完善,物流便利;政策支持;地价较低;环境优美。
(2)有利于企业间开展协作,提高技术水平;有利于形成产业链,减少运费,降低成本;有利于共享基础设施等。
(3)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发展高新产业,减少污染物排放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汽车基地落户溧水经济开发区的原因考查的工业区位因素,可从交通、政策、地价、产业基础、环境等方面来回答。由材料“先后集聚了5家整车企业和79家配套企业”可知,该地产业基础好。由材料“空间优势、生态优势明显”可知,该地地价较低,环境优美。由“溧水空港新城和溧水经济开发区位置示意图”可知,该地现代交通运输便利。由材料“被认定为国家火炬新能源汽车特色产业基地”可知,有政策支持。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产业集聚的相关知识,多家新能源整车企业和配套企业集聚能够共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彼此的技术合作与信息交流,提高技术水平;相关上中下游企业集聚,有利于形成、延长产业链,减少运费,降低成本;众多企业集聚可以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支持,享受相关政策红利。
【小问3详解】
建设生态城市一是要注意是新城,应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二是要注意生态,要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设置合理的排水系统和污染物排放系统;保护和发展并重,确定发展方向,发展一些效益比较高的、污染小的产业,比如发展高端产业,减少污染物排放。
26. 简答题
材料一:水是西北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命线,也是文化多元发展和民族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西北地区“水三线”总体发展布局跨越“胡焕庸线”“阳关线”和“奇策线”,反映了区域水文气象、生态景观和社会经济的演变。未来,将遵循“水三线”的空间分布规律,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下图为中国西北“水三线”划分的空间格局示意图。
材料二:下表为中国西北“水三线”基本属性比较。
(1)依据“水三线”的划分,简述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空间分布特征。
(2)考虑地形和生态因素,用曲线绘制从雅鲁藏布江至塔里木河的调水线路,并列举缓解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3)分别说出西北“水三线”对西北“水-生态-经济-安全”的战略意义。
【答案】(1)从胡焕庸线以东至阳关线以西,水资源逐渐减少;奇策线向西降水增加(奇策线西侧多于东侧);阳关线至奇策线之间水资源量最少。(任答两点)
(2)
合理分配水资源;实施跨流域调水;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任答三点)
(3)西北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优化配置线;西北生态文明与环境保护的特征分区线;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制导线;边疆长治久安、社会稳定的国家安全线。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表格资料获取西北地区水资源基本状况可知阳关线至奇策线之间受海陆位置、地形影响,受西风、夏季风影响弱,水资源量最少;阳关线向东经胡焕庸线逐渐受夏季风影响增强,水资源增多;奇策线以西因受西风影响水资源增多。
【小问2详解】
由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河西走廊——塔里木河上游,由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可以自流,较少能耗。总体水资源紧张下,做好流域水资源的协调分配;开源上需引入水资源丰富流域的水资源;节流上减少高耗水产业与节水农业。
【小问3详解】
遵循“水三线”的水文气象、地形地貌、自然梯度规律,推动青藏高原水资源充足区依势向西北干旱地区配置水资源,合理构建中国西北水资源战略配置格局。依据“水三线”区域的自然本底与建设需求,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牧则牧、宜农则农的原则,对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地区、重点流域和重点方向进行环境修复,建设西北地区生态文明。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以“水三线”为构架,大力发展高效绿洲生态经济,推动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适度集聚,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为西北地区脱贫攻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水资源保障,完整构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协同发展的战略制导线。因势利导地建设好“水三线”,从水安全角度确保国家实现西北稳定繁荣、边疆长治久安、经略东南发展的战略利益,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界线名称
对应降水量线(mm)
对应干湿与地貌分界线
对应植被
胡焕庸线
400
半干旱、半湿润区,第二、第三级阶梯
森林草原
阳关线
100~200
极度干旱区、干旱地区
荒漠戈壁
奇策线
80~100
极度干旱区、干旱地区
荒漠草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2025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高三(上)10月学情调研测试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上)期中学情检测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